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在我軍信息化建設中作出自己的貢獻
1.我軍的信息化建設應該具有什麼特色?
只要有效,無所謂特色,再穗慎好的特色,沒有效率也是等於沒用.
2.我軍人員素質的滯後與信息化建設的要求以及如何提高我猜卜敬軍人員素質
以往都是軍事技術向民用轉變,但是這次不同點在於是民用技術向軍事技術轉變,如果要想達到軍隊人才信息化,最根本的解決辦法是先實現社會部分信息化.應急的辦法倒是有的,但是不能保持長久.如應急培訓,但是效果有限.
3.美軍信息化建設中的軟肋?
何必去找人家的軟肋?軟肋等你找到了就不是軟肋了.高手都會千方百計的隱藏自己的弱點而不被敵人發現.與其找對方的軟肋不如加強自己.
4.信息戰中的技術保障問題?
基本上和第二問相同,保障問題也就是人才問題,要不弊侍然「人和「也不可能在三才里站到一席之地的.
總之,有些事情不是一個人能解決的,中國古代把兵家分為四派:兵權謀\兵形勢\兵陰陽\兵技巧.這些東西都不是孤立的,而兵技巧現在是中國比較薄弱的一個環節,這是由歷史原因造成的.
❷ 根據我國的戰略方針和國防現狀如何能打贏高科技信息化局部戰爭
怎樣打贏信息化戰爭
一、</FONT>樹立適應信息化戰爭的國防觀念。
人們以什麼樣的方式生產,就以什麼樣的方式缺敗制勝。農業時代以冷兵器體能制勝,工業化時代以機械化和技能制勝,信息時代以計算機、網路和智能制勝。機械化戰爭中軍隊的機動能力空前提高,火力空前增強,戰爭的規模也空前擴大,鋼鐵產量、火炮口徑、飛機、艦艇、坦克折數量及操作這些鋼鐵兵器的戰士的技能成為新的制勝因素。20世紀後半葉起,由計算機、通信衛星和全球網路帶來的生產方式的改變導致戰爭方式的切底改變。1991年的海灣戰爭,從機械化戰爭的標准看,伊軍和美軍的裝備差距並不大,但瞬間一邊倒的結局讓全世界看到了信息優勢所帶來的全新的戰爭制勝要素。此後20年來所進行科索沃戰爭、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利比亞戰爭則一而再、再而三的證明了這一點。所以,我們必需要樹立與信息化戰爭相適應的國防觀念。
新的制勝因素的出現,必茄汪然給國防建設帶來一系列的挑戰。這種挑戰的表現在以下幾點:
A、制勝優勢的轉型,制信息權成為超越制空權、制海權、制陸權的新的制高點;
B、信息技術優勢導致戰場全維領域的透明,夜戰、電子戰、偵察與反偵察成為貫穿戰爭始終的要領;
C、非線性、非對稱、前後方界限消失、戰略戰術概念模糊……新理念撲面而來,武器裝備的代差甚至隔代差的出現,超視距作戰、遠程精確打擊、網路中心戰……全新戰法的出現;
D、信息化推動軍事組織結構不斷創新,指揮機構趨向簡捷,陸海空三軍的區分趨向模糊;
E、人的智能得到極大擴展,信息化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供人類充分利用的智能空間。
縱觀百年世紀戰爭,我們可以看到,無論是機械制勝還是信息制勝,說到底都是物化了的人的綜合素質的較量。沒有高素質的軍人,打不贏機械化戰爭,更打不贏信息化戰爭。所以,面對信息化戰爭的到來,樹立與之相適應的國防觀念,首先必需要樹立一個人才的綜合素質觀念。
二、</FONT>增強打贏信息化戰爭的作戰能力
打贏信息化戰爭,取決於多方面因素,但具備必需的物質條件是其中的重要因素。
A、</FONT>著力鑄造殺手鐧,為打贏創造物質條件
殺手鐧,也就是說在關鍵時刻使出最拿手的置敵於死地的武器。從總體上說,我們在信息技術和信息化武器系統方面與主要作戰對手存在較大的技術差,目前有不少方面還比較落後。但我們也不必自卑,經過我們的艱苦努力,我們在較短時期內在某些領域完全有能力鑄造自己的殺手鐧。
1、 </FONT>下大力發展情報預警系統
隨著武器信息化和軍隊整體信息化水平的不斷提高,整個軍事系統和作戰行動對情報信息的依賴越來越大。從目前情況看,我軍情報偵察的手段還相對比較落後,偵察的手段還比較單一,必需大力加強和發展這方面的手段和裝備。首先要建立戰略早期防空預警系統,力爭對敵人的突然襲擊行動能夠早期發現、預警准備。還要重點發展戰場監視系統,包括無人偵察機、預警機、戰場探測雷達、戰場電視監視系統以及各種性能先進的夜視器材和電子偵察設備,以提高戰場的透明度。
2、 </FONT>有重點的發展精確打擊武器
高精度、突防能力強的中遠程精確打擊武器將成為未來戰爭的殺手鐧。在這方面,我們已有較強的實力,但設計及生產的能力不強,有必要繼續加強,務必使我們在對空、對地、對海上等目標的精確打擊上有令敵人生畏的殺手鐧。此外,防空、反導導彈系統是對抗空襲的重要手段,在這一方面也要有一定的經費投入和科技力量的投入,形成自己的防禦體系,以免被動挨打。
3、 </FONT>進一步加強一體化C4ISR系統建設
C4ISR系統不伏納顫僅是信息作戰的力量倍增器,而且是信息系統的核心。當前,在繼續加強和完善戰略級C4ISR系統建設的同時,應重視戰術級C4ISR系統的建設,特別是在提高通信能力和情報獲取能力上力爭有所突破。
4、 </FONT>在提高電子戰能力上下功夫
電子戰是具有21世紀時代特徵的信息對抗,已成為信息戰的主要作戰樣式,是奪取信息優勢的主要內容。我軍的電子對抗裝備應在提高性能、擴展頻譜上下功夫,電子戰飛機要能執行雷達對抗、通信對抗和發射反輻射導彈等任務,並且有戰場毀傷評估能力。此外,各種作戰平台要裝備綜合電子對抗系統和自衛干擾系統,以適應未來信息作戰的復雜電磁環境。還要注重研製計算機病毒武器和防計算機病毒的措施,提高計算機空間的對抗能力。
5、 </FONT>注重發展新概念武器
隨著新概念武器陸續登上戰爭舞台並得到廣泛應用,我軍也要注重對新概念武器的開發和研製。如動能武器、高能激光武器、高功率微波武器等,還有非致命武器如激光致盲武器、次聲波武器、光學彈葯、失能劑、材料摧毀劑……,雖然我們不能做到全面發展,在這方面我們應該有所作為,只要有一定的經費和科技力量投入,組織攻關,在某些方面是能夠見效的。
B、 </FONT>造就信息化戰爭的「伏魔」精兵
培養能夠適應信息作戰要求和從事信息作戰的人才,是信息化軍隊建設的重要內容。從某種意義上說,信息作戰是具有高科技知識的人才較量,我軍必需把培養人才作為作戰准備的基礎工程,作為刻不容緩的戰略性任務。
在信息時代,軍事對抗雙方人員的信息素質已經成為奪取戰爭勝利的關鍵因素。信息化人才的培養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必需堅持育人為本,與時俱進。要抓住中國特色軍事變革、軍事斗爭准備等歷史機遇,創新人才培養總體設計,穩步推進現代化教學科研工程。
毛主席說過「武器是戰爭的重要因素,但不是決定的因素,決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無論信息化武器如何發展,其威力如何巨大,人是戰爭的決定因素這一真理是不會改變的。因為在人和武器結合的統一體中,人始終處於主導地位。信息化武器的發展,只不過是人的能力的延伸,絲毫也沒有降低人的因素作用。相反,武器裝備越是信息化,對人的素質要求也越高,人的因素就越重要。
適應信息作戰需要,不僅要普遍提高全體軍人的素質,而且要下大力培養關鍵人才。信息作戰關鍵人才,主要包括中、高級指揮人才,信息網絡管理人才和高層次科技人才。中、高級尤其是高級指揮員,必需是具備扎實信息知識,擁有駕馭信息作戰能力,具有高技術謀略意識,善於利用信息技術組織指揮作戰的復合型人才;信息網路系統組織指揮人才,是信息網路系統的具體組織者、指揮者,他們應當是既通曉信息技術、熟悉信息技術裝備和信息網路,又精通信息作戰特點和戰法,有較強組織指揮能力的指、技合一型人才;高層次信息科技人才,是信息作戰各類信息技術手段的設計者、管理者,他們必需通曉信息作戰特點、戰法與技術保障的要求,善於利用信息技術手段支撐信息偵察、信息進攻和信息防禦作戰,能使己方信息技術手段效能得到最大限度發揮。
三、</FONT>進一步完善國防動員體制
國防動員建設是國家軍事戰略和經濟社會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關系國家長治久安的重大戰略問題。當今時代,衡量一個國家的國防強弱,不單要看其軍事實力,還應看其戰爭潛力轉化為戰爭實力的能力,也就是國防動員的能力。如2003年的伊拉克戰爭中,美國動員參戰的後備役人員達25萬之眾,與參戰的現役部隊人數相比約為一比一。在信息化戰爭登上戰爭舞台之際,世界主要國家紛紛實行精兵政策,大幅消減現役部隊員額,同時加強高技術兵種和快速反應部隊以及軍事航天、信息作戰等新型力量建設。現役部隊的精幹化,無形中提高了對國防動員的要求,凸顯了國防動員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為此,必需加強和完善國防動員體制。
A、</FONT>動員體制要與信息化戰爭的需要相適應
國防動員體製作為國家軍事組織體制的有機組成部分,必需順應戰爭形態的轉變和新軍事變革的發展,創新思維,積極轉型,堅決摒棄那些已經不適應時代潮流的陳舊觀念和思維,從有利於信息流的快速流動與使用著眼,從強化政府動員職能著手,改革國防動員指揮體制和運行機制,加強各級動員機構的橫向的互聯互通,最大限度的彌補和消除傳統動員體制信息流程長、信息流速慢、抗毀能力差等弱點,構建縱橫一體、上下貫通的「網」狀動員指揮體制。我國的國防動員體制與美國等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著不小的差距,更應加強並逐步完善。當前體制變革的重點,主要是圍繞強化政府動員職能,健全動員機構,完善動員法規,理順動員關系,搞好平戰轉換等方面而展開,以盡快建立起權威高效、上下貫通、軍地協調、平戰結合的國防動員體制。
B、 </FONT>把科技和信息動員作為國防動員的重中之重
隨著制信息權在戰爭中的運用越來越重要,戰爭在更大程度上取決於國與國之間信息技術、信息基礎設施和信息人才間的較量。尤其是在網路戰中,非軍人和非軍事機構同樣可以參與戰爭,民間的信息技術、設施和人才都可以動員起來,或直接參戰,或為作戰服務。科索沃戰爭期間,正是來自雷聲、波音等公司的工程師與美國空軍協作,僅用了4天時間就迅速開發出針對南聯盟特定防空與干擾系統技術,大幅度改進了美軍飛機的電子對抗能力,使B1B轟炸機能在高威脅區進行正常投彈飛行。因此,我們必需未雨綢繆,努力加強國防動員信息化建設,建立起完善的科技和信息動員機制,將有限的科技資源和信息資源通過國防動員准備,有效的整合在一起,使分散在民間的科技和信息力量能夠在戰時有效的生成和轉化為信息戰鬥力、信息突擊力,以滿足應對未來信息化戰爭的需要。
四、</FONT>進一步強化國防後備力量建設
隨著信息化戰爭的到來,國防和軍隊建設正在進入一個以信息化為標志的新的發展時期。當前,在積極推進國防後備力量信息化建設中,必需解決好以下五個方面的問題:
A、</FONT>統一思想認識,切實把推進國防後備力量信息化建設作為一項緊迫任務來抓
伊拉克戰爭再次說明,現代戰爭誰擁有制信息權,誰就將掌握戰爭主動,最終贏得戰爭勝利。我軍信息作戰能力與世界軍事發達國家相比,處於劣勢的狀況在未來較長一段時間內將難以發生根本改變。在軍事斗爭准備日益緊迫的情況下,有效的動員地方信息資源參戰支前,充分發揮高技術條件下人民戰爭信息作戰優勢,彌補我軍信息作戰能力的不足,越來越凸顯出不可或缺的地位和作用。所以,我們必需牢固樹立以信息提升戰鬥力的觀念,緊緊抓住國家深化改革,信息化建設日新月異的大好時機,充分發揮地方的信息技術優勢,積極推進國防後備力量信息化建設,促進其由數量規模型向質量效能型、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轉變,實現跨越式發展,為打贏未來信息化戰爭奠定堅實的基礎。
B、 </FONT>搞好頂層設計,科學制定國防後備力量信息化建設的發展思路
搞好頂層設計,事關國防後備力量信息化建設的發展方向。我們必需緊緊圍繞未來信息化戰爭如何打,國防後備力量如何配合現役部隊開展信息作戰等問題來籌劃,明確思路。一是要有前瞻性。要樹立超前意識、依靠意識和創新意識,利用最前沿的理論成果、最先進的信息系統、最優勢的人才資源,在縮短建設周期上求跨越,在綜合集成建設上見成效,在創新開拓中謀發展。二是要有系統性。各級各單位要在統一規劃指導下,根據任務分工組織實施,避免出現各自為政、自成體系的現象。三是要有規劃性。國家必需建立國防後備力量信息化建設統一的領導體制、建設標准和法規制度等政策規定,切實依法抓建,確保國防後備力量信息化建設快速、有序、健康的發展。
C、 </FONT>突出建設重點,盡快建立一支強大的信息作戰後備力量
推進國防後備力量信息化建設的核心和關鍵,在於通過民兵組織把地方廣泛的信息資源和眾多的信息科技人員整合起來,發揮好作用,建立一支強大的信息作戰後備力量。一是要建立適應任務需要和信息人才頒特點的組織體系。我們要根據後備信息作戰力量戰時擔負的主要任務和參戰的主要形式,制定組織建設的總體規劃,明確力量編成、編組種類和任務區分。要根據地方信息技術、人才、裝備的分布特點和軍事斗爭准備需要,因地制宜,分類建設。二是要建立適應打贏要求和作息作戰後備力量專業特點的訓練體系,加強民兵信息戰分隊的科學施訓。三是要建立多渠道多形式的信息作戰後備力量裝備保障體系。對信息作戰後備力量的裝備保障,要堅持軍地兼容、合理配置、多方保障的原則,打破只在地方對口單位預編的形式。要採取軍隊配發專用裝備,省市政府采購補充,編組單位預編抽編等辦法來解決。
D、</FONT>從國情軍情出發,建立完善國防後備力量信息化建設的領導保障價機制
一是要建立軍地統一的領導體制。建議建立以政府為主體、軍隊為補充的信息動員組織機構,在本級國防動員委員會統一領導下開展工作;二是要建立健全政策激勵機制。對地方信息力量動員和國防後備力量信息化建設作出相應的規定,依法動員和組織地方信息技術力量參加民兵組織和參戰支前,對參與人員要建立獎勵制度,特別是對戰時作出突出貢獻的人才要給予重獎;三是要科學制定動員預案。各級國防動員委員會要把地方信息資源的儲備情況作為國防動員潛力調查的一項重要內容,每年組織一次調查摸底和登記統計,建立信息動員資料庫,並以此為基礎,制定應急動員預案。
E、 </FONT>多策並舉推進國防後備力量建設向信息化轉型
一是應著眼雙贏推進國防後備力量的信息化建設。要在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的協調發展上下功夫,謀求經濟利益和國防利益實現雙贏。二是應抓住人才建設這個根本不放鬆。國防後備力量信息化建設,人才是根本。要加大對國防後備力量信息化人才培養的投入,建立人才培養機制,防止人才流失。三是充分利用地方信息化建設的基礎和成果。要搞好軍地協作,建立和完善軍地聯合攻關、合力轉型的保障機制,構建國防後備力量信息系統與國民經濟動員系統互相聯通的信息網路系統,充分利用地方,特別是高校在信息、技術、人才方面的優勢,為推進國防後備力量建設轉型創造有利條件;四是建用並舉,用信息化建設的成果促進戰鬥力增長。可以充分利用基礎網路平台的作用,發揮網路平台的效能,以用促建,建用並舉,改進指揮訓練手段,提升訓練層次,促進戰鬥力增長。
以上內容參考左惟主編《大學軍事教程》,丁曉昌、張政文主編《軍事理論教程》,汪維余編著《新軍事變革與信息化戰爭》,張召忠《怎樣打贏信息化戰爭》。
❸ 中國特色軍事變革的推進信息化建設
人民解放軍把信息化作冊御為現代化建設的發展方向和戰略重點,堅持應用主導、創新求實、人才為本、跨越發展的總體思路,積極開展信息化建設的研究和實踐。
二十多年來,人民解放軍以指揮自動化建設為重點,著力提高軍隊作戰領域的信息化水平。組織實施了一批軍事信息系統重點工程,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取得長足進寬姿備步,各級指揮機關和作戰部隊指揮手段明顯改善,計算機等信息技術設備在軍隊日常業務工作中日益普及,作戰信息保障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主戰武器系統信息技術含量不斷增加。中央軍委先後批准頒布《中國人民解放軍指揮自動化建設綱要》、《中國人民解放軍指揮自動化條例》,明確了指揮自動化建設目標和有關政策法規。
新世紀新階段,人民解放軍致力於全面推進以軍事信息系統和信息化主戰武器系統建設為主體、以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為支撐和保障的軍隊信息化建設。在信息化建設中,堅持戰鬥力標慎毀准,堅持一體化發展方向,加強集中領導和統籌規劃,創新軍事理論和作戰思想,優化管理體制和部隊編制,完善法規和標准體系,重視培養信息化人才。加強軍事信息系統建設,加快主戰武器裝備的信息化改造,充分開發利用各類信息資源,注重提高系統互聯互通和信息共享能力。利用國家和社會信息化發展的有利條件,建立軍民結合的科研生產體制和信息動員機制,實現軍隊信息化建設與國家信息化建設的相互促進。
❹ 中國海軍未來發展方向如何
我認為,譽腔仔我國海軍的發展方向應該是遠洋化、信息化、配套化。也就是說,我們將來的艦隊要做到全球到達,全球作戰慶汪,所有的武器平台都是互聯互通的,都是信息化圓姿的一個終端,他們相互支援,取長補短。所有的武器系統、作戰指揮系統、後勤保障系統都配套成龍,達到「後勤、指揮、作戰」一體化。
❺ 推進中國特色軍事革命中軍隊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性
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信息化戰爭已逐步登上歷史舞台。在世界近期發生的四場局部戰爭中,以美軍為首的西方發達國家軍隊,依仗其強大的信息優勢,在奪取和保持制信息權的基礎上,以較小的代價,一次又一次取得戰爭的勝利。這一不容置疑的事實,對我軍履行歷史使命、打贏未來戰爭提出了嚴峻的挑戰。為實現打贏信息化戰爭的目標,我軍必須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確立信息化作戰理念,提高信息化作戰能力,為打贏未來的信息化戰爭奠定理論基礎和物質基礎。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要打贏未來的信息化戰爭,就必須改變傳統的機械化作戰理念,確立先進的信息化作戰理念。傳統的機械化作戰理念是建立在機械化武器裝備基礎上的、以提高作戰效率為目的的「效率作戰」理念。「效率作戰」理念反映了機械化戰爭條件下作戰的本質規律,對充分發揮機械化武器裝備的作戰能力,立足我軍現有裝備與高技術強敵作斗爭具有普遍的指導意義。然而,面對我軍的「跨越」式發展,「效率作戰」作為一種「粗放型」作戰理念,不能充分發揮以精確控制為特徵的信息化武器裝備的作戰能力,不能滿足指導未來信息化作戰的需要,必須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著眼充分發揮信息化軍隊的優長,確立以提高作戰效益為目的的「效益作戰」理念。效益和效率是評估戰斗效果的兩個不同指標。眾所周知,效益是建立在效率的基礎之上的,沒有高效率就不可能有高效益。但效率強調的是效果與時間之間的關系,只要在單位時間內產生的效果大,效率就高;而效益在強調效果與時間之間關系的同時,還要強調投入與效果的關系,只有在投入小、效率高的情況下才能產生高效益。在機械化戰爭時期,由於信息技術相對落後,軍隊對作戰行動的控制能力相對不足,作戰中存在著許多不確定因素,通常集中數倍於敵的兵力,對敵實施「覆蓋」式的打擊,並控制強有力的預備隊,以應付作戰中出現的意外情況。這種「效率作戰」雖然增加了取勝的把握,但由於投入力量過大、作戰方式粗放而導致戰斗消耗巨大,並會產生較大的附帶性毀傷。
「效益作戰」追求作戰的高效益,是建立在武器裝備高度信息化的基礎之上的。通過精確掌握戰場信息,投入適當夠用的兵力兵器,對敵實施「點對點」式的精確打擊,在追求勝利最大化的同時,力求投入最小化,並將作戰的附帶損失降到最小,有利於充分發揮信息化軍隊作戰控制能力強的優勢。「效益作戰」以摧毀敵軍的作戰能力為目標,與以殲敵為目標的「效率作戰」相比,更符合人類戰爭趨於理性發展的需要。
高度發達的現代信息技術與武器裝備相結合,便產生了精確制導武器,使武器裝備的戰術技術性能產生了質的飛躍。同理,將信息技術與「效率作戰」理念相結合,便可產生「效益作戰」理念。如果說「效率作戰」是一種「力戰」理念,那麼「效益作戰」則是在「力戰」基礎之上更進一步的「巧戰」理念。隨著武器裝備毀傷能力的提高,戰爭的破壞性越來越大。核武器的出現,使武器裝備的破壞性遠遠超出了戰爭的政治目的。前蘇聯總統戈爾巴喬夫在描述核戰爭時說,未來的戰爭沒有贏家,因為戰後人們不可能再坐到談判桌上來,到時候別說是談判桌,恐怕就連一塊完整的石頭也找不到了。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一味地追求作戰的高毀傷率,則可能給全人類帶來無窮的災難,必將與人類追求文明和發展的需要背道而馳。世紀之交,以信息技術為核心的現代科學技術迅猛發展,使人類歷史大踏步地從工業時代走進信息時代。與此同時,世界性的新軍事變革正在轟轟烈烈地進行。信息技術的發展及在軍隊中的廣泛運用,使軍隊武器裝備的信息化程度越來越高,戰術技術性能產生了質的飛躍。在近期發生的幾場局部戰爭中,信息化程度較高的發達國家軍隊,依仗其先進的信息化武器裝備,以遠程精確打擊為主要手段,在奪取並牢牢控制制信息權的基礎上,在對尚處在機械化時期的欠發達國家軍隊的戰爭中,取得了一次又一次勝利。為適應信息化戰爭的新情況,實現「打贏」的目標,我們必須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研究信息化戰爭的本質規律,從我國的國情和軍情出發,將「效益作戰」理念具體化、科學化,創立具有我軍特色的信息化作戰理論,用以指導我軍的信息化建設。
要打贏未來的信息化戰爭,必須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提高我軍的信息化作戰能力。目前,我軍現代化建設已經進入了以實現信息化為目標的新的發展階段。今後一個時期,我軍建設將處於整體轉型、結構調整和作戰能力大幅躍升的關鍵時期,軍隊建設的方方面面都將處於變化之中:軍隊結構將發生重大變化、技術復雜性和密集度明顯增大;作戰與軍隊建設的關系發生重大變化,加強軍隊建設科學設計的重要性明顯增強;國家保障軍隊的方式發生重大變化,軍隊對經濟、科技和社會的依賴性明顯增強;軍隊建設成本發生重大變化,對科學決策、提高軍費使用效益的要求明顯提高。在這一變化過程中,我軍將在較長時期內面臨著作戰能力與打贏信息化戰爭要求不相適應的矛盾:一是國家安全需求與軍隊提供安全保障能力不足的矛盾;二是適應信息化戰爭要求的軍事體系與我軍現行組織體系的矛盾;三是建設信息化軍隊對人才的要求高與部分官兵素質偏低的矛盾;四是軍隊現代化發展的資源需求較大與軍費不足和使用不盡合理的矛盾。這些矛盾表明,我軍在作戰能力建設方面還存在一些不夠全面、不夠協調和不可持續的問題,迫切需要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提高信息化作戰能力。
根據當前的實際情況,提高信息化作戰能力要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做到以下幾點:一是以提高一體化聯合作戰能力為核心。要滿足打贏未來信息化戰爭的要求,我軍必須大力加強軍隊信息化建設,大幅提升作戰能力。要以提高一體化聯合作戰能力為核心,以提高作戰能力為主要目標,改進對作戰能力的評價方式。二是用信息化主導軍隊發展。目前,由於機械化建設的任務尚未完成,我軍面臨著機械化與信息化雙重建設任務。信息化已經成為我軍現代化建設的核心內容。因此,要正確處理好機械化與信息化的關系,堅持用信息化主導軍隊發展。三是加強綜合集成。綜合集成是建設信息化軍隊的基本理念和方法。我軍應著眼信息的快速流動和資源共享,基於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作用,用系統理論統籌規劃,加強頂層設計,注重將指揮要素、火力平台、保障力量按系統整合,大力推進武器裝備的技術集成、指揮控制的功能集成、作戰力量和支援保障力量的編組集成、各種標准和規范的制度集成。四是依靠科學技術推動軍隊發展。要貫徹科技強軍戰略,把國家和社會的科技力量有效地轉化為軍隊作戰能力,把發揮強大的政治優勢與發揮有限的科技優勢有機統一起來,加大科技和教育投入,不僅要促進科學技術向武器裝備快速轉化,而且還要使科學技術進入領導決策、作戰指揮、教育訓練、行政管理、政治工作和後勤保障。五是堅持自主創新。應對新軍事變革的挑戰,我軍應強化自主創新的觀念,一方面要揚棄歷史上承襲下來的蘇軍模式,另一方面要「為我所用」地吸收發達國家軍隊的經驗,按照「學人而不受制於人」的思路,創新信息化發展模式,走出一條具有先進性的中國特色發展道路。六是堅持可持續發展。要正確處理當前與長遠的關系,在重視做好新時期軍事斗爭准備的同時,要克服只顧眼前的短期行為。要大力加強戰略籌劃,謀長久之計,求治本之策,形成當前建設與長遠發展相互促進的良性互動。
❻ 談談如何加強國防和軍隊信息化建設
現代戰爭是高科技的戰爭,是信息化的戰爭。建設一支能打贏未來的信息化戰爭的部隊已經成為我軍刻不容緩的事情!有人說,我們要打贏未來的高科技戰爭,那就要多投入軍費,多研製、多裝備高新武器。能這樣那當然好,可問題是,我們的經費能承擔得起嗎?既然我們錢不如人家多,底子又沒人家厚,那走有中國特色的強軍之路就成為我們的選擇了!我認為:
一、下定決心走信息化道路!打贏信息化戰爭是靠打出來的,不是喊出來的!只有下定了決心,部隊建設才有方向,做事情才有干勁!
三,以信息化技術改造現有裝備,使之能與信息化戰爭相適應。如通過數據鏈把衛星、飛機、導彈系統、戰艦、雷達……鏈接起來,整合到G4ISR系統中去,使各軍兵種間、上下級間達到信息共享,互聯互通!將普通彈葯進行升級,加裝制導裝置,使這些「笨彈」變得聰明,提高命中率!加強官兵軍事、文化素質培養,再好的武器,也需要人來掌握!如果沒人會用,和廢物沒什麼兩樣!
四、改革部隊編制體制,應該裁撤的就裁撤,應該加強的就加強!優先發展海空軍、遠程打擊力量,組建電腦網路部隊和天軍,壓縮陸軍編制,提高特種部隊規模,使其能適應信息化作戰需要;
五、改革部隊指揮體制。目前我軍的那種自上而下,逐級指揮,自下而上,逐級上報,逐級請示的指揮體制已經不能適應信息化作戰的要求,應該改成網路化、平面化的指揮體制!給予中下級指揮人員更大的自由!以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為例,美國的四星上將可以直接指揮到前線的單兵,而前線的士兵也可以直接找國防部、參謀長聯席會議匯報戰況,這種指揮方式省去了不必要的中間環節,提高了效率!有什麼事,該誰管,直接找誰就成了,沒必要逐級上報,逐級傳達。
七,整合民間力量,使之能適應未來的信息化戰爭的需要。如建設高速公路,就要考慮到將來在公路起降戰機的問題,建飛機、艦船,就要考慮到將來能將其快速改裝成軍事裝備的問題,委託民間高校,培養我軍需要的各種高科技人才,也可以從民間直招高技術、高理論人才入伍;移軍於民,軍民一體!
八,改變武器研發思路,吸引民間企業、科研單位、外資企業等更多的參與武器系統的研究開發,這樣可以達到集思廣益、投資少,見效快,效率高,將武器系統的研發風險降到最低!有人說,這樣做可能會對我國的安全不利,其實沒那麼嚴重!以歐洲的EF2000「台風」戰機為例。EF2000「台風」是歐洲十幾個國家聯合起來做的,他們買回去的,只是一架飛機,至於裡面的雷達系統、通信系統、武器控制系統……都是各家搞各家的,回去將這些傢伙往機體上一裝就了事了,沒有泄密的問題。我們也可以這樣做!以我國的「兩彈一星」為例,當時參與研發兩彈一星的科研機構數百家,涉及的工廠企業上萬個,但發生泄密的事了嗎?沒有!他們都是做兩彈一星這個大系統中的很小的一部分,各做各的,國家只是派人去協調了一下,到最後各個零件組裝起來才是一個整體。
九、積極探索,發揮人民戰爭的先進戰略優勢。即使在高科技的條件下,人民戰爭依然沒有過時,但它的作戰方法卻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