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哪些途徑會泄露個人信息
有些人跟奇怪自己為什麼經常受到各種騷擾電話、垃圾郵件,這說明你的個人信息已經被泄露了。但是自己的個人信息又是如何泄露的?以下為目前個人信息主要泄露的途徑:
各位朋友要謹防自己的個人信息被泄露!
2. 我們日常生活中哪些行為可能造成個人信息泄露或帶來安全隱患
比如銀行,買車,房屋買賣,考試報名,開辦公司等都需要填寫個人有效信息,這就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和泄露。
3. 究竟有哪些途徑會導致個人信息的泄露
其實可能會導致個人信息泄露的途徑是比較多的。首先像我們平常在去購買手機卡的時候,對方就會要求我們在上面填上一些自己的身份信息,像家庭住址,手機號碼,實際上都是比較基本的個人信息。那麼可能一些人還會要求你提供身份證號碼,那麼我們在去購買手機卡的時候,如果說是在專業的像電信或者是移動公司去購買的話,那麼對於個人的信息他們是有保密條款的,所以說在這種途徑之中還不太可能會被泄露。
這是因為他們傳遞給了其他的平台,通過這種個人信息共享的方式去實現他們之間利益的交換,但是在這其中用戶的個人隱私卻完全被泄露,所以說像平常一些要求我們提供個人信息的平台或者是軟體是我們應該是更加的謹慎的。如果說是不那麼必要的提供的話,盡可能的還是去拒絕。
4. 個人信息泄露原因有哪些
個人信息泄露原因有哪些
法律分析:
個人信息泄露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幾種:
1、人為倒賣信息,掌握了信息的公司、機構員工主動倒賣信息;
2、PC電腦感染,電腦感染了病毒木馬等惡意軟體;
3、網站漏洞,攻擊者利用網站漏洞,入侵了保存信息的資料庫;
4、手機漏洞。使用了黑客的釣魚Wi-Fi等。
法律依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第四十條規定:網路運營者應當對其收集的用戶信息嚴格保密,並建立健全用戶信息保護制度。
5. 個人信息泄露的主要途徑有哪些
信息泄露的途徑有快遞單、車票、購物小票、使用免費wifi、線下掃碼送禮品活動、點擊不明網址、盲目參與網上的調查活動、舊手機等。處於大數據時代,個人的信息很容易會被泄露出去,要時刻注意保護自己的信息。
信息泄露的途徑有哪些
一定要謹慎使用沒有密碼的WIFI,這些免費WIFI的安全防護功能比較薄弱,個人信息很容易會被黑客盜取。
如果需要轉讓舊手機、舊iPad、舊電腦等,在出售前一定要做好徹底的數據清理或恢復出廠設置。
在社交網站上最好不要隨意曬個人信息,比如護照、身份證、機票等,如果要發,記得給關鍵信息打碼。
研究發現,人為倒賣信息、手機泄露、PC電腦感染、網站漏洞是目前個人信息泄露的四大途徑。
一是人為因素,即掌握了信息的公司、機構員工主動倒賣信息。
案例 :
據《北京晚報》報道,2015年3月份,6名在京的教育培訓機構員工因非法買賣大量學生及家長個人信息,總計多達200餘萬條,涉嫌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罪,當庭受審並認罪。
被告人之一楊某高中文化,今年25歲,從內蒙古鄂倫春來京打工。據他稱,2011年他到一家教育培訓機構上班,發現公司掌握大量家長信息,就偷偷拷貝了一些准備出售。楊某先後在至少3家此類機構干過,獲取學生及家長個人信息總計200多萬條。楊某在網上分批出售信息,共獲利1萬余元,平均每條信息5厘錢。
另一名被告徐某,今年37歲,碩士文化,因2011年創業開公司需招收學員,正好收到一條稱有學生家長數據的簡訊,經聯系後,便花了2000元從楊某手中獲取了理工大附屬小學等海淀7所小學學生家長的信息。之後他找簡訊代發公司,以每條5分錢大批量群發垃圾簡訊,每年能增加25%的招生量。同時,他加價到2萬元的價格將部分信息賣給同行。
二是通過手機泄露的信息。主要有以下幾條途徑: 手機中了木馬; 使用了黑客的釣魚WiFi,或者是自家WiFi被蹭網; 手機雲服務賬號被盜(弱密碼或撞庫或服務商漏洞等各種方式); 擁有隱私許可權的APP廠商伺服器被黑客拖庫; 通過偽基站簡訊等途徑訪問了釣魚網站,導致重要的賬號密碼泄露; 使用了惡意充電寶等黑客攻擊設備; GSM制式網路被黑客監聽簡訊。 三是電腦感染了病毒木馬等惡意軟體,造成個人信息泄露。
網民在享受互聯網來的便利、快捷功能的同時,不經意間感染了病毒木馬等惡意軟體,造成個人隱私、重要信息泄露。如輕信假淘寶、假機票等購物被騙。
四是攻擊者利用網站漏洞,入侵了保存信息的資料庫。
從2014年網站安全的攻防實踐來看,網站攻擊與漏洞利用正在向批量化,規模化方向發展。網站安全直接關繫到大量的個人信息數據、商業機密、財產安全等數據。攻擊者入侵網站後,一般會篡改網站內容,植入黑詞黑鏈;二是植入後門程序,達到控制網站或網站伺服器的目的;三是通過其他方式騙取管理員許可權,進而控制網站或進行拖庫。2011年至今,約有總計11.2167億用戶信息數據因網站遭遇拖庫和撞庫等原因被泄露。
6. 哪些現象可能泄露了個人信息
在現今的互聯網時代,我們的信息很容易泄露,在個人信息泄露時,我們會經常收到一些莫名其妙的詐騙簡訊,或是詐騙電話,甚至還有會盜取微信號、QQ號,有的甚至連銀行卡的錢財也會被套取,當然,這個時候,我們需要提高警惕,自己的個人信息已經泄露,要注意不要再去登錄注冊一些瀏覽器上的網站網頁,也不要經常用手機號在亂七八糟的平台上隨意購買東西,更不要隨隨便便在街上掃描一些二維碼獲取免費禮物,因為可能這些行為已經讓你的個人信息泄露了。
很多網站多是有病毒的,所以我們在網上填寫個人信息的時候一定要多加小心,畢竟騙子的手段很多,一個不留神就會被盜取信息,而有的信息被盜取還會發生銀行卡中錢財丟失的現象,所以一定要多加謹慎。
7. 在平時的生活中,我們怎麼做就會導致自身信息泄漏呢
在平時的生活中,很多方面都可能導致我們自身的信息被泄露。比如調查問卷、公共WiFi等。我們應該都遇到過騷擾電話、騷擾簡訊,這都是因為我們的個人信息被泄露了,那麼有哪些會使我們的個人信息被泄露呢?
現在很多人會在網上找兼職,會在一些招聘網站上投遞簡歷,簡歷上都是關乎個人很重要的信息。而這些信息就很容易被一些不法分子拿去。那麼我們該如何防止我們的個人信息被泄露呢?首先任何只要涉及與與個人信息相關的都要提高警惕。再就是朋友圈曬圖一定要要給自己的關鍵信息打上厚厚的馬賽克;盡量不使用沒有密碼的公共WiFi;並且,像網上找兼職這種簡歷上的信息不要寫得太詳細,比如身份證號碼、家庭住址等。還有一點就是我們去復印店復印身份證、戶口簿等重要文件時一定要注意復印完要刪掉相關的信息,並且復印件要標注要用途。
8. 哪些途徑會泄露個人信息
1、繳費單據信息被利用。繳納水電費的單據包含著姓名、地址等信息,大家應妥善處理這些單據,在丟棄之前塗抹掉個人信息,以防被他人利用。
2、身份證復印件可能被盜用。人們參加職業考試時,身份證復印件必不可少,需要留意的而是,多餘的復印件要收好,不然可能被別人冒用辦理銀行開戶等業務。
9. 日常生活中哪些情況容易泄露信息
網上購物、聊天、發郵件、列印復印材料等行為會不經意「出賣」自己的姓名、身份證號、電話、住址等個人信息,這些個人信息一旦被泄露,可能就會被詐騙分子盯上並造成嚴重損失。
如何才能避免信息泄露被騙?公安機關網安部門提醒大家要注意加強防範以下這8種情況:
翡翠擦口料廠家直供,特價保真!
廣告
1網路購物要謹防釣魚網站
通過網路購買商品時,要仔細驗看登錄的網址,不要輕易接收和安裝不明軟體,要慎重填寫銀行賬戶和密碼,謹防釣魚網站,防止個人信息泄露造成經濟損失。
提醒:在登錄購物網站時要核實網站的域名是否正確,審慎點擊商家從即時通訊工具上發送的支付鏈接,以防是釣魚網站。
2妥善處置快遞單、車票、購物小票等包含個人信息的單據
快遞單含有網購者的姓名、電話、住址,車票、機票上印有購票者姓名、身份證號,購物小票上也包含部分姓名、銀行卡號、消費記錄等信息。不經意扔掉,可能會落入不法分子手中,導致個人信息泄露。
提醒:對於已經廢棄的包含個人信息的資料,一定要妥善處理好。
3身份證復印件上要寫明用途
銀行、移動或聯通營業廳、各類考試報名、參加網校學習班等很多地方都需要留存你的身份證復印件,甚至一些打字店、復印店利用便利,會將暫存在復印機硬體的客戶信息資料存檔留底。
提醒:在提供身份證復印件時,要在含有身份信息區域註明「本復印件僅供XX用於XX用途,他用無效」和日期。復印完成後要清除復印機緩存。
4簡歷只提供必要信息
目前,越來越多的人通過網上投簡歷的方式找工作,而簡歷中的個人信息一應俱全,有些公司在面試的時候會要求你填寫一份所謂的「個人信息表」,上面要你的家庭關系說明、父母名字、個人電話住址、畢業學校(詳細到小學)、證明人(甚至還有學校證明人)、甚至身份證號。
提醒:一般情況下,簡歷中不要過於詳細填寫本人具體信息,尤其是家庭住址、身份證號等。
5不在微博、群聊中透露個人信息
通過微博、QQ空間、貼吧、論壇和熟人互動時,有時會不自覺地說出或者標注對方姓名、職務、工作單位等真實信息。這些信息有可能會被不法分子利用,很多網上偽裝身份實施的詐騙,都是利用了這些地方泄露的信息。
提醒:在微博、QQ空間、貼吧、論壇等社交網路要盡可能避免透露或標注真實身份信息。
6慎在微信中曬照片
有些家長在朋友圈曬的孩子照片包含孩子姓名、就讀學校、所住小區,有些人喜歡曬火車票、登機牌,卻忘了將姓名、身份證號、二維碼等進行模糊處理,這些都是比較常見的個人信息泄露行為。此外,微信中「附近的人」這個設置,也經常被利用來看到他人的照片。
提醒:曬照片時,一定要謹慎,不曬包含個人信息的照片,要通過設置分組來分享照片。
7慎重參加網上調查活動
上網時經常會碰到各種網路「調查問卷」、購物抽獎活動或者申請免費郵寄資料、申請會員卡等活動,一般要求填寫詳細聯系方式和家庭住址等個人信息。
提醒:參與此類活動前,要選擇信譽可靠的網站認真核驗對方的真實情況,不要貿然填寫導致個人信息泄露。
8免費WiFi易泄露隱私
在智能手機的網路設置中選擇了WiFi(無線網路)自動連接功能,就會自動連接公共場所WiFi。但是,WiFi安全防護功能比較薄弱,黑客只需憑借一些簡單設備,就可盜取WiFi上任何用戶名和密碼。
提醒:使用無線WiFi登錄網銀或者支付寶時,可以通過專門的APP客戶端訪問。為了保護自己的個人信息,最好把WiFi連接設置為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