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高新技術企業減免稅是如何計算的從25%降至15%的計算基數是什麼
回答:高新技術企業的減稅政策,指的是企業所得稅率從25%,優惠為15%
也就是在計算繳納的企業所得稅的時候,用企業的利潤總額*15%
基數是利潤總額或者應納稅所得額
補充資料:
1、高新技術企業,你交企業所得稅的時候,一般企業的所得稅率是25%,高新技術企業15%,如果是季度預交,基數就是企業的損益表上的利潤總額
如果是年度匯算清繳,就是在會計利潤基礎上納稅調整之後的應納稅所得額為基數計算
在企業所得稅上帶來的收益就是少交稅10%,初略計算就按你們公司實現的利潤總額為基數
2、高新技術企業減免稅從25%的稅率減至15%的稅率,指的是企業所得稅。 2、企業所得稅的徵收方式有兩種:查帳徵收和核定徵收。 (1)核定徵收,按收入計算繳納所得稅。
計算公式: 應交所得稅=收入總額*稅務核定固定比例*所得稅稅率 (2)查帳徵收,按利潤計算繳納所得稅。 計算公式: 應交所得稅=利潤總額*所得稅稅率 3、所得稅稅率: (1)一般企業所得稅的稅率為25%, (2)符合條件的小型微利企業,減按20%的稅率徵收企業所得稅。
(3)國家需要重點扶持的高新技術企業,減按15%的稅率徵收企業所得稅。&nb sp; 3、3、綜上,應該按照高新技術企業所得稅的徵收方式作為計算所得稅的基數。 (1)如果高新技術企業屬於核定徵收方式 應交所得稅=20億*稅務核定比例*15% (2)如果高新技術企業屬於查賬徵收方式 應交所得稅=利潤總額*15%。
4、 企業所得稅的計算方法
企業所得稅基本計算公式為:
應納所得稅額=應納稅所得額×稅率-減免稅額-抵免稅額
應納稅所得額=收入總額-不征稅收入-免稅收入-各項扣除-允許彌補的以前年度虧損
(一)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
1.企業以貨幣形式和非貨幣形式從各種來源取得的收入,為收入總額。
包括:銷售貨物收入;提供勞務收入;轉讓財產收入;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利息收入;租金收入;特許權使用費收入;接受捐贈收入;其他收入。
2.收入總額中的不征稅收入包括:財政撥款;依法收取並納入財政管理的行政事業性收費、政府性基金;國務院規定的其他不征稅收入。
3.企業的免稅收入包括:國債利息收入;符合條件的居民企業之間的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在中國境內設立機構、場所的非居民企業從居民企業取得與該機構、場所有實際聯系的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符合條件的非營利組織的收入。
4.各項扣除
(1)成本,是指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發生的銷售成本、銷貨成本、業務支出以及其他耗費。
(2)費用,是指企業在生產經營活動中發生的銷售費用、管理費用和財務費用。
(3)稅金,是指企業實際發生的除企業所得稅和允許抵扣的增值稅以外的各項稅金及附加。
(4)損失,是指企業在生產經營活動中發生的固定資產和存貨的盤虧、毀損、報廢損失,轉讓財產損失,呆賬損失,壞賬損失,自然災害等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損失以及其他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