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信息系統 > 大學信息與計算科學滿分多少

大學信息與計算科學滿分多少

發布時間:2023-02-01 15:52:24

㈠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分數線

北京地區的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分數線為661.08,信息與計算科學為667.1,應用物理學為663.33,化學為650.33,工程力學為634.1,飛行器動力工程為668.2。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公布了該校強基計劃預錄取標准(除上海外),劃定了各招生專業校考成績最低合格線為60分(滿分為100分),並確定了各省的綜合成績分數線;

1、2022年北航在京本科提前批普通類A段和本科普通批招生計劃264人,北理僅在本科普通批招生,招生計劃243人,兩所院校招生計劃與去年相比持平。

其中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本科提前批普通類A段為飛行技術專業,也就是民航飛行員招生。兩個專業組主要是招生對象性別要求不同,04專業組招男生,05專業組招女生。

這里要提醒23屆及低年級的同學,飛行員招生對考生的身體素質要求比較高,需要提前面試、體檢、背景調查等。根據往年安排,飛行員招生簡章預計在10月公布。

2、從兩所院校的錄取投檔線可以看出,中外合作辦學專業分數線比較低。其它普通批專業兩所高校比較接近,北理分數線范圍657—659,北航分數線范圍652—663。

3、從專業選考科目要求來看,北理和北航主要是不限選考和物理必選兩類,且不限選考專業組分數線相對偏低。

不限選考專業組招生專業主要是社會科學試驗班,分數線偏高的物理必選專業組主要是工科、理科試驗班。因此23屆考生如果想要報考北理北航的理工科類專業,物理一定要選!

㈡ 你還記得自己哪一年高考么敢不敢曬出自己的成績和省份

我是山東學子,94年參加高考,理科,考了597分,全校第六名!以當時的成績,超山東大學本科錄取線30分!但是我第一志願報考了山東財政學院,也就是現在的山東 財經 大學,卻意外落選了!因為家在農村,所以沒有人關心為什麼落選,直到20年後,當我第一次拿到自己的檔案,竟然發現志願錄取表上有人用鉛筆寫了一行字:體檢受限!那時我才知道我被人頂包了!一個農村孩子就這樣被改變了命運,我上了一個大專!!一直想通過媒體監督去山東 財經 大學問個究竟,查個水落石出……

四川,文科,鄉村中學,第一年不可能考上大學!

1994年,從文理改為3+2,每科150,當年394分!(幾乎有2年沒認真上學),當年作文(大圓與小圓關系)

1995年,補一火,487分,離專科差幾分!

1996年,再一火,497分,數學120,加10分走師專!(耍朋友)

感覺理科越補越好,文科難說!三年語文100→95→85!

江蘇

2000年高考344分距離二本線467還差123分,這個成績如實的反映了我的水準,沒有任何失常的因素。我父母問班主任~這孩子如何才能考上大學?班主任答~不妨讓他從高一再讀吧!

我對父母說,我要去農村讀書,就這么,我到了條件最艱苦的一所農村重點高中。有多艱苦?10個人擠在一間只有一扇窗戶、一扇門的小房間,高低床之間的距離只夠一個人行走,全屋只有一個燈泡,每天供20分鍾的水和30分鍾的電~而且分為一早一晚。

從第一天起,我就是班級里學習最刻苦的人,我每天第一個起床到達教學樓下~因為太早,教學樓不開門,我就利用走廊的燈背單詞。我的早飯是三個包子,因為我抓著包子走在從餐廳到教室的路上正好吃完,喝口水繼續學習。我每個星期洗頭一次,秋冬季每個月洗澡一次、理發一次~因為我是大鬍子,第二次高考報名的照片被同學戲稱為「少年魯迅」。

即便如此努力,第一次月考,我在全班依然是倒數第一,考了320分~更加說明我的第一次高考沒有失常。這個分數在全年級也是倒數,我記得大概是1000多一點。但是從第二個月開始我的成績就跟坐火箭似的突飛猛進。

功夫不負有心人,或許我還是個聰明的人,我第二次高考考了506分,超過二本線6分。

人生有一次逆襲,之後便是坦途。

陝西1990年高考,有比我早的嗎?

當年滿分是710(語文120、數學120、英語100、物理100、化學100、政治100、生物70)。

那時候還是考完後先估分,再根據估分填志願。估分准確性決定了你能否上到自己理想的大學。

貌似當時也沒有聽說過一本二本之類的東西,腦子里只知道清華北大等幾個有限的所謂「好大學」的名字。

受前一年x事件的影響,大學招生人數很少,全國只有60多萬。

那年我自己估分530多,報了個離家近、比較符合後續發展的、估分比較容易上的學校里的最好一個專業。

結果成績公布後,580整,比估分多了將近50分。

拿到所報學校錄取通知書的時候,看到裝錄取通知書的信封背面寫了清華兩個字。後來打聽據說是清華在陝西沒招夠,在分夠但沒填他們志願的人裡面又挑了挑。因為我們是小地方出來的,沒有足夠耀眼的經歷,結果還是落選了。

在所報學校最好這個專業學了四年順利畢業,國家包分配進入某研究所幹了將近4年,按耐不住辭職來到深圳,安家立業直到現在。

89年,四川營山雙河中學,文科411,可以自費本科,沒錢。復習了四年,都沒有考上大學,93年一個筆友(我高一在語文報發表了一句話:橋梁:以有限的長度,連接無限的里程。。。就這句話,結識了全國各地很多女生朋友。給我通知書的筆友叫魏彩霞,遂寧安居人)整了一個西南交大的成人教育學院的通知書,就去讀了,在成都曹家巷的建築學院讀的,是電子科大的老師上課,畢業證西南交大成人教育學院。認識了同學老婆,還是不錯了。現在昆明發展。

00和01年,遼寧。

00年651,被我爹忽悠去了軍隊院校,12月入軍籍前回去復讀。

01年667,中科大。當時清華北大隻夠定向和國防生,這倆學校確實分高,咱能力不足。

其他學校都夠。

成績高二基本定型,不會有大起大落。

補課都是給勤奮的笨學生的。

本人承諾,初二開始,只參加過寒暑假學校統一組織的自習室,沒參與過任何補課。初一開學前學過一點英語,因為小學沒學過。

05年江蘇,語文92,數學100,英語141,物理121,化學97,總分551,差本1線9分。語文差我承認,但數學和化學平時都要130左右的,高考出來100,我自己都不敢相信。那年數學第一道大題目上去就突然懵逼了,無從下手,到最後交卷還是空白。我們那年化學也難的。

我參加高考是1986年,在湖南,文科,510分。

當代中國,有幾個年輕人不曾為高考神魂顛倒?被高考虐的體無完膚?

我參加高考,准確的說有兩次。

一次是1985年,一次是1986年。

更准確的說,只有一次,就是1986年那一次。

1985年,我第一次參加了高考。

不,嚴格的說只是參加預考。

說到「預考」,應該現在40多歲以下的人幾乎都不知道了。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中期,國內高考人數眾多,高校卻很少,錄取人數因此非常少。

僧多粥少,有關方面為減少組考和閱卷壓力,別出心裁想出這樣一種辦法。

預考制度,在國內很多省市都實行過。

所謂預考,就是高考之前的一場預選考試。

當時高考是在7月7、8、9三天,預考一般在5月初。

通過預考的學生,算是拿到了高考考場通行證,才有資格參加高考。

如此一來,老師的閱卷壓力是減輕了,但卻苦了學生。

很多歷經十年寒窗苦讀的學子,最後被預考擋在了高考考場門外。

到最後連高考試卷的模樣都沒摸到,就告別了學生生涯,心中的失望可想而知。

同齡人中,很多人都經歷過預考。

有的預考順利過關,最後卻止步高考。

有的第一年沒有通過預考,只好來年再戰。

很不幸,我就屬於後一類人。

1985年,因為沒有通過預考關,我只好悻悻的回到家中。

我們一個理科班,有一半人沒通過高考。

眼睜睜的看著成績好的同學走進高考考場,內心的煎熬和壓力難以言說。

隨後,我理科改文科,參加復讀班。

經過一年苦讀,終於在第二年,也就是1986年闖過預考關,跨入了高考考場。

那時根本沒有送考一說,更沒有現在高考這樣如臨大敵,全城為考生服務的架勢。

我就是自己一人騎單車去的考場。

高考前一天,爸媽特地給我買來一根人參,他們聽說考前吃這個可以提神。

可我在進考場前和同學說到此事,有人說吃人參會讓人犯困,我就將人參偷偷扔掉了。

此事我至今沒和父母說,那是他們從微薄工資中拿出錢買的。

當時湖南高考,是先填志願後知分數。

填報志願時,只能根據預估分數填報。

我的性格比較謹慎保守,再三估算的分數是478分。

這個分數,距離上一年的中專分數線都還差幾分。

預估到這個分數後,我在失望之餘,還到本地一所民辦高校去報了名,准備落榜後就去上民辦高校。

結果 高考成績出來,我的分數是510分,超出我的預估分數32分。

當年湖南文科一般本科線是505分,重點本科線是515分。

也就是說,再多5分的話,我就可以進入重點本科了。

當年我們這個70多人的復讀班,總共只有四人考上本科,我是其中之一。

湖南和其他省市的預考制度,不知是哪一年廢除的,大約是在1990年前後。

或許是因為高校擴招,錄取人數增多,也可能是這種剝奪學生基本高考權利的制度不得人心。

總之,最後預考退出江湖。

如今,高考雖然還是年度大戲,但隨著升學渠道的日益增多,學生們的出路也越來越寬廣。

時代在進步,但我總難忘那年高考,那年的校園。

1990年,江蘇一小城,揮汗如雨,填好了志願的我們,經歷了預考刷人的我們,踏上高考徵程,考了548分,然語文64分,政治68分,令人汗顏!上了985,當然當時沒985稱號!

2008年參加高考,寧夏,534分,北京化工大學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

㈢ 計算機專業研究生考試各科目的總分多少

計算機專業研究生英語:總分100分、 數一:總分150分、 政治:總分100分、專業課:總分150分。

准備考研,有幾件事必須做到:

1、志願。確定志願是確定考研的第一步,志願選擇的好會直接提升考研成功率,像985高校難度高,像211高校相對於985高校難度小一點,選擇志願的時候要慎重,不能看周圍的人都報985高校,自己也冒冒失失地選擇985高校。選擇志願的時候要根據自身的實際,未來的職業選擇,城市,學校實力,自己的愛好去進行選擇,這樣才能做出比較合理的選擇。除了可以自己考慮外,還可以與學長,學姐,老師交流一下,他們知道最近幾年的考驗成功率,他們會給你們提供意想不到的信息,幫助你們做出選擇。

2、搜集信息。深思熟慮確定志願以後,就要圍繞志願學校搜集必備的信息,例如考研大綱,考研真題,確定自己的奮斗方向,預估自己考上的概率。最好能聯繫上志願學校的學長,學姐,因為他們都是經過一番激烈的角逐留下的,所以他們對你所考的學校很了解,對出題的套路很熟悉,給你一些建議,便能讓你少走彎路無數。可是聯繫上學長學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這就需要充分發揮人緣的作用,總有一天你會發現條條大路通羅馬。

3、訂計劃。摸透志願學校的出題重點以及考研大綱以後,就可以制定計劃了,把自己每天要完成的任務量規定下來,剛開始的任務可以輕松一點。一天看幾頁專業書,背幾頁考研單詞,訂計劃的目的是為了對時間以及任務有一個宏觀的把握,前面准備的早,後面總復習的時候留給薄弱科目的時間會更多。

㈣ 中國科技大學什麼專業好

1.物理是中科大最好的專業確實,由於歷史原因和規模原因,物理的名氣在中科大最大,每屆的學生也最多。但是絲毫配不上「最好」甚至「好」這個標准。物理最著名的是「好出國」,這是很多高年級物理學院同學自己都嗤之以鼻的說法。BBS上各專業飛躍版每年數據都能查到,統計明顯是全校出國最好的專業;除此之外,無論是信院還是計算機,這些出國只是作為畢業生選擇之一的學院,選擇出國的同學去的學校都很優秀(院內同學和BBS飛躍版都有相關數據)。而出國在物理學院絕對是一種主流選擇,然而就是這樣,出國率也徘徊在30%左右,與科大的信息計算機等學院的20+%相比並沒有什麼可以引以為傲的地方。更何況物理除了凝聚態出國狀況尚可,總體來看去TOP50以內學校的同學佔到出國比例不到四成(院內同學和BBS飛躍版都有相關數據),這個比例間接反映的是選擇出國的那部分的學生沒能申請到TOP50的學校而被迫選擇了排名靠後的學校,而出國率反應的是整個所有學生願意選擇出國的比例。顯而易見,前者才更能作為出國好壞的標准,更何況物理學院兩個指標在整個科大來看都很平庸。拋去出國,我覺得大部分人內心都明白在國內讀理學研究生的前景,在這里我不好公布物理學院各專業研究生畢業後去向的數據,我只是提示大家去物理學院各教授主管的實驗室的主頁上去找「已畢業研究生」一欄,很多實驗室會給出他們的去向,我想大家看完都會有自己的結論。至於學物理不讀研究生直接就業的前景我就不說什麼了。2.對物理學科的優越感我們提到物理的「博大精深」、「最聰慧的頭腦也感到吃力」、「這座高山」、「學好物理學,你會站在一個更高的角度看待問題」,學科優越感躍然紙上。這也是很多人選擇物理的常見原因——「高尚」「深奧」「尋求真理」。我不否認物理學科在基礎科學乃至整個世界知識體系中的地位,但是對現在學物理的人常見的的主角光環和鄙視其他學科的態度感到可笑。物理學當中確實有很多難題亟待優秀的人去解決,也有比如高能理論的領域確實具有很高的難度壁壘。但是發出自以為是的言論的人,自己有多少是在除物理之外的其他學科有深入研究的人?很多人只是學習了電路基本理論和模擬電子電路,或者一些計算機的基礎課程和寫工具的能力,就開始發出這些學科「就是用嘛」「機械勞動」的結論,如果某些工科學生學了大學物理1,2就開始鄙視物理認為簡單,這些人又會瞬間被激怒嘲諷無知。所以,這種鄙視反應的只能是自身的無知和對其他學科phD以及科研從業人員的褻瀆。這種心理差別的原因是什麼呢? 就我所知,很多人具有「工程是拿物理學的三腳貓知識在賺錢」的心理,這真是可笑至極。例如歐姆定律是物理學,電子學是基於歐姆定律,但是你懂了歐姆定律就會IC設計了?學會受力分析就會土木工程了?會做電子元件就會軟體開發了?新的規律總是從舊的規律中衍生出來,然後演化出更復雜的體系,不是說你掌握了一個起點就能對新體系學習有什麼優勢。更何況我認識的很多物理學院的同學包括一些大神,學計算機就是吃力,按一些具有優越感的人的邏輯,這也就說明計算機比物理難多了?術業專攻,所謂「物理都能學會XXX不是小菜一碟」的說法當笑話看看就好。每個學科都有具有非常高的難度壁壘的領域,都有具有世上最聰慧大腦的人在傾注自己心血致力於攻克的難題,都在為人類心智的發展做著貢獻。3.讀大學不是為了找工作——「很多人說學計算機好找工作,但是,大學不是技校。你就是想找工作,花兩萬塊錢去什麼Java培訓班學習幾個月,出來就能找個不錯的工作。那你費盡心力考到科大來做什麼?」這段話說的很對,讀好的大學應該有更高的追求,而不是僅僅為了找到體面的工作。然而,前提是,你能找到體面的工作。我很理解很多科大人想做科研的心情——不甘平凡。而科大的主流宣傳恰好是科研高尚,超凡脫俗。可是真的是這樣嗎?我知道每個人從高中以佼佼者的身份考到這來,都還有著成為偉人改變世界的夢想,而看到周圍這么多名牌大學的工科畢業生在公司做普通白領、朝九晚五,內心沒有落差是不可能的。這時看到書刊雜志上一個一個偉大的科學家的名字,也立志要做這樣的人,所以做出學物理的選擇。很多人說:成為教授可以獨立科研,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而作公司員工只能每天服從命令,完成任務。這種比較就有問題。你按部就班打怪升級,理想情況下是出國讀博、幾輪博後、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但是事實是,科大畢業的這么多基礎科學本科生,有多少人最後能成為教授?作為一個新生,你不可能考慮到完未來的所有困難,據物院學導親口所說,最後留在物理界做科研的不到一成,而且分布與成績無關。這些人都是主動選擇留下來的?不見得,很大可能只是沒有轉行機遇。大量的人去研究所,每天消耗生命在等待數據和重復實驗上面,這就是所謂的高尚和超凡脫俗?當然有人最後能成為教授,獨立科研,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然而付出的精力和時光足夠一個人成為經理或老闆,在自己行業展露頭角,為社會貢獻自己的價值了。總之,如果想要選擇基礎科學,一定要想把自己這樣選擇的原因自己想的清清楚楚。不是簡單的喜歡、優越就可以作為選擇依據的。希望每個人都能做出適合自己的選擇。作者:疑惑小青年微信搜索:shitijun009[長按可復制]關注這號的人,考試成績一般不會太差

㈤ 信息與計算科學多少分

這個你只有去高校招生處詢問,可以通過電話、郵件、網上咨詢等方式。網上一般不統一公布信息的。有些是出於保密的規定。

閱讀全文

與大學信息與計算科學滿分多少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半永久紋綉怎麼開拓市場 瀏覽:400
產品擔當薪水如何 瀏覽:124
為什麼注冊商標要找代理公司 瀏覽:74
交易策略需要實盤多久才有效 瀏覽:544
公司跨省地址代理變更多少錢 瀏覽:204
產品保修怎麼去 瀏覽:706
代理期間工資如何發放 瀏覽:906
學而思程序bug怎麼反饋 瀏覽:766
怎麼代理一個早餐店 瀏覽:504
信息存儲技術的發展歷程哪些 瀏覽:413
信息技術課怎麼退出界面 瀏覽:814
市場法中參照物差異有哪些 瀏覽:93
寶雞鳥市場在哪裡 瀏覽:576
寧波三山村菜市場怎麼樣 瀏覽:509
申請執行有哪些信息 瀏覽:754
鴨產品有什麼優勢 瀏覽:262
還有哪些物體利用了納米技術 瀏覽:548
微信如何防撤銷信息 瀏覽:295
批發市場推銷包怎麼樣 瀏覽:34
科羅娜啤酒怎麼代理 瀏覽: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