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關於環保信息有哪些
「限塑令」與生活環保意識教學項目設計方案
【設計思想】
環保是如今全球性的大話題,各國都在大力發展各種環保技術的同時,不斷設法提升國
民環保意識,畢竟,全人類造成的環境破壞,唯有依靠全人類的共同合作才能使其緩解並改
善。我國在生態素養方面的培養顯然還是比較滯後的,我們認為,其主要原因大約是由於推
廣環保意識還停留在比較高的層面,沒有很好的具體落實到日常生活中,使得環保概念仍舊
離群眾生活較為遙遠。而在各種需要培養生態素養的人群中,少年兒童無疑是最為關鍵的一
環,他們的意識和行為將主導未來的人類生存。
為此,我們希望以最近很熱的話題「限塑令」為線索,針對特定的青少年人群進行與
日常生活較為貼近的環保知識教育,並以實踐作為輔助手段,達到提高他們日常生活中的環
保意識的目的。
由於教學目標是提升同學們的生活環保意識,知識的傳授在其次,所以不宜進行課堂教
學,教學採用班會結合課外小組活動的形式。班會的形式容易使內容豐富有趣,引起同學的
興趣,增加互動交流的機會。並且,結合課外小組活動,可以把被動學習轉化為主動學習,
對於達到教學目標有很大的作用。教學過程中,以直觀的材料作為背景,結合討論和作業進
行。環保意識的培養和提高最終要依靠每個人的自發情感和意志,外部的引導只是輔助作用。
【關鍵詞定義】
限塑令: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限制生產銷售使用塑料購物袋的通知》。通知明確規定:「從2008
年6 月1 日起,在全國范圍內禁止生產、銷售、使用厚度小於0.025 毫米的塑料購物袋」;「自
2008 年6 月1 日起,在所有超市、商場、集貿市場等商品零售場所實行塑料購物袋有償使
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費提供塑料購物袋」。
生活環保意識,班會,課外小組活動
【學習者】
高中一年級學生,初中學習過一年化學,對常見的元素、化合物、化學現象及專有名詞
有一定了解,但不深入,且尚未接觸有機化學。在生活常識方面,對於塑料袋的難以降解及
由此引發的環境問題有所了解。
【教學目標】
使學習者在知識上了解日常生活中有利於環保的各種行為和措施,在意識上正視生活中
的點滴小事對於環保大事業的重要作用。在實踐中,能進一步自主搜集資料,豐富相關知識,
且能將意識上的正視開始轉化為實際行動。
【教學活動】
整個教學活動分為兩部分,課堂教學(1 學時)和課外活動(約1 至2 小時)。兩次活
動之間間隔一周。
一、課堂教學部分
1. 提供圖像和視頻資料,直觀展示塑料袋的長期無限制使用給環境帶來的巨大破
壞(資料參見附錄1)。
2.提出「限塑令」的內容和相關政策,並請同學自由發言——「你對限塑令的看
法是?」(約請3 至5 位同學發言)
教師總結各位同學的意見,並綜合調查結果作分析,讓同學體會「限塑令」在
社會上引起的反響(資料參見附錄2)。
3. 展示最新的塑料袋分解技術(附錄3),分組(以5 至6 人為一組),組織小組討
論。一般同學討論關於「有了新的科技,我們是否可以繼續為所欲為使用塑料
袋?」,另一部分同學討論「還有什麼簡便易得的材料可以替代塑料袋?」討論
時間約10 至15 分鍾,然後每組選派代表發言。(替代品資料見附錄5)
4. 知識推廣:由塑料袋發散開去,引出其它對環境不利的日常用品,如塑料飯盒、
一次性筷子、紙巾、廢舊電子器件等(相關信息支持見附錄4)。
5. 任務布置:1)在上面知識推廣環節中提及的物品中選擇一項,或自由選擇未提
及的物品,上網搜索或翻閱相關書籍,製作一份海報,宣傳它們造成的危害,
並提供一定的解決方法。2)每個小組要為自己的海報想一句標語,簡潔生動地
宣傳自己的環保想法。
6. 重申:環保行動乃是全民性的行動,每個人都要從身邊點滴做起,愛護環境。
二、課外活動
1. 依據課堂教學最後布置的任務,各組應當已經完成海報或傳單的製作,在安排
的課外活動時間里,仍以小組為單位活動。
2. 事先可以居委聯絡安排地點,然後又各小組成員向路人發放傳單和展示海報。
3. 活動結束以後,要求每人寫一份日記形式的報告,無具體限制,旨在總結從課
堂教學到課外活動整個過程中的心得體會。
【學習評價】
由於教學活動以班會形式展開,不適合進行知識性的考試,評價學生學習效果,主要依
據1)課堂教學時的參與程度;2)海報的製作效果,搜集資料的廣度和深度;3)課外活動
時的積極程度和團隊合作;4)心得體會報告,觀察學生是否有投入一定了心力;5)最後是
一項長期的觀察,可以參見其日常生活中的行為,考查環保意識是否有所提升。
這幾方面的考查內容,都較為主觀,但此次活動的目的,本不是知識的灌輸,而是意識
的培養和提升,活動的過程本身即是其目的所在。
【設計者】
一、分工合作:
資料搜集及主題、學習者確定:全體
設計思想、關鍵詞定義:顧曉芸 10073110107
學習目標、學習評價:任麗 10070720210
教學活動:李希凡 10061590406
二、相關體驗:
顧曉芸 :
看到生態素養,我首先覺得這是一個挺大的話題,與此同時也覺得這是一個有
話可說的主題,可以給我們得以自由發揮的空間,提供給我們參與者一個展示我
們研究內容,研究過程的平台。
之所以選擇「限塑令」這樣一個主題,這樣一個既新有是人人皆知的一個話
題,是因為這關於我們人類居住的家園——地球的環境問題——一個相當重要的
問題,一個足以引起全球關注的話題。為了保護環境,可以犧牲經濟利益,就足
以說明環保之重要性了。而6 月1 號開始全面實施的限塑令正式關於環境保護的
一個重要的分支。限塑令的實施既是考驗我們全體公民個人素質的重要指標,也
是向世界展示中國人良好國名素質的一個重要的渠道。限塑令如果能夠很到位地,
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地實施下去,毫無疑問,對我們的環境保護會起到的作
用是毋庸置疑的作用。那麼,公民的生態素養問題,就可以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我想我們每個公民都應該:愛護我們的環境,留給子孫後代一片純凈的天空!
由此,我們便確定了我們小組的主題。我認為:國家這次的政策並不是單純
意義上的保護環境,而更是在節約能源,資源問題上的一個重大舉措。符合了可
持續發展。
通過我們小組 3 個人的集體智慧和共同努力,我們設計出了這樣一個方案,
我們一起合作,我想這也是老師讓我們以小組形式完成任務的一個重要原因吧,
那就是通過合作,碰擦出靈感,產生火花,得到比個人完成任務完整,更好的結
果,集思廣益的力量可以說是無窮的。
確定主題後,我們 3 個人分頭找資料,分工明確再進行資源的整合,取其精
華,去其糟粕。最後製作出了這樣一份作品。雖然我覺得它還有很多的不足之處,
但是我覺得,我體會到了團隊合作的意義,體會到了愉快的合作過程——我們一
起商量,一起磋商,在分歧於矛盾中找到共同點,於是便擦出了花火。我想既是
這個方案很膚淺,我們也得到了無價的東西——團隊合作的精神,這是一次非常
愉快,非常有意義的經歷,很奇妙,當然也很艱難,但是風雨後見彩虹,這是值
得我們欣慰的地方!
任 麗 :
拿到這樣的一個教學活動的設計任務,剛開始覺得很棘手也不知該如何下手。
後來,隨著老師一節節課潛移默化的教導漸漸開始有了思緒和想法。從組隊開始,
我和幾個彼此間本來完全不認識的同學漸漸熟識建立起了默契,三個人用名字中
所帶的英文字母給我們的組合取了個很不錯的名字「fly」,我們的思緒也正如隊名
一樣,在一次次從討論和交流中慢慢飛了起來,各種想法和創意湧入大腦,對這
個設計任務也開始有了頭緒和計劃。團隊合作的精神也在我們三人的腦海里清晰
堅固了。
由於教學的對象是高一學生。因此整個學習的目標和評價都不能太流於表面,
對於高中生來說,通過這個教學活動他們所要學到的不僅僅只是什麼叫「限塑令」
這樣淺顯的小學生問題,而是要從本質上知道為什麼要進行限塑,這就可以結合
高中生所學到的一些相關學科知識了,從理論上去了解塑料袋給生態環境帶來的
一系列危害的根本原因,同時讓他們進行一些與社會有所交集的社會實踐活動,
發揮自己的創新力及想像力。這樣的學習目標,以及學習評價才是適合一個高中
生的,不僅使他們學到了學科方面的知識,同時也鍛煉了社會交際能力及個人處
理一系列問題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從本質上使他們徹底的認識到「限塑令」的必
要性及迫切性。
在這樣的思路下我參與了這份教學計劃的設計。這次的設計真的讓我覺得很有
意義也受益匪淺。讓我體會到了最為一名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循循善誘是多麼不簡
單的一件事。有時候我們的確是該多站在教師的角度去想想問題,這樣學起知識
來似乎更有目標性和准確性了。
李希凡 :
首先必須肯定,整個教學活動的設計過程對於我而言是頗有收獲的,作為師
范生,這是一個難得的學習和實踐機會。
從內容上來說,生態素養起先也是一個我不太熟悉的話題,所以搜集資料的
過程本身就是一種學習,對於「限塑令」及其它各種環保常識都有了更多的理解。
這樣的經歷也讓我更加體會,未來作為教師,學習也將是我工作中很重要的部分。
從設計環節來看,接受教育許多年,對於這其中的設計思想卻從未做過多的
思索。雖然上了幾節有關學習科學的課,但如今親身實踐,發現要能將理論運用
到實踐中,並且能夠有所突破確實是一件非常非常困難的事情,況且,我對學習
科學的理論的了解也完全是皮毛狀態。這些設計思想和方法都需要在以後的學習
乃至工作過程中逐步完善。
這個作業與其它課程作業的最大不同在於團隊合作,尤其還是由不同系和不
同年級的三人組成的團隊。所幸,大家都是和藹認真的人,作業本身也不存在任
何利益沖突,目標一致就是完成好作業,所以合作很愉快。並且通過這個作業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