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加強會計信息質量監管 國內
通過以下六方面會計監督保障會計信息質量:1、通過法律法規約束不健全機制,提高會計信息。2、唯毀提高單位負責人的法制意識3、提高會兄絕計人員綜合素質4、加強內部控制監督機制5、完善會計外部監督機制6、加指塵備強職能部門監督力度
② 會計管制的兩種態度
一種是管制論
持此觀點者認為,一方面,會計信息是企業的利益相關者了解企業狀況的最重要的信息源泉,而由於會計信息的不對稱,僅靠市場自身的力量無法確定最優的會計信息披露方式與披露內容。同時,會計信息具有公共產品的非競爭和非排他的特性,這使得會計信息難以定價,價格機制無法保證會計信息的最優產量,公司的財務報告無法阻止非購買者使用,任何人都可以使用公司的會計信息而不用支付任何費用, 「搭便車」現象普遍存在。另一方面,會計信息作為一種重要的社會資源,在促進社會資源優化配置、加強內部經營管理和國家宏觀調控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因而,必須對會計信息進行管制,需要通過管制糾正市場失靈,消除資本市場上會計信息不對稱和會計信息質量低下等弊端。若不進行會計信息披露管制,自利的經營者將不會披露真實和公允的信息,他們將只披露他們想讓外界知道的信息,而不披露不利於自己的信息,這就使得利益相關者無法利用會計信息來實現資源的最優配置。
另一種是非管制論
對會計管制持保留態度,主張上市公司完全可以自願披露信息而無需強制性信息披露rQ.代理理論、信號傳遞理論和私下定約機會是支持非管制論的三大支柱。
持此觀點又可分為兩類,一類是自動調節論,認為市場可以確定會計信息的最佳披露。因為會計信息具有傳遞信號的作用,企業披露的信息能夠詳細並可信地說明企業的目前狀況和未來態勢,它將會受到利益相關者的信賴。企業管理者為了取得利益相關者的信任,以降低企業的資本成本,就有動機披露真實的會計信息。因此,不需要對會計信息的披露進行管制。另一類是管制失靈論,他們認為,政府管制不能達到預期目標或造成負面效應,引致經濟績效與社會福利的損失。首先,管制可能會帶來很高的直接成本(如用於制定法規和監督、遵守這些法規時耗用的資源、及游說的成本,還有對企業和會計師提出訴訟的成本)和間接的成本(如改變企業的融資、投資和生產方面的決策,使企業負擔成本)。其次,管制者也是在信息不完全的情況下制定管制政策的,往往會造成一刀切的現象。而且有的管制政策出發點雖好,卻可能達不到初衷。斯蒂格勒關於美國證管會的研究結果以及沈藝峰(1998)針對我國證券市場實證分析,都表明管制無法達到預期目標,提高投資者的收益,盡管它起到了減少投機行為的作用,兩者的研究都支持了管制無用論。最後,管制機構也可能失靈。管制機構並不一定真正關心社會福利的提高,某一項管制政策的出台往往是利益集團游說的結果,或者是政治壓力的產物。從這個意義上說,會計管制並不是尋求實現最佳社會效益的管制點,而是各個利益集團博弈的結果。而且,管制機構也在考慮自身的利益,各個管制機構間對管制權的爭奪也十分激烈。
市場並非是萬能的,它存在著功能上的局限,完全依靠市場力量或民間自律桐隱進行會計管制以規范信息披露是不切實際的。市場經濟需要適度的管制,對於政府這只「看得見的手」而言,會計監管沒有止境。如何設計科學的會計管制體系、選擇合理的管制模式、落實監管者的責權利和對會計管制的效率進行考評和監督等,是應該深入研究的問題。如前所述,我國的會計管制體系較為復雜,既有管制過度的問題又存在大量管制不足的領域。復雜的問題必須依靠多途徑的改革措施來解決。傳統理論認為,市場解決不好的(市場失靈),可以用政府管制的辦法加以解決,但是,市場解決不好的政府轎正也不一定能解決得好,即使政府能夠解決好局帆廳,也不一定就是最優的。政府決策過程中還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樊剛,1997),政府也不總是有效的。
③ 如何提高會計信息的質量
1、加大財政人員培訓力度,重視後續教育。
2、完善監督體系,加強治理會計信息失真的監督責任。
3、規范財務會計行為,加強會計基礎工作。
4、對於屢次違規的企業加大懲罰力度。
會計信息質量要求主要包括可靠性、相關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實質重於形式、重要性、謹慎性和及時性等。
1、可靠性
可靠性要求企業應當以實際發生的交易或者事項為依據進行確認、計量和報告,如實反映符合確認和計量要求的各項會計要素及其他相關信息,保證會計信息真實可靠、內容完整。
會計信息要有用,必須以可靠為基礎,如果財務報告所提供的會計信息是不可雹姿靠的。就會給投資者等使用者的決策產生誤導甚至損失。
2、相關性
相關性要求企業提供的會計信息應當與投資者等財務報告使用者的經濟決策需要相關,有助於投資者等財務報告使用者對企業過去、現在或者未來的情況作出評價或者預測。
會計信息是否有用,是否具有價值,關鍵是看其與使用者的決策需要是否相關,是否有助於決策或者提高決策水平。相關的會計信息應當能夠有助於使用者評價企業過去的決策,證實或者修正過去的有關預測,因而具有反饋價值。相關的會計隱帶信息還應當具有預測價值,有助於使用者根據財務報告所提供的會計信息預測企業未來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
會計信息質量的相關性要求。需要企業在確認、計量和報告會計信息的過程中,充分考慮使用者的決策模式和信息需要。,但是相關陛是以可靠性為基礎的,兩者之間並不矛盾,不應將兩者對立起來。也就是說,會計信息在可靠性前提下,盡可能的做到相關性,以滿足投資者等財務報告使用者的決策需要。
3、可理解性
可理解性要求企業提供的會計信息應當清晰明了,便於投資者等財務報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企業編制財務報告、提供會計信息的目的在於使用,而要使使用者有效地使用會計信息,應當能讓其了解會計信息的內涵。弄懂會計信息的內容,這就要求財務報告所提供的會計信息應當清晰明了,易於理解。只有這樣,才能提高會計信息的有用性,實現財務報告的目標,滿足向投資者等財務報告使用者提供決策有用信息的要求。
4、可比性
可比性要求企業提供的會計信息應當相互可比。主要包括兩層含義:
(1)、同一企業不同時期可比
為了便於投資者等財務報告使用者了解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的變化趨勢,比較企業在不同時期的財務報告信息,全面、客觀地評價過去、預測未來,從而作出決策。會計信息質量的可比性要求同一企業不同時期發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項,應當採用一致的會計政策,不得隨意變更。
(2)、不同企業相同會計期間可比
為了便於投資者等財務報告使用者評價不同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及其變動情況。會計信息質量的可比性要求不同源攜絕企業同一會計期間發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項,應當採用規定的會計政策,確保會計信息口徑一致、相互可比,以使不同企業按照一致的確認、計量和報告要求提供有關會計信息。
5、實質重於形式
實質重於形式要求企業應當按照交易或者事項的經濟實質進行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不僅僅以交易或者事項的法律形式為依據。企業發生的交易或事項在多數情況下,其經濟實質和法律形式是一致的。但在有些情況下,會出現不一致例如,以融資租賃方式租入的資產,雖然從法律形式來講企業並不擁有其所有權,但是由於租賃合同中規定的租賃期相當長,接近於該資產的使用壽命;租賃期結束時承租企業有優先購買該資產的選擇權;在租賃期內承租企業有權支配資產並從中受益等,因此,從其經濟實質來看,企業能夠控制融資租入資產所創造的未來經濟利益,在會計_人、計量和報告上就應當將以融資租入方式租入的資產視為企業的資產,列入企業的資產負債表。
6、重要性
重要性要求企業提供的會計信息應當反映與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有關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項。在實務中。如果會計信息的省略或者錯報會影響投資者等財務報告使用者據此作出決策的,該信息就具有重要性。重要性的應用需要依賴職業判斷,企業應當根據其所處環境和實際情況。從項目的性質和金額大小兩方面加以判斷。
7、謹慎性
謹慎性要求企業對交易或者事項進行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應當保持應有的謹慎,不應高估資產或者收益、低估負債或者費用。在市場經濟環境下,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面臨著許多風險和不確定性,如應收款項的可收回性、固定資產的使用壽命、無形資產的使用壽命、售出存貨可能發生的退貨或者返修等。會計信息質量的謹慎性要求,需要企業在面臨不確定性因素的情況下作出職業判斷時,應當保持應有的謹慎,充分估計到各種風險和損失,既不高估資產或者收益,也不低估負債或者費用。例如,要求企業對可能發生的資產減值損失計提資產減值准備、對售出商品可能發生的保修義務等確認預計負債等,就體現了會計信息質量的謹慎性要求。
謹慎性的應用也不允許企業設置秘密准備。如果企業故意低估資產或者收益,或者故意高估負債或者費用,將不符合會計信息的可靠性和相關性要求,損害會計信息質量,扭曲企業實際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從而對使用者的決策產生誤導,這是不符合會計准則要求的。
8、及時性
及時性要求企業對於已經發生的交易或者事項,應當及時進行確認、計量和報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後。
會計信息的價值在於幫助所有者或者其他方面作出經濟決策,具有時效性。即使是可靠、相關的會計信息,如果不及時提供,就失去了時效性,對於使用者的效用就大大降低,甚至不再具有實際意義。在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過程中貫徹及時性,一是要求及時收集會計信息,即在經濟交易或者事項發生後,及時收集整理各種原始單據或者憑證;二是要求及時處理會計信息,即按照會計准則的規定,及時對經濟交易或者事項進行確認或者計量,並編制財務報告;三是要求及時傳遞會計信息,即按照國家規定的有關時限,及時地將編制的財務報告傳遞給財務報告使用者,便於其及時使用和決策。
1、明晰產權,發揮產權對會計信息生成過程的規范和界定功能。會計信息失真在私營企業大都表現為虛減利潤,以逃避交稅;而在國有企業則大都表現為虛增利潤,以形成業績良好的形象,使經營者獲得經濟利益和政治榮譽。
眾所周知,產權是企業取得市場法人資格的基本條件,只有產權明晰的企業才能真正成為市場主體。只有產權的明晰界定,才會使市場主體根據會計行為規范開展會計管理交易活動。經營者在最大化自己效用的同時也不降低(甚至增加)所有者的效用,能夠按照市場而不是所有者的旨意來實施經濟行為。同時,會計主體也可以根據交易費用的高低來選擇會計規范的組合方式,充分發揮會計規范的激勵、約束、資源配置和收入分配功能。
2、健全會計法律制度,完善現有的會計制度和會計准則體系。雖然近些年中國已經相繼制訂或修訂了《會計法》、《公司法》、《會計基礎工作規范》等法律法規,但由於這些法律法規是根據一定時期政治、經濟環境的具體情況制定的,往往帶有一定的滯後性和局限性,在實際工作中可操作性差。為了更好地發揮《會計法》的強大作用,一定要有配套的法規加以配合,應該相應修訂刑法、公司法和證券法,特別是對上市公司的監管力度,發現作假要採取果斷的懲罰措施。
會計准則作為會計管制的一部分正是為了均衡信息使用者和提供者的'利益而產生的。由於會計准則具有經濟後果,准則制定過程實際上就是一種利益協調過程。因此,准則制定機構對會計信息的處理與披露作出規范時,應保持中立、客觀、公正的立場,合理確定企業披露足夠的相關信息,減少信息的不對稱,以均衡、協調企業管理當局與使用者雙方的利益以及信息使用者之間的不同利益,從而使有關各方的正當利益得到維護。
3、建立網路化的會計信息系統,提高會計信息傳遞的時效性。隨著會計電算化的不斷普及,特別是電腦網路、電子貨幣和日新月異的核算及審核軟體的出現,會計核算更加明晰快捷,更具有透明度,也使會計監督更加直觀。我們要充分利用現代網路技術在會計信息系統中的應用,發揮網路傳輸數據安全、快捷的獲取渠道,達到信息使用效益,會計信息的有用性在經濟領域發揮真正的指導作用。
4、建立健全會計信息質量監督體系,加強監督力度。加強會計信息的社會評價,財政、審計、稅務、銀行等有關職能部門,應加強對會計信息的監管,建立檢查和處罰的聯動機制,多方配合形成合力,充分發揮其職能作用和監控作用,對違法、違紀、違規行為,加大處罰力度,形成強有力的制約機制,充分發揮會計師事務所中介組織的監督作用,同時相關部門也要對注冊會計師業務加強監督、管理,以利於凈化執業環境提高執業質量。各級財政、稅務、審計機關要依法對企業加強財務檢查和審計監督,對查出的問題必須予以糾正,對弄虛作假、違反財經紀律的行為要嚴肅處理,對有關人員處以行政處分,直至追究刑事責任。
5、提高會計從業人員素質,加強會計誠信建設。強化對從業會計人員的職業培訓,為提高會計信息質量提供保障。會計人員是會計工作的具體承擔者,會計人員的理論水平、業務能力和道德觀念,直接影響到會計信息質量。因此,提高會計人員的道德觀念和業務水平,對從源頭上防止會計信息失真具有重要意義。首先,強化會計職業道德培訓,重點是增強會計人員的誠信意識,在會計人員中樹立誠信會計觀念,使會計人員形成良好的職業道德,自覺維護會計法規、會計制度的嚴肅性,促進會計工作的健康有序發展。其次,加強對會計人員的業務知識培訓,加快會計人員的知識更新步伐,提高會計人員的理論水平和實際操作能力,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
一、建立健全內部會計管理制度和會計監督體系
健全內部會計管理制度是貫徹執行會計法律、法規、規章、制度,保證單位會計工作有序進行的重要措施,也是加強會計基礎工作的重要手段。因此,企業應當根據本單位的生產經營、業務管理特點和要求制定簡單易行、滿足需要、切實可行的內部會計管理制度,明確各會計工作崗位的職責、許可權,制定詳細考核辦法和標准,明確單位領導人和會計機構負責人的職責以及審批、辦理資金、費用的審批許可權,建立規范的會計核算程序,使會計工作有章可循,實踐證明,建立並嚴格執行單位內部會計管理制度的,會計信息質量比較高,會計工作在經濟管理中就能有效發揮作用。
健全會計監督體系,是會計工作依法有序進行的保證。首先,企業應當制定內部控制制度,建立合理的組織機構,一個部門或一個人不能負責辦理經濟業務事項的全過程,發揮對會計信息的監督和監管作用。最後,加大監督檢查的力度,加強對事前、事中監督和事後核查,在監督檢查中,如發現有弄虛作假,反映問題避重就輕;或者檢查中不配合工作的單位和個人,應視情節的輕重給予通報批評,或採取其他處罰措施,依法辦理,決不姑息,對於好的單位和個人要大力的進行宣傳,給予精神或物質的獎勵,進一步發揮獎懲激勵作用,充分調動會計人員工作的積極性。
各單位應嚴格按照《會計法》的規定開展會計工作,單位領導人要切實履行《會計法》賦予的職責,督促會計部門加強規章制度建設和基礎管理,健全內部會計監督,使之成為單位自我約束機制的重要組成部分。會計機構、會計人員要依法行使職權,認真進行會計核算,嚴格會計監督,為加強經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和會計信息質量服務。
二、加強學習,提高會計人員的整體素質
會計人員業務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著會計工作質量。因此,會計人員要加強政治理論學習,始終堅持以「不做虛假賬」為道德准繩,以《會計法》為行為准則,指導自已的執業行為,提高自已的思想素質,做到自律、自重,依法理賬。
會計人員要不斷充實和更新知識,使自已具備專業水平,基礎知識扎實,專業知識精神,熟悉相關專業知識,能夠正確、熟練的處理各種經濟業務,保證會計信息質量。
三、業務主管部門應創造互相交流、互相學習的條件
業務主管部門應當組織會計人員,進行互相學習、互相觀摩相同經濟業務下各兄弟單位的做法,對不一致的做法進行討論,找出利弊,選出最好的進行宣傳學習,通過互相學習和交流,可以使會計人員及時發現自已工作中的失誤,取他人之長補自已的不足,這比單一的理論學習更直接、更具體、更容易接受,使財會人員在短時間內更快的提高會計工作水平和工作效率。
四、加大宣傳力度,協調各部門之間的關系
提高會計信息質量,不只是財務部門或某一個財會人員的責任,他也是單位領導人和全體人員的共同責任。如果部門之間不互相協作、配合,必然導致會計人員無法及時准確提供會計信息,影響管理決策。因此,應當有計劃、分層次地組織單位領導和全體人員認真學習財經法律、法規和會計基本知識,全面了解和熟悉新《會計法》,使單位領導人自覺承擔新《會計法》賦予的職責,正確處理局部利益與整體利益、當前利益與長遠利益的關系,依法行使職權,使全體人員知法、執法,增強責任感,從而使提高會計信息質量得到了有力的保證。
④ 保證會計信息質量的法律方法
(一)不斷完善會計理論、制度和規范
首先,應確保會計制度、准則和規定之間的相互協調。新的會計制度在執行過程中,需要對會計准則和規范中的某些定義或釋義做出明確的解釋和界定,以縮小企業對會計政策選擇的空間與彈性的區間;其次,有效擴大公共信息量,增進會計信息的相關性。可通過財務會計報表附註或其他方式增加披露與企業相關的非財務信息,如企業經營業績、企業管理層對財務與非財務信息的分析、企業前瞻性信息、背景信息以及有關管理人員與股東的信息等;第三,在報表補充資料中,應調整或披露企業物價變動的會計信息。如在通貨膨脹嚴重,按歷史成本計價所反映的會計信息脫離實際的情況下,應按重置成本或可變現凈值等計價方法,調整或披露有關數據,註明物價變動對表內信息影響的程度、局老有關調整方法、計價基礎等;第四,編制預測財務報告,展示企業未來發展前景與投資計劃。編制預測財務報告,發布預測性信息,能夠彌補歷史信息的不足,增強投資者對決策與評價的相關了解;第五,年度會計信息與日常會計信息接承並重。現代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為會計信息的日常揭示提供了可能,使投資者和宏觀管理層可以及時地了解企業的經營狀況。
(二)建立明晰的企業產權制度和產權監督系統
建立適合我國國情的企業產權制度及相應的企業產權監督系統,是實現會計信息質量控制的關鍵。企業產權制度及企業產權監督系統的陸仿建立,旨在明確企業所有者與經營者之間存在的經濟契約的關系;允許並鼓勵會計主體根據會計交易費用的高低,自由地選擇會計政策和會計規范組合形式,使會計規范激勵、約束和資源配置的功能得以最大限度地發揮,從根本上保證會計信息質量。鑒於企業內部存在多層次的委託代理關系,因此,需通過制度的形式,理順各方的利益關系,有效避免會計舞弊行為的發生。同時,應將競爭機制引入企業經營者的聘任中,通過考核業績,對其能力和道德進行評價;通過責任約束,使其能自覺地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以保證會計信息的真實性。
(三)建立會計信息質量的監督與檢查系統
會計信息質量的監督與檢查是指對會計核算與管理工作進行連續、系統、全面的監控和經常性檢查,便於及時發現並糾正會計工作中存在的偏差和錯誤;依法查處存在的舞弊造假行為,確保會計核算和管理工作健康、有序和高效地運行。首先,企業應建立一套規范、完整的制度和有效的內部監督控制機制,健全會計基礎工作,規范會計工作秩序,使企業內部監督控制制度化、科學化和經常化。這不僅是形成真實、合法會計資料的基礎,也是企業各項資產安全、完整的保證。企業內部的會計監督控制制度,強調不相容職務的分離,重大經濟業務事項的決策和執行程序應當明確,相關人員應相互監督、相互制約。企業內部會計監督控制制度包括對貨幣資金的內部監控制度、對供產銷環節的內部監控制度、對實物資產的內部監控制度、對籌資活動的內部監控制度以及對投資活動的內部監控制度等。嚴密的內部監督控制制度能從制度上保證會計資料的真實與合法。企業內部監控機
制包括對企業會計人員定期進行審計和對領導幹部進行離任審計,這樣可以及時發現並糾早臘纖正隱蔽的會計違規違法現象,防患於未然,以減少會計信息非故意失真的發生。其次,建立企業外部監管體系,包括財政監管、稅收監管以及社會中介監管等,以遏制會計舞弊行為的發生。財政、稅收、審計等職能部門應密切配合,加大監管力度,堅決避免執法部門與企業同謀作假的現象發生。強化中介機構的社會監督水平,全面提升注冊會計師行業的公信力,建立健全行業監管體系,加強司法介入力度,使會計信息的造假者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四)加強會計隊伍的素質建設
會計人員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到會計信息質量的高低。會計人員是會計工作的承擔者,也是會計信息的直接提供者,從某種程度上講,只有會計人員的素質提高了,會計信息質量才能提高。因此,加強會計隊伍的素質建設,是確保會計工作和會計信息質量的關鍵。企業應配置高素質的會計人員和會計管理人員,並對其進行定期的專業技能培訓,不斷充實、更新會計人員的會計知識,不斷提高專業素養和技能水平;加強會計人員思想教育和職業道德教育,要求會計人員堅持原則;企業應對會計人員的執業資格、工作業績等進行定期的考核,認真做好會計人員的後續教育、專業技術資格考試等工作,將其業績與職位、職稱等聯系起來,充分發揮和調動會計人員的工作積極性。
⑤ 會計信息系統的監管要求
會計信息橋悔系統的監管要求和悶,其實是對會計信息系統的運行過程中產生的種種問題,或者是超出運行系統運行的范圍,或者設定運行系統運行中執行過程中出現的執行不嚴,或者是漏洞進行監管,監管出來的數據會進行統一的整理,統一出來上報給相關的部門進行審批或者是整改整改完成之後會形成相對應的閉環管理,這樣就是對信息系統的監督相關的職責及工作情喚消彎況。
⑥ 論財務報告的管制
摘要: 管制論基於市場失靈和公平問題,提出應當對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進行管制,並對虛假陳述和內幕交易行為進行懲罰。非管制論從代理理論和信號傳遞理論出發,認為管理當局有自願提供真實信息的動機,對信息披露進行強制性要求沒有多大意義。從上市公司實際情況看,管理當局會在造假的成本與效益之間進行權衡,如果造假成本低於收益,將會發生欺詐行為,從而損害投資者利益。因此,應當對財務報告進行管制,並追究虛假陳述行為的法律責任,但管制應當適度。
關鍵詞:上市公司 財務報告 管制
一、財務報告的非管制論
許多學者對政府管制財務報告提出異議。如Stigler(1964)在《證券市場的公共管制》中論證了1933年證券法實施以前,新股票承購人的獲益並不低於實施後的承購人,從而認為投資者的收益與購買股票時是否得到足夠的信息無關,進而得出證券市場管制無用的結論[1]。Benston(1969)認為,在1934年信息披露制度確立之前,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中有62%自願披露財務信息,因而公司具有自願披露信息的充分積極性。他認為,依據證券法規定所作的披露純屬舊聞,對投資者毫無用處。即使是對專業人士(投資公司),披露的作用也是值得懷疑的。Benston(1973)發現,1934年以前,在准備和發布財務報告時,很少有欺詐行為。言下之意,《證券交易法》並不能減少欺詐。F.H.Easterbtook和D.R.Fischell(1984)認為,證券市場的逆向選擇問題可以由市場自行解決[2],自願且准確地披露均對公司有利。反欺詐規則和重新返回資本市場的需要都要求自願披露的真實性[3]。George Foster(1986)認為,公司有提供信息以便以他們認為最恰當的條件從資本市場獲取資金的動機。盡管公司有在財務報告中作過於樂觀的陳述的動機,但至少有四個機制能夠防止其在財務報告中進行虛假陳述:公司的聲譽、管理者的聲譽、第三方(注冊會計師、投資銀行等)的驗證和法律的制裁。Peter Taylor和Smart Turley(1986)也指出,管理當局具有強烈的動機來提供充分而可靠的信息,以便吸引資源並確保對股票價格等經濟指針(economic indicator)產生有益的效果(beneficial effects)。Paul G.Mahoney(1999)對證券聯營(stock Pools)研究後得出結論,1934年證券交易法主要是由於國會和政府想對證券交易所實施政治控制,而不是要減少操縱(manipulation)。Jan Barton和Gregory Waymire(2002)對1929年10月在紐約證券交易所(NYSE)交易的531家公司進行檢驗後發現,更高質量的財務報告將減輕投資者在市場危機時的損失,管理當局自身具有提供更高質量的財務報告以保護投資者利益的動機。
財務報告非管制論的主要依據是代理理論和信號傳遞理論。
(一)代理成本與財務報告
Jensen和meckling(1976)將代理關系定義為「一種契約,在這種契約下,一個人或更多的人(委託人)聘用另一個人(即代理人)代表他們來履行某些服務,包括把若干決策權託付給代理人」。在代理理論中,企業被看作是一系列「契約的聯結」,其中,股東與經理之間的委託代理是最典型的一個契約。
Jensen和Meckling(1976)首先分析了外部股票的代理成本問題。他們將代理成本定義為委託人的監督支出、代理人的保證支出和剩餘損失的總和。監督成本是指外部股東為了監督管理者的過度消費或自我放鬆(磨洋工)而耗費的支出。保證成本是代理人為了取得外部股東信任而發生的自我約束支出(如定期向委託人報告經營情況、聘請外部獨立審計等)。剩餘損失是由於委託人與代理人的利益不一致而導致的其他損失。
在所有者與管理者身份合一的情況下,經理擁有企業全部的剩餘索取權,經理人員會努力地為自己工作,因而不存在什麼代理問題。但是,當管理人員通過發行股票方式或債務融資,從外部吸收新的經濟資源時,就產生了代理成本問題。由於委託人和代理人都是理性經濟人,都是效用最大化者,他們的利益函數不一致,股東的目標是企業價值最大化,債權人的目標是企業能正常經營從而能到時還本付息,經理則追求較高的報酬和閑暇,因而代理人(經理)不會總是根據委託人的最大利益而行動。股東(或債權人)因無法直接觀察到經理人員的具體行動,所以願意與經理簽訂契約來對經理進行監督,從而發生高昂的監督成本。在理性預期的資本市場上,存在所謂的價格保護機制。由於管理者行為而導致的企業價值的下降部分將全部強加給管理者,也就是說,代理成本最終將由管理者承擔。這些成本不但會降低投資報酬,還有可能降低經理的獎金、分紅和其他報酬,因此,出於自身利益的考慮,經理就有使監督成本保持最低的動機。Jensen和Meckling(1976)指出,如果外部股東付出監督支出從而迫使所有者——管理者減少對非金錢收益的消費是可能的話,那麼,管理者將自願地與外部股東締結一份契約,該契約賦予他們權利以制約管理者在非金錢方面的消費。因此,管理者願意提供一些保證,以限制其消費,因為這樣他們將獲得全部收益。「因為外部和內部的兩種監督成本均強加於所有者——管理者承擔,……如果管理者本人能以較低的成本提供這些信息,預先答應承擔提供這種報告的成本並請獨立的外部審計人員來檢驗其准確性,這對他是有利的」[4]。
由上述分析可見,代理理論認為,管理當局本身從自利的角度出發,有自願提供經獨立注冊會計師審計的高質量財務報告的動機。
上述理論是建立在起源於科斯(Coase)的新古典契約理論基礎之上。該理論認為,財務契約發生在老練的發行人與投資者之間。一般而言,投資者意識到被剝削的風險,會懲罰那些未按契約披露(contractually出sclose)有關信息的公司,使其約束自己以善待投資者的公司(LLSV,2000)。企業家在發行證券時將承擔這些成本,因此他們有動力通過與投資者簽訂契約,以限制其對投資者的剝削(Jensenand Meckling,1976)。只要這些契約得以執行,金融市場就不需要監管(Stigler,1964;Easterbrook and FiSchel,1991)。 (二)信號傳遞模型
1970年Akeflof發表了《檸檬市場:質量不確定和市場機制》,提出了舊車市場模型,開創了逆向選擇理論的先河。他認為,在舊車市場上,存在信息不對稱。所謂信息非對稱,是指一個經濟當事人知道另一經濟當事人所不知道的某些事情[5]。就舊車市場而言,舊車的賣者知道車的質量,而買者並不知道,而只知道舊車的平均質量,因而只願意根據平均質量支付價格。那些質量最差的車主最急於將車脫手,所以當車的價格下降時,那些只有輕度缺陷的車的車主將退出舊車市場,剩下的將是劣車,即發生壞車驅逐好車現象。這樣一來,將導致市場上質量的惡化,帕累托最優的交易不能實現,甚至導致市場的萎縮和不存在。逆向選擇(adverse selection)是由於有信息的個體依賴於他的私人信息的貿易決策影響不擁有該信息的市場參與者而引起的[6]。
解決逆向選擇問題的一個方法是信號傳遞(sig-nalling)。如果擁有私人信息的賣方有辦法將其私人信息傳遞給沒有信息的買方,或買方誘使賣方揭示其私人信息,交易的帕累托改進就能實現。因此,代理人(賣方)有動力顯示自己的類型,選擇某種信號,使自己的類型能夠被委託人(買方)識別。委託人在觀察到代理人的信號之後,與代理人簽訂契約,如在舊車市場上,好車的賣主會願意發出信號表明他們提供了一輛好車而不是一個蹩腳貨,並且質量越高,其披露將越充分。這就是所謂的信號顯示機制。
在證券市場上,同樣存在著信息不對稱及其導致的逆向選擇問題。在證券市場背景下,信息不對稱是指不同質量的證券可以相同的價格出售[7]。投資者由於不能充分了解企業機會和風險,因而不能正確地對企業做出評價,進行正確的投資,從而發生逆向選擇,導致市場資源配置的低效率。同時,投資者又是理性的,他們將意識到內部信息的可能性,但由於
他們不能區分企業的質量,因而他們就會採取與舊車買主一樣的決策,降低購買股票願意支付的價格。其結果是,證券市場將會變得無效率或萎縮,而且由於不對稱信息的存在,投資者和信貸者將會要求更高的資本報酬,以補償其風險或進行財務分析的成本,導致企業籌資活動的困難和資本成本的上升。這時,擁有關於企業未來現金流量等私人信息的企業管理當局就有動力進行充分披露,向市場傳遞企業未來的准確信號,以證明他們的企業屬於合意(desirable)的種類,他們的股票定價是偏低的(underpricing)。可信而充分的披露,減少了外部用戶對公司前景的不確定性,外部用戶將那些較高質量的企業從「檸檬」中剔除,而願意以較高的價格來購買其證券,企業的酬資能力將會提高,資本成本將會降低,企業的價值將提高。因此,市場將會做出積極的反應,這些公司的股票價格將會上漲,而那些不披露信息的公司則被認為是有不好的消息,其股價將會下降。那些業績一般的企業,由於認識到沉默會被視為隱瞞壞消息,並導致投資者對公司前景產生懷疑,因而也將自願披露某些消息。業績較差的企業出於維護信譽的考慮,也有可能自願披露有關信息。最後,「只有那些最差的企業不再發出信號揭示其價值」[8]。
二、財務報告的法律管制觀
一些學者從市場失靈和維護證券市場公平的角度出發,認為應當對信息披露進行法律監管。
(一)市場失靈
只有滿足以下四個假定,市場才能引導資源有效配置:(1)商品或服務是私人物品;(2)一種商品對潛在消費者的全部價值或效用都反映在該商品的消費函數上,不存在虛張聲勢,沒有威脅和策略,所有消費者都有正確和誠實的偏好顯示;(3)生產該物品的所有成本都反映在供給曲線S=MC上;(4)市場是競爭性的。但是,在現實中,這四個假定是難以滿足的,這時便出現了市場失靈,即市場失去其優化資源配置作用,市場運行的效率降低。會計意義上的市場失靈是指財務報告在無管制狀態下的信息產出在帕累托法則意義上並非最佳(Watts和Zimmerman,1986),或者說,由財務信息市場而導致的資源配置是不公平的,也就是對某些集團或個人是不公平的。R.勒夫特維奇認為,會計信息的市場失靈會導致信息產出不足或過剩,甚至信息泛濫。
1.會計信息的非對稱性。如上所述,證券市場背景下會計信息嚴重的不對稱性,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其一,上市公司與外部信息使用者之間的信息不對稱。股東(委託人)無法觀察經理的全部行動,也無法充分了解經理的能力,而只能獲取關於經理行動和能力的不完全的信息。這樣,經理等內部人員就擁有了更多、更准確的有關企業現在和未來的信息,也即存在內部信息。盡管按照有效市場理論,在一個半強式有效的市場,股票價格將會充分反映所有可公開獲取的信息,但內部人仍能擁有比外部投資者更多的關於企業真實質量的信息,從而能夠利用信息優勢賺取超額利潤。具有機會主義傾向的管理當局會利用自己的信息優勢,發生偷懶、不當消費等行為,以犧牲委託人的利益為代價使自己利益最大化。另外,管理當局會故意向股東提供虛假財務據告,以隱瞞自己的無能、舞弊行為或追求提升等利益。其二,在外部信息使用者中,大股東與小股東之間、機構與眾多散戶之間存在信息不對稱。其中,上市公司與投資者之間的信息不對稱是證券市場最顯著、最普遍、最難控制,同時也是能對投資者的投資決策產生實質性影響的信息不對稱。
信息經濟學認為,不對稱信息的兩個典型後果是逆向選擇(不利選擇,adverse selection)和敗德行為(道德風險,moral hazard)。所謂逆向選擇,是指代理人在建立委託-代理關系之前,利用掌握的對委託人不利的信息簽訂對己有利的合同,而委託人則由於信息劣勢而處於不利的位置上。所謂敗德行為,是指代理人只顧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不管委託人利益是否受損或從自身利益出發蓄意使其受損。逆向選擇是事前選擇,就會計而言,是指投資者錯誤地購買了公司的股票,選擇了不稱職的管理者。道德風險是事後交易行為,對於證券市場來說,主要是上市公司管理當局不盡心盡職,投資於高風險的項目或進行過度的在職消費,而不考慮投資者的利益,並進行選擇性披露,提供虛假財務報告虛誇業績,從而損害投資者尤其是廣大中小投資者的利益。持管制論的人認為,信息不對稱是市場本身不能克服的,為了消除信息不對稱所造成的不良後果,需要對財務報告進行管制。
需要指出的是,該觀點與信號傳遞理論的起點都是信息不對稱,兩者的差異是信息不對稱能否由市場自身克服。信號傳遞模型認為,公司管理當局在市場推動下,會主動傳遞公司質量的信號,以減少偏低定價(underpricing)問題。而管制論者認為,信息不對稱不是市場所能克服的,需要對會計信息進行管制(吳聯生,2000;畢秀玲,2002)。 2.財務報告的公共物品性質。所謂公共物品,是指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競爭性的物品。公共物品具有以下特徵:(1)公共物品的消費是「非競爭性」的,一個人能在不減少其他人對同一物品消費的條件下消費此物;(2)公共物品的消費是非排他的,它不能阻止潛在的使用者,無論消費者是否在取得公共物品時付出成本,都將從公共物品的消費中獲益;(3)公共物品的生產和消費是不可分的,它不能分割出售。
信息是一種典型的公共物品(劉峰,1996)。Gonedes和Dopuch(1974)認為,財務報告提供的信息是一種公共物品,而不是私人物品。強制性信息披露的代表人物Coffee(1984)也認為,證券信息具有公共物品的特徵。各國《公司法》或《商法》一般均規定,上市公司應在規定的期限內公布財務報告。因此,上市公司的每個股東(包括現實的和潛在的)以及其他利益相關者(包括政府部門、債權人、供應商、競爭對手)均可以得到公司的財務報告。這樣,上市公司的財務報告就成為一種公共物品。由於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每個消費者將會意識到其他人所提供的公共物品也給他帶來利益,即發生搭便車現象。根據外部效應理論,如果供應者不能將生產成本轉嫁給所有的商品需求者,公共物品短缺的現象將始終存在。因此,私人提供公共物品是無效的。這時,應當通過政府幹預來加以糾正。由於上市公司財務報告及其所包含的信息是一種公共物品,上市公司提供財務報告的好處並不能為投資者和上市公司所獨享,而財務報告的提供者上市公司卻不能要求那些搭便車者支付信息提供成本,因此,上市公司管理當局並無動力提供更多的信息。盡管部分高質量公司管理當局有自願披露信息的動機,但如果沒有政府的強制性要求,許多公司也只願披露對公司有利的信息,而隱匿對公司不利的信息,甚至披露虛假的信息。財務報告還是一種特殊的消費品,對投資者的行為具有特殊的重要意義。投資者一旦受到虛假信息的誤導,將遭受巨大損失。會計信息是一種公共物品這一特性,決定了政府應當對其進行管制。正如勒夫特維奇指出的,持公共物品論的人必然要求強化對會計信息的監管[9]。
(二)公平
公平是各國證券法所關心的問題。在證券市場交易中,必須保證每一投資者有均等、公平的機會獲取信息,以使所有投資者的獲利、受損機會均等。因此,應當對財務報告進行法律管制(吳聯生,2000)。對財務報告進行法律管制,要求上市公司及時、完整、真實地披露有關信息,減少(並懲罰)內幕交易、操縱股價和虛假陳述行為,以實現投資者之間的公平。 三、結語
代理理論認為,管理當局為了使代理成本最低,會自願提供經注冊會計師審計的財務報告。信號傳遞理論認為,管理當局有自願提供信息的動機,以傳遞公司質量的信號,減少定價偏低的情況。這兩種理論雖然有一定道理,但它們不能解釋現實中上市公司提供虛假財務報告的現象。在代理理論中,管理當局是在比較了成本和效益後才主動提供財務報告,如果造假的成本
低於其可能獲得的收益,管理當局仍然會選擇提供虛假的財務報告。當然,也可以將對虛假陳述行為的法律制裁看作是增加的成本,這更驗證了應該對虛假財務報告行為追究法律責任。信號傳遞理論所隱含的一個假設是,信號必須是不能被輕易模仿的。但是,在監管不嚴的情況下,企業可以散布虛假的信號來欺騙外部用戶。這樣,如果不對散發虛假信號的行為進行懲罰的話,將造成會計信息信號傳遞作用的喪失。
在現代企業制度下,作為代理人的管理當局都是經濟理性人,具有機會主義傾向,如果不對虛假陳述行為加以規制和懲罰,將造成舞弊橫行。正如一位美國證券法專家所說的,如果人都是天使,政府管理將成為多餘,而事實是,人的本性使得證券市場不得不防範欺詐和操縱[10]。盡管在有效市場中,投資者應該能夠識別管理當局的操縱行為並採取相應的措施,但有效市場畢竟只是一個假說,即便是資本市場高度發達的美國一般認為也只達到半強式有效,其大量存在的財務舞弊對投資者造成巨額損失,並對投資者信心乃至整個資本市場產生了巨大打擊。在資本市場處於發展初期的我國,更是存在大量的虛假財務報告,使投資者的利益受到嚴重侵害。因此,資本市場上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的客觀存在,要求必須對財務報告進行管制,並追究虛假陳述行為的法律責任,懲罰違規行為。
財務報告及其所載的信息是一種特殊的公共物品,證券市場失靈是證券市場本身所無法克服的,政府必須對證券市場信息披露進行適當的干預。
綜上所述,為保證公司提供充分、真實、及時的信息,政府需要對財務報告進行必要的管制。對財務報告進行法律管制,追究虛假財務報告的法律責任,是政府幹預證券市場、避免市場失靈帶來資源配置低效率的重要手段。政府對信息披露的管制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實行強制性信息披露制度,保證公司准確、及時、全面地披露有關信息,即實行強制披露制度;二是通過法律手段,對違反信息披露規則、提供虛假信息給投資者造成損失的行為進行懲罰,追究有關責任人的法律責任,以保證所披露信息的真實和完整。上述兩個方面是一個有機的整體,或者說,追究虛假陳述行為的法律責任是強制性信息披露的必然推論。因為「任何法律都不能沒有牙齒,制度只有以責任為後盾,才具有法律上之力。一切以法律形態實現的目的、宗旨、理念、權利皆是如此」[11]。一項制度要有效,除了應當包含制度本身的要求以外,還需要包含如果不遵循這項制度將會受到懲罰的條款。只有使提供虛假財務報告的人付出高昂的代價,人們才會選擇「說真話」。上述觀點在現代證券管制中得到了證明。例如,在大危機後,美國先後制定了《1933年證券法》、《1934年證券交易法》,對公眾公司的信息披露加以管制;在連續爆發會計丑聞後,美國國會於2002年7月30日發布了Sarbanes-Oxley Act of2002(公眾公司會計改革和投資者保護法案),加強了對財務報告的監管,尤其是強化了上市公司對財務報告的法律責任。
誠然,對信息披露進行法律管制,並追究虛假陳述的法律責任,可能會導致自願性信息披露的減少。但是,相對於較少的披露,虛假信息披露的副作用可能更大,且更容易誤導投資者的決策,相關性也不會提高。當然,為了提高會計信息的有用性,應當在成本效益的基礎上擴大信息披露的范圍,並鼓勵自願披露。但不管是強制性披露還是自願性披露,都必須是真實、可靠、充分、及時的。為了保證公司披露的信息真實、完整、及時,必須追究虛假陳述行為的法律責任。
政府對財務報告的管制有一個限度的問題,管制過度同樣可能產生不良後果,如增大改革難度、協調成本過大、產生更多的尋租空間等(畢秀玲,2002)。對於財務報告,要結合運用政府管制與市場調節手段,在對財務報告進行管制的同時,考慮管理當局自身提供財務報告的動機以及對新的財務報告管制的反應。至於兩者的度如何掌握,是一個經驗的問題,其基本原則是,既保證投資者能夠獲得真實、完整的信息,又不致給公司造成過高的披露成本。
[參考文獻]
[1]施蒂格勒.產業組織和政府管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三聯出版社,1996.179-209.
[2]齊斌.證券市場信息披露法律監管[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
[3]何美歡.公眾公司及其股權證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98.
[4]陳郁.所有權、控制權與激勵[M].上海:三聯書店,1997.41.
[5]哈爾.瓦里安.微觀經濟學[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1997 469.
[6]張定勝.高級微觀經濟學[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0.169.
[7]William Beaver.Financial Reporting:An Accountion Revolution[M].Prentice-Hall,Inc.1998.30.
[8]Watts,Zimmerman.實證會計理論[M].大連: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1999.145-146.
[9]庄丹.企業財務會計的管制問題[J].財會月刊,1999,(1).
[10]布坎南.自由、市場和國家[M].北京:北京經濟學院出版社,1992.89.
[11]楊志華.證券法律制度研究[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5.250.
[12]林鍾高,劉永祥,徐正剛.我國會計信息披露現狀及對策分析[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03,(1).
⑦ 如何完善政府會計信息披露的監管機制
規范會計信息披露失真的核心是完善信息質量管理機制兩方面,可以從建立內部約束機制和外部約束機制入手。建立內部約束機制,即完善企業內部會計制度,嚴格會計核算的基本程序,健全財產物資、財務收支的制度,為提供真實的會計信息奠定良好的會計基礎。強化企業約束機制,堅決制止管理者任意違反財務規定,自行支配企業財產物資和經營行為。建立外部約束機制,完善社會監督體系是制止和防範信息失真的根本保證。首先是完善立法,創造良好的法制環境。通過法律手段強化管理者在信息披露中的法律責任,制定有關信息質量管理法規,對管理人員責任與權利、提供偽劣信息的懲處作出明確規定。其次,增強會計監督的全面性與權威性,加強對會計准則和財務會計制度執行情況的監督。約束企業會計行為,增強信息穗搭並的客觀性、可驗證性、公開性。發展注冊會計師事業,發揮社會審計的公證作用,健全以注冊會計師為核心的社會監督體系。需要強調的是,會計師事務所在會計信息市場起著十分重要的中介作用,其職能是收集、評價、存儲、周轉會計信息,傳遞供需信號、疏通供求渠道,促進信息的交換或交易,形成公開的成熟的市場。會計師事務所在證券市場信息披露中起著獨立審核、嚴格監督的外部審計作用。以外部審計為核心的社會監督體系,是會計信息到達外部信息使用者的最後一道關卡。這一監督體制的完善程度和運行效率,對於市場上的信息流通具有決定性的影響。第三,政府對信息市場進行適枝薯度管理,通過行政手段強化企業外部監督,通過政府審計機構、財稅部門加強審計監猜跡督,並與會計管理部門合作,建立會計信息規范體系規范企業信息披露的內容與格式,披露會計政策選擇與變更、重大環境變化對企業造成的影響。另外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在會計信息披露制度的完善因素中,信息使用者的成熟程度所起的作用起來越大。西方的個人和機構投資者已經比較成熟,各種信息中介分析技術高超,對推進信息需求、影響信息披露起著越來越大的作用,其偏好已成為會計信息披露要求的晴雨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