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信息系統 > 小學信息技術上課有哪些選題

小學信息技術上課有哪些選題

發布時間:2023-04-01 03:59:37

❶ 小學信息技術主要內容是什麼

小學信息技術主要內容是:

1、了解電腦的基本操作,認識計算機;

2、對電腦操作系統簡單可以簡單運用;

3、會利用電腦對簡單的文字,進行排版和操作,最後保存;

4、會簡單的使用辦公軟體,ppt,word,excel。

(1)小學信息技術上課有哪些選題擴展閱讀:

提高小學生信息技術學習能力

1、採用多種教學方式、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在信息技術課堂上仍舊是教師是教學的主體,學生是聽課的主體。教師通過宣講將自己所掌握的信息技術知識傳授給學生。由於小學生思維發展不成熟,對抽象知識的理解存在困難,同時也不能有效地將抽象知識轉化為便於理解的具象思維。

2、加大學生的實踐學習力度、增強學生手動能力

信息技術的學習需要以計算機作為學習的平台及媒介,而計算機作為一種高科技的電子產品,在其中有一定的程序設計,對於尚處於智力發展不成熟的小學生來說,他們學習起來存在很多的困難。

由於信息技術不易理解記憶,再加上教師在教學時多以嚴密的教學教程和技術要領為教學重點,小學生對信息技術的學習理解困難很大。實踐是加深學生理解的重要手段之一,通過練習,學生可以將教師所教的知識和實際操作結合起來,在琢磨操作的過程中加深對教師所教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故而信息技術教學需要加強學生的實踐動手機會,教師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讓小學生在親身實踐中找到自己的知識漏洞,了解記憶信息技術的操作,輕松掌握信息技術學習的要領。

❷ 教師信息技術論文題目

信息技術與數學課塌歲程的整合是當前數學 教育 領域的一個 熱點 問題。我精心推薦的一些教師信息技術論文題目,希望你能有所感觸!
教師信息技術論文題目
1、區域內開展網路教研的研究與實踐

2、淺談信息學奧賽輔導策略

3、運用“分層教學”優化信息技術課堂教學設計

4、新課程演算法教學給我的啟迪

5、演算法與程序設計 教學 方法 探討

6、用網路學習評價平台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7、“演算法與程序設計”的學習困難的討論

8、妥善處理課堂偶發事件,構建高效信息技術課堂

9、網路環境下信息技術課引導學生有效利用網路的實踐研究

10、網路化多媒體教室的預約管理模式

11、中學生信息技術課應注重信息素養的培養

12、 淺談信息技術教師的班主任工作方法

13、信息技術教學中實施和諧教育之我見

14、演算法與程序設計之我見

15、感悟信息技術教學中問題情境的創設

16、高中新課程中《演算法與程序設計》教學模式的探究

17、如何在新課程《演算法與程序設計》中培養學生的成就感

18、任務驅動教學法在WORD小報製作教學中的應用

19、淺談小學信息技術的課堂點評

拿圓20、讓LOGO語言走進信息技術課堂

21、機器人創新教育的實踐與探究

22、新課程下高中信息技術與數學整合新探

23、淺談信息技術新課程改革對課堂教學的改變

24、以情促興 以興促行 以行促果——談信息技術課堂的情感教學

25、以網路教學平台為依託運,有效實施任務教學

26、基於網路環境的校本課程教學模式研究—探究學習模式Big6的應用

27、“任務驅動”在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

28、異構校園信息系統的實現研究

29、淺談初中信息技術課教學中的分層教學

30、初探如何提高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興趣

31、優化導入技巧 讓課堂“活”起來

32、新課程環境下信息技術學科對學生進行評價的一點嘗試

33、淺談信息技術教學策略的開放設計

34、淺談建構主義理論在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作用

35、信息技術教師怎樣做博客

36、重視運用多媒體技術,優化數學新課程的實施

37、充分發揮課件室職能為教育教學服務

38、團敏睜簡約而不簡單

39、新課程理念下的網路教學初探

40、新課程標准下信息技術教師的素質與能力研究

41、《基於BLOG環境下的教師成長之路》

42、信息技術與物理教學整合性研究與實踐

43、如何真正的實現信息技術與課程的整合

45、信息技術與基礎教育課程整合初探

46、讓多媒體走進 作文 課堂

47、試論運用信息技術與改善學習方式

48、培養學習舉趣,提高信息素養

49、試論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

50、信息技術課“差異教學”的思考

51、小議新課標環境下的高中信息技術教學

52、讓現代信息技術走進數學課堂

53、自主與合作學習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的運用

54、談談當前初中信息技術教學的誤區與對策

55、信息技術課程中的教育價值的點滴思考

56、多媒體教學讓數學課堂充滿活力

57、談“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中教師和學生的角色

58、優化教學,體驗成功

59、淺談CAI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60、多媒體與數學整合
教師信息技術論文
現代信息技術

目前,國際上基礎教育改革的趨勢和潮流是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利用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可以為學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學習、資源共享的學習環境,培養學生的 創新思維 和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中學思想政治課課程標准》提出了要培養學生的四種能力。一是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這是信息社會的公民必備的基本能力。在信息紛繁復雜的社會中,這項能力的培養尤顯重要。二是獲得新知識的能力,這對學生而言,是一種可持續發展的能力。學校教育最重要的不在於教會了學生多少現成的知識,而要致力於引導學生保持對學習的熱情,以及獲得自主學習的能力。三是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今後我們要面對的問題將不再是單純的理論的問題,而是真實的生活情景中的綜合化問題,因而密切知識同生活 經驗 的聯系,培養綜合能力勢在必行。四是交流與合作的能力,這是現代社會公民不可或缺的基本能力。實現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目標,就要將政治學科的教學和信息技術有效整合。

一、信息技術運用於思想政治課教學勢在必行

中學思想政治課具有知識性、政策性、時效性、鮮明性、社會性、實踐性的特點,理論性過強會導致學生聽不懂。新入學的學生對這方面的了解不多,要把書本的理論變成通俗易懂且他們能接受的觀點是教學中的一個難點。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和新穎的教學設計來讓學生明白課本的觀點、原理、道德行為規范,從而使本學科內容體現出自身的價值,折射出它的魅力,例如在講解《道德與法律》的區別時,我首先在網上找了一個“范跑跑”的事例,並把它通過多媒體打在屏幕上,讓學生分析得出結論:“范跑跑”違背了道德,但法律卻拿他沒辦法,從而使學生能從心裡真正地理解道德與法律的區別,比起教師的生講,效果要好得多。

二、信息技術對激發學生興趣的作用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思想政治課不同於其他課,僅僅憑教師一張嘴一支粉筆不能把知識真正地植入學生的腦子里,要想讓學生愛上思想政治課,就要想方設法激發學生的興趣。要使學生對思想政治課產生興趣,最好的辦法就是通過生活中的實例來激發他們產生共鳴,從而 反思 自己的行為,改變自己,培養他們良好的品德和健康的人格。而現代信息技術恰恰能做到這一點。例如在講《走進法律》“我們身邊的規則”時,就可以用信息技術找到一些因違反交通規則而造成人身傷亡的圖片和視頻來導入本課,既可以讓學生知道不守規則的慘痛代價,又能讓學生懂得規則的重要性,從而做到遵守社會規則,既淡化難點又進行了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教育,學生在聽的同時也受到了教育,達到了我們的教育目的。另外,再講一些國家的 政策法規 時,單純靠教師講枯燥乏味,完全可以讓學生課前上網搜集,多多了解這方面的知識,上課時讓學生來舉例說明,學生更容易理解。現階段孩子對法律不是很了解,所以教師利用多媒體及網路的資源共享優勢,尋找違法犯罪的事例和處罰,最大限度地利用網上資源、信息,從根本上改變單純使用有限的教材的現象。同時教師可在網上獲取信息,為課堂提供最新的素材,使學生的學習空間得到拓展和延伸。

三、信息技術在思想政治課上的具體表現

(一)備課環節

俗話說:“台上一分鍾,台下十年功。”為了能上好一節課,教師需要查找大量的資料,為了能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所學知識,還要想方設法吸引學生,讓他們接受新知識,為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打下良好的基礎。而當今的社會變化日新月異,新生事物很多,作為教師,我們要跟上時代的步伐,這就需要我們利用網路資源,來搜集相關的信息和資料,首先自己弄懂,然後再教懂學生。所以,我們的教學是離不開網路的,因為有很多東西是從網路中獲得的。網路為我們的教學提供了一個廣闊的平台,為我們的備課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二)上課環節

思想政治課理論性較強,枯燥乏味,以前所施行的“滿堂灌”的教學方式,學生根本不愛聽。要提高課堂的效率和改善課堂教學氣氛,就必須增加課堂教學的直觀性和趣味性,而這個從網路中就可以獲得。國家為我們的教學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台,遠程教育有很多適合我們課文內容的課件,用課件上課的成績是顯著的,效果很好。同時可以讓學生在網路上自由暢游,獲取更多的知識,擴大知識視野。例如法律部分,可以給學生播放青少年違法犯罪的材料和視頻資料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通過具體的案例,讓學生分析青少年犯罪的原因,進而提醒自己別犯相同的錯誤,達到教育的目的,而且學生記憶深刻,對他們來說這是最好的方法。還可以給學生一些網址,讓他們自己學習一些 法律知識 ,以後走向社會不至於是個法盲。由此可見,通過網路可以讓學生自主學習很多知識,培養他們分析材料的能力。總之,方法是多樣的,但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讓學生適應社會。

四、信息技術在思想政治課教學中的影響

(一)利用信息技術能為學生提供寬松愉悅的學習氛圍

人只有在寬松愉悅的環境中,效率才是最高的。由於思想政治課的理論性強,如果僅用語言來表達,那是枯燥乏味的,也會使課堂變得很緊張。利用信息技術就能解決這個問題。法律一直以來都是一個沉重的話題,可也是最重要的話題,我在寬松的環境中講這個話題有利於學生學習。在課堂實踐中,我用PowerPoint的編輯功能,將學生已經找到的信息列出來,並允許學生隨時修改,補充,使學生能根據任務的完成情況不斷調整自己的學習情況:已經有人得出結論了,就不需要重復勞動了,覺得這個結論不完整的,可以補充,覺得結論表述不準確的,可以修改措詞等等,基本上每個同學都能根據自己的情況和整個班級的情況決定自己的學習。任務完成後,大部分同學都會獲得成就感,並且是主動的參與到學習成果的建設中來。接著由學生瀏覽教師事先做好的課件,在教師的引導下發表觀點,進行討論。由於採用的全新的教學模式,學生的學習興趣大增,很多學生在課堂上幾乎瀏覽了課件中的所有鏈結。 網路技術 的發展使學生在計算機上可以看到大量的圖片,甚至活動的影視資料,互聯網使學生可以查找到更為豐富的內容,將自身和經驗和學習的內容互相印證,構建自己新的知識結構,從而獲得自身的提高。最後是對學生進行導行和延伸。我在課件中創立了一個留言板,讓大家在查找了大量網路信息並進行了篩選、整理後將自己的心得、感受、收獲等寫下來並提交到留言板,與大家共享。當時的教學組織形式主要採用了“集中――分散――集中”的模式,即組織教學、教師引入、學生瀏覽、網上交流、最後由教師小結這樣的模式。較好的體現當時的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育觀念,學生既可相對獨立,充分發揮自身的潛能,也可隨時得到教師的幫助和指導,由此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了課堂效益。在課後的調查中,大部分學生對這樣的課堂印象深刻,並非常喜歡這樣的教學方式(二)在思想政治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能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新時期的教育是交給學生 學習方法 ,通過一段時間的培養讓學生學會自己學習,找到獲取知識的途徑和手段,在發現中學習,在探索中學習,再把獲得的知識運用到實際中去。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正好能做到這一點,學生在上網找資料的同時就是在搜集、篩選,根據自己的需要學習知識,體現了自主學習,在與別人交流過程中,去異求同,也是合作學習的一種。

時代呼喚創新,多媒體技術的發展為創新的實施提供了有利條件。應該充分利用多媒體信息展示的豐富性、多媒體超文本鏈接的選擇性、多媒體高速傳輸的便捷性和多媒體人機的交互性等優勢,實現思想政治課的創新。讓現代信息技術為思想政治課插上騰飛的翅膀。

參考文獻:

1.《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學論》歐陽超2002年08月第1版

2.《思想政治(品德)教學論》劉天才2006年11月第1版

3.《信息技術教學論》鄔家煒2008年01月第1版

看了"教師信息技術論文題目"的人還看:

1. 2017年信息技術論文題目

2. 2017小學教育技術論文題目

3. 淺談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改進措施論文

4. 大專計算機畢業論文題目

5. 小學數學課堂信息技術的分析 技術論文

❸ 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信息技術運用可以提哪些問題

文字有機地結合起來。在語文課堂教學中科學地運用這項技術,重視形式輕忽內容,課堂上傳遞的信息量大大地增加了,是否只能由某一位教師用於某一個特定的班級呢,以使課堂教學結構達到最優化,使之與教學內容相映成趣。但由於它還是一個新鮮事物。在語文課堂教學中運用計算機多媒體的目的是為了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在教學中,也可兩項結合同時進行分析,尤其是那些詩詞散文所描繪的意境更是令人心馳神往、貯)(解除人才束縛,都取得了同樣的教學效果,教學手段也是一個極其重要的因素,能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語文教學改革涉及方方面面、能更好地創設教學情境;還有那潯陽江上的琵琶聲、扼殺新生力量) 摧殘梅的後果、毀,做到動靜結合、「內容分析」,並把結果綜合地表現出來,影響投影效果、板書設計及優化課堂教學結構等方面。多媒體計算機由主機,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帶來了蓬勃生機,使教學內容更具直觀形象性。接收,引起學生的情感體驗。這樣。其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必,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口頭講解與板書所能傳遞的信息是十分有限的?它是利用計算機進行控制並綜合處理不同電子信息的一項新技術,速度快、恢復人才生機,只要設置觸摸區響應即可達到目的,則學生難以留下深刻的印象、屠殺正直之士、各類功能卡,輕視或忽視對教材的鑽研,它直接影響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對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我要求學生完成下面的表格。學生「好學」「樂學」、教學情感之外,只要將全文朗讀再設計製作成分段朗讀模塊就可以了。課堂板演,使之為我所用、禍烈)(大批人才遭殘酷屠殺) 療梅的措施,課堂教學效率也就要大打折扣,隨意調用?當然不是,但有時課堂板演既費時又費力,迅速而正確地把握文章的內涵、解放人才個性、與常規電教手段相比,不經意中浪費了時間,這為改革語文教學手段,輕忽了內容,注入了新的活力,人類社會早已進入了信息時代,在設計製作課件時,無可企及的。」但由於條件限制。如此。在朗讀教學。利用計算機多媒體來進行「板演」。朗讀教學是一種常見而且十分重要的教學形式、埋;如果利用投影復片,充滿了詩情畫意,除了教學目標。由於計算機多媒體具有強大的交互功能,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已經發展到成熟階段、豢養姦邪小人,後講什麼、「思考練習」等七大模塊組成,本末倒置、與准備迎接斗爭的堅定信心) 表格內括弧中的內容如果不板演。(二)在語文課堂教學中運用計算機多媒體技術來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作者簡介」,行萬里路,對同樣的教學內容: 1、輸出這些信息的媒體有話筒。但我們也清醒地看到。計算機多媒體具有強大的交互功能、刪、聲像輸入輸出設備及其他部件組成,也被應用到了語文課堂教學中。由於計算機多媒體傳遞信息途徑多,要提高語文教學效率首要的是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聲情兼備,我們就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真正面向全體學生。這樣不但省時省力,整個「板書」也給人以賞心悅目之美感:(曲,而最核心的問題是如何提高語文教學效率,圖文並茂,總覺得還「隔了一層」,能夠清晰地了解熒幕上所有信息的:追求容量輕視質量,教學時教師可從實際出發。這就好象人能通過聽覺,兩支粉筆足矣」,且效果往往不理想,課堂內的有效教學時間大大地增加了:(購,計算機多媒體能起到常規電教手段無可企及的作用,它對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後排學生在上計算機多媒體語文課時,這是完全有必要的、辟,在具體分析文章「托物言志」的手法同時、解,化文字為圖形。為此,是其他常規電教手段無法相比,可根據教學實際的需要進行最佳組合,其目的是在創設與教學內容相適應的具體場景或氛圍中,取得最佳的課堂教學效果,如雨中泰山的崔嵬高大,班容量往往超過法定人數(這在一般重點中學尤為突出)。讀了這些作品。創設教學情境,運用計算機多媒體來進行教學,造成過多的無效信息。殊不知:重視形式輕忽內容、圖形。優化課堂教學結構是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有效途徑之一,我們必須首先了解影響課堂教學效率提高的諸多因素,把聲音,對教案的設計,同一個教師在同一年級的不同班級進行教學、顯示器等,合理組合,從而給他們留下極為深刻的印象、全,在此前提下,甚至於有的學生一堂課下來一個字也沒有看清楚。如果學生在單位時間內接受的信息:表層意言外意(比喻義) 梅(人才) 病梅(遭摧殘:奴才,月下荷塘的幽靜朦朧、聲音、動畫以及電視圖像等,一個計算機多媒體教學課件。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板演」、夭。它又有什麼優點呢。有人感到,實在是為數不多,甚至是完全不一樣的,但用它來進行分段的示範朗讀就顯得比較麻煩。但「過猶不及」、存儲,追求課堂教學密度,形式極為豐富、文字,課堂教學效率自然得到了提高,為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提供了諸多的方便。現階段,語文課、聲音,就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情趣,計算機多媒體更具靈活性便捷性、錄音機:(皆病、「全文朗讀」,但由於種種原因,「一本書,則費時又費力。如在我設計製作的《病梅館記》多媒體課件中。以皮亞傑為代表的認知心理學家提倡的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而用計算機多媒體來進行操作則非常地簡便易行,囫圇吞棗,食而不化,使他們積極主動地去體驗作品中所創造的意境,這僅僅是維持低效課堂活動的起碼要求。這是常規電教手段所無法做到的,法定班容量為45人至54人之間。那麼:不能真正面向全體學生,不能真正面向全體學生的誤區、疏)(選拔人才標准。科技發展日新月異,幫助學生迅速而正確地理解教學內容。教師先講什麼,調動學生的學習思維、「詞語解釋」,對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有著很大的幫助,嚼而不爛、壓抑的人才) 文人畫士(封建統治者) 品梅標准,嘩眾取寵。計算機多媒體技術這一新的科技成果,課堂教學的高效率更是無從談起,威尼斯運河中的剛朵拉……閱讀這些作品所描繪的意境無不令人「心嚮往之」,統稱為聲像輸入輸出設備、斫、「寫作背景」,我們只要把與教學內容有關的各個知識點加以模塊化,在教學中利用它來處理文字。利用多媒體技術優化課堂教學結構具有靈活快捷的特點、觸覺等感官系統對進入大腦的多種信息進行綜合處理一樣、圖像,相得益彰。實踐證明、縱,學生不可能去「行萬里路」,激發學生的情感,起到了積極的輔助作用,勢必導致對課堂教學質量的輕視、想像相結合。誤區之一,它們相對獨立;如果板演、教學方式、 歪才) 摧殘梅的手段,為語文課堂教學的實際操作提供了極大的方便。(一)那麼。下面試就其在課堂教學中所起到的輔助作用和存在的誤區談一點個人的看法。 2:(誓、窮)(表達了拯救人才的強烈願望,可見對情境高度重視,適當注意課件界面的美觀與結構的新穎,什麼是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呢,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長江三峽的雄奇險怪、欹。這些信息包括計算,是以班級集體授課制為主要方式。誤區之二,而且在課堂實際操作時也更具靈活性──教師既可先進行單項分析、攝像機。 誤區之三。但有的教師為了追求課件界面的美觀或結構的新穎,未能完全從學生的實際出發、鋤,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也存在著追求容量輕視質量,且更具觀賞性,以致後排學生離熒幕有相當的距離、錄像機、順。教學效率的提高與教學手段的運用密切相關,運用時可根據實際需要隨時調用。這樣,則復片太多、光碟、甘、音響,主要由「教學目標」、庸才,我們在運用的過程中也存在著一些誤區,遠遠超過他們的承受能力,將來自不同電子媒體的多種信息有機地集成在一起,把情境放在學習環境四大要素的首位、病、視覺、遏)(束縛人才思想、圖像和動畫等是十分容易的事。如我設計製作的《病梅館記》多媒體教學課件。語文教材中的許多篇目都是文質兼美,一味追求課堂教學容量、磁碟。造成這種問題的原因之一在於教師在製作多媒體課件時:「讀萬卷書?它綜合了電視和計算機兩大技術的優點,那麼結果只能是導致他們放棄「反芻」的時間,以此創設最佳的教學情境,直觀形象與聯想。再加上現在中學生的近視率普遍較高、改革沉悶政局) 療梅的願望,則省時又省力,用錄音機播放錄音進行示範朗讀是一種常見的形式,隨意切換:(繩。俗話說、復,但課堂教學結構卻不盡相同。我們都有這樣的教學體會,影響課堂教學效率的主要因素,降低了效率,不惜花費大量的創作時間,即強調了形式。現在學校的教學方式。研究表明、養,化靜為動,許多有識之士都進行了大膽的嘗試

❹ 小學教育的論文選題有哪些

論文題目
1 淺談中小學教師專業化及其發展
2 福建小學地方性課程中加入方言文化課的構想
3 教師教學風格對小學生學習習慣形成的影響
4 廈門市家校合作的現狀、問題及對策
5 新課程背景下的文本解讀
6 淺談小學「學困生」自我效能感的培養
7 美國小學教師教育的基本特點及啟示
8 小學習作評改的策略研究
9 研究性學習在小學科學教學中應用現狀的分析及其啟示
10 中美小學教育本科專業課程設置的比較及啟示
11 淺談如何提高小學教師的審美素質
12 信息技術與小學課程整和的問題與對策
13 集美大學小學教育專業學生科學素養的調查研究
14 試論小學生學習習慣的發展特點及其培養
15 當前語文課堂評價的誤區與矯正
16 不同家庭結構對兒童個性的影響
17 教學中批判性思維及其培養策略研究
18 女大學生心理健康現狀及其相關因素研究
19 網路成癮對兒童心理發展的影響
20 小學習作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初探
21 試論家庭教育在小學生自我意識發展中的作用
22 淺談新課標理念下的課堂教學改革
23 教師教學風格對小學生個性形成的影響
24 關於小學教育專業本科生職業認同感調查研究
25 當前家庭教育的不足對小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
26 小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策略初探
27 新課改背景下的閱讀教學誤區初探
28 淺析中國現代母親教育
29 關於課堂提問以學生為主體問題的思考
30 傳統個別化教學與網路個別化教學之比較
31 福建小學教育專業本科畢業班學生職業意識初探
32 廈門市小學生課余培訓調查研究
33 研究型教師的成長策略
34 淺談小學口語交際課堂教學的策略
35 小學數學「實踐與綜合應用」教學的問題及對策
36 台灣「感恩教育」教學範例闡析
37 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優化小學課堂教學
38 小學數學課堂情境教學探究
39 淺析當前教師評價體制
40 在數學教學中加強情感教學的策略
41 小學教師教學語言現狀調查與分析
42 重塑當代大學生的人文精神
43 淺談小學生良好閱讀習慣的培養
44 論推廣少兒經典教育的必要性和成敗關鍵
45 放飛語文課堂 開辟求知天地
46 「任務驅動型」口語交際教學模式的構建
47 中國畫與西方繪畫的造型之比較
48 小學生信息素養的培養
49 中美小學教育專業本科培養目標的比較分析與啟示
50 台灣電視節目對大陸中小學生的影響及其對策研究——以廈門市翔安區為例
51 小學課堂教學中運用新模式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52 小學語文綜合性學帶銷磨習的誤區初探
53 廈門市民辦小學現狀調查與研究
54 新課程背景下討論法的探索
55 關於小學斗局生視野中優秀教師的調查研究
56 小學教師「隨班就讀」教育教學能力的研究
57 感悟:詞義教學的新策略
58 中日生存教育的比較及思考
59 小學科學教學中「有結構材料」的研究
60 大學生團體心理咨詢內容分類研究
61 小學數學教學中游戲的應用與設計
62 農村小學開設科技活動課的初步研究——以福建省武夷山地區為例
63 21世紀中小學健康教育新思考
64 新時期小學班級管理的策略初探
65 小學數學概念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66 小學古詩教學要加強審美教育
67 信息時代小學美術教學的策略
68 淺談小學科學課科學探究活動的現狀和策略
69 關於小學口算教學的幾點思考
70 台灣小學教師教育的優勢及其啟示
71 小學數學生成性課堂資源的開發和利用
72 小學生家庭作業布置的誤區及改蠢斗進策略的研究
73 信息技術條件下小學生探究學習能力的培養
74 小學數學課堂情境創設的誤區及對策
75 小學生數學建模能力培養策略
76 教育信息化環境下教師角色的轉變
77 試論當前小學的科普教育
78 小學生課外閱讀策略探究
79 試論小學古詩教學中的情感教育
80 試論金庸武俠小說對小學生的影響
81 淺談互聯網對中小學生德育教育的影響
82 高等數學思想方法的形成和發展及其教育功能——高等數學思想方法提升小學教師素質之見
83 「概率統計思想」教育對培養小學生數學能力的影響
84 小學教育專業教育實習存在問題與解決對策探討
85 海峽兩岸小學段「統計與概率」的比較研究
86 生命教育呼喚對話教育
87 關於小學校園安全教育問題的若干思考
88 Authorware和PowerPoint的比較
89 教師在小學習作教學中的角色淺析
90 廈門市小學英語教師教學能力調查研究
91 電子檔案袋在小學評價中的應用
92 淺析小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能力培養
93 大學生主觀幸福感現狀調查及相關因素研究
94 傳統教學與網路教學的比較研究
95 淺談檔案袋評價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96 高等教育質量觀述評
97 學校管理中決策的民主化和科學化研究
98 初探新課改下的家庭教育與小學生厭學的關系
99 小學語文教師「口語交際」課專業素養問題初探
100 關於師范生教育觀現狀的調查研究
101 學校情景下兒童肥胖症的綜合防治模式研究
102 新課程理念下班主任角色轉變的思考
103 新課程背景下良好班集體形成的策略研究
104 「先行組織者」與古詩教學詞句疏通
105 信息技術與小學英語課程的整合
106 淺析新課程理念下的識字教學
107 學習風格的差異與教學研究
108 淺析另類兒歌的思想傾向及形成原因
109 淺析體態語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作用
110 小學英語快樂教學的誤區及其原因探討
111 晏陽初的平民教學觀及其當代價值
112 中美兩國小學教育專業(本科)教學方法之比較與思考
113 課堂教學有效提問的策略研究
114 美國小學教育專業碩士課程方案的分析與思考
115 從《賣火柴的小女孩》看小學童話教學的審美教育
116 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校長的用人藝術研究
117 中小學科學教育人文化的思考
118 小學教師指導研究性學習能力的研究
119 現代小學青年教師心理健康問題的研究

1 、創建個性化語文教育

2 、新課程與小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

3 、淺談小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4 、淺談新理念下的課堂教學

5 、小學數學與信息技術的整合

6 、課堂的問題與處理

7 、創新思維在語文教學中的培養

8 、在新課程下——運用多種方法進行識字教學的實踐與探索

9 、新課改下新型師生關系的研究

10 、淺談賞識教育在教學中的運用

11 、計算機多媒體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作用

12 、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13 、構建民主開放課堂

14 、教師提問技巧探析

15 、如何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創新精神

16 、小學藝術教學與素質教育

17 、新課程改革環境下教師權威的重新審視

18 、小學生公德教育的幾點體會

19 、如何提高學生寫作能力

一、小學語文教育

(一)小學語文課程標准標准研究

1. 對《小學語文課程標准》內涵的幾點解讀

2. 《小學語文新課程標准》背景下的漢語教學研究

3. 《小學語文課程標准》中的文學對話思想

4. 從《小學語文課程標准》看傳統語文教育弊病

5.

(二)小學語文教育的整體性研究

1. 論小學語文教育的人文教育功能

2. 論小學語文教育的情感教育功能

3. 論小學語文教育中的傳統文化教育

4. 小學語文教育中審美問題探討

5. 行走在「大語文」教育之路上——小學語文教育教學再思考

6. 論語文教學中常見的五種偏向

7. 小學語文教學的誤區與反思

8. 讓兒童生活在思考的世界裡——談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思維品質訓練

9. 農村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及改進策略

10. 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研究

1. 小學閱讀教學對話的可能:基於主體、文本分析

2. 小學語文課外延伸閱讀興趣的培養

3. 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中讀的策略

4.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平等對話」的實踐和思考

5.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小練筆的設計

(四)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研究

1. 用「生活教育」理論指導新課改背景下的作文教學

2. 小學作文教學要「小」學化

3. 論小學作文教學中的十個辯證關系

4. 從體驗生活到描繪生活——小學作文生活化教學的感受

5. 從對小學生心理調查看小學作文教學的改革

(五)小學語文考試與評價研究

1. 小學語文考試改革的理論與實踐

2. 小學語文考試命題改革的現狀與思考

3. 要關注學生的終身發展——關於小學語文考試操作與評價研究的思考

4. 人文性 基礎性 生活性 綜合性——小學語文考試命題的幾點思考

5. 小學語文考試評價改革的有效策略

(六)小學語文教育其他方面的研究

1. 小學語文口語教學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

2. 對多媒體輔助小學語文教學誤區的幾點思考

3. 小學語文教學牽手現代教育技術——淺談小學語文教學與現代教育技術的合理整合

4. 當前語文教學中閱讀與作文的不平衡成因分析

5. 基礎教育改革背景下的兒童文學與小學語文教育——以兒童詩為例

規范標題舉例:

1.小學英語師資培訓的探索與實踐

2.對農村小學語文教學現狀的思考

3.小學數學教學中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的研究

4.淺論語文教學與人格教育

5.談小學自然教學中的學習遷移

6.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能力的培養

7.試論語文課堂教學中的素質教育

8.談中小學數學教學的銜接

9.談後進生轉化的措施與體會

10.論非權力性影響力在班級管理中的作用

11.淺談小學生聽說能力的培養

12.對教師課堂提問藝術的探討

13.試論制約自然教學的心理學因素

14.談地圖在歷史教學中的作用

15.語文課堂教學美育探微

16.對小學計算機教學的探索與思考

17.關於我國電化教育的幾個問題

18.微格教學應用環境的設計與實施

19.小學多媒體課件的設計與製作

20.談班主任的自身素質對學生的影響

職業道德素質

學識素質

能力素質

健康的心理素質和強健的體魄

❺ 如何上好一堂小學信息技術優質課(word操作篇)

掌聲因你精彩的課堂而響起——淺談如何上好一節信息技術優質課​
一、從教學設計入手,精選文化主題
教學能力評比是對教師各方面素質綜合考查,如何在一節課中體現自己的能力,選手要從教學設計入手,優質課就像是時裝發布會,在了解時裝流行趨勢後,每個設計師再加上自己的理解,設計師設計的時裝不可能馬上在大街上就能看到,但你可以看到它的影響,它是一個漸進的過程。教師要了解信息技術課程教學的流行趨勢,再加上自己的理解,每一堂優質課不可能原封不動的進入到常規當中,優質課是來源於常規,又高於常規,最終又作用於常規教學,筆者認為信息技術課程中文化主題性教學設計是當前以及今後一段時間的流行趨勢。
在信息技術課程中文化主題性教學設計是用來設計一種文化主題教學情境,並且對情境中的各項活動的先後順序,做出合理的安排。在分析課程目標的基礎上,了解學生的起點能力,分析教學對象及環境,提出具體的教學目標,然後進行文化主題的設計。文化主題設計是整個文化主題性教學成功的前提和關鍵,是文化主題性教學活動的基礎。文化主題的挖掘應符合新課程的要求,緊扣教學內容,具有科學性,切合學生實際,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並體現人文性和藝術性,體現積極健康的信息文化。根據信息技術課程教學的文化主題性,每一環節或單元的課程內容總會蘊涵著某種文化主題,關鍵是我們怎樣去創設或挖掘,並在此基礎上往新的目標發展。
信息技術課堂中的文化主題性教學,首先應從學生社會生活與實踐、學習生活中挖掘文化主題的案例,離學生越近、離生活越近的時事與技術內容的結合就越能引起學生的共鳴,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如:《打扮演示文稿》(小學《信息技術》第三冊(上))。理解怎樣在幻燈片中插入藝術字、剪貼畫和圖片是信息技術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如果脫離具體的事例或者情境來任由學生來上機操作的話,學生能掌握在幻燈片中插入藝術字、剪貼畫和圖片的操作,但這只是簡單的完成知識性與技能性的教學目標;很難完成體驗合理修飾後的演示文稿給人帶來美的享受的情感性教學目標,如果我們結合社會上發生的熱點新聞或時事,則主題挖掘的思路就會打開。像5月12日的四川汶川地震發生後,全國人民萬眾一心,眾志成城,打響了抗震救災的全民族攻堅仗,在這期間無數可歌可泣的人物,感動了你、我,感動了中國。我們沒有想到會出現這樣的大災,我們也沒有想到會出現這樣的大愛。大災點燃了大愛,大愛拯救了大災。大災是大愛的「導火索」,大愛是大災的「溶解劑」。如果沒有這場大災,我們甚至不會發現,原來我們13億人的心,靠得是這么近;我們13億人的力量,聚在一起是這么大。我們可以緊扣住這個全民族都關注的突發性災難事件,挖掘出文化主題《地動天不塌 大災有大愛——打扮愛的演示文稿》。在教學中讓學生將贊美、真情、大愛溶入到自己製作的演示文稿中,把最好的祝福獻給災區同胞。
在精選文化主題時,我們應避免出現大而空的文化主題,設計主題時要做到小事件、大背景。我們來看看下面幾個參加信息技術教學能力初賽選手的課題:《動物奧運會——畫出生動的圖形》、《畫出生動的圖形——為奧運加油》、《自做漂亮的賀卡——插入圖片和藝術字的操作》、《添加藝術字》、《我要當個小記者——給文章插圖》、《母親節的賀卡》;很明顯前兩個課題抓住了08年一件大事——奧運會做為文化主題,第一個課題給人以無限的遐想,動物也能參加奧運會?教師是怎樣組織教學的?本節課教師確立了一個既符合時代信息,又貼切兒童心理的「動物奧運會」的主題,在學習技能技巧的同時,讓學生感受時代的脈搏,感受作為中國人的自豪與驕傲,很自然的吸引人往下看;第二個課題本人認為還是將情感主題放在前,技術主題放在後的課題形式比較好,因為需要通過情境創設、渲染,文化主題的貫穿,來構建知識與技能教學目標,三維教學目標的實現,要靠技術主線作為骨架來支撐;《自做漂亮的賀卡——插入圖片和藝術字的操作》這個課題讓人看後很困惑,是讓學生自己做漂亮的賀卡,還是製作賀卡呢?這個課題,文化主題不鮮明,可從社會生活與實踐、學習生活中,從校園文化、當地文化、中華文化中,從信息技術與其他學科的整合中來挖掘文化主題,要「製作賀卡」,那麼要作什麼樣的主題賀卡,教師應在課題中予以說明;《添加藝術字》課題沒有體現出整堂課的文化主題,在課後的點評中我評價這堂課為「這是一節非常優秀的常規教學課」,教師參加教學能力評比要將平時上課的內容加以升華;《我要當個小記者——給文章插圖》課題本人認為文化主題「我要當個小記者」的范圍可以再縮小一些,更有針對性,結合學生身邊發生的事作為切入點,達到以小見大的效果,如:環保小記者、奧運火炬報導團;《母親節的賀卡》課題文化主題制定得很好,母親為我們付出了許多,我們在母親節為母親送上一張精美的電子賀卡,但題目中沒有體現出技術主題,怎樣做出電子賀卡,採用了什麼技術,教學應在課題中予以說明,只有技術的支撐才能體現出三維教學目標。
二、文化主題性教學的組織及其管理
文化主題性教學結構由情感主線與技術主線支撐起整個課堂教學的架構,文化性主題與技術內容將平行的、均衡發展的情感主線與技術主線有機的結合在一起形成學生技術學習的內容,在學生完成知識性與技能性的教學目標後,再回歸情感主題的過程。把教學目標融入到文化主題中,融入到可操作性的教學環節中,使三維教學目標,能夠均衡地、有效地落實。
在初賽中筆者發現選手在文化主題性教學活動的組織與展開,大都能以網路平台為依託,普遍採取分小組的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協作學習等教學方式來進行,但小組合作學習時,大多流於形式,如:在分小組的環節,教師只是說分成四人(或兩人)小組合作學習,並為小組的每位學生布置學習任務,但課堂上出現了不足四人(或兩人)的小組怎麼辦,這個小組怎樣合作學習?筆者認為這時教師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對課堂的調控能力,角色轉換,老師加入這一小組的合作學習,並讓小組的其它同學給「我」分配學習任務;在小組學習過程這一環節,教師應引導己完成學習任務的同學幫助小組的其它同學,體現合作學習的過程;分小組合作學習的關鍵是學生學習成效的反饋,很遺憾,許多選手沒有真正的理解這一點,通常的情況是老師說一句「完成的小組請舉手」,然後就進行下一環節的教學了,有哪些小組遇到了困難,他們是怎樣合作解決的,教師心裡沒數,這自然也影響到下一環節的教學工作的成效,筆者認為可以讓巳完成學習任務的小組將自己學習的過程,解決問題的方法利用網路平台展示出來,讓每個小組的同學都參與討論、交流(有沒有不同的解決方法),然後,教師留給時間讓沒有完成學習任務的小組繼續完成,巳完成學習任務的小組可以在完成作品的基礎上添加自己的創意,教師此時只是引導者與參與者。
三、建立文化主題教學的評價策略
信息技術學科主題性教學不是教學目標而是教學策略、是教學手段,這就決定了文化主題性教學的評價強調以學生發展為根本的評價理念。在評價中堅持促進學生的發展是評價的前提與目標,教學評價的各個環節要有利於學生信息素養的發展的原則。良好的評價要有與之相適應的評價方法來配合,在課堂中可採用教師評價、學生的自我評價和學生間相互評價相結合的方法。
筆者在聽選手的比賽課時,感覺教師評價學生的語言太單一化、程式化了,如:回答正確、答對了、你答得非常地好等等,在這方面信息技術學科的老師應向其它學科的老師學習,教師應多使用帶有激勵性的評價語言,如:太棒了,老師真為你感到驕傲、你是一個聰明的孩子、你有很強的觀察能力、you are my sunshine boy(gril)、你真是個學以致用的孩子……。在學生互評時,小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畢竟有限,老師要當好傾聽者,抓住學生回答問題的主要方面,適時加以引導,並給出鼓勵性的語言評價。
四、細節決定成敗
當完成主題性教學設計等工作後,教師在課堂上還應注意細節的處理。 1、教師的教態問題,筆者也注意觀察到有部分選手在比賽時有雙手支在講台上的習慣,在上課時也經常有夾雜著口語「嗯、啊、……和……挨得很近搞得……、到圖片先」等等的問題,上優質課時教師的語言要有穿透力,要「精」,有啟發性,層層遞進,用主題感染評委;2、板書的內容宜精,可將剛領性的內容保留在黑板上。3、學生與教師支配的時間為7:3,學生上機操作的時間約為28分鍾,這與傳統教學中,教師占教學主導有很大的不同,但技術的時間不宜過長,不然會出現冷場,可採取分任務、分段式教學。4、上課時與評委的眼神交流,獲得評委的肯定;5、上課時背景音樂的聲音一定要小,音樂的長度和學生練習時間相當。
總之,上一節優質課如同在舞台上表演魔術,每一個買票進場看錶演的觀眾都想知道魔術的機關,都想看到魔術師表演時露餡,教師應抱著魔術師的心態,精心進行主題文化設計,注意課堂上每一個細節的處理,才能使表演成功,評委的掌聲一定會因你精彩的課堂而響起。
【參考文獻】
《信息技術新課程教學的文化主題性實施策略》 黃振余編著 海南出版社

❻ 請問:小學生信息課教什麼內容

進入二十一世紀信息時代,以電腦、網路為特徵社會。各國都在大力發展信息技術。我國也是高瞻遠矚,從小學開始普及了信息技術課。這是無可厚非的,本人雙手贊成。但是小學信息技術應該學什麼呢?翻開課本,你會發現,現在的孩子主要學打字、畫畫、WORD排版、POWERPOINT演示文稿、FLASH動畫製作、FRONTPAGE網頁製作、LOGO等等。對一些家裡有電腦,這些課程還是比較簡單,容易上手的,但是對一些小孩子一周一節的課,你能希望他學會多少呢?這些課程還是有一定難度的。其實信息技術是一門基礎課程,最重要的是培養小孩子的興趣。所以小學還是希望讓孩子多玩,培訓興趣為主,讓他們知道,電腦好玩,而且用處很大

❼ 小學信息技術實驗課有哪些

小學信息技術實驗課如下:

了解電腦的基本操作,認識計算機。對電腦操作擾銀手系統簡單可以簡單運用。會利用電腦對簡單的文字,進行排版和操作,最後保存。會簡單的使用辦公軟體,ppt,word,excel。

信息技術(Information Technology,縮寫IT),是主要用於管理和處理信息所採用的各種技術的總稱。它主要是應用計算機科學和通信技術來設計、開發、安裝和實施信息系統及應用軟體。

它也常被稱為信息和通信技術(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ICT)。主要包括感測技術、計算機與智能技術、通信技術和控制技術。

人們對信息技術的定義,因其使用的目的、范圍、層次不同而有不同的表述:

凡是能擴展人的信息功能的技術,都可以稱作信息技術。

信息技術「包含通信、計算機與計算機語言、計算機游戲、電子技術、光纖技術等」。

現代信息技術「以計算機技術、微電子技術和通信技術為特徵」。

信息技術是指在計算機和通信技術支持下用以獲取、加工、存儲、變換、顯示和傳輸文字、數值、圖像以及聲音信息,包括提供設備和提供信息服務兩大方面的方法與設備的總稱。

信息技術是人類在生產斗爭和科學實驗中認識自然和改造自然過程中所積累起來的獲取信息,傳遞信息,存儲信息,處理信息以及使信息標准化的經驗、知識、技能和體現這些經驗、知識、技能的勞動資料有目的的結合過程。

信息技術是管理、開發和利用信息資源的有關方法、手段與操作程序的總稱。

信息技術是指能夠擴展人類信息器官功能的一類技術的總稱。

信息技術指「應用在信息加工和處理中的科學,技術與工程的訓練方法和管理技巧;上述方法和技巧的應用;計算機及其與人、機的相互作用,與人相應的社會、經濟和文化等諸緩嫌種事物。」

信息技術包括信息搏磨傳遞過程中的各個方面,即信息的產生、收集、交換、存儲、傳輸、顯示、識別、提取、控制、加工和利用等技術。

信息技術是研究如何獲取信息、處理信息、傳輸信息和使用信息的技術。

閱讀全文

與小學信息技術上課有哪些選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沈陽如何找工作信息中心 瀏覽:851
延遲程序怎麼寫 瀏覽:932
網上數據標識工作要哪些能力 瀏覽:768
光輝迪迦的數據是多少 瀏覽:201
快手用戶數據是怎麼來的 瀏覽:460
王者榮耀里的血量數據怎麼看 瀏覽:738
im產品有哪些 瀏覽:148
技術性專業哪些好就業 瀏覽:67
澳門手錶批發市場在哪裡 瀏覽:278
航拍技術是飛機場長什麼樣啊 瀏覽:671
選股公式如何跨周期引用數據 瀏覽:367
易損件市場怎麼樣 瀏覽:767
電銷代理公司如何盈利 瀏覽:828
工廠清潔產品工具有哪些 瀏覽:77
投標中財務數據不達標怎麼辦 瀏覽:317
行程單信息哪裡查詢 瀏覽:1000
產品銷售線索怎麼獲得 瀏覽:344
重慶奉節批發黃桃的市場在哪裡 瀏覽:506
安達代理費多少錢 瀏覽:143
要推一款產品如何推 瀏覽: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