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詠雪文言文評點
才華橫溢,風流蘊藉,善於觀察,富有詩意。
言語第二之七十一、詠雪之才(原文)謝太傅寒雪日內集,與兒女講論文義,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可擬。」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風起。」
公大笑樂。即公大兄無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
(譯)謝太傅(安)在一個寒冷的雪天召集家人,給晚輩們探討文章義理,一會兒雪下得急起來,太傅欣然說道:「白雪紛紛何所似?」哥哥的兒子胡兒(謝胡)說:「撒鹽空中差可擬。」哥哥的女兒(謝道韞)說:「未若柳絮因風起。」
太傅高興得大笑。這個女子是太傅大哥謝無奕的女兒,左將軍王凝之的妻子。
方正第五之一、元方答客
(原文)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捨去,去後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客問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滲唯乎曰:「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譯)陳太丘(寔)和朋友相約外出,約定的時間是中午,可到了中午了,朋友還沒來,太丘不再等候就自己走了,(陳太丘)離開後,朋友才到。陳元方當時七歲,正在門外玩,客人問元方:「你父親在嗎?」元方回答:「等你好久都不來,已經走了。」朋友就大怒說:「真不是人啊!和人約好出去,卻丟下別人自己走了。」元方說:「你和我父親約在中午,到了中午你卻沒來,這就是不講信用;對著兒子罵他的父親,這就是不懂禮貌。」朋友很慚愧,下車來握元方的手(想表示親近),元方走進家門,頭也不回。
言語第二之七十一、詠雪之才
(原文)謝太傅寒雪日內集,與兒女講論文義,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可擬。」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風起。」公大笑樂。即公大兄無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
(譯)謝太傅(安)在一個寒冷的雪天召集家人,給晚輩們探討文山念章義理,一會兒雪下得急起來,太傅高興地說:「這紛紛揚揚的大雪像什麼呢?」哥哥的長子胡兒說:「跟把鹽撒在空中差不多。」哥哥的女兒說:「不如比作風把柳絮吹得滿天飛舞。」太傅高興得笑了起來。(謝道韞)就是太傅大哥謝無奕的女兒、左將軍王凝之的妻子。
這一則被編入書中「方正」一門。「方正」,即正直不阿,為人正派,是一種好的品格。
本文記陳紀和來客的對話。先交代對話的背景,「期日中,過中不至」,說明不守信約的是客人,而不是陳太丘;「太丘捨去,去後乃至」,既至而不見太丘,這是客人發「怒」的原因;陳紀其時正「門外戲」,故與客相遇,這是對話的由來,也交代了對話的地點。寫法與前一則相同。
對話可分兩層:前一層屬於信叢悉息交流性質,作鋪墊用;後一層是對話的主要內容,寫客人得知太丘已經離去,不反省自己的過失,反而怒責太丘,語言粗野,不堪入耳;陳紀則針鋒相對,指出對方「無信」「無禮」,義正而辭嚴,逼得對方無言可答。
結尾是:客人以「下車引之」表示認錯,但陳紀「入門不顧」。
1、謝公是為了營造了一種融洽、歡快、輕松的家庭氣氛。
2、謝安對這兩個答案的優劣未做評定,只是「大笑樂」而已,十分耐人尋味。但這是一個有力的暗示,表明他贊賞道韞的才氣。
3、言語第二之七十一、詠雪之才(原文)謝太傅寒雪日內集,與兒女講論文義,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可擬。」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風起。」
公大笑樂。即公大兄無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
(譯)謝太傅(安)在一個寒冷的雪天召集家人,給晚輩們探討文章義理,一會兒雪下得急起來,太傅高興地說:「這紛紛揚揚的大雪像什麼呢?」哥哥的長子胡兒說:「跟把鹽撒在空中差不多。」哥哥的女兒說:「不如比作風把柳絮吹得滿天飛舞。」
太傅高興得笑了起來。(謝道韞)就是太傅大哥謝無奕的女兒、左將軍王凝之的妻子。
小題1:(1)家庭聚會(2)不久,一會兒(3)高興(4)比不上小題2:謝 太 傅 /寒 雪 日 內 集,與 兒 女 講 論/ 文 義。
小題3:道韞是太傅大哥謝無奕的女兒,左將軍王凝之的妻子。小題4:C小題5:鹽,柳絮 蒲公英、棉花、絨毛······ 小題1:試題分析:(1)「內集」屬實詞,一詞多義。
「內」指內部,文中指家庭內部,「集」,即集會之意。(2)「俄而」為古語中表示時間短暫的詞語,今已不用。
翻譯時將它們換成現代漢語中合適的詞即可。(3)「欣然」一詞與今義相同。
(4)「未若」系古文中常見的固定片語,「未」表示否定,不;「若」,譯成「如」。點評:本題容易。
此類題最常見題型有:①直接型,即指定文中若干個詞讓學生直接解釋,如本題;②選擇型,即給出幾組文言語句,指出已經解釋的詞語正確與否。要求解釋的詞,一般為常見實詞、虛詞,注意重要實詞、虛詞的積累,尤其是古今異義、通假、詞類活用、一詞多義等古文現象,考試出現頻率極高。
小題2:試題分析:第一分句屬主謂結構,「謝太傅」為主語,可在其後斷開;「寒雪日」表示時間、天氣,修飾動詞「內集」,共同構成謂語部分,不易斷開。第二個分句「與女兒」表示對象,屬介詞短語,修飾「講論文義」,中心語是動賓結構,因較長,可在「講論」後斷開。
點評:本題容易。該類題題型有直接劃分(如本題)、選擇等,內容可涉及朗讀感情、語氣、節奏等。
節奏劃分一參考意義,二參考音節,三參考表達習慣,四參考特殊讀法。小題3:試題分析:注意關鍵詞的翻譯,如「公」指「謝道韞」,具體指出何人;「無奕」,為 「太傅大哥謝無奕」,字無奕。
「 王凝之」,指人名,注意不要誤解為「王凝」的(妻子),古代常用「之」入名。點評:本題稍難,是文言文閱讀的必考題。
翻譯必須忠實原文,明白曉暢。可直譯,可意譯。
但倡導直譯,盡量做到字字落實,可按照「留、刪、補、調、換」五字訣的方法進行。通假字、詞類活用、古今異義詞、重要實詞或虛詞等系得分點,要特別注意,一定要聯繫上下文,選准它的確切解釋。
小題4:試題分析:題干中「之」附在人名後,無實際意義。A為代詞,指蚊。
B為結構助詞,「的」 C心是名詞,所向是所字性短語(所和後面的字構成的是名詞性短語)。兩個名詞不能連用,故「之」字是取消兩個名詞之間的獨立性,無實際意義。
D指元方,代詞。故選C。
點評:本題容易。此類題最常見題型有:①直接型,即指定文中若干個字詞讓學生直接解釋,如本題;②選擇型,即給出幾組文言語句,指出已經解釋的詞語正確與否或者判斷詞義和用法是否相同等。
要求解釋的詞,一般為常見實詞、虛詞,注意重要實詞、虛詞的積累,尤其是古今異義、通假、詞類活用、一詞多義等古文現象,考試出現頻率極高。小題5:梳理內容即可得出,可抓住關鍵詞句,如「撒鹽空中差可擬。」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風起。」想像喻體一要吻合雪輕、白、梅花狀等特點,二要充滿美感。
點評:本題稍難,此類題題型表現為填空題、簡答題、圖表題等,以簡答題為主。解說內容一要梳理脈絡,概括段意、層意,二要捕捉關鍵詞、句、段。
拓展遷移是開放性題,合情合理即可。答題一要與作品密切相關,二要個性表達,三忌照搬原作。
《詠雪》原文
謝太傅寒雪日內集,與兒女講論文義。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可擬。」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風起。」公大笑樂。即公大兄無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
《詠雪》譯文
一個寒冷的雪天,謝太傅把家人聚會在一起,跟子侄輩的人講解詩文。不久,雪下得大了,太傅高興地說:「這紛紛揚揚的大雪像什麼呢?」他哥哥的長子胡兒說:「跟把鹽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兒道說:「不如比作風把柳絮吹得滿天飛舞。」太傅高興得笑了起來。她就是謝太傅的長兄無奕的女兒,左將軍王凝之的妻子。
本文通過寫詠雪,表現了謝道韞的聰明智慧,才華出眾.
譯文:陳太丘跟一個朋友約定一同出門,約好正午時碰頭。正午已過,不見那朋友來,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太丘走後,那人才來。太丘的長子陳元方那年七歲,當時正在門外玩。那人便問元方:「你爸爸在家嗎?」元方答道:「等你好久都不來,他已經走了。」那人便發起脾氣來,罵道:「真不是東西!跟別人約好一塊兒走,卻把別人丟下,自個兒走了。」 元方說:「您跟我爸爸約好正午一同出發,您正午到,就是不講信用;對人家兒子罵他的父親,就是失禮。」那人感到慚愧,便從車里下來,想跟元方握手,元方連頭也不回地走進了自家的大門。
2. 文言文"期行"從表達方面看,注重什麼
說明「信」和「禮」的重要性。
這一則被編入書中「方正」一門。「方正」,即正直不阿,為人正派,是一種好的品格。
本文記陳紀和來客的對話。先交代對話的背景,「期日中,過中不至」,說明不守信約的是客人,而不是陳太丘;「太丘捨去,去後乃至」,既至而不見太丘,這是客人發「怒」的原因;陳紀其時正「門外戲」,故與客相遇,這是對話的由來,也交代了對話的地點。寫蔽高法與前一則相同。
對話可分兩層:前一層屬於信息交流性質,作鋪墊用;後一層是對話的主要內容,寫客人得知太丘已經離去,不反省自己的過失,反而怒責太丘,語言粗野,不堪入耳;陳紀則針鋒相對,指出對方「無信」「無禮」,義正而辭嚴,逼得對方無言可答。
結尾是:客人以「下車引之」表示認錯,但陳紀「入門不顧」。
《陳太丘與友期》何以不入「夙惠」門?
「夙惠」門是《世說新語》36門中的第12門,專記聰敏兒童的故事。這一則記陳紀七歲時的故事,也表現了他的聰敏,宏拆尺但主要是寫他懂得為人的道理,「御滑無信」「無禮」二語為全篇核心,可見作者的意圖是借陳紀的責客語,從反面來說明「信」和「禮」的重要性,所以還是放在「方正」門內為好。
3. 今天可以讀到古代的著作,說明信息具有什麼性質
1、今天可以讀到古代的著作,說明信息具有的性質是:傳遞性。
2、信息的傳遞性是指:信息可以在時間上或在空間中從一點傳遞到另一點.
閱讀古代著作,正是指信息在時間上從古代傳遞到了今天。型亮
3、信息的其他性質:鉛配
普遍性; 無限性; 相對性; 有序性卜激寬; 變換性; 動態性; 轉化性
4. 信息的性質和功能是什麼
信息的主要性質
(1)普遍性
信息是事物運動的狀態和狀態變化的方式,因此,只要有事物的存在,只要事物在不斷地運動,就會有它們運動的狀態和狀態變化的方式,也就存在著信息,所以信息是普遍存在的,信息具有普遍性.
(2)無限性
在整個宇宙時空中,信息是無限的,即使是在有限的空間中,信息也是無限的.一切事物運動的狀態和方式都是信息,事物是無限多樣的,事物的發展變化更是無限的,因而信息是無限的.
(3)相對性
對於同一個事物,不同的觀察者所能獲得的信息量可能不同.
(4)傳遞性
信息可以在時間上或在空間中從一點傳遞到另一點.
(5)變換性
信息是可變換的,它可以有不同載體用不同的方法來載荷.
(6)有序性
信息可以用來消除系統的不定性,增加系統的有序性.獲得了信息,就可以消除認識主體對於事物運動狀態和狀態變化方式的不定性.信息的這一性質是信息對人類具有特別重要的價值.
(臘逗棗7)動態性
信息具有動態性質,一切活的信息都隨時間而變化,因此,信息也是有時效的.信息是事物運動的狀態和狀態變化的方式,事物本身在不斷發展變化,因而信息也會隨之變指粗化.脫離了母體的信息因為不再能夠反映母體的新的運動狀態和狀態變化方式,它的效用就會降低,以至完全失去效用.這就是信息的時效性.所以人們在獲得信息之後,並不能就此滿足,信息要及時發揮效用,要不斷補充和更新.
(8)轉化性
信息可以轉化,在一定的條件下,信息可以轉化為物質、能量.最主要的條件是信息必須被人們有效地利用.正確而有效地利用信息輪拆,就可能在同樣的條件下創造更多的物質財富和能量.
功能
反應事物內部屬性、狀態、結構、相互聯系以及與外部環境的互動關系,減少事物的不確定性.
5. 文言文的溝通是怎麼講
文言文或白化文假如你是古人。
假如你是古人,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老百姓,整天之乎者也地說話,這肯定是一個神經病。難不成普通說個話也要查字典?人們會選擇合適自己的語言來說話。
也就是說,文言文不易於口頭交流。這也正是有些人(不論古今)一看文言文就頭疼的原因。
分析你的問題,要從文言文與白話文的比較來說起。1、文言文比白話文言簡意賅,往往簡單的幾個字就能譯成很多文字。敗備
2、剛才說的,文言文不易於口頭交流。據2得:既然文言文不易於口頭交流,那麼文言文的出現,就一定不是口頭相傳的。
我們可以發現,文言文都是出現在書本里的。也就是說,文言文可能是古代一種專門用於記述語文面的語言方式。
這一點和1不謀而合。當人們覺得,要讓自己的後人知道我們這一輩人生活過的時候,或是需要某些事情要特殊記憶的時候,就誕生了文字。
文字又演變,從甲骨文、鍾鼎文等等,一直到今天使用的漢語,一定經歷了一個漫長的歲月。不過我不太清楚,鍾鼎文和甲骨文上記述的是白話文還是文言文?以上均是現有白話文後又文言文的說法。
下面是現有文言文後有白話文的假說:古時候,人們沒造那麼多的字,表達的意思也不清晰,於是,就把要說的話縮略,形成這言簡意賅的文言文。隨著造的字越來越多,表達意思越來越清殲枯卜晰。
漸漸的,就形成了易於交流的白話文。不過這個說法有個欠缺,就是如果是按造的字來講話的,那麼有寫字是寫不出來的。
在這里也打不出來,你慢慢想,就會想到很多。說不好聽的,就像罵人的臟話,若不是從古口頭傳到今,誰去發明它們氏穗怎麼寫呀!當然,我認為文言文是取自於人們口頭相傳的方言。
因為我堅信普通話不是方言。沒有一個地方的中國人從一開始就把普通話當作方言的。
當人們沒有普通話的時候,人們彼此的方言也是聽不懂的。不過我想,方言這個東西也和南北的差異有關。
從南到北,方言也應該有一個地域上的過渡流程。所以,一點一點,白話文和文言文就可以流傳廣開,得到廣泛的推廣和應用。
至於普通話,我想它最初的形態應該是在私塾里。人們有了文字以後,就會有小孩子看不懂書。
於是,相應的行業也就誕生了——教育業。人們把說話、寫字的最正確的方式組合起來,就形成了教材和字典。
一開始的時候沒有字典,「口頭字典」就應是在私塾里誕生的。普通話只不過是把方言規范起來而已。
「聯系方式」在古文中沒有對應的詞彙。
所謂聯系方式,是指現代社會人與人溝通方式的相關信息,及其所依託的渠道、平台。如:電報掛號、郵政編碼、詳細地址、固定電話號、QQ號碼、MSN地址、飛信號碼、電子郵箱、手機號碼、網路用戶名、微信等。這個詞本身是在信息發展過程中產生的。
古人沒有電話、郵局或網路,唯一的聯系方法是捎信(傳書、遞刺),因而也就沒有與「聯系方式」近義的詞語。如同「電子郵箱」、「信息平台」、「高鐵」一樣,是不能逆向解釋的。
假如要用文言文方式反映現代人的生活,對古文原本沒有的詞彙,完全可以直接使用「聯系方式」這樣的詞。我們從上古到近代的「古文」對比中,也能發現文言文中的詞語是隨著社會發展而不斷豐富的。如「內閣總理大臣」,在先秦的古文中是不存在的。
文言:指在「五四」之前通行的以古漢語為規范的漢語書面語
文言文:用文言寫的文章
所以很明顯,文言是別於白話的古漢語書面語。這里強調的是書面語,只用於寫作,不用於口語交流。
古人的口語(白話)另成系統,與文言不盡相同,倒和我們今天所通行的口語有相似之處。
例如《孔雀東南飛》是南北朝廣泛傳頌的民歌,因此其中的語言也就和當時的口語極為接近,請看第一句:「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這句比較淺顯,雖和今天的口語雖有差異,但不大。這就能反映出但是口語的特點。
另外,四大名著除了《紅樓夢》之外,其它三部都是在民間故事或說書藝人說書的基礎上創作的,其語言特點也帶有一定的口語性質,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半文半白」。
五四之後直接用口語進行創作,其書面語與口語是基本保持一致,所以我們可以從今天,或者是解放前的書面語去判斷我國近現代的口語和我們今天的口語是相近的。
因此古代人日常交流時使用與我們現在的口語相近的語言,只是寫文章時才用那些之乎者也的文言文,以示很有學問,區別於普通的、沒讀過書的老百姓。
6. 交流信息一詞用文言文怎麼說的
交流信息一詞用文言文可以翻譯為「音信互傳」或「報導往來」。
7. 信息的性質是什麼
信息的基本特徵有:普遍性與客觀性、依附性、可貯存性、再生性、共享性、時效性、傳遞性等。
1、普遍性與客觀性,即信息是普遍存在的,且不以人的主觀意識為轉移。
2、依附性指信息必須依附於信息媒體而存在。如:文字、圖像、聲音、動畫等。
3、共享性,說的是信息是一種資源,具有使用價值。信息在復制、傳遞、共享的過程中,可以不斷地重復產生副本,但其本身並不會減少,也不會被消耗掉。
4、時效性指信息隨著時間的推移,可能會失去其使用價值,變成無效信息。因此,必須及時獲取信息、利用信息。
5、傳遞性指信息可以實現空間上的傳遞。
6、可貯存性指信息可以通過人腦、、書寫、印刷、縮微、錄像、錄音等方式貯存。
信息的注意事項:
1、消息x發生的概率P(x)越大,信息量越小;反之,發生的概率越小,信息量就越大。可見,信息量(我們用I來表示)和消息發生的概率是相反的關系。
2、當概率為1時,百分百發生的事,地球人都知道,所以信息量為0。
3、當一個消息是由多個獨立的小消息組成時,那麼這個消息所含信息量應等於各小消息所含信息量的和。
8. 人與人之間的語言交流,是信息的什麼性質
人與人之間可以通慶跡禪過語言交流,州爛此時語言是信息的(譽塵)性質。
A、載體
B、時效
C、價值
D、傳遞
答案:A
9. 世說新語中文言文故事要人物點評要譯文
方正第五之一、元方答客
(原文)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捨去,去後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客問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伏哪不顧。
(譯)陳太丘(寔)和朋友相約外出,約定的時間是中午,可到了中午了,朋友還沒殲廳余來,太丘不再等候就自己走了,(陳太丘)離開後,朋友才到。陳元方當時七歲,正在門外玩,客人問元方:「你父親在嗎?」元方回答:「等你好久都不來,已經走了。」朋友就大怒說:「真不是人啊!和人約好出去,卻丟下別人自己走了。」元方說:「你和我父親約在中午,到了中午你卻沒來,這就是不講信用;對著兒子罵他的父親,這就是不懂禮貌。」朋友很慚愧,下車來握元方的手(想表示親近),元方走進家門,頭也不回。
言語第二之七十一、詠雪之才
(原文)謝太傅寒雪日內集,與兒女講論文義,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可擬。」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風起。」公大笑樂。即公大兄無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
(譯)謝太傅(安)在一個寒冷的雪天召集家人,給晚輩們探討文章義理氏滾,一會兒雪下得急起來,太傅高興地說:「這紛紛揚揚的大雪像什麼呢?」哥哥的長子胡兒說:「跟把鹽撒在空中差不多。」哥哥的女兒說:「不如比作風把柳絮吹得滿天飛舞。」太傅高興得笑了起來。(謝道韞)就是太傅大哥謝無奕的女兒、左將軍王凝之的妻子。
這一則被編入書中「方正」一門。「方正」,即正直不阿,為人正派,是一種好的品格。
本文記陳紀和來客的對話。先交代對話的背景,「期日中,過中不至」,說明不守信約的是客人,而不是陳太丘;「太丘捨去,去後乃至」,既至而不見太丘,這是客人發「怒」的原因;陳紀其時正「門外戲」,故與客相遇,這是對話的由來,也交代了對話的地點。寫法與前一則相同。
對話可分兩層:前一層屬於信息交流性質,作鋪墊用;後一層是對話的主要內容,寫客人得知太丘已經離去,不反省自己的過失,反而怒責太丘,語言粗野,不堪入耳;陳紀則針鋒相對,指出對方「無信」「無禮」,義正而辭嚴,逼得對方無言可答。
結尾是:客人以「下車引之」表示認錯,但陳紀「入門不顧」。
10. 信息交流屬於什麼行為
信息交流屬於社會行為。信息交流是指一生物發出某種信號,另一生物接收到該信號並作出某種反應。一般來說,信息交流發生在具有社會行為的動物之間。
一、五種不同專業的定義
1、 信息是物質、能量、信息及其屬性的標示。
2、信息以物質介質為載體,傳遞和反映世界各種事物存在方式運動作態的表徵。
3、信息(Information)是物質運動規律總和,信息不是物質,也不是能量!
4、信息是客觀事物狀態和運動特徵的一種普遍形式,客觀世界中大量地存在、產生和傳遞著以這些方式表示出來的各種各樣的信息。
5、信息(又稱作訊息),又稱資訊,是一種消息,通常以文字或聲音、圖象的形式來表現,是數據按有意義的關聯排列的結果。信息由意義和符號組成。
二、信息的特徵
1、 可傳輸性:信息需要依附於某種載體進行傳輸。
2、可識別性:信息能夠以一定的方式予以識別。
3、可處理性:信息可以通過一定的手段進行處理。
4、可還原再現性:信息能夠以不同的形式進行傳遞、還原再現。
5、擴散性和可共享性:同一信源可以供給多個信宿,因此信息是可以共享的。
6、時效性和時滯性:信息在一定的時間內是有效的信息,在此時間之外就是無效信息。而且任何信息從信源傳播到信宿都需要經過一定的時間,都有其時滯性。
7、可重復利用性:信源發送的信息不論傳送給多少個信宿,都不會因信宿的多少而減少,並且一種信息是可以多次被反復利用的。
8、存儲性:信息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存儲在不同的介質上。
9、 信息是可以轉換的:信息可以從一種形態轉換為另一種形態。
10、信息是有價值的:信息是一種資源,因而是有價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