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財經大V徐某誘導交易被三罪公訴,具體情況如何
主要是涉嫌在微博和直播間發布一些虛假的投資平台,廣告信息,會用投資者在某黑平台交易,一些期權,被當地的檢察院以涉嫌非法經營罪,幫助網路信息犯罪活動,最虛假廣告罪提起了公訴。
❷ 拼多多商品信息涉嫌誘導非官方交易怎麼回事
看你有沒有在商品信息裡面有比如說加微信之類的信息,如果有的話那肯定是會被處罰的,最後上架商品的時候做好自檢,可以用拼點管家的商品管理功能,做自檢哦,避免下次再碰到類似的問題而被處罰
❸ 天貓如果引流外部網站風險是什麼
風險如下:
天貓平台為了給消費者一個更安全放心的購物環境,天貓擬增加「誘導第三方」規則。來看看具體違規處理細則,此次規則變更於2021年4月9日進行公示通知,將於2021年4月16日正式生效。
【規則主要變更點如下】:
將「誘導第三方」的相關情形從濫發廣告信息中剝離,新增「誘導第三方」規則和相關實施細則,明確處理情形和相應的處理措施。
【規則具體變更內容如下】:
一、《發布廣告信息的規則解讀》變更
二、《天貓市場管理規范》新增
第四十條 誘導第三方
【定義】誘導第三方,指會員發布或推送含有易導致交易風險的第三方商品或信息,或者通過其他方式誘導消費者跳轉至第三方網站或客戶端等,可能產生騷擾消費者、影響消費者交易安全等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行為。
【違規行為糾正】下架商品、刪除商品或信息。
【違規類型】一般違規行為(A類)/嚴重違規行為(B類)
【違規扣分與違規處理措施】
(一)情節一般的,每次扣A類2分;
(二)情節嚴重的,每次扣A類6分;
(三)情節特別嚴重的,第一次扣B類12分;第二次扣B類48分;
天貓視情節嚴重程度可採取下架商品、刪除商品或信息、刪除店鋪相關信息、限制使用阿里旺旺等措施。
三、《天貓關於誘導第三方實施細則》新增
1、誘導第三方的情形有哪些?
誘導第三方的情形包括但不限於:
(1)發布或推送含有易導致交易風險的第三方商品或信息,如發布社交、導購、團購、促銷、購物平台等第三方網站或客戶端的名稱、LOGO、二維碼、超鏈接、聯系賬號等信息,特定市場人群另有約定的除外;
(2)通過其他方式誘導消費者跳轉至第三方網站或客戶端等,如:通過簡訊通知等方式誘導到第三方網站或客戶端等。
2、會員違反誘導第三方規則,將會受到怎樣的處理?
天貓將根據會員違規行為的嚴重程度給予不同的處理:
3、「存在手段惡劣、行為密集、規模龐大、後果嚴重、惡意對抗管控等特殊情節」是指什麼情形?
包含但不限於以下情形:
(1)會員誘導第三方行為情節特別惡劣,對消費者產生極不良影響的;
(2)研究規避天貓管控的誘導第三方新模式,並加以傳播或應用;
(3)實施群體性誘導第三方行為。
❹ 拼多多怎麼判定誘導非官方交易行為的
1、商家誘導非官方交易包括但不限於下列情形:
註:無論用戶是否有回應,只要商家行為違規,都會被判定為「誘導非官方交易」。
(1)線上或線下與用戶通過非拼多多平台提供的渠道收付款,包括但不限於提供或使用銀行賬號或第三方支付工具、支付二維碼、購物鏈接、第三方平台店鋪或商品信息等。
內容來源:什麼是拼多多「誘導非官方交易」違規?如何避免?
❺ 哪些行為叫誘導消費者
誘導消費者的行為主要有:
1、以虛假的「清倉價」、「甩賣價」、「最低價」、「優惠價」或者其他欺騙性價格表示銷售商品或者服務;
2、採用虛構交易、虛標成交量、虛假評論或者僱傭他人等方式進行欺騙性銷售誘導;
3、以虛假的「有獎銷售」、「還本銷售」、「體驗銷售」等方式銷售商品或者服務;
4、作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現場說明和演示;
5、以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廣告、商品說明、商品標准、實物樣品等方式銷售商品或者服務;
6、謊稱正品名義銷售「處理品」、「殘次品」、「等外品」等商品;
7、誇大或隱瞞所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的質量、性能等重要信息誤導消費者;
8、以其他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宣傳手段誤導消費者的;
9、騙取消費者價款或者費用而不提供或者不按照約定提供商品或者服務;
10、不以自己的真實名稱和標記提供商品或者服務;
11、銷售侵犯他人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
12、其他隱瞞真實情況,告知對方虛假或者誤導性情況損害消費者權益的。
【法律依據】:《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
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❻ 閑魚提示誘導站外交易風險是什麼意思
可能在聊天中提到了別的平台,系統檢測到發來消息提醒你小心被騙的意思。
風險,就是生產目的與勞動成果之間的不確定性,大致有兩層含義一種定義強調了風險表現為收益不確定性。
❼ 您發送的信息中可能存在誘導非官方交易,怎麼看有沒有處罰
如果被處罰會有電話通知的。
哪些行為會構成嚴重違規?
商家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則構成嚴重違規:
(1)未經拼多多許可或使用未經拼多多認可的服務商向用戶提供貨到付款服務。
(2)誘導非官方交易,且發生支付問題、物流問題、售後問題、產品質量責任、人身傷害責任等,或存在此類風險。
(3)誘導非官方交易,且商品本身屬於平台規則規定的禁售商品或存在其他違規情形。
(4)誘導非官方交易,且平台有理由認為可能嚴重威脅用戶、平台或任何第三方的人身、財產安全或合法權益的其他情形。
❽ 餓了么因誘騙交易被處罰50萬,什麼是誘騙交易
所謂的誘騙交易就是原本你不想買,但是看到他所給出的優惠,所以給出的這個折扣非常的誘人,結果你去買了,但是你又沒有享受到相應的折扣,簡單的說就是以低價誘騙你去交易,以高價結算。對於這一款APP最近被工商管理局作出處罰50萬元,同時還要責令其改正,無非就是因為他做出了虛假宣傳,而且還誘騙消費者進行交易,從而損害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對於消費者來說,我們一定要懂得側身的去維護好自己的權益,如果發現商家有存在違規違法行為,要及時的進行投訴舉報,只有這樣才能夠讓不法商家為此付出代價。
其實這款APP之所以受到處罰,主要是因為用戶在使用的時候發現了這個誘騙行為,出現了欺詐,投訴到了工商管理局,工商管理局為此而進行立案調查,查出了違法事實的存在從而做出了罰款。在這里也告訴那些平台,不要再做出誘騙交易的行為,比如說有的平台它寫的是一折券,但是你在使用交易的時候,並不是價格的一折,行為跟他們宣傳的已經相違背,明顯的就是欺詐行為。現在的消費者已經越來越聰明,也懂得用法律武器捍衛自己的權益,我們在使用平台軟體進行接受服務,接受商品的同時要注意商家平台是否有違規,有的話要及時的投訴。
❾ 什麼叫誘導消費者消費
誘導性消費是指企業為了達到銷售產品的目的,採取各種和所要推銷產品有內在聯系的銷售方式或方法,誘導消費者購買自己的產品的謀略。誘導性消費並不違法。
誘導消費不犯法,但是誘導消費的行為存在欺詐行屬於違法,侵犯了消費者基本的知情權和公平交易的權利,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五百元的,為五百元。
消費者的維權方式:
1、與經營者協商解決糾紛;
2、投訴;
3、調解。可以申請消費者協會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調解組織調解;
4、仲裁。仲裁解決的需要事先與經營者達成仲裁協議;
5、訴訟解決。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2013修正)》
第二十條 經營者向消費者提供有關商品或者服務的質量、性能、用途、有效期限等信息,應當真實、全面,不得作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宣傳。
經營者對消費者就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的質量和使用方法等問題提出的詢問,應當作出真實、明確的答復。
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應當明碼標價。
第五十五條 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五百元的,為五百元。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經營者明知商品或者服務存在缺陷,仍然向消費者提供,造成消費者或者其他受害人死亡或者健康嚴重損害的,受害人有權要求經營者依照本法第四十九條、第五十一條等法律規定賠償損失,並有權要求所受損失二倍以下的懲罰性賠償。
第五十一條 經營者有侮辱誹謗、搜查身體、侵犯人身自由等侵害消費者或者其他受害人人身權益的行為,造成嚴重精神損害的,受害人可以要求精神損害賠償。
第四十九條 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造成消費者或者其他受害人人身傷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造成殘疾的,還應當賠償殘疾生活輔助具費和殘疾賠償金。造成死亡的,還應當賠償喪葬費和死亡賠償金。
第八條 消費者享有知悉其購買、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務的真實情況的權利。
消費者有權根據商品或者服務的不同情況,要求經營者提供商品的價格、產地、生產者、用途、性能、規格、等級、主要成份、生產日期、有效期限、檢驗合格證明、使用方法說明書、售後服務,或者服務的內容、規格、費用等有關情況。
❿ 什麼叫做誤導,誘惑,欺騙消費者,在法律上有哪些規定
誤導,誘惑,欺騙消費者是指經營者在提供商品或者服務中,採取虛假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以虛假信息來欺騙、誤導消費者,使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二十條 經營者向消費者提供有關商品或者服務的質量、性能、用途、有效期限等信息,應當真實、全面,不得作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宣傳。經營者對消費者就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的質量和使用方法等問題提出的詢問,應當作出真實、明確的答復。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應當明碼標價。
第二十一條 經營者應當標明其真實名稱和標記。租賃他人櫃台或者場地的經營者,應當標明其真實名稱和標記。
(10)誘導交易的推廣信息到底指什麼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二十四條 經營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不符合質量要求的,消費者可以依照國家規定、當事人約定退貨,或者要求經營者履行更換、修理等義務。沒有國家規定和當事人約定的,消費者可以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內退貨;
七日後符合法定解除合同條件的,消費者可以及時退貨,不符合法定解除合同條件的,可以要求經營者履行更換、修理等義務。依照前款規定進行退貨、更換、修理的,經營者應當承擔運輸等必要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