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諾貝爾獎的獲得者誰越多越好!
物理學獎
1901年 W.C.倫琴(德國人)發現X射線
1902年 H.A.洛倫茲,P.塞曼(荷蘭人)研究磁場對輻射的影響
1903年 A.H.貝克勒爾(法國人)發現物質的放射性
P.居里,M.居里(法國人)從事放射性研究
1904年J.W.瑞利(英國人)研究氣體密度並發現氬元素
1905年 P.E.A.雷納爾德(德國人)從事陰極射線的研究
1906年 J.J.湯姆森(英國人)從事氣體放電理論和實驗研究
1907年 A.A.邁克爾遜(美國人)發明了光學干涉儀並進行光譜學和度量學的研究
1908年G.李普曼(法國人)發明了彩色照相干涉法
1909年 G.馬可尼(義大利),K.F.布勞恩(德國人)開發了無線電通信
1910年 J.O.范德瓦爾斯(荷蘭人)研究氣態和液態方程式
1911年 W.維恩(德國人)發現熱輻射定律
1912年 N.G.達倫(瑞典人)發明了可以和燃點航標等蓄電池聯合使用的自動調節裝置
1913年H.卡麥林—昂尼斯(荷蘭人)從事液體氦的超導研究
1914年 M.V.勞厄(德國人)發現晶體中的X射線衍射現象
1915年 W.H.布拉格,W.L.布拉格(英國人)藉助X射線,分析迅梁晶體結構
1916年 未頒獎
1917年 C.G.巴克拉(英國人)發現元素的次級X輻射的特性
1918年 M.普朗克(德國人)對確立量子理論作出巨大貢獻
1919年 J.斯塔克(德國人)發現極隧射線的多普勒效應以及光譜線的分裂現象
1920年 C.E.紀堯姆(瑞士人)發現鎳鋼合金的反常現象及其在精密物理學中的重要性
1921年 A.愛因斯坦(德國人)發現了光畝兆運電效應定律等
1922年 N.玻爾(丹麥人)研究原子結構和原子輻射
1923年 R.A.米利肯(美國人)研究基本電荷和光電效應
1924年K.M.G.西格巴恩(瑞典人)發現了X射線中的光譜線
1925年 J.弗蘭克,G.赫茲(德國人)發現原子和電子的碰撞規律
1926年 J.B.佩蘭(法國人)發現沉積平衡
1927年 A.H.康普頓(美國人)發現康普頓效應
C.T.R.威爾遜(英國人)發明了雲霧室
1928年 O.W.理查森(英國人)發現理查森定律
1929年 L.V.德布羅意(法國人)發現物質波
1930年 C.V.拉曼(印度人)發現拉曼效應
1931年 未頒獎
1932年 W.K.海森堡(德國人)創建了量子力學
1933年 E.薛定諤(奧地利人),P.A.M.狄拉克(英國人)發現原子理論新的有效形式
1934年 未頒獎
1935年 J.查德威克(英國人)發現中子
1936年 V.F.赫斯(奧地利人)發現宇宙射線
C.D.安德森(美國人)發現正電子
1937年C.J.戴維森(美國人),G.P.湯姆森(英國人)發現晶體對電子的衍射現象
1938年E.費米(義大利)發現中子轟擊產生的新放射性元素並用慢中子實現核反應
1939年E.O.勞倫斯(美國人)發明和發展了迴旋加速器並取得了有關人工放射性等成果
1940-1942年 未頒獎
1943年 O.斯特恩(美國人)開發了分子束方法以及質子磁矩的測量
1944年 I.I.拉比(美國人)發明了著名的核磁共振法
1945年 W.泡利(奧地利人)發現不相容原理
1946年 P.W.布里奇曼(美國人),明了超高壓裝置,並在高壓物理學方面取得成就
1947年E.V.阿普爾頓(英國人)發現高空無線電短波電離層
1948年 P.M.S.布萊克特(英國人)改進了威爾遜雲霧室方法
1949年 湯川秀樹(日本人)提出核子的介子理論,並預言介子的存在
1950年 C.F.鮑威爾(英國人)開發了研究核破壞過程的照相乳膠記錄法並發現各種介子
1951年J.D.科克羅夫特(英國人),E.T.S.沃爾頓(愛爾蘭人)通過人工加速的粒子轟擊原子,促使其產生核反應(嬗變)
1952年 F.布洛赫,E.M.珀塞爾(美國人)創立原子核磁力測量法
1953年 F.澤爾尼克(荷蘭人)發明了相襯顯微鏡
1954年 M.玻恩(德國人)在量子力學和波函數的統計解釋及研究方面作出貢獻
W.博特(德國人)發明了符合計數法
1955年W.E.拉姆(美國人)發明了微波技術,進而研究氫原子的精細結構
P.庫什(美國人)用射頻束技術精確地測定出電子磁矩,創新了核理論
1956年猜鎮W.H.布拉頓,J.巴丁,W.B.肖克利(美國人)研究半導體並發現晶體管效應
1957年李政道,楊振寧(美籍華人)對宇稱定律作了深入研究
1958年P.A.切倫科夫,I.E.塔姆,I.M.弗蘭克(俄國人)發現並解釋了切倫科夫效應
1959年E.G.塞格雷,O.張伯倫(美國人)發現反質子
1960年 D.A.格拉塞(美國人)發明氣泡室,取代了雲霧室
1961年 R.霍夫斯塔特(美國人)利用直線加速器從事高能電子散射研究並發現核子
R.L.穆斯保爾(德國人)從事γ射線的共振吸收現象研究並發現了穆斯保爾效應
1962年L.D.蘭道(俄國人)開創了凝聚態物質理論
1963年 E.P.威格納(美國人)發現基本粒子的對稱性以及原子核中相互作用的原理
M.G.邁耶(美國人),J.H.D.延森(德國人)研究原子核殼層模型理論
1964年 C.H.湯斯(美國人),N.G.巴索夫,A.M.普羅霍羅夫(俄國人)發明微波激射器和激光器,並從事量子電子學方面的基礎研究
1965年 朝永振一郎(日本人),J.S.施溫格,R.P.費曼(美國人)進行對基本粒子物理學具有 深刻影響的基礎研究
1966年 A.卡斯特勒(法國人)發現和開發了把光的共振和磁的共振結合起來,使光束與射頻電磁波發生雙共振的雙共振法
1967年 H.A.貝蒂(美國人)發現了星球中的能源
1968年 L.W.阿爾瓦雷斯(美國人)通過發展液態氫氣泡室和數據分析技術,從而發現許多共振態
1969年 M.蓋爾曼(美國人)發現基本粒子的分類和作用
1970年 L.內爾(法國人)從事鐵磁和反鐵磁方面的研究
H.阿爾文(瑞典人)磁流體力學的基礎研究
1971年 D.加博爾(英國人)發明並發展了全息攝影法
1972年 J.巴丁,L.N.庫柏,J.R.施里弗(美國人)從理論上解釋了超導現象
1973年 江崎玲於奈(日本人),賈埃弗(美國人)通過實驗發現半導體中的「隧道效應」和超導物質B.D.約瑟夫森(英國人)發現約瑟夫森效應
1974年 M.賴爾,A.赫威斯(英國人)從事射電天文學方面的研究
1975年 A.N.玻爾,B.R.莫特爾森(丹麥人),J.雷恩沃特(美國人)從事原子核內部結構的研究
1976年 B.里克特(美國人),丁肇中(美籍華人)發現中性介子桱/ψ粒子
1977年 P.W.安德森,J.H.范弗萊克(美國人),N.F.莫特(英國人)從事磁性和無序系統電子結構的基礎研究
1978年 P.卡皮察(俄國人)從事低溫物理學方面的研究
A.A.彭齊亞斯,R.W.威爾遜(美國人)發現宇宙微波背景輻射
1979年 S.L.格拉肖,S.溫伯格(美國人),A.薩拉姆(巴基斯坦)預言存在弱中性流,並對基本粒子之間的弱作用和電磁作用的統一理論作出貢獻
1980年 J.W.克羅寧,V.L.菲奇(美國人)發現中性K介子衰變中的宇稱(GP)不守恆
1981年 K.M.西格巴恩(瑞典人)開發出高解析度測量儀器
N.布洛姆伯根,A.肖洛(美國人)對發展激發光譜學和高解析度電子光譜學作出貢獻
1982年 K.G.威爾遜(美國人)提出臨界現象理論
1983年 S.錢德拉塞卡,W.A.福勒(美國人)從事星體進化的物理過程研究
1984年 C.魯比亞(義大利人),S.范德梅爾(荷蘭人)對導致發現弱相互作用的傳遞者場粒子W±Z。的大型工程作出了決定性貢獻
1985年 K.馮·克里津(德國人)發現量子霍耳效應並開發了測定物理常數的技術
1986年 E.魯斯卡(德國人)開發了第一架電子顯微鏡
G.比尼格(德國人),H.羅雷爾(瑞士人)設計並研究掃描隧道顯微鏡
1987年 J.G.貝德諾爾斯(德國人),K.A.米勒(瑞士人)發現氧化物高溫超導體
1988年 L.萊德曼,M.施瓦茨,J.斯坦伯格(美國人)發現μ子型中微子,從而揭示了輕子的內部結構
1989年 W.保羅(德國人),H.G.德默爾特,N.F.拉姆齊(美國人)創造原子鍾,為物理學測量作出傑出貢獻
1990年 J.I.弗里德曼,H.W.肯德爾(美國人),R.E.泰勒(加拿大人)首次實驗證明了誇克的存在
1991年 P.G.熱納(法國人)從事對液晶、聚合物的理論研究
1992年 G.夏帕克(法國人)開發了多絲正比計數管
1993年 R.A.赫爾斯,J.H.泰勒(美國人)發現一對脈沖雙星
1994年 B.N.布羅克豪斯(加拿大人),C.G.沙爾(美國人)發展了中子散射技術
1995年 M.L.佩爾,F.萊因斯(美國人)發現了自然界中的亞原子粒子;τ輕子、中微子
1996年 D.M.李,D.D.奧謝羅夫,R.C.理查森(美國人)發現在低溫狀態下可以無摩擦流動的氦-3
1997年 朱棣文(美籍華人),W.D.菲利普斯(美國人),C.科昂-塔努吉法國人)發明了用激光冷卻和俘獲原子的方法
1998年 R.勞克林(美國人),H.施特默(德國人),崔琦(美籍華人)發現電子能夠形成新型粒子
1999年 N.霍夫特,M.韋爾特曼(荷蘭人)提出亞原子結構和運動的理論
化學獎
1901年J.H.范特·霍夫(荷蘭人)發現溶液中化學動力學法則和滲透壓規律
1902年E.H.費雪(德國人)合成了糖類以及嘌呤誘導體
1903年S.A.阿倫紐斯(瑞典人)提出電解質溶液理論
1904年W.拉姆賽(英國人)發現空氣中的惰性氣體
1905年A.馮·貝耶爾(德國人)從事有機染料以及氫化芳香族化合物的研究
1906年H.莫瓦桑(法國人)從事氟元素的研究
1907年E.畢希納(德國人)從事酵素和酶化學、生物學研究
1908年E.盧瑟福(英國人)提出放射性元素的蛻變理論
1909年W.奧斯特瓦爾德(德國人)從事催化作用、化學平衡以及反應速度的研究
1910年O.瓦拉赫(德國人)脂環式化合物的奠基人
1911年M.居里(法籍波蘭)發現鐳和釙
1912年V.格林尼亞(法國人)發明了格林尼亞試劑——有機鎂試劑
P.薩巴蒂埃(法國人)使用細金屬粉末作催化劑,發明了一種製取氫化不飽和烴的有效方法
1913年A.維爾納(瑞士人)從事分子內原子化合價的研究
1914年T.W.理查茲(美國人)致力於原子量的研究,精確地測定了許多元素的原子量
1915年R.威爾斯泰特(德國人)從事植物色素(葉綠素)的研究
1916—1917年未頒獎
1918年F.哈伯(德國人)發明固氮法
1919年未頒獎
1920年W.H.能斯脫(德國人)從事電化學和熱動力學研究
1921年F.索迪(英國人)從事放射性物質的研究,首次命名「同位素」
1922年F.W.阿斯頓(英國人)發現非放射性元素中的同位素並開發了質譜儀
1923年F.普雷格爾(奧地利人)創立有機化合物微量分析法
1924年未頒獎
1925年R.A.席格蒙迪(德國人)從事膠體溶液的研究並確立了膠體化學
1926年T.斯韋德貝里(瑞典人)從事膠體化學中分散系統的研究
1927年H.O.維蘭德(德國人)研究確定了膽酸及多種同類物質的化學結構
1928年A.溫道斯(德國人)研究出一族甾醇及其與維生素的關系
1929年A.哈登(英國人),馮·奧伊勒·歇爾平(瑞典人)闡明了糖發酵過程和酶的作用
1930年H.非舍爾(德國人)從事血紅素和葉綠素的性質及結構方面的研究
1931年C.博施(德國人),F.貝雷烏斯(德國人)發明和開發了高壓化學方法
1932年I.蘭米爾(美國人)創立了表面化學
1933年未頒獎
1934年H.C.尤里(美國人)發現重氫
1935年J.F.J.居里,I.J.居里(法國人)發明了人工放射性元素
1936年P.J.W.德拜(美國人)提出分子磁耦極矩概念並且應用X射線衍射弄清分子結構
1937年W.N.霍沃斯(美國人)從事碳水化合物和維生素C的結構研究
P.卡雷(瑞士人)從事類胡蘿卜素類、核黃素類以及維生素A、B2的研究
1938年R.庫恩(德國人)從事胡蘿卜素類以及維生素類的研究
1939年A.布泰南特(德國人)從事性激素的研究
L.魯齊卡(瑞士人)從事萜烯、聚甲烯結構研究
1940—1942年未頒獎
1943年G.海韋希(匈牙利人)利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蹤技術研究化學和物理變化過程
1944年O.哈恩(德國人)發現重核裂變反應
1945年A.I.魏爾塔南(芬蘭人)研究農業化學和營養化學,發明了飼料貯藏保鮮法
1946年J.B.薩姆納(美國人)首次分離提純了酶
J.H.諾思羅普,W.M.斯坦利(美國人)分離提純酶和病毒蛋白質
1947年R.魯賓遜(英國人)從事生物鹼的研究
1948年A.W.K.蒂塞留斯(瑞典人)發現電泳技術和吸附色譜法
1949年W.F.吉奧克(美國人)長期從事化學熱力學的研究,特別是對超低溫狀態下的物理反應的研究
1950年O.P.H.狄爾斯,K.阿爾德(德國人)發現狄爾斯—阿爾德反應及其應用
1951年G.T.西埔格,E.M.麥克米倫(美國人)發現超鈾元素
1952年A.J.P.馬丁,R.L.M.辛格(英國人)開發並應用了分配色譜法
1953年H.施陶丁格(德國人)從事環狀高分子化合物的研究
1954年L.V.鮑林(美國人)闡明化學結合的本性,解釋了復雜的分子結構
1955年V.維格諾德(美國人)確定並合成含硫的生物體物質(特別是後葉催產素和增壓素)
1956年C.N.欣謝爾伍德(英國人),N.N.謝苗諾夫(俄國人)提出氣相反應的化學動力學理論(特別是支鏈反應)
1957年A.R.托德(英國人)從事核酸酶以及核酸酶輔酶的研究
1958年F.桑格(英國人)從事胰島素結構的研究
1959年J.海洛夫斯基(捷克人)提出極普學理論並發現「極普法」。
1960年W.F.利比(美國人)發明了「放射性碳素年代測定法」
1961年M.卡爾文(美國人)揭示了植物光合作用機理
1962年M.F.佩魯茨,J.C.肯德魯(英國人)測定出蛋白質的精細結構
1963年K.齊格勒(德國人),G.納塔(義大利人)發現了利用新型催化劑進行聚合的方法,並從事這方面的基礎研究
1964年D.M.C.霍金奇(英國人)使用X射線衍射技術測定復雜晶體和大分子的空間結構
1965年R.B.伍德沃德(美國人)對有機合成法的貢獻
1966年R.S.馬利肯(美國人)用量子力學創立了化學結構分子軌道理論,闡明了分子的共價鍵本質和電子結構
1967年R.G.W.諾里什,G.波特(英國人),M.艾根(德國人)發明測定快速化學反應技術
1968年L.翁薩格(美國人)從事不可逆過程熱力學的基礎研究
1969年O.哈塞爾(挪威人),D.H.R.巴頓(英國人)為發展立體化學理論作出貢獻
1970年L.F.萊洛伊爾(阿根廷人)發現糖核苷酸及其在糖合成過程中的作用
1971年G.赫茲伯格(加拿大人)從事自由基的電子結構和幾何學結構的研究
1972年C.B.安芬森(美國人)確定了核糖核苷酸酶的分子氨基酸排列
S.莫爾,W.H.斯坦(美國人)從事核糖核苷酸酶的活性區位研究
1973年E.O.菲舍爾(德國人),G.威爾金森(英國人)從事具有多層結構的有機金屬化合物的研究
1974年P.J.弗洛里(美國人)從事高分子化學的理論、實驗兩方面的基礎研究
1975年J.W.康福思(澳大利亞人)研究酶催化反應的立體化學
V.普雷洛格(瑞士人)從事有機分子以及有機反應的立體化學研究
1976年W.N.利普斯科姆(美國人)從事甲硼烷的結構研究
1977年I.普里戈金(比利時人)主要研究非平衡熱力學,提出了「耗散結構」理論
1978年P.D.米切爾(英國人)從事生物膜上的能量轉換研究
1979年H.C.布郎(美國人),G.維蒂希(德國人)研製了新的有機合成法
1980年P.伯格(美國人)從事核酸的生物化學研究
W.吉爾伯特(美國人),F.桑格(英國人)確定了核酸的鹼基排列順序
1981年福井謙一(日本人),R.霍夫曼(美國人)從事化學反應過程的研究
1982年A.克盧格(英國人)開發了結晶學的電子衍射法,並從事核酸蛋白質復合體的立體結構的研究
1983年H.陶布(美國人)闡明了金屬配位化合物電子反應機理
1984年R.B.梅里菲爾德(美國人)開發了極簡便的肽合成法
1985年J.卡爾,H.A.豪普特曼(美國人)開發了應用X射線衍射確定物質晶體結構的直接計演算法
1986年D.R.赫希巴奇,李遠哲(美籍華人),J.C�波利亞尼(加拿大人)研究化學反應體系在位能面運動過程的動力學
1987年C.J.佩德森,D.J.克拉姆(美國人),J.M.萊恩(法國人)合成冠醚化合物
1988年J.戴森霍弗,R.胡伯爾,H.米歇爾(德國人)分析了光合作用反應中心的三維結構
1989年S.奧爾特曼,T.R.切赫(美國人)發現RNA自身具有酶的催化功能
1990年E.J.科里(美國人)創建了一種獨特的有機合成理論——逆合成分析理論
1991年R.R.恩斯特(瑞士人)發明了傅里葉變換核磁共振分光法和二維核磁共振技術
1992年R.A.馬庫斯(美國人)對溶液中的電子轉移反應理論作出貢獻
1993年K.B.穆利斯(美國人)發明「聚合酶鏈式反應」法
M.史密斯(加拿大人)開創「寡聚核苷酸基定點誘變」法
1994年G.A.歐拉(美國人)在碳氫化合物即烴類研究領域作出了傑出貢獻
1995年P.克魯岑(德國人),M.莫利納,F.S.羅蘭(美國人)闡述了對臭氧層厚度產生影響的化學機理,證明了人造化學物質對臭氧層構成破壞作用
1996年R.F.柯爾(美國人),H.W.克羅托因(英國人),R.E.斯莫利(美國人)發現了碳元素的新形式——富勒氏球(也稱布基球)C60
1997年P.B.博耶(美國人),J.E.沃克爾(英國人),J.C.斯科(丹麥人)發現人體細胞內負責儲藏轉移能量的離子傳輸酶
1998年W.科恩(奧地利人)提出密度函數理論
J.波普(英國人)提出量子化學的方法
1999年A.茲韋勒(美籍埃及人)利用激光閃爍研究化學反應
生理學醫學獎
1901年 E.A.V.貝林(德國人)從事有關白喉血清序法的研究
1902年 R.羅斯(英國人)從事有關瘧疾的研究
1903年 N.R.蘇森(丹麥人)發現利用光輻射治療狼瘡
1904年 I.P.巴甫洛夫(俄國人)從事消化系統生理學研究
1905年 R.柯赫(德國人)從事有關結核的研究
1906年 C.戈爾季(義大利人),S.拉蒙·卡哈爾(西班牙人)從事神經系統精細結構研究
1907年 C.L.A.拉韋朗(法國人)發現並闡明了原生動物在引起疾病中的作用
1908年 P.埃利希(德國人),E.梅奇尼科夫(俄國人)從事有關免疫方面的研究
1909年 E.T.科歇爾(瑞士人)從事有關甲狀腺的生理學、病理學以及外科學上的研究
1910年 A.科塞爾(德國人)從事蛋白質、核酸的研究
1911年 A.古爾斯特蘭德(瑞典人)從事有關眼睛屈光學的研究
1912年 A.卡雷爾(法國人)從事有關血管縫合以及臟器移植方面的研究
1913年 C.R.里謝(法國人)從事有關抗原過敏性的研究
1914年 R.巴拉尼(奧地利人)從事有關內耳前庭裝置生理學與病理學方面的研究
1915-1918年 未頒獎
1919年 J.博爾德特(比利時人)有關免疫方面的一系列發現
1920年 S.A.S.克勞(丹麥人)發現了有關體液和神經因素對毛細血管運動機理的調節
1921年 未頒獎
1922年 A.V.希爾(英國人)從事有關肌肉能量代謝和物質代謝問題的研究
O.邁爾霍夫(德國人)從事有關肌肉中氧消耗和乳酸代謝問題的研究
1923年 F.G.班廷(加拿大人), J.J.R.麥克勞德(加拿大人)發現胰島素
1924年 W.愛因托文(荷蘭人)發現心電圖機理
1925年 未頒獎
1926年 J.A.G.菲比格(丹麥人)發現菲比格氏鼠癌
1927年 J.瓦格納·姚雷格(奧地利人)發現治療麻痹的發熱療法
1928年 C.J.H.尼科爾(法國人)從事有關斑疹傷寒的研究
1929年 C.艾克曼(荷蘭人)發現可以抗神經炎的維生素
F.G.霍普金斯(英國人)發現維生素B1缺乏病並從事關於抗神經炎葯物的化學研究
1930年 K.蘭德斯坦納(美籍奧地利人)發現血型
1931年 O.H.瓦爾堡(德國人)發現呼吸酶的性質和作用方式
1932年 C.S.謝林頓,E.D.艾德里安(英國人)發現神經細胞活動的機制
1933年 T.H.摩爾根(美國人)發現染色體的遺傳機制,創立染色體遺傳理論
1934年 G.R.邁諾特,W.P.墨菲,G.H.惠普爾(美國人)發現貧血病的肝臟療法
1935年 H.施佩曼(德國人)發現胚胎發育中背唇的誘導作用
1936年 H.H.戴爾(英國人),O.勒韋(美籍德國人)發現神經沖動的化學傳遞
1937年 A.森特·焦爾季(匈牙利人)發現肌肉收縮原理
1938年 C.海曼斯(比利時人)發現呼吸調節中的機理
1939年 G.多馬克(德國人)研究和發現磺胺葯
1940-1942年 未頒獎
1943年 C.P.H.達姆(丹麥人)發現維生素K
E.A.多伊西(美國人)發現維生素K的化學性質
1944年 J.厄蘭格,H.S.加塞(美國人)從事有關神經纖維機制的研究
1945年 A.弗萊明,E.B.錢恩,H.W.弗洛里(英國人)發現青黴素
1946年 H.J.馬勒(美國人)用X射線使基因人工誘變
1947年 C.F.科里,G.T.科里(美國人)發現糖代謝中的酶促反應
B.A.何塞(阿根廷人)發現腦下垂體前葉激素對糖代謝的作用
1948年 P.H.米勒(瑞士人)發現並合成了殺蟲劑DDT
1949年 W.R.赫斯(瑞士人)發現動物間腦的下丘腦對內臟的調節功能
A.E.莫尼茨(葡萄牙人)發現切割腦部前葉白質對精神病的治療意義
1950年 E.C.肯德爾,P.S.亨奇(美國人),T.賴希施泰因(瑞士人)發現腎上腺皮質激素及其結構和生物效應
1951年 M.蒂勒(南非人)發現黃熱病疫苗
1952年 S.A.瓦克斯曼(美國人)發現鏈黴素
1953年 F.A.李普曼(美國人)發現高能磷酸結合在代謝中的重要性,發現輔酶A
H.A.克雷布斯(英國人)發現克雷布斯循環
1954年 J.F.恩德斯,T.H.韋勒,F.C.羅賓斯(美國人)研究脊髓灰質炎病毒的組織培養與組織技術的應用
1955年 A.H.西奧雷爾(瑞典人)從事過氧化酶的研究
1956年 A.F.庫南德,D.W.理查茲(美國人),W.福斯曼(德國人)開發了心臟導管術
1957年 D.博維特(意籍瑞士人)從事合成類箭毒化合物的研究
1958年 G.W.比德爾,E.L.塔特姆(美國人)發現一切生物體內的生化反應都是由基因逐步控制的
J.萊德伯格(美國人)從事基因重組以及細菌遺傳物質方面的研究
1959年 S.奧喬亞,A.科恩伯格(美國人)從事合成RNA和DNA的研究
1960年 F.M.伯內特(澳大利亞人),P.B.梅達沃(英國人)證實了獲得性免疫耐受性
1961年 G.V.貝凱西(美國人)確立「行波學說」,發現耳蝸感音的物理機制
1962年 J.D.沃森(美國人),F.H.C.克里克,M.H.F.威爾金斯(英國人)發現核酸的分子結構及其對信息傳遞的重要性
1963年 J.C.艾克爾斯(澳大利亞人),A.L.霍金奇,A.F.赫克斯利(英國人)發現與神經的興奮和抑制有關的離子機構
1964年 K.E.布洛赫(美國人),F.呂南(德國人)從事有關膽固醇和脂肪酸生物合成方面的研究
1965年 F.雅各布,J.L.莫諾,A.M.雷沃夫(法國人)研究有關酶和細菌合成中的遺傳調節機構
1966年 F.P.勞斯(美國人)發現腫瘤誘導病毒
C.B.哈金斯(美國人)發現內分泌對癌的干擾作用
1967年 R.A.格拉尼特(瑞典人),H.K.哈特蘭,G.沃爾德(美國人)發現眼睛的視覺過程
1968年 R.W.霍利,H.G.霍拉納,M.W.尼倫伯格(美國人)研究遺傳信息的破譯及其在蛋白質合成中的作用
1969年 M.德爾布呂克,A.D.赫爾希,S.E.盧里亞(美國人)發現病毒的復制機制遺傳結構
1970年 B.卡茨(英國人),U.S.V.奧伊勒(瑞典人),J.阿克塞爾羅德(美國人)發現神經末梢部位的傳遞物質以及該物質的機理
1971年 E.W.薩瑟蘭(美國人)發現激素的作用機理
1972年 G.M.埃德爾曼(美國人),R.R.波特(英國人)研究抗體的化學結構和機能
1973年 K.V.弗里施,K.勞倫茲(奧地利人),N.廷伯根(英國人)發現個體及社會性行為模式(比較行為動物學)
1974年 A.克勞德,C.R.德·迪夫(比利時人),G.E.帕拉德(美國人)從事細胞結構和機能的研究
1975年 D.巴爾的摩,H.M.特明(美國人),R.杜爾貝科(美國人)從事腫瘤病毒的研究
1976年 B.S.布盧姆伯格(美國人)發現澳大利亞抗原
D.C.蓋達塞克(美國人)從事慢性病毒感染症的研究
1977年 R.C.L.吉爾曼,A.V.沙里(美國人)發現下丘腦激素
R.S.雅洛(美國人)放射免疫分析法
1978年 W.阿爾伯(瑞士人),H.O.史密斯,D.內森斯(美國人)發現限制性內切酶以及在分子遺傳學方面的應用
1979年 A.M.科馬克(美國人),G.N.蒙斯菲爾德(英國人)開發了用電子計算機操縱的X射線斷層掃描儀(簡稱CT掃描儀)
1980年 B.貝納塞拉夫,G.D.斯內爾(美國人),J.多塞(法國人)從事細胞表面調節免疫反應的遺傳結構的研究
1981年 R.W.斯佩里(美國人)從事大腦半球職能分工的研究
D.H.休伯爾(美國人),T.N.威塞爾(瑞典人)從事視覺系統的信息加工研究
1982年 S.K.貝里斯德倫,B.I.薩米埃爾松(瑞典人),J.R.范恩(英國人)發現前列腺素
1983年 B.麥克林托克(美國人)發現移動的基因
1984年 N.K.傑尼(丹麥人),G.J.F.克勒(德國人),C.米爾斯坦(英國人)確立有關免疫抑制機理的理論,研製出了單克隆抗體
1985年 M.S.布朗,J.L.戈德斯坦(美國人)從事膽固醇代謝及疾病的研究
1986年 R.L.蒙塔爾西尼(義大利人),S.科恩(美國人)發現神經生長因子以及上皮細胞生長因子
1987年 利根川進(日本人) 闡明與抗體生成有關的遺傳原理
1988年 J.W.布萊克(英國人),G.B.埃利昂,G.H.希欽斯(美國人)對葯物研究原理作出重要貢獻
1989年 J.M.畢曉普,H.E.瓦慕斯(美國人)發現了動物腫瘤病毒的致癌基因源出於細胞基因
1990年 J.E.默里,E.D.托馬斯(美國人)
從事對人類器官移植、細胞移植技術的研究
1991年 E.內爾,B.薩克曼(德國人)發明了膜片鉗技術
1992年 E.H.費希爾,E.G.克雷布斯(美國人)發現蛋白質可逆磷酸化作用
1993年 P.A.夏普,R.J.羅伯茨(美國人)發現斷裂基因
1994年 A.G.吉爾曼,M.羅德貝爾(美國人)發現G蛋白及其在細胞中轉導信息的作用
1995年 E.B.劉易斯,E.F.維紹斯(美國人),C.N.福爾哈德(德國人)發現了控制早期胚胎發育的重要遺傳機理
1996年 P.C.多爾蒂(澳大利亞),R.M.青克納格爾(瑞士人)發現細胞的中介免疫保護特徵
1997年 S.B.普魯西納(美國人)發現了朊蛋白(PRION)並在其致病機理的研究方面做出了傑出貢獻
1998年 R.羅伯特,L.伊格納羅,F.墨拉德(美國人)發現「一氧化氮」是心血管系統中傳播信號的分子
1999年 G.布洛貝爾(
2. 馬克·布洛赫:歷史有什麼用
歷史有什麼用?法國年鑒學派歷史學家馬克·布洛赫的幼子曾如是詰問其父,令其啞口無言。
若干年後,布洛赫身陷囹圄,齎志以沒而作《歷史學家的技藝》,極盡所能為歷史學家辯護。
布洛赫的時代,史學家要為史學存在的正當性辯護,並非奇談,在近代自然科學的沖擊之下,社會科學也必須為自己的存在提供合理性論證,而史學當然不可能提出一套幾何論證的精確公式,史學是否還是一門「科學」?為「歷史」提供其存在的正當性論證,這成了史學家的頭等大事,布洛赫也不例外。
然而,《歷史學家的技藝》畢竟是布洛赫身陷囹圄時草創之作,雖不乏洞見,卻難有系統條陳。
於今,或許只能從布洛赫的兩部名著,尤其是《封建社會》所提供的新的方法論,來猜測其「技藝」和「辯護」了。
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葉,庸俗的實證主義方法風靡一時,波及所有社會科學,遑論史學。
首開 *** 的是德國社會學界巨擘馬 克 思·韋伯、塗爾乾等人,韋伯在他的升任教授講演中直言不諱,庸俗的實證主義方法在社會科學中的泛濫已經導致德國的庸人政治。
布洛赫受業於社會學家塗爾干,對一葉障目的史學方法也頗為不屑,《封建主義》這部傑作正是產生於布洛赫的 *** 。
「封建社會」的定義,歷來便是史學家爭論不休的場域,但「封建社會」被普遍地歸納於「附庸與采邑」兩個關鍵詞叢鍵的解釋之下卻是庸俗實證主義者的普遍教條。
在這一框架之內,「封建社會」被肢解為法律、行政、軍事等等各不相關領域的「上層歷史」。
這一態度,盡管跟西歐史學界對馬 克 思主義所闡明的「下層歷史」的警惕不無關系,但其實質卻是將歷史分割成各個互不相關的領域。
這種方法論有其學科自足的「理性化」要求,但同時也使「歷史」成為一堆破碎的碎片。
學科自律的正當性同時也瓦解了歷史本身的豐富內蘊,被庸俗的實證主義方法肢解之後的歷史還有什麼用?
「總體思想」的歷史
與舊史學的封建社會研究強調純政治史、純制度史或戰役史不同,而布洛赫卻極大地拓展了歷史學的視野,布洛赫認為,「依附農民;附有役務的佃領地(即采邑)而不是薪俸制的廣泛使用———薪俸制是不可能實行的;專職武士等級的優越地位;將人與人聯系起來的服從—保護關系———這種關系在武士等級內部採用被稱作附庸關系的特定形式;必然導致混亂狀態的權威分割;在所有這些關系中其他組織形式,即家族和國家的存留———在封建社會第二階段,國家將獲得復興的力量———這些似乎就是歐洲封建主義的基本特徵」。
布洛赫的「封建主義」概念將史學引向了社會、經濟、文化乃至集體心理等領域,其理論核心非僅顛覆了狹隘的封建主義觀念,更還原了歷史中的多元對話格局。
在舊歷史的單一線條敘事之下,歷史中的事件通過時間演進被邏輯地組織成因果關系,而布洛赫的將歷史中各種互相交織、對抗的要素相結合的「總體思想」卻打破了這種人為的「因果關系」。
布洛赫的方法論隱隱約約似乎是在呼應韋伯的「理想型」分析方法,韋伯講「理想型」方法的同時,把庸俗化的實證主義當成只曉得技術分析,不曉得價值判斷的廢物,韋伯的目的不僅在於澄清歷史,更是要從中發現當下歷史的內在可能性,布洛赫的做法是不是也如此?歷史有什麼轎陸用,不正在於此?
史學慧見,多發見於困頓遭際。
湯因比身歷一戰,始悟修昔底德作《伯羅奔尼撒戰爭史》之真諦而為《歷史研究》,陳寅恪避日禍而竄香江,以親身經歷證諸史籍,謂「平生讀史四十年,從無此親切有味」。
布洛赫一生,歷經一戰二戰,適逢家國危難,其史學研究之路,可謂篳路藍縷。
如何在冰冷的「史學研究」與火熱的「家國天下」之間尋找制衡,布洛赫在一戰而潛心研習「封建主義」,還原被肢解的「封建社會」,發見歷史真諦,不正是布洛赫所回答的「歷史有什麼用」?
布洛赫與史學的發展
武人弄墨,尚可附庸風雅,學者扛槍,只能歸咎命閉鄭頃運殘酷。
1944年,馬克·布洛赫因參加抵抗納粹而死在蓋世太保槍口之下,此時,他在獄中所作的《歷史學家的技藝》依然未完成,而出版於1940年的史學巨著《封建社會》也尚未引起世人注意。
布洛赫死前,他的《法國農村史》已使他躋身於一流歷史學者的行列,但他的遠大志向遠非止於此,布洛赫生前曾有志於撰述一部歐洲封建社會的通史,《法國農村史》和《封建社會》只能算是布洛赫偉業中的一個部分。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布洛赫所作《封建社會》,抉剔爬梳,條分縷析,於縝密考訂工夫中馳騁宏觀思維。
精深而不流於繁瑣,博大而不失之空疏,識見獨到精闢,即使放諸今日,依然是一部研究晚期中世紀的傑作,有西方學者贊譽它是「為其他學者所寫的書」,「一座研究者所需要的知識礦」,確不算是高估。
年鑒學派在當今的發展,和布洛赫在《封建社會》中所展現的總體思想和「長時段」史學方法,都深深得益於布洛赫極具開拓性的史學業績,或者說,都得益於布洛赫這部只能算是他所構築中的史學巨著中的分卷———《封建社會》。
3. 簡述布洛赫烏托邦精神的主要內容
從烏把邦精神產生的社會背景出發,對烏托邦精神展開全面論述,探究德國當代著名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家恩斯特·布洛赫烏托邦精神的內涵與實質。1918年發表著作 《烏托邦精神》,宣告了布洛赫思想的確立。1968年學生困帶灶運動和「布拉格之春」的支持體現了布洛赫在現實中對人道主義的追求。布洛赫指出,所謂「烏托邦精神」主要在於指向未來的期望意識和對於美汪扮好生活的渴求。從這行伏個意義上講,「烏托邦和現存秩序之間的關系表明是『辯證的』關系。
4. 馬克·布洛赫的主要作品
布洛赫的早期作派迅品著作包括《法蘭西島》(1915)、《國王和農奴》(1920)、《創造奇跡的國王們》(1924)、和(致力於歐洲社會的比較歷史研究)(1928)等。1929年1月布虧孫洛赫和另一位同在斯特拉斯堡大學共事的史學家費弗爾(1878——1956)合作,創辦《社會經濟歷史年鑒》雜志銷羨鏈,標志著年鑒學派的形成。布洛赫的後期研究成果主要體現在《法國農村史》(1931)和《封建社會》(兩卷,1940)兩部重要著作中。
5. 外國文藝美學要略·論著·《致約·布洛赫》
外國文藝美學要略·論著·《致約·布洛赫》
恩格斯論述歷史唯物主義原理的著名信件。1890年9月3日,柏林大學生約瑟夫·布洛赫就兩個問題寫信給恩格斯,請求答復: (一)血緣家庭絕跡之後,慎逗在希臘人那裡兄弟姐妹之間的婚姻為什麼並沒有成為非法的?(二)根據唯物史觀,經濟關系是歷史發展的唯一決定因素呢,還是只在一定程度上是其他所有關系的堅實基礎,而其他關系本身也還是能發生作用的? 9月21 (—22)日,恩格斯復信布洛赫,對他提出的問題作了詳細回答。
關於第一個問題,恩格斯認為這種婚姻形式是普那路亞家庭形成過程中的必經階段,但它僅僅「局限於夫妻雙方或者是不同母親生的」兄弟姐妹之間進行婚配,而同母異父的兄弟姐妹已經不準婚配。關於第二個問題,恩格斯首先揭露了機會主義對唯物史觀的歪曲,全面論述了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在歷史發展中的作用。他指出,唯物史觀認為「歷史過程中的決定性因素歸根到底是現實生活的生產和再生產」,但是誰如果否認上層建築的積極作用,而把經濟基礎說成是唯一決定性的因素, 「那末他就是把這個命題滲缺變成毫無內容的、抽象的、荒誕無稽的空話」。因為除了經濟基礎之外,上層建築的各種因素同樣對歷史斗爭的進程發生影響, 「並且在許多情況下主要是決定著這一斗爭的形式」。整個歷史過程就是「這一切因素間的交互作用」的結果,其中,經濟運動作為必然的東西始終通過無數的偶然事件向前發展。
接著,恩格斯進而對人類創造歷史的活動內容和活動方式,作出兩點概括:第一,在人類創造歷史的諸種前提和條件中,經濟是決定性的,但政治的和思想傳統的其他因素也在發生一定的作用。這種情況在德國的歷史變遷中不乏其例。第二,歷史活動「最終的結果」是從許多單個的意志的相互沖突中產生的。這些單個意志形成「無數互相交叢孝辯錯的力量」和「無數個力的平行四邊形」,由此而融合成「一個總的合力」,演成歷史事變。恩格斯最後勸告布洛赫根據馬克思主義的原著來研究唯物史觀,不要象時髦的德國青年特別是黨內的「青年派」那樣,滿足於把唯物主義當成現成的套語和公式,拒絕對具體歷史問題作深入的分析研究。恩格斯這封信有力地批判了唯心主義和機械唯物論對唯物史觀的歪曲篡改,對無產階級科學地掌握社會發展規律,正確分析歷史現象,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6. 恩斯特·布洛赫的簡介
布洛赫(Ernst Bloch 1885—1977) 德國著名哲學家。出生於巴伐利亞路德維希港一個鐵路職員家庭。他智力早熟,興趣廣泛,在中學時代就寫過有關無神論文稿,並向學術界一些名流通信請教。1905年入慕尼黑大學讀心理學。1907年在維爾茨堡攻讀哲學、物理學、音樂。
1908—1911年,在柏林大學就教於著名哲學家、社會學家席美爾。在那裡結識了盧卡奇、韋伯等人,並加入和平主義社團。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避居瑞士,對資本主義制度和文化的腐朽性有所認識,開始同情無產階級革命。30年代初希特勒上台後,他流亡國外,1938年僑居美國,從事哲學寫作,批判法西斯主義,進一步靠近馬克思主義和共產黨,寄希望於「東方之光」。1949年回民主德國,被聘為萊比錫大學教授、哲學研究所所長、科學院院士等職。
1952年發表了《主體——客體》一書,為黑格爾哲學辯護,直接同當時官方哲學觀點發生沖突。1956年蘇共20大後,因公開批評社會主義制度,指責馬克思主義為狹隘的客觀主義、「教條主義」,認為歷史唯物主義不能說明社會發展等,受到官方批判。1961年訪問聯邦德國時,留居不歸,在圖賓根大學任教,更猛烈地抨擊「斯大林主義」,宣揚「人道的社會主義」。他在輾轉流徙的一生中寫了大量著作瞎薯,磨態者最有代表性的有 、《本時代的遺產》、《主體——客體》、《希望的原理》、《圖賓根哲學導論》等。
布洛赫的哲學以「希望」為本體,用「尚未」范疇把世界描述為一個過程,提倡烏托邦精神,充分發揮想像的創造力去構思未來。在他看來,事物之所以是一個尚未完成的過程,是因為事物內部具有一種不斷向前的「潛在——傾向性」。這種傾向也就是目的、需要、期待,也就是他所概括的「希望」。「希望」不僅是人的主觀需求,也是「客觀
實在整體內的一個決定性因素。」人類歷史是主體和客體相互作用的矛盾運動。
在歷史過程中,主客體統一的基礎既不是精神,也不是僵死的物質,而是實踐活動。人的一切實踐活動都是在烏托邦精神,也即在對前面新奇的東西追求、期待、需要的驅使下進行的,因而人對歷史的直接介入對歷史發展方向起著決定性作用。在現代閉純社會,工人階級在勞動中發現客觀世界不完善,在需要和希望的推動下,通過勞動不斷解決主客體矛盾,使歷史逐步進入更高的境界。人類文明史是由無數烏托邦構成的。馬克思的思想是面向未來的哲學,也是一種烏托邦,不過它不是抽象的烏托邦,是和歷史辯證法相聯系的「具體烏托邦」。馬克思的後繼者失去了烏托邦精神,忽視主體性,所主張的唯物主義不過是一種庸俗的經濟決定論。他宣稱自己的哲學就是為了重新喚起人們的烏托邦精神,力圖使馬克思主義充滿想像力和生命力。50年代中期,在布洛赫這種哲學影響下,他的一些學生曾付諸行動,試圖對社會主義制度進行根本改造。民主德國政府及時進行了制止,並把他的哲學看作有害的非理性主義和泛神論予以批判。
7. 恩斯特·布洛赫的主要作品
在圖賓根,布洛赫曾辛勤地整理自己汗牛充棟的著作與手稿。經修訂後再版的書有:《革命神學家托馬斯·閔采爾》(1962),《主體-客體》(1962),《這個時代的遺產》(1962),《阿維森那與左翼亞里士多德主義者》(1963),《穿越荒漠》(1964),《烏托邦精神》(1923年版,1964年再版)。新版的書有:《自然權利和人類的尊嚴》(Naturrecht und menschliche Würde)(1961),《哲學基本問題》(Philosophisch Grundfragen)(1961),《圖賓根哲學導論》歲兄(Tübinger Einleitung in die Philosophie)(1963,1964),《文論》(Literarische Aufs?tze)(1965),《基督教中的無神論》(Atheismus im Christentum)老雀兆(1968),《關於客觀想像的哲學論文集》(Philosophische Aufs?tze zur objektiven Phantasie)(1969),《革命前,布拉格時期,政治評論》(Politische Messungen,Pestzeit,Vorm?rz)(1970),《唯物主義問題》 (Das Materialismusproblem)(1972),《經驗世侍租界》(Experimentum Mundi)(1975),從長達3000頁的《萊比希哲學史講義》(Leipziger Vorlesungen zur Geschichte der Philosophie)(未發表)中摘選出來的《哲學史中的諸世界之間》(Zwischenwelten in der Philosophiegeschichte)(1977)。
8. 馬克·布洛赫的形成「精神氛圍」
一戰後,1919年布洛赫被任命到剛剛收復的阿爾薩斯的斯特拉斯堡大學,1920年以《國王與農奴》鍵搭激獲得博士學位,1927年獲得中世紀史的教席。從到斯特拉斯堡枝族,布洛赫開始一段近二十年的相對穩定的研究時間。他在斯特拉斯堡主要的收獲是結識社會學家莫里斯·阿爾布瓦克斯(Halbwachs)。在這一時期,他轉向與社會學、經濟學、語言學、民族學、人類學和社會心理學的合作,曾研究謠言或小道消息的機制,以「社會心理機制」來研究中世紀對於國王的信仰,認為他有通過觸摸來治療疾病的神力,他所說的「精神氛稿襪圍」,便是此後的「社會心態」了。
9. 馬克·布洛赫的介紹
馬克·布洛赫(Marc Bloch)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人物,「年鑒學派」早為人知,言必稱「新史學」的大有人在,他的《封建社會》也啟仿已有了中譯本。最近,伽利瑪出版社將布洛赫的作品結集《歷史、大戰、抗戰》(L'Histoire,la Guerre,laRésistance),校訂者是他的兒子埃蒂安,厚達1176頁。與此同時法國的人類科學出版社從德銷旁清文本譯出烏爾里希·勞爾夫(Ulrich Raulff)的《馬克·布洛赫:二十世紀的歷史學家》,可作學術史,也可當作史論閱讀,評者稱筆法精嚴。此類學者評傳,實是初學者的法門,既有總體的學術脈絡,又有「八卦」可虧前讀。
10. 恩斯特·布洛赫的戰爭中的恩斯特·布洛赫
20年代,布洛赫已有一定的名氣,定期為柏林有名的報刊(如Die Weltbühne 、Vossische Zeitung和Berliner Tageblatt)供稿。他寫了大量的政治和文化評論,抨擊後期資本主義的抽象生活,攻擊魏瑪共和國,嚮往蘇聯式的社會主義。他早期的評論文章收在1923年出版的《穿越荒漠》(Durch die Wüste)一書中。1923年他對《烏托邦精神》一書進行了大幅度的修訂,更為系統地表述了自己的烏托邦哲梁衫學。布洛赫此時已是一位羽翼已豐的馬克思主義者,在為盧卡奇的寫的書評中,可以看出,他力圖把自己的烏托邦哲學與馬克思主義系統地結合到一起。1930年,他的散文集《蹤跡》(Spuren)出版了,受德國作家黑貝《璣珠集》的影響,這本書採用了一種新寓言體,它立足於對離奇的體驗、短小的神話、傳說以及日常生活瑣事作出闡釋。和阿多諾的《最低限度的道德》(Minima Moralia)、本雅明的《單行街道》類似,《蹤跡》試圖通過文學呼喚人們走出扭曲了的世界。 的主題思想是,「世界的秘密」有其「蹤跡」可尋,而世界的秘密在於這個世界是「尚未」完成的,日常生活中的白日夢與幻想包含著「尚未意識」,這些意識形式透露了世界的秘密。
對於布洛赫等反法西斯主義作家來說,希特勒的上台是件不幸的事情,加之他有猶太血統、信仰共產主義、支持現代派藝術,便只能逃亡國外。1933年布洛赫離開德國到了蘇黎世(Zürich),在那裡與卡羅拉結婚,於次年(1935年)發表《這個時代的遺產》(Erbschaft dieser Zeit)。《這個時代的遺產》是社會和文化分析方面不可多得的一部好書,在書中,布洛赫懷著痛楚的嘲諷回顧了「金色的二十年代」,初步分析了法西斯主義的本質,而且還對詩歌、戲劇、美術(現代派藝術)、電影、建築、哲學、音樂、大眾文化、物理學以及政治學在當代取得的新進展作出了中肯的評價。
布洛赫一直沒有參加德國共產黨(KPD),並曾暗示,黨所提出的無能的客觀主義以及在提供理想目標方面的失敗,應對法西斯主義在德國的興起負部分的責任。30年代,他批評了某種缺乏熱情的共產主義(Cold Communism)將麵包和小提琴隔離開來的做法,他認為幻想、藝術和烏托邦主義是馬克思主義不可缺少的「暖流」,這使他與正統的馬克思主義格格不入,導致後者將他視為神秘的非理性主義者。但奇怪的是,在政治上布洛赫竟然為斯大林的蘇聯唱贊歌,而且把現代政治歸結為「要希特勒還是要斯大林?」這種二元選擇。很明顯,蘇聯並不是即將廢除國家和特權的社會主義社會,而是一個對老百姓施加暴政的新帝國,也許布洛赫和其他西方左翼知識分子一樣,被蘇聯的對外宣傳和自己一廂情願的幻想蒙上了眼睛?可是,在蘇聯進行大規模「清洗」和屠殺的時期,布洛赫仍支持斯大林,將那些懷疑和動搖的人稱之為叛徒。在《希望的原理》中,他仍然將蘇聯視為一個橡纖腔理想的國度。有時候,一個知識分子是很容易在政治上被蒙騙的。
好在布洛赫沒有去蘇聯,而是逃到了美國,在美國至少不會被清洗掉,而且還可以自由地思考。從1938年到1949年,他都呆在美國,在那個遠離戰爭的國度,他寫下了這部成熟時期的代表作的大部分。他一直未能精通英語,對美國有一種反感,他認為美國文化同樣帶有法西斯主義的味道。在美國的反共浪潮中,布洛赫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到移民局接受公民權審查,最後在美國憲法口試合格後才正是成為美國公民。在美國,布洛赫雖然很關心德國的事情,為反法西斯的刊物撰稿,但他與圍繞在托馬斯·曼周圍的德國流亡知識分子的關系並不太緊密。遷移到美國的法豎中蘭克福研究所沒有聘用他,[這要怪阿多諾沒有盡心盡力]他沒有固定的生計來源,只得靠妻子養活,他的妻子先是當女招待,後來在一個建築師事務所謀得一份工作。關於希望的著作以《自由與秩序,社會烏托邦文摘》(Freiheit und Ordnung,Abriss der Sozialutopien)為題,先後在紐約(1946年)和東柏林(1947年)出版。他的引起巨大爭議的關於黑格爾的研究著作,於1949年在墨西哥和布宜洛斯·艾里斯以西班牙文印行,書名叫《黑格爾的思想》(Il pensamiento de Hegel)。
通過布萊希特,布洛赫與第三國際發起的、籌建自由德國的國家委員會發生了聯系,這使他得以在恢復和平後到萊比錫大學任教。從1918年開始,布洛赫就盼望建立一個朝向「東方之光」(蘇聯)的新德國,二戰後成立的民主德國正好「符合」他的理想。1949年回東德之後,布洛赫滿懷希望地工作,在講堂上他試圖復興哲學化的馬克思主義,並教出了一批優秀的學生,沃夫岡·哈里希(Wolfgang Harich)是其中之一。起初,由於他譴責美帝國主義是新形式的法西斯主義,並相信東德將在維護世界和平和保存、發揚德國文化方面發揮重大作用,他幾乎被視為擁護現政權的模範。雖然他的妻子已是一名黨員,但他仍沒有入黨,而是試圖去觀察黨的原則。1951年,布洛赫的黑格爾研究的德文本以《主體-客體:評黑格爾》(Subjekt-Objekt,Erl?uterungen zu Hegel)為題在東柏林發表。斯大林主義者們把黑格爾貶低為「反動唯心主義」,不予理睬,布洛赫的這本書無異於向這種觀念提出了挑戰,因而遭至廣泛的批評。1952年,布洛赫發表了一部論阿維森那的專著:《阿維森那與左翼亞里士多德主義者》(Avicenna und Aristotelische Linke),對馬克思主義的物質概念作出新解釋。同年,還發表了評論17世紀德國法理學家克里斯琴·托馬修斯的專著:《克里斯琴·托馬修斯:一位無憂無慮的德國學者》(Christian Thomasius:Ein deutscher Gelehrter ohne Misere),在這本書中,布洛赫從馬克思主義立場出發繼承了自然法的遺產。馬克思的著作缺乏對自然法的尊重,從理論上應該為其後繼者對個體人權的踐踏負責,一向熱衷於烏托邦與幻想的布洛赫能關注自然法,說明他具有理論敏感性和現實感。1954-1955年,長達1800頁的 (Das Prinzip Hoffnung)前兩卷在東柏林出版了,布洛赫成為東德公認的著名哲學家,他獲得了國家獎章,並成為德國科學院院士。
但是,受莫斯科控制的東歐社會主義國家,不可能容忍真正意義上的思考,一切與官方哲學不同的論調都可能在一夜之間成為遭受鎮壓的反動思想。不管一個知識分子的聲名有多顯赫,意識形態的高壓控制是終究迴避不了的,要麼堅持自由思想、成為被口誅筆伐乃至肉體消滅的異端分子,要麼卑躬屈膝、迎合官方的格調。布洛赫是一個一輩子用自己的腦瓜想問題的人文知識分子,不可能與僵化的官方哲學長期和平共處。
事實上,矛盾很快就暴露出來了。不少人指責他試圖把他主編的雜志變成與正統馬克思主義抗衡的陣地,他的一系列觀點遭到批判,有人給他扣上唯心主義和神秘主義的帽子。自1956年斯大林內幕被赫魯曉夫暴光之後,布洛赫終於認識到蘇聯的可怕狀況並不是西方製造的謠言。
蘇共20大召開之後,布洛赫對蘇聯是唯一的社會主義模式提出質疑,主張各國摸索自己的社會主義道路,放棄教條主義和凌駕於無產階級之上的專制,回歸民主集中制。他公開宣稱東德社會主義應進行政治的和哲學的改革,旋即遭到四面圍攻。1957年,他的一批學生被捕,其中有支持鐵托反斯大林專制的哈里希。雖然布洛赫不贊同哈里希用「民主的人道主義」來改革東德的方案,但他還是牽連到反革命活動中去了,不過僥幸的是,他逃脫了逮捕。哈里希以與西方共謀的罪名被判十年監禁,布洛赫則被勒令退休,停止授課。黨的領導人瓦特·烏布里希(Walter Ulbricht)將布洛赫定性為:過於強調主觀性,其烏托邦哲學忽視了具體的階級斗爭,唯心主義地追求「遙遠的目標」。1957年,由官方授意出版了一本批判布洛赫的小冊子:《恩斯特·布洛赫對馬克思主義的修正》。
作為一名修正主義分子,布洛赫被剝奪了參加學術生活的權利,處在一種隔絕的狀態中,只能與朋友們私下往來。但是,他的著作仍在出版,1959年, 第三卷在東柏林出版,不過印數不多,1960年,他關於閔采爾的書也再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