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採集採集土壤標本時要記錄下土壤採集的什麼和什麼以及土壤標本的特點等信息
採集土壤應該注意:採集厚度、採集線路、採集部位、採集數量、采樣記錄。
1、採集厚度 每一個點採取的土壤厚度應一致。
2、採集線路
採集線路是隨機決定的,經過在田間仔細觀察調查情況後,一般按S形線路隨機定點采樣,可以避免誤差,提高混合樣品的代表性。
3、採集部位
采樣定點應避免田邊、路旁、溝邊、肥堆和特殊地形的部位。
4、採集數量
一個混合樣品是由均勻一致的許多點組合而成,各點的差異不能太大,不然就根據土壤差異情況分別採集幾個混合土樣,使分析結果更能說明問題。
5、采樣記錄 采樣時附上標簽,並用鉛筆註明采樣地點、采土深度、采樣日期、采樣人等信息,標簽一式2份,1份放在樣品袋內,1份掛在袋上。同時要做好田間采樣記錄。
② 採集植物標本的基本要求
標本採集基本要求
1. 採集完整的標本。繁殖器官(花和果)在被子植物的物種鑒定中很重要,標本採集必須具備花或果的材料,或兩者都有。
2. 標本大小以每份標本長度不超過40厘米為宜。株高40厘米以下的草本整株採集;更矮小的草本則採集數株,以採集物布滿整張台紙為益;更高者需要折疊全株或選取代表性的上、中、下三段作同號一份標本。木本植物選有花和/或果的枝條(圖4),有多型葉時要收齊不同形態的葉片。
3. 每株植物標本應至少採集2-3份。下列情況應考慮採集復份(3-5份)標本:當標本採集地為採集空白/薄弱地區時,當採集的標本是用於交換時,當多份標本才能表現物種的全部特徵時,當遇到珍稀和重要經濟植物時。
4. 調查植物土名和用途,注意觀察植物本身的性狀和其生長環境,以充實植物資源數據。不採集或盡量少採集重點保護和珍稀瀕危植物。更好地了解和保護利用植物。
5. 採集木本植物時,應注意記錄植株全形,如山楂、皂莢的大樹基部有枝刺等特徵;採集草本植物時,應注意一年生、多年生、土生、附生、石生、常綠、冬枯等習性特徵;採集水生植物時,應注意其異型葉的特徵;注意觀察花的顏色和氣味。
植物標本的採集技術
1.一般植物的採集
選擇長約35厘米左右的二年生、有花或/和有果,且生長正常的枝條進行採集。並做適當的修剪,使之便於乾燥並能被裝訂在一張台紙上。
木本植物一般不需要挖掘根部和剝取樹皮,但對於形態比較特殊(如樺木屬)或有特殊經濟價值的種類,可收集一些附於標本上。
採集木本植物時,應當用枝剪或高枝剪剪取(圖5,6),切勿用手摺斷,影響標本的美觀,對纖維長而強韌的樹木等,尤應注意。
對於落葉木本植物,除上述要求外,還應注意採集冬芽和葉花齊全(先花後葉或先葉後花)的材料。一份完整的落葉木本植物標本應包括冬芽時期、花期和果期三個不同時期的枝條。雌雄異株的植物除花外,其他器官亦有區別,必須采
集雌、雄不同株上的花果和各時期的葉、冬芽等,這樣的標本具有更豐富的信息,對全面研究物種的形態和分類更為有用。
對矮小草本,要整株植物連根採集;對匍匐草本、藤本,注意主根和不定根,匍匐枝過長時,也可分段採集;具地下莖的草本,要盡可能挖取地下莖部分。
高達1米以上的高大草本,採集時最好也連根挖出。乾燥時可將植物體折成 "V"形、"N"形或"W"形,讓其合乎標本裝訂到台紙上的要求。也可將植物切成分別帶有花果、葉和根的三段壓制,然後三者合訂為一份標本裝訂。
大型葉植物,它們的葉子和花序均很大,採集標本時可采一部分或分段採集,以同一株上的幼小葉加上花果組成一份標本(同時標明葉實際大小);或把葉、葉柄各自分段取其一部分,再配花果組成一份標本。當花序較大時,可把其他的小花序剪掉,留下一個小花序(同時標明花序實際大小),但要注意必須帶上苞片和小苞片。
某些花容易萎蔫和脫落的植物,壓制時又會粘在襯紙上而易被損壞,可先將花器官單獨貼在餐巾紙/手紙上,在花尚未全乾之前不要將其打開。多餘的花可置於裝有固定液的塑料瓶中保存,瓶子內的液體要完全裝滿,因為氣泡會損壞脆弱的材料。
對於像菟絲子、列當這樣的寄生植物應連同寄主一起採集,並記錄寄主的名稱。
2. 水生植物的採集採集水生植物要保證植物的完整,並去掉表面的污物和水分,充分展平。
除花序外,沉水植物全部都浸沒在水中,這些植物多柔軟而脆弱,可以用竹竿採取全株。植物離開水面,枝葉即彼此粘帖折疊,失去原來的形態,並且難於乾燥,易生霉。因此,要把取出水的植物立即用塑膠袋或紗布、毛巾包好,帶回後立即將其放在水盆或水桶中,以水泡之。等到植物的枝葉展開成原來的形態時,將台紙放在浮水的標本下,輕輕將它托出(圖7),放在乾燥的吸水紙內壓制。對這類標本,一是所放吸水紙要厚,二是換紙頻率要高。最初幾天,最好每天換3-4次標本紙,直到植物體表面的水分被大體上吸盡為止。
在採集沉水植物時,對花更需加以注意,要知道花的生長習性。這樣才能採到具備花果的標本。
挺水植物的根部固定著生在水底泥土中,整個植物體分別處於土壤、水和空氣三種不同的環境之中,這類植物質地較硬,體型高大,只要把各部分別采全即可。
3.肉質或多汁植物的採集應將其縱切或橫切,有時需將其內部的組織挖出,還要考慮是否將一半的材料浸泡在保存液中保存。在野外乾燥時,要在切開的莖表面灑大量食鹽,用鹽包裹的材料應置於夾有多層報紙的標本夾中,24小時後要把浸有鹽水的報紙移去,或者用開水將材料燙死,然後放置在薄紙板-鋁板的三明治層中烘乾。
鱗莖或球莖及肉質直根植物應小心將其從地下挖出,去土,但不要剝掉鱗莖皮。小鱗莖或球莖可縱向切開,大的則應切成片狀。然後把這些器官殺死(與肉質或多汁植物處理方法相同),否則它們在壓制過程中會仍然存活,影響標本壓制的質量。
4.竹類植物的採集
採集時,應將稈、竹籜、小枝及竹葉、地下莖各部分收集齊全(圖8)。
竹子開花很罕見,因為它通常一生只開花一次,開花結果後即死亡。竹子平常都進行無性繁殖,依據營養體的特徵來進行分類。採集時,應把包括稈、竹籜、小枝及竹葉、地下莖等各部分收集齊全。地下莖應小心挖取,並注意它的分枝情況,因為在鑒定時要以此為依據,如箭竹屬的地下莖為復軸混生,而玉山竹屬則是合軸型的。
標本數據記錄和標本編號
記錄植物標本乾燥後觀察不到的鑒別特徵及其生長環境。要求記錄准確、簡要、完整。標本野外採集記錄的內容應大致包括以下各項(表1)。
基本記錄:產地(包括國家、省、縣、鄉和經緯度),生境(植被類型和土壤類型等)、海拔,習性,採集人及採集號,日期(年,月,日)。
完整記錄:除上述基本記錄內容外,還應記載植物干制後易失去的特徵,如花顏色、形狀、氣味等,加上生態因子(岩石,土壤Ph值等),土名, 用途和其他附屬項目(如標本份數,是否有活株,細胞學材料,DNA材料等)。認真填寫野外記錄各數據項。要填足基本數據項,包括海拔和經緯度等,切忌用"同上"之類省略寫法,以免丟失數據,並用鉛筆或永久炭素水筆登記。
在野外採集時,就要給標本編上採集號,也可把標本帶回室內再做編號。編號可寫成號牌掛在標本上,也可以直接寫在夾有標本的報紙上,但要注意別讓內部標本脫落。無論那種方式,均要確認號牌上的採集人及採集號與標本野外採集記錄中的記載一致。
採集號以人名和有效數字共同組成,每一採集號應是某個採集人的獨立流水號,應從1開始連續採集。以年份的編碼或以採集地的編碼可能對某一採集人有用,但這種編號易被其他植物學家在引證標本時所誤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