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信息系統 > 物理試題中如何提取有效信息

物理試題中如何提取有效信息

發布時間:2023-02-09 05:14:38

1. 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計算題的准確性的背景

一、仔細閱讀。培養審題能力

(1)在審題時要抓住題目條件中的關鍵詞。在理解題意時,要找出題目中的關鍵詞,從中提取有效信息,排除干擾因素。如:條件中出現了「勻速直線運動」或「靜止狀態」說明了什麼?、「變化了」和「變化到」的不同?此外還有「光滑」、「正常發光」、「體積相等」、「質量相等」、「加熱相同的時間」等。做題者從題目中找出問題的關鍵因素,就可從容應對。如一瓶子能裝下1kq的水,能否裝下1kg的酒精?關鍵

詞在「同一瓶,體積相同」。這些字眼通常就是我們解題的抓手,如果解題時輕易放過或忽略這些字眼,那麼你理解的題意往往是不全面的,或者完全是錯誤的。

(2)挖掘和利用題目中的隱含條件。為考查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設計試題時,有些題目的已知條件並不明顯給出,而是隱藏在其中
二、尋公式。巧運算

2. 高考物理大題解題技巧是什麼

1、抓住關鍵詞語,挖掘隱含條件
在讀題時不僅要注意那些給出具體數字或字母的顯性條件,更要抓住另外一些敘述性的語言,特別是一些關鍵詞語。所謂關鍵詞語,指的是題目中提出的一些限制性語言,它們或是對題目中所涉及的物理變化的描述,或是對變化過程的界定等。

高考物理計算題之所以較難,不僅是因為物理過程復雜、多變,還由於潛在條件隱蔽、難尋,往往使考生們產生條件不足之感而陷入困境,這也正考查了考生思維的深刻程度。在審題過程中,必須把隱含條件充分挖掘出來,這常常是解題的關鍵。有些隱含條件隱蔽得並不深,平時又經常見到,挖掘起來很容易,例如題目中說“光滑的平面”,就表示“摩擦可忽略不計”;題目中說“恰好不滑出木板”,就表示小物體“恰好滑到木板邊緣處且具有與木板相同的速度”等等。但還有一些隱含條件隱藏較深或不常見到,挖掘起來就有一定的難度了。

2、重視對基本過程的分析(畫好情境示意圖)

在高中物理中,力學部分涉及的運動過程有勻速直線運動、勻變速直線運動、平拋運動、圓周運動、簡諧運動等,除了這些運動過程外,還有兩類重要的過程:一類是碰撞過程,另一類是先變加速運動最終勻速運動的過程(如汽車以恆定功率啟動問題)。熱學中的變化過程主要有等溫變化、等壓變化、等容變化、絕熱變化等(這些過程的定量計算在某些省的高考中已不作要求)。電學中的變化過程主要有電容器的充電和放電、電磁振盪、電磁感應中的導體棒做先變加速後勻速的運動等,而畫出這些物理過程的示意圖或畫出關鍵情境的受力分析示意圖是解析計算題的常規手段。

畫好分析草圖是審題的重要步驟,它有助於建立清晰有序的物理過程和確立物理量間的關系,可以把問題具體化、形象化。分析圖可以是運動過程圖、受力分析圖、狀態變化圖,也可以是投影法、等效法得到的示意圖等。在審題過程中,要養成畫示意圖的習慣。解物理題,能畫圖的盡量畫圖,圖能幫助我們理解題意、分析過程以及探討過程中各物理量的.變化。幾乎無一物理問題不是用圖來加強認識的,而畫圖又迫使我們審查問題的各個細節以及細節之間的關系。

3、要謹慎細致,謹防定勢思維

經常遇到一些物理題故意多給出已知條件,或表述物理情境時精心設置一些陷阱,安排一些似是而非的判斷,以此形成干擾因素,來考查學生明辨是非的能力。這些因素的迷惑程度愈大,同學們愈容易在解題過程中犯錯誤。在審題過程中,只有有效地排除這些干擾因素,才能迅速而正確地得出答案。有些題目的物理過程含而不露,需結合已知條件,應用相關概念和規律進行具體分析。分析前不要急於動筆列方程,以免用假的過程模型代替了實際的物理過程,防止定勢思維的負遷移。

4、善於從復雜的情境中快速地提取有效信息

現在的物理試題中介紹性、描述性的語句相當多,題目的信息量很大,解題時應具備敏銳的眼光和靈活的思維,善於從復雜的情境中快速地提取有效信息,准確理解題意。

3. 高三物理提取信息題

物理信息題的類型及解法探究
近年來,一種考查學生處理材料,從中獲取信息並對信息進行處理的新題型已經出現在物理卷面上。信息題是考查學生理解能力、分析能力與靈活運用知識解決問題能力的好題型。它的題干以日常生活、生產及現代科技中的某個事件、問題為情景提供一些信息,讓考生通過閱讀、理解、思考和分析從中篩選出相關信息,把實際問題抽象為物理過程,建立物理模型,然後應用題干中的相關信息去解決問題。信息的載體具有多樣化,可以是文字、公式、圖線、表格和函數圖象等等。這類題要求學生首先要讀懂題目的材料,並從中挖掘出所需的有用的信息,理解命題的意圖;接著更為重要的是要運用已有的知識,結合題中提供的信息,靈活機動地進行知識的演繹歸納、綜合分析、遷移變化,最後准確地作出解答。
一、信息題的特點
1.相關性→測試題中的問題,涉及到學科內知識相關和學科間知識相關。
2.隱蔽性→測試題中有用信息,不是一目瞭然,一眼就能看清的,而是隱含在題目之中。要求學生認真閱讀題目,對題目內容進行去粗取精、去偽存真,方可繞開「陷阱」,走出誤區,找到所需的蘊涵其中信息。
3.遷移性→具體地說就是測試題中的問題和哪些物理知識相互聯系,應當運用到什麼物理規律,採用什麼物理模型來解題。
二、信息題一般解法
1.一般流程

2.解題一般方法
(1)認真閱讀題目,提煉有用信息。(2)對有用信息抽象並簡化為物理過程。(3) 運用物理模型,確定解題方法。解題信息題的關鍵和困難之處,就是如何成功地將「信息題」轉化為平時練習的「傳統題」。
三、信息題的分類
信息題一般可分為應用型、開放型、新知型、綜合型四類。
四、分類例題分析
(1)應用型
【例1】混凝土便宜而堅固耐壓,但不耐拉,鋼筋耐壓也耐拉,通常在混凝土建築物須承受張力的部分用鋼筋來加固,下面圖1中樓板和陽台的加固鋼筋位置都正確的是( )
(圖1)
解析:從題目材料中抓捕到有用的信息:①混凝土耐壓,鋼筋耐壓也耐拉。②混凝土建築物承受張力的部位要用鋼筋來加固。處理信息後分析推理可知,人站在房間的樓板上,給平台向下的壓力,由於樓板兩端壁支撐樓板,在壓力的作用下向下彎曲,致使樓板上面承受壓力,下向承受張力,所以在房間的樓板內的鋼筋應放在下部。人站在陽台上,給陽台向下的壓力,由於陽台只有一端壓在牆壁中,因此陽台在壓力的作用下向彎曲,致使陽台上部承受張力,下部承受壓力,所以陽台內的鋼筋應放在上部。 答案:A

(2)開放型
【例2】請你設計一個測量小鐵球作豎直上拋運動的初速度的實驗。現提供一個小鐵球、秒錶、長直尺、天平等儀器。
解析:(方案1)用長直尺測出小鐵球作豎直上拋運動的最大高度為h,利用公式v= 計算,求出初速度。
(方案2)用秒錶測出小鐵球作豎直上拋運動的上升時間t,利用公式v=gt計算,求出初速度。
(方案3)用秒錶測出小鐵球作豎直上拋運動過程中的總時間T,由於豎直上拋運動過程中的上升時間等於下降時間,利用公式v=gT/2計算,求出初速度。
上述三個方案科學性都是正確的,但是測量的精確性和可操作性是不同的。通過教師的引導,學生分析推理和比較,可以得出最佳是(方案3)。
【例3】在水平實驗桌上放有長木板、彈簧秤、木塊,請你設計測量木塊與木板之間的滑動摩擦系數的實驗。
(圖3)
(圖2)
解析:(方案1)如圖2所示,用彈簧秤測出木塊的重力G,再將長木板固定在桌邊鐵架上,用彈簧秤水平拉木塊在長木板上作勻速直線運動,此時彈簧秤的讀數為F,則木塊所受滑動摩擦力的大小f=F,木塊與木板之間的滑動摩擦系數μ=F/G。

(方案2)如圖3所示,用彈簧秤測出木塊的重力G,再將彈簧秤固定在桌邊鐵架上,用水平力拉長木板上作緩慢的直線運動,當木塊和長木板作相對滑動時,此時彈簧秤有一個穩定的讀數為Fx,則木塊所受滑動摩擦力的大小f=Fx,木塊與木板之間的滑動摩擦系數μ=Fx/G。
上述二個方案科學性都是正確的,但是測量的精確性和可操作性是不同的。通過教師的引導,學生分析推理和比較,可以得出最佳是(方案2)。
綜上所述,在做物理開放型試題時,答案往往不是唯一的,但通過分析推理和比較,可以得出最佳答案。有效地考查的想像能力、發散思維能力與創新能力。
(2)新知型
(圖4)
【例4】磁場具有能量,磁場中單位體積所具有的能量叫做能量密度,其值為B2/2μ,式中B是磁感強度,μ是磁導率,在空氣中μ為一已知常數。為了近似測得條形磁鐵磁極端面附近的磁感強度B,一學生用一根端面面積為A的條形磁鐵吸住一相同面積的鐵片P,再用力將鐵片與磁鐵拉開一段微小距離Δl,並測出拉力F,如圖4所示。因為F所作的功等於間隙中磁場的能量,所以由此可得磁感強度B與F、A之間的關系為B= 。

解析: 此題以「磁場的能量密度」為背景,提供新的知識,並要求以此解決題中提出的問題。這樣的題目表面上看很復雜、挺難,其實只要仔細閱讀,認真琢磨,弄清材料的內涵,排險干擾,獲取解題所需的信息,就能由繁變簡,化難為易。從題目材料中抓捕到有用的信息:①磁場中單位體積所具有的能量叫做能量密度,其值為B2/2μ。②將端面積為A鐵片與磁鐵拉開一段微小距離Δl,並測出拉力F。③F所作的功等於間隙中磁場的能量。處理信息後分析推理可知,拉力F作功W=FΔl ,間隙中磁場的能量E=AΔlB2/2μ,二者相等解出:B=(2μF/A)1/2。
(4)綜合型
【例5】電動自行車是目前一種較為時尚的代步工具,某品牌電動自行車的銘牌如下:
車型:20吋(車輪直徑:508mm) 電池規格:36V12Ah(蓄電池)
整車質量:40kg 額定轉速:210r/min(轉/分)
外形尺寸:L1800mm×W650mm×H1100mm 充電時間:2—8h
電機:後輪驅動、直流永磁式電機 額定工作電壓/電流:36V/5A

(一)根據此銘牌中的有關數據,可知該車的額定時速約為( )
A.15km/h B.18km/h C.20km/h D.25km/h
(二)在交通運輸中,常用「客運效率」來反映交通工具的某項效能,「客運效率」表示每消耗單位能量對應的載客數和運送路程的乘積,即客運效率=。一個人騎電動自行車,消耗1MJ(106J)的能量可行駛30km,一輛載有4人的普通轎車,消耗320MJ的能量可行駛100km,則電動自行車與這輛轎車的客運效率之比是 ( )
A.6:1 B. 24:1 C.12:5 D.48:7
(三)一個騎車人質量為m=60kg,動力電源選用能量存儲為「36V 10Ah」(即輸出電壓為36伏,工作電流與工作時間的乘積為10安培小時)的蓄電池(不計內阻),所用電動機的輸入功率有兩檔,分別為P1=120W和P2=180W,考慮到傳動摩擦以及電機發熱等各種因素造成的損耗,電動自行車行駛時的功率為輸入功率的80%,如果電動自行車在平直公路上行駛時所受阻力與行駛速率和自行車對地面的壓力都成正比,即f = kmgv,其中k=5.0×10-3s·m-1,g取10m/s2。求:(1)該電動自行車分別選用兩檔行駛時,行駛的最長時間分別是多少?(2)電動自行車在平直公路上能到達的最大速度。(3)估算選用「功率高檔」時電動自行車在平直公路上的最大行程。
解析:此題信息的載體是用文字、表格形式表示。
(一)從表格中捕到有用的信息:①車輪直徑:508mm。②額定轉速:210r/min(轉/分)。根據公式:v=2πnR計算車的額定時速是答案:C。
(二)從文字中捕到有用的信息:「客運效率=」,通過計算得出電動自行車與這輛轎車的客運效率之比是答案:B。
(三)(1)根據公式P=IU,可得兩檔電流分別為:I1= A ;I2=5 A。再根據電池容量可得:t1= = =3h ;t2= =2h。(2)當電動自行車以最大功率行駛且達勻速運動時速度最大,
有F牽=f = kmgvm,而F牽= 。聯立以上兩式得:
vm===5.37m/s。(3)忽略電動自行車的啟動和減速過程,可認為電動自行車能以最大速度行駛2 h,即:sm=vmt=5.37×3600×2 m=38.6km 。
五、在解答信息題時,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克服畏縮情緒。許多考生碰到這類題時常常有畏縮情緒,不敢下手練習。我們應該樹立信心,克服畏難情緒。
2.審題提煉信息。信息題的一個顯著特點是文字敘述長,若配以圖、表,則題量將更大。在題中必然會出現有效信息和無效信息的混雜,這就要求考生具有提煉有效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在答題時,通過讀題,要認清主體,提取有效信息。
3.建模綜合分析。信息題雖然體現了學科的綜合能力,但必然會以知識點為主體。因此,解題時應弄清從那些知識點去思考。把題目所反映的具體情景轉化為抽象的理想化模型進行分析,利用學過的物理知識求解。

4. 如何提取有效信息

這一能力目標的具體要求有三:⑴獲取試題提供信息,理解試題要求以及考查意圖;⑵提煉信息的有效內容和價值,並對其進行分析與整合;⑶組織和應用學科的信息,形成綜合性的信息解讀。
所謂信息,即試卷中的文字資料、圖表、各種數據、畫面、符號等。所謂獲取信息,亦即發現、收集信息;所謂解讀信息,亦即對信息的理解、分析。獲取和解讀信息的過程,包含發現信息、判斷信息和重要性程度、提取有效信息等思維過程。從考試的角度講,獲取和解讀信息,首先表現為審題的精確,其次是能把握各種信息的性質,回應信息提供的情境。事實上,對信息的處理將直接影響解決問題的質量和速度。
做材料解析題時,實際上就是對材料進行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表及裡、由此及彼的整理,最大限度地獲取信息的過程。當命題者將分散各處的歷史語段和圖表資料陸續摘出,並加以有機組合,輔以各種設問時,這樣形成的新材料、新情境加深了閱讀的難度,但答案隱含於材料及所學知識中。所以,在細讀設問後,學生要帶著設問精審材料,把握材料內涵,找出有效信息。1.審材料中體現出來的時間。時間是歷史處於不同發展階段的標志,注意時間信息就能把材料放在不同的歷史階段加以分析。材料題中時間信息散見於材料的各個角落,或於材料文字間明確提示,或隱於表述時間及材料出處。學生在閱讀時要注意圈出時間,並聯系已有的歷史階段概念,明確是否屬於同一時期,進而結合所學知識理解材料。2.審材料中人物的階級本質。不同人物總是站在自己的立場上看問題,因而把握材料中人物的階級屬性,有利於學生通過材料的文字表象分析出真實含義。3.審材料中文字的層次性:材料題信息量大,閱讀時要藉助標點符號(尤其是分號和句號)及關鍵性的連詞(因為但是
等)劃分層次,理解各層次的含義和各層次之間的聯系,關注總結性的詞句,歸納出材料反映的核心內容。此外,還要注意各段材料的側重點。4.材料的有效信息。有效信息是指蘊含在材料中,對題後的設問具有針對性,對解答問題具有實用性的信息。它主要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是材料中所反映的基本史實,包括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等,這些信息我們一般可以直接從材料的出處、注釋、內容中獲取;另一個是材料中所反映的作者的觀點主張、歷史發展規律等,這實際上就是進行材料處理的過程。在獲取了材料的有效信息後,我們還必須將材料中反映的基本史實與客觀歷史的真實、材料所反映的觀點主張,與歷史發展規律、唯物史觀進行比較,確定作者的階級立場和價值取向,從而判斷材料中所反映的史實的真偽,觀點主張的正確與否以及是否有悖歷史發展規律等。

5. 高考物理解題技巧 提分技巧有哪些

掌握了解題技巧,有利於我們在考試的時候取得更高的分數。下面是高考物理科目的解題技巧,供大家參考。

高考物理解題技巧

1.一定要認真審題,從物理題目提供的背景資料中提取相關信息,找到關鍵詞句。審題一定全面仔細。很多考生在審題時直接去看問題,往往忽視了前提。要知道歷史都有階段定位,考生特別要注意把事件或者問題放在特定的歷史時期,根據這個時代的特點來分析和闡述。歷史的主觀題目在設問的前半部分通常都給出一段情景、一段或幾段話、一張或幾張地圖,對這些內容考生一定要仔細思考,因為這個題目考查的所處歷史時期和特點都蘊涵在這些內容之中。

2.解答物理非選擇題要求組織語言表述答案。很多考生失分就是因為不會運用學科語言表達。所以考生一定要注意運用特定的規范、格式、學科語言來表述自己的思路。

3.要化綜合為單科。現在的跨學科試題多數是拼盤結構,針對生產、生活中的一個問題,給出一段背景資料,分幾個小問來提問,不要害怕這樣的題目。

4.物理計算題需要注意的兩點。第一,高考改卷是分步給分的,要嚴格按照答題步驟一步步來。很多考生一上來就寫公式,甚至一開始就代入數字計算,如果錯了,一分也得不到。正確的解題步驟是:先寫出簡要的文字說明,再列公式,然後進行必要的文字運算,最後才往裡代數字。第二,考生自己引入的符號應該加以必要的說明,說明它代表哪個物理量。

高考物理答題注意事項

一、必要的文字說明

必要的文字說明的目的是,答題時應該說些

1.說明研究對象(個體或系統);

2.畫出受力分析圖、電路圖、光路圖或運動過程的示意圖;

3.說明物理過程和答題依據;

4.說明所設字母的物理意義;

5.說明規定的正方向、零勢點(面);

6.說明題目中的隱含條件、臨界條件;

7.說明所列方程的依據、名稱及對應的物理過程或物理狀態;

8.說明所求結果的物理意義(有時需要討論分析)。

二、必要的方程式(基本公式)

1.寫出的方程式必須是基本公式,不能以變形的結果式代替方程式;

2.要用字母表達方程,不要用摻有數字的方程,不要方程套方程;

3.要用原始方程組聯立求解,不要用連等式,不斷地「續」進一些內容;

4.有多個方程式的,應分布列式(分步得分),不要合寫一式,對各公式最好能編號;

三、重要的演算過程及明確的結果

1.演算時一般先進行字母運算,再進行數字運算,最後代入數據並寫出結果;

2.數據的書寫要用科學記數法;

3.計算結果的有效數字的位數應根據題意確定,取兩位或三位即可,如有特殊要求,應按要求選定;

4.計算結果是數據的要帶單位,最好不要以無理數或分數作為計算結果(文字式的系數可以),是字母符號的不用帶單位。

閱讀全文

與物理試題中如何提取有效信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筆記本c程序打不開怎麼辦 瀏覽:563
石家莊澤鑫日化主要產品有哪些 瀏覽:538
如何做拉卡拉pos代理 瀏覽:937
市場牛肉有哪些品牌 瀏覽:891
程序員為什麼很善良 瀏覽:584
學技術和銷售哪個穩定 瀏覽:862
交水電費的微信小程序叫什麼 瀏覽:43
男朋友天天給我發信息什麼意思 瀏覽:609
做微商什麼樣的產品好 瀏覽:723
信息不對稱怎麼創新 瀏覽:578
怎麼將微信程序移除 瀏覽:146
雅安名山車嶺農貿市場水歸哪裡管 瀏覽:76
怎麼發信息讓男人回家 瀏覽:796
重慶玻璃建材市場在什麼地方 瀏覽:400
博郡汽車什麼時候交易 瀏覽:47
奶牛胚胎移植的操作程序是什麼 瀏覽:80
交易貓買號封了怎麼辦 瀏覽:248
如何取消電腦屏幕的程序鎖 瀏覽:463
黑門市場怎麼走日語 瀏覽:139
激光引爆技術怎麼樣了 瀏覽: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