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生源地怎麼填
生源地填寫標准如下:
1、據參加高考時的戶籍所在地,對以不同戶籍參加過多次高考的考生說,以最後一次參加高考時的戶籍所在地為生源地。
2、從2016年起,以戶籍所在地為生源地,畢業生生源地指本科、大專畢業生在大學錄取前的戶籍所在地。
3、把戶籍遷到就讀大學的畢業生,是畢業後戶口遷移證明填寫派往戶籍所在地的地址。
4、若該生把戶口轉至工作單位,該生的生源地以參加高考時的戶籍所在地為准。
生源地的填寫方式可以分為三類:
1、本科生的生源地
本科生的生源地是高考時的戶口所在地。對於高中異地(辦理了異地的集體戶口)的情況,以原戶籍所在地為生源地。
2、研究生的生源地
研究生的生源地為本科入學前戶籍所在地;研究生入學前有工作經歷並已經在工作地落戶的畢業生,原則上以其工作單位戶籍所在地為生源地,如畢業時能明確不回原工作所在地工作的,則生源地確認為本科入學前的戶籍所在地。
3、公務員的生源地
報考公務員的,考生畢業時的大學所在地或高考時的學籍所在地。
㈡ 生源所在地怎麼填寫
考生生源地填寫參加高考時的戶籍所在地。戶籍所在地,如果沒有把戶口遷到學校,戶籍所在地就是戶口本上地址。生源地就是指參加考試時的戶籍所在地,不隨戶籍的改變而改變。如果多次以不同戶籍參考,以最後一次參加高考時的學籍所在地為生源地。考生生源地的填寫需明確至地級市一級。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
第二十一條
國家實行國家教育考試制度。
國家教育考試由國務院教育行政部門確定種類,並由國家批準的實施教育考試的機構承辦。第四十四條
受教育者應當履行下列義務:
(一)遵守法律、法規;
(二)遵守學生行為規范,尊敬師長,養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為習慣;
(三)努力學習,完成規定的學習任務;
(四)遵守所在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的管理制度。
㈢ 報到證生源地怎麼填
報到證生源地怎麼填
報到證是應屆普通高等學校、應屆普通中等專業學校(普通高等教育統招生)畢業生到就業單位報到的憑證,也是畢業生參加工作時間的初始記載和憑證。畢業生到就業單位報到時,須持「報到證」。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報到證生源地怎麼填的相關介紹,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報到證生源地怎麼填
畢業生就業信息中的生源地,通常是指畢業生的原籍所在地,即填寫高版考報名時的權戶籍地址。
比如北京某高校某畢業生的原籍是來自福建省廈門市,其生源地可以這樣填寫:福建省廈門市思明區民族街道辦事處。即表明畢業生原籍戶口所在地——生源地。
拓展:報到證回原籍的'報到流程
(一)首先我們要了解下報到證的具體報到流程:
1、應屆畢業生凡具備派遣資格,由學生個人攜帶相關材料(包含畢業生就業協議或勞動合同、審核備案表等)交各系輔導員,由各系輔導員在規定日期統一交招就辦。
2、回生源地(原籍)材料提供要求:出具生源地教育局或人事局(人才市場)開出的檔案接收函。如無法出具,則需學生提出書面申請,派遣至學生生源地人事局。
3、異地就業材料提供要求:出具由異地縣級以上事業單位、國企或人才市場出的檔案接收函,應屆畢業生還需提供就業協議。
4、招就辦審核、數據錄入後,招就辦就業管理老師攜帶相關材料到當地招生就業指導服務中心辦理《報到證》。
5、畢業生檔案及戶口在學校免費託管2年的,凡畢業2年內需要轉遞檔案及戶口的,均可按以上流程辦理報到證。
如果你的報到證要回原籍,那麼你要做的就是看清楚你報到證上面開的是落戶在哪個人才單位,然後去這個單位進行注冊就可以了。
(二)報到證在原籍報到後,是可以改派的,改派手續為:
(1)用人單位在畢業生改派表或就業協議書上蓋章;
(2)用人單位上級主管部門在畢業生就業協議書上蓋章;
(3)學生處審核後,報省教育廳審批;
畢業生生源地的相關要求規定:
1、學校應在派遣前認真負責對畢業生進行健康檢查,不能堅持正常工作的,讓其回家休養。一年內治癒的(須經學校指定縣級以上醫院證明能堅持正常工作的)可以隨下一屆畢業生就業;一年後仍未治癒或無用人單位接收的,戶糧關系和檔案材料轉至家庭所在地,按社會待業人員辦理。
2、結業生由學校向用人單位推薦或自薦,找到工作單位的,可以派遣,但必須在《報到證》上註明「結業生」字樣。
3、在規定時間內無接收單位的,由學校將其檔案、戶糧關系轉至家庭所在地(家居農村的保留非農業戶口),自謀職業。
;㈣ 生源地應該怎麼填寫才正確
生源地是申請生源地貸款的重要信息,在日後參加工作時也非常重要,那麼生源地怎麼填寫才正確呢?下面我為大家詳細盤點一下相關信息,供大家參考。
1、據參加高考時的戶籍所在地,對以不同戶籍參加過多次高考的考生說,以最後一次參加高考時的戶籍所在地為生源地。
2、從16年起,以戶籍所在地為生源地,畢業生生源地指本科、大專畢業生在大學錄取前的戶籍所在地。
3、把戶籍遷到就讀大學的畢業生,是畢業後戶口遷移證明填寫派往戶籍所在地的地址。
4、若該生把戶口轉至工作單位,該生的生源地以參加高考時的戶籍所在地為准。
本科生的生源地是指高考時的常住戶口所在地,一般為在哪個省市(自治區)參加高考,就是哪個省市(自治區)的生源。對於高中異地(辦理了異地的集體戶口)的情況,以原戶籍所在地為生源地。
例如:A同學在吉安就讀小學和初中,高中在南昌就讀並參加高考,錄取了北京的大學。則生源地是吉安。如果A同學畢業以後去廣州工作,並且遷移戶口,則戶籍是廣州,生源地依然是吉安。
另外,多次以不同戶籍參加過多次高考的考生來說,以最後一次參加高考時的戶籍所在地為生源地。
例如:① A同學是山東人,以山東考生的身份參加了高考,沒有考上大學,第二年,A同學把戶籍轉到了海南省,以海南考生的身份參加了高考,並且考上大學。則A同學是海南戶籍、海南生源。
② 如果A同學戶籍是A市A區,高中學校是A市B區,在B區的學校參加高考,則A同學的生源地為A市A區。
㈤ 生源地怎麼填,具體只寫到省,還是省市
生源地的填寫需明確至地級市一級,如重慶市渝中區,河南省焦作市等。
本科生的生源地一般為在哪個省市(自治區)參加高考,就是哪個省市(自治區)的生源。對於高中異地(辦理了異地的集體戶口)的情況,以原戶籍所在地為生源地。
填寫的注意事項
1、生源地不隨戶籍的改變而改變。
2、公民的籍貫應為本人出生時祖父的居住地(戶口所在地),祖父去世的,填寫祖父去世時的戶口所在地;祖父未落常住戶口的,填寫祖父應落常住戶口的的地方,公民登記籍貫後,祖父又遷移戶口的,該公民的籍貫不再隨之更改。
3、戶籍所在地由於搬遷、上學、工作等原因,本人戶口會遷移到單位、學校等,這時戶籍所在地就發生了變更。
特殊情況
特殊情況指生源變更。某省生源畢業生在校就讀期間,其父母雙方或一方的戶口由一省市遷到另一省市,屬於生源變更。比如某畢業生是福建省的生源,在他上學期間,他父母的戶口遷到了上海市,這就屬於生源變更。
畢業生入學前的家庭戶口所在地為畢業生的生源地,若入學後因父母工作變動而家庭地址變更者,由新址戶口所在地派出所出具父母戶籍證明,可以將畢業生家庭所在地的新址作為畢業生的生源地。已婚女性的生源地為其配偶的戶籍所在地。
生源變更主要用於戶口和檔案遷轉。對於已落實工作單位的畢業生,其戶口和檔案直接轉到工作單位,生源變更沒有任何意義;對沒有落實工作單位、要求回省參加二次分配的畢業生,最好進行生源變更,以便把其戶口和檔案轉回現在的家庭所在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