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從公司財務報表中分析出融資情況,需要計算哪些財務指標
可用過計算財務報表中資產負債率、流動比率、速動比率、現金流量比率等分析融資情況。
一、短期償債能力比率
1、營運資本=流動資產-流動負債=長期資本-長期資產
2、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
3、速動比率=速動資產/流動負債
4、現金比率=(貨幣資金+交易性金融資產)/流動負債
5、現金流量比率=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流動負債
二、長期償債能力比率
1、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
2、產權比率=負債總額/股東權益總額
3、權益乘數=資產總額/股東權益總額
4、長期資本負債率=非流動負培敬債/(非流動負債+股東權益)
三、總債務流量比率關系備滾
1、利息保障倍數=息稅前利潤/利息費用=(凈利潤+利息費用+所得稅費用)/利息費用
2、現金流量利息保障倍數=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利息費用
3、現金流量債務比=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債務總額
(1)財務信息變動情況如何算擴展閱讀
例如:某公司2017年12月31日流動資產合計3600萬元,其中貨幣資金250萬元,交易性金融資產45萬元,應收票據40萬元,應收賬款2100萬元,預付賬款60萬元,其他應收款120萬元,存貨580萬元,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資產240萬元,其他流動資產165萬元。
另得知其流動負債總額為1600萬元。該公司2017年末各項短期償債能力指標。
營運資金=3600-1600=2000萬元
流動比率=3600÷1600=2.25
速動比率=(250+45+40+2100+120)÷1600=1.60
現金比率=(配滾慎250+45)÷1600=0.184
通過計算我們看出該公司雖然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都較高,但現金比率偏低,說明該公司短期償債能力還是有一定風險,應縮短應收賬款回收期,加大催賬力度,以加速應收賬款資金的周轉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財務分析
㈡ 財務報表中的短期借款變動額計算公式
您好,(8)財務報表的變動額=期末金額-期初金額。
㈢ 怎樣分析財務報表
財務分析是企圖了解一個企業經營業績和財務狀況的真實面目,從晦澀的會計程序中將會計數據背後的經濟涵義挖掘出來,為投資者和債權人提供決策基礎。
由於會計系統只是有選擇地反映經濟活動,而且它對一項經濟活動的確認會有一段時間的滯後,再加上會計准則自身的不完善性,以及管理者有選擇會計方法的自由,使得財務報告不可避免地會有許多不恰當的地方。
雖然審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這一狀況,但審計師並不能絕對保證財務報表的真實性和恰當性,他們的工作只是為報 表的使用者作出正確的決策提供一個合理的基礎,所以即使是經過審計,並獲得無保留意見審計報告的財務報表,也不能完全避免這種不恰當性。
這使得財務分析變 得尤為重要。
一、財務分析的主要方法 一般來說,財務分析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種: 1.比較分析:是為了說明財務信息之間的數量關系與數量差異,為進一步的分析指明方向。
這種比較可以是將實際與計劃相比,可以是本期與上期相比,也可以是與同行業的其他企業相比; 2.趨勢分析:是為了揭示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變化及其原因、性質,幫助預測未來。
用於進行趨勢分析的數據既可以是絕對值,也可以是比率或百分比數據; 3.因素分析:是為了分析幾個相關因素對某一財務指標的影響程度,一般要藉助於差異分析的方法; 4.比率分析:是通過對財務比率的分析,了解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往往要藉助於比較分析和趨勢分析方法。
上述各方法有一定程度的重合。
在實際工作當中,比率分析方法應用最廣。
二、財務比率分析 財務比率最主要的好處就是可以消除規模的影響,用來比較不同企業的收益與風險,從而幫助投資者和債權人作出理智的決策。
它可以評價某項投資在各年之間收益的變化,也可以在某一時點比較某一行業的不同企業。
由於不同的決策者信息需求不同,所以使用的分析技術也不同。
1.財務比率的分類 一般來說,用三個方面的比率來衡量風險和收益的關系: 1) 償債能力:反映企業償還到期債務的能力; 2) 營運能力:反映企業利用資金的效率; 3) 盈利能力:反映企業獲取利潤的能力。
上述這三個方面是相互關聯的。
例如,盈利能力會影響短期和長期的流動性,而資產運營的效率又會影響盈利能力。
因此,財務分析需要綜合應用上述比率。
2. 主要財務比率的計算與理解: 下面,我們仍以ABC公司的財務報表(年末數據)為例,分別說明上述三個方面財務比率的計算和使用。
1) 反映償債能力的財務比率: 短期償債能力: 短期償債能力是指企業償還短期債務的能力。
短期償債能力不足,不僅會影響企業的資信,增加今後籌集資金的成本與難度,還可能使企業陷入財務危機,甚至破 產。
一般來說,企業應該以流動資產償還流動負債,而不應靠變賣長期資產,所以用流動資產與流動負債的數量關系來衡量短期償債能力。
以ABC公司為例: 流動比率 = 流動資產 / 流動負債 = 1.53 速動比率 = (流動資產-存貨-待攤費用)/ 流動負債 =1.53 現金比率 = (現金+有價證券)/ 流動負債 =0.242 流動資產既可以用於償還流動負債,也可以用於支付日常經營所需要的資金。
所以,流動比率高一般表明企業短期償債能力較強,但如果過高,則會影響企業資金的 使用效率和獲利能力。
究竟多少合適沒有定律,因為不同行業的企業具有不同的經營特點,這使得其流動性也各不相同;另外,這還與流動資產中現金、應收帳款和 存貨等項目各自所佔的比例有關,因為它們的變現能力不同。
為此,可以用速動比率(剔除了存貨和待攤費用)和現金比率(剔除了存貨、應收款、預付帳款和待攤費用)輔助進行分析。
一般認為流動比率為2,速動比率為1比較安全,過高有效率低之嫌,過低則有管理不善的可能。
但是由於企業所處行業和經營特點的不同, 應結合實際情況具體分析。
長期償債能力: 長期償債能力是指企業償還長期利息與本金的能力。
一般來說,企業借長期負債主要是用於長期投資,因而最好是用投資產生的收益償還利息與本金。
通常以負債比率和利息收入倍數兩項指標衡量企業的長期償債能力。
以ABC公司為例: 負債比率 = 負債總額 / 資產總額 = 0.33 利息收入倍數=經營凈利潤/利息費用=(凈利潤+所得稅+利息費用)/利息費用=32.2 負債比率又稱財務杠桿,由於所有者權益不需償還,所以財務杠桿越高,債權人所受的保障就越低。
但這並不是說財務杠桿越低越好,因為一定的負債表明企業的管 理者能夠有效地運用股東的資金,幫助股東用較少的資金進行較大規模的經營,所以財務杠桿過低說明企業沒有很好地利用其資金。
一般來說,象ABC公司這樣的 財務杠桿水平比較合適。
利息收入倍數考察企業的營業利潤是否足以支付當年的利息費用,它從企業經營活動的獲利能力方面分析其長期償債能力。
一般來說,這個比率越大,長期償債能力越強。
從這個比率來看,ABC公司的長期償債能力較強。
2) 反映營運能力的財務比率 營運能力是以企業各項資產的周轉速度來衡量企業資產利用的效率。
周轉速度越快,表明企業的各項資產進入生產、銷售等經營環節的速度越快,那麼其形成收入和利潤的周期就越短,經營效率自然就越高。
一般來說,包括以下五個指標: 應收帳款周轉率 = 賒銷收入凈額 / 應收帳款平均余額 =17.78 存貨周轉率 = 銷售成本 / 存貨平均余額 = 4996.94 流動資產周轉率 = 銷售收入凈額 / 流動資產平均余額 = 1.47 固定資產周轉率 = 銷售收入凈額 / 固定資產平均凈值 = 0.85 總資產周轉率 = 銷售收入凈額 / 總資產平均值 = 0.52 由於上述的這些周轉率指標的分子、分母分別來自資產負債表和損益表,而資產負債表數據是某一時點的靜態數據,損益表數據則是整個報告期的動態數據,所以為 了使分子、分母在時間上具有一致性,就必須將取自資產負債表上的數據折算成整個報告期的平均額。
通常來講,上述指標越高,說明企業的經營效率越高。
但數量 只是一個方面的問題,在進行分析時,還應注意各資產項目的組成結構,如各種類型存貨的相互搭配、存貨的質量、適用性等。
3) 反映盈利能力的財務比率: 盈利能力是各方面關心的核心,也是企業成敗的關鍵,只有長期盈利,企業才能真正做到持續經營。
因此無論是投資者還是債權人,都對反映企業盈利能力的比率非常重視。
一般用下面幾個指標衡量企業的盈利能力,再以ABC公司為例: 毛利率=(銷售收入-成本)/ 銷售收入 = 71.73% 營業利潤率 =營業利潤 / 銷售收入=(凈利潤+所得稅+利息費用)/ 銷售收入 = 36.64% 凈利潤率 = 凈利潤 / 銷售收入 = 35.5% 總資產報酬率 = 凈利潤 / 總資產平均值 = 18.48% 權益報酬率 = 凈利潤 / 權益平均值 = 23.77% 每股利潤=凈利潤/流通股總股份= 0.687(假設該企業共有流通股10,000,000股) 上述指標中, 毛利率、營業利潤率和凈利潤率分別說明企業生產(或銷售)過程、經營活動和企業整體的盈利能力,越高則獲利能力越強;資產報酬率反映股東和債權人共同投入 資金的盈利能力;權益報酬率則反映股東投入資金的盈利狀況。
權益報酬率是股東最為關心的內容,它與財務杠桿有關,如果資產的報酬率相同,則財務杠桿越高的 企業權益報酬率也越高,因為股東用較少的資金實現了同等的收益能力。
每股利潤只是將凈利潤分配到每一份股份,目的是為了更簡潔地表示權益資本的盈利情況。
衡量上述盈利指標是高還是低,一般要通過與同行業其他企業的水平相比較才能得出結論。
就一般情況而言,ABC公司的盈利指標是比較高的。
對於上市公司來說,由於其發行的股票有價格數據,一般還計算一個重要的比率,就是市盈率。
市盈率=每股市價/每股收益,它代表投資者為獲得的每一元錢利潤 所願意支付的價格。
它一方面可以用來證實股票是否被看好,另一方面也是衡量投資代價的尺度,體現了投資該股票的風險程度。
假設ABC公司為上市公司,股票 價格為25元,則其市盈率= 25 / 0.68 = 36.76倍。
該項比率越高,表明投資者認為企業獲利的潛力越大,願意付出更高的價格購買該企業的股票,但同時投資風險也高。
市盈率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因 為股票市價是一個時點數據,而每股收益則是一個時段數據,這種數據口徑上的差異和收益預測的准確程度都為投資分析帶來一定的困難。
同時,會計政策、行業特 征以及人為運作等各種因素也使每股收益的確定口徑難以統一,給准確分析帶來困難。
在實際當中,我們更為關心的可能還是企業未來的盈利能力,即成長性。
成長性好的企業具有更廣闊的發展前景,因而更能吸引投資者。
一般來說,可以通過企業在過去幾年中銷售收入、銷售利潤、凈利潤等指標的增長幅度來預測其未來的增長前景。
銷售收入增長率=(本期銷售收入-上期銷售收入)/上期銷售收入×100% = 95% 營業利潤增長率=(本期銷售利潤-上期銷售利潤)/上期銷售利潤×100% = 113% 凈利潤增長率 =(本期凈利潤-上期凈利潤)/上期凈利潤×100% = 83% 從這幾項指標來看,ABC公司的獲利能力和成長性都比較好。
當然,在評價企業成長性時,最好掌握該企業連續若干年的數據,以保證對其獲利能力、經營效率、財務風險和成長性趨勢的綜合判斷更加精確。
三、現金流分析 在財務比率分析當中,沒有考慮現金流的問題,而我們在前面已經講過現金流對於一個企業的重要意義,因此,下面我們就來具體地看一看如何對現金流進行分析。
分 析現金流要從兩個方面考慮。
一個方面是現金流的數量,如果企業總的現金流為正,則表明企業的現金流入能夠保證現金流出的需要。
但是,企業是如何保證其現金 流出的需要的呢?這就要看其現金流各組成部分的關系了。
這方面的分析我們在前面已經詳細論述過,這里不再重復。
另一個方面是現金流的質量。
這包括現金流的 波動情況、企業的管理情況,如銷售收入的增長是否過快,存貨是否已經過時或流動緩慢,應收帳款的可收回性如何,各項成本控制是否有效等等。
最後是企業所處 的經營環境,如行業前景,行業內的競爭格局,產品的生命周期等。
所有這些因素都會影響企業產生未來現金流的能力。
在部分一的分析中我們已經指出,ABC公司的現金流狀況令人擔憂,但從上面的比率分析中卻很難發現這一點,這使我們從另一個方面深刻認識到現金流分析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 小結 對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分析主要通過比率分析實現。
常用的財務比率衡量企業三個方面的情況,即償債能力、營運能力和盈利能力。
使用杜邦圖可以將上述比 率有機地結合起來,深入了解企業的整體狀況。
對現金流的分析一般不能通過比率分析實現,而是要求從現金流的數量和質量兩個方面評價企業的現金流動情況,並據此判斷其產生未來現金流的能力。
比率分析與現金流分析作用各不相同,不可替代。
㈣ 如何對資產負債表的變動情況進行概括分析
一、資產負債表的作用:
1、資產負債表向人們揭示了企業擁有或控制的能用貨幣表現的經濟資源,即資產的總規模及具體的分布形態。由於不同形態的資產對企業的經營活動有不同的影響,因而對企業資產結構的分析可以對企業的資產質量作出一定的判斷。
二、閱讀資產負蠢孫債表的幾個要點:
(一)游覽一下資產負債表主要內容,由此,你就會對企業的資產、負債及股東權益的總額及其內部各項目的構成和增減變化有一個初步的認識。由於企業總資產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業的經營規模,而它的增減變化與企業負債與股東權益的變化有極大的關系,當企業股東權益的增長幅度高於資產總額的增長時,說明企業的資金實力有了相對的提高;反之則說明企業規模擴大的主要原因是來自於負債的大規模上升,進而說明企業的資金實力在相對降低、償還債務的安全性亦迅擾在下降。
(二)對資產負債表的一些重要項目,尤其是期初與期末數據變化很大,或出現大額紅字的項目進行進一步分析,如流動資產、流動負債、固定資產、有代價或有息的負債(如短期銀行借款、長期銀行借款、應付票據等)、應收帳款、貨幣資金以及股東權益中的具體項目等。 例如,企帶昌鏈業應收帳款過多佔總資產的比重過高,說明該企業資金被佔用的情況較為嚴重,而其增長速度過快,說明該企業可能因產品的市場競爭能力較弱或受經濟環境的影響,企業結算工作的質量有所降低。此外,還應對報表附註說明中的應收帳款帳齡進行分析,應收帳款的帳齡越長,其收回的可能性就越小。 又如,企業年初及年末的負債較多,說明企業每股的利息負擔較重,但如果企業在這種情況下仍然有較好的盈利水平,說明企業產品的獲利能力較佳、經營能力較強,管理者經營的風險意識較強,魄力較大。 再如,在企業股東權益中,如法定的資本公積金大大超過企業的股本總額,這預示著企業將有良好的股利分配政策。但在此同時,如果企業沒有充足的貨幣資金作保證,預計該企業將會選擇送配股增資的分配方案而非採用發放現金股利的分配方案。
(三)對一些基本財務指標進行計算,計算財務指標的數據來源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直接從資產負債表中取得,如凈資產比率;直接從利潤及利潤分配表中取得,如銷售利潤率;同時來源於資產負債表利潤及利潤分配表,如應收帳款周轉率;部分來源於企業的帳簿記錄,如利息支付能力。
幾項主要財務指標的計算及其意義。
1、反映企業財務結構是否合理的指標有:
(1)凈資產比率=股東權益總額/總資產 該指標主要用來反映企業的資金實力和償債安全性,它的倒數即為負債比率。凈資產比率的高低與企業資金實力成正比,但該比率過高,則說明企業財務結構不盡合理。該指標一般應在50%左右,但對於一些特大型企業而言,該指標的參照標准應有所降低。
(2) 固定資產凈值率=固定資產凈值/固定資產原值 該指標反映的是企業固定資產的新舊程度和生產能力,一般該指標應超過75%為好。該指標對於工業企業生產能力的評價有著重要的
意義。
(3)資本化比率=長期負債/(長期負債+股東股益) 該指標主要用來反映企業需要償還的及有息長期負債占整個長期營運資金的比重,因而該指標不宜過高,一般應在20%以下。
2、反映企業償還債務安全性及償債能力的指標有: 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 該指標主要用來反映企業償還債務的能力。一般而言,該指標應保持在2:1的水平。過高的流動比率是反映企業財務結構不盡合理的一種信息,它有可能是:
(1)企業某些環節的管理較為薄弱,從而導致企業在應收賬款或存貨等方面有較高的水平;
(2)企業可能因經營意識較為保守而不願擴大負債經營的規模;
(3)股份制企業在以發行股票、增資配股或舉借長期借款、債券等方式籌得的資金後尚未充分投入營運;等等。但就總體而言,過高的流動比率主要反映了企業的資金沒有得到充分利用,而該比率過低,則說明企業償債的安全性較弱。 速動比率=(流動資產-存貨-預付費用-待攤費用)/流動負債 由於在企業流動資產中包含了一部分變現能力(流動性)很弱的存貨及待攤或預付費用,為了進一步反映企業償還短期債務的能力,通常,人們都用這個比率來予以測試,因此該比率又稱為"酸性試驗"。在通常情況下,該比率應以1:1為好,但在實際工作中,該比率(包括流動比率)的評價標准還須根據行業特點來判定,不能一概而論。
3、反映股東對企業凈資產所擁有的權益的指標主要有: 每股凈資產=股東權益總額/(股本總額×股票面額) 該指標說明股東所持的每一份股票在企業中所具有的價值,即所代表的凈資產價值。該指標可以用來判斷股票市價的合理與否。一般來說,該指標越高,每一股股票所代表的價值就越高,但是這應該與企業的經營業績相區分,因為,每股凈資產比重較高可能是由於企業在股票發行時取得較高的溢價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