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決策支持系統是什麼
決策支持系統是一種更具有分析性的、為解決某種結構化問題而設計的信息系統,簡稱DSS,是信息系統的高級形式,是面向高層管理決策人員的。
眾所周知,高層管理人員主要負責企業的長遠方向和總的目標,因而對信息系統的要求更高,要求信息系統能夠幫助自己分析更為復雜和帶有全局性的問題,從而向決策者提供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方案,充當決策者的顧問或參謀。
決策支持系統主要包含有數據採集系統、資料庫管理系統、知識庫管理系統、模型庫管理系統和用戶介面等部分,根據需要,有時還要包含管理信息系統和高級行政管理信息系統,特別是需要與外部信息系統相連接,提供外部更為先進的決策支持系統。
決策支持系統的主要功能是採集、存儲、編輯和檢索各種綜合信息或文件,便於用戶對問題的本質作出判斷,利用統計模型、會計模型或經濟模型去分析和綜合各種數據,用於預測結果和提出狀態報告,並利用管理科學模型,對企業的各種決策方案進行評價,從而提供最優化策略,供決策者選擇並實施。特別是涉及到的變數的數量不能預先確定或定義,諸如一個公司的籌資問題,所涉及到的估計銷售額、收入、貨幣貶值、利率等,利用DSS來處理就更為合適。
目前的決策支持系統一般只面向較小的專業領域和目標比較有限的用戶。這主要是因為決策支持系統是為高層次的決策者對企業全局性的把握,因而問題是多方面的、復雜的,輸出的分析結果也是經過比較和帶有檢驗性的。所以這種優化性、帶有前瞻性和預見性的決策信息系統也是不容易設計的。
當然,隨著硬體和軟體的不斷開發與進步,信息系統的知識庫和模型庫的質量也會不斷提高,再加上引入人工智慧和專家系統的先進技術,決策支持系統一定會更加完善,並在生產實踐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管理信息系統和決策支持系統都是為決策者提供的輔助管理和決策的信息系統,它除了提供企業的最優化管理和決策信息,還接受外部科學的管理信息和決策支持信息,以便完善自身對企業的管理。因此,決策支持系統是信息分析技術領域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
㈡ 決策支持系統是什麼啊
同學你好,很高興為您解答!
決策支持凳攔好系統(DecisionSupportSystem,簡稱DSS),是以管理科學、運籌學、控制論、和行為科學為基礎,以計算機技術、模擬技術和信息技術為手段,針對半結構化的棗鉛決策問題,支持決策活動的具有智能作用的人機系統。
希望高頓網校衡沒的回答能幫助您解決問題,更多財會問題歡迎提交給高頓企業知道。
高頓祝您生活愉快!
㈢ 什麼是決策信息支持系統
只聽說過決策支持系統,沒聽說過決策信息支持系統
決策支持系統是能夠利用數據和模型來幫助決策者解決非結構化問題的高度靈活的 人機互動式計算機信息系統。其目的是支持解決非結構化的決策問題,進一步提高決策額效果。
㈣ 名詞解釋決策支持系統
決策支持系統(Decision-making Support System, DSS)是管理信息系統應用概念深化,在管理信息系統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系統。DSS是解決非結構化問題,服務於高層決策的管理信息系統,按功能可分為專用DSS、DSS工具和DSS生成器。專用DSS是為解決某一領域問題的DSS。DSS工具是指某型雀種語言、某種操作系統、某種資料庫系統。DSS生成器是通用決策支持系統,一般DSS包括資料庫(DB)、模型庫(MBMS)、方法庫、知識庫和會話部件。DSS資料庫不同於一般DB,是有很高性能要求,在原基層資料庫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專用資料庫。
現在,一般由數據倉庫(Data Warehouse)來充當DSS資料庫。資料庫為決策提供數據能力或資料能力。模型庫為決策提供分析能力的部件,模型能力的定義是轉化非結構化問題的程度。會話部件,又稱介面部件,它是人和決策支持系統聯系的介面。智能決策支持系統(IDSS)在一般DSS基礎上增加了OR/MS深度知識庫。所以IDSS=DSS+AI(人工智慧)。
特徵:
主要針對管理人員經常面臨的結構化程度不高、說明不夠充分的問題;
把模型或分析技術與傳統的數據存取及檢索技術結合起來;
易於為非計算機專業人員以交互會話的方式使用;
強調對環境及用鬧差戶決策方法改變液租皮的靈活性和適應性;
支持但不是代替高層管理者制定決策。
㈤ 決策支持系統由哪幾個部分構成,各部分的主要功能是什麼
決策支持系統的各組成部分及功能以下:
1)資料庫子系統:對數據的存儲、譽扮檢索、處理和維護,並能從來自多種渠道的各類信息資源中析取數據。
2)模型庫子系統:通過人機交互語言使決策者能方便的利用模型庫中各種模型支持決策,引導決策者建立、修改和運行模型。
3)對話子系統:負責接森虛搏收和檢驗用戶的請求,協調資料庫系統和模型庫系統之間的通信,為決策者提供信息收集、問此祥題識別以及模型構造、使用改進、分心和計算等功能。
㈥ 決策支持系統的定義和結構是什麼
決策支持系統(decisionsupportsystem,簡稱州物dss)是輔助決策者通過數據、模型和知識,以人機交互方式進行半結構化或非結構化決策的計算機應用系統。它是管理信息系統(mis)向更高一級發展而產生的先進信息管理系統。它為決策者提供分析問題、建立模型、模擬決策過程和方案的環境,調用各種信息資源和分析工具,幫助決策者提高決策信跡晌水平和質量。
決策支持系統基本結構主要由四個部分組成,即數據滑鋒部分、模型部分、推理部分決策支持系統
和人機交互部分:數據部分是一個資料庫系統;模型部分包括模型庫(mb)及其管理系統(mbms);推理部分由知識庫(kb)、知識庫管理系統(kbms)和推理機組成;人機交互部分是決策支持系統的人機交互界面,用以接收和檢驗用戶請求,調用系統內部功能軟體為決策服務,使模型運行、數據調用和知識推理達到有機地統一,有效地解決決策問題。
㈦ 政府決策完善決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統啥意思
1、戰略層的決策支持系統(decision support systemDSS)比管理信息系統(決策支持系統)更高一層,它是指支持中、高層管理者針對具體問題形成的決策,運用資料庫、模型庫、知識庫等更新的技術解決半結構化和非結構化的問題,如運輸路程最短問題、最優經濟訂貨批量決策、合理優化的生產調度等。DSS注重的是經濟效益而不是效率,它的運行不僅知戚要利用從MIS中抽取的決策所需凱猛譽的綜合數據,還要利盯段用大量與決策有關的外部信息。DSS的界面友好、易於操作,具有較強的靈活性和適應性;
2、智力支持系統亦稱「制度支持系統」。可持續發展能力水平的決策指揮中樞。反映管理的調控能力。它要求人的認識能力、判斷能力、競爭能力和創新能力能適應總體發展的水平。即人的智力開發和對於「自然、社會、經濟」復合系統的駕馭能力要適應可持續發展水平的要求。
溫馨提示:以上信息僅供參考,不做任何建議。
應答時間:2021-05-10,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㈧ 決策支持系統是什麼啊
決策支持系統(Decision-making Support System,DSS)是管理信息系統應用概念深化,在管理信息系統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系統。
DSS是解決非結構化問題,服務於高層決策的管理信息系統,按功能可分為專用DSS,DSS工具和DSS生成器。專用DSS 是為解決某一領域問題的DSS。
(8)什麼是決策信息支持系統擴展閱讀:
決策支持系統的發展沿革
1、70年代中期
由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米切爾 S·斯科特(Michael S·Scott)和彼德 G·W·基恩(Peter G·W·Keen)首次提出了「決策支持系統」一詞,標志著利用計算機與信息支持決策的研究與應用進人了一個新的階段,並形成了決策支持系統新學科。
2、在整個70年代,研究開發出了許多較有代表性的DSS。例如:
支持投資者對顧客證券管理日常決策的Profolio Management;
用於產品推銷、定價和廣告決策的Brandaid;
用以支持企業短期規劃的Projector及適用於大型卡車生產企業生產計劃決策的Capacity Information System等等。
3、到70年代末,DSS大都由模型庫、資料庫及人機交互系統等三個部件組成,它被稱為初階決策支持系統。
4、80年代初,DSS增加了知識庫與方法庫,構成了三庫系統或四庫系統。
知識庫系統:是有關規則、因果關系及經驗等知識的獲取、解釋、表示、推理及管理與維護的系統。知識庫系統知識的獲取是一大難題,但幾乎與DSS同時發展起來的專家系統在此方面有所進展。
方法庫系統:是以程序方式管理和維護各種決策常用的方法和演算法的系統。
5、80年代後期,人工神經元網路及機器學習等技術的研究與應用為知識的學習與獲取開辟了新的正陪途徑。專家系統與DSS相結合,充分利用專家系統定性分析與DSS定量分析的優點,形成了智能決策支持系統IDSS,提高了DSS支持非結構化決策問題的能力。
6、近年來,DSS與計算兄此機網路技術結合構成了新型的能供異地決策者共同參與進行決策的群體決策支持系統GDSS。
GDSS利用便捷的網路通信技術在多位決策者之間溝通信息,提供良好的協商與綜合決策環境,以支持需要集體作出決定的重要決策。
在GDSS的基礎上,為了支持范圍更廣的群體,包括個人與組織共同參與大規模復雜決策,人們又將分布式的資料庫、模型庫與知識庫等決策資源有機地集成,構建分布式決策支持系統(DDSS)。
7、DSS產生以來,研究與應用一直很活躍,新概念新系統層出不窮。
1985年歐文(Owen)等人提出了由專業人員組成的,支持決策者使用DSS解決決策問題的決策支持中心(DSC)的概念。
8、DSS的發展還體現在組成部件的擴展與部件組成的結構變化上。
9、研究與應用范圍不斷擴大與層次不斷提高,國外相繼出現了多種高功能的通用和專用DSS。
SIMPLAN,IFPS,GPLAN,EXPRESS,EIS,EMPIRE,GADS,VISICALC,GODDESS等都是國際上很流行的決策支持系統軟體;
1983年,R. 博奇克研製成功DSS的開發系統(DSSDS);
DSS與人工智慧相結合,出現了智能化DSS(IDSS);
1984年,DSS與計算機網路相結合,出現了群體DSS(GDSS);
現在,決策支持系統已逐步擴廣應用於大、中、小型企業中的預算分析、預算與計劃、生產與銷售、研究與開發等智能部門,並開始應用於軍事決策、工程決策、區域開發等方面。
10、舉塵蠢我國DSS研究現狀
DSS的概念是80年代末引人我國的,但在此之前有關輔助決策的研究早就有所開展。
目前我國在DSS領域的研究己有不少成果,但總體上發展較緩慢,在應用上與期望有較大的差距,這主要反映在軟體製作周期長,生產率低,質量難以保證,開發與應用聯系不緊密等方面。
㈨ 完善決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統什麼意思
完善決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統的現實意義
「完善決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統」,體現了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廣泛集中民智、切實珍惜民力的要求,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完善決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統是建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客觀需要。隨著社會結構和利益格局的日趨多元,當前我國社會已初步形成了不同利益群體,他們有著各自的訴求,並試圖通過多種渠道來表達意見。目前,無論是漏坦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政治協商會議這樣的體制化渠道,還是各類新聞媒體、機構團體和社會組織,它們都已成為了解民意、反映民情的途徑。此外,人們還可以通過互聯網路、手機簡訊等手段,表達自己的想法。當然,返宴桐黨和政府還可以通過其他辦法,了解和聆聽那些暫時被阻隔在現代信息網絡以外群體的聲音。
途徑多了、聲音多了是好事,符合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發展的要求,然而也確實增加了決策的工作量和復雜程度。領導者很難僅僅依靠自身的訪問調研來全面地掌握民意,也難以只以領導人自己或領導機關內部的認識和智慧來對民意加以科學地集中。這就需要有一個完善的基礎結構來輔助,即胡錦濤總書記所明確提出的決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統。
事實上,科學決策所依據的不僅有民意,還有國情。而國情在這里不僅指影響決策的國內各種條件和具體情況,還包括我國發展所處的外部環境。比如,加快經濟文化和社會發展,提高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無疑是人們的共同願望,但是這些良好願望的實現不能不受到發展階段、資源環境約束以及國際競爭等多重因素的制約。充分認識這些內外影響和約束條件,是當前我國各級決策所面臨的重大挑戰之一。它通常需要運用各領域的專門知識,有的還必須依靠專業人員的長期跟蹤監測。在經濟全球化日益深入發展的今天,這一工作既沒有過去的經驗可參照,暫時也無規律可循,而這恰恰為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統發揮無可替代的作用提供了舞台。當然,這並不是說該系統本身有多大的能耐,而是它可以理解決策者的需求,融通社會的信息和智力資源,使其「高保真」地集聚到程序中,從而確保決策有一個良好的基礎。
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統還是處理海量決策信息、進行科學分析推斷的實際需要。當今社會,由於信息技術和全球化的快速發展,信息數量急劇增長,信息的易獲得性也日益提高,但與此同時,個別信息的價值和相對重要性則明顯下降。信息的泛濫還容易造成智力相對缺失,甚至引起情緒焦慮,這對領導者的決策能力來說是一個極大的挑戰。但在先進的決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統的框架下,藉助人類智慧加上技術手段,卻可以有效地應對這樣的挑戰。事實上,在技術和工具意義上的「決策支持系統」,就試圖通過人工智慧和專家分析相結合的方法,根據一定的價值取向,將海量信息去偽、剔重、過濾和挖掘,使之「收斂」到可操作的決策程序中,為科學決策提供支撐。
正確的決策需要得到完善的決策信息和智力系統的支持,這不僅傳承了歷史的經驗,體現了時代的要求,也符合當代政策科學對決策過程的提煉和總結。中國正在進行的是一場偉大的社會變革實踐,有必要完善決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統的研究和實踐,為建設符合我國具體情況的決策科學作出進一步貢獻。
完善決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統的途徑
推進決策科學化、民主化,需要廣泛的信息和智力基礎。我國社會主義國家機構確立的目標之一,就是暢通信息、匯集智力。傳統上,政府的管理、統計、信訪和調研等經常性工作,以及各種會議、文件、書刊、媒體和網路資源,都可能是決策信息的來源;而科技、教育、管理、經營機構和內外思想庫智囊團,也構成了決策所需知識和智慧的重要源泉。這些幾乎覆蓋到全社會的機制和工作,也是決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統的基礎。但在此基礎之上,還需要聚焦一些具有針對性的專門舉措。
1、加強信息和智力支持決策的制度保障。通過強制性的規定和鼓勵性的機制,來保證決策得到盡可能充分的信息和智力支持。例如,可規定在常規情況下,如果應當獲知的信息不完整、有關知識不完全具備,重大決策必須暫緩進行。對於一些已經運行多年的正確措施,如專家咨詢等,也需要進一步完善細化規則,從而防止只聽到「順風話」的片面性。
在任何一個國家,政府本身就是一個主要的信息源。各部門之間的信息溝通,不僅是政務公開的要求,對復雜問題的科學決策也至關重要。這方面也要有制度的保證,使得部門信息交流成為常態,在決策准備期就納入工作流程,而祥滑不能等到決策時再來臨時溝通。
「外腦」,即思想庫和智囊團的建設和充分利用,也應當納入現代制度建設的視野。目前,政府的「內腦」比較完整有效,市場化的內外咨詢公司也十分活躍,但對於中間大量存在於大學和科研機構的知識服務機構,則給予的重視程度不夠,支持和關注的力度還存在不足。這樣的機構或組織,本應成為思想庫的主力。政府需要通過具體的規定和工作,來保證和鼓勵這些機構合法獲取與研究信息的權利。
2、提升領導幹部的信息素養。各級領導幹部作為實際決策者,除了要有較高的政治品質和工作能力以外,信息素養也越來越重要。隨著領導幹部年輕化和學歷程度的提高,幹部隊伍整體的信息意識和利用互聯網路的能力也在不斷提高,然而這並不是信息素養的全部。更高層次的信息素養,要求領導幹部學會用好信息,實現信息從「器」向「道」的升華。這個信息素養升級版,也許應該稱為智力素養,主要是指在復雜環境下決策者能夠對信息進行「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裡」 的分析思考,將數據和片段事實轉化為決策所需智慧的能力。這一過程中,是否善於利用外部支持系統來幫助實現轉化,是一個重要的方面和能力。
3、建立必要的信息和智力支持專業機構。從抽象的結構圖來看,決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統應是一系列網路連接起來的點。這里所說的網路,包括三重意義,即制度規定的溝通機制、人際網路和作為以上二者物理基礎的通訊網路;而「點」則是組織機構,其中的大部分可以依靠現有的機構發揮作用,但仍需要建設一些必要的新的專業機構。我國在國家層面上已經建立起來的「技術性貿易壁壘通報咨詢研究中心」、「產業損害預警機制」和「反洗錢監測中心」等,正是這樣的專業機構。它們在功能定位、人員配備和運作方式上,都不同於傳統意義上的信息服務機構。
但對比來看,我國在這方面還存在一些不足。舉例來說,當前中美兩國都比較關注全球能源問題。據統計,美國政府的能源部,包括其專設的國家能源科技圖書館,共有600多人全職從事國內外能源信息數據的收集和分析,「為決策提供情報」。而在我國,現有的資料表明,專職從事這方面的信息支持和分析的機構比較少。盡管二者不完全具有可比性,但還是反映了我國與發達國家在決策信息和智力的專業化供應能力上的差距。當然,我國有自己的國情和運作規則,這些專業機構的具體形式可能有所不同,但成立這類專業組織對於完善決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統,還是有其必要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