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新聞和信息的關系是什麼
它們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新聞是信息,但並不是所有的信息都是新聞。也就是說,新聞是信息的一部分,是新近發生的事實變動的信息。我們的生活是一個不斷變化的過程.每天每時都有新的東西出現,而把舊的東西留在後面,生生不息,推動廠社會的文明和進步。新聞要反映的,就是生活中的種種變化,也就是對常態的某種突破。新聞是變化著的生活的記載。沒有變化.就沒有新聞。比如,人們每天吃飯、睡覺,這不是新聞;但是宇航員在太空中怎樣吃飯睡覺,這就是新聞。一般動物的繁殖,是非常普通的事情,而小羊「多莉」的誕生就轟動了全世界,成為各國媒體的新聞,就是因為「多莉」是用細胞克降出來的,它標志著生物學研究上的重大突破。我們在聽廣播的時候常常聽到「把握動態的生活」、「關注事態的變化」這樣的話,這就是新聞節日的特點。
B. 新聞與信息,輿論,宣傳的關系
新聞與信息的關系:
1.信息是新聞的來源 新聞來自於信息
2.時新性、重要性、接近性、顯著性和趣味性
3.新聞真實是新聞事業產生和發展不可或缺的根本要素。堅持新聞真實,必須准確把握真實性的內涵和要求。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強調的新聞真實,既包括具體事實真實,也包括總體真實。具體真實是總體真實的基礎,總體真實是具體真實的本質體現。
一.馬克思主義新聞觀要求新聞報道客觀、公正、准確、全面。馬克思指出:「如同生活本身一樣,報刊始終是在形成的過程中,在報刊上永遠也不會有終結的東西」;
二.馬克思十分強調每一件新聞事實的真實性,重視每一篇新聞報道的真實程度。在維護新聞整體真實的同時,更注意新聞的具體真實。在論述什麼是「真正的報刊」、判斷「好報刊」與「壞報刊」的標准時,馬克思提出衡量標準是看「誰是根據事實來描寫事實」,「誰是根據希望來描寫事實」;
三.馬克思主義新聞觀認為,精神產品具有不同於物質產品的特殊屬性,它的價值主要體現在社會效益上。精神產品生產一定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在這個前提下努力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統一。一些媒體的記者,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淡漠,經濟利益強調得多,社會責任顧及得少,片面追求經濟利益,甚至將基本事實的真實、具體情節的真實拋到腦後;
四.持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是一項長期的任務。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應該貫穿新聞實踐的始終,體現在具體的新聞采寫、編輯、出版過程中。有些媒體在新聞實踐中,處理時政新聞時堅持馬克思主義新聞觀,采寫、編輯、送審等嚴格執行有關規定,能夠高度重視、把關較嚴,基本杜絕了虛假新聞的產生。相比之下,對其他報道如經濟、文化、體育等領域的報道要求較松,結果這些領域的虛假新聞不時出現;
所以,我們要堅持馬克思主義新聞真實性,在新聞工作中正確對待新聞的真實性,堅持新聞真實性原則.
4.一是要牢牢把握政治導向,就是要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
二是圍繞黨和國家的工作大局,及時搞好中心工作和重要活動的宣傳;
三是要堅持團結穩定鼓勁、正面宣傳為主,及時反映各地各部門發展的新氣象、改革的新突破、開放的新局面、工作的新舉措,為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提供有力的輿論支持,把廣大幹部群眾的力量凝聚到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上來。四是要全面宣傳黨的方針政策,使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貫徹到群眾中,變為群眾的行動,要增強時效性、吸引力、感染力。同時又要准確反映人民意願,表達人民的心聲,表達民意,反映民情。
新聞與輿論的關系:
新聞傳媒不僅要以上述第一種方式對待輿情,而且要大力倡導和推進肩負反映民意重任的社會成員真實地反映輿情。《瞭望》雜志在2007年兩會召開之時載文指出:「有的代表和委員在發言中習慣性地說套話和空話,或者是對實際情況調查研究不夠,說不出新話;或者是對自身的職責理解不到位,履行不到位,對群眾的聲音、願望、要求漠不關心,說不出群眾的心裡話。空話和套話,既解決不了實際問題,也不能滿足人民群眾切身利益,更不利於加快經濟發展、加強社會建設,反而有可能在具體政策制定和執行時因為對實情號脈不準而流於空泛、產生漏洞和疏忽,這已屢有前鑒。」⑧這是對代表、委員的期許,而實際上,也從一個側面折射出了新聞傳媒自身在反映輿情方面的積極態度。
新聞與宣傳的關系:
宣傳,指的是「闡述某種主義、主張、思想、觀點以爭取特定對象達到既定目的的活動方式,在階段社會里,通常是一定的黨派、團體進行政治思想斗爭的重要手段。」
C. 新聞,通訊,消息這三者之間有什麼相同點和不同點
一、相同點:都有真實性和時效性要求。
二、不同點:從內容上看,消息內容廣泛,但只是高度概括的報道,不求細節反映,通訊報道的是有影響有特點的人和事,可以搜集材料,選擇更典型的事例,全面深人報道事物的來龍去脈。
三、概念和特點區別
1、消息:只報道事情的概貌而不講述詳細的經過和細節,以簡要的語言文字迅速傳播新近事實的新聞體裁,也是最廣泛、最經常採用的新聞基本體裁。
消息的特點:
篇幅較短,內容簡明扼要,文字干凈利落;常有一段導語,開門見山,吸引讀者;通常一事一報,講究用事實說話;更注重時效,報道快速及時;基本表達方法是敘述。
2、通訊的概念和特點通訊
也是一種常用的新聞體裁,是對新聞事件、人物和各種見聞的比較詳盡而生動的報道。不及交代什麼事,而且交代事情的來龍去脈,以及情節、細節和有關環境氣氛。
通訊的特點:容量大,范圍廣,取材全面;講究結構變化,展開情切,情景交融;表現手法多樣,結合敘述,兼以描寫、說明、抒情或議論,富有感彩或理論色彩;比消息的篇幅長,時效性要求較寬松。
3、新聞的概念和特點:
新聞概念截取新聞事實的橫斷面,即抓住富有典型意義的某個空間和時間,通過一個片斷、一個場面、一個鏡頭、對事件或人物、景物做出形象化的報道的一種有現場感的生動活潑的新聞體裁。
新聞的特點:內容集中在一點,著力於細節描寫;現場感強烈,注重記者的直觀反映;有較強烈的文學色彩,形象化的刻畫人物或事物。
D. 消息與新聞的區別
1、內容不同
消息內容廣泛,但只是高度概括的報道,不求細節反映,主要特點是新、短、快、靈活。它只需報道事實,沒有必要把事件的根源及相關問題挖得很深很透。
新聞最具有真實性、時效性、簡潔性、可讀性、准確性的特點,時效性高於通訊但不及消息。
2、運用方式不同
消息這個詞應用比較廣泛,新鮮事就叫消息,還指報道事情的概貌而不講述詳細的經過和細節,以簡明的文字迅速及時地報道最新事實的短篇新聞宣傳文書,也是最常見、最經常採用的新聞體裁。
新聞,是指報紙、電台、電視台、互聯網等媒體經常使用的記錄與傳播信息的一種文體。是記錄社會、傳播信息、反映時代的一種文體。新聞概念有廣義與狹義之分。
3、所用范圍不同
除了發表於報刊、廣播、互聯網、電視上的評論與專文外的常用文本都屬於新聞,包括消息、通訊、特寫、速寫(有的將速寫納入特寫之列)等等;
消息是用概括的敘述方式,以較簡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時地報道附近新近發生的、有價值的事實,使一定人群了解。新聞一般包括標題、導語、主體、背景和結語五部分。
E. 消息和信息,的區別是啥
信息與消息的區別 信息與消息乍一看並無多大區別,但仔細分析,它們之間卻有一些明顯的差異。消息比較復雜一些,而信息則相對簡單一些。 首先,從形式上看,消息的標題完整而全面,消息可以有引題、主題和副題,而信息卻只有主題,一般沒有副題,只有在特殊人物的身份需要說明和對科技信息需要補充說明兩種特殊情況,才有副題,但絕對不能有引題。因此,信息要採用單標題,即只有一個主標題,特殊情況可以有副標題。另外,任何消息都有訊頭,新聞消息的訊頭用來標明消息的來源,而信息不需要訊頭,不需要刻意標明作者獲取信息的具體地方。 其次,從內容上看,雖然信息與新聞消息都有導語,且導語的形式大多採用「倒金字塔式」結構,即在文章開頭的那一段,把最重要、最新鮮的事實放在最前面,其它內容依重要與新鮮程度順序排列。在信息化社會的今天,人們要求用最短的時間得到最大和最多的信息。但是一般新聞消息的導語或主體部分可以有新聞背景,甚至有一些細節,而信息則要求直接切入正題,不做過多的,直來直去,言簡意賅。 第三,從語言風格上看,信息語言要求朴實、簡潔、明快,不需要過多的修飾用語,信息講求一個「短」字,行文有一說一,有二說二,不求說得多深多透,只告訴受眾是什麼不是什麼,只求點到為止,既在「短」字上見真功夫。因此,對信息的基本要求是:信息字數雖少,但內涵要豐富,字數少,要求不擺「龍門陣」,只登「豆腐塊」。信息短而實,不在乎有多長,三言兩語,直截了當,把事情說清楚,抓住主要矛盾,給人以一清二楚的印象即可。而消息則可以多做渲染和鋪墊,還有對背景材料的靈活應用。 信息一詞在我國由來已久。據辭海記載,我國南唐詩人李中有詩雲「夢斷美人沉信息,目穿長路依樓台」,可見信息泛指音訊和消息。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也常常錯誤地把信息等同於消息,認為得到了消息,就是得到了信息。例如,當人們收到一封E_Mail,接到一個電話,收聽了廣播或收看了電視等等,就說得到了「信息」。確實,人們從接收到的E_Mail、電話、廣播和電視的消息中能獲得各種信息,信息與消息有著密切的聯系。但是,信息與消息並不是一件事,不能等同。下面將從通信的過程和通信的實質來闡述信息與消息的關系和區別,從而給出信息的定義。 在通信系統中傳輸的是各種各樣的消息,而這些被傳送的消息有著各種不同的形式。例如:文字、符號、數據、語言、音符、圖片、圖像等等。所有這些不同形式的消息都是能被人們感覺器官所感知的,人們通過通信,接收到消息後,得到的是關於描述某事物狀態的具體內容。例如,聽氣象廣播,氣象預報為「晴間多雲」,這就告訴了我們某地的氣象狀態,而「晴間多雲」這一廣播語言則是對氣象狀態的具體描述。又如,我們收到一份E_Mail為「北京成功申辦2008年奧運會」,則得知了北京申辦2008年奧運會的具體情況,內容「北京成功申辦2008年奧運會」是對北京申辦2008年奧運會狀況的一種描述。再例如,電視中轉播足球賽,人們從電視圖像中看到了足球賽進展情況,而電視的活動圖像則是對足球賽運動狀態的描述。可見,語言、文字、圖像等消息都是對客觀物質世界的各種不同運動狀態或存在狀態的表述。當然,消息也可用來表述人們頭腦里的思維活動。例如,朋友給你打電話,電話中說:「我想去北京」,你就得知了朋友的想法。此時,這語言消息則反映了人的主觀世界——大腦物質的思維運動所表現出來的思維狀態。 定義1.1 用文字、符號、數據、語言、音符、圖片、圖像等能夠被人們感覺器官所感知的形式,把客觀物質運動和主觀思維活動的狀態表達出來就成為消息。 從通信的觀點出發,構成消息的各種形式要具有兩個條件:一是能夠被通信雙方所理解;二是可以傳遞。因此,人們從電話、電視等通信系統中得到的是一些描述各種主、客觀事物運動狀態或存在狀態的具體消息。香農將各種通信系統概括成如圖1.1所示的框圖。 從圖1.1可以看出,各種通信系統中,其傳輸的形式是消息。但消息傳遞過程中的一個最基本、最普通卻又不十分引人注意的特點是: (1)收信者在收到消息以前,是不知道消息的具體內容的。也就是說,在收到消息以前,收信者無法判斷發送者將會發來描述何種事物運動狀態的具體消息; (2)收信者在收到消息以前,無法判斷是描述這種狀態還是那種狀態; (3)收信者在收到消息後,由於干擾的存在,不能斷定所得到的消息是否正確和可靠。 總之,收信者存在著「不知」、「不確定」或「疑問」。通過消息的傳遞收信者知道了消息的具體內容,原先的「不知」、「不確定」和「疑問」消除或部分消除了。因此,對收信者來說,消息的傳遞過程是一個從不知到知的過程,或是從知之甚少到知之甚多的過程,或是從不確定到部分確定或全部確定的過程。如果一個通信系統不具備這樣的特點,那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義。 可見,通信過程是一種消除不確定性的過程。不確定性的消除,就獲得了信息。原先的不確定性消除得越多,獲得的信息就越多。如果原先的不確定性全部消除了,就獲得了全部的信息;若消除了部分不確定性,就獲得了部分信息;若原先不確定性沒有任何消除,就沒有獲得任何信息。 定義1.2 信息是事物運動狀態或存在方式的不確定性的描述。這就是香農信息的定義。 例如,甲告訴乙說:「你考上了研究生」,那麼乙就獲得了信息。如果丙又告訴乙同樣的話,此時,對乙來說,他只是得到了一條消息,並沒有獲得其他任何信息,其實乙獲得信息還有一個前提條件,就是乙參加了研究生考試。如果乙根本沒有參加研究生考試,也就不可能考上研究生,甲的話對乙來說就沒有包含任何信息。 在這個事件當中,「考上了研究生」是對考試結果的一種描述,而考試的結果不止一種。可見乙在得到消息之前存在不確定性。在得到消息之後,只要甲沒說錯,乙的不確定性就消除了,也就獲得了信息。 通過分析可知,在通信系統中形式上傳輸的是消息,但實質上傳輸的是信息。消息中包含信息,是信息的載體。得到消息,從而獲得信息。同一則信息可以由不同形式的消息來載荷,如前例中,足球賽進展情況可用報紙文字、廣播語言、電視圖像等不同消息來表述。而一則消息也可載荷不同的信息,它可能包含非常豐富的信息,也可能只包含很少的信息。可見,信息與消息是既有區別又有聯系的。
F. 新聞與信息的區別
一、定義不同
1、新聞:指報紙、電台、電視台、互聯網等媒體經常使用的記錄與傳播信息的一種文體,是反映時代的一種文體。
2、信息:指音訊、消息、通訊系統傳輸和處理的對象,泛指人類社會傳播的一切內容。人通過獲得、識別自然界和社會的不同信息來區別不同事物,得以認識和改造世界。在一切通訊和控制系統中,信息是一種普遍聯系的形式。
二、格式不同
1、新聞:一般包括標題、導語、主體、背景和結語五部分。前三者是主要部分,後二者是輔助部分。寫法以敘述為主兼或有議論、描寫、評論等。
2、信息:可以是一段文字、一句話、一張圖片,沒有固定格式。
三、傳播渠道不同
1、新聞:公開性質,所有人都可以看到,新聞傳播按介質可分為:電視、廣播、報紙、雜志,互聯網廣告媒體、移動互聯網媒體等幾大類。
2、信息:可以以任何渠道傳播,可以是公開的,也可以是私人的。
G. 信息和新聞有什麼聯系和區別
聯系 :新聞是新的信息,是信息的一種。信息包括新聞,但信息不一定都是新聞。
區別:新聞以新為前題。新的,人們關注的信息,能成為新聞。其他信息,不能當新聞。今天的新聞,就是明天的信息資料。但有的信息雖是新的,可是人們並不關注,也不能成為新聞。
H. 新聞的道德與新聞價值哪個更重要
正方:新聞價值比人文道德更重要(武漢大學) 反方:人文道德比新聞價值更重要(中國政法大學) 立論環節 正方一辯:謝謝主席,大家好。總所周知,記者也許是當今中國一個最尷尬的行業。因為執著追求真相往往會顯得不那麼善良。那麼,當新聞工作者面對誤解時,是應該堅持新聞報道本身的價值,還是更看重跟風畫足的效果呢。答案當然是本職工作為重,倫理教化為輕。第一,以倫理為重心會損害新聞工作者的可信度。新聞的生命是真實。真實的前提是公正。而公正,就因為不為情感所左右。然而人文道德卻恰恰是情感而非理性的。面對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人文問題,只有堅持新聞價值本身做主,我們的新聞記者才能在各方當事人的復雜關系中秉持公正。第二,以倫理為中心會引起新聞工作者的判斷力。就如外科大夫不可以給自己的親人做手術一樣,新聞記者對於人文問題不能過於感同身受。比受害者更悲痛的記者采訪不了災難,比蒙冤者更憤怒的記者采訪不了冤案。,面對新聞事件,新聞工作者應該更多的是一個報道者,而非參與者。只有堅持新聞本位的冷靜觀察,才能讓真相大白於天下。的確,即將對方辯友很可能即將告訴我們的一樣,任何報道都不能背離人文道德,但是大家請注意,任何報道也不能背離新聞價值,二者都是前提。那麼,就請對方辯友待會告訴大家,為什麼人文道德是新聞工作者的工作重心。謝謝大家。 反方一辯:謝謝。對方立論刻意混淆了新聞價值和新聞道德兩個概念。新聞價值是指時尚性、顯著性、重要性、階級性、訴危性等特徵。我們說一個事情有新聞價值,是說它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但這並不包括客觀、公正等新聞道德的范疇,請你方不要刻意混淆。我方認為人文道德更重要,理由如下。第一,價值未知的不同決定了人文道德更重要。人文道德是社會行為規范和准則。它不僅體現在人與人之間的良性存在,更能鑄成人類社會的共同理想。所以,孔子才說,智於道智於德。而新聞價值,作為一種位階較低的繼續性價值,必須服務於人文道德這一目標價值。第二,時代的客觀要求決定了人文道德更重要。一位信息人,面對新聞出版自由確實產生出的自由主義新聞觀,表示要反對強權干涉。但是,歷史的演進卻使我們進入了一個信息爆炸的社會。傳媒學家麥克盧漢告訴我們,在信息時代,媒體通過對信息的選擇和傳播,已經深入的滲透到了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它掌握了社會話語,塑造了社會生活。這時,如果不注重人文關懷的理解,如果不恪守道德的底線,那麼那種強大的力量當遭遇意外的可能。這是最好的社會,也是最壞的社會。或許與你所說這時一個政權喧囂的社會,但是依然是一個信仰良知的社會,謝謝。 自由辯環節 正方三辯:謝謝主席。對方辯友說我們混淆了概念,新聞價值到底包不包括客觀公正,在場觀眾自有公論。但對方辯友直接把人文道德等同於道德,到底是誰偷換了概念呢?請正面回答我,請問有沒有哪個新聞報道能夠背離新聞價值。 反方三辯:今天沒有一個新聞報道可以背離新聞價值。但,是不是為了追求新聞價值,我們就要減損人文道德。我手中是一張最近傳得很火的挾屍要詐的照片。這張照片的確非常震撼、很真實,追求了新聞價值。但我手中捂住的部分是死者的遺體,這是死者的家屬造成的二次傷害。請問你能不能用不道德的手段追求有價值的新聞? 正方二辯:你說得很好。他是沒有道德的手段。所以說你方的人文道德一定不能背離。可是你剛才也正面承認了新聞價值同樣不可背離。既然二者都不能背離,你方標准如何論述你方觀點呢? 反方二辯:對方辯友,還是回到剛才我們飢餓的蘇丹這張照片。我們今天不談,說是不是一國的價值重於一個人的生命。說是不是這個真實和客觀一定會被道德所減損。我問你一個最簡單的問題,如果你是這個孩子的父親,你能不能做出同樣的選擇呢? 正方一辯:好的,對方辯友。那我們就回到你方的立論來看看到底應該怎麼做。你方立論一開始就告訴我們,今天人文道德是一個社會的准則。可是請大家注意,新聞價值是不是一個新聞工作者的准則。如果兩者同樣的准則,如何得出你方結論? 反方二辯:新聞工作者首先是一個人,人的准則是不是比新聞工作者的准則更重要呢?你還是沒能回答我方的問題,如果你是這個孩子的父親,你會不會做出同樣的選擇? 正方三辯:如果我是這個孩子的父親,我把我孩子,以及我孩子背後這個國家深重的災難用新聞的方式,呈現在世人面前,吸引對方的關注,我不知道有何不可?請對方辯友正面回答我,現在你方標准告訴我有所減損,那麼我想知道,如果我是一個新聞記者,我孩子病了。我為了報道豐富一線,沒有關心我的孩子。那是不是在你方標准也可以得出我方的結論呢?這時新聞價值比人文道德更重要呢? 反方三辯:對方辯友,這時候你選擇的不是新聞價值。而是你報道這個事件本身所彰顯的人文道德。還想請問對方辯友,在這個菲律賓人質事件中,我們看到媒體它大肆地報道,不斷地渲染這個事件中的細節,最後導致持人的情緒失控。第三次請問你,我們是不是用一個不道德的手段追求一個有價值的新聞? 正方二辯:謝謝。你方的確是很煽情地告訴我們,不能以不道德的手段。但是在邏輯上充其量只能論證人文道德是一個新聞報道的必要條件。如何論清它更重要呢,新聞方的新聞工作者背負著攝像機而不是醫療箱,奔赴汶川大地震的現象,你告訴我們,他們何錯之有呢? 反方一辯:對方辯友請你正面回答一下重要原因,能不能用不道德的手段追求有價值的新聞? 正方一辯:好的。對方無非在告訴我們,不能以不擇手段追求有價值的東西,是這些價值就不重要了嗎?今天我們不能不擇手段最求任何事情,是不是任何事情也不重要了呢?請你正面回答我方汶川地震的例子。 反方二辯:感謝對方辯友已經承認我方觀點。不能犧牲道德來追求新聞價值。但反過來說,我們說為了道德,就應該放一放新聞價值可不可以呢,我認為是可以的呀。 正方三遍:好,我來告訴你可不可以。今天我們為了彰顯人文道德,能不能放一下新聞價值呢?北京電視台曾經有這一隻限的孢子。記者為了彰顯人民和社會對於市民未知安全問題的關注,就製造了一個假新聞。我想請問你,為了人民道德的彰顯製造一個假新聞,是不是在你方可以的范疇? 反方一辯:對方辯友假新聞是不是不符合人文道德,請對方正面回答。 正方二辯:對方辯友,它恰恰是為了吸引人們對自己生命的關注,這是最大的人文道德呀。可是以人文道德為初衷,一樣也製造假新聞,還是說明二者都不可缺離嘛。 反方三辯:對方辯友,你這個例子恰恰說明了我們在追求人文道德這個過程中,不能片面化。我們製造一條假新聞,可是在傳播學上,假新聞恰恰是有新聞價值的。假新聞本身正好論述了不能片面追求新聞價值最大化,而必須遵守人文道德。再請問你,美國記者協會SPJ,它有四條原則。其中最重要的是最小傷害原則,請問你為什麼不是最大真實原則? 正反一辯:好,對方辯友無非還是要告訴我們,在追求新聞報道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千萬不能違背人文道德這個底線。可是你想一想,新聞記者在報道時是不是也千萬注意,一定不能違背新聞價值呢?所以請你正面告訴大家,那些在汶川地震堅守記者報道一線,沒有親身求援的記者,他們何錯之有? 反方三辯:所以我來回答你。美國新聞攝影協會有一條很明確的規定正好可以解釋這個問題。面對自然災難的情況下,這是一個及時而緊迫的情況下,記者在這種極端的情況下,必須先救人後攝影。你覺得這說明了什麼? 正方二辯:你方充其量只能論證緩急緩急嘛。但是今天論證輕重對不對?在泥石流事件中,扛醫療攝像機難道是去直接救人嗎? 反方一辯:對方辯友,今天說兩者都不可以撇罪,但請你正面回答我,當二者沖突時你選哪個? 正方三辯:很簡單,我方已經說了,今天在二者沖突的情況下比不出結論,為什麼?因為在二者沖突的情況下只能得出一個結論,就是誰更急,比不出誰更重。而真正的重是要看我們今天這個記者扛著什麼到災區,到底是以什麼為災區的重中之重。 反方三辯:對方辯友,二者在沖突的情況下比不出輕重嗎?那為什麼我們的記者要選擇堅守人文道德的底線,而降低那一點點的新聞價值,而不是說放棄人文道德,而刻意地追求新聞價值。他們的取捨說明不了輕重問題嗎? 正方一辯:對方辯友,新聞價值不用刻意追求。只需要把記者真實看到的現象告訴大眾,我們每個人看到汶川地震傳播一線鏡頭時都感動得流下了眼淚。為什麼沒有人去苛刻那個記者,你為什麼沒有去救人而告訴我們真相呢? 反方二辯:對方辯友,真的不用刻意追求嗎?都城晚報有一個記者,為了拍攝暴雨中行人連續跌倒的壯觀場面,守在了一個明知壞了的警告旁邊蹲了一個整整的下午。你告訴這是不是刻意追求新聞,你告訴我能不能以不道德的手段追求一個有價值的新聞? 正方三辯:我再次告訴你,不行。不能以不道德的手段追求有價值的新聞。但今天不擇手段追求新聞價值,到底是不擇手段錯了,還是新聞價值錯了,請你正面告訴我。 對方辯友,汶川地震這個例子你一直在追問,我給你解決一下。想一想汶川地震這個情況,記者來到現場,旁邊有警察和醫生,這是分工不同。人文道德和新聞價值並沒有必然的沖突。如果在這種情況下記者在報道的時候,不過過度報道這個血腥的畫面,要照顧到社會普遍的情感,我想請問一下這是不是在遵守人文道德呢? 正方二辯:感謝你終於看到是因為分工不同。正是因為有這樣的分工,才決定了新聞工作者應該以新聞價值為重,扛著攝像機去現場對不對呢?再請教你,在一個泥石流的現場是扛著救生艇去呢,還是扛著新聞機去呢? 正方一辯:對方辯友,還是應該看情況吧。如果有人去救,還是應該保持一個客觀的狀態。這時候人文道德和新聞價值不沖突啊。可是沒人的時候,只有他一個人時候,這是不是應該先救人,這是沖突時選擇人文道德嘛。 正方一辯:對方真的好奇怪啊。對方今天的人文道德好像是忽高忽低喔。一方如果有人救援,我就可以袖手旁觀,也不算不道德。我真不知道你方所說的人文道德標准何在。那麼請你告訴大家,如果今天你去現場,記者開的是報道車,而是救護車,他們是不是走錯了? 反方一辯:按照你方邏輯,我去醫院應該是救死扶傷,而不應該讓醫生來救喔?這是不是不符合人文道德呢,按照你方的邏輯。 正方三辯:這是你方邏輯推導的基礎啊。你方反復在說那種最危急的時刻,記者該怎麼辦。我告訴你,記者該出手時就出手,沒有任何問題。這個問題就是什麼呢?今天我家裡的保險絲一旦斷了,我家裡電器都不能用了,是不是以你方標准得出,保險絲比我家所有電器都重要呢? 反方三辯:這恰恰說明了在面對沖突的情況下我們心中把什麼放在了第一位。在面對泥石流的時候,如果沒有救人,我們把價值,把人文道德放在第一位。為什麼按照你方邏輯你就覺得是一個輕重緩急的問題,而不是一個價值輕重的問題呢? 總結陳詞環節 正方三辯:謝謝主席。回到最初開始的立論,我們看一看對方辯友今天的論證。第一件事情,對方辯友用普適道德這個詞偷換了人文道德這個詞,什麼意思呢。今天人文道德背後的不同文化,不同語境,與人文道德的沖突對方今天都不談。今天一個半島電視台播放的新聞完全符合阿拉伯世界的人文道德卻與西方自由主義的人文道德大相庭徑。你告訴我,我們如果一個新聞工作者一定要以人文道德為重,以新聞價值放在後面的話。我們到底以何時何地的人文道德為重是你方所渲染的?就算在同一個人文道德的底線下內部有沒有不可調和的矛盾。自古有雲,自古忠孝不兩全。以你方這個標准,一個指南針,一會指東,一會指西,你讓我們新聞工作者何去何從呢?好沒有問題,我們退一步。今天就算對方辯友說的道德,道德是不是新聞工作者比價值而言更重要。剛才在自由辯論中,對方辯友反復一個詞,叫底線。我們承認,今天新聞道德對於新聞工作者而言是底線的作用。任何時候都不可逾越,沒有任何問題。這個任何時候都不可以逾越的東西,和一個新聞工作者畢生追求和努力工作的重心,到底何者為重,何者為輕呢?有沒有比得出來?比得出來,我們和評委老師在超級辯論中已經說過了。今天主要有兩個人,一個是我根本沒法得罪的,另外一個我也不能得罪並且要盡力爭取的目標,對於我來說誰更重要呢。這是人文道德,好。來讓我們看看對方辯友今天對新聞價值的定義化,對方辯友告訴我們新聞價值,公平、客觀、正義都不是新聞價值。我不知道在對方辯友定義中,到底什麼才是新聞價值。我作為一個新聞學的學生,學了六年的新聞。所有的新聞老師都告訴我今天新聞有兩大價值。左肩,傳遞真實。右肩,記載歷史。今天新聞工作者就是我們社會看到真實的那雙眼睛。人文道德是我們內心中評判我們看到的這個善惡與否的內心評判的標准。你告訴我們,當我們的眼睛都帶著范倒式主義的眼鏡去看這個真實的世界,我們這個世界所看到的真實到底是怎麼樣的真實呢?今天的新聞就是明天的歷史。如果今天我們的新聞工作者都不能秉筆直舒的話,我們的後代又怎麼知道今天歷史天空究竟是什麼顏色的呢? 反方三辯:謝謝。我們主要要看一下比較的方法。在常態的意義下,是不是人文道德和新聞價值總存在沖突呢?如果不是的話,那麼今天引發這條辯題,引起這場討論的個例和案件本身是什麼呢?我方舉了這么多照片,我能問一個問題嗎。他們為什麼總是那麼極端的狀況?這恰恰說明了在常態意義下,人文道德和新聞價值的訴求並不必然沖突。我們今天關注的焦點恰恰在於新聞人他作為無冕之王,他有獨特的歷史使命。但這種歷史使命是不是賦予了他們在極端的狀態下可以突破底線的權利。我們來看一下,在阿富汗戰爭的期間,有一個88歲的老太太她失去了兒子。美國的記者長槍短炮沖到她的家現場宣布了這個消息。非常的震撼,但是這種震撼是他們製造出來的。我相信這幅飢餓的蘇丹的作者也是在做這樣的考慮,他覺得犧牲了這個小女孩,喚成世界對這個國家的援助。這就是新聞價值,對方辯友所說的。我們面對黑暗的時候可以啟蒙,可以吶喊,可以曝光。我們如果作為無冕之王,一筆為箭,以刀為槍。我們可以不受這個世俗條條框框所約束,我們挑戰一下人文,挑戰一下道德又何妨?我們有更偉大的目標嘛。可是,這個偉大的目標是什麼呢?求真嗎?求真是為了什麼?是拯救大眾吧?為什麼以傷害的手段拯救大眾?為什麼以傷害一個小女孩的生命來挽回一個國家?為什麼以犧牲一個老太太來反對一場戰爭呢?如果不是這樣,那我們都這樣的理解,是不是有點過於自信,有一些過於狂妄,有一些不夠清醒啊?我們今天內心還有沒有最底線的境內呢?即使是新聞人,他並不能操控這個世俗,他作為無冕之王,我們承認他的歷史使命,他可以不拘於世俗。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要走極端,我們要浪費世俗的時間來為我們新聞價值來補。到底應該誰尊重誰。 看看人家的觀點,自己取捨。 希望可以幫到你。
I. 新聞 和消息的區別是什麼
(1)從內容上看,消息內容廣泛,但只是高度概括的報道,不求細節反映;通訊報道的是有影響有特點的人和事,可以搜集材料,選擇更典型的事例,全面深入報道事物的來龍去脈,反映事物本質,並容許細節描寫。(2)從表達上看,消息多用敘述,語言簡潔明快;通訊雖也以敘述
為主,可以靈活運用描寫及抒情、議論,並可使用比喻、擬人、排比、反問等修辭手法,提高語言表現力;(3)以時效性看,消息要求更高,它應該比通訊來得更快。
J. 新聞學簡答題:新聞與信息的區別
新聞指對國內外新近發生的具有一定社會價值的人和事實的簡要而迅速的報道,它具有客觀性,真實性和時效性。
信息指消息和咨詢,是事物運動的狀態與方式,是物質的一種屬性,在這里,「事物」泛指一切可能的研究對象,「運動」泛指一切意義上的變化。信息不一定是客觀的和真實的,也不一定是在時間發生的第一時刻就需要傳遞出去,它只是為大家提供知識和消息的來源。
總的來說,新聞是屬於信息的一種,但是信息不屬於新聞。
這是我的個人見解,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