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實施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保護的措施包括
品牌型號:RedmibookPro15
系統:Windows10
軟體版本:
實施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保護的措施包括安全法規和安全管理。
計算機信息系統,是指由計算機及其相關的和配套的設備、設施(含網路)構成的,按照一定的應用目標和規則對信息進行採集、加工、存儲、傳輸、檢索等處理的人機系統,即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信息系統安全是指信息系統包含的所有硬體、軟體和數據受到保護,不因偶然和惡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壞、更改和泄露,信息系統連續正常運行。
信息系統本身存在著來自人文環境、技術環境和物理自然環境的安全風險,其安全威脅無時無處不在。對於大型企業信息系統的安全問題而言,不可能試圖單憑利用一些集成了信息安全技術的安全產品來解決,而必須考慮技術、管理和制度的因素,全方位地、綜合解決系統安全問題,建立企業的信息系統安全保障體系。
② 信息安全保障的安全措施包括哪些
信息安全主要包括以下五個方面,即寄生系統的機密性,真實性,完整性,未經授權的復制和安全性。
信息系統安全包括:
(1)物理安全。物理安全主要包括環境安全,設備安全和媒體安全。處理秘密信息的系統中心房間應採取有效的技術預防措施。重要系統還應配備保安人員以進行區域保護。
(2)操作安全。操作安全性主要包括備份和恢復,病毒檢測和消除以及電磁兼容性。應備份機密系統的主要設備,軟體,數據,電源等,並能夠在短時間內恢復系統。應當使用國家有關主管部門批準的防病毒和防病毒軟體及時檢測和消毒,包括伺服器和客戶端的病毒和防病毒軟體。
(3)信息安全。確保信息的機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和不可否認性是信息安全的核心任務。
(4)安全和保密管理。分類計算機信息系統的安全和保密管理包括三個方面:管理組織,管理系統和各級管理技術。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機構,建立安全保障管理人員,建立嚴格的安全保密管理體系,運用先進的安全保密管理技術,管理整個機密計算機信息系統。
信息安全本身涵蓋范圍廣泛,包括如何防止商業企業機密泄露,防止年輕人瀏覽不良信息以及泄露個人信息。
網路環境中的信息安全系統是確保信息安全的關鍵,包括計算機安全操作系統,各種安全協議,安全機制(數字簽名,消息認證,數據加密等),直到安全系統,如UniNAC, DLP等安全漏洞可能威脅到全球安全。
信息安全意味著信息系統(包括硬體,軟體,數據,人員,物理環境及其基礎設施)受到保護,不會出於意外或惡意原因,被破壞,更改,泄露,並且系統可以連續可靠地運行。信息服務不會中斷,最終實現業務連續性。
信息安全規則可以分為兩個層次:狹隘的安全性和一般的安全性。狹窄的安全性基於基於加密的計算機安全領域。早期的中國信息安全專業通常以此為基準,輔以計算機技術和通信網路技術。與編程有關的內容;廣義信息安全是一門綜合性學科,從傳統的計算機安全到信息安全,不僅名稱變更是安全發展的延伸,安全不是純粹的技術問題,而是將管理,技術和法律問題相結合。
該專業培養高級信息安全專業人員,可從事計算機,通信,電子商務,電子政務和電子金融。
信息安全主要涉及三個方面:信息傳輸的安全性,信息存儲的安全性以及網路傳輸的信息內容的審計。身份驗證身份驗證是驗證網路中主題的過程。通常有三種方法來驗證主體的身份。一個是主體知道的秘密,例如密碼和密鑰;第二個是主體攜帶的物品,如智能卡和代幣卡;第三是只有主題的獨特功能或能力,如指紋,聲音,視網膜或簽名。等待。
針對計算機網路信息安全可採取的防護措施
1、採用防火牆技術是解決網路安全問題的主要手段。計算機網路中採用的防火牆手段,是通過邏輯手段,將內部網路與外部網路隔離開來。他在保護網路內部信息安全的同時又組織了外部訪客的非法入侵,是一種加強內部網路與外部網路之間聯系的技術。防火牆通過對經過其網路通信的各種數據加以過濾掃描以及篩選,從物理上保障了計算機網路的信息安全問題。
2、對訪問數據的入侵檢測是繼數據加密、防火牆等傳統的安全措施之後所採取的新一代網路信息安全保障手段。入侵檢測通過從收集計算機網路中關鍵節點處的信息,加以分析解碼,過濾篩選出是否有威脅到計算機網路信息安全性的因素,一旦檢測出威脅,將會在發現的同時做出相應。根據檢測方式的不同,可將其分為誤入檢測系統、異常檢測系統、混合型入侵檢測系統。
3、對網路信息的加密技術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技術手段和有效措施,通過對所傳遞信息的加密行為,有效保障在網路中傳輸的信息不被惡意盜取或篡改。這樣,即使攻擊者截獲了信息,也無法知道信息的內容。這種方法能夠使一些保密性數據僅被擁有訪問許可權的人獲取。
4、控制訪問許可權也是對計算機網路信息安全問題的重要防護手段之一,該手段以身份認證為基礎,在非法訪客企圖進入系統盜取數據時,以訪問許可權將其阻止在外。訪問控制技能保障用戶正常獲取網路上的信息資源,又能阻止非法入侵保證安全。訪問控制的內容包括:用戶身份的識別和認證、對訪問的控制和審計跟蹤。
③ 信息安全保障措施有哪些
你好,我羅列了以下幾點:1.系統閉如鏈開發的總體安全保障措施
(1)對新開發的管理信息系統項目要進行嚴格審查,嚴格地按照預算進行。
(2)對於需求規格說明書中的用戶需求目標必須達到。
(3)要滿足預定的質量標准。
(4)管理信息系統要建立相應的系統和業務操作文檔資料。
2.硬體的安全保障措施
選用的硬體設備或機房輔助設備本身應穩定可靠、性能優良、電磁輻射小,對環境條件的要求盡可能低,設備能抗震防潮、抗電磁輻射干擾、抗靜電,有過壓、欠壓、過流等電沖擊的自動防護能力,有良好的接地保護措施等。
3.環境的安全保障措施
(1)合理規劃中心機房與各部門機房的位置,力求減少無關人員進入的機會。
(2)機房內採取了防火、防水、防潮、防磁、防塵、防雷擊、防盜竊等措施,機房內設置火警裝置。
(3)供電安全,電源穩定。
(4)安裝空調設備,調節室內橡陵的溫度、濕度和潔凈度。
(5)防靜電、防輻射。
4.通信網路的安全保障措施
(1)採用安全傳輸層協議和安全超文本傳輸協議,從而保證數據和信息傳遞的安全性。
(2)使用防火牆技術。
(3)採用加密這種主動的防衛手段。
(4)採用VPN(Virtual Private Network)技術。
5.軟體的安全保障措施
軟體是保證管理信息系統正常運行的主要因素和手段。
(1)選擇安全可靠的操作系統和資料庫管理系統。
(2)設立安全保護子程序或存取控制子程序,充分運用操作系統和資料庫管理系統提供的安全手段,加強對用戶的識別檢查及控制用戶的存取許可權。
(3)盡量採用面向對象的開發方法和模塊化的設計思想,將某類功能封裝起來,使模塊之間、子系統之間能較好地實現隔離,避免錯誤發生後的錯誤漫延。
(4)對所有的程序都進行安全檢查測試,及時發現不安全因素,逐步進行完善。
(5)採用成熟的軟體安全技術,軟體安全技術包括軟體加密技術、軟體固化技術、安裝高性能的防毒卡、防毒軟體、硬碟還原轎孫卡等,以提高系統安全防護能力。
6.數據的安全保障措施
數據的安全管理是管理信息系統安全的核心。
(1)數據存取的控制
存取控制常採用以下兩種措施。
① 識別與驗證訪問系統的用戶。
② 決定用戶訪問許可權。
(2)數據加密
④ 怎樣保護自己電腦的信息安全
保護電腦的信息安全應採取以下措施:
1、安裝正版殺毒軟體和網路防火牆軟體,及時升級,定時查毒。許多數據丟失是由病毒引起的,將病毒的威脅降到最低,以免因小失大;
2、注意硬碟的運行溫度,過高的溫度是硬碟故障發生的重大原因之一;
3、注意硬碟的防震,當硬碟在讀盤時,如果發生較大的震動,輕則會使硬碟產生壞道,重則會損壞磁頭。即使在不讀盤的情況下,震動仍譽消然容易損壞硬碟的磁頭;
4、定期查看硬碟S.M.A.R.T信息,如果硬碟開始出現壞道,也可及早發現並採取措施。
5、當您發現硬碟的讀盤或寫盤速度明顯減慢,可用scandisk檢查是否產生壞道。一旦發現壞道,最好立即停止使用,及時備份數據,更換硬碟;
6、慎用XP自帶的基於NTFS格式的加密工具,如果使用,請注意 ,如果您沒有備份密鑰和證書,重裝系統或更換用戶後那些被加密文件將無法恢復;
7、數據丟失後,建議不要自行進行恢復處理,因為這樣可能造成數據的進一步損壞.即使自己使用軟體恢圓沖復,請記住兩點:
(1)不要安裝數據恢復軟體到需要恢復的分區;慶腔知
(2)不要把恢復出來的數據拷回需恢復的分區,更不要直接把恢復的目錄選擇為需恢復文件的分區。
⑤ 保障信息安全採取的措施包括
對於信息系統的使用者來說,維護信息安全的措施主要包括保障計算機及網路系統的安全,預防計算機病毒,預防計算機犯罪等內容. 2.信息系統的安全 (見課本132頁) 信息系統的安全主要來自對系統實體和信息信息的威脅液仔敗,在實踐過程中,可採用以下措施維護系統安全:環境維護,防盜,防火,防靜電,防雷擊,防電磁泄露,訪問控制,信息加密. 3.計算機病毒及其預防. 計算機病毒是一段非常小的,會不斷自我復制,隱藏和感染其他文件或程序的代碼.它在計算機中執行,並導致不同的影響.
信息安全主要鬧顫包括以下五個方面戚嫌,即寄生系統的機密性,真實性,完整性,未經授權的復制和安全性。 信息系統安全包括: (1)物理安全。 物理安全主要包括環境安全,設備安全 …
⑥ 簡述計算機的一般維護和安全使用措施
國家實行網路安全等級保護制度。網路運營者應當按照網路安全等級保護制度的要求,履行下列安全保護義務,保障網路免受干擾、破壞或者未經授權的訪問,防止網路數據泄露或者被竊取、篡改:
制定內部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確定網路安全負責人,落實網路安全保護責任;採取防範計算機病毒和網路攻擊、網路侵入等危害網路安全行為的技術措施。
採取監測、記錄網路運行狀態、網路安全事件的技術措施,並按照規定留存相關的網路日誌不少於六個月;採取數據分類、重要數據備份和加密伍汪孫等措施;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義務。
1、計算機管理實行「誰使用誰負責」的原則。愛護機器,了解並熟悉機器性能,及時檢查或清潔計算機及相關外設。
2、掌握工作軟體、辦公軟體和網路使用的一般知識。
3、無特殊工作要求,各項工作須在內網進行。存儲在存儲介質(優盤、光碟、硬碟、移動硬碟)上的工作內容管理、銷毀要符合保密要求,嚴防外陵戚泄。
4、不得在外網或互聯網、內網上處理涉密信息,涉密信息只能在單獨的計算機上操作。
5、涉及到計算機用戶名、口令密碼、硬體加密的要注意保密,嚴禁外泄,密碼設置要合理。
6、有無線互聯功能的計算機不得接入內網,不得操作、存儲機密文件、工作秘密文件。
7、非內部計算機不得接入內網。
8、遵守國家頒布的有關互聯網使用的管理規定,嚴禁登陸非法網站;嚴禁在上班時間上網聊天、玩游戲、看電影、炒股等。
9、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加強計算機安全教育,增強員工的安全意識和自覺性。計算機進行經常性的病毒檢查,計算機操作人員發現計算機感染病毒,應立即中斷運行,並及時消除。確保計算機的安全管理工作。
10、下班後及時關機,並切斷電源。
(6)維護電腦信息安全的措施有哪些內容擴展閱讀
網路產品、服務應當符合相關國家標準的強制性要求。網路產品、服務的提供者不得設置惡意程序;發現其網路產品、服務存在安全缺陷、漏洞等風險時,應當立即採取補救措施,按照規定及時告知用戶並向有關主管部門報告。
網路產品、服務的提供者應當為其產品、服務持續提供安全維護;在規定或者腔鏈當事人約定的期限內,不得終止提供安全維護。網路產品、服務具有收集用戶信息功能的,其提供者應當向用戶明示並取得同意;涉及用戶個人信息的,還應當遵守本法和有關法律、行政法規關於個人信息保護的規定。
網路關鍵設備和網路安全專用產品應當按照相關國家標準的強制性要求,由具備資格的機構安全認證合格或者安全檢測符合要求後,方可銷售或者提供。國家網信部門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制定、公布網路關鍵設備和網路安全專用產品目錄,並推動安全認證和安全檢測結果互認,避免重復認證、檢測。
網路運營者為用戶辦理網路接入、域名注冊服務,辦理固定電話、行動電話等入網手續,或者為用戶提供信息發布、即時通訊等服務,在與用戶簽訂協議或者確認提供服務時,應當要求用戶提供真實身份信息。用戶不提供真實身份信息的,網路運營者不得為其提供相關服務。
國家實施網路可信身份戰略,支持研究開發安全、方便的電子身份認證技術,推動不同電子身份認證之間的互認。
網路運營者應當制定網路安全事件應急預案,及時處置系統漏洞、計算機病毒、網路攻擊、網路侵入等安全風險;在發生危害網路安全的事件時,立即啟動應急預案,採取相應的補救措施,並按照規定向有關主管部門報告。
開展網路安全認證、檢測、風險評估等活動,向社會發布系統漏洞、計算機病毒、網路攻擊、網路侵入等網路安全信息,應當遵守國家有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