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學好信息技術
進入21世紀,以計算機技術和網路技術為代表的信息技術,已逐步滲透到社會的各個領域,正在改變著人們的生產與生活方式、工作與學習方式。信息的獲取、傳輸、處理和應用能力將成為人們最基本的能力和文化水平的標志,作為未來國家棟梁之才的中學生更迫切需要掌握信息技術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2000年3月發布的《關於加快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建設的指導意見(會議討論稿)》(以下簡稱《意見》)中已明確提出,「全國普通高級中學於2001年秋季開學從高一年級開始開設信息技術必修課程」。這就為信息技術課程的發展指明了方向。
那麼,怎樣才能學好信息技術這門新興課程呢?筆者認為,自學、動手和應用是學好信息技術課程的三大訣竅。
一、自學是掌握知識的主要途徑,是學好信息技術課程的基礎。當今世界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知識更新也在速度逐步加快,特別是以計算機和網路技術為代表的信息技術更是日新月異。就常用的操作系統和文字處理軟體而言,幾年前還普遍流行「DOS+WPS」,現在幾乎被窗口化的「Windows+Word」完全取代。網路技術的發展更是瞬息萬變。在這樣的情況下,任何一名教師都難以完全適應形勢的需要,如果我們繼續坐等老師來傳授知識的話,恐怕只能是坐以待斃。因此,作為學生要想跟上時代的步伐,就必須改變傳統的「教師講,學生聽」的學習方法,努力培養自學能力,積極主動地去獲取知識、獲取信息,只有這樣,才能逐步掌握千變萬化的信息技術,才能適應信息社會飛速發展的需要,否則必將為社會所淘汰。
我們這里所說的自學主要包括兩類,一類是課前和課堂上對教材的自學,另一類是課余時間對教材之外的一些相關知識的自學。前一類為課堂學習和後一類自學打下基礎,是為了更好地掌握知識;後一類則是真正意義上的自學,是學生對自己感興趣的相關知識的獲取。但不管哪種形式的自學都是為了掌握更多的知識。
二、動手是培養技能的基本途徑,是學好信息技術課程的關鍵。自學是為了掌握知識,為培養技能打下基礎,動手則是為了培養技能,從而更加深入地掌握知識。《意見》中指出,「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是一門知識性與技能性相結合的基礎工具課程。」這說明知識性與技能性相結合是信息技術課程的性質,而其中技能性,也就是操作性,則占據主要地位。信息技術課程的性質決定了我們必須把培養信息技術基本技能作為該課程的主要任務,而動手是領會、鞏固和運用知識的最有效的手段,是培養技能的基本途徑。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只有親自動手,才能真正體會到其中的奧妙。在實踐中我們可能都有類似的體驗,對於有些操作,比如滑鼠的單擊、雙擊和拖動等,聽起來覺得挺簡單,但在自己實際操作時卻覺得非常笨拙,這時才感覺到現實與想像是有一定距離的。
動手還可以增強你的自信心。自信是學習過程中的巨大動力。只要親自動手去試一試,實際操作一下,你就會從內心裡感覺到計算機並不是那麼神秘。這樣,即使每次動手只有很小的一點點收獲,你也會有一種日見成效的感覺,隨之你的信心也會大增,學習勁頭也就更大。
因此,我們在學習過程中應該敢於動手,勤動手。實踐,實踐,再實踐,在實踐中逐步培養自己的動手能力和信息技術基本技能。
三、應用是培養技能的有效途徑,是學好信息技術課程的根本目的。信息技術是一門基礎工具課程。所謂工具,就是用來處理其它事務的手段或器材。既然是手段,我們就要用,用它處理信息,用它解決工作、生活和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如在學習「畫圖」時,同學們可以利用畫圖中的一些工具,隨心所欲地繪制出美妙的作品;學習「文字處理」時,可以利用所學的字體、段落、藝術字及剪貼畫等手段製作板報、賀卡……
衡量一門英語課程的真正標準是你英語說的有多好,衡量信息技術課程的真正標準是你用計算機幫助你解決了多少問題。學以致用,學有所用。將所學的信息技術知識和技能用於解決現實中的具體問題,為我們的工作、學習和生活提供方便,才是學習信息技術課程的的真正目的。
總之,只要牢牢地把握學好信息技術課程的這三大訣竅,你對信息技術課程的興趣就會與日俱增,學習動力也會隨之逐步增強,最後,你必定能駕駛信息技術這艘航船,順利抵達勝利的彼岸。
❷ 高中生如何學好信息技術
1、專心研究教材,努力備課,激發學生興趣。
教師要吃透教材,精心備課,在設計教學任務時應面向全體學生,應在難度上有層次性。要有適合於優生的更深層次的任務,讓他們深入研究;也要有適合於基礎較差學生的淺層次的任務,並給予具體操作步驟和方法的指導,讓他們盡快縮短與其他同學的差距。
教師對學習材料和內容的處理,一般是由易到難,逐步深入,同時要考慮到對學生學習興趣的一定刺激程度,使學生的思想始終處於積極狀態,使他們的興趣逐步升級。其次增加教學環節中的趣味性,教學手段的多樣化也有助於使學生的興趣得以保持。呈現學習內容前,教師要想辦法為學生創設新穎的情景,由此吸引學生注意力,再由該情景過渡到課本所展現的情景中,同時,合理地運用實物、圖片、多媒體課件等,讓所要呈現的情景更加直觀而富有情趣。比如在進行課文教授時,教師可用採用自製課件或CAI軟體來進行教學,通過貼近現實的實例用生動的形象、真實的畫面、優美動人的語言和音樂,來豐富學生的想像力,刺激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慾,增強學生的記憶效果,從而實現教學目標,達到教學目的。例如在教用畫圖軟體畫圖畫這一內容時,我就運用讓學生利用生活中常見的物體作為操作對象,很好的激發了學生的興趣。
信息技術課堂上和諧高效的教學氛圍的創設,學生主體性的更大發揮,使學生在積極參與中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終極目標——學生信息技術處理能力的培養在現代信息技術課堂上得以體現,文化背景知識得到更深層次的滲透。教師要充分研究教材,認真備課,在各教學環節中增加信息技術課的趣味性。
2、精心設計導入環節,使課堂充滿活力。
精彩有趣的課堂導入,能使課堂變得生動形象,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使課堂充滿生機和活力。精心設計的導入應該具有吸引力和啟發性,讓學生在「欣賞、贊嘆」之後,不知不覺進入教學環節。
教師在導入新課時,可以根據教學內容、學生學情和教學目的等,設計能激發學生好奇心和求知慾的問題,讓學生對問題產生懸念,誘發其思考,讓學生想方設法探索其中的奧秘,使學生很自然地過渡到新知識的學習狀態中。如教學《flash變形動畫》一課時,教師演示一個物體碰撞的動畫作品。
❸ 如何提高學習信息技術的方法
1、倡導信息化學習:學習方式應該採用信息化的方式,包括:投影、幻燈片、視頻、音頻等等,讓自己感州敬逗受到信息化的學習模式的重要性和可行性,提高自己的興趣和愛好;2、探索多種信息化學習方式。:要探索多種形式,特別是信息化的學習方式,這種方式可以借鑒其他人的經驗,也可以借鑒外部的經驗;3、作為一項考核指標:可以將信冊賣息化應用技能作為一項重要的指標,每個季度或者半年,乃至全年都作為一項考核指標,通過考核,讓信息化應用能力強的人更加有積極性,對於後進的也是一個促進;4、組織信息化建設培訓:信息化建設需要不斷學習和提高,對於自身而言稿彎,我們應該多進行一些有針對性的培訓,而培訓的目的就是讓我們掌握更多的信息化應用技能,從而提高信息化學習水平。懂視網【www.51dongshi.com】
❹ 如何通過信息技術提高學習方法的有效性
摘要:隨著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中小學已逐步普及信息技術教育。信息技術學科與其他學科的課堂教學有所不同,知識更新快,對課堂教學環境與設施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怎樣提高課堂教學效果,這就要從課堂教學紀律著手。首先,制訂嚴格的課堂規則,獎罰分明;其次,採用適當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再次,利用電子網路教室的廣播、監控、學生演示等手段。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輕松、自主有趣地完成學習任務。 關鍵詞:提高 信息技術 課堂教學 學習興趣 信息技術課被許桐祥多人誤認為是電腦課、計算機課,沒有嚴格的考核標准,沒有升學等壓力,把它當成娛樂課。課堂上總有出現吱吱喳喳說個不停的;有學生對課本知識不感興趣,希望老師不用講課的;有的只想上網聊天、看電影;有偷玩游戲的;甚至有吃零食的......。再則信息技術課在課程表的安排中比重小,每班每周就一節,中間間隔時間長達7天。由於某些農村小學受條件限制,根本無法開設信息技術課程,所以在我們學校有一大部分中學生毫無基礎可言。這樣一來,要上好信息技術課更是難上加難了。面對這樣的的情況,我們該怎麼辦呢? 信息技術課堂上的教學和管理一直是我們所有信息技術教師面臨的難題,課堂管理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教學效果。由此,我總結了最近這段時間的信息技術教學而採用的一些措施,希望對感衡輪祥覺困惑的同行們有幫助。 一、規范與強調課堂紀律,明確學習目的。 1、教學秩序問題。以嚴格的電腦室管理制度為良好的教學秩序作保障,獎罰分明,重在教育。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良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我給初一的新生在電腦室上第一節信息技術課時就向學生闡明電腦室規章制度、課堂規則。並一一地進行規范與強調,讓學生知道怎樣做才是規范的行為。在學生還未充分了解我的時候,總會存在僥幸心理,想了解一下老師的脾氣和試探老師做事的底線,為此,我做到言出必行。發現積極行為的好的學生及時的咐搏表揚。如:哇,你的作品真好看!,真不簡單,你的作品一級棒,上傳上來收藏,或是給一個滿意的、贊許的微笑。完成布置的任務後,學生們表現不錯的,可以在下課前幾分鍾的時間獎勵上網瀏覽健康網站或玩益智小游戲。發現有違紀現象的學生,如:不認真聽課、亂講話、亂走動的,視情節輕的,老師可採用沉默、皺眉、走近注視等方法處理;學生偷玩游戲或亂點、亂擊鍵盤的,老師採取暫時鎖機、批評等方法來提示、暗示和制止;如果出現亂丟紙屑、亂畫亂寫、隨地吐痰、吃零食等陋習,要進行批評或清潔電腦室來補救其過錯行為;如果出現破壞設備設施的,要照價賠償。總之,出現了違紀現象的,都要讓學生充分認識到是錯誤的,要改正。有了獎懲制度,也有了威信,學生的自覺性也會加強了,課堂紀律就容易抓了,課堂教學也能順利地開展了。 2、明確學習目的。我給初一新生上的第一節信息技術課是 聊天,主要內容有以下三個:①、告訴學生計算機不光可以用來玩,還可以用來學習,它可以幫助其他學科的成績得到提高。怎樣用它學習呢?利用網路,在互聯網我們可以查到任何一種學習資料。②、在以後的學習和工作生活中,都不可能離開電腦。同時舉一些帖切生活的例子:在學校里學生的檔案怎樣進行管理;在銀行里的工作人員利用什麼進行工作、怎樣操作等。③、世界首富比爾·蓋茨的故事。通過這三方面內容讓學生知道信息技術課的重要性,電腦可以玩,可以學習,可以工作,還可以獲得財富,一舉多得。學習不盲目了,學習的目的就更明確。 二、合理使用多媒體電子教室軟體 作為信息技術教師,對多媒體電子教室一般都較熟悉,課堂上合理使用廣播、監控、學生演示、黑屏鎖定、作業提交、重啟與關機等功能,對課堂教學幫助非常大。如:在學習Flash動畫製作時,學生進入電腦室開始上課前。我把從網上下載的Flash動畫使用電子軟體廣播到學生機,讓學生欣賞。學生很快就能安靜下來了,課前紀律好抓多了!還能開闊了學生的視野,同時還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聽課效率,一舉多得。 上信息技術課時,要努力營造民主、和諧的氣氛。對於簡單的內容,我讓個別會的學生操作演示,其他的學生跟著學。在觀察操作步驟時,看看是否需要補充的,是否還有別的方法去解決問題。在這個過程中,多鼓勵和欣賞學生,關注每一位學生的發展,可以了解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同時還可以讓學生專心致志,不會的學生就像海綿吸水一樣吸取知識,會的更在苦思冥想,尋求不同的方法。這樣即可以提高學生的知識水平,還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合理安排時間,注重個別輔導、做到因材施教 信息技術教學不同於其他學科教學的一個突出特點是學生動手操作量大,而我們的學生基礎差,接觸機子的時間少,如果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只追求進度,不給學生充足的練習時間,一味地要求學生一個操作接一個操作快速地練習,那就導致學生當時好像掌握了而課後全部忘記的結果。想讓學生在短時間內掌握主要知識很難,更不用說根椐教學大綱的進度進行授課了。要讓
❺ 如何運用信息技術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一、依託多媒體教育技術手段,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樂之者」。可見,課堂教學中用多媒體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慾望。學生的一切認識、求知源於興趣。興趣是學習的動力,也是最好的老師,也是素質教育的基礎。小學生對外部世界充滿了好奇,每堂新課對學生來說更是充滿著無比的好奇,課堂中教師利用多媒體授課,會帶給學生變化多端的畫面及特殊的音響效果,刺激著學生的感官,使學生興趣盎然、觸景生情。多媒體展示中,學生通過眼看、耳聽、心想、口說等多種感官訓練,激發學生對教學內容更進一步探究的慾望,學習的興趣也在不自覺中增加了,教師可在輕松愉快中完成教學任務。
二、依託現代遠程教育技術手段,開拓學生視野,提升學生素質。
運用農村中小學遠程教育可以使課堂氣氛更加活躍,拓寬課程資源,看到大山外面的精彩世界;農村遠程教育中的素材就是有效的資源,把絢麗多彩的世界呈現在學生的面前。可以結合本校的實際情況在適當的時間利用多媒體組織學生觀看他們所喜歡的動畫片、故事片、安全常識片等。通過觀看綜合資源片不僅教育了學生崇尚科學,珍愛生命,而且還使學生受到愛國主義教育,豐富了學生的生活,開闊了學生的視野,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開拓了學生對人生的思考,提升了學生的素質。
三、依託多媒體教育技術手段,有利於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多媒體輔助教學集聲音、圖像、視頻、動畫和文字等媒體為一體的教學課件,能產生生動活潑的效果。課堂上運用多媒體技術手段,可更好地解決知識重難點。在傳統的教學活動中,對於重點的突出、難點的突破,教師是通過板書分析、提問探討的辦法來解決。用多媒體手段後,可以把知識的重難點設計成問題場景,在直觀形象的演示中,調動了學生各種感官的協同作用,解決了老師難以講清、學生難以聽懂的問題。教學內容從抽象轉為具體,從復雜轉化為簡單,從不可見轉化為可見,從平淡轉化為生動,這樣既縮短了教學時間,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解決了教學的重難點,有利於學生對重難點的理解和掌握。
四、依託多媒體教育技術手段,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
新時代的教學理論中,培養和訓練學生的綜合運用能力是現代教學的基本要求。多媒體運用圖、文、聲並茂,動靜結合,有聲有色的情境,刺激著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通過製作課件,構建一個個問題情境,課堂上進行適當操作、控制,就能通過各種問題情境的變換,去觀察問題、發現問題、驗證結論、體驗本質、歸納和發現新結論。學生的自學能力和探究能力得到了培養,從觀察、判斷、探究、發現的過程中培養了學生的綜合能力。新型的教學模式,強調「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學生被看作知識建構過程的積極參與者,教師是教學過程的組織者、指導者、促進者和咨詢者,教師的主導作用可以使教學過程更加優化,是教學活動中重要的一環。設計信息技術與學科的整合課,是教師進行引導、點撥,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的。課堂上教師創造條件來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讓學生積極地去探究,主動地發現問題,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途徑。
五、利用多媒體教育技術手段,作升華的小結,布置多樣的作業。
完整的課堂教學過程,小結與作業是必不可少的環節,對一堂成功的課起了畫龍點睛的作用。傳統的小結給學生的印象不深。運用現代多媒體手段後,聲畫與共,表現力強;用演示文稿展示一道材料分析題,讓學生討論、思考,得出答案就是這節課的核心內容;還可播放本堂課的重點片斷,作為本節課核心內容的升華;根據目標要求,將教材中的重難點編成有分量、有代表性的幾道題,學生通過所展現當場鞏固練習或課後作業,學生可以直接從信息化環境和教學資源中獲取知識;通過信息技術手段獲取課程內容,達到最終的學習目標。
六、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促進教師的教學技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現代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讓信息技術幫助教師備好課,促進學生學好知識,而是應當科學地把信息技術通過課堂展現給學生。學校要經常組織教師進行校級信息技術培訓,促使老師在信息技術的應用方面有很大的提高。組織教師經常練習課件製作,定時評比出優秀的課件,然後展現給教師進行互相學習。教師講課應以多媒體為主,這樣可鍛煉老師們的電化教學能力與實際操作能力。在教學進程中,教師要充分尊重教學過程中學生的主體地位,創造平等合作的師生關系。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想像力和積極的個性,激發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當今社會是信息化的社會,要求學生學會大量的獲取信息方法,學會快速的處理信息。課堂教學所用的教材畢竟不同於網路信息,網路信息無限的豐富,能無限的充實學科教材的內容。可以利用信息技術的優勢,擴充教材內容,優化學科教學,加大學生信息量的獲取,開闊學生課堂學習的視野。
總之,面對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熱」,廣大一線教師應靜下心來,認真研究和領會課程整合的實質與精髓,避免陷入技術至上的誤區,撿了芝麻而丟了西瓜。真正的整合應是該用時就用,不該用時就不用,要用得恰到好處。
總之,「信息技術作為認知工具的課程整合無疑將是信息時代中佔主導地位的課程學習及教學方式,必將成為學校教育教學的主要方法」。因此信息技術和學科的整合,對於提高教與學的效率,改善教與學的效果,發展學生的「信息素養」,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以多媒體化、網路化、智能化為主要特徵的現代化信息技術,把課堂教學中的一個個問題變成了打開知識寶庫的金鑰匙,點燃了學生創造火花的火種。運用多媒體技術手段使抽象的問題具體化、枯燥的問題趣味化、靜止的問題動態化,充分體現出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達到了課堂教學預期的目標。提高認識,努力學習信息技術,為培養新世紀合格人才、優秀人才做好准備.
❻ 如何提升個人信息技術水平
1、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培訓部門提供統一的學習資料,通過集中培訓、自學理論,再通過上機操作、教研活動、撰寫案例、撰寫學習心得等,達到與實踐相結合。
2、依靠個體努力即自我研修,如理論學習材料的自學、筆記、心得、案例等,把理論知識進行消化、吸收,從而真正達到個人信息技術水平的提高。
3、集中培訓與分散培訓相結合;觀看大量的光碟資料,還有網路課程資源。
(6)信息技術如何做到完全學習擴展閱讀:
提高個人信息技術水平,應落腳在課程教學和組織管理的變革之中。在日常的教育活動中,學校首先要以學生為中心,並將學生信息素養提升擺在突出位置。決定信息化教學質量的首要因素往往不是教師的教學組織,而是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自律性,學校應輔助教師利用多種手段,積極調動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自覺性。
學校要給教師釋放更大教學自主權。教師作為教學的實踐者,教育信息化應用的整個資源服務和技術支持體系應該圍繞教師的教學設計展開。由於有更加豐富優質的線上資源可供使用,教師也可以從知識傳授者的角色中解放出來,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教學活動引領者。
❼ 如何在信息技術教學中促進學生有效學習
1.把握備課的重點.提高目標達成的有效性
高中信息課程標準是的總目標是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因此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要把以下三點列為備課的重點。第一,教師要以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為目標,注重培養學生信息處理與交流的能力;第二,要對教材和學生進行綜合的分析,分析教材的重難點和學生可能遇到的困難,然後選擇恰當的教學策略,指導學生掌握重難點,克服困難;第三,通過創設情境、設計學生感興趣的探究任務和體驗活動等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嘗試在的學習情境中探索、思考、理解,把被動學習轉化為主動學習,使教學目標能更有效地達成。
2.通過課堂上的有效教學來促進學生的有效學習
一節優秀信息技術課,關鍵在於能通過有效教學來促進學生有效學習。有效教學是通過有效講授、有效的師生互動、有效激勵等實現。
(1)有效講授
有效講授的原則是清晰明了、有吸引力、掌握節奏,提供鼓勵性的即時反饋,注重引導學生的體驗等。
(2)精煉地講授學習要點
在課前,教師要充分了解學生的基礎和特點,分析和把握教材,明確教學的重點與難點,研究教法,編選與組織精要的學習內容,用最精練的語言講授,還要懂得用具體形象地例子描述抽象地概念。在學生學習虛擬現實特點時,為了讓學生更好地了解「多感知」這個特點,教師可以這樣講授的:「如一塊蛋糕看上去是黃色的,聞一聞是香的,嘗一口是甜的這就是多感知。 」
(3)利用舊識學習新知
在課前設法讓學生能夠接觸與所學內容相關的信息,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和生活經驗,與新的學習內容形成連結,並採取適當的學習策略,多種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學習新知,為學生製造容易學習的經驗。
(4)有效的師生互動
有效的師生互動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①創設愉悅的情境
通過生動有趣的情景導入和設計富有挑戰性的循序漸進的任務,營造和諧的學
習氛圍,創設一個平等溫暖、充滿善意的學習情境,讓學生享受學習的樂趣,分享學習的快樂,激發創作靈感。
②師生互動溝通
有效教學要求教師在課堂上提出有效的問題,仔細觀察學生的反應,認真傾聽學生的回答,並適當提示和評價。不僅要傾聽學生的回答,更要傾聽學生對自己的提問,盡可能地解決學生的各種學習問題,要重視培養學生質疑和發現問題的能力。必須努力提高學生提問的能力,逐漸使學生養成善於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習慣。對學生的一些怪的想法或新的觀點,應先肯定學生的奇思妙想,並對這些想法和觀點及時地探討;對於學生的猜測和疑問,要抓住亮點,積極充分地肯定;對於錯誤的質疑,決不嘲諷打擊,而是進行正確的引導。學生在提出問題後,如果是依靠自己或團體的力量都不能解決,而又恰恰是學習中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這就是需要教師耐心地講解。
(5)有效激勵
教學過程中,學生的情意因素不僅對認知活動起著推動、強化和調節的作用,而且其自身的發展也是有效教學的重要追求。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運用情意激發策略,通過激勵、肯定、贊揚、暗示等跡蘆多種教育方式激發學生學習的情意力量,促進學生主動積極地學習。
①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
墨子說:「志不高者智不達。」 在教學中,首先要幫助學生明確學習目的,樹立遠大抱負,從而激發強烈的學習動機。教師要把學習信息技術的重要性與學生將來的發展聯系起來,讓學生懂得掌握信息技術是信息時代發展不可或缺的技術,是培養社會高層次人才的需要,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動機。其次,要重視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建立良好師生關系,創設問題情境,豐富教學材料和運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等途徑,幫助學生培養學習興趣。再次,要幫助學生發展積極的自我概念。自我概念是指個體對自己的看法和評價。教師要通過指導學生的自評和反思,讓學生學會恰如其分地認識自我,幫助學生發展積極的自我概念。 ②培養與激發學生學習的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是人們對自己是否能夠成功地進行某一行為的主觀判斷,它是個體的能力自信心在某項活動中的具體體現。如果學生雖然認識到取得好成績的重要性,但卻感到取得這種期望的成績力所難及,就會望而卻步。因此,培養學生良好的自我效能感,對者州飢促進學生有效學習具有重要作用。幫助學生提升自我效能感的常用方法有三種。第一,利用成功體驗提升效能。對於知識水平和能力有差異的學生,教師要善於設計恰當的教學任務並把任務分層,基本層次的學生要求完成基本任務,有餘力的學生完成拓首返展任務,使每一個學生都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提高自我效能感。第二,利用榜樣提升自我效能感。班杜拉認為,人的許多效能期望來源於觀察他人的替代經驗,榜樣的行為表現是個體自身效能的一種重要參照。如在學習Cool 3D三維動畫的製作時,教師先呈現以往學生創作的優秀作品,並介紹成功之處,然後又在學生製作動畫的過程中,不斷發現和展示美觀的,有創意的作品,最後再讓做得比較出色的學生來介紹自己的作品。通過這種榜樣的作用,使學生觀察到與自己能力相似的同伴成功地完成某些學習任務,就會替代性地轉化成對自己能力的認同,相信自己也有能力完成這個任務,從而增強自我效能感。第三,利用言語說
服提升效能。教師要相信每個學生具有可以開發的天賦和才能,通過對學生發自內心的期望,對學生的學習進步給予適當的言語激勵,培養學生積極的自我效能感。
3.通過學生的嘗試學習來實現有效學習
嘗試學習是一種有效的學習方式,就是在教師沒有講解知識之前,要求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自己獨立嘗試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案,在嘗試過程中不僅掌握了知識,並且逐漸形成適於自己的學習風格,靈活選擇運用各種學習方法、策略。 「自主、探究、合作」這三個關鍵詞為新課程標准下學生的學習注入了新鮮的活 力,並且從三個方面界定的有效學習方式的本質特徵。通過學生的嘗試學習從這三個方面來實現有效學習。
(1)嘗試學習是自主的學習
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是保證嘗試學習有效性的基礎。首先,要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樂於嘗試。通過嘗試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學習變成了學生自身的需要,並掌握自主學習的方法,享受學習的過程。其次,在課堂教學中要切實做到「五多」。「五多」即是指讓學生多觀察、多動手、多動腦、多動口、多活動,讓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到嘗試學習中。最後,大膽讓學生參與嘗試。教師要增加學生嘗試和體驗實踐的機會,學生把所學的技巧或概念,適當的運用到真實的世界中驗證,並進行學習遷移。
(2)合作是嘗試學習成功的保障
嘗試活動前,教師要認真准備嘗試問題,結合課程目標研究學生發展的實際,設計能夠促進學生敢於嘗試、樂於嘗試並能取得嘗試成功的嘗試問題。在嘗試的過程中,學生由於個體的差異會面臨不同的情況,教師要能巧妙地、適當地、啟發式地引導學生走出困境,用新的嘗試方法解決問題,以保證學生的嘗試取得成功。
學生應該充分發揮班集體的相互影響、合作的作用,發揮集體智慧的功效,取得更大程度的嘗試成功。通過協作學習與分享學習,使小組協作活動中的個體(學生)可以將其在學習過程中探索、發現的信息和學習材料與小組中的其它成員共享,甚至可以同其它組或全班同學共享。學生之間存在著個別差異,嘗試學習的能力也有差異,通過發揮學生之間的碰撞、交流合作,可以提高嘗試學習的有效性。
(3)嘗試學習是一種探究學習
嘗試學習的過程實際上就是探究的過程。嘗試學習的目的就是要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讓學生從小不斷地嘗試,為長大後的探究打下堅實的基礎。嘗試學習過程中,教師給學生設置好嘗試問題後,要求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嘗試解決問題。如在學習《虛擬現實初探》時,教師先提出探究問題:「請通過三個例子歸納出虛擬現實有什麼特點。」。接著提供信息資源(學習網站和在線幫助等),通過體驗探究策略,讓學生體驗三個例子——3D游戲、三維全景圖和電影《捍衛機密》片斷,然後讓學生嘗試解決探究問題,這樣可促使教學目標有效達成。
4.有效評價
堅持發展性評價的原則,促進學生發展的有效性。對學生學習的評價,既要關注學生的學業成績,更要關注他們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形成和發展;既要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變化和發展。評價應注重學生發展的進程,注重形成性評價,強調學生個體過去與現在的比較,通過評價使學生真正體驗
到自己的進步,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例如課堂上教師設計了回答問題和討論的環節後,我們可以對積極參與討論的小組和同學給予充分的肯定。通過記錄討論發言和回答問題的次數和評選發言的優勝獎等活動,另外還可以通過由老師和學生共同投票的方式選出學習優秀成果(如多媒體作品)。對於比較精彩的發言或水平較高的作品,教師要多用贊美的語言,同時不能忽略對學習有進步的同學的鼓勵,充分發揮評價的激勵作用。兼顧集體發展評價與個人發展評價,採用自評、互評、師評相結合的方式。評價的手段和形式應多樣化,要結合評價內容和學生學習特點靈活選擇「表現性評價」、「作業作品評價」、「成長記錄袋」等評價形式,全面評價學生的學習。
❽ 怎樣學好信息技術
信息技術的應用包括計算機硬體和軟體,網路和通訊技術,應用軟體開發工具等。計算機和互聯網的普及以來,人們日益普遍的使用計算機來生產、處理、交換和傳播各種形式的信息(如書籍、商業文件、報刊、唱片、電影、電視節目、語音、圖形、影像等)。
自學是掌握知識的主要途徑,是學好信息技術課程的基礎。動手是培養技能的基本途徑,是學好信息技術課程的關鍵。應用是培養技能的有效途徑,是學好信息技術課程的根本目的。總之,理論必須與實踐相結合,才能真正的學好信息技術課。
❾ 如何學計算機信息技術
首先,當前計算機的知識體系已經比較龐大了,初學者需要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來制定學習計劃。學習計算機技術除了要具有一定的學習能力能力之外,對於學習場景也有一定的要求,比如是否有交流和實踐的環境對於學習效率有非常直接的影響。
對於大部分初學者來說,學習計算機知識可以按照以下三個步驟來進行:
第一:學習操作系統知識。學習計算機知識往往都會從操作系統開始學起,學習操作系統不僅能夠了解計算機的資源管理方式和任務調度方式,同時也會了解計算機的體系結構和基礎的網路知識。
學習操作系統可以從Linux開始學起,一方面Linux操作系統的應用比較廣泛,另一方面Linux操作系統是開源系統,未來可以通過閱讀其源代碼來深入了解操作系統的細節。
第二:學習編程知識。編程知識是計算機技術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編程的應用場景也在不斷得到拓展,隨著工業互聯網的普及和應用,未來更多的職場人都需要掌握一定的編程知識。
編程語言的應用與場景有非常直接的關系,對於初學者來說,可以學習一門全場景編程語言,比如Java、Python、C#等就是不錯的選擇。從當前的發展趨勢和應用前景來看,初學者可以從Python語言開始學起。
第三:學習資料庫知識。資料庫知識在當前的大數據時代還是比較重要的,學習資料庫可以從關系型資料庫開始學起,然後再逐漸向NoSql資料庫過渡。學習資料庫的應用並不復雜,比如Sql語言還是比較容易掌握的。
最後,學習計算機知識一定要重視交流,尤其要多與計算機專家進行交流,交流的過程不僅能夠解決一些學習上的困難,同時也會給自己的學習指明方向。
❿ 初中如何學好信息技術
信息技術課作為中學階段的一門必修課,足以體現它在未來教育學生素質培養中的重要性,而信息技術這門課程的特點是知識更新很快,加上現階段學校教育中的偏駁,如何利用好僅有的課堂教學時間,提高學習效果,方法至關重要。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無疑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特別像信息技術這樣的過渡學科,必須有獨特的、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就本人在幾年信息教學過程中的做法與體會,學生學好信息課要把好五關:興趣、任務、實踐、應用與協作。
一、要有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特別是信息技術課堂重復機械地上機操作,學生從心理上很容易產生厭學情緒,對學生邏輯思維的培養也會產生不利影響。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學生並非對教師課堂教學內容感興趣,而是抱著上課能不能上網玩游戲的心理被動地接受知識,勢必不能取得好的學習效果。要使學生對課堂教學內容產生興趣,必須抓住學生的心理,深入了解學生的學校學習與課外生活,將枯燥的知識技能溶入到學生身邊感興趣的事物中,讓學生首先從心理上產生濃厚的興趣,使學生自己想學,願意去學。
二、明確任務
由於中學生身心發展還不夠成熟,往往很難明確教師課堂教學中的重點,特別是教師多種教學媒體的應用,容易使學生偏離主題,學生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從那裡下手。所以,在學生對課堂教學內容產生興趣以後,教師應該明確課堂學習任務,使學生明確任務,有的放矢,使學生能夠在有限的45分鍾內學有所獲,從而避免了學生稀里糊塗、鬍子眉毛一把抓的現象,使學生有事干。
三、動手實踐
紙上得來終覺淺,決知此事要躬行。《意見》中指出,「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是一門知識性與技能性相結合的基礎工具課程。」這說明知識性與技能性相結合是信息技術課程的性質,而其中技能性,也就是操作性,則占據主要地位。信息技術課程的性質決定了我們必須把培養信息技術基本技能作為該課程的主要任務,而動手是領會、鞏固和運用知識的最有效的手段,是培養技能的基本途徑。
信息技術學科操作性特別強,不動手是很難知道其中的緣由的。自從人們周圍開始出現計算機的身影起,計算機就被人蒙上了神秘的面紗,對剛剛接觸計算機的中學生來講,更顯得高深莫測,其實只要學生動手去實踐,去操作,很快就能克服這種心理,原來計算機是如此的簡單有趣,了解計算機是今天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智能工具。另外,動手實踐是學習計算機操作技能的一項基本方法,學生在平時不斷的自我實踐過程中,逐漸培養出一種學習使用計算機的基本素養,這也是中學計算機教學的目的所在。邊動手邊動腦是學習計算機的基本模式,這樣就避免了死記硬背、「紙上談兵」的傳統學習方法。技能水平隨練習而提高,隨著練習次數的增加,進行某種操作或活動的速度加快,這是技能形成的一般趨勢。信息技術技能也不例外。就拿最基本的指法練習來說,一開始你可能連最基本的鍵位都不清楚,手指敲擊鍵盤的姿勢也比較笨拙,但持續一段時間之後,你就會覺得輕松多了。如果能堅持每日練習的話,你的速度就會持續快速上升,最後甚至讓你覺得不可思議。
動手還可以增強你的自信心。自信是學習過程中的巨大動力。只要親自動手去試一試,實際操作一下,你就會從內心裡感覺到計算機並不是那麼神秘。這樣,即使每次動手只有很小的一點點收獲,你也會有一種日見成效的感覺,隨之你的信心也會大增,學習勁頭也就更大。
總之,信息技術課堂教學變化多樣,只要牢牢地把握學好信息技術課程的這幾大訣竅,你對信息技術課程的興趣就會與日俱增,學習動力也會隨之逐步增強,對提高信息技術課堂學習效率不無益處。最後,你必定能駕駛信息技術這艘航船,順利抵達勝利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