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信息素簡介
xìn xī sù
pheromone
信息素 pheromone 是在動物組織內產生、並分泌釋放到體外能引起同種其它個體的特有行為或發育分化的活性物質之總稱。信息素(pheromone)是來源於希臘語phrein(傳送)和horman(搭李中 *** )二字,是由P.Karlson、A.Butenandt、M.Lüscher(1959)提出使用的。已知擾祥許多動物都有信息素,但在昆蟲方面的研究比較突出。研究證明,信息素對個體相互間的識別、聯系以及社會性昆蟲保持群棲昆蟲的定位行為等起著重要的作用。根據其作用方式可分為釋放效應(releaser effect)和引物效應(primer effect)。信息素一般是結構比較簡單的有機化合物,極微知山量即可表現其特有的生理活性。凡借化學接觸感受而發揮作用的(化學接觸感受位於雌性姬蠊(Blattella)的觸角表面,是雄性識別雌性的信息),稱為接觸信息素。
Ⅱ 信息素的信息素分類
信息素是生物體之間起化學通訊作用的化合物的統稱, 是昆蟲交流的化學分子語言。包括:利它素、利己素、協同素、集合信息素、追蹤信息素、告警信息素、疏散信息素、性信息素。在自然界中,害蟲雌成蟲在性成熟後,會釋放一種叫性信息素的化合物, 它釋放至空氣中後隨氣流擴散,刺激雄蟲觸角中的化學感覺器官,引起雄性個體性沖動及引誘雄蟲向釋放源定向飛行,並與釋放性信息素的雌成蟲交配以繁衍後代。因此,昆蟲性誘劑產品是仿生高科技產品,通過誘芯釋放人工合成的性信息素。
信息素可依其作用目的分成警報、追蹤、性等種類(通常用來描述昆蟲的信息素),或依作用機制分為釋放體信息素(releaser pheromones)與引體信息素(primer pheromones)兩種。 同種某一性別,在性成熟後,發放微量物質用以招引同種異性個體尋味前來交配的信息素。從無脊椎動物到高等脊椎動物中,有不少動物具有性信息素的化學通訊本領。蠶醇就是較好的例子。
家蠶雌蛾在羽化後不久,腹部末端伸出兩個金黃色的半球狀突起,叫引誘腺(香腺)。這一對腺體鼓出像半圓形氣泡。在高倍電子顯微鏡下,可看到腺體上有許多微小毛狀突起,突起內是表皮的孔道,從組織學上觀察到腺體由分泌細胞組成。家蠶的性信息素是蠶醇,蠶醇溶於脂類物質,經過微絨毛上的質膜,傳遞到外表皮上孔道而散放於空氣中。
雄蠶蛾接受雌性信息素的化學感受器是觸角。雄蛾觸角呈羽狀構造,觸角主幹上每一側著生36個羽支,每一羽支上兩側生有許多絨毛(嗅覺毛),在高倍電子顯微鏡下,嗅覺毛有一些小孔。嗅覺毛內充滿液體,包裹了兩個神經細胞的樹狀突,嗅覺毛下有兩個神經感受細胞,當雌蛾的香腺散發出許多性信息素——蠶醇時,雄蛾不斷揮動觸角,盡力振翅,飛到雌蛾旁邊,進行交配活動。
如果將雌蛾的香腺摘除或用其他方法使其失去功能時,雄蛾就不會尋找這類手術後的雌蛾。
用一根微電極插入雄蛾觸角嗅寬毛的感受細胞附近,當空氣中有蠶醇分子時,就記錄到雄蠶蛾的電位活動,空氣中蠶醇濃度達到10-4微克時,每秒就發1、2次神經脈沖,當蠶醇濃度達到1微克時,雄蛾觸角電位脈沖數更為頻繁。空氣中約200個蠶醇分子,就足以使雄蠶蛾起反應。
雌蠶蛾不僅有雌醇存在,能引誘雄蛾來交配,而且雌蠶蛾還能分泌出蠶醛,能使正在交配的雄蛾行為安定下來。 也叫集合信息素。動物依靠分泌物招引同種其他個體前來一起棲息,共同取食,攻擊異種對象,從而形成種群聚集。這種分泌物帶源叫做聚集信息素。有多種低等動物常常聚集生活在一起,高等動物聚集在一起是否存在聚集信息素尚在探索中;但在昆蟲已發現一些聚集在一起的同種昆蟲能分泌出一類聚集信息素,用來召喚同類。
聚集信息素的活性較高,如折翅蠊的成蟲對0.2納克聚集信息素起反應,一齡幼蟲對0.4納克起反應。其有效距離,在老熟幼蟲對成蟲約40毫米,一齡幼蟲對成蟲是10毫米。聚集信息素象性信息素一樣,釋放聚集信息素的叫做釋放者,接受信息素的叫做接受者或觸發者,聚集信息素能在同一性別或異性,同齡或異齡之間傳遞信息,對該種內個體的發育旅行帶行為產生明顯的影響,群聚性昆蟲的行為和習性較為特殊。白蟻、蜜蜂、螞蟻等昆蟲組成幾十萬只個體共同生活的群體,聚集信息素在群體生活中起主要作用。 告警信息素又稱警報信息素,當該種某一個體受到敵害攻擊侵擾時,它能發出一種特殊的化學信號物質,使同伴得到信號以後,引起警覺或逃避。蚜蟲受到敵害侵襲時,從腹管中放出微量化學物質,警告同伴離開。蜜蜂、螞蟻等群體生活的昆蟲都有較多的告警信息素。蜜蜂拆蘆的告警信息素由大顎腺產生的2-庚酮和螫腺產生的異戊基乙酸酯混合組成。當外敵侵害蜂巢時,執勤工蜂一齊向外敵進攻,直到外敵消除方才安靜下來。
告警信息素的反應范圍大致是1立方毫米中有107~1012分子的告警物質,就引起同類的警戒,甚至少到100個分子也能起相應的反應,1隻螞蟻體內含有100~700微克的告警物質。有效告警信息傳遞半徑是1~10毫米,在2秒鍾內從告警發出者擴散到被告警者,在8~50秒鍾內信息素氣味就會消失。有的告警信息素除起報警作用外,有的兼有毒殺麻痹作用,例如螞蟻在攻擊敵害時,所分泌的蟻酸就有麻痹作用。 有些動物生活在一定領域中,或接觸過一些物質後常留下一種特殊的標記物質,某種特殊氣味,藉以告知同種其他同性個體,排斥它們進入該處保持其領域不受同類中同性個體的侵犯,使它們不在該處棲息,不交配,不產卵等。
雌的蘋果實蠅與櫻桃實蠅產卵在果實上以後,在果實上遺留下一種高度穩定的、有極性的、水溶性的物質。雖然這種化合物不驅逐其他雌雄蠅,但能抑制其他雌蠅產卵於這一果實上。
純蛺蝶,雄蝶產生一種標志信息素,在交配時能傳到雌蝶的外生殖器上,這種信息素非常持久。其氣味能「驅逐」其他雄蝶再來交配。
總之,動物的信息素是動物生存和生活的一種有效的化學通信物質,能引起動物發育和行為的變化,如集群、驅逐、忌避、招引、交配等。動物發散信息素腺體的發育,信息素量的微小和化學感受器(包括嗅覺器)的發達,以及行為上的配合與適應,對適應復雜多變的環境起了很大的作用。人們也可模擬和合成信息素以防治害蟲。
Ⅲ 什麼是「信息素」
信息素,也稱做外激素,指的是由一個個體分泌到體外,被同物種的其他個體通過嗅覺器官(如副嗅球、犁鼻器)察覺,使後者表現出某種行為,情緒,心理或生理機制改變的物質。
它具有通訊功能。幾乎所有的動物都證明有信息素的存在。1959年發表雌蠶蛾會分泌性信息素,是科學界首次證明了性信息素是存在的。信息素一詞源於希臘文的「φέρω」(意指「我攜帶」)與「ὁρμή」(意指「刺激」),合起來意思是「我攜帶刺激物」的意思。
信息素分類
信息素是生物體之間起化學通訊作用的化合物的統稱,是昆蟲交流的化學分子語言。包括:利它素、利己素、協同素、集合信息素、追蹤信息素、告警信息素、疏散信息素、性信息素。
在自然界中,害蟲雌成蟲在性成熟後,會釋放一種叫性信息素的化合物,它釋放至空氣中後隨氣流擴散,刺激雄蟲觸角中的化學感覺器官,引起雄性個體性沖動及引誘雄蟲向釋放源定向飛行,並與釋放性信息素的雌成蟲交配以繁衍後代。
因此,昆蟲性誘劑產品是仿生高科技產品,通過誘芯釋放人工合成的性信息素。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信息素
Ⅳ 魚信息素有哪些
攝食信息素,當魚類發現食物,覺得氣味和味道是自己喜愛的,開始進食後,身體里會分泌出攝食信息素,周圍的魚聞到前者分泌的信息素氣味後,會追蹤至食物處,一同進食。分泌攝食信息素是魚類的天性,遺傳基因里自帶的。
警報信息素,當魚受到驚嚇或者傷害時頃歷首,身體里會分泌出一種警報信息素,附近的魚聞到該氣味後,迅速遠雀數離信爛脊息素氣味區。這是魚類的自我保護機制,也是遺傳基因里自帶的生存法則。
Ⅳ 請問哪位大蝦知道什麼是「信息素」是干什麼用的
信息素(pheromone) 同種個體之間相互作用的化學物質,能影響彼此的行為、習性、乃至發育和生理活動。信息素由體內腺體製造,直接排出散發到體外,信息素依靠空氣、水等傳導媒介傳給其他個體。從低等動物到高等哺乳動物都有信息素。由於信息素靠外環境傳遞,故又稱外激素。生物異種之間相互作用的化學物質叫做種間信息素或異種信息素。昆蟲之間的異種信息素有利己素、利他素、信號素等。 信息素主要有性信息素、聚集信息素、告警信息素、示蹤信息素、標記信息素等。
Ⅵ 用氣味傳遞信息的動物有哪些
用氣味傳遞信息的動物有:蟻類、蜜蜂、伏巧尺蛾、雄鹿、狗等等。
有些動物常常以特殊的氣味(信息素)來達到引誘異性、追蹤目標、鑒別敵友、發出警報、標明地點寬派、集合或分散群體等目的。這種氣味雖然沒有聲響,可也算是一種語言。例如蜂王通過分泌一種唾液產生的氣味招引工蜂來為自己服務;雌蛾產生的氣味能引誘距離很遠的雄蛾;螞蟻利用味覺和嗅覺彼此進行聯系,識別同窩夥伴;雄鹿在求偶時,它會用身上的芳香腺往樹上擦,這樣,樹上便留下了自己的氣味,於是,雌鹿聞到它的氣味以後就會循蹤而至。一位昆蟲學家曾經做過一個試驗:把一頭缺高新羽化①〔羽化〕昆蟲由幼蟲成蛹,經過蛻(tuì)皮,變化為成蟲的過程。的天蠶雌蛾,裝進一隻用紗布縫制的口袋裡,然後在桌上放一夜。翌日清晨發現竟有四十多萬頭同種雄蛾闖進這間房子,將那頭雌蛾團團圍住。原來,許多昆蟲都是靠釋放一種有特殊氣味的微量物質(即氣味語言)進行通信聯系的。這種微量物質稱之為傳信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