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幾種常見的信息技術教學模式
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模式很多,常見的有如下幾種:
任務驅動法教學
任務驅動就是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在教師的引導幫助下,圍繞一個個典型的任務展開教學活動,它要求創建真實的教學環境,使學生帶著真實的任務在探索中學習。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以及用計算機處理信息的能力。
任務驅動設計要有綜合性和可操作性,應避免抽象或完全理論化的任務出現,使教師和學生都圍 繞如何完成一個實際任務來進行,只有這樣,學生才會積極主動去探索。如在教PowerPoint插入背景、聲音一課時,把教學任務融於一張音樂賀卡 上。把事先准備好的音樂賀卡展示給學生,這樣學生頭腦中就有初步的印象,接著再分析賀卡的結構:哪些部分是藝術字,哪些部分是普通字,哪些地方是剪貼畫, 哪些地方是文件中的圖片,哪些是文本框,哪些是自選圖形,哪些地方還須再進一步地完善,電腦中的音樂、背景又該如何放到賀卡中來。通過分析,學生對本節課 的任務就有了直觀的認識,這時,我們再講各部分的具體操作方法,講時以點撥為主,將探究的主動權交給學生。這樣教學,使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 培養了他們的興趣、綜合能力和審美觀點。
小組合作形式教學
自古以來就有人提倡合作學習的觀點,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其 中表示自己的力量是單薄的,須重視小組間每位成員的力量與智慧。隨著新一輪課改的開始,合作學習受到相當的重視,改變原有的單純接受式、灌輸式的學習方 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調動、發揮學生主體性的探究式學習方式,形成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學習方式,那麼怎樣開展小組合作形式的教學呢?
首先是要合理分組,就是把學生從性別、興趣、能力水平等方面進行搭配,形成合作小組, 就是要選好組長。要選擇一個有責任心的人擔任組長,這一點非常關鍵。因為組長肩負著分配本小組工作,協調小組成員、指導幫助小組成員的作用。另外是要選好 適合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內容。有些課,如《網路與道德》這一課採用小組討論的教學方式,那樣效果可能更好一些。這一課是在多媒體教室里進行的,避開了 機房。因為這一課比較適合用小組討論的教學方式,而小組討論的教學如果在機房進行,比較難以控制,座位也安排不好。這樣討論的時候氣氛會好一點。談起網 絡,不同層次的人總是有說不完的話題。學生眼裡的網路世界和成人的是不相同的。這就為教學的展開提供了很多精彩的話題。在這一課中,聯系實際舉了一些案 例,如中學生的網友約會,少年黑客,網吧里的案件等,把這些案例解剖成一個個小問題,讓學生去討論,發表自己的見解。在討論中讓同學們去理解《全國青少年 文明網路公約》。
簡而言之,小組合作的教學方式不是適用於每一堂課的,我們在採用小組合作教學時更應該考慮的是這一堂課的教學內容與採用的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方法是否匹配,是否還有更適合的教學方式。
分層次教學信息技術上機輔導教學,其目的是鞏固所學理論知識的前提下,充分調動和發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 主動性,激發、鍛煉並提高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發展學生的動手和實踐能力。而在教學過程中引入分層次教學手段,將學生分為好、中、差三個層次,符合學生身心 發展的需求,有利於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個性發展,教學目標分層次,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所有學生更好的發揮潛能。應該相信每一位學生通過自己 的努力都能實現預訂的目標,為了讓所有學生都能更好地發揮潛能,教師應結合他們的實際設計合理的分層目標,既讓優生吃得飽,又讓差生吃得了。對於基礎差的 學生應以模仿性學習為主,讓學生從模仿中慢慢找出規律。對於善於主動學習的學生,給其提出教學任務後,應採用任務驅動的方法,教師並不告訴學生完成任務的 方法,而是讓學生自己去探索。如在文字編輯與排版教學單元中,教師講解對文字進行修飾的方法後,布置學生練習。此時,要重點指導學習興趣不足的學生如 何在文章中設置出錯落有致、富於變化的版式,通過設置出漂亮的版面,激發學生進一步學習的興趣。對學習興趣很高的學生就可讓其在掌握一般方法基礎上,充分 發揮自己的想像力和創造力,製作出富有新意的作品。
自主探究的研究性學習
自主探究的研究性學習指學生通過老師的引導,某一問題的關註上升為對這一問題研究的興趣,通過 對學生興趣的培養,引導學生自主的運用所學的知識對問題進行研究性學習,突出特徵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很多自主探究和自由創造的地方。如在上網際網路上信 息檢索這課時,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根據各自對禽流感的各種知識所產生的種種疑問,獨立自主地開展研究性學習,在網際網路上對所產生的疑問進行檢索, 從而解決問題,提高了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和研究性學習的能力,培養了信息素養。
以上是我通過培訓以及平時教學實際對信息技術教學模式的初步探究,望同行們提出寶貴意見,總之,在新課標下的信息技術教學應該是豐富多彩的,讓我們共同摸索前進,創造更美好的未來。
『貳』 《信息技術》中常用的幾種教學方法
根據對平時教學的總結,歸納出信息技術教學中行之有效的教學法:講授教學法、示範教學法、同步教學法、探索教學法、任務教學法等。一、講授教學法講授教學法就是教師對知識進行系統地講解。它雖是一種傳統的教學方法,卻同樣適合新興的信息技術教學。這種教學方法主要運用於信息技術常識性的知識教學。如教學計算機的發展史、計算機的原理、計算機的組成等。這種教學方法也同樣適用於計算機操作性知識的原理講解和操作步驟的講解,如講文件的復制粘貼。二、示範教學法示範教學法就是教師操作,學生從教師的示範性操作中學習操作的步驟和方法。這種教學方法主要用於操作性較強的學科教學,如自然實驗、科技製作、運動技巧等。這種教學方法在信息技術學科教學中也是一種重要而且非常有效的教學方法。其應用主要有兩方面:一方面是指操作姿勢的示範,如:操作計算機的坐姿、操作鍵盤的指法、操作滑鼠的指法;另一面方面是指計算機軟體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步驟的示範。如:講windows操作基礎時,講文件夾的創建,其操作步驟為:1.進入到指定位置;2.文件—新建—文件夾;3.轉換輸入法;4.把滑鼠移到新建文件夾,點右鍵,選重命名;5.輸入文件夾的名字;6.確定。教師可以藉助計算機投影儀或網路教學系統進行一步一步地演示。這種教學法能夠很直觀地讓學生從教師的示範操作中學到操作方法,從而完成學習任務。三、同步教學法同步教學法就是學生與老師同步進行操作,學生在同步操作的過程中掌握所學知識和操作內容。這種教學方法也主要用於操作性較強的學科教學,如自然實驗、科技製作等。而這種教學方法在信息技術學科的教學中有著更重要的作用和新的含義。此教學法有兩種應用模式。第一種教學模式為,教師在教師機上操作(邊操作邊講解),通過計算機投影儀展示給學生看,學生則跟著教師的操作和講解一步一步地操作,直到完成整個操作過程。這種教學模式在信息技術教學中應用很廣。如講文件的保存,這是講windows基礎操中的重點兼難點之一,教師在講這個內容時,讓學生同教師一起操作,邊操作邊向學生講解保存位置、文件名、文件類型等在保存中最為關鍵的地方,如果帶著學生反復操作,還可輕松地向學生講清楚「保存」與「另存為」的區別與聯系。這種教學模式必須要求計算機教室裝有計算機投影儀,這對有條件的學校來說,採用這種教學模式進行教學效果非常好。另一種教學模式為教師面對全體學生的操作進行指導。首先教師講解或演示一遍,使學生有一個初步印象,然後學生在教師的指導和講解下同時進行同樣的操作,一步一步直到完成整個操作過程。這種教學模式適用於更為廣泛的學校,因為應用這種教學模式進行信息技術教學,教師不需要計算機投影儀,但這種方法教師比較累。教師在教學講解時,除了講解具體功能及作用外,由於學生沒有直觀的視覺參照,還要強調每一步操作滑鼠所指向和點擊的具體位置,為了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完成操作,教師要找好參照物或說清楚具體方位,也可讓相鄰同學互相幫助找。這樣,其教學效果與第一種教學模式完全一樣,還會營造一種良好的學習氛圍。四、探索式教學法探索式教學法就是針對某一特殊的教學內容,教師先進行簡單提示或不作講解,只是給學生一個任務,讓其自己完成,讓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探索知識,完成學生任務。這種方法最好在學生有一定計算機基礎的情況下使用。學生在探索過程中,教師應起好引導作用,多鼓勵學生去探索和發現解決問題的方法,多給學生創造一些探索和解決問題的條件,多幫助和開導後進生的思路,使探索過程順利地進行下去。探索式教學方法多用於趣味性強、有一定的難度而難度又不是很大的教學內容。五、任務式教學法任務式教學法就是教師根據教學內容進度,結合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給每節課制定出切合實際的任務,讓學生通過學習和努力在本堂課里完成教師規定的任務。任務式教學法是一種信息技術學科性比較強的教學方法。此教學法多用於信息技術操作方面的內容的教學,其核心在於任務的確定。任務定得太多太難,學生無法完成,任務定得太少或太容易,則造成時間浪費,它是教學成敗的關鍵。任務式教學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其任務的含義和完成方式不完全一樣。任務在含義上有以下幾種:一種是操作數量上的任務;一種是操作速度上的任務;一種是操作質量上的任務。完成任務的方式主要有:一種是全體同學都按同樣的要求完成任務。這主要是指教師在講信息技術的一些基礎操作時,要求所有學生都必須掌握的內容,如:窗口的使用,創建文件夾,保存和打開文件等;另一種是根據學生的能力,分別完成難易程度不一樣的任務,如學生學完指法後,優秀生要求達到正確率100%,輸入速度每分鍾80個字以上,中等生要求達到正確率100%,輸入速度每分鍾50個字以上,而差生要求達到正確率100%,輸入速度每分鍾20個字以上。以上是信息技術學科常用的五種教學方法,各種教學方法之間並非獨立運用於課堂教學中,而是根據教學內容,
『叄』 大單元教學和單元教學的區別是什麼
大單元教學是一種教學思想,單元教學是一種教學設計規劃。大單元教學是一種教學手段。 大單元教學著眼於大字,從大處著眼,進而也從大處著手,單元教學主要研究主題探究活動是具體的教學方式。
大單元教學和單元教學的區別
大單元教學表現在教學內容上大,它不再是單篇單章的內容,而是把整個小學段作為一個整體內容進行大框架的解讀,再在大框架下建立系統內容和授課內容。教學架構大,傳統教學單兵作戰虧昌芹,而大單元教學是以每一個學科的教師團隊為作戰單位,發揮的是每一個人的強項,得到的是合力。
單元教學是根據課程實施的水平目標,確立若干個教學主題,教師遵循學生學習的一般規律,以主題為線索,開發和重組相關的教學內容,進行連迅沖續課時單元教學的教學方式。開展單元主題教學銷畢體現學習有利於學生對知識技能的意義建構,重視學生技能的培養。
『肆』 信息化教學模式有哪幾種
互聯網+時代教育信息化的教學手段有哪些
愛教研 2018-03-25 10:36
隨著時代的發展,特別是互聯網技術的進步,互聯網加越來越成為生活常態,而我們學校的教學活動也離不開信息化教學的手段。國家教育部門還成立了專門的電教館,過去電教館主要是從事教師計算機培訓之類的,但是現在這方面的作用越來越小,而是越來越多的重視信息化的教學運用,中央電教館專門進行了教育信息技術規劃課題,讓老師進行研究信息技術在多媒體教學中的運用。經過多年的發展,也出現了很多優秀的課題成果,促進了一線教學信息化教學的發展。
一、多媒體教學
在信息化教學手段當中用的最多的是多媒體教學,現在很多學校都配備多媒體教學設備,教師可以利用這些設備進行課件展示、視頻播放等操作,這種方式利用了多媒體設備的優點,圖文並茂、資源豐富,並且能直觀感受,這種方式在信息化教學當中為老師們所喜愛。
二、在線課堂
在網路發達的今天,信息化教學比較突出的就是在線課堂。很多商家也紛紛投入在線課堂的研究,並聘請一線優秀教師錄制大量的課堂視頻,然後進行在線教育。在線教育相比傳統課堂有很大的優點,可以隨時隨地進行學習,不受學校作息時間的限制,可以聽全國各地名師教學,資源也十分豐富,但是在線課堂往往是收費的,免費的在線課堂比較少。
三、翻轉課堂
翻轉課堂的發展也只有十幾年的十年,但是引起了很多教師的興趣。這種課堂把主動權留給學生,而老師在課前錄制短視頻,把教學的核心內容進行精講,學生在課前提前預習教學內容,觀看老師講解視頻,在課堂上老師就不再專門進行講解教學內容,和過去傳統授課模式不同,教師重視對學生的輔導和交流,做到因人施教。學生課下可以利用網路進行討論也可以和教師進行交流。這種方式改變了傳統教學模式,教學視頻製作短小精悍,學生學習互動性強,教學和學習時間重新構建,復習測試方便靈活等,國內很多學校在研究如何進行翻轉課堂以及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四、慕課
慕課在網路發展的今天,更有其特色,慕課和傳統課堂不同,慕課參與的人數比較多,甚至可以達到16萬人。慕課是一種大規模的在線教學模式,老師和學生都可以來自世界各地,沒有地域限制,參與的人數比較多。慕課強調興趣導向,願意學習的都可以參與進來。
現在信息化教學手段越來越多樣,隨著時代的發展,信息技術教學會日新月異。
查看全文
『伍』 淺談高效課堂模式下如何實施「大單元教學」
所謂高效課堂模式下的「大單元教學」是指站在更高的角度,把一個學段作為一個整體,通盤考慮,跨年級進行知識的有效遷移,重構符合教學實際的新知識系統,使課堂內容無重復,教學環節更緊湊,課堂內容倍增的一種教學思想和授課方式。也就是說,站在三年的高度,打破學年、課時和教材順序等界限,把三年的課程內容,作為一首完整的曲子來彈。教師可以跨年級整合教材,最大限度地削減重復知識,使課堂內容實現高度濃縮。教師還可以把學科知識按照學習的實際需要重新規劃整合,綜合設計,有序實施,從而把三年的學習內容貫通起來,將高效的「單元模塊」植入課堂。那麼,如何實施大單元教學呢? 一、整合教材 教師要在假期通覽三年教材,整體「消化」,進行「個性模塊」整合。期初再以學科為單位集體研討,確立本學科「大單元模塊」。最後以教研組為單位,確立授課模塊。 二、整合教師 首先以學科為單位對所有同學科教師進行個性分析,篩選強項,根據教師情況進行「強強聯合」組建教學模塊。其次,根據教師單元組合進行單元備課,自行選擇授課模塊,確立本單元的周計劃、月計劃和學期計劃。 三、集體備課 每個教研組每小周自行確立半天慎絕畝集體備課的時間上報教導處,教研組全體教師沒有特殊情況不允許請假,學校要進行抽查。參加人員按規定宏並時間准備好導學案初稿,復印給老師人手一份,集體備課結束後,組長要把記錄教教導處。 四、編寫學道 學道是課堂教學的重點抓手,學道的質量直接影響教學的各個環節,影響學生是學習興趣、學習習慣、學寬森習能力。學道要根據學科特點來設置,做到知識問題化,問題層次化,凸顯學習路徑和方法的引領,使學生一步步走向預設的高度。 五、上課1、預習展示課——尋法。預習展示課要做到內容少而精,通過學生獨學、對學、群學的方式,最大限度發揮導學案的作用。 2、提升展示課——展法。這種課型就是讓學生把小組合作學習的成果展示出來,通過追問質疑提升學習目標,讓學生達到「舉一反三」的目的,利用學生表現欲,培養學生自信心。 3、鞏固展示課——用法。是在前兩種課型的基礎上對所要達到的目標具體落實環節,在於發現學生的求異思維能力,彰顯教師對練習題的設計能力。 4、檢測反思課——驗法。以砸實知識為第一要義,引導學生構建知識樹,讓學生感知這一單元學習的路徑,構建知識網路,達到知識的二次提升。 六、下課有句話說的好:沒有總結就事倍功半,沒有反思就沒有進步。所以課後要求教師要做到: 1、對課堂進行教學回顧,寫出反思,總結經驗。 2、對收上來的導學案進行批改、歸類,對答題的書寫格式、步驟、嚴密性、全面性做出恰當評價,不合格的要當面批;問題多的要通過鞏固展示課解決。
『陸』 天卉中學高效的「大單元教學」模式
單元教學法改變了傳統的按課時劃分教學內容,採用以知識結構為標准,將教學內容組織和劃分成教學單元,並按教學單元進行教學的方法.
河北圍場天卉中學
□這里的學生怕下課
如果在全國選擇三所最像杜郎口的學校,藏在皇家圍場深處的河北省承德市圍場縣天卉中學應該算一所了。
進入他們的課堂,彷彿就置身於杜郎口中學,難怪河北省教育廳韓清林副廳長在考察了天卉的高效課堂改革後被“深深震撼”,他把天卉的課堂譽為“譜寫了一首課堂高低起伏的交響樂”。他說,學生在這種課堂中學會了學習,找到了學習的樂趣,是真正意義上的學中樂、樂中學;教師在這種課堂中體會了自信,找到了教學的真諦;學校從真正意義上做到了教孩子三年,想孩子三十年。韓廳長滿懷激情地希望把這種模式在全省推廣開。
與新知的徐翔校長一樣,胡志民也是一個主張“學習即臨帖”的校長。在創辦學校之前,他教過幾年書,後來辭職下海,然後傾其所有要創辦一所理想的學校。他說搞企業注重產品生產標准,為什麼教學卻不注重流程呢?一開始,他就嚴格按照杜郎口模式組織臨帖,強化課堂的操作技術。起初的阻力不小,沒辦法,他只能堅持“不換思想就換人”。他說咱是民辦學校,辦學的競爭力來自哪裡?當然是要創辦能讓百姓滿意的優質教育。如果學生不滿意,“百姓”能滿意嗎?他因而說,“得學生者得天下”, 課改就是贏得學生的最好策略。因為臨帖的“不走樣”,天卉中學的課改很快就顯現出了成效,其在中考中,不僅一舉在全縣奪魁,而且有四門主要功課成績竟然名列全承德市第一!
天卉一下轟動了。韓廳長就是懷著和大多數參觀者同樣的好奇走進天卉的,天卉慢慢有了“河北杜郎口”的美譽。胡校長漸漸有了名灶隱氣,也常被全國各地的同行請去介紹經驗。飲水思源,胡校長每到一地總要說,天卉是杜郎口的徒弟,是師法杜郎口的結果。正像大多數中國名校共同體學校那樣,天卉也是因改而名,如今他們是圍場縣義務教育階段唯一一所“特色學校隱液廳”,是河北省首批民辦明星初級中學,是承德市的教改典型學校和課改示範學校,也是《中國教師報》十大全國教師培訓基地之一。
“好教育不會因地域、種族、人群的不同而失去魅力”。現今,天卉中學每天都有來自全國各地的老師參觀學習,其臨帖杜郎口,破帖形成的“大單元教學模式”因其更具課程的變革意義,愈發引起教育界的廣泛關注,被《中國教師報》譽為“當代最先進的課改理念”。
學生這樣評價:“這種新的課堂,讓我感覺學習不再是一件苦差事了。過去怕上課,現在我怕下課。在這種課堂里,不但學到了知識,又鍛煉了膽識和表達能力,現在只要放假一天,我就立刻想回學校。”
如果說高效課堂是果,那麼文化則是土壤、陽光、雨露。中國名校共同體的所有學校都十分注重文化建設。而“天卉文化”最突出的是他們獨創“高效課堂班級文化巡展”。每到周五下午,整所學校就沸騰開了,學生們一般會以年級為單位,在操作上設下擂台,你方唱罷我登場,一個班一個班地打擂。他們藉助各種文藝手段,說學逗唱演,比的正是誰的班級文化更出彩。有了這樣的土壤、陽光和雨露,我們還需要擔心沒有種子的發芽、花的嬌艷、果之飽滿嗎?
□大單元教學
大單元模式具有三大特色:大整合、大遷移、大貫通。
大整合,按照學科內容進行“單元”歸類;打破學科之間“老死不相往來”的限制,把相關聯的知識上掛下聯,以“大學科”予以圍攏歸整。
大遷移,即跨越學科、學期、學年的界限,實現遷移、對接,形成知識鏈條的完整性,形成從點到面的遷移,實現了知識教學的有序性、整體性、完整性。
大貫通,即“彈鋼琴”,把三年的教學計劃和規劃當成一首完整的曲子來彈奏。在教學流程上,要求教師先“消化”知識,再重新編排課程,把“營養”反芻給學生,然後經過學生“自主消化”,轉化成能力和成果。
“大單元教學”的具體表現形式是“三型、六步、一論壇”。
“三型”,即高效課堂的“預習展示課”、“提升展示課”、“鞏固展示課”三種課型;“六步”,分別為:明埋洞確目標,自主學習,小組討論,展示拓展,穿插鞏固,當堂測驗;“一論壇”即以論壇形式,在“三課”結束之後,以單元為總教學目標,採取滾動循環的手段,由教師“精講點撥”,對本單元授課環節中挖掘不到的問題,提升不到的層次,進行有效的“二次作業”。
在“大單元教學”模式中,核心是“展示教育”。“預習展示課”環節,先期讓學生達到掌握70-80%的目標,並在小組內部由組長帶領,要求每個成員對自己的學習成果進行“展示”;“提升展示課”是對小組合作學習成果進行展示,通過教師的追問、質疑,進一步明確學習目標,拓展聯系更多的相關內容,讓學生能夠“舉一反三”,達到“提升”的目的;“鞏固展示課”則是追求知識的“再生成”,教師要善於利用某些奇思妙想,讓有“創見”的學生展示自己的獨到思維見解,通過學生“兵練兵”、“兵教兵”、“兵強兵”的過程,達到對知識的再認識和鞏固的“目的”。“展示”成為高效課堂的靈魂,也成為大單元模式的支撐。
大單元教學模式體現出高效、減負的特點,較為巧妙地處理好了“主體與主導”的辯證關系,既充分發揮了教師無可替代的主導作用,又突出了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較好地規避了“任由學生自主”而導致的課堂無序、效益不好控制等現象,改變了教師和學生的生命狀態、學習狀態等,實現了教育本質“向人”的回歸。
『柒』 大單元教學是什麼
大單元教學是什麼如下:
大單元教學設計是指以大主題或大任務為中心,對學習內容進行分析、整合、重組和開發。
總體來說,「大單元教學」是為了實現高質量育人,基於核心素養,把握課標、分解課標、駕馭教材、整合教材,確定大主題或大概念,在讀懂學情的基礎上,確定大單元目標、敘寫學業要求、創設真實情境。
生成性:大單元組織屬於大觀念、大主題、大任務、大項目的問題解決學習,落腳點是新知識、新方案、新產品的誕生和素養的提升。首先掌握知能,其次理解意義,最後學習遷移,這也是大單元教學設計的基本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