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企業如何保證信息安全
推薦使用域之盾系統,域之盾系統安裝方便點點滑鼠即可完成安裝部署,操作簡單 功能全面,可針對日常辦公/文字編輯/圖紙編輯/圖片編輯進行一鍵透明加密,比如在域之盾管控端設置好針對WORD文件加密以後,客戶端上的word文檔會自動加密,加密以後的文件任何形式的非法外發拷貝傳輸 打開都是亂碼 裝有域之盾客戶端的電腦設備之間可以無障礙傳閱,也可以設置外發文件的生命周期,最大打開次數 最長打開天數 多方面保護數據安全不被泄密 域之盾系統的桌面管理功能支持實時畫面,屏幕錄像,微信QQ 釘釘 聊天記錄 網頁瀏覽 網址搜索記錄等 可有效幫企業監督員工上網行為,適合企業使用
1. 透明加解密
系統根據管理策略對相應文件進行加密,用戶訪問需要連接到伺服器,按許可權訪問,越權訪問會受限,通過共享、離線和外發管理可以實現更多的訪問控制。
2. 泄密控制
對打開加密文檔的應用程序進行列印、內存竊取、拖拽和剪貼板等操作管控,用戶不能主動或被動地泄漏機密數據。
3. 審批管理
支持共享、離線和外發文檔,管理員可以按照實際工作需求,配置是否對這些操作進行強制審批。用戶在執行加密文檔的共享、離線和外發等操作時,將視管理員的許可權許可,可能需要經過審批管理員審批。
4. 離線文檔管理
對於員工外出無法接入網路的情況可採用系統的離線管理功能。通過此功能授權指定用戶可以在一定時間內不接入網路仍可輕松訪問加密數據,而該用戶相應的安全策略仍然生效,相應數據仍然受控,文檔許可權也與聯網使用一樣。
5. 外發文檔管理
本功能主要是解決數據二次泄密的威脅,目的是讓發出的文檔仍然受控。通過此功能對 需要發出的文件進行審批和授權後,使用者不必安裝加密客戶端即可輕松訪問受控文件,且可對文件的操作許可權及生命周期予以管控。
6. 審計管理
對加密文檔的常規操作,進行詳細且有效的審計。對離線用戶,聯網後會自動上傳相關日誌到伺服器。
7. 自我保護
通過在操作系統的驅動層對系統自身進行自我保護,保障客戶端不被非法破壞,並且始終運行在安全可信狀態。即使客戶端被意外破壞,客戶端計算機里的加密文檔也不會丟失或泄漏。
㈡ 如何保證信息化教學資源的有效性
如何保證信息化教學資源應用的有效性此磨
隨著教育信息化的不斷推進和新的教育理論教學模式的出現,信息技術作為教學的有力支持,具有其他教學手段無法比較的優勢,充當著更多的教與學的中介和角色,對於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起著重要的作森搜斗用。信息技術作為一種教學手段,可以使抽象的知識直觀形象化,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漏顫學效率,減輕教師工作強度。
保證信息化教學資源的應用有效性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指通過課堂教學活動,學生在學業上有收獲,有提高,有進步。我認為要保證其應用的有效性就必須明確其應用原則:1、目標控制原則,2、內容符合原則,3、對象適應原則,4、最小代價原則,5、最優化原則,6、因材施教原則,等等。信息化教學資源能夠為教學方式的變革提供比較理想的支持環境,但並不是說信息技術就可以替代其他類型的教學資源,因而我們要選擇適合教學內容的多媒體課件等信息化資源來輔助教學,切勿只為了單純的花哨好玩而用課件,而且課件的選擇與製作都要符合教學目標,脫離教學目標的資源我們決不採用,這樣才可以收到理想的效果,確保信息化教學資源的有效性。
㈢ 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的保障措施
為了保持我國信息化發展的協調性和連續性,順利部署我國信息化發展的戰略重點和戰略行動,提出以下保障措施:
完善信息化發展戰略研究和政策體系
緊密跟蹤全球信息化發展進程,適應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產業升級換代和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需要,持續深化信息化發展戰略研究,動態調整信息化發展目標。
把推廣信息技術應用作為修訂和完善各類產業政策的重要內容。明確重點,保障資金,把工業化提高到廣泛應用智能工具的水平上來,提高我國產業的整體競爭力。
按照西部大開發、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改造、中部崛起以及有關國家產業基地和工業園區的部署,把信息化作為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增進區域之間優勢互補、實現區域比較優勢的平衡器和助推器。
制定並完善集成電路、軟體、基礎電子產品、信息安全產品、信息服務業等領域的產業政策。研究制定支持大型中央企業的信息化發展政策。
深化和完善信息化發展領域的體制改革
完善市場准入和退出機制,規范法人治理結構,推動運營服務市場的公平有效競爭。鼓勵和推廣各種形式的寬頻終端和接入技術。鼓勵業務創新,提供市場許可、資源分配、技術標准、互聯互通等方面的支持。
研究探索適應網路融合與信息化發展需要的統一監管制度。以創造公平競爭環境和保護消費者利益為重點,加快轉變監管理念。防範和制止不正當競爭。逐步建立以市場調節為主的電信業務定價體系。
完善相關投融資政策
根據深化投資體制改革和金融體制改革的要求,加快研究制定信息化的投融資政策,積極引導非國有資本參與信息化建設。研究制定適應中小企業信息化發展的金融政策,完善相關的財稅政策。培育和發展信息技術轉讓和知識產權交易市場。完善風險投資機制和資本退出機制。
健全和完善招投標、采購政策,逐步完善扶持信息產業發展的產業政策。加大國家對信息化發展的資金投入,支持國家信息化發展所急需的各類基礎性、公益性工作,包括基礎性標准制定、基礎性信息資源開發、互聯網公共服務場所建設、國民信息技能培訓、跨部門業務系統協同和信息共享應用工程等。完善並嚴格實施政府采購政策,優先採購國產信息技術產品和服務,實現技術應用與研發創新、產業發展的協同。
加快制定應用規范和技術標准
加強政府引導,依託重大信息化應用工程,以企業和行業協會為主體,加快產業技術標准體系建設。完善信息技術應用的技術體制和產業、產品等技術規范和標准,促進網路互聯互通、系統互為操作和信息共享。加快制定人口、法人單位、地理空間、物品編碼等基礎信息的標准。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加強國際合作,積極參與國際標准制定。
推進信息化法制建設
加快推進信息化法制建設,妥善處理相關法律法規制定、修改、廢止之間的關系,制定和完善信息基礎設施、電子商務、電子政務、信息安全、政府信息公開、個人信息保護等方面的法律法規,創造信息化發展的良好法制環境。根據信息技術應用的需要,適時修訂和完善知識產權、未成年人保護、電子證據等方面的法律法規。加強信息化法制建設中的國際交流與合作,積極參與相關國際規則的研究和制定。
加強互聯網治理
堅持積極發展、加強管理的原則,參與互聯網治理的國際對話、交流和磋商,推動建立主權公平的互聯網國際治理機制。加強行業自律,引導企業依法經營。理順管理體制,明確管理責任,完善管理制度,正確處理好發展與管理之間的關系,形成適應互聯網發展規律和特點的運行機制。
堅持法律、經濟、技術手段與必要的行政手段相結合,構建政府、企業、行業協會和公民相互配合、相互協作、權利與義務對等的治理機制,營造積極健康的互聯網發展環境。依法打擊利用互聯網進行的各種違法犯罪活動,推動網路信息服務健康發展。
壯大信息化人才隊伍
研究和建立信息化人才統計制度,開展信息化人才需求調查,編制信息化人才規劃,確定信息化人才工作重點。建立信息化人才分類指導目錄。確定信息化相關職業的分類,制定職業技能標准。
尊重信息化人才成長規律,以信息化項目為依託,培養高級人才、創新型人才和復合型人才。發揮市場機制在人才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高度重視「走出去,引進來」工作,吸引海外人才,鼓勵海外留學人員參與國家信息化建設。
加強信息化國際交流與合作
密切關注世界信息化發展動向,建立和完善信息化國際交流合作機制。堅持平等合作、互利共贏的原則,積極參與多邊組織,大力促進雙邊合作。准確把握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過渡期的新情況,統籌國內發展與對外開放,切實加強信息技術、信息資源、人才培養等領域的交流與合作。
完善信息化推進體制
切實加強領導,凡涉及信息化的重大政策和事項要經國家信息化領導小組審定。要抓緊研究建立符合行政體制改革方向、分工合理、責任明確的信息化推進協調體制。加大政府部門間的協調力度,明確中央、地方政府在信息化建設上的事權,加強對地方的業務指導。
各地區各部門要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因地制宜,加快編制信息化發展規劃,制定科學的信息化統計指標體系,改進信息化績效評估方法,完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統計核算體系,使信息化融匯到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中長期規劃之中。(完)
㈣ 如何抓住信息化的機遇
1.大力發展信息化建設並完善信息化制度。國家來制定一些關於發展信息化時代,抓住機遇的文件,並且保證各個地市的信息化能夠達到標准值,抓住信息化的機遇,不要盲目,一定要平穩發展。
2..推崇信息化人才創新創業。當代的大學生有許多的信息化人才,鼓勵並勸解他們創新創業,推動國家的信息化進展,抓住當下的機遇,為國家做一份貢獻,將國家展示與世界前端。
3順應時代的潮流,急流勇進。如今的信息化,即將全面覆蓋,機遇就在眼前,不要盲從,但是應該順應時代的發展,大力推進信息化,搞好信息化建設,保證每所學校都能有信息基礎設施,為信息化的全面發展做好准備。
5.各企業積極發展經濟,帶動信息化的發展。無論大小公司,順應國家以及政府的要求,發展經濟的同時,搞好信息化的建設工作,只有經濟搞上去了,信息化的機遇就能順利的抓住。抓經濟發展,搞信息化建設。
6.政府帶動人民搞好農村信息建設。政府人員向下傳送領導人的意思,帶動村民搞好農村信息化,只有大家通過網路聯系在一起,才是真正的信息化的興起。政府應該指導村民如何搞好信息化建設。
7.國家制定完善的計劃,抓住信息化時代的機遇。在談到信息化的建設時,國家應該制定一些完善的計劃,努力的抓住機遇,為國家以及國人爭光添彩,這些計劃應該投票選出最為合適的計劃,進行周密思考與下發。
8.城市個人鼓勵大家抓住信息化機遇。個人擁有知識與技能,那就發動身邊的朋友,響應國家的號召,抓住信息化的機遇,同時給大家說明國家需要我們,我們為國家爭光,一些鼓勵的話,帶動他們一起抓住信息化的機遇。
㈤ 如何提高消防應急救援通信保證信息化建設
1.完善救援通信預案的制定與演練
各級應該根據該單位所產生的應急救援預案去制定相應的應急方案,並結合部隊可能會執行的任務去變化及時的去修改方案,做到車輛和人員、裝備細分化。在接收到災情之後,各級通信部門可以在第一時間內做出反應,並根據災情的實際情況和地形等特點,在最短的時間內組成一支救援隊伍並計劃出應急預案。同時上級領導還需要迅速的調整人員,並根據預案對跨區域的應急通信保障做出相應的安排。
2. 做好重特大災害_場應急通信三方面保障
在應急救援部隊在趕赴到救援災區之後,需要及時的和各級指揮部門進行溝通,向上級匯報救援現場的實際情況。這就要求應急救援部隊需要在救援情況下保持24小時通信暢通。其次,在小型的救援現場當中,應急救援隊到達現場之後需要根據消防部門的指揮,而參加救援的所有消防人員可以在統一地區進行救援,還可以根據火勢大小分到不同區域進行救援。所以,在開展救援之前相關部門需要考慮到救援現場的實際情況,保證二級網和三級網的暢通。
3.物聯網消防安全監管平台
物聯網消防安全監管平台由監控系統、報警網路、監控中心等部分組成。社會消防單位可以藉助卜棗物聯網消防安全監管平台,在第一間內了解火勢的大小。與此豎弊沖同時,平台還可以為相關人員提供火勢查詢服務。物聯網消防安全監管平台的主要特點就是:第一點,信息傳遞速度比較快,在第一時間內可以對危險源進行反饋;第二點,可以使用GPS和GIS更加准確的定位到火源位置和險情情況,為消防人員的滅火節約更多的時間;第三點,相關部門可以利用物聯網消防安全監管平台清晰地查看出消防人員巡查情況
4.加強通信保障信息化隊伍建設
通信保障隊伍建設對於消防應急救援工作開展有著決定性的作用,因此各地的消防隊伍需要按照實際工作和消防通信裝備的情況去建立不同的救援隊伍,做好日常的滅火救援、消防通信指揮等工作。其二,需要根據應急通信保障任務去制定不同應急預案,在可能發生突發事件的地域有針對性地、定期進行應急通信保障演練。應急通信技術的專業性比較強,消防應急通信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因此消防部門需要一支既有專業的通信技能,還能適應未來通信發展的通信隊伍。與此同時,相關部門還需要制定一套完整的管理機制和培訓機制,並且要不斷的創新思路改進培訓方式,來提高各級人員的通信素質。在制定相關規定的同時,還需要根據實際的應急救援工作需求,使得參加救援的官兵可以真正的提高通信素質。
5. 建立嚴格高效的應急通信組織指揮程序
重大滅火救援行動,往往都需要跨區域作戰,並且作戰力量比較多作戰時間也比較長,所以需要求高效的通信組織指揮程序。因此,各級消防部隊需要按照上級所發布的管理規定的要求,建立相應的管理方案和管理制度,對於現場的通信指揮工作和通信組織、下達命令等進行嚴格的規范。並且要針對不同的災害事故去採用不同的通信手段,並且要定期進行應急演練訓練。在演余殲練的過程當中,消防人員要做到分工明確、互相配合。
消防應急救援通信保障信息建設對於突發事件的處理效率有著決定性的作用。並且,消防應急救援通信保障體系建設是一項長期的建設性工作,需要跟緊信息技術發展的腳步,根據應急救援工作發展需求,加大信息化建設的費用投入。
來源:交通科技與管理 (2020年06期)
㈥ 大數據時代,如何做好企業信息化建設
1、信息化體系要落實並匹配業務戰略。
信息化落實業務戰略往往容易成為一句口號。信息化作為一種投資,必然追求回報,因此信息化戰略規劃必須上升到如何落實企業戰略的高度上來,需要對企業戰略解碼與深度解讀是工作的前提。分析戰略落實的主要舉措、關注點,形成戰略主題集,並對每個主題分析其關鍵成功要素、衡量標准、依賴條件,基本實現路徑的梳理和分析,在此基礎上突出信息化的應用重點,並詳細分析實現的路徑,依賴條件,管理及業務變革要求,最終整合到整體信息化架構中進行通盤考慮
2、信息化建設模式由需求驅動向規劃驅動轉變。
業界仍然普遍存在信息化建設工作的驅動模式由分散的、獨立的業務部門需求進行驅動的建設模式,典型的後果是各個領域各自為戰,局部可能最優,但極難保證整體最優,後期在系統集成、數據整合等方面帶來大量問題,系統架構混亂,維護成本高,集成難度大,系統越做越「沉」,成為企業業務變革、經營管理模式調整不可突破的障礙,成為管理變革和創新的包袱。
「規劃驅動、架構約束」是解決當前信息化工作普遍存在問題的必然選擇。信息化的具體工作不應由獨立需求驅動,而應是在整體規劃的情況下,由規劃驅動,確保整體最優,整體一盤棋,得到良好的整合和統籌。具體到單獨每一個項目或者系統推進時,在技術和實現方案層面通過完整的架構進行規范和約束,按照統一的架構進行子系統實現方案的准備和落實,確保整體架構的一致性、穩定性、靈活性。
3、雲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網的應用
新技術的應用是不斷試錯和嘗試的過程,企業信息化部門不僅僅是建設者,同時也是新技術應用的研究者,導入者,對於新技術的應用建議先導入前期的研究規劃的工作,選定應用重點和模式,不斷進行試點推進。
㈦ 如何做好信息化管理
導語:在信息化建設工作中培育協同協作精神,強化大局和合作意識,建立協同協作工作機制,要以公司資質申特為核心,從抓好公司標准化管理和項目部信息化建設,優化公司管理流程,形成機關和項目部工作合力,發揮項目示範帶動作用。
1、建立健全信息化建設相關規劃、制度。
制定合理、合適、符合公司發展要求的制度,才有利於企業信息化的深入開展,更能保障企業信息化的長久健康持續的發展。
2、協同協作推進團隊合力。
實施協同協作形成合力工程,其基本要求是求同存異、體諒包容,團結合作、真抓實干,其主要目的在於通過倡導、營造協同協作精神,強化大局意識、團隊意識和合作意識,通過建立各部門、各單位、各項目部密切配合、運轉協調、規范有序、優質高效的協同協作機制,形成有效的工作落實機制,凝聚推進企業信息各項工作的強大合力。
3、履行好個人崗位上的職責,即做好“嚴、實、快、新”四字要求;
一要著眼於“嚴”,積極進取,增強責任意識。責任心和進取心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首要條件。樹立起強烈的責任意識和進取精神,堅決克服不思進取、得過且過的心態。把工作標准調整到最高,精神狀態調整到最佳,自我要求調整到最嚴,認認真真、盡心盡力、不折不扣地履行好崗位的職責。決不消極應付、敷衍塞責、推卸責任。養成認真負責、追求卓越的良好習慣。
二要著眼於“實”,腳踏實地,樹立實干作風。發揚嚴謹務實、勤勉刻苦的精神,堅決克服誇誇其談、評頭論足的毛病。真正靜下心來,從小事做起,從點滴做起。一件一件抓落實,一項一項抓成效,干一件成一件,積小勝為大勝,養成腳踏實地、埋頭苦乾的良好習慣。
三要著眼於“快”,只爭朝夕,提高辦事效率。強化時間觀念和效率意識,弘揚“立即行動、馬上就辦”的工作理念。在工作中要立足一個“早”字,落實一個“快”字,抓緊時機、加快節奏、提高效率。養成雷厲風行、干凈利落的良好習慣。
四要著眼於“新”,開拓創新,改進工作方法。只有改革,才有活力;只有創新,才有發展。面對競爭日益激烈、變化日趨迅猛的今天,創新和應變能力已成為推進發展的核心要素。
4、找准公司信息化和信息系統開發的契合點
企業信息化建設,必須一是要認真理解硬體系統——企業標准化,二是要切合實際情況開發好軟體系統——企業管理的實施手段。只有找到這兩個系統的契合點(企業推動信息化的難點和改進點),才能更好的開展信息化工作,也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執行力與團隊創造力;才能增強改革精神和創新能力;才能克服無所用心、生搬硬套的問題;才能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才能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執行指令。
1、要挖掘客戶需求,明確這個企業或者最高管理者想通過信息化實現什麼。如果他不知道,你就找網上成功的'案例,告訴他能實現什麼。然後讓他確認是否需要實現。
2、明確項目范圍:搞清楚為了實現他的目標和意圖,你需要做哪些工作。
3、如果是傳統企業的話,先搞清楚人家企業到底有多少件事兒要做,做每件事兒的步驟是怎樣的,誰發起,誰審批。——流程搞清楚。
4、在以上問題明確後,通過你的信息化手段能對以上流程如何調整,為什麼調整,調整以後是能提高效率還是節省成本?然後讓企業去決定是否調整。
5、以上都確認後才開始弄什麼編程,配合啊之類的。
6、注意硬體構架,盡量一次投資,減少更新的頻率。這是一種思維方式也是一種素質。
7、客戶關系肯定要做的,需要溝通的地方太多了。項目經理要明白各種客戶的口語和你們企業的術語是怎麼關聯起來的。
8、做好變更確認和變更控制,變更可以積攢下來,先不要忙於修改,然後匯集成一個大包和企業談判。如果費用不大,可以無償提供變更,或者升級。總費用較高,需要簽署補充合同,如果太大了,就簽署分期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