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信息系統 > 如何運用信息技術教學

如何運用信息技術教學

發布時間:2022-03-04 04:01:58

① 怎樣把信息技術融入到自己的教學中

1、在教學環節中,充分利用信息技術輔助教學,變抽象為具體,讓學生感性地掌握知識。老師在課堂上組織學生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讓學生進行適當的思考、討論、操作、答問、質疑、總結。使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獲得知識,發展思維、提高了能力。

2、應用信息技術優化教學環節解決重點、難點。利用信息技術的作用在教學邊講解邊演示,變抽象為具體,誘導啟發學生,創造良好的思考問題的環境,促進他們動腦筋,使所有學生都去思考問題。通過生動的演示和實驗使學生有所領悟,有所發現,有所創新,突破了本課的重點難點。

3、利用信息技術的優點在教學中優化練習設計,鞏固新知識。新授課中的鞏固練習,就是運用知識解決問題。這時不是簡單地重復書上學到的東西,這需要教師精心設計教學過程,不斷優化練習。

信息技術在教學在這方面具有很大的優越性。在「練習」的設計方面更富有彈性,體現練習的階梯發展趨勢,有易到難,體現差異教育:學生開始從模仿型的基本練習——變為提高辨析能力而設置的判斷練習——再變為糅合知識而設置的綜合練習等等。

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目標

1、優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益

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本質是在先進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論的指導下,把以計算機及網路為核心的信息技術,作為教學環境的創設工具和促進學生學習的認知工具,應用到各學科教學過程中。

將各種教學資源、各個教學要素和教學環節,經過組合、重構,相互融合,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傳統教學方法的變革。

2、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

培養學生獲取(包括信息發現、信息採集與信息優選)、分析(包括信息分類、信息綜合、信息查錯與信息評價)、加工(包括如何有效地利用信息來解決學習、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種問題)和利用(包括信息的排序與檢索、信息的組織與表達、信息的存儲與變換以及信息的控制與傳輸等)

信息的知識與能力,為學生打好全面、扎實的信息文化基礎,同時具備對信息內容的批判與理解能力,並能在虛擬的環境中具有良好的倫理道德和法律意識。

3、培養學生掌握信息時代的學習方式

海量的網路信息,改變了人類的學習方式,學習方式從接受式學習轉變為自主學習、探究學習、研究性學習和協作學習。新的學習方式要求學習者必須能夠利用資源進行學習,

學會在數字化情境中進行自主發現,學會利用網路通信工具進行協商交流、合作討論式的學習,學會利用信息加工工具和創作平台,進行實踐創造的學習。

② 如何運用信息技術手段進行有效的教學

四、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培養學生學習能力。
1、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培養學生識字能力。
在小學識字教學中,識字是小學生逐步掌握書面語言,培養讀寫能力的前提條件,只重視識字的數量,而忽視以上所列兒童識字能力的培養,是一種相當錯誤的教學觀。兒童識字能力的高低主要體現在兒童能否熟練運用漢語拼音,准確讀出字音;能否運用字的各種結構規律,分析、記憶字型以及是否掌握多音字據詞定音的方法等方面。眾所周知,漢字本身較為形象,其中又有很多形近字、多音字,真是紛繁復雜。而由於年齡的關系,低年級學生注意力比較差,對事物關注的時間更為短暫,學習過程中的無意注意佔優勢,而有意注意佔劣勢。特別是一年級的學生,一時無法適應小學的學習生活。如採用傳統的教學方法,整節課教學生字,往往是教師教起來感到枯燥,學生學起來覺得無味。只有著眼於識字能力的培養,才能使學生在學習上變被動為主動,使學生所學的知識轉化為實用的技能、技巧,最後達到自主識字的目的。利用多媒體的直觀進行識字教學,分析結構,比較筆畫,用色彩、閃爍、字的放大、縮小等手段來化難為易,能使學生快速牢固的掌握。《課標》要求在低年級識字教學中,教師要幫助學生認真觀察每一種筆畫,了解筆畫的特點並記住名稱,知道每個字的筆畫組成,為今後識記字形,特別是識記獨體字的字形打基礎。
多媒體識字過程給學生提供了豐富的圖像,他們看著畫面,聽著教師的點撥,對字義就能意會,無需教師多講解。例如教「閃」,屏幕上出現扇門,一個人迅速從門里閃過。反復幾次後,屏幕打出「門+人=閃」學生一下子就明白了這個字的意思。而且知道它在不同的情況下有不同的意思。又如:教學「山」「田」「木」「目」這些象形字時先用課件出示這些字相應的具體圖片,再由具體圖片逐漸變化為方塊字,這樣做既有助於學生了解漢字據形知義的特點,掌握象形字的形、義、音,又有利於教師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
利用多媒體還可以把合體字分成部件,用不同顏色對比顯示。如:稍、情、棒、珠等合體字,部首是紅的、偏旁是黑色,這樣的色彩鮮明對比,會強烈刺激學生的感官,讓學生感知偏旁部首的概念,學習利用部件識記合體字;還可以利用動畫,讓筆畫一筆一筆地飛入田字格,這樣學生記住了筆順筆畫,書寫起來更容易、更規范,漢字的學習變得更加簡單直接,有效的提高了教學效果。在學習部首相同的字時,可以用動畫換偏旁,變出新的漢字,把識字這種抽象思維的過程變得比較直觀易懂,降低了學習漢字的難度。學生的興趣就會有很大的提高。
2、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培養學生閱讀能力。
《語文課程標准》指出:「閱讀是搜集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 以往的閱讀大部分都是文本閱讀,但隨著信息技術的飛躍發展,一種新型的閱讀方式——超文本閱讀已進入了我們的生活、學習之中。它可以運用圖形、圖像、聲音、視頻、三維動畫等多種媒體,給予人們直觀、立體的感受,而且可以促進學生的速讀、略讀水平的發展。如:在教學《春筍》一課時,給學生布置了預習作業,讓他們上網收集和「春筍」有關的詩歌、散文、故事、童話等等。在完成教學後,讓他們互相將自己收集到的資料,互相閱讀,增強了學生的閱讀量。學生的只有將課內、外閱讀相結合,文本、超文本相結合才能讓學生多讀書、讀好書,真正領略讀書的樂趣,從而達到「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的境界。
3、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培養學生寫作能力。
現代教育技術在語文寫作教學中顯示了其無比的優越性,它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提供了豐富多彩的教育環境,有著神奇而獨特的作用。我們在教學中要靈活、恰當地運用現代教育技術,讓其在教學中充分發揮作用,使我們的作文教學更精彩。
中年級學生,由於生活范圍狹小,不可能達到見多識廣的地步,再加上缺乏「發現美的眼睛」所以寫作文時感到無話可說,所寫的作文乾枯無味,似乎在記流水賬。在教學中,只有開闊學生視野,豐富學生的生活才能迅速提高學生習作水平,但是,在實際教學中經常讓學生進行課外活動,走出校門去觀察生活、體驗生活是不現實的。多媒體集聲音、圖象、文字、動畫等多種功能於一體,具有圖象直觀、色彩鮮明、音響逼真、動靜結合的特點和優勢。將信息技術或豐富多彩的網路資源運用於作文教學中,有效的解決了學生「無米下炊」的難題。教師可在課前收集、整理與本節作文訓練主旨有關的文字、圖象、聲音等相關的資料,將枯燥的材料、題目具體化、形象化、生動化,使其具有強烈的感染力,使學生調動多種感官認識世界,從中攝取多種營養,不斷完善、豐富自己的作文「材料庫」。

③ 如何在教學中正確運用信息技術

信息技術應用於現代教育教學中,與學科整合是一種需要,更是一種必然的趨勢.但在信息技術的使用實踐中,我們發現課堂上的使用並非多多益善,而要高效合理的將信息技術運用到教育教學中,需要教師本身有很好的信息技術基礎,更要求在教學過程中要以學生為主體,在學生缺乏興趣、困惑不解、無法感知、主動參與等過程中,合理使用信息技術是實現學生知識 建構的重要因素.從學生的發展需要出發,合理運用信息技術,教學便會發揮事半功倍的效果.關鍵詞:信息技術 合理 有效 輔助 在科學技術發展迅猛的今天,隨著計算機及網路技術的廣泛應用,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無疑是給學校教育插上了一雙有力的翅膀,成為教師進行教學模式變革的手段,使教育教學方式越來越多樣化,也使學校變成充滿活力和創意的學習場所,更是為學生提供開放性的自主學習環境和資源,更好的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態度和積極探索創新的能力.計算機輔助教學是教育教學改革的需要,是適應現代化教學的需要.但是如何合理有效的將信息技術運用到教學中,從而充分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引導學生自主的思考,培養學生的不斷創新的能力?本文就如何在課堂教學中合理有效地運用信息技術作一些初步的探討.一、提高的教師信息技術素養 現代化的教育手段給老師提出一個新的要求,那就是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教師的素質也在隨之提高,要與時代同步,適應現代教育的發展需要.計算機網路教學在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中的應用,促使教師必須掌握和運用電腦技術,一方面提高本身素質,另一方面可以拓寬學生的思維想像能力和知識面.我在學校培訓教師信息技術課程的過程中,發覺很多有經驗的教師都是第一次接觸計算機,所以還需從最簡單的入門,最主要是教師自己多操作,多練習,在操作中掌握要領,在操作中掌握技能技巧.有老師問電腦好學嗎?我的回答是:只要你會漢語拼音、會漢字就能操作.所以,我願意為大家學會電腦操作盡心盡力,為教育教學現代化努力奮斗.二、充分發揮計算機在教學中的輔助作用 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其作用是輔助教學,起主導作用的還是教師.利用多媒體技術來揭示知識的形成及來龍去脈,讓人感到生動、形象、真實(實況錄像),便於學生接受.但在學校組織的多次聽課中,我發現大部分教師製作的課件的播放時間佔了課堂的大部分時間,課件成了講課的主體,代替教師上課,而教師則成了輔助作用的旁觀者,解說員,或成為電腦的操作者,本末倒置,誇大了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作用.我認為多媒體課件要適量、適度,不是量越大越好,讓他牽著鼻子走.有的教師在製作課件時,喜歡用大量的圖片、動畫、以及給文字加上不同的顏色,藝術效果,運用大量的聲音效果,把課件搞得很花俏,結果整節課結束才發現,教學效果達不到目標.原因在於大量的媒體信息不但增加了學生的負擔,還直接或間接的分散了學生的注意力,重點不再突出,學生已經把大部分的精力放在了這些動畫、文字顏色、聲音上,內容對其已沒有吸引力.其實一節課利用多媒體的教學形式,可以利用一個教學片斷,一個具體事例,解決一個知識點,一個具體問題,這樣的簡單課件也同樣是一個好課件,信息技術運用到教學中,現代教學手段與傳統教學手段完美地結合在一起是很重要的,不是信息技術用的越多越好,信息技術是輔助教學的一種工具,要用到恰到好處,要與傳統教學方式取長補短,交相輝映.三、多媒體課件在教學中的動靜結合 利用多媒體課件的目的:是讓同學們更容易領悟知識,並且深入地領會其內含,最後得到升華,也就是所說的創新,但有些課件過分強調課件的修飾,什麼動畫、影像、圖片一起上,重視了它的信息技術含量,而忽視知識的掌握上,過分情境化,喧賓奪主.這樣的課堂,自然課上氣氛活躍,熱熱鬧鬧,有時甚至產生一些笑料,讓人難以接受.這樣的一節課學生自然是在輕松、愉悅的情景中度過.但課堂畢竟不是娛樂場所,不能被過份的活躍沖昏了頭,讓華麗課件修飾而忽略了知識目標和能力目標.在動的同時要讓同學們合理的靜,要動中有靜,讓同學們靜下心來開展自主學習,探索學習,讓他們靜上心來去想、去悟,給學生提供創造靈感的機會,給他們提供想像的空間和創造靈感的環境.四、要在教學過程中發揮多媒體的關鍵作用 多媒體技術把文本、圖形、圖象、動畫、聲音和視頻集成處理,使信息更生動更豐富多彩.多媒體計算機網路應用在學科課堂教學當中,創設了理想的教學環境,取得更高的教學效率與效益.首先網路化的教學系統實現了高度的資源共享.如在備課時,我們有針對性地指導教師充分利用已有的優質教案庫和計算機教學軟體庫中的資源,設計教案,以提高備課質量.教師通過瀏覽、選擇、組編,設計成一個個符合本班學生實際的教學方案,既快捷又高效.課堂上應用這些教學方案進行教學,深受學生的歡迎.

④ 如何把信息技術運用自己的教學實踐中

1、教學法我們所面對的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的中學生,更要注意運用形象化教學,使他們在輕松愉快的教學氛圍中,主動地學習計算機知識。比如我講網路知識時,我經常會用到報紙雜志和新聞中提到的一些網路中的事件,引起學生的注意,抓住學生的好奇心,進而將一些抽象的知識具體化。2、比喻教學法對於中學生來說,計算機教學中的一些概念的名詞術語最難被他們接受,適當運用一些形象生動的比喻,對學生計算機知識的學習尤為重要。這樣一來,不僅有助於提高他們聽課的興趣,而且還能達到幫助理解和記憶的目的。比如在講計算機的組成時,如何讓學生理解那些枯燥的專業名詞呢,我用一個車間的工作流程來比喻,誰在控制,誰在運輸,誰在製造等等,然後在用一個具體的計算題的實例來演示,計算這個題目,計算機是如何來工作的。3、游戲學習法愛玩是孩子的天性,喜愛游戲是孩子的共性。電腦游戲由於具有極強的交互性、趣味性、挑戰性,對孩子們來說更是擋不住的施惑。我在教學中大膽引入游戲,卻不是僅以玩為目的,而把它作為激發學生興趣和引導學生學習其它知識、技能的手段。我在講網路信息檢索時,為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我安排了一個競技游戲,按照一段具體的文字,從中提煉關鍵字進行搜索,查找這段文字所敘述的是哪個景點,學生的熱情很高,效果很好。二、組織協作學習,促進學生自學能力、合作精神的培養 協作學習是指通過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個體在一起,從事學習活動,互促學習,以提高學習成效的一種教學形式,組織協作學習,一方面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另一方面也便於學生按照自己的情況安排學習內容和進度,鍛煉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培養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團結協作精神。 如七年級的學生製作演示文稿時,因為演示文稿中即包括文字,圖片又包括聲音,視頻,即要學生熟悉網路懂得下載資料又要學生懂得演示文稿的製作技術,所以必須想方設法讓學生自主學、主動練。在綜合訓練時,我對學生進行分組,五個同學一組,同組的同學各有分工,互相配合,有專門選圖片的,有整理文字的,有技術支持的等等。學生間語言更貼近,更能溝通,互教互學。練習一階段後,開展組與組之間的競賽,展示好的作品,讓學生自己去講解。進一步激起他們的好勝心,當然自覺性、自信心也隨之增強,並能更好地促進學生間的團結協作,因為對於一項集體活動,只有合作愉快了,才有可能獲勝。 在協作學習的方式下,學生感受到同學之間不僅僅是競爭的對手,而是促進學習的幫助者。協作學習使得學生的學習活動更加生動活潑和豐富多彩。

⑤ 如何把信息技術應用到教育教學中去

一. 巧設情境,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
對學生而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當學生進入多媒體教室的時候,他們的心情往往非常愉快,興致也很高,這時教師要將這種興趣及時引到教學內容上來,效果就會很明顯。通過教師的正確引導,新的教學情景的設置,新課的巧妙引入,可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慾。
例如:我在進行「正態分布」這節的教學時,考慮到本節內容的知識點和圖形較多,怕學生感覺到難,於是我精心製作了一份課件,在課件的開頭以一些常見的生活實例的討論調動了學生的興趣,進而我把握這個機會,繼續展示了正態曲線及其變化,讓學生在變化中發現問題得出結論,從而成功地把知識點貫穿在其中,得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二. 再現過程,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數學教學中要培養學生創新精神,有效的途徑之一就是再現數學知識的發現過程,讓學生在已有的知識基礎上,猜想結論,發現定理和結論,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
例如在進行雙曲線的教學時,先藉助幾何畫板作出已經學習過的橢圓的圖形及將要學習的雙曲線的圖形,然後讓學生結合圖形各橢圓的性質,通過學生的獨立思想猜想雙曲線的性質,通過演示,再次展示其性質的發現、證明過程,這樣可以逐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與創新精神。
三. 化靜為動,突破重點、難點
數學教學內容有時比較抽象,傳統的教學手段有一定的局限性,而計算機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具體化、形象化,進行動態展示,加強學生的直觀印象,這樣可以彌補傳統教學方式難以克服的重點、難點的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⑥ 教學中如何有效運用信息技術

1、老師利用信息技術獲取備課資源
老師在上課前都需要對課本進行解讀,備課。老師可以利用電腦上的資源進行參考。有眾多老師對自己的教學過程拍成視頻上傳到網路上共享,老師可以參考其他老師的教學方式,對自己的備課進行一定的改進。
2、老師在電腦上進行備課
一般,老師備課都是在記事本上進行備課,這種備課對於黑板教學方式比較恰當,但是,在多媒體教學方式中卻不方便教學,老師可以利用電腦,在電腦上備課,可以節省時間。
3、利用信息技術教學
利用高科技信息技術——多媒體技術教學,可以利用圖像、聲音、動漫來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提升學生的學習熱情,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4、利用高科技信息技術,把難題簡化
老師在講課的時候通過黑板板書講解課本,在講解內容比較抽象的知識時,學生往往比較難以理解,而通過信息技術教學,可以通過播放知識點的圖像、圖片,使學生可以直觀、形象的理解知識。
5、學生可以利用網路資源學習
現今,許多學生都喜歡玩電腦,老師可以鼓勵學生在假期通過電腦上的學習資源,進行學習。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加可以讓學生利用空餘時間學習知識。

⑦ 如何運用信息技術,提高教學成效

現代教育技術是指以計算機為核心的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理論與技術中的運用.通過對教學過程和資源的設計、開發、應用、管理和評價,以實現教學現代化的理論與實踐.傳統的語文教學中,往往只是老師講解,學生被動接受,學生容易喪失學習興趣,學習的自主性難充分發揮.教師充分應用現代教育技術,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升學生學習興趣顯得特別重要.作為語文教師,應該學會尋求各種輔助教學媒體與語文學科的最佳結合點來處理好教和學的關系.而現代教育技術能把感知、理解、鞏固與運用融合為一體,使學生在較短時間內記憶得到強化,可有效地促進個體主動參與學習.在我的語文教學實踐中,我利用學生自習時,我利用多媒體課件,有計劃的播放一些語文課外知識,在課外知識節目的學習中同學們積累了豐富的知識,擴大了知識的視野,積淀了豐富的人文素養,深刻感受到了語文學習的重要,激發了學生們的幻想和創新的智慧,使同學們感覺到生活中處處有語文,明白了語文學習的價值和魅力所在.在日常的課堂教學中,我也是積極有效地利用遠程教育資源進行教學,通過這些內容充實,手段新穎,形式多樣的教育教學手段,培養學生語文素質,特別是他們的聽、說、讀、寫的能力.一、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興趣是引導小學生積極探究的學習的良好方法.一個對學科知識無興趣也無需要的學生是不能持久努力學習這門學科的.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想方設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熱情,形成良好的學習動機.運用現代信息技術適時地將聲音、圖像、視頻、動畫及文字等信息進行處理,進行巧妙恰當地呈現,製成課件創設良好的問題情境,補充學習的知識背景,使課文內容形象化,使學生對所要學習的課題產生深厚的興趣,必能大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慾望,使學生保持高昂的學習情緒,很快地、效果顯著地進入教師創設的學習情境之中.二、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突破教學重點難點.傳統的語文教學往往會為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解決一些很抽象的問題,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而學生"啟而不發,思維受阻"時,還易產生疲勞感甚至厭煩情緒,教師可使用多媒體以活化課文內容情景,變抽象為具體,化難為易,激活學生思維,幫助其充分感知體驗.促進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使教學的指導有了針對性,也可以實現語文教學中師生交流、生生交流等,同時讓呆板的課堂活潑化,讓學生處在良好的學習狀態中.三、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現代教育觀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只有學生主動地參與教育活動,教育才有效.如何在教學中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是擺在教師面前的一個關鍵問題.「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現代教育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使這一問題的研究有了新的突破.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一切都是由教師決定,學生只是接受者,是被動地參與整個過程,處於被灌輸的狀態.而現代技術教育手段,能為學生提供多樣化的教育形式,創造更好的學習情境,從而給學生更多的時間與空間去探索、去發現、去研究,有利於吸引和組織他們積極參與,發揮學生主體作用.四、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培養學生學習能力.1、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培養學生識字能力.在小學識字教學中,識字是小學生逐步掌握書面語言,培養讀寫能力的前提條件,只重視識字的數量,而忽視以上所列兒童識字能力的培養,是一種相當錯誤的教學觀.兒童識字能力的高低主要體現在兒童能否熟練運用漢語拼音,准確讀出字音;能否運用字的各種結構規律,分析、記憶字型以及是否掌握多音字據詞定音的方法等方面.眾所周知,漢字本身較為形象,其中又有很多形近字、多音字,真是紛繁復雜.而由於年齡的關系,低年級學生注意力比較差,對事物關注的時間更為短暫,學習過程中的無意注意佔優勢,而有意注意佔劣勢.特別是一年級的學生,一時無法適應小學的學習生活.如採用傳統的教學方法,整節課教學生字,往往是教師教起來感到枯燥,學生學起來覺得無味.只有著眼於識字能力的培養,才能使學生在學習上變被動為主動,使學生所學的知識轉化為實用的技能、技巧,最後達到自主識字的目的.利用多媒體的直觀進行識字教學,分析結構,比較筆畫,用色彩、閃爍、字的放大、縮小等手段來化難為易,能使學生快速牢固的掌握.《課標》要求在低年級識字教學中,教師要幫助學生認真觀察每一種筆畫,了解筆畫的特點並記住名稱,知道每個字的筆畫組成,為今後識記字形,特別是識記獨體字的字形打基礎.多媒體識字過程給學生提供了豐富的圖像,他們看著畫面,聽著教師的點撥,對字義就能意會,無需教師多講解.例如教「閃」,屏幕上出現扇門,一個人迅速從門里閃過.反復幾次後,屏幕打出「門+人=閃」學生一下子就明白了這個字的意思.而且知道它在不同的情況下有不同的意思.又如:教學「山」「田」「木」「目」這些象形字時先用課件出示這些字相應的具體圖片,再由具體圖片逐漸變化為方塊字,這樣做既有助於學生了解漢字據形知義的特點,掌握象形字的形、義、音,又有利於教師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利用多媒體還可以把合體字分成部件,用不同顏色對比顯示.如:稍、情、棒、珠等合體字,部首是紅的、偏旁是黑色,這樣的色彩鮮明對比,會強烈刺激學生的感官,讓學生感知偏旁部首的概念,學習利用部件識記合體字;還可以利用動畫,讓筆畫一筆一筆地飛入田字格,這樣學生記住了筆順筆畫,書寫起來更容易、更規范,漢字的學習變得更加簡單直接,有效的提高了教學效果.在學習部首相同的字時,可以用動畫換偏旁,變出新的漢字,把識字這種抽象思維的過程變得比較直觀易懂,降低了學習漢字的難度.學生的興趣就會有很大的提高.2、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培養學生閱讀能力.《語文課程標准》指出:「閱讀是搜集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 以往的閱讀大部分都是文本閱讀,但隨著信息技術的飛躍發展,一種新型的閱讀方式——超文本閱讀已進入了我們的生活、學習之中.它可以運用圖形、圖像、聲音、視頻、三維動畫等多種媒體,給予人們直觀、立體的感受,而且可以促進學生的速讀、略讀水平的發展.如:在教學《春筍》一課時,給學生布置了預習作業,讓他們上網收集和「春筍」有關的詩歌、散文、故事、童話等等.在完成教學後,讓他們互相將自己收集到的資料,互相閱讀,增強了學生的閱讀量.學生的只有將課內、外閱讀相結合,文本、超文本相結合才能讓學生多讀書、讀好書,真正領略讀書的樂趣,從而達到「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的境界.3、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培養學生寫作能力.現代教育技術在語文寫作教學中顯示了其無比的優越性,它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提供了豐富多彩的教育環境,有著神奇而獨特的作用.我們在教學中要靈活、恰當地運用現代教育技術,讓其在教學中充分發揮作用,使我們的作文教學更精彩.中年級學生,由於生活范圍狹小,不可能達到見多識廣的地步,再加上缺乏「發現美的眼睛」所以寫作文時感到無話可說,所寫的作文乾枯無味,似乎在記流水賬.在教學中,只有開闊學生視野,豐富學生的生活才能迅速提高學生習作水平,但是,在實際教學中經常讓學生進行課外活動,走出校門去觀察生活、體驗生活是不現實的.多媒體集聲音、圖象、文字、動畫等多種功能於一體,具有圖象直觀、色彩鮮明、音響逼真、動靜結合的特點和優勢.將信息技術或豐富多彩的網路資源運用於作文教學中,有效的解決了學生「無米下炊」的難題.教師可在課前收集、整理與本節作文訓練主旨有關的文字、圖象、聲音等相關的資料,將枯燥的材料、題目具體化、形象化、生動化,使其具有強烈的感染力,使學生調動多種感官認識世界,從中攝取多種營養,不斷完善、豐富自己的作文「材料庫」.五、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形成良好學習習慣.新的語文課程標准提出,在語文教學中,要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現代教育技術是以學生主動建構為指導思想,採取以「學生學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教師通過優化教學設計,使學生可以按照自己的認知水平任意選擇學習內容、學習方式以及各種工具.學習是學生主動參與完成的,真正實現個體化的教學.在個體化教學過程中,採用人機對話,互交性很強,充滿人性化的界面設計,學什麼內容,什麼層次,練習,測評等都是由學生自己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來點選.在輕松自然的環境下學習,能夠更好地發展自己的思維能力和創造力.不局限於相同的學習起點,只求人人都有所提高,這在傳統教育中很難做得到的事情,在這里可以輕松實現.我們要重視實踐、探索、發現在教學活動中的地位,要使學生實現主動學習和主動發展,就必須置學生於自主、探究、發現的活動中,讓學生從主動經驗和探索的活動中發現知識的由來和關系,以外部的實際操作和內部的思維操作相結合、相作用來實現認識的深化.利用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可以使面向學生的畫面生動活潑,色彩鮮艷,聲情並茂.這就改變了以往課堂上學生只能看黑板、聽老師講的單調的模式,使得課堂變得絢麗多彩、富有趣味,大大優化了教學氛圍,使師生之間的信息交流變得豐富而生動,學生置身於這樣一個合諧的教學情境,極大的提高了他的自主學習的能力.總之,教師在語文教學中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可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的學習情感,激發學生主動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同時可以改革傳統的教學模式,創設良好的課堂教學氣氛,豐富語文課堂教學內容,改進語文課堂教學方法,提高教師備課質量和學生網路學習的積極性.堅持科學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在一定程度上對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起積極的作用.作為一位語文老師,要盡力開發和利用學校的一切可用現代教育技術資源,積極地探索一些新的應用技巧,不斷完善學校的學習環境,使其真正成為一個支持和促進每個學生學習的場所.我們努力,讓學校成為現代教育技術的主陣地,讓老師都成為現代教育技術的開發者和應用者,讓學生都成為現代教育技術的受益者和學習者,中國教育的明天會更好.

⑧ 如何運用信息技術來提高課堂教學

一、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引導小學生積極探究的學習的良好方法。一個對學科知識無興趣也無需要的學生是不能持久努力學習這門學科的。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想方設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熱情,形成良好的學習動機。運用現代信息技術適時地將聲音、圖像、視頻、動畫及文字等信息進行處理,進行巧妙恰當地呈現,製成課件創設良好的問題情境,補充學習的知識背景,使課文內容形象化,使學生對所要學習的課題產生深厚的興趣,必能大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慾望,使學生保持高昂的學習情緒,很快地、效果顯著地進入教師創設的學習情境之中。
二、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突破教學重點難點。
傳統的語文教學往往會為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解決一些很抽象的問題,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而學生"啟而不發,思維受阻"時,還易產生疲勞感甚至厭煩情緒,教師可使用多媒體以活化課文內容情景,變抽象為具體,化難為易,激活學生思維,幫助其充分感知體驗。促進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使教學的指導有了針對性,也可以實現語文教學中師生交流、生生交流等,同時讓呆板的課堂活潑化,讓學生處在良好的學習狀態中。
三、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發揮學生主體作用。
現代教育觀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只有學生主動地參與教育活動,教育才有效。如何在教學中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是擺在教師面前的一個關鍵問題。「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現代教育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使這一問題的研究有了新的突破。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一切都是由教師決定,學生只是接受者,是被動地參與整個過程,處於被灌輸的狀態。而現代技術教育手段,能為學生提供多樣化的教育形式,創造更好的學習情境,從而給學生更多的時間與空間去探索、去發現、去研究,有利於吸引和組織他們積極參與,發揮學生主體作用。
四、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培養學生學習能力。
1、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培養學生識字能力。
在小學識字教學中,識字是小學生逐步掌握書面語言,培養讀寫能力的前提條件,只重視識字的數量,而忽視以上所列兒童識字能力的培養,是一種相當錯誤的教學觀。兒童識字能力的高低主要體現在兒童能否熟練運用漢語拼音,准確讀出字音;能否運用字的各種結構規律,分析、記憶字型以及是否掌握多音字據詞定音的方法等方面。眾所周知,漢字本身較為形象,其中又有很多形近字、多音字,真是紛繁復雜。而由於年齡的關系,低年級學生注意力比較差,對事物關注的時間更為短暫,學習過程中的無意注意佔優勢,而有意注意佔劣勢。特別是一年級的學生,一時無法適應小學的學習生活。如採用傳統的教學方法,整節課教學生字,往往是教師教起來感到枯燥,學生學起來覺得無味。只有著眼於識字能力的培養,才能使學生在學習上變被動為主動,使學生所學的知識轉化為實用的技能、技巧,最後達到自主識字的目的。利用多媒體的直觀進行識字教學,分析結構,比較筆畫,用色彩、閃爍、字的放大、縮小等手段來化難為易,能使學生快速牢固的掌握。《課標》要求在低年級識字教學中,教師要幫助學生認真觀察每一種筆畫,了解筆畫的特點並記住名稱,知道每個字的筆畫組成,為今後識記字形,特別是識記獨體字的字形打基礎。
多媒體識字過程給學生提供了豐富的圖像,他們看著畫面,聽著教師的點撥,對字義就能意會,無需教師多講解。例如教「閃」,屏幕上出現扇門,一個人迅速從門里閃過。反復幾次後,屏幕打出「門+人=閃」學生一下子就明白了這個字的意思。而且知道它在不同的情況下有不同的意思。又如:教學「山」「田」「木」「目」這些象形字時先用課件出示這些字相應的具體圖片,再由具體圖片逐漸變化為方塊字,這樣做既有助於學生了解漢字據形知義的特點,掌握象形字的形、義、音,又有利於教師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
利用多媒體還可以把合體字分成部件,用不同顏色對比顯示。如:稍、情、棒、珠等合體字,部首是紅的、偏旁是黑色,這樣的色彩鮮明對比,會強烈刺激學生的感官,讓學生感知偏旁部首的概念,學習利用部件識記合體字;還可以利用動畫,讓筆畫一筆一筆地飛入田字格,這樣學生記住了筆順筆畫,書寫起來更容易、更規范,漢字的學習變得更加簡單直接,有效的提高了教學效果。在學習部首相同的字時,可以用動畫換偏旁,變出新的漢字,把識字這種抽象思維的過程變得比較直觀易懂,降低了學習漢字的難度。學生的興趣就會有很大的提高。
2、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培養學生閱讀能力。
《語文課程標准》指出:「閱讀是搜集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 以往的閱讀大部分都是文本閱讀,但隨著信息技術的飛躍發展,一種新型的閱讀方式——超文本閱讀已進入了我們的生活、學習之中。它可以運用圖形、圖像、聲音、視頻、三維動畫等多種媒體,給予人們直觀、立體的感受,而且可以促進學生的速讀、略讀水平的發展。如:在教學《春筍》一課時,給學生布置了預習作業,讓他們上網收集和「春筍」有關的詩歌、散文、故事、童話等等。在完成教學後,讓他們互相將自己收集到的資料,互相閱讀,增強了學生的閱讀量。學生的只有將課內、外閱讀相結合,文本、超文本相結合才能讓學生多讀書、讀好書,真正領略讀書的樂趣,從而達到「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的境界。
3、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培養學生寫作能力。
現代教育技術在語文寫作教學中顯示了其無比的優越性,它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提供了豐富多彩的教育環境,有著神奇而獨特的作用。我們在教學中要靈活、恰當地運用現代教育技術,讓其在教學中充分發揮作用,使我們的作文教學更精彩。
中年級學生,由於生活范圍狹小,不可能達到見多識廣的地步,再加上缺乏「發現美的眼睛」所以寫作文時感到無話可說,所寫的作文乾枯無味,似乎在記流水賬。在教學中,只有開闊學生視野,豐富學生的生活才能迅速提高學生習作水平,但是,在實際教學中經常讓學生進行課外活動,走出校門去觀察生活、體驗生活是不現實的。多媒體集聲音、圖象、文字、動畫等多種功能於一體,具有圖象直觀、色彩鮮明、音響逼真、動靜結合的特點和優勢。將信息技術或豐富多彩的網路資源運用於作文教學中,有效的解決了學生「無米下炊」的難題。教師可在課前收集、整理與本節作文訓練主旨有關的文字、圖象、聲音等相關的資料,將枯燥的材料、題目具體化、形象化、生動化,使其具有強烈的感染力,使學生調動多種感官認識世界,從中攝取多種營養,不斷完善、豐富自己的作文「材料庫」。
五、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形成良好學習習慣。
新的語文課程標准提出,在語文教學中,要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現代教育技術是以學生主動建構為指導思想,採取以「學生學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教師通過優化教學設計,使學生可以按照自己的認知水平任意選擇學習內容、學習方式以及各種工具。學習是學生主動參與完成的,真正實現個體化的教學。在個體化教學過程中,採用人機對話,互交性很強,充滿人性化的界面設計,學什麼內容,什麼層次,練習,測評等都是由學生自己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來點選。在輕松自然的環境下學習,能夠更好地發展自己的思維能力和創造力。

⑨ 如何運用信息技術優化課堂教學

一、多媒體課件對教學優化的主要表現
1.利用多媒體手段營造學習氛圍,激發創新思維
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不僅要在課堂上創設一種平等、民主、和諧、寬松的氛圍,還要以積極的態度和發展的眼光去看待學生,相信每個學生都有巨大的發展潛能,同時要根據教學內容尋求一種最能激發學生興趣並最易於他們接受的教學方式,這樣才能使學生產生不怕錯誤、敢於求異的良好的學習心理,孩子的創造思維火花才能迸發出來。國內外大量的實踐證明,在一定的音樂氛圍中進行學習,能收到明顯的學習效果。教學中,根據這一原則在多媒體課件中配上適當的音樂,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學習,既促進了學生的思維想像,又提高了學習的效率。
2.刺激學習需求,激發學習興趣
青少年的學習興趣對激發他們的學習動機、調動學習積極性起決定作用。一旦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就能喚起他們的探索精神和求知慾望。而計算機集文字、圖形、音頻和視頻等多種媒體於一體,給學生一種耳目一新之感,使表現的內容更充實,更形象生動,更具吸引力。形象逼真的屏幕圖像和動畫能將教師用語言和教具演示難以解決的問題進行形象化處理,為學生提供生動逼真的教學情境,從而使學生更易體會到事物的本質。豐富多彩的教學資源,能夠為學生營造一個色彩繽紛、圖文並茂、動靜相融的教學情景,促使學生腦、眼、耳、手、口等多種器官同時接受刺激,從而大大激發學生的思維活動。互動式的計算機技術為學生的主動參與提供了條件,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積極性。可以說,直觀性教學是學生產生創造性思維的源泉。如「軸對稱圖形」教學中,首先引導學生欣賞美麗的蝴蝶、挺拔的雪松和火紅的楓葉,然後再利用計算機演示各種軸對稱圖形的重疊過程,在學生專注的目光中,他們深刻領悟了軸對稱圖形概念中的重點詞「重合」及「對稱軸」的含義。
3.節約上課時間,提高學習效率
在我們原有的教學中,老師的板書、教具的演示和教學掛圖的張貼等等,往往佔用了一節課中不少的時間。運用多媒體課件動態演示,可以把知識的形成過程直觀、生動和便捷地展示在學生面前。教師通過精心製作的課件,在「超文本」狀態下,只要操作滑鼠,就可以讓學生一邊眼看精美的教學圖片,一邊耳聽教師的生動講解或多媒體播出的聲音。動靜結合,輕松突破教學重點、難點,學生容易掌握其內在
規律,完成知識的構建。我們發現通過課件的教學演示,學生很容易理解幾何問題,並且教學的時間也比傳統的教學方法節省了許多,從而使課堂中更多的學生有回答問題的機會。同時,老師還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補充一些教學內容,豐富學生的知識,給學生更多的表現機會,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心。
4.運用信息技術,體現「學生是學習的主體」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早已成為廣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識,而運用信息技術,更能體現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可以讓學生有更多的參與機會和參與行為。研究性學習就給學生提供了這樣的平台。我校的研究性學習課程,課題小組一般由研究興趣相近的學生自願組成,每組6~10人不等。為了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也鼓勵少數基礎較好的同學獨立進行研究。在研究問題的過程中,各小組制定研究計劃、討論研究方案、分配研究任務、通過各種媒介如光碟、書籍尤其是網路收集整理資料。由於學生的主體地位突出,自己拿出明確的學習目標,有積極的學習態度,能對學習進行自我調控,而且能在教師的幫助指導下,獨立地感知、學習、理解和提高,把書本知識變出自己的精神財富,促進了自身的創新思維能力。最後製作出圖文並茂的網頁,以此作為自己的研究成果。學生的作品充分體現了自己的個性,而製作網頁的過程本身又是一次綜合素質全面展示的過程,這不僅培養了學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培養了團結協作精神,還能通過優勢互補促進全體學生智力的發展,真正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5.利用多媒體,激發學生在想像中創新
要培養思維的獨創性,首先要培養學生的想像力。教師可利用現代教育技術的多種手段激發學生豐富的想像力。例如,在數學教學新內容的引入時,可以通過媒體播放生動有趣的生活場景,讓學生先想像,各抒己見,給予他們充分的想像空間,最後通過歸納再下結論。教師還應多角度地培養學生的想像能力,引導學生從各個方面去思考問題。例如,在學習《游戲公平嗎》這節內容時,教師可以隨意展示一些小物品,讓學生自由地設計游戲。學生非常喜歡輕松、好玩又有挑戰性的活動,於是紛紛開動腦筋自己出題目。這樣在愉快的一節課過後,學生不僅學到了東西,還鍛煉了想像力,提高了自信心,增強了學習的興趣。
二、運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要注意的問題
1.不應過分強調中看不中用的、形式上的東西。如一些不恰當的動畫等,在使用中容易分散學生的注意力,結果達不到預期效果。課件的製作和使用應以實現最終教學目的為宗旨,避免出現重形式輕內容的不良現象。
2.不應重機器、輕教師,不能不分課程內容,過分依賴媒體技術。不應僵化地使用現代化媒體,忽視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主導作用,甚至教師成為現代媒體課件的播放員,學生成為缺乏活力的觀眾,課件成了簡單的電子講稿。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的主導性和學生的主體性地位是不應喪失的。
3.任何教學手段都不是萬能的,它只是教師進行教學活動的一種輔助手段,本身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如在教學實踐中發現:白天進
行多媒體教學的教室環境較暗,學生做課堂筆記記錄困難;課堂信息量大、速度快,基礎薄弱的學生學習吃力;若教師教學組織不當,學生會感覺單調、視覺疲勞等等。
三、幾點建議
1.教師應盡可能地掌握製作多媒體的技術,這是運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的基礎。
2.教學應遵循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原則。應用信息技術教學其目的就是提高教學效率,提高學生學習效果,所以應以學生理解和掌握知識為目的。
3.不僅僅是教學設備現代化,更重要的是教學觀念的現代化。所以必須不斷學習新概念、新知識,不斷提高自身現代化教育素養。
4.認真研究如何高效地組織課堂教學,把優秀課件與傳統教學手段合理整合,並有效地進行課後答疑和研究多媒體條件下的考試考核方式等。
5.針對不同的內容,採取恰當的現代化教學方式。

⑩ 如何運用信息技術手段進行有效教學

在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整合過程中,教師對信息技術的運用還存在很多誤區,只有走出誤區,精當運用信息技術,才能有機整合。
一、存在的誤區
1、缺乏對學習
者特徵的分析,盲目搬用課件
分析學習者特徵是指了解學習者的學習准備情況及其特點的活動,它為後續教學設計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據。所謂學習准備是教育心理學的一個概念,指學習者開展新的學習時,原有的知識水平或原有的心理發展水平對新的學習的適合性。如果缺乏對學習者特徵的分析,盲目搬用課件,恐怕會造成學生學習的不適合性。因為我們運用的課件大多是面向城市孩子,認知水平比較高的學生設計的,課堂容量大,教學密度大,往往令學生眼花繚亂,最終成為過眼雲煙,失去運用價值,要想使多媒體課件真正發揮實效,首先應該認真分析自己學生的特徵,想一想自己所佔有的教學資源有多少應該用,應該怎樣用,如何去設計,如何去組織,如何去發揮其應有的價值。對學生特徵的分析,是多媒體教學設計的前提。
2、教學過程以課件為中心,偏離教學主體。
計算機輔助教學的核心特徵應是輔助,即輔助教師教、輔助學生學。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處於主導地位,學生是課堂的主體,課堂中所有的活動應該以學生為中心。可我們部分教師自己還不能夠獨立製作課件,所以教學過程中,教師就無法根據學生實際去調控課堂,只能以課件為中心去授課,偏離教學主體。這樣的教學容易導致學生學而不實,教而不深的結局,反而影響實際教學。
3、信息量過大,滯留時間短,不利於記憶。
多媒體課件的使用,大大節省了教師大量板書、畫圖的時間,這是大家公認的。但對於我們大部分經驗不足的教師來說,都使用「流水型」模式課件,教師只要輕擊滑鼠,就可以順利完成操作。我們都知道,對於學生接受信息來說,需要一定的時間,過快的更換屏幕內容,學生來不及理解和記憶,這樣不利於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所以我們在進行設計時,對現成教學資源要合理取捨,解決好信息量過大的問題,同時屏幕切換不能太快,應以學生確實能夠理解、記憶為准,需要強調的可反復展示。
4、課件代替試驗,削弱學生的試驗能力和觀察能力。
多媒體課件能夠指導學生進行實驗操作,但學生的試驗能力的形成,只能通過實際訓練才能獲得。另外,多媒體也可以在較短時間內呈現多種動植物形態、結構、生長、生態等方面知識,擴大學生知識面。但只有讓學生親自接觸大自然,做一做,摸一摸,量一量,聞一聞,嘗一嘗,才能得到更完整的知識。所以說不是所有試驗都用課件代替完成。
二、精當運用
1、教學情境的創設需要運用信息技術。
教學情境的創設有助於反映新舊知識的聯系,有助於促進學生進行思維聯想,使學生對知識進行重組與改造,易幫助學生知識的同化和順應。所以在課堂教學中可以藉助多媒體播放有助於理解教學內容的視頻資料、動畫、圖文等。比如在執教《直角三角形的邊角關系——船有觸礁危險嗎》時,截取了《泰坦尼克號》中輪船和冰山相撞後場景的視頻資料,創設這一情景,意在讓學生意識到船有觸礁的危險性,從而進入學習狀態。

閱讀全文

與如何運用信息技術教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uc應用市場怎麼打開 瀏覽:45
國際期貨交易軟體哪個便宜 瀏覽:803
品牌服飾代理商處如何拿貨 瀏覽:971
華夏基金定投為什麼不顯示交易 瀏覽:242
個性數碼產品有哪些 瀏覽:848
房地產代理公司主委是什麼職位 瀏覽:885
康明斯87如何導出數據 瀏覽:642
怎麼查看電腦微信數據 瀏覽:973
刑事拘留有多少程序 瀏覽:251
六個月期限的國債是哪個市場的 瀏覽:81
問答小程序怎麼用 瀏覽:252
微信小程序不能搜索了怎麼回事 瀏覽:695
帶貨代理商怎麼開店 瀏覽:89
什麼是自然發色技術 瀏覽:191
徵信報告個人身份信息怎麼來的 瀏覽:41
顧客說沒聽過我們的產品怎麼說 瀏覽:539
宜春五金建材市場有哪些 瀏覽:265
如何標出數據的數量 瀏覽:31
電子絕緣產品是什麼 瀏覽:154
軒逸產品怎麼樣 瀏覽: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