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面對信息大爆炸的時代
我們處於這樣的一個信息大爆炸時代本身是一件好事,因為有信息總比沒有信息要好。生活在那個信息完全閉塞,只有唯一媒體渠道的時代,生活是多麼封閉,思想是多麼蒼白,只能過著人雲亦雲的生活,獨立思考得不到任何印證,而其他所有信息的來源渠道都被堵塞住。
所以總的來說,現在這樣一個信息大爆炸的時代,比古代或者信息閉塞的時代要好得多。
你碰到的不同觀點越多,你越能打磨出自己獨特的觀點;碰到的觀點越少,你越可能被某種觀點帶上邪路。
⑵ 面對信息爆炸的時代,你會如何應對
信息過濾能力
能否知道哪些信息和事物是自己不需要、不適合的,先將它們過濾掉,再從剩下的信息和事物中發現自己真正需要的。
需要憑借對自己的了解度和對目標的理解度來進行過濾。
需要更多了解自身以及想要達成的目標。
量化數據:
人類大部分在30-60%
——元吾氏反催眠游戲(可長按搜索)
在對信息的接收方面,個體可以像一個「開放的接收器」,或者在一個有無限信息量的環境里存在,而個體有無限獲取的可能性。
所以單純的「信息」,集中在一起,個體根據自身可以有選擇的需要。
「信息」可以分為「催眠向信息」(使個體越入幻)和「催醒向信息」(使個體破幻)
——如:
1,「你不行」
2,「你可以試試」
這樣的信息,一般有外在的間接獲取和自我內在的「心理活動」。
對自身目標而言,信息也可分:可用的、沒關系的
相對而言:個體會受到信息的影響
比如:
個體見到美食,產生食慾
個體見到美女/帥哥,產生性慾
個體見到自己不理解的,產生評判/疑惑/慌張
……
此類「信息」可以從外在來干擾
也可以由自我內在有利使用。
此時對您而言,「有利的信息」可以再次鏈接本文的最前面內容。
或者把您的疑問展示出來。
⑶ 在這樣一個網路發達、信息爆炸的時代,我們怎樣做一個清醒理智的信息接收者
在現在這個網路發達信息爆炸的時代。我們每天都能夠接觸到鋪天蓋地的網路信息,
作為一個信息接收者,我們一定要增強自己的辨別能力
。一分為二的對待自己所接受到的信息
,取其精華棄其糟粕,批判繼承,有選擇的加以利用。
⑷ 信息爆炸時代,如何才能找到最有價值的信息
互聯網50年,打破信息壁壘,讓這個世界原有的信息生產、傳播、分享機制發生巨變。
新事物總是這么美妙,雖說帶來了信息爆炸,同時互聯網也給予了解決方案,推出幫助我們篩選信息的 「 推薦演算法」 ,根據每個人的個人興趣和需求,從而進行個性化信息推薦,然而我們並不欣喜於被各種平台 「讀懂」 。
說好的 「個性化信息流」, 為什麼會變成 「信息肥宅水」 ?
這也是在年初騰訊研究院第二屆年度論壇里,網民們根據互聯網發展20年,票選出的「最焦慮、最關心」的十大問題之一,也被稱為 「互聯網20年大哉問」 。
信息流就像護膚品,天天用,但不能多。
判斷信息的重要性是一個高級的大腦功能,它能夠幫助人們更好地適應環境,也控制著人們的注意力和學習能力。
在去年的文章《 如果用看待食物的方式看待信息,你會做出什麼不同的選擇? 》也提到:食物和信息一樣,都通過某種形式或形態進入身體,食物是通過胃進行消化,而信息則是通過大腦處理。 從這個角度看,信息是我們大腦的「食物」
我們的腸胃「吃」食物;
我們的大腦「吃」信息。
那麼,我們能否用對待「胃」的態度,來對待我們身體的司令——「大腦」?
食品里有 安全食品、有機食品、綠色食品、垃圾食品、有害食品 等分類標准,我們可以通過它的生產來源、成分、原料、廠商等多個維度進行區分。
那些我們每天都接觸卻不那麼在意的「信息」, 它們究竟屬於哪些 「 食品類別」,營養幾何 ?
每多思考一步,對於大腦都是一次鍛煉。
信息,泛指人類社會傳播的一切內容。20世紀40年代,信息奠基人香農(Shannon): 「信息是用來消除隨機不確定性的東西」 ,但到了21世紀,信息同時也增加了不確定性——「 真偽難辨」 。
傳統媒體商業模式正在瓦解,如今 人人都是自媒體 興起,信息生產的門檻大大降低,這樣一來信息源的生產者,早已不全是記者編輯。再加上,信息的傳播媒介也在更新迭代,就暴露了一個大問題,容易失真。
當互 聯網發展到一定的高度,瓶頸就是真實性。
每個人都掌握了真相的重要一面。 在各大社交、信息流平台里的任意一個人都可以發表以文字、圖片,視頻等內容形式發表自己的觀點,都可以作為信息傳播的「源頭」,甚至有可能成為 「熱點」 ,引起大眾狂歡,這時所謂的 「觀點」 就可能慢慢變成了多數人以為的 「事實」 。
這無疑對多數人的接收信息增加了難度,需要在接受某條信息前,再進行多一步操作——「 辨別真假」。 正因為懶得去辨別真假,這一步其實隔絕了一批又一批人。
人類本質上對「信息」是有生物性需求的。但 比起「錯誤的信息」,人們更害怕接收不到信息。
所以,當錯誤的信息成為唯一信息來源時,我們也會更傾向於接受和相信。 久而久之,長期處於一個被信息隔絕的環境里,人自身局限性會自內而外開始顯化,扭曲對真實世界的認知。
這是一個信息量級指數化,思考質量卻淺層化的時代,對於海量的信息,不辨來由、不假思索地汲取逐漸成為我們的常態。
同時我們必須接受一個事實:
大腦接收信息的帶寬是有限的,每天的時間更是固定。
我們的「大腦」最初的演化是沒有目的的,更不會考慮到這個「信息時代」,它在演化的初始階段根本沒有想到會有今天,接收、處理的信息成千上萬倍地指數增長,被浩瀚的信息海洋所淹沒。
如果從食物的角度來思考,單個個體的問題主要不在於生產者,沒有人會說食物過剩。但從根本上來說,這是一個 「攝入」 的問題。
當信息「過 載」,就要開始「過濾」,去發現「什麼更重要」。
像對待胃一樣去對待大腦,更應該開始思考自己的 「攝入」, 審視自己每天所接觸到的信息,編織自己的 「過濾網」。
與其盲目追隨大腦自動化的過濾機制和偏見,還不如建立我們自己的「信息過濾器」。
這也是過去兩年裡,我所做過最重要也最正確的事情。
我們的「信息環境」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狀態?
人是一種社會性動物,不能孤立封閉地生存和發展。如果你在生活中遇到了一個危機,你會注意到一些事情:那些在微博上關注你的人不一定會過來坐在你身邊。你在微信上的好友也不一定會幫助你去解決這個問題。
只有那些在日常生活中和你有真正緊密聯系的朋友才會幫助你,同時在不經意間會潛移默化地塑造、影響著雙方的決策質量,人與人之間就是這么奇妙。
接觸最頻繁的那幾個人,就是自己「信息環境」最重要的構成。
當一個普通人由於信息過載導致無法消化信息,甚至無法辨別信息來源可信度時,他最可能做出, 也應該做出對他成本最低的選擇,更可能是相信自己身邊最親近或最認可的人。
但如果你所處的信息環境里,有嚴重信息缺失甚至信息扭曲,那能夠作出正確決策就是小概率的事件。
如何讓自己的「信息環境」有所改善?
1、打破信息閉塞的束縛,首先就是對自己的「信息環境」多一點覺察。
要意識到自己面對這個世界的諸多應對方式中,有多少來自於哪些人的影響,又有多少是只來自於自己內心。
2、其次,你是有選擇的。
你所選擇閱讀和傳播的信息,造就的就是你的信息環境。 你怎樣選擇,信息環境便會發生相應的變化。
"You are what you read」。
當你選擇做明智的信息消費者,支持好的內容,信息環境就會越來越好。當你選擇做吃瓜群眾,沉湎於標題黨和謠言,信息環境只會越來越糟, 這到底是還是一個循環。
3、最後, 為自己的「信息環境」投資。
盡量成為個別高質量信 息渠道的付費用戶, 支持生產優質內容的機構和個人,優質的讀者和作者更是一個相互影響、雙向塑造過程。
另一方面,最有價值的信息,往往是被擁有者隱藏起來的,只在特定的圈層內傳播 ,這樣才可以保持創作者本身的長期競爭優勢。所以,不能光被動接受外界的信息,要主動探索優質信息源,否則將淪為那些一味迎合,投讀者所好的媒體的受眾。
擁有互聯網的這20多年,社會信息傳播結構一直在變化升級,導致社會資源的流動方向也隨之一直在變,由此帶來的一個重要結果就是:
整個社會財富分配的模型其實一直在變 ,機會真不少,自己看不到並不能說明不存在。
互聯網打破了信息的壁壘,讓全世界每個角落的人,都有機會獲悉全球各地正在發生的事情,看到更大的世界。但問題是信息海洋不僅把人淹沒,還會給我們帶來更多的迷惑,真相到底是什麼。
「信息素養」或許 是我們在信息海洋里的一個救生圈。
美國技術活動家Johnson 在《信息食譜》書中提到的兩條核心建議:
1、Consume deliberately。我們要主動,刻意地去消費某些信息,哪怕我們不喜歡。
2、Take in information over affirmation。我們要去獲取新的信息,而不是去為自己的舊觀點尋找支撐。
「信息素養」 簡單地說,面對洶涌的信息海洋,能夠做出一定 「回應」 的能力:
1、主動探索自己需要的信息
思考是一件主動的事情,思考得多了,自然就會獨立思考,深度思考,脫離量去追求質的提升, 這是逐漸思考的過程。
同時也必須掌握一些必備的搜索技能,知道信息在哪裡遠比信息本身更重要,多搜索一步,信息質量高一點。
2、信息渠道豐富多樣化
在微信公眾號、朋友圈、微博等地方,每天都能讀到一些帶著 「有色眼鏡」 的內容,也就是帶著某種偏見的內容。
因為只要稍加基於人性的營銷技巧,我們的大腦很容易就會被植入一個錯誤觀點,可能在往後的某個場景不經意觸碰開關,導致一些意外事故。
3、高效辨別信息的真實性和有效性
對於信息源來說,我們應該學會選擇和辨別。不可靠、信噪比低的信息源少看,用自己的 「過濾網」 進行過濾。
那麼,面對各種媒體渠道的熱點文,我們該如何辨別內容的可信度?
可以參考以下角度:
1、作者是否體現出對「常識」的了解。
2、文章的內容以「事實」為主,還是以「個人觀點」為主,事實支撐點有哪些。
3、文章所體現的思維脈絡是否有「邏輯」。
4、文章整體的出發點是「揭示客觀存在的事實或問題」、「尋找可能的解決方案」,還是單純地「宣洩情緒」。
——呦呦鹿鳴
這個主要側重的是對於信息的認知過程, 也就是持續地輸出遠比單向的輸入更重要,只有 「入局」 ,參與到內容創作的過程,才能正在體會到信息產業鏈是如何運作的。
這幾年在持續地寫作,確實是個相當不錯的輸出模式,但到了今年,才算是真正「入局」,年初到了一家內容主導的平台,親自參與到其中,才更深刻理解到 一個「信息工廠」內部到底是如何運作的。
同時也明白了一件事, 但凡真正參與過媒體相關行業其中的人,其實對這些熱點文更容易無感。 他們會更清楚:
這些熱點文背後的一個個光鮮亮麗的故事,不過是現代「信息工廠」內部一環環流程而已。
以上便是如今我在這個信息時代的生存指南:
信息在媒介的 傳播過程中終究會「失真」,我們要接受「信息過載」這一既定事實,重視並改善身邊的「信息環境」,努力去提高自己的「 信息素養」,擁抱這個大時代。
理解這個世界運作的規律,不必去羨慕那些媒體吹捧的大人物們,不斷靈活地調整自身的定位,以較小的代價獲得實際上的舒適平和,這真是個非常重要的課題。
推薦閱讀:
君子知命不懼,日日自新
27歲 | 處處失火,處處救火
盲人摸象 | 做好盲人,當好大象
在「騰訊們」中槍前,請讓子彈飛一會兒
⑸ 面對「爆炸」般的信息量,我們應該如何應對
這是我的第 163 天分享
全文共約 2800 字,閱讀完共需約 8 分鍾
我們面臨的時代是信息量爆炸的時代,不論你在網上搜索什麼內容,都會有幾十萬條信息彈出來。
隨著信息的大量湧入,各行各業也出現了越來越多「魚目混珠」的情況。有人說,這個時代最不缺的就是「專家」。
在幾十年前,我們一看到「專家」就頓時心生膜拜之情,因為我們知道,在這個領域,他是執牛耳者,他的話可信度很高。
時間來到了現代,「專家」這個詞就變得越來越大眾化了。有人確實能提供大量高質量的內容,可是仍有很多人的信息,仍然停留在「標題黨」的階段。
我們在接受信息的時候,無論是網上的信息,還是專家的信息,我都不建議你全盤接受。只有形成自己的「 批判式思維 」,你才能形成自己的獨立思考,成為一個有主見的人。
在今天的分享的第一部分,我會和你分享在面對信息時,兩種不同的處理態度:海綿式思維與篩網式思維。
在第二部分,我會和你分享一些,在形成「批判性思維」的過程中,容易干擾我們的幾種思維方式。
01
「海綿式思維」與「篩網式思維」
1. 「海綿式思維」
海綿是一種我們生活中常見的吸水性強的物質。可能你家的廚房就放著這樣一塊海綿。
就像這塊海綿一樣,有的人在面對迎面而來的知識時,不經過自己的思考,全盤接收。這種思維就是「海綿式思維」。
海綿式思維的特點是,沒有自己的思考,別人說什麼都覺得對。 看到一本書或者一篇文章,就想把每句話每個字都記住。
在做讀書筆記的時候,這種人恨不得把書上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字都記下來。
這種思維的有一定好處。比如,不需要你絞盡腦汁思考,而且在剛開始你的認知是「空白」的時候,獲取知識的速度很快。
但是它的「隱患」也很容易被觸發。
首先, 獲取知識的速度快,但獲取「有效知識」的效率不一定高。
那些善於學習的人,肯定不是每一個字都記。關於「記重點」,有一句非常經典的話:「如果所有的內容都是重點,那就沒有重點。」
其次, 你會變懶 ,只知道全盤接受,沒法構建好屬於自己的認知體系。時間久了,你就不會動腦思考,於是你就容易被那些別有用心的人暗示,他們只會給你展示他們想讓你看到的。
最後,你還會營造一種 「假裝努力」 的感覺。看上去工作量不小,但產出很低。這個時代努力很重要,但是學會思考同樣也很重要。
2. 「篩網式思維」
不知道你家裡有沒有一種負責「篩面」的「篩子」?就像下面這張圖。
(我家的「篩子」是一種木質圓框加類似絲質的過濾網,盡管材質不同,但工作原理大同小異)
通過一次次的過濾篩選,原本混有很多大顆粒的麵粉,就變成了顆粒度更小、手感更柔和的精細麵粉。我記得我小時候經常看到媽媽用它來「篩面」。
篩網式思維和這個很像,擁有「篩網式思維」的人,不會把提供給他的信息全盤接受,他自己有自己的篩網:
哪些可以過濾到他的認知體系裡,哪些不行?這一塊內容我是否認同?我覺得哪裡還可以再完善一下?我還能提出哪些問題?
對於這些問題,他有他自己的一套原則。換句話說,擁有篩網式思維的人。大多也擁有批判性思維。
「海綿式思維」在信息面前顯得非常被動,只能接受別人給的信息。而擁有「篩網式」思維的人,卻能化被動為主動,主動獲取那些自己想要的信息。這種人在「信息爆炸」時代更能占據信息的主動權。
如果你能具備「篩網式思維」,你的人生一定與眾不同。
02
** 兩種批判性思維:弱勢批判性思維與強勢批判性思維**
擁有「弱勢批判思維」的人,他們內心比較脆弱,無法接受別人改變自己的想法。 他們所有「批判性」的動作,全都是為了保護自己的固有想法。
比如當他們看到某一本書的思想與自己的想法向左,他們就會想著辦法「挑刺兒」。比如這一塊作者論證不夠充分,或是那一塊內容寫得不夠具體等等。
那些具有真正的「批判性思維」的人,往往是思想包容的。因為他們知道,當我們想法出現了分歧時,可能是我的認知還沒達到對方的那個程度,或者我的思考角度與對方不同。
他們會非常謙遜地進行「批判式思考」,在思考的過程中,嘗試站在對方的角度與思考模型上面進行思考。這種思維,就屬於「強勢批判性思維」。
你想成為哪一種人呢?
03
「批判性思維」容易遇到的一些障礙
1. 因提問「姿勢」不當而當給人造成不快
並不是每個人都樂於見到自己的觀點被質疑,當有人提出了疑問時,我們腦子里的第一反應可能就是「不爽」:他為啥要跟我唱反調?我說的就是對的。
對於提問者而言:
① 就算你再「格物致知」,你的語氣和態度也要注意分寸。你的目的是虛心學習,完善自己的認知體系,而不是「舌戰群儒」。
② 兩分鍾法則:等對方把話說完再提問,這樣即使對對方的尊重,也能盡量減少自己因「漏聽」而造成的錯誤理解。
對於被提問者而言:
每個人思考問題的角度不同,如果你能收獲另一個角度,對你而言也是一件好事呀。
2. 思考過快
作為提問者,很多人容易犯的另一個錯誤就是「回答得太快了」。
我們的大腦裡面有兩個「系統」。有一個系統主要負責快速反應,一有什麼想法就迫不及待想說出來。可是這種「不過腦子」的答案,往往是不準確或者不恰當的。因此古人說道:「三思而後行」。
如果你真的想提出一個問題,你可以給自己幾秒鍾的時間,問問自己,我這樣想到底對不對?通過這樣一個簡單<typo id="typo-2373" data-origin="的" ignoretag="true">的</typo>「自己問自己」的方式,我們的第二個系統就被就被激活。這個系統雖然反應有點慢,但是准確率還挺高。
所以下次無論你想說什麼話,給自己一個「自己問自己的」時間,經過幾秒鍾的「冷卻」之後,再把你完善之後的話說出來。 不然我們很可能就會說出讓對方不悅或者傷心的話。
3. 以自我為中心
古有「太陽圍著地球轉」,今有「世界圍著你轉」。
我們總以為除了我自己之外,周圍人都是不對的。只要有人對我的想法提出質疑,我們就會覺得一定是對方的原因,而不是可能自己沒有解釋清楚;我們總覺得自己沒有偏見,除了我以外的人全都是帶著「有色眼鏡」看這個世界。
當你看每一個人都不爽的時候,你就要考慮下,是不是你的原因了。 你戴著藍色眼鏡,這個世界就是藍色的;你戴著紅色眼鏡,這個世界就都是紅色的。
在「以自我為中心」的帶動下,我們往往也容易「否認」對方。
「否認」已經印刻在了我們的潛意識里。於是你身邊可能就有這種人,在「討論」的過程中,他們在聽完別人說話之後,自己說出的第一個詞就是「不是」或者「你說的不對」。
如果一個人老是否認對方,那慢慢的別人就都不願意和他說話了,久而久之,這個人就變得「閉關鎖國」。而「閉關鎖國」的危害,我想我不用說太多你也能明了。
在這三個「障礙」當中,前兩個更多的是針對於「提問者」來說的,第三個主要是對於「被提問者」來說的。
如果你是一個「提問者」,當你在提出問題之前,一定要認真思考一下再說出,同時要注意溝通的方式方法,因為不是每一個人都願意直接接受別人的建議。
如果你是「被提問者」,為了讓你的知識體系更加完善,你要想辦法 讓自我「去中心化」 。不要讓世界圍著你轉,而是與周圍的人一起擁抱這個不斷變化、不斷進步的世界。
以上是我今天的學習分享。我是潤東,我們一起,向上生長。
參考資料:
1.《學會提問》 作者 尼爾·布朗,斯圖爾特·基利
⑹ 信息爆炸問題產生的需求是什麼
由現代信息技術發展與應用所推動的信息化,雖然歷史不長,但已經給經濟和社會的方方面面帶來深刻的影響。國內外許多專家學者對這一領域的研究,已取得諸多的成果。對於一般公眾而言,認識這種影響的存在,則無需多麼深奧的理論,只要觀察一下我們周圍已經發生和正在發生的事實就會清楚。時至今日,「信息社會」與「信息時代」,已不再僅僅是令人耳目一新的理論,而是每日發生在人們自身生活和周圍方方面面的生動現實。當然,由於發展程度上的差異,信息化的影響在發達國家和在發展中國家也會有所區別。但不管怎樣,信息化對經濟與社會造成的影響是有目共睹的,概括地說,有以下幾點:
(1)增加了信息的生產、流通和消費
信息化首先表現為信息生產、流通和消費規模的不斷擴大,繼而又進一步刺激人們對信息消費產生了更高的需求。計算機、遙感、光通信、微機、智能機、大規模集成電路、綜合數字網、衛星通信等信息技術的突破,不僅推動整個技術體系發生了深刻變化,而且在全世界范圍內導致信息生產、流通和消費急劇擴展。80年代以來,科技信息以20%左右的速度遞增,並且有加速發展的趨勢,人們把信息的高速膨脹形象地稱為「信息爆炸」而信息基礎設施的建設和完善,又使世界各地的信息資源通過通信網路得以高度利用,實現信息共享。據報道,到1997年10月,全世界網際網路上用戶已達1億,並以每月100萬戶的速度膨脹,有超過2000萬主機、600個大型圖書館、400個學術文獻庫、100萬個信息源聯接上網。每天,全球有數千萬人在網上漫遊、交流和工作,網上信息流量達到上萬億比特,並且仍以每100天翻一番的速度增長。
(2)擴大了市場規模和經濟總量
從供給方面來看,隨著信息化的發展,經濟領域出現了新的增長點,其中有一些已經成長為新的產業,它們本身直接構成國民經濟總體的組成部分;然而,更重要的是通過它們對其他部門的帶動,如通過優化生產體系,提高生產率,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產品質量等途徑,促進國民經濟總量的增長。從需求方面來看,信息化有助於突破市場的地域限制和時間限制,擴大市場總規模,加快市場信息流通和處理的速度,改善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的聯系,從而擴大經濟總量並使之運行得更有效。例如,1995年國際電信聯盟(ITU)的《世界電信發展報告》顯示,信息通信業的收人約佔世界GDP總額的6%,而每天通過國際電子資金轉帳的金額就已達到了2.3萬億美元之巨,人們已經難以想像,現階段離開電子信息網絡如何進行如此巨大規模的交易。在美國,信息技術對經濟增長的貢獻達到1/4以上,使失業率和通貨膨脹率降到70年代石油危機以來的最低點。國際上對信息化與經濟增長的關系已有不少研究成果,證明二者是相互依賴、相互促進的。其中,比較有名的如基普曲線(jipp curveL),它刻畫了信息基礎設施發展與經濟增長成正比的互動關系,根據有關測算,人均GNP每增長1000美元,相應每千人中電話主線普及率則增加2.24,等等。
(3)改造著經濟與社會的技術基礎
信息化是信息技術向其他門類滲透,推動整個技術體系變化,使整個經濟與社會活動的技術基礎煥然一新的過程。在生產技術方面,信息技術發展帶來的最重大變化,就是在以往生產體系中強化了智能系統的作用,如各種機電一體化設備、計算機輔助設計(CAD)、計算機輔助製造(CAM)和各種工業控制技術的問世與應用;在事務處理方面,信息技術帶來辦公室自動化(OA),不僅使大量數值信息處理的效率大大提高,而且通過利用信息網路和各種決策支持系統,能大量及時地獲得和處理決策所需信息,提高決策水平;在企業經營方面,建立起完善的管理信息系統(MIS),根據美國APICS學會的統計,一般可為企業降低庫存35%、減少交貨期延遲80%、縮短采購期50%、減少停工待料60%、降低製造成本12%、減少管理人員10%、提高生產能力10%-15%。
(4)促進產業結構優化
信息化的推進,使國民經濟中專門從事信息活動的信息業獲得了獨立的地位,並取得了長足的發展,而且對經濟增長起到決定性的作用。國內外早有專家把信息產業從傳統的產業分類體系中劃出來,並稱其為「第四產業」。目前這一產業正在迅速擴張、一方面,一系列與之相關聯的新的子行業正在從無到有地發展起來。例如,圍繞電腦的應用,出現了各種電腦軟體的開發、系統集成、電腦培訓、咨詢、維修乃至舊電腦的回收等行業;有了網際網路/內聯網,便出現了網路服務提供商(ISP)、網路內容提供商(ICP)、網路接入服務商(IAP)、網路集成、網路維護等行業。另一方面,傳統的信息產業在數字技術革命的推動下正在合流,匯成一個新的經濟部門。當然,信息化促進產業結構優化的影響更大量的是通過上述改造傳統產業和經濟社會的技術基礎實現的,它最終會表現為:傳統物質生產所佔的比重相對下降,新興勞務生產的比重相對上升;高消耗能源和資源型的加工部門相對減小,以機電一體化為代表的節約能源和原材料的加工部門相對增大;附加值低的勞動密集型生產相對減小,附加值大的信息密集型生產相對增大等等。
(5)引起勞動就業變化
信息化反映在就業結構上,表現為從事物質生產勞動的人員趨於減少,而從事提供信息產品和信息服務的人員趨於增多,以致我們可以把信息勞動者占社會總勞動力的比重超過半數當作衡量一個社會進入信息社會的標志之一。信息化的這種淘汰某些傳統就業崗位和同時創造新興就業機會的結果,難免造成結構性失業,因此需要全社會的人力資源開發與再培訓與之配合。信息技術應用於生產過程,不僅節約勞動投人,使勞動投人更加合理化,而且使人對特定具體勞動的依賴趨於弱化,相對於科學文化素質而言,具體勞動的經驗和技能的重要程度日益減弱。當前,隨著國際信息化的進展,勞動者選擇勞動時間和就業形態的自由空間擴大了,分散勞動、彈性工時制,特別是在家辦公成為就業的新特徵。信息技術的應用,還有利於進一步縮短勞動時間,據日本一份報告預測,應用多媒體技術,可使年總勞動工時減少到1000小時,約為目前法定工時的一半。特別是人工智慧的應用,讓機器代替人去進行單純重復性作業、危險作業和勞動條件惡劣的作業,能減輕勞動強度,避免事故與傷害。
(6)影響企業的組織變革與競爭力
信息化通過強化信息採集的能力,加快信息傳遞的速度,提高信息處理的效率,使經濟組織機構和活動方式發生變革。一方面,信息子系統在企業組織機構和管理方式中的地位日益重要,越來越發揮指揮中樞的作用;另一方面,由於競爭離不開決策,決策依靠信息,而信息集中才有利於發揮其效能,同時又由於信息系統的建立與運轉有利於打破組織管理層次和地理位置的束縛,所以企業管理中高層領導和基層單位的重要性會加強,而中間環節會趨於削弱。今後,在日益全球化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在管理中如不重視提高自身的信息能力,對外難以及時准確地把握市場行情和技術發展動向,對內難以靈活地調整對策協調自身力量,在與競爭對手的角逐中就可能會陷人被動。總之,企業的信息能力是決定自身競爭力的關鍵因素。
(7)帶來生活方式的一系列變化
信息化使人們的社會生活發生深刻改變。高質量、內容豐富的電化教育、多媒體教學和遠程教學,有利於提高全社會特別是邊遠地區的教育水平,使學生的學習時間比在同等情況下減少30%,教學經費也能節約30%-40%,而且可以提高學習質量,學到更多的東西;有了遠程醫療,人們能夠更及時地享受到高水平的醫療;越來越多的人實現家庭辦公,有資料記載,美國在推出信息高速公路計劃時,就已有400萬一500萬勞動者在家辦公,佔美國勞工總數的3%-4%,在歐洲一些國家,在家辦公的人數也在緩緩增長。歐洲聯盟把推行在家辦公作為促進經濟增長、增強企業競爭力和增加就業的一項重大措施。人們一般認為在家辦公能緩解交通、降低公司成本、提高工作效率,還有利於提高員工家庭生活質量,但會帶來監督管理、信息泄密等問題;防災應急信息系統在人們生活中作用之大,更是難以估計,電話、電視、網上購物、電子貨幣、電子娛樂、家用電腦等等,都帶來人們日常生活方式的變化。從負面影響來看,信息爆炸與信息質量、個人隱私權保護、信息安全與電子犯罪、文化多樣性的保護等等,都是國際社會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處理不好則會給人們的生活造成傷害。
(8)塑造新的國際關系格局
信息化的進展,特別是各國計算機和通信系統聯網加強了國際聯系,使全球社會分工有了新的基礎,使跨國公司的管理更集中;從國際市場、全球股市的發展到「地球村」的說法,均反映了國際一體化趨勢得到加強。其次,信息化的發展水平成為衡量一國綜合國力的一個重要標志,最典型的例子是海灣戰爭,它向世人表明這樣的事實:一個國家信息能力的強弱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該國的安全,影響著它的國際地位。現階段,全球62%的電話主線、84%的行動電話用戶、91%的傳真機和97%的網際網路主機分布在發達國家,而分布在發展中國家的世界2/3的家庭,連起碼的電話服務設施也沒有。事實說明,國際信息化的發展,極有可能造成新的「信息窮國」與「信息富國」的兩極分化,而它勢必進一步擴大南北差距。其次,國際信息化的發展要求有關國家制訂新的國家法和國際法,按信息社會的要求構建種種雙邊及多邊的國際關系准則,以協調國家間的政策與行動。最後,將在國際文化交往方面帶來文化融合與文化保護主義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