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生物中的互交是什麼
分類討論:
首先是可自交,他們是可以和另一隻互為異性交配的,只是在沒有遇到另一隻的時候自交,比如蝸牛和海蛞蝓等,那麼相對於出芽等繁殖方式,就多了一種加速進化的選擇;其次是只可以自交,有的植物基本只能自我傳粉,這和類似出芽是兩種不同的策略,有的豆類就是自我傳粉的,豆類對於土地的氮有機物消耗比較大,如果出芽,子孫就會和自己分享同一地區的資源,很快就會讓土地變得不適宜生存,自我傳粉之後種子通過彈射,動物等其他方式,遷移到別的土地更有利種群發展;竹子就類似出芽,他們是草本植物,生長更快,對土地的給養需求少,但是比較看重天氣(濕度溫度等)。通過根部完成類似出芽的生長方式,一根變成一片,迅速佔領有利的地區;都是心機啊……
生態圈是活動的,是具有相互聯系的
共生的意思兩個不同的植物通過合作,共同發育生長,兩個物種既可以通過合作進行生長,也可以獨立生長,不受合作的物種影響。
和生物交叉的學科多了去了,只要是你能想到的學科,幾乎都能和生物交叉,比如生物信息學,分子生物學,生物化學,統計生物學,結構生物學,生物力學……真是數不勝數,不勝枚舉。
親本A和親本B交配,產生的雜種子一代與其兩個親本類型中任何一個(即親本中的A或B的任意一個)進行雜交的方法。
在動植物育種工作中,常採用回交法來加強雜種子代個體中某一親本性狀的表現。
⑵ 生物信息與其它信息的區別
生物信息與其它信息的區別:生物信息是反映生物運動狀態和方式的信息;而其它信息是音訊、消息、通訊系統傳輸和處理的對象。
生物信息是反映生物運動狀態和方式的信息。生物信息一般可分為遺傳信息、神經和感覺信息及化學信息。雖然遺傳信息和神經感覺信息的載體都屬於化學物質,但通常所指的化學信息是除以上兩類物質以外的化學物質所攜帶和傳遞的信息。高等生物的激素及昆蟲外激素都屬於這一類。
生物信息是調節和控制生命活動的信號。是構成生物體的三大要素(物質、能量、信息)之一。鹼基序列便是生物信息。自然界經過漫長時期的演變,產生了生物,逐漸形成了復雜的生物世界。生物信息形形色色,千變萬化,不同類的生物發出不同的信息。目前,人們對生物信息的研究已取得了一些可觀的成果,人們發現,鳥有「鳥語」,獸有「獸語」,甚至花也有「花語」。人們還發現生物信息與非生物信息之間有著某種必然的聯系,如燕子、大雁的飛來飛去,預示著季節的變換和氣溫的升降;魚兒浮出水面預示著大雨即將來臨;動物的某些反常現象,預示著地震即將發生的信息……。
生物信息學作為一門新的學科領域,它是把基因組DNA序列信息分析作為源頭,在獲得蛋白質編碼區的信息後進行蛋白質空間結構模擬和預測,然後依據特定蛋白質的功能進行必要的葯物設計。基因組信息學,蛋白質空間結構模擬以及葯物設計構成了生物信息學的3個重要組成部分。從生物信息學研究的具體內容上看,生物信息學應包括這3個主要部分:(1)新演算法和統計學方法研究;(2)各類數據的分析和解釋;(3)研製有效利用和管理數據新工具。
其它信息泛指人類社會傳播的一切內容。人通過獲得、識別自然界和社會的不同信息來區別不同事物,得以認識和改造世界。在一切通訊和控制系統中,信息是一種普遍聯系的形式。信息是對客觀世界中各種事物的運動狀態和變化的反映,是客觀事物之間相互聯系和相互作用的表徵,表現的是客觀事物運動狀態和變化的實質內容。從物理學上來講,信息與物質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信息不是物質,雖然信息的傳遞需要能量,但是信息本身並不具有能量。信息最顯著的特點是不能獨立存在,信息的存在必須依託載體。信息在數據的採集方法、技術、手段、及數據精度等方面,應盡量實現規范化和標准化,盡可能利用新的數據感測技術(如近紅外技術),使之盡可能符合國際、國家。信息數據的形式、時空范圍、獲取背景等諸多方面的多樣化,有必要對現有數據進行系統化的整編、改造,使之能夠互相補充,互相印證。
⑶ 高一生物細胞之間的三種信息交流方式.用什麼傳遞信息
1,間接信息交流:通過激素.2,通過膜與膜結合的信號分子:特定的兩個細胞的細胞膜接觸,信息從一個細胞傳遞給另一細胞,如精卵結合前.3,相鄰細胞之間通過通道:攜帶信息的物質通過通道進入另一細胞,如高等植物的胞間連絲.
⑷ 交互技術的類型有哪些
《智能交互技術》網路網盤資源免費下載
鏈接: https://pan..com/s/10pCQv77PT4Uays2TvQaX5A
2019年最新 智能交互技術 - 北京聯合大學|{1}--課程|{9}--第9章智能交互技術前沿問題|{8}--第8章智能交互技術的設計與評價|{7}--第7章語音交互設計|{6}--第6章移動終端的交互設計實戰|{5}--第5章移動交互設計|{4}--第4章交互原型設計|{3}--第3章交互設計准則|{2}--第2章感知認知和交互技術|{1}--第1章人機交互技術發展|{4}--第1章知識點總結|{3}--1.3智能交互技術與相關學科|{2}--1.2智能交互的研究內容|{1}--1.1人機交互的歷史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