導航:首頁 > 信息系統 > 信息技術為數學教學提供哪些信息

信息技術為數學教學提供哪些信息

發布時間:2023-07-26 10:00:49

①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哪些方面可以使用信息技術

現代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正在對數學課程內容、數學教學、數學學習等產生深刻的影響,在數學教學中,充分運用信息技術,將圖、文、聲、像融為一體,使教學活動更加豐富多彩,讓數學課堂教學不再枯燥無味,給學生創設了大量的富有情趣的情景,讓學生接觸了更多的數學知識,開闊了學生的視野,滿足了他們強烈的求知慾望,讓他們看到了豐富多彩的數學世界。既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技能,又能開發學生的智力,從而獲得最佳的教學效果。因此,在當前我國積極推進教育現代化、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倡導和探索信息技術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將復雜抽象的數學概念變得形象生動,對於發展學生的信息素養,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教師要善於從自己學科的角度來研究如何使用現代信息技術進行有效教學,要善於把現代信息技術融入到小學數學教學中──就象使用黑板、粉筆、紙和筆一樣自然、流暢,使教和學都能高效進行。
一、信息技術在數學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一)、信息技術的應用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樂於學習,才能最大限度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學生之所以對數學感到枯燥、無味、怕學,其原因之一是由於數學知識本身的抽象性和嚴謹性所決定的,再者就是受傳統教學手段和方法的局限,不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是學習的推動力,是獲取知識的開端,是求知慾的基礎。處於學齡初期的低年級學生,學習的動力往往被學習興趣所左右。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心理學研究表明,興趣無論在人的發展還是在社會生活中都有巨大的作用。它引導著人們進入五彩繽紛的世界,種種事物的特點觸發了人們的好奇心並對此引起關注,促使人們去探索、去認識,從而增長知識,開發智力,熱愛生活。就數學教學而言,只有學生對學習內容和作業產生興趣,教學效果才會更好。.因此,在課堂的導入環節精心創設情境,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出發點,努力喚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可以讓學生在興趣的驅動下,主動獲取知識。多媒體這種現代化教育技術手段,正好適應孩子們的心理特點,它能使形、聲、色、動、靜發生變化,向學生展現具體、形象、直觀、聲畫並茂的視聽材料,充分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學習。
在信息技術的教學環境下,教學信息的呈現方式是立體的、豐富的、生動有趣的!不僅有數式的變換,更重要的是一些「形」的變換。利用多媒體技術,flash軟體,展示幾何模型,進行圖象的平移、翻轉、伸縮變換,把復雜的數學問題具體化、簡單化,同時把數學中的對稱美、和諧美和曲線美展示給學生,讓學生領略到數學學習中的無限風光,激發學生探究學習的情趣。例如教學新世紀小學數學五年級「平移與旋轉」內容時,我先組織學生觀察現實生活中利用平移、對稱和旋轉的圖案,然後讓孩子們說說這些圖案是如何平移、對稱和旋轉的,它們的特點又是什麼?在此基礎上,我又安排學生利用計算機進行圖案設計。這是學生利用現代化手段進行創造性活動的好機會!如果讓學生在方格紙上設計,有些圖形做起來不容易,而且會影響圖案的美觀。但是若把它放到計算機上進行設計,就可以從一個簡單的圖形出發,將圖形進行若干次的對稱、平移和旋轉,得到一系列新的圖形,形成一個圖案。開放的題目,給學生極大的想像和發揮的空間,它們可以任意馳騁在自由、輕松的世界裡。最後通過學生機聯網,集體欣賞學生的作品,從中感受圖案的美、體會幾何形體的變幻無窮,享受數學帶來的樂趣!
(二)、信息技術發展學生的應用意識和實踐能力拓展學生視野
教學中應體現知識的來龍去脈,適當介紹數學內容與其他學科日常生活的聯系,通過數學實習、實驗、研究性學習等活動引導學生親自利用數學解決一些實際問題,拓寬學生的視野,增長知識。而信息技術可以幫助人們在搜集、整理、描述、探索和創造中建立問題的模型,通過研究模型而解決相關問題作出正確的判斷,為人們解決交流信息提供了一種非常有效、簡捷、廉價的手段,息技術網路資源是課堂教學的延伸。無論是在時間還是在空間上都為我們留下了廣闊的發展餘地。善加利用,一定會使傳統的課堂教學產生質的飛躍。例如學習了圓周長後,上網搜索祖沖之及圓周率有關知識,同學們興趣盎然,方知世界之大、之絢麗多彩,受到了美的熏陶的同時,這更加激發了他們奮發學習,立志成才的信心和決心,
信息技術教育為學生營造了一個網路化的學習環境,使學生的學習觀念發生了重大變化,學生可以進行「自主發現、自主探索」式學習。網站上儲存的大量的學習信息、習題講解、疑難解答等內容,每一位學生都可根據自己的知識水平和興趣,有目的的選擇學習。這極大的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對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發展和創新精神具有重要的作用。(三)、信息技術幫助學生自主探究,提高合作學習能力。
數學學習活動需要藉助一定的方法和工具展開。每一種新技術的運用,都會為學生的學習提供更大的學習空間。現代信息技術可以幫助學生自主探究數學知識規律的形成過程,從而使學生的學習由「被動接受」變為「主動探索」。正是由於這個轉變,學生成為學習的真正的受益者,變成了學習的真正主人。新課程標准在教學建議中指出:數學學習過程充滿著觀察、試驗、模擬、推斷等探索性與挑戰性活動。教師要改變以例題、示範、講解為主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主動投入到探索與交流的學習活動之中。在學生的探索和交流中,現代信息技術可以幫助學生展示學習過程和學習結果,在個別學生獲得成功體驗的同時,使所有學生能共享學習成果,進行平等的交流。在交流中學會合作,學會學習。 .課堂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渠道,恰當地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能激發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將抽象化為具體、將枯燥變為生動,可極大地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吸引學生主動參與學習過程,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動手操作能力。例如:在學習「直線、射線和角」這部分知識時,學生在獨立思考、動手操作和小組交流的基礎上,利用視頻向所有學生展示自己和學習小組的探索過程和學習結果。在展示的過程中,學生體現了學習個體的價值,學會了傾聽別人的意見,並把別人的研究成果作為自己學習的一部分。在獨立思考、自我展示與合作交流中獲得成功的體驗。 .轉變觀念,轉變方式,在這樣的轉變過程中,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有機的結合在一起,課堂教學效率將會不斷提高,也為教育教學改革帶來了新的契機。
(四)、藉助信息技術發展學生思維,使思維「可視」。
數學概念、公式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嚴密性,而小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如果在教學中,教師只是一味地通過講解來使學生理解知識,一來枯燥乏味,學生不感興趣;二來學生也很難理解,就是記住了,也只是死記硬背,根本不理解知識。利用計算機輔助教學,為小學數學教學過程提供生動形象的感性材料,為學生搭橋鋪路,讓學生參與其中,幫助學生觀察、比較,逐步把握知識的實質,使學生更好地認識、理解數學概念、規律和法則。恰當地運用計算機課件輔助教學,把抽象變形象,不僅學生愛看,而且容易理解,從而更好地完成學習任務。由此藉助多媒體,不但豐富了學生的感性知識,同時,揭示數學知識的本質規律,化繁為簡,化難為易,達到啟迪學生思維的目的。
二、信息技術在數學教學運用中的實踐思考
計算機技術讓數學課堂教學不再枯燥無味,給學生創設了大量的富有情趣的情景,讓學生接觸了更多的數學知識,開闊了學生的視野,滿足了他們的強烈的求知慾望,讓他們看到了豐富多彩的數學世界,從而不再局限於教師所講,不再拘泥於課堂。但一切事物都具有兩面性,傳統教學和現代教育技術各有利弊,要合理取捨,不可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我認為應用現代信息技術於數學課堂教學時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一)運用現代教學媒體要保留傳統,傳承「做」的直觀教學
有了現代教育技術,不能丟棄傳統教學手段。小學生數學學習很大程度上是一種經驗性學習,經驗的獲得大都靠親自實踐操作實現,沒有大量的直接經驗的積累,感知成為蜻蜓點水,表象無法在大腦中建立。例如,《千克的認識》教學就需要學生大量感知1千克物體的重量,要讓學生通過實物的稱一稱、掂一掂、比一比、看一看、算一算等多種操作活動來學習。
(二)、信息技術的應用要為教學服務。
計算機也是與黑板一樣是一種教學工具,信息技術的應用也是只一種教學手段,而不是用來炫耀的新事物,多媒體技術向學生展示的更多的是一些形象思維的東西,使學生的視、聽感官受到刺激,但過分依賴多媒體技術或不能科學地利用多媒體,會使學生產生思維的懶惰心理,不利於學生抽象思維能力的培養。華而不實的課件不但不能優化課堂教學,還會令學生分散注意力,如有教師在一年級「100以內的加減法」的課件上設置了很多口算題,每題都有精美的圖案背景,點擊它還會出現聲音及以動畫形式展示答案,這樣的訓練容易分散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產生視覺干擾,引發視覺疲勞,達不到訓練目的。因此,在利用信息技術之前,教師要清楚信息技術的優勢和不足、教材和學生的特點以及學科教學的需求,設法找出信息、技術在哪些地方能提高學習效果,使學生完成那些用其他方法做不到或效果不好的事。信息技術作為一種現代化輔助教學手段是用來支持教學工作,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突破重點難點的,主要用來彌補傳統教學的不足,解決傳統教學中不易解決的問題。而不是教學的唯一方式,漂亮課件不是好的課件,而要看這個課件是否有助於拓展學生的思維,是否有利於學生主動的學習和有助於學生突破重點難點問題。(三)、運用信息技術應注重實用性
信息技術應用於教學,只是一種手段,目的是為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我們在利用信息
技術時,應從教學內容出發,根據內容確定形式,首先考慮教學的實用性,在實用的基礎上再考慮切近生活的實際性和課件的美觀性,而不宜把課件做得太花哨,否則會喧賓奪主,分散學生的注意力,影響教學效果。教師與小學生之間言語的及時交流,組織探討問題的活躍氛圍等傳統教學的優勢,是任何現代化工具都不可替代的。傳統教學中,教師在黑板上板書重點內容時,正是學生審題、思考的時間,而且重點內容還可以始終保留。一味地利用信息技術,不給學生留足思考時間,表面上看整堂課學生活躍、師生配合協調,做到了以學生為主,其實,課後,學生腦海里多是課堂中熱鬧的場景,完不成接收知識的要求。 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結合,無疑是給傳統的數學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教師運用現代多媒體信息技術對教學活動進行創造性設計,發揮計算機輔助教學的特有功能,可以使教學的表現形式更加形象化、多樣化、視覺化,有利於充分揭示數學概念的形成與發展,數學思維的過程和實質,展示數學思維的形成過程,使數學課堂教學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總之,恰當地選准信息技術應用於數學課堂教學的最佳結合點,適時適量的運用多媒體,發揮其最大功效,就可以減輕學生學習的重負,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促進素質教育實施,有效地培養創造性人才,符合現代化教育的需要。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結合,無疑是給傳統的數學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教師運用現代多媒體信息技術對教學活動進行創造性設計,發揮計算機輔助教學的特有功能,可以使教學的表現形式更加形象化、多樣化、視覺化,有利於充分揭示數學概念的形成與發展,數學思維的過程和實質,展示數學思維的形成過程,使數學課堂教學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學習因滑鼠而輕松,生活因網路而精彩。信息技術給數學教學注入旺盛的活力,隨著教師信息技術水平的提高,必將提高教師使用現代教育技術的意識和現代教育觀念,全面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傳統的教學模式必將改變,必將推動小學教育改革的進程。

②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使用哪些信息技術

在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以計算機和網路為核心的信息技術教育已成為深化教育學改革的重要途徑。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大力開發並向學生提供更為豐富的學習資源,可以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在數學教學中,作為教師的我也開始探索如何藉助計算機來優化自己的教學。在此,我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一談現代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體會。
一、運用信息技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信息技術為數學教學注入了活力。由於小學生具有好奇、好動、有意注意時間短、持久性差等特點,往往影響課堂效果。信息技術集圖、文、聲、色、像於一體,為教師和學生提供了豐富的教育教學資源。它以其特有的感染力,通過聲情並茂的文字、圖像、聲音、動畫等形式對學生形成刺激,不但能夠迅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產生學習的心理需求。如:《發新書》(兩位數加兩位數進位加法)練習課的教學中,我創設了一個故事情境——去數學宮。在此故事中有三個環節:第一個環節是去數學宮的路上,聽音樂出發了,途中三顆生病的星星擋住去路。為順利到達數學宮,要解決這個問題,孩子們充滿了迎接挑戰的激情,他們以「醫生」的角色義不容辭的「為星星治病」,每個人爭先恐後地出謀劃策,給算式找錯,並修改,小組交流再匯報。第二個環節是進入數學宮的智慧門,電腦播放可愛的兔媽媽、兔哥哥和兔妹妹采蘑菇的對話。根據聽到對話中的問題列式計算。第三個環節是購物,小熊的商店裡有很多的體育用品,請小朋友們想,要買哪兩樣,一共花多少錢?跟你的好朋友說說。本環節利用一個生動活潑的童話故事,使學生進入故事中,積極展示他們的智慧,解決故事中的問題。
二、運用信息技術能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
在教學中,我們可以藉助信息技術,把有關教學內容在大與小、遠與近、快與慢、整體與部分之間進行相互轉化,使數學概念的形成,數學事實的聯系,教學規律的揭示形象而清晰地呈現出來,讓學生細致地進行觀察、理解、分析,起到化抽象為具體,化難為易的作用。
例如,在教學《認識時間》時,認識時分的進率1時=60分這一知識是本節課的重點,理解1時=60分是這節課的難點。我不想直接出示給學生,而是將通過學生非常熟悉的「龜兔賽跑」這個老故事,把兩個小動物請到鍾面上,課件先演示烏龜和兔子在鍾面上賽跑,讓學生觀察它們分別跑了多遠?(烏龜跑了一個大格,兔子跑了一圈)然後演示烏龜和兔子變成了時針和分針,再演示時針和分針的比賽,讓學生仔細觀察,發現了什麼?學生輕而易舉地就發現了時針走了1大格,分針走了1圈。它們是同時開始跑的,同時停下來的,從而得1時=60分的結論。通過課件的生動演示,賦予了1時=60分的新內涵,使教學重難點在學生的觀察和思考中迎刃而解。
三、應用信息技術,促進學生自主探究。
數學課程標准提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應成為數學學習的主要方式。在數學教學中,我們應該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由通過教師講解來教授給學生變為通過學生的自主探究而獲得新知。
例如:在教學《認識方向——東南西北》一課時,學生在認識了地圖東、南、西、北的方向後,教師讓學生動物園的平面圖上地圖上找一找自己要走的路線,跟小組的同學說一說,學生通過自主觀察、小組交流,進一步認識了地圖上方向。在教學中給學生提供了充分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機會。又如:我在教學一年級的《比多少》時,課件演示一籃蘋果和一籃桔子,蘋果對桔子說:「我比你多。」桔子說:「不對,我比你多。怎樣知道是蘋果多還是桔子多呢?這就引發了比多比少的問題。學生經過討論後,發現了兩種方法。1、數數的方法,先數出蘋果和桔子的個數,然後再比出誰多誰少。2、一一對應的方法,讓蘋果和桔子分別按順序擺放好,然後一個對一個,就把多少比出來了。這樣,學生通過觀察和思考,自主探究出了比多少的兩種方法,同時又感受到了美的熏陶。」
總之,現代信息技術的運用改變了以往傳統的教學模式,它轉變了教育觀念和教學方式,也使學生的學習方式發生了轉變,合理地運用信息技術,恰當地選准技術與數學課堂教學的最佳結合點,發揮其最大功效,就可以減輕學生課業負擔,提高教學效率,激發學生主動學習、主動獲取知識,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③ 在平時的數學課堂教學中,都應用過哪些有關信息技術的手段

信息技術手段在數學課堂中的應用 現代化的信息技術設備(如:多媒體計算機、投影儀等)具有代數計算,數 據處理,幾何作圖,視頻、音頻及媒體播放等多種功能,特別是當多媒體計算機 配備了豐富的教學軟體或教師結合教學內容利用 Flash、 Powerpoint、 幾何畫板等 軟體製作諸如:概念教學、練習指導和學法輔導等課件,應用於數學課堂教學過 程中將大大提高教學質量。
(一) Flash 在數學課堂中的應用 初中數學中有些內容很難用傳統的教學方法講解和交流。 如:
(1)在探究圓錐底面圓上一點 A 處一隻螞蟻繞圓錐爬一周後回到點 A, 怎麼爬最近時, 利用多媒體動畫將圓錐側面展開,學生利用兩點之間線段最短就 會發現怎麼爬才會最近,這個難點突破後,後面的問題就引刃而解。
(2)在講「變化的魚」時,利用計算機製作動畫區演示,是學生從課本靜 態的畫面中迅速轉到課件的動態中,並且結合變化規律的教師講解和講題,使認 識在抽象→具體→抽象的過程中達到對 「縱變橫不變、 橫變縱不變、 橫縱都在變」 的深刻理解。在「平移變換、旋轉變換、對稱(翻轉)變換」的教學中,將這三 種變換製作成具有動畫的課件, 在講授相應的內容時進行演示,就能達到學生直 觀理解的效果,也為以後的全等三角形的教學打下堅實的基礎。
(3)講「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時,藉助計算機輔助教學展示「圓圓的落 日慢慢地沉入黃河之中」的動畫圖片,從而展現直線與圓的三種位置關系。學生 通過欣賞美倫美奐的景色,大膽猜想,掌握到更多的技能技巧。 同時,學生感 受到「生活處處不數學」 ,從而在生活中主動發現問題加以解決,達到「樂學」 的目的。
(4)傳統教學往往藉助切蘿卜或橡皮泥等實物情景活動來比劃講解,結果 大部分學生還是一知半解。 如果說對截面是三角形、 正方形、 梯形、 矩形的情形, 學生還能理解的話,那麼對截面是五邊形或六邊形的情形,學生就很難想像了。 我通過製作 FLASH 動畫,利用計算機當場給學生演示。通過演示,學生能真切感 受截割的過程。 學生不僅能看出怎樣截才能利用到五個面、六個面截出五邊形和 六邊形, 更能很快明白為什麼截不出來七邊形?假設改變平面的位置,也能從不 同的方位感受截面的形狀了。這樣一來,不光在教學中省時省力,使學生感到材 料新奇,而且也化解了本節的疑點和難點。
(二) 幾何畫板在數學課堂中的應用 《幾何畫板》最大的特色是「動態性」 ,即:可以用滑鼠拖動圖形上的任一元 素(點、線、圓) ,而事先給定的所有幾何關系(即圖形的基本性質)都保持不 變。
(1)對於問題「順次連結任意四邊形的四邊中點,圍成一個中點四邊形,則四 邊形是什麼四邊形?試證明你的結論」的解決,我引導學生進行如下的探究:① 畫圖:學生利用「幾何畫板」製作一個任意的四邊形(四個頂點可以任意拖動) 及其中點四邊形;②探究:任意拖動四邊形的一個頂點,以其改變它的形狀,發 現四邊形的形狀也隨之發生改變;③猜想:中點四邊形的形狀由原四邊形的什麼 性質決定?④驗證並結論。 這樣給學生留下更多的思考空間,讓學生在已有的知 識基礎上解決問題,並繼續發現新問題,提出新結論,有助於培養學生的反思意 識和問題解決的能力。
(2) 《圓與圓的位置關系》可以說是最能體現信息化教學優勢的一課。傳統教學 方法或移動圓形紙片,或使用固定課件,或教師作圖講解,都不及「幾何畫板」 課件的可操作性高。只需在課件中度量出兩圓半徑 和圓心距 d,在保證圓 1 固 定的情況下將圓 2 向圓 1 緩慢移動,過程中觀察 兩者與圓心距 d 的關系,即可 得出滿足外離、外切、相交、內切、內含的兩圓位置關系的條件。之後更可以改 變兩圓半徑和位置關系, 隱藏圓心距進行求圓心距取值范圍的一題多變練習。一 個課件貫穿概念、例題與習題的全過程,既保證了概念教學的有效性,又提高了 課堂的習題量和思維量,可謂一舉多得。
(三) 電子表格在數學課堂中的應用 我們可以指導學生用電子表格畫統計圖,如調查某班學生最喜愛節目的人 數,並做出扇形統計圖的操作過程是:
(1 ) 、問卷調查喜歡各類節目的人數,並 作出統計;
(2) 、打開 Excel 軟體,按列或行輸入數據並選中它們;
( 3) 、利用軟 件圖表功能,打開「圖表向導」窗口;
(4 ) 、在「標准類型」的「圖表類型」中 選擇「餅圖」 ,點擊「下一步」 ,出現窗口;
( 5) 、選擇「列」 ,點擊「下一步」 , 出現窗口;
(6 ) 、在「數據標志」的「數據標簽包括」中選擇「百分比 (P)」 ,並 點擊完成,就可以作出扇形圖。
利用電子表格不僅能畫出扇形圖,還可以畫出其 他類型的統計圖,還可以幫助我們求平均數、中位數、眾數和方差等統計量。又 如在畫一次函數圖象探究性質時,一般採用描點連線法,描出的點越多,畫出的 函數圖象越准確。但是,僅靠手工作圖,有時很難畫出准確的圖象,但用幾何畫 板就很容易解決這個難題,如畫 y=5X-2 圖象,啟動幾何畫板繪制函數圖象的功 能,輸入函數 y=5x-2 的解析式,計算機便自動畫出圖象,學生通過觀察能輕松 總結得出性質, 制圖軟體不但能幫助我們畫出函數圖象,而且能幫助我們研究函 數的性質,課堂效率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在教學實踐中, 多次比較使用現代教學手段製作課件和利用傳統教學手段進 行教學的效果, 感覺到對學生思維能力的提高,課堂效果的提高以及教學效率的 提高都有著不可比擬的作用, 也真正做到了「義務教育初中階段的數學課程應充 分體現基礎性、普及性和發展性,使數學教育面向全體學生,實現人人學有價值 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這樣的 課程目標。

④ 現代信息技術對數學教學有什麼作用

一、現代信息技術環境下的數學教學與傳統教學之比較
認識建構觀指導下的數學教與學得到了現代信息技術的有力支持,使其有可能從輔助教學手段向學習者的認知工具發展。計算機工具使我們能從與傳統方法不同的角度去探討數學及其教與學。學習者可以形成一種動態過程的觀點,對數學的多重表示可以得到更深入的理解。在數學活動中可以獲得更為豐富的經驗和更加直觀具體的概念圖像,對於知識的重新組織也提供了更好的條件。
在數學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有很多優勢,將以前難以用粉筆和黑板解決的問題卻很容易解決。利用信息技術可以代替部分數學文字信息的板書,節省了畫圖與書寫的時間,增加課堂密度,提高教與學的效率,使教師、學生有更多時間進行交流。
數學傳統教學一般是權威模式的接受教學。教師主導學生的一切,學生的主動性只是體現在他能否順利按照教師的思路進行解題,教師很少考慮學生的認知過程。利用信息技術充分反映教學思維,使得學生的主體性原則在課堂中得到良好的體現。同時計算機的及時反饋功能在課堂教學中很好運用,可以彌補傳統的課堂教學最欠缺的一環,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又利用幾何畫板的動態測量功能,讓學生通過計算機及時跟蹤測量結果,使學生對所學問題確信無疑,學生在動手實踐中主動建構了新知識,這是傳統教學手段無法實現的一種新的教學方法。
現代信息技術環境下的數學教學,不僅在教學手段上較傳統的教學方式有了重要的發展。更重要的是,它促使教師觀念上的變化。這體現在尊重學生、深信學生認知活動中的潛力。因而在教學設計上會更接近學習者學習的客觀規律,充分調動他們主動參與及自主選擇、探索。
信息技術可以提供猜測的學習環境。在傳統的數學教學中,尋找某些數學規律時,只能通過極其有限的幾個例子讓學生去體會和猜想,這種情況下沒有老師的指導學生很難猜想到正確的答案。而信息技術下的數學教學便可以克服這種局限。利用計算機的強大計算功能,可以列舉很多數據,讓學生充分體會其規律,從而可以正確的猜想,接著找到解答的思路。
二、現代信息技術與高中數學教學的應用
(一)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整合數學課程內容,讓教師的「教」活起來,真正體現學生主體思想。
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加上教師的精講與啟發,再結合學生的自主探索、質疑、問難和討論,使學生通過身臨其境的直觀感受和仔細觀察,從而得出正確的結論,改變了過去那種光靠教師「灌」,學生被動接受的形式,有效的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真正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1、利用信息技術可以呈現以往教學中難以呈現的課程內容,變抽象的知識為具體、形象的知識。
我們的教學活動要想起到較好的效率,少不了課前的准備,因此在備課過程中要將方方面面的因素都要考慮到,這就更需要教師能熟練把握教材,對前後知識能一體地了解,無論對哪一堂課,教學目標的設計是關鍵的,隨著信息技術的深入,我們不能放棄傳統的教學目標,不僅如此,還應該視之為教學目標的重點,當然,除這些傳統的東西,還需要加一些有關信息技術的元素與血液。比如說培養學生對信息技術的應用的能力等,在制定好了教學目標之後,應該設計一個好的引入,這就需要媒體的運用,例如,橢圓第一定義的教學,教材通過實驗引入概念當然是一種好的方法,但是要從一次實驗發現離心率e對橢圓形狀的影響很困難,利用幾何畫板來展示這一實驗,保持橢圓的長軸不變,在焦距逐漸縮小的過程中,學生就能清晰感知離心率e對橢圓形狀的影響。例如,冪函數圖像錯綜復雜,種類繁多,傳統的教學方法是列表、作圖,然後進行歸納,費時費力。我在講授冪函數一節時,作了一次利用幾何畫板進行探索的教學嘗試,效果很好。
我事先找到冪函數的幾何畫板課件並根據自己的思路進行修改。在課堂上先提出教學目標:
①作出冪函數當指數取不同有理數時的圖像,歸納出冪函數圖像的種類;
②歸納冪函數性質。
用幾何畫板畫圖方便快捷,學生只要說出指數的值,運用課件圖像就會立刻出現。一會兒電腦上都出現了五花八門的圖像,學生的興致高漲。很快有同學發現指數為奇、偶數的圖像呈現不同類型;接著,又有同學發現分數指數對圖像的影響與分數分子、分母的奇偶有關。這樣,教師只要稍加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觀察、思考,完整地獲得了冪函數的性質,而且印象特別深刻,從而較好地達成了教學目標。
2、利用信息技術進行數學實驗教學,探究數學問題的本質。
在高中數學里有很多定理、性質、規律和結論,實際上往往都是先通過一定的觀察、分析整理得到的。如果直接告訴學生結論,學生在理解上很可能會產生困難,很難接受。可是現在在現代信息技術的基礎上,學生通過實踐,親歷整個數學探索的過程,使他們處於主體地位,有利於發揮學生的想像空間,對要理解的數學問題必然有相當深刻的認識。例如三角函數圖像的教學,過去一般是以教師講解為主的。教師依次畫出y=Asinx、y=sinωx、y=sin(x+φ)的圖像,然後通過推理合成函數的圖像,再分析這個函數的性質。這樣教學,許多學生不但對函數性質的理解感到困難,而且也不太明白為什麼要設計這樣的認識順序。我在教學中引入了實驗的方法:先為學生准備好演示軟體,告訴學生本節課的學習目標是探索當A、ω、?准取不同的值時圖像怎樣變化,研究它們對函數的周期、取值范圍、單調區間的影響;接著讓學生對A、ω、?准自由賦值,輸入後觀察圖像的變化;再讓學生變換輸入這三個值的先後順序,反復實驗、探索。學生通過自己實驗、互相交流和探討,很快發現了規律,並在小組合作學習的基礎上經過反復修正,正確寫出函數的周期、取值范圍和單調區間。特別是,通過實踐,他們懂得了在分析若干個參數對函數圖像的影響時,應該對各參數分別研究,改變一個參數的值時要保持其他參數的值不變。這樣,學生在獲得知識的同時,探究的經驗越來越豐富,分析歸納能力也得到了有效的培養。這樣的探究活動,利用傳統教學手段是很難實現的。
3、利用數學知識搭建理解數學知識的平台。
數學是研究空間形式和數量關系的科學,高度的抽象性、嚴密的邏輯性,既是數學的特點,也是數學的優點。正如《課標》所說,「數學在形成人類理性思維和促進個人智力發展的過程中發揮著獨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數學教育應「使學生掌握數學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思想,使學生表達清晰、思考有條理,使學生具有實事求是的態度、鍥而不舍的精神,使學生學會用數學的思考方式解決問題、認識世界」。信息技術推進了數學教學的發展,為學生提供了更大的學習空間,體現了數學內容呈現方式直觀化、探索過程多樣化和抽象問題具體化等優勢,但我們不能用「直觀化、具體化」取代抽象的數學思維,直觀演示不能取代空間想像。實驗探索得到的結論,或由實驗啟發得到的解決問題的思路,必須經過嚴謹的數學推理才能驗證其正確性。《課標》在告訴我們要克服「雙基異化」傾向的同時提出了「符合時代要求的新的『雙基』」概念,我們要認真學習、體會。這就要求我們在設計具體的教學活動時,認真研究數學教學的自身目標和學生的實際需要,考慮哪些活動適宜在各種信息技術平台上進行,哪些活動必須離開計算機;哪些運算可使用科學型計算器,哪些運算必須安排筆算訓練。要合理安排教學進程中每個步驟,適時、適度地發揮信息技術的作用。同時要考慮到製作課件的效率,以盡量少的投入換取盡可能大的教學效益。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計算機作為一種輔導教育的手段和工具被引入教學過程中,教師的角色發生了變化。現代教育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要求學生有更高的學習策略和學習能力,教師不能再把傳遞知識作為自己的主要任務和目的,要教會學生「學會學習」,使學生的中心由「教」轉變為「學」,教師在教學中的地位也由主導者轉變為指導者、輔導者。
(二)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促進學生學會學習。
1、創設真實情境,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與好奇心。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強調創設真實情境,把創設情境看作是「意義建構」的必要前提,並作為數學設計的最重要內容之一。而多媒體技術正好是創設真實情境的有效工具;如果再與模擬技術相結合,則更能產生身臨其境的逼真效果。
因此我認為應讓學生更多地操作電腦來完成對數學知識的再發現,體驗數學美的魅力。如在上三角函數的圖像、「立體幾何」導言課時,運用多媒體手段可以變靜為動,變抽象為具體,使教學內容得到深化。在實際情境下進行學習,激發了學生的聯想思維,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好奇心,有效地降低了學生對數學的恐懼。使學生能利用自己原有認知結構中的有關經驗,去同化和索引當前學習到的新知識,從而在新舊知識之間建立起聯系,並賦予新知識某種意義。
2、拓寬學習資源,通過「情境再現」,使數學教學成為再創造、再發現的教學。
利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科技發展史尤其是數學發展史,運用電腦模擬數學發現的歷程,使用計算機進行數學試驗,通過電腦證明數學定理,讓學生通過數學問題的發現、提出、探究、解決過程的情景再現,意識到「問題是數學的心臟」,重要的問題歷來就是推動數學前進的最重要的力量,進而「啟發學生如何去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並善於獨立思考,學會分析問題和創造性地解決問題。」例如,筆者在講解解析幾何內容時就通過課件《奇妙的坐標系》向學生展示了坐標系的誕生、完善及應用歷程,使數學教學成為了再創造、再發現的教學。
3、創設想像情境,拓寬思維空間,培養學生的想像能力和發散思維。
貝弗里奇教授說:「獨創性常常在於發現兩個或兩個以上研究對象之間的相似點,而原來以為這些對象或設想彼此沒有關系。」這種使兩個本不相乾的概念相互接受的能力,一些心理學家稱之為「遙遠想像」能力,它是創造力的一項重要指標。讓學生在兩個看似無關的事物之間進行想像,如同給了學生一塊馳騁的空間。人的生活中有一種比知識更重要的東西,那就是人的想像力,它是知識進化的源泉。因此,在教學中可充分利用一切可共想像的空間,挖掘發展想像力的因素,發揮學生的想像力。
例如:課本上的圖形是「死圖」,無法表現二次曲線的形成過程,而黑板上的圖形鑒於技術原因,很難畫的准確,更難展現二次曲線的連續變化,而利用多媒體就可以生動的把離心率的大小變化與圓錐曲線的形狀變化,這種數與形之間的內在聯系完美的展現出來。同時,也可展示出橢圓、拋物線、雙曲線三種「看似不相關」的二次曲線之間的內在聯系。在教學過程中,可由學生通過網路訪問教師放置的伺服器上的課件,讓學生獨立探索得出結論。
4、創設糾錯情境,培養學生嚴謹的邏輯推理能力。
「錯誤是正確的先導」,學生在解題時,常常出現這樣或那樣的錯誤,對此我針對學生常犯的隱晦錯誤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創設糾錯情境,引導學生分析研究錯誤的原因,尋找治錯良方,在知錯中改錯,在改錯中防錯,以彌補學生知識上的缺陷和邏輯推理上的缺陷,提高解題的准確性,增強思維的嚴謹性。例如:學生常常想當然的把平面幾何的有關性質照搬到立體幾何中,教師在黑板中很難表示清楚,我利用幾何畫板設計並創作了「邊對應垂直的兩個角」的課件,讓學生自主探索,自己糾錯,就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總之,現代教育技術能夠變革課堂教學的傳遞結構,擴展信息功能,增加個別化教學的能力,優化教學;但也要注意,現代教育技術也不可能解決教學中的所有問題,因此誇大其作用,試圖以此盲目代替傳統教學的做法是不現實的,在未來的教學當中,現代教育技術必將得到進一步的應用;但現代教育技術的運用不能無節制,要與常規教學相結合,要以促進教學過程的優化為重點,設計好媒體使用的強度和時機。當然,這還需要我們在今後的教學實踐中,繼續去探索和完善。

閱讀全文

與信息技術為數學教學提供哪些信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按摩店心靈探索是什麼程序 瀏覽:597
不懂技術的是怎麼成功的 瀏覽:689
花生的產品有哪些 瀏覽:977
股票交易如何選價格 瀏覽:996
如何給產品標簽 瀏覽:439
四川南充有哪些水果批發市場 瀏覽:375
從市場買回來海帶怎麼清洗 瀏覽:394
程序員一般精通多少門 瀏覽:930
技術轉做銷售怎麼樣 瀏覽:376
為什麼警察會抓捕犯罪人信息 瀏覽:560
otg數據線用什麼手機 瀏覽:188
重慶生發產品有哪些 瀏覽:127
代理是怎麼做到的 瀏覽:786
法院執行劃扣程序多久到賬 瀏覽:97
什麼樣的產品適合孕婦 瀏覽:286
線上哪些平台可以賣產品 瀏覽:998
軸承工程師產品有哪些 瀏覽:28
二手老車交易費用有哪些 瀏覽:563
成都葡萄酒代理多少錢 瀏覽:813
產品檢驗叫什麼工種 瀏覽: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