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什麼是信息素養。
信息素養是一個內容豐富的概念。它不僅包括利用信息工具和信息資源的能力,還包括選擇獲取識別信息、加工、處理、傳遞信息並創造信息的能力。師范生的信息素養是師范院校的學生根據社會信息環境和信息發展的要求,在接受學校教育和自我提高的過程中形成的對信息活動的態度,以及利用信息和信息手段去解決問題的能力。它既應該包括師范生對信息基本知識的了解,對信息工具使用方法的掌握以及在未來的教學中所具備的信息知識的學習,還應該包括對信息道德倫理的了解與遵守。
具體來說它主要包括四個方面:
1.信息意識。即人的信息敏感程度,是人們對自然界和社會的各種現象、行為、理論觀點等,從信息角度的理解、感受和評價。通俗地講,面對不懂的東西,能積極主動地去尋找答案,並知道到哪裡、用什麼方法去尋求答案,這
就是信息意識。信息時代處處蘊藏著各種信息,能否很好地利用現有信息資料,是人們信息意識強不強的重要體現。使用信息技術解決工作和生活問題的意識,這是信息技術教育中最重要的一點。
2.信息知識。既是信息科學技術的理論基礎,又是學習信息技術的基本要求。通過掌握信息技術的知識,才能更好地理解與應用它。它不僅體現著師范生所具有的信息知識的豐富程度,而且還制約著他們對信息知識的進一步掌握。
3.f言息能力。包括信息系統的基本操作能力,信息的採集、傳輸、加工處理和應用的能力,以及對信息系統與信息進行評價的能力等。這也是信息時代重要的生存能力。身處信息時代,如果只是具有強烈的信息意識和豐富的信息常識,而不具備較高的信息能力,還是無法有效地利用各種信息工具去搜集、獲取、傳遞、加工、處理有價值的信息不能提高學習效率和質量,無法適應信息時代對未來教師的要求。信息能力是信息素質諸要素中的核心,師范生必須具備較強的信息能力,不然難以在信息社會中生存和發展下去。
4.信息道德。培養學生具有正確的信息倫理道德修養,要讓學生學會對媒體信息進行判斷和選擇,自覺地選
擇對學習、生活有用的內容,自覺抵制不健康的內容,不組織和參與非法活動,不利用計算機網路從事危害他人信息系統和網路安全、侵犯他人合法權益的活動。這也是師范生信息素質的一個重要體現。
信息素養的四個要素共同構成一個不可分割的統一整體。信息意識是先導,信息知識是基礎,信息能力是核心,信息道德是保證。師范生作為信息時代的教師,提高 他們的信息素養,也是教育的最基本的需要。
參考資料:師范生信息素養的培養
『貳』 信息素養的基本構成具體包括
信息素養的基本構成包括信息意識,信息知識,信息能力,信息道德。信息素養的四個要素共同構成一個不可分割的統一整體,其中信息意識是先導,信息知識是基礎,信息能力是核心,信息道德是保證。信息素養的基本構成具體包括信息素養涉及各方面的知識,是一個特殊的、涵蓋面很寬的能力,它包含人文的、技術的、經濟的、法律的諸多因素,和許多學科有著緊密的聯系。信息技術支持信息素養,信息素養的重點是內容、傳播、分析,包括信息檢索以及評價,信息素養是一種信息能力,信息技術是它的一種工具。信息素養包括關於信息和信息技術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運用信息技術進行學習、合作、交流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信息的意識和社會倫理道德問題。『叄』 信息素養包括四個方面分別是
信息素養包括四個方面:信息意識、信息知識、信息技能和信息道德。
信息意識
信息意識,是信息素養的前提,是人對信息的敏感程度,是人對信息敏銳的感受力、持久的注意力和對信息價值的洞察力、判斷力等。它決定人們捕捉、判斷和利用信息的自覺程度。信息意識包括主體意識、信息獲取意識、信息傳播意識、信息更新意識、信息安全意識等。
『肆』 什麼是信息素養
信息素養是全球信息化需要人們具備的一種基本能力。信息素養這一概念是信息產業協會主席保羅·澤考斯基於1974年在美國提出的。
簡單的定義來自1989年美國圖書館學會(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ALA ),它包括:文化素養、信息意識和信息技能三個層面。能夠判斷什麼時候需要信息,並且懂得如何去獲取信息,如何去評價和有效利用所需的信息。
(4)什麼是信息素養的要素擴展閱讀:
信息素養的特點
1、信息素養具有知識性
知識是信息素養的重要內容。知識性是一個承前啟後的環節,要把無序的信息經過整理轉化成為能夠理解的有序的知識,還要把知識變為智能而作用於人類社會。
知識對人的信息素養的影響,取決於知識的廣度、深度和對知識的運用能力,知識的廣度能夠提高對信息的敏感程度,有利於從紛繁雜亂的信息中建立有機的聯系。
深厚的知識功底能夠提高對信息的篩選和跟蹤能力,有利於從浩瀚的信息中采擷到真正有用的信息;運用知識能力能夠提高對信息的改造能力,信息只有成為知識後,它的傳播才會更加有效,才會更有利於知識的提升。
2、信息素養具有普及性
對每一個人來說,在信息社會中具備信息素養可以說屬於公民的基本素質。生活在現代社會,人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學習都離不開信息技術,人們要經常接觸各種各樣的信息系統,如選修課程、銀行存款、查找資料、通信等,人們遇到問題也經常想到利用信息技術去尋求答案和幫助。
3、信息素養具有操作性
操作性是人們在處理和運用信息時,在技術、訣竅、方法和能力等方面所表現出來的素養。信息素養的所有內容最終必然表現在人們利用信息技術、操作信息系統上。
在評判一個人的信息素養時,實際操作能力的權值要比其他方面更高一些。也就是說,不是看人們如何說,而是看怎樣做,那種只能夠空泛地談論信息技術和使用信息系統的人,不能視為具有較高的信息素養。
『伍』 信息素養的基本構成具體包括哪些
信息素養的基本構成具體包括以下:
1.信息意識
信息意識是指對新信息的敏銳,保持追求新知識的熱情;對信息在科學研究與實踐以及人們從事的各項活動中的性質、價值及功能等的認識。信息意識的強弱決定了獲取、判斷和利用信息能力的自覺程度。
2.信息能力
信息能力指人們獲取、處理信息的能力。包括檢索、組織、利用信息的能力。個人信息能力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他的社會活動能力和工作能力,使其在紛繁無序的信息中篩選、鑒別出自己所需的信息,並給予充分的利。
3.信息評價
信息評價是對獲得的信息進行信息評價是對獲得的信息進行辨識、選擇、辨識、選擇、創新知識的能力。
4.信息道德
信息道德是指整個信息活動中的道德規范。繼信息道德承已有的研究成果,尊重知識產權,不得危害社會或侵犯他人的合法權益,不傳遞不良信息等。高尚的信息道德是正確信息行為的保證,信息道德關繫到整個社會信息素養發展的方向。
定義
信息素養(Information Literacy)更確切的名稱應該是信息文化(Information Literacy)。
信息素養是一種基本能力:信息素養是一種對信息社會的適應能力。美國教育技術CEO論壇2001年第4季度報告提出21世紀的能力素質,包括基本學習技能(指讀、寫、算)、信息素養、創新思維能力、人際交往與合作精神、實踐能力。信息素養是其中一個方面,它涉及信息的意識、信息的能力和信息的應用。
『陸』 信息素養三要素
信息素養包括文化素養、信息意識和信息技能等三個方面。
信息意識,是信息素養的前提,是人對信息的敏感程度,是人對信息敏銳的感受力、持久的注意力和對信息價值的洞察力、判斷力等。它決定人們捕捉、判斷和利用信息的自覺程度。信息意識包括主體意識、信息獲取意識、信息傳播意識、信息更新意識、信息安全意識等。
『柒』 什麼是信息素養信息素養包含哪些因素
「信息素養(Information Literacy)」的本質是全球信息化需要人們具備的一種基本能力。信息素養這一概念是信息產業協會主席保羅·澤考斯基於1974年在美國提出的。
它包括:文化素養、信息意識和信息技能三個層面。能夠判斷什麼時候需要信息,並且懂得如何去獲取信息,如何去評價和有效利用所需的信息。
信息素養是一種綜合能力:信息素養涉及各方面的知識,是一個特殊的、涵蓋面很寬的能力,它包含人文的、技術的、經濟的、法律的諸多因素,和許多學科有著緊密的聯系。信息技術支持信息素養,通曉信息技術強調對技術的理解、認識和使用技能。
而信息素養的重點是內容、傳播、分析,包括信息檢索以及評價,涉及更寬的方面。它是一種了解、搜集、評估和利用信息的知識結構,既需要通過熟練的信息技術,也需要通過完善的調查方法、通過鑒別和推理來完成。信息素養是一種信息能力,信息技術是它的一種工具。
信息技術的發展已使經濟非物質化, 世界經濟正轉向信息化非物質化時代, 正加速向信息化邁進, 人類已自然進入信息時代。21世紀是高科技時代、航天時代、基因生物工程時代、納米時代、經濟全球化時代等等, 但不管怎麼稱呼, 21世紀的一切事業、工程都離不開信息, 從這個意義來說, 稱21世紀是信息時代更為確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