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信息系統 > 如何寫好單位政務信息工作

如何寫好單位政務信息工作

發布時間:2023-03-18 13:24:58

㈠ 如何做好政務信息

當前,我們正進入信息時代,誰掌握了第一手信息,誰就佔有主動權。步入「十二五」發展的新階段,各種新情況、新問題層出不窮,新知識、新規則撲面而來,領導的各種決策也正在自覺不自覺地接受著各種信息的調節。在這種新的形勢下,要做好政務信息工作,應考慮以下幾點:
(一)增強做好政務信息工作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對於工作來講,政務信息可以說是領導了解情況的耳目,科學決策的參謀,解決問題的助手,加強聯系的橋梁。對辦公室來講,它是發揮參政議政職能的好途徑,通過政務信息工作,可以緊緊圍繞領導的需求,經常地、及時地、大量地為領導提供重要的信息,更好地為領導決策服務,從而提高參政議政水平,服務和推動全局工作。可是當前還有人對信息工作認識不足,認為信息工作只是爭位子、要面子,是辦公室的一項內部工作,可有可無,可輕可重,可強可弱。所以必須徹底突破這種舊的思維定勢,拋棄狹隘的信息觀念,不斷拓寬信息工作的視野,用大信息觀來指導工作。要站在全局的高度來統一思想,深刻認識新形勢下信息工作的重要性,不斷強化信息意識,增強做好政務信息工作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因此,要從當前信息工作所處的位置、承擔的責任和時代的要求,以求真務實的態度,迎難而上,奮力拚搏,努力推動政務信息工作上層次、上水平。
(二)加快電子信息化建設步伐,確保信息網絡暢通高效。為加快信息報送工作的及時性,要搞好信息工作,必須建立四通八達、上下貫通的信息網路,才能保證充分利用政務信息資源,保證為各級領導提供大批量、高質量、高時效的重要信息。而通過計算機聯網,把紙質信息變為電子信息,實現電子信息化,是加快信息傳遞和反饋,為各級領導提供更好服務的有效途徑。對此,國家明確提出,要建立和整合統一的電子政務網路,規劃和開發重要政務信息資源,加快政務信息公開步伐。良好而又完備的政務信息處理系統,具有效率高、保密好、節儉實用等優點,既適用於政務信息,也適用於機關辦公自動化,不僅可大大提高上報信息的時效性,而且可節約大量傳真、郵寄和車輛費用,降低信息人員的勞動強度,提高工作效率,實現信息資源廣泛共享和充分利用,提高信息工作的服務水平。
(三)強化信息目標考核,努力提高信息質量。通過對政務信息工作加強考核,把任務落實到位,強化獎懲措施,在完成數量的基礎上,努力提高質量。質量是信息的生命,只有高質量的信息,領導才愛看、愛用,才能對領導決策發揮較大影響,信息才能發揮應有的作用。信息質量的目標考核應突出「高、新、全、實、精」的五字要求。一是起點高,就是站在領導高度去觀察、分析問題,反映的事物十分重要或比較重要,是領導十分關心的大事、要事和急事。對領導特別是高層領導掌握全局重要情況,進行科學決策,制定和完善政策具有較高的參考價值和可操作性。二是內容新,反映的情況具有超前性、預見性和創新性。即使是老問題,也要從新的角度和側面反映,讓領導經常了解最新信息。同時,信息的形式也要新,不僅題目要新鮮,結構也要新穎活脫,具有很強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三是角度全,就是反映的信息是一個地區或一個部門的全局情況,而不是局部情況,不能以偏概全、以點代面。反映的情況要完整,結構要素要齊全,使領導能夠完整地掌握信息的全貌和實質。四是情況實,信息的價值在於真實。信息人員在報送信息時一定要實事求是,反映成績的信息要恰如其分,反映問題的信息要真實可靠,反映困難的信息要准確得當。題目與內容一致,觀點與材料一致,使人讀後可信。五是文字精,就是信息的文字精練、簡潔,可讀性強,使領導用較少的時間掌握較多的信息。
(四)加強信息業務建設,提高信息隊伍整體素質。信息工作者時時要給領導提供精神食糧,經常都有新的工作目標,做好它就必須要有一批政治品質好、業務素質高、敬業精神強的專業人才。建議採取多跟隨領導參加考察、參會、達到以會代訓、跟班培訓、外出學習等多種方式,對信息工作人員進行業務培訓,不斷提高他們的信息識別、文字綜合水平,使信息工作者為領導及時撰寫好符合政策發展的信息,同時,從事信息的人員要意識到自己肩負的重任,自覺地錘煉自己,干一行,愛一行,鑽一行,精一行,努力使自己成為生產精品信息的行家裡手。無論時間多緊,任務多重,也要擠時間、鑽時間學習,在精通信息業務的基礎上,博覽眾采,廣泛涉獵,既當專家,又當通才。

㈡ 如何做好政務信息工作

當前,我們正進入信息時代,誰掌握了第一手信息,誰就佔有主動權。步入「十二五」發展的新階段,各種新情況、新問題層出不窮,新知識、新規則撲面而來,領導的各種決策也正在自覺不自覺地接受著各種信息的調節。在這種新的形勢下,要做好政務信息工作,應考慮以下幾點:
(一)增強做好政務信息工作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對於工作來講,政務信息可以說是領導了解情況的耳目,科學決策的參謀,解決問題的助手,加強聯系的橋梁。對辦公室來講,它是發揮參政議政職能的好途徑,通過政務信息工作,可以緊緊圍繞領導的需求,經常地、及時地、大量地為領導提供重要的信息,更好地為領導決策服務,從而提高參政議政水平,服務和推動全局工作。可是當前還有人對信息工作認識不足,認為信息工作只是爭位子、要面子,是辦公室的一項內部工作,可有可無,可輕可重,可強可弱。所以必須徹底突破這種舊的思維定勢,拋棄狹隘的信息觀念,不斷拓寬信息工作的視野,用大信息觀來指導工作。要站在全局的高度來統一思想,深刻認識新形勢下信息工作的重要性,不斷強化信息意識,增強做好政務信息工作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因此,要從當前信息工作所處的位置、承擔的責任和時代的要求,以求真務實的態度,迎難而上,奮力拚搏,努力推動政務信息工作上層次、上水平。
(二)加快電子信息化建設步伐,確保信息網路暢通高效。為加快信息報送工作的及時性,要搞好信息工作,必須建立四通八達、上下貫通的信息網路,才能保證充分利用政務信息資源,保證為各級領導提供大批量、高質量、高時效的重要信息。而通過計算機聯網,把紙質信息變為電子信息,實現電子信息化,是加快信息傳遞和反饋,為各級領導提供更好服務的有效途徑。對此,國家明確提出,要建立和整合統一的電子政務網路,規劃和開發重要政務信息資源,加快政務信息公開步伐。良好而又完備的政務信息處理系統,具有效率高、保密好、節儉實用等優點,既適用於政務信息,也適用於機關辦公自動化,不僅可大大提高上報信息的時效性,而且可節約大量傳真、郵寄和車輛費用,降低信息人員的勞動強度,提高工作效率,實現信息資源廣泛共享和充分利用,提高信息工作的服務水平。
(三)強化信息目標考核,努力提高信息質量。通過對政務信息工作加強考核,把任務落實到位,強化獎懲措施,在完成數量的基礎上,努力提高質量。質量是信息的生命,只有高質量的信息,領導才愛看、愛用,才能對領導決策發揮較大影響,信息才能發揮應有的作用。信息質量的目標考核應突出「高、新、全、實、精」的五字要求。一是起點高,就是站在領導高度去觀察、分析問題,反映的事物十分重要或比較重要,是領導十分關心的大事、要事和急事。對領導特別是高層領導掌握全局重要情況,進行科學決策,制定和完善政策具有較高的參考價值和可操作性。二是內容新,反映的情況具有超前性、預見性和創新性。即使是老問題,也要從新的角度和側面反映,讓領導經常了解最新信息。同時,信息的形式也要新,不僅題目要新鮮,結構也要新穎活脫,具有很強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三是角度全,就是反映的信息是一個地區或一個部門的全局情況,而不是局部情況,不能以偏概全、以點代面。反映的情況要完整,結構要素要齊全,使領導能夠完整地掌握信息的全貌和實質。四是情況實,信息的價值在於真實。信息人員在報送信息時一定要實事求是,反映成績的信息要恰如其分,反映問題的信息要真實可靠,反映困難的信息要准確得當。題目與內容一致,觀點與材料一致,使人讀後可信。五是文字精,就是信息的文字精練、簡潔,可讀性強,使領導用較少的時間掌握較多的信息。
(四)加強信息業務建設,提高信息隊伍整體素質。信息工作者時時要給領導提供精神食糧,經常都有新的工作目標,做好它就必須要有一批政治品質好、業務素質高、敬業精神強的專業人才。建議採取多跟隨領導參加考察、參會、達到以會代訓、跟班培訓、外出學習等多種方式,對信息工作人員進行業務培訓,不斷提高他們的信息識別、文字綜合水平,使信息工作者為領導及時撰寫好符合政策發展的信息,同時,從事信息的人員要意識到自己肩負的重任,自覺地錘煉自己,干一行,愛一行,鑽一行,精一行,努力使自己成為生產精品信息的行家裡手。無論時間多緊,任務多重,也要擠時間、鑽時間學習,在精通信息業務的基礎上,博覽眾采,廣泛涉獵,既當專家,又當通才。

㈢ 淺談如何編寫好「政務信息」稿

政務信息是政府工作運轉情況的反映,是政府領導進行決策和管理所必須掌握而尚未掌握的信息。信息編寫的質量和效能高與低、好與劣,信息量的多少是否及時、准確、系統、真實,對領導能否全面了解情況,實施正確指導工作,發揮辦公室「參謀」、「耳目」作用等諸因素中,都存有直接影響。如何編發、采寫好高質量的「政務信息」稿,適應新形勢下政務工作的要求,筆者結合多年工作實際,談一下粗淺的認識。 一、寫信息要知信息稿的特點 政務信息稿是指按政務信息流程專門收集加工整理、編寫而成的用以反映政府行政管理活動的特定文稿,它與政府機關的公文在格式內容、結構、體裁、篇幅等方面存在明顯的區別和不同之處。 (一)從格式上。如一份公文在一般情況下,以反映一個方面的內容,而一期政務信息則可以反映一個方面或逐多方面的情況,可由一條或多條信息組成;主要公文通常一般帶有附件或轉發件,而政務信息且不帶附件,可把附件內容溶進信息稿中;主要公文一般都標明主送機關和抄送機關,而政務信息則標明送、發的對象即可。 (二)從結構上。政務信息與其它公文一樣必須有一個切合文意的標題,但正文的結構差異甚大。公文一般都有開頭(或導語)、主體、結語三部分組成。而政務信息稿則比較自由,它可以沒有開頭或結尾,簡短的信息稿甚至可以不分層次、不分段落。從篇幅上看,公文雖然也力求簡短,但由於內容要求,相對來說篇幅服從公文。而信息稿不論內容多麼復雜都要求精短、文簡意明,有的甚至一兩句話也可,三兩句也行。 (三)從內容上。公文的內容有一定的限制,主要是政府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之間公務活動的內容,如上級向下級傳達有關方針政策,下級向上級請示問題或上下級與同級之間商洽工作等。而政務信息則更為廣泛,如政府工作和人民群眾的生活、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上級和基層單位,本級和外地之間的情況幾乎無所不及。一條信息稿所反映的某一內容不一定追求完整性,但它可以作為獨立的一條信息予以反映,並通過連續反饋達到其完整。 信息稿的特點與信息編寫有著密切的關系它告訴我們這樣幾點,一是要確定好信息稿的主題;二是要精心安排信息的結構;三是細琢鮮明的標題;四是要組織編寫好信息的主體;五是要使用精確的語言。 二、寫信息稿要知信息的要求 政務信息的基本要求,可以概括六個字:新、實、准、快、精、深。 新,是指在時間上是最近的,在內容上是新鮮的或獨特的,如剛剛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新傾向、新動態,還在萌芽狀態的新事物新經驗、新見解等。著力提煉出帶有新觀點、新角度、新精神,具有參考價值的信息。 實,是指信息內容要真實。「實」有兩層意思:一是反映的事情必須實事,確有其人其事;二是事件發生的程度,在語言表達上必須實事求是,不能有任何虛構的事實和誇大或縮小的情況發生,真正做到有喜報喜、有憂報憂「喜」與「憂」並存,「成績」與「短點」同在。 准,是指准確無誤地收集、整理信息。一是收集反饋信息力求准確無誤,不道聽途說、不撲風捉影。二是反映事情堅持綜合分析,力求揭示本質;三是提供信息對路,恰到好處,及時為領導提供掌握適時適量的信息。 快,是指生成信息快、傳遞信息快,不拖延、不積壓、講時效,信息就像山裡的葯材,適時是寶,過時是草。如:一條有價值的信息因沒能及時編發而延誤,變成「昨日黃花」。 精,是指文字簡煉、篇幅短小精悍,一是內容要精,一則信息要集中反映一個主題、一項內容;二是文字要精,力求達到「由簡而繁繁而簡、簡中俱是精華點」;三是信息數量要精,以利領導從瑣碎的事務中解脫出來。 深,是指反饋的信息在內容層次上要有一定深度。一是要根據決策需求和重點工作,深入調查研究,拿出有分析、有觀點、有建議的信息;二是從大量信息資料中來分析、挖掘,揭示信息的內涵,以實現信息從低層次到高層次的升華和增值。 三、寫信息要知信息編寫的要領 政務信息要求主題突出、中心明確、層次清楚、文字精煉,盡可能做到簡明扼要、深入淺出。 (二)巧妙設計結構。設計信息結構就是政務信息素材的組合。結構合理,信息就會中心突出,條理清晰。一是以時間先後為順序,這種結構多用於反映事件的信息。二是以邏輯為順序。如發生一起嚴重械鬥事件的信息:編寫順序是這樣安排的:某月某日,某地發生一起嚴重械鬥事件,多少人傷亡,損失多大;引起械鬥的原因;械鬥的經過;處理結果。在這則信息中,時間順序與邏輯順序是交叉運用的 (三)精心製作標題。政務信息的標題是吸引決策者關注的關鍵所在,也是整個信息的中心。它要求簡潔明快,一語破的。信息標題一般不用引題,多用單句實題,使人一目瞭然目前在實際編寫中,許多人把標題放在正文前面作為首句,以增強信息的精煉性。 (四)寫好信息主體部分。政務信息的主體部分,是信息所反映事物的敘述和說明,是所表明觀點的依據。寫好信息的主體部分,首先要做到條理清晰,層次清楚,材料運用精當其次是做到文字簡煉、准確,即不拖沓,也不會含混。 (五)核實。信息寫好以後,不要急於發稿,應對內容再認真核對,這一環節,是信息編發的最後一道「關卡」,差之毫釐,失之千里,稍有差錯就會帶來工作失誤。因此,信息工作人員在處理這一關時切不可有「差不多」的心理,貪圖省事。 以上所述,作為信息工作者,要想編寫好信息稿件,主要體現在日常工作中見事快、辯事清,真正做到「嘴勤、腿勤、腦勤、手勤」只要我們通過堅持不懈的學習和鍛煉,進一步提高自己觀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增強見事的敏銳性和辯事的洞察力,寫出充滿時代氣息,符合領導需求且高質量的信息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㈣ 怎樣寫好政務信息

你好!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一、政務信息的特點和作用
政務信息就是反映行政管理活動的文稿,是領導所不了解的、有價值的、客觀情況的反映。層次高的信息是對原始信息的歸納、綜合,是各級領導科學決策的重要依據。
政務信息的特點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具有宏觀性。政務信息主要是為領導提供決策服務的,它所產生的效應直接或間接體現在決策方面。要求信息撰寫人員圍繞中心工作抓大問題,抓有礙全局的實際問題,抓政策性問題,抓各項改革的進展情況,抓重要的監管動態以及重大的社情民意,而不是攝取小鏡頭,捕捉小花絮。二是具有真實性。與新聞報道不同,新聞報道要注重政治影響,而政務信息則要求實事求是。不管是喜是憂,都必須如實報告。一就是一,二就是二,決不允許在數字上來大概加估計。三是具有權威性。政務信息必須經過本級領導審查後方可報出,應該是具有嚴肅性的「官方消息」,決不是不加約束混淆視聽的小道消息。
政務信息還具有四個方面的作用,簡單言之就是宣傳、協調、交流和引導。
二、政務信息的來源
經常有從事信息編撰的同志反映,身邊眼前都是平平常常的業務工作,哪有那麼多具有價值的信息呢?政務信息從哪裡來呢?
通過積累和實踐摸索,有15條採集信息的途徑可以利用,用言簡意賅的105個字加以概括,那就是:文件堆里挖信息;翻閱材料篩信息;講話稿中撿信息;領導口中理信息;聯繫上下摸信息;會議之中捕信息;參與活動追信息;重大事件搶信息;深入基層拾信息;關注新聞抓信息;掌握規律掏信息;情況反饋傳信息;跟蹤問題知信息;與外聯系通信息;利用網路選信息。政務信息就在我們的實際工作中,只要我們從事此項工作的同志勤奮加刻苦,敏銳而深入,還會拓展出更多的渠道來,也一定會發現政務信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三、政務信息的寫法
(一)確定好信息的主題
主題就是信息所表達出來的基本觀點或中心思想。我們寫任何一條信息,總有一個目的,就是通過反映什麼問題,說明什麼觀點,提出什麼建議,達到什麼目的。確定主題是首要任務。主題要求一是正確。正確反映出內在規律和內在實質;二是鮮明。基本思想清楚明確,毫不含糊;三是深刻。要把情況寫明、寫透。四是集中。說明一個問題要突出重點,引用的材料集中到一個中心思想上來。
確定主題的關鍵就是主題的提煉。提煉過程是認識過程的飛躍,是從感性階段上升到理性階段。主題的提煉要從全部材料出發,從事物本質出發,從領導科學決策的需要出發,從實踐需要出發。為此,我們工作中要著重把握那些有新意的、有特色的、有借鑒的、有啟發的、有探討性的、有共性的事項和問題。
(二)精心安排結構
結構是文章的表現形式和框架。主題是靈魂,結構是骨架,是用來表現主題的。主題確定了之後,怎麼來表現,就是結構的問題。政務信息的結構比較文學作品、機關公文、新聞報道,要短小得多,簡單得多,正因為簡單,卻不容易把握。政務信息在寫法上要避免素材的堆積,一般採取直言表達,總分結構。具體要求有三點:一是簡朴。能省的則省,通篇給人以明晰、舒暢、一目瞭然的感覺。二是嚴謹。不因其短而粗,雖短但「五臟俱全」。三是自然。長短詳略,順其自然,如行雲流水般自由。
通常,政務信息文稿中不出現「為了」,不出現指導思想,簡寫事件的過程(甚至不要過程)。
(三)細琢鮮明的標題
標題是信息內容的統帥,綱領。「題常意要新,意常題要新」。這是對標題較高的要求。如何寫好標題:一是題文一致。標題必須與內容一致。有兩方面含義。一方面,事實與內容相一致,不能用一些不適當的副詞、形容詞,以免華而不實、故弄玄虛。另一方面,標題的觀點在信息中要有充分的依據。二是選擇句式的藝術。陳述句、疑問句、祈使句、感嘆句是漢語的四種基本句式。陳述句是將所要說事情直接陳列表述出來。信息標題大量使用陳述句,並且多用主謂型結構。三是信息標題用好補語。補語用得好,可以增加標題的信息容量,閱者即使不看文章,也能對內容有大致了解。四是交待好背景。信息標題中恰當地使用背景材料,可以引起讀者注意,加重信息的份量。常見的背景有三類:其一是人物背景,包括領導和群眾。一般來說,以領導為背景,是為了對領導關注和交辦的事情有個交待。以群眾為背景,則是為了引起領導的重視,研究解決群眾關心、呼籲的問題。其二是時間背景,包括過去、現在、將來,以加深讀者印象,例《×××局連續幾年開展警示教育活動》、《今年××× 問題亟待解決》。其三是時事背景。包括政治形勢、經濟形勢以及知名度等,如《××政策對××影響較大》,則以新政策出台為背景。背景材料的選用主要是為了突出信息的重要性。五是使用好數據。用數字說話,是政務信息一個顯著的特點。一般來說,絕對數字越大越難以理解,越小越容易明白;孤零零的數字不好理解,有比較的數字好理解;零散的數字難理解,概括歸類的數字易理解。因此,政務信息在採用數據上,可以採取如下方法:其一是比較法。即用縱比、橫比、類比,讓數字在反映對比關系中反映出所要表達的意思。其二是換演算法。對原始數據進行藝術處理,將絕對數變成相對數或將數字換算成增長數,使之更明白。其三是綜合串聯法。就是將一組相關的數字聯合起來使用。
規范來講,標題當中除使用頓號外,不可以用逗號等其他標點符號。
四、幾種政務信息的寫作要領
政務信息在寫作上總的要求是:長稿寫短,事不過三,反映的點位不可過多;大稿寫小,側重寫某一個側面、集中寫一點;散稿寫精、虛稿寫實,不妄加結論性、評論性的語言;重點寫好,關鍵部位要用提神的語言來表達。
信息編撰人員必須樹立實事求是的文風,不做「假大空」的文章。避免「高」字文章、「大」字文章、「化」字文章、「潮」字文章、「全」字文章、「很」字文章、「最」字文章的出現。不亂提諸如「戰略、戰役、戰術、方略」等過高的口號。語言要求准確、朴實、洗練、明快、提神,堅決避免套話和空話。
信息撰寫人員應站在第三者的角度來反映本單位開展的工作,杜絕在文章中出現「我們、我局、我市」這種低級錯誤的出現。至於全篇都是「了」 字的晦澀拗口文章同樣要摒棄。
(一) 決策反饋性信息
1. 貫徹落實上級重要會議精神的全盤部署。要領:一是開頭交待清楚是貫徹落實什麼會議精神。二是針對會議要求解決的主要問題把本部門的安排部署逐一交待清楚。例:召開全局系統半年工作會後,局辦公室就會關注各單位落實情況,這時,有一個單位就送來了一份詳盡的安排情況,盡管它也是以會議的形式落實,但它不講會議,只寫了由誰組成領導小組、由誰具體負責、下步工作如何安排等等,這樣就可以及時刊登它的做法,一是讓局領導知道下面單位是如何落實會議精神的,二是是以此為藍本,讓其它單位學習借鑒。 2. 對上級重大改革舉措出台後的反映。要領:一是馬上收集情況做到快速反應。二是在開頭簡要交待對什麼改革的反映和所反映情況的來源。三是把正面或負面的反映涉及的政策條款和產生這種反映的主要原因交待清楚。四是盡可能提出具體建議。對於反映執行中所出現的問題,則應注意以下要領:一是指出上級什麼政策不符合本地實際;二是通過算帳、擺事實說明本地情況;三是分析如此執行政策對本地的不利影響及對大局的不利影響;四是提出具體的政策建議。3. 對重大部署執行結果的反饋。要領:一是適時反饋,不要太晚。二是力求反饋全面的階段性成果。三是扼要介紹主要作法或經驗。四是如果還存在問題或困難,須擇其要者予以反映,並說明主要原因提出建議。如局部署開展安全檢查,過一階段後,各單位對此事的總體執行情況要做一綜述。
(二)問題性信息
1. 對上級正著手重點整治的問題。這種信息採用率較高。要領是把相關問題來龍去脈交待清楚,找出問題的根源和實質,尤其要點明造成問題的責任對象,並說明請求上級解決什麼問題。2. 對上級正在醞釀的決策有一定參考價值的問題性信息。要領:一是指出問題,二是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三是對發展的趨勢作出預測,四是提出具體建議。這是按邏輯順序排列的。3. 重大安全或突發案件。要領:一是運用資料把案件基本情況介紹清楚;二是扼要說明本部門採取的主要措施,有的還提出請求上級幫助的具體要求。4. 反映重大社情民意性信息。這類信息如集體上訪、群眾生活困難、單位改革、工資發放難兌現,等等。
(三) 建議性信息
建議性信息是為領導服務最直接的一類信息,很受領導歡迎。開發和寫作這類信息是我們工作的又一個重點和難點。它一般應包括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三個部分。提出的問題不宜大,應當是比較具體的問題;分析問題要力求條理清楚,理由充足,切中要害,為提出建議作好鋪墊;解決問題要提出具體可操作的建議,力戒原則籠統,力戒對現行政策措施的重復。符合這一條件就是一條可發的好信息。
(四)經驗性信息
1. 已經取得顯著成效的經驗。要領:一是簡單交待背景和目的,二是具體介紹主要作法,三是介紹成果。2. 暫無顯著成效的作法。要領:一是選擇確有創新意義的能給人一定啟示的作法來寫,二是簡單交待背景和目的,三是具體介紹作法。
(五)領導言論性信息
指各級領導對本系統工作的肯定性講話和指導性言論。由於領導人特殊的身份,其言論對本系統工作的開展具有重要的影響,因此,成為全系統政務信息的重要內容。要領:簡單交代背景,具體介紹領導言論。
信息撰寫人員只要堅持強化質量意識、責任意識、服務意識和超前意識,集中精力唱好地方戲、打好優勢仗,少些大路貨、多些土特產,努力爭取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快、人快我新、人新我深,本單位的政務信息工作一定會開創出新的局面來。

㈤ 文秘寫好政務信息的九個要點

一、選題要精準。 只顧埋頭寫稿子,有什麼就寫什麼,不按「需」寫稿,是信息不能採用的症結所在。這就要求信息寫作中善於運用「白金法則」,重點圍繞三個方面精準選題:一是關註上級想知道而還不知道且應該知道的題材,為領導決策提供參謀性、建議性信息;二是上級重點強調或抓的工作的落實情況和幹部群眾的反映,以便及時採取措施糾正偏差,保證決策的實施;三是工作完成後要認真總結上報工作成效和工作經驗,並根據存在問題提出進一步做好這項工作的初步建議。

二、站位要高遠 。報送信息不應僅僅考慮本地宣傳工作的需要,而要學會用領導的眼光、頭腦去觀察、分析、判斷問題,自覺站在全市、全省乃至全黨、全國的高度審視一個地方的工作。寫材料的時候帶著清醒的意識和政治敏銳性,堅持把領導在不同時期關注、思考的熱點難點工作和亟待了解的問題作為重點,報送影響全局、適銷對路的政務信息。特別要在貫徹落實中央、省、市各級重大決策部署與本地本單位工作實際的緊密結合上做好文章,力爭所寫信息能參到關鍵處,謀在點子上。

三、特色要鮮明 。一項工作成效如何,很大程度上是通過特色工作反映出來的。只有注重挖掘工作中的亮點,聚焦工作中的`難點,採集領導關注的熱點,信息工作才能源頭活水滾滾來。要注意揚長避短,開發那些既能體現本地特色,又對推動全局工作有啟迪和借鑒作用的信息。通過深入調查研究,及時捕捉敏感點,挖掘和反映工作中的新情況、新問題、新進展、新舉措和取得的新經驗,增強信息服務中心工作的力度。

四、角度要新穎。 信息如何吸引人,抓住他人的目光?說到底離不開一個「新」字。在撰寫一個信息點的時候,要善於從三個方面進行比較。橫向上,與周邊縣市、省內以及全國范圍同系統單位進行比較,思考是不是具有獨創性;縱向上,與以往的做法進行比較,思考一下措施是不是進行了改進,效果是不是明顯;全局上,與上級部門的工作中心進行比較,思考這一信息是不是實現了上級需求與本地實際的對接?在縱向、橫向、全局的比較中找出其特點,在比較中發現最有價值的信息點。

五、內容要真實。 信息是為領導決策和指導工作服務的,我們搜集的信息必須客觀真實,不道聽途說、捕風捉影。在語言表達上力爭實事求是,既不誇大也不縮小,更不能虛構事實,特別是對一些關系重大的信息素材,還要經過反復核實,數字和案例都要准確無誤,為領導決策提供准確可靠的依據。

六、挖掘要深入 。只有深入才會具體,只有具體才會生動。寫信息也要圍繞一個「點」,進行多角度、多渠道、多層次的挖掘。首先要心懷全局,關心單位工作動態,積極參與業務工作研討會、意見徵求會,知道大家在忙什麼,及時跟進工作進度,才能明確信息寫作的方向;其次要增強工作主動性,拿到一個信息任務,要主動找到業務工作的具體負責人,問清情況,找齊素材,理清思路,然後再動筆;再次,當寫到某個層次,自己還是覺得不滿意,說明你的素材積累還不夠,那就要補充調研。通過調研基層情況來豐滿文章的血肉。

七、要素要完整 。信息主體的要素,可以理解「兩個五」。一是「五個W」,即通常說的消息「五要素」:何人(Who)、何事(What)、何地(Where)、何時(When)、何故(Why)。有了這五個「W」,就能使人看出事情的來龍去脈。在一篇信息中,五個「W」缺一不可,而且要准確具體。否則,就會使人感到語焉不詳,看不明白。二是「五有」,即有觀點、有情況、有分析、有措施、有結果。一篇好的信息不但要有筋骨,還要有血肉,這樣才內容豐滿。

八、語言要精練。「 長衫有人穿,長話無人聽」。信息的魅力不在於辭藻的堆砌或句子的新奇,而在於用朴實精練的語言反映充實的內容。因此,信息不光是篇幅短,還要「短」得到位,「短」得明白透徹。提倡與其大而全不如小而精,可要可不要的話一律不要,說不清楚、講不明白的語句一律去掉,把高深的理論和生硬的專業用語轉換成通用的語言,達到用詞貼切、語句通順、表述規范、引文准確。在對所掌握的資料進行深刻分析後,力爭用最小的篇幅來反映最多的內容。

九、報送要及時 。信息具有較強的時效性,尤其是動態類信息,可能今天發生的事情明天報就失去時效。有些工作可能幾個單位都在做,但誰先總結提煉上報了誰就可能成為工作典型,如果稍微慢半拍,很可能被打入冷宮。所以一定要樹立「言當其時、一字千金,言過其時、一文不值」的意識,第一時間撰寫、上報。對領導關心的重大事項、突發性重要情況更要盡快報送,打好「閃電戰」。


㈥ 政務信息寫作的這些技巧你都掌握了嗎

政務信息是黨政機關和國企等部門文字工作的童鞋經常遇到的一種重要寫作任務。

對於上級,是掌握情況、把握形勢、科學決策的「晴雨表」;

對於同級,它是溝通情況、交流經驗、互通有無的「橋梁」;

對於下級,它是知曉情況、貫徹落實、推動工作的「傳聲器」;

對於自身,它是宣傳工作業績,展示單位形象的「顯示器」。

一篇好的政務信息,要用精練的文字將其表達出來,表述清楚,主題突出,信息價值才能體現出來,信息作用才能發揮出來。小秘認為,信息寫作有其自身的特點和規律,在實際工作中,要細心體會,用心積累,才能運筆自如。

宣傳工作有一句行話,叫做「緊跟上頭,摸清下頭,握緊拳頭,快打快收」。信息工作與宣傳工作有類似之處,吃透上情,摸清下情,是做好信息工作,更是搞好信息寫作的前提和基礎。信息是寫給領導和領導機關看的,作為信息寫作人員就要把領導的需要作為第一信號、第一選擇,深刻學習和領會上級部門重要文件和會議精神,熟知上級部門的年度工作安排以及上級部門刊發的各種信息載體和特點等等。同時,寫信息也要反映基層貫徹落實上級部門工作整體部署情況、反映基層呼聲的過程等,如果不注意了解基層的情況,寫信息時就會「手中無糧,心裡發慌」,或「失之毫釐,差之千里。」

總之,吃不透兩頭,就是找不到本工作領域的熱點、難點、敏感點等問題,就寫不好信息,就會給工作帶來被動。此外,信息寫作人員還要經常學習政治理論,認真學習上級部門的重要文件,不斷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和政策水平。同時要注意利用各種機會和形式深入基層了解掌握情況。只有這樣,才能擴大自己的知識儲備容量,提升自己運用知識的技巧和能力,才能寫出對領導決策有用的信息來。

信息是為領導決策和指導工作服務的。因此,編寫的信息一定要真實、准確。尊重客觀事實,實事求是地編寫信息。對一些關系重大的信息素材,還要經過核實,數字要准確無誤,結論要符合實際,辦法要切實可行,在這里虛假不行,模稜兩可、似是而非也不行。比如,數字在上報時尤其要仔細核對,不要隨意變動。現在很多地方的信息基本上沒有經過嚴格把關就報上來,這樣的話,信息可能失真,同時質量很低。

信息的編寫要中心突出,有主有次,言簡意賅,語言文字要規范。實際寫作時候,要盡量避免和克服可能出現的一些通病:

一忌面面俱到。 不要總擔心說得不夠全面,把攤子鋪得太大,大問題套小問題,小問題里還套小問題,十分繁瑣。

二忌語言不夠精練 。編寫信息要「惜墨如金」,凡與表現主題無關的話以及不必要的重復和解釋應該堅決刪除。

三忌穿鞋戴帽,入題太慢 。信息寫作應該直截了當、開門見山地把事實寫清楚,切不可文字拖沓,空話、套話、廢話連篇。

四忌缺乏必要的背景交代 。有些信息需要交代中間部分或稱主要部分,它在導語之後,用充分的事實材料和典型事例把導語中所概括的內容、提出的問題或得出的結論加以闡述。

(1)順理成章法。 即在整體布局上沿著一條線索一氣寫下去,氣勢流暢,中間沒有線索的間斷,這種結構顯得暢達,眉目清楚。

(2)並列表現法。 就是將反映一個事物的不同側面,或幾件事並列起來表現一個主題思想。這種方法能夠把一些表面看來互不聯系的事物、現象聯系在一起,在一個主題思想的統帥下,多方面、多層次地表現客觀事物,增大信息的容量。這種方法對綜合信息、組合信息尤為適合。

(3)逐層排列法。 具體方法是,先從豐富的信息事實中提煉出總觀點;然後按總觀點再設立若干分觀點,使總觀點和分觀點之間具有較為緊密的從屬關系;接著再按分觀點的輕重排列次序,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最後選擇最典型的信息事實敘述各個分觀點,使材料充分體現觀點。

主體是信息中敘述和展開事實的主幹部分,也是決定信息質量和價值的關鍵部分。從主體各部分反映的內容看,其基本類型有:

(1)動態信息, 包括下級貫徹落實上級某一重要指示精神的情況,如重要活動、重大部署、工作動態、敵情、社情、災情、突發事件等,其主體部分的基本結構形式是:「做法——效果」或「情況——處理結果」。

(2)經驗信息, 即介紹可借鑒、有推廣價值的工作經驗的信息,其主體部分的基本結構形式是「成果——做法——經驗」或「做法——經驗——成果」。

(3)問題信息 ,即反映領導機關需要關注或加以解決的各種問題的信息。這類信息主體部分的基本結構形式是「問題——原因——建議(意見)」或「問題——原因」或「問題——建議(意見)」。

(4)意見信息, 是指某地(單位)或某人對某些事情的看法和見解的信息,其主體部分的基本結構形式是「意見——理由」或「事由——意見」等。

結尾的形式以及要求

結尾也不是信息必須的構件。一些信息因要表現事實的完整性和邏輯的嚴密性,會安排一個結尾。有些信息的結尾是小結性的,對全文加以概括、總結,起到畫龍點睛加深讀者印象的作用。

信息結尾要力避三點:

(1)頭重腳輕。在信息中只擺問題,不作分析,不提建議,不表態度,把什麼都推給領導去解決,這類信息雖不能說一點價值也沒有,但因為上級領導一時吃不準問題的性質,難以作出判斷,信息的效用會明顯降低。

(2)意盡而言不止。畫蛇添足,把信息結尾寫得重復、拖沓、冗長,白白耽誤了領導的時間,造成了信息干擾。

(3)老套路。在信息結尾時,說一些公式化、概念化或不疼不癢的套話、空話,千篇一律;或者結尾故弄玄虛,含混模糊。掌握了以上黨政信息的寫作技巧後,還要在實踐中不斷地積累,才能寫出好的信息來。

您也可以讓我們安排一名高手寫作老師為您私人定製一篇讓領導滿意的高質量政務信息。進入大秘代寫網(W@X@ G@ Z@ H),讓我們在精彩文字里遇見!讓我們成為您貼心、優質、高效的私人秘書!

(如果有的童鞋對文字材料質量沒有要求或要求不高,請繞道哦!!!)

㈦ 如何寫好政務信息

政務信息是信息的重要類別之一,是對政務情況及工作的綜合反映,政務信息寫得好不好,直接關繫到政府的形象,作為政府系統中的筆桿子,應該如何寫好政務信息呢?

特別提示

以上圖片來源於網路,感謝圖片作者,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謝謝。

㈧ 如何寫好政務信息

唐太宗李世民有句名言:「為政之弊,在於雍蔽。」這句話精闢地闡釋了信息暢通對於成功執政的重要意義。而政務信息就是新形勢下暢通信息渠道、反映政務動態、反饋基層情況的有效載體,是下情上達、參謀決策的重要手段。政務信息寫得如何,不僅體現了政府辦公室的文字服務水平,也體現了辦公室人員政務輔助決策的能力。結合多年從事政務信息工作的實踐,筆者認為,寫好政務信息,重點要把握以下三個方面。一、政務信息寫作的基本要求撰寫政務信息,必須遵循以下基本要求:一要准確權威。政務信息重在反映事件本質特徵和客觀規律,務求事態真實、過程清晰、數據精確、定性客觀,反映成績恰如其分,剖析問題實事求是,力戒添油加醋、縮水放大。只有如此,政務信息才能成為領導決策的重要依據。二要快捷精當。時效是政務信息的生命,精簡是政務信息的特性。采編政務信息要力求快速反應、爭分奪秒,第一時間掌握上報;惜字如金,干練精簡,用最少的語言、最短的文字闡明事件原委。對於突發信息,還必須按時限要求和文字、要件規定撰寫。三要緊扣中心。

閱讀全文

與如何寫好單位政務信息工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奧力產品為什麼有兩種包裝 瀏覽:948
光纖技術的應用領域有哪些 瀏覽:526
南康區信息平台網有哪些 瀏覽:887
購買預售房應如何交易 瀏覽:714
環保交易所的碳的交易是什麼意思 瀏覽:623
項目文檔技術指標怎麼寫 瀏覽:503
轉轉裡面游戲交易怎麼樣 瀏覽:519
企業制度與程序文件哪個大 瀏覽:623
年中建賬都要錄入哪些數據 瀏覽:614
上海什麼是圍框交易價格 瀏覽:288
絕地軍團資源商怎麼交易 瀏覽:431
恆達代理伺服器如何卸載 瀏覽:187
文職技術八級對應什麼級別工資 瀏覽:823
調解前置程序指什麼 瀏覽:974
在江蘇鹽城種植什麼產品最好 瀏覽:651
可以用於分析數據趨勢的是什麼圖 瀏覽:858
農安什麼是網路技術服務排名靠前 瀏覽:762
為什麼房子難交易 瀏覽:447
菏澤中軟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0
huawei如何關閉程序 瀏覽: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