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遷完戶口後,新戶籍信息要多久才能與公安部人口信息查詢系統同步
遷完戶口後,新戶籍信息只要輸入公安部人口信息查詢系統,立刻就能與公安部人口信息查詢系統同步。上傳信息的時間不會超過兩個工作日。
Ⅱ 新生兒戶口登記後身份證號要多久才有效
新生兒進行戶口登記後,當時現場派出所就會給出身份證號碼,同時藉助於現在信息傳播的速度,身份證號碼當天就可以生效,也就是說當天就可以使用孩子的身份證號辦理業務了。
Ⅲ 新辦身份證多久全國同步
一般情況下公安部聯網系統里的身份證會第一時間在網上更新的。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法》第三條:居民身份證登記的項目包括:姓名、性別、民族、出生日期、常住戶口所在地住址、公民身份號碼、本人相片、指紋信息、證件的有效期和簽發機關。
公民身份號碼是每個公民唯一的、終身不變的身份代碼,由公安機關按照公民身份號碼國家標准編制。
公民申請領取、換領、補領居民身份證,應當登記指紋信息。
Ⅳ 新生兒上戶後多久能查到信息
3天之內可以查詢得到結果的。依據新生兒落戶隨父隨母自願的原則,可以隨父也可以隨母落戶。所需材料:結婚證、新生兒父母的書面申請、新生嬰兒的出生醫學證明、其父或其母的戶口簿,向戶籍地公安派出所申報出生登記即可。在給孩子辦理了落戶手續之後,如果要在網上查詢到辦理的結果,一般三天之內就能夠查詢得到了,在辦理落戶手續之後,孩子就已經有了戶籍信息,在將來報名上學的時候是需要用的這個信息的。
辦理材料:1.嬰兒《出生醫學證明》(復印件1份,驗原件);2.父母結婚證、身份證、戶口簿(復印件各1份,驗原件);3.擬入戶地街道計劃生育工作機構出具的計劃生育證明(原件1份);4.政策內生育一孩的,提供母親的計劃生育服務證;政策內生育二孩的,提供二孩生育審批表(復印件1份,驗原件);5.超過一個月申報,提交嬰兒未隨戶口在外市縣父或母一方入戶的證明(原件1份)。
工作程序
1、審核上述材料;
2、辦理新生嬰兒身份證編號手續;
3、辦理新生嬰兒戶口落戶手續。
准備的資料清單:
出生證明、雙方戶口本(父母雙方的都需要)、雙方身份證、准生證、流動人口計劃生育證明、結婚證。
辦理流程:
1、先到居委會領一個給街道辦用的「計劃生育證明」。(不一定全部用上,但是最好都帶上。)
需要復印的資料:出生證明
2、拿著居委會開的「計劃生育證明」到需要入戶的地址所屬的街道辦去領街道辦開的「計劃生育證明」。
需要復印的資料:出生證明和准生證。
3、拿著街道辦開的「計劃生育證明」到派出所去入戶,填寫入戶的登記表,就可以辦理入戶手續了。
需要復印資料:資料清單全部需要復印,結婚證復印一本就可以。結婚證復印第一頁和第二頁;戶口本復印第一頁和名字所在的那頁。出生證明需要豎著復印(A4紙豎著能看到出生證明的正面)。
這是屬於一個月內上戶的,一個月後上戶還需要提供未在另外一方未上戶的證明。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戶口登記條例》第七條嬰兒出生後一個月以內,由戶主、親屬、撫養人或者鄰居向嬰兒常住地戶口登記機關申報出生登記。
Ⅳ 入了長沙戶口後身份證多久要更新
一個月內
肯定是需要重新辦理身份證的,因為重新因為落戶長沙以後,舊的身份證就已經給注銷了,所以需要重新辦理,而且身份證也是每個人的唯一的依據。
Ⅵ 新辦身份證多久全國同步
一般情況下公安部聯網系統里的身份證會第一時間在網上更新的。
身份證申請解凍後公安部的內網上馬上就能查到。在失效居民身份證核查方面,公安部匯集群眾丟失被盜居民身份證信息以及換領新證後的原居民身份證信息,通過部門間信息共享與服務平台,向社會相關用證部門和單位提供失效居民身份證信息核查。
一、首次申領居民身份證流程
1、申領人本人攜帶:
①戶口簿、
②本人的學生證、畢業證、結婚證、駕駛證(其中之一)或貼有本人近期照片的其它證件或證明,到戶口所在地公安機關照相點免費採集數碼相片。
2、在戶口所在地派出所戶籍窗口填寫《人口信息核對表》,核對人口信息。
3、未滿十六周歲的公民,由監護人代為申請領取居民身份證。
4、人口信息有誤、需要更正:
①非審批項目憑提供的相關材料直接更正。
②審批項目(姓名、性別、民族、出生日期)憑提供的相關材料申請變更,按規定審批後予以更正;審批期間暫緩辦理身份證。
5、人口信息正確無誤,受理窗口受理後直接列印《居民身份證申領登記表》。
6、申領人在《居民身份證申領登記表》上簽字確認,交納證件工本費,領取《居民身份證領取憑證》和收費收據。
7、30個工作日後本人攜帶《居民身份證領取憑證》到指定地點領取證件(申請辦理加快證件的,10個工作日內由郵政快遞按指定地點投遞)。
二、補領居民身份證流程
1、申領人本人攜帶戶口簿到戶口所在地派出所戶籍窗口申領補領居民身份證。
2、未滿十六周歲的公民,由監護人代為申請領取居民身份證。
3、受理窗口受理後直接列印《居民身份證申領登記表》。
4、申領人在《居民身份證申領登記表》上簽字確認,交納證件工本費,領取《居民身份證領取憑證》和收費收據。
5、30個工作日後本人攜帶《居民身份證領取憑證》到指定地點領取證件(申請辦理加快證件的,10個工作日內由郵政快遞按指定地點投遞)。
三、換領居民身份證
1、換領申領居民身份證分以下幾種情況:
①已申領第一代居民身份證首次換領第二代居民身份證、
②市外新遷入需換領居民身份證,由申領人本人攜帶戶口簿、原身份證到戶口所在地公安機關照相點免費採集數碼相片。(沒有第一代居民身份證且未申領過第二代居民身份證的,還需攜帶本人學生證、畢業證、結婚證、駕駛證(其中之一)或貼有本人近期照片的其它證件或證明)然後到戶口所在地派出所戶籍窗口申請換領居民身份證。
③已申領第二代居民身份證,因居民身份證登記項目變更、
④證件損壞、
⑤有效期滿需換領新證的,由本人攜帶戶口簿、原身份證到戶口所在地派出所戶籍窗口申請換領居民身份證。
2、戶口所在地派出所受理窗口填寫《人口信息核對表》,核對人口信息。
3、未滿十六周歲的公民,由監護人代為申請領取居民身份證。
4、人口信息有誤、需要更正:
①非審批項目憑提供的相關材料直接更正。
②審批項目(姓名、性別、民族、出生日期)憑提供的相關材料申請變更,按規定審批後予以更正;審批期間暫緩辦理身份證。
5、人口信息正確無誤,受理窗口受理後直接列印《居民身份證申領登記表》。
6、申領人在《居民身份證申領登記表》上簽字確認,交納證件工本費,領取《居民身份證領取憑證》和收費收據。
7、30個工作日後本人攜帶《居民身份證領取憑證》到指定地點領取證件(申請辦理加快證件的,10個工作日內由郵政快遞按指定地點投遞)。
8、申領人領取居民身份證時,需將以前申領的居民身份證全部交回派出所。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居民身份證法》第十二條
公民申請領取、換領、補領居民身份證,公安機關應當按照規定及時予以辦理。
公安機關應當自公民提交《居民身份證申領登記表》之日起六十日內發放居民身份證;
交通不便的地區,辦理時間可以適當延長,但延長的時間不得超過三十日。
公民在申請領取、換領、補領居民身份證期間,急需使用居民身份證的,可以申請領取臨時居民身份證,公安機關應當按照規定及時予以辦理。具體辦法由國務院公安部門規定。
Ⅶ 新身份證信息多久國網更新
新身份證信息三個月後國網更新。
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是用於證明居住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公民身份證明文件。在1984年前寫作「身份證」。1984年4月6日國務院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試行條例》,並且開始頒發第一代居民身份證。
2004年3月29日起,中國大陸正式開始為居民換發內置非接觸式IC卡智能晶元的第二代居民身份證,二代身份證表面採用防偽膜和印刷防偽技術,使用個人彩色照片,並可用機器讀取數字晶元內的信息。
2018年2月7日,北京警方通報:2018年將適時推出居民身份證自助辦理服務和流動人口微信辦理居住證等相關事宜。
央行宣布,自2018年4月9日開始,部分城市和地區開展失效居民身份證信息和非居民身份證件信息核查試點工作。自2018年4月1日起,停徵首次申領居民身份證工本費。
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起,一直到1984年4月6日前,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並沒有身份證件,證明身份需用戶口簿、介紹信等。1984年4月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試行條例》,公安部的工作人員開始進行有關技術和具體實施方法的研究,在自行研製並且借鑒外國之後,第一代居民身份證的形式被確定為聚酯膜塑封的單頁卡片。1984年至1991年,北京、上海、天津等大城市開始進行試行身份證制度。生活在北京的中國歌劇舞劇院女高音歌唱演員單秀榮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個領到第一代身份證的中國居民。
1985年9月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委會第12次會議批准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條例》,條例中規定所有年滿十六歲居住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中國公民(除服現役的人民解放軍軍人、人民武裝警察、依照法律正在服刑的犯人和被勞動教養的人員之外)都應當申領居民身份證。從此公安部開始統一印製、公安機關開始負責頒發和管理第一代居民身份證。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居民身份證制度開始實施。
一直到200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累計製作頒發居民身份證11.4億份,實有持證人數達9.6億。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證件的發放范圍不夠全面、製作工藝落後容易造假證、執法人員查驗居民身份證的法制空缺的問題凸現,為應對這些問題和信息時代的到來,《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法》的制定工作和第二代居民身份證的研發工作開始了。
Ⅷ 身份證隔市辦理了派出所沒有同步最新的身份證信息怎麼辦
需要耐心等待,因為身份證辦理後身份證信息聯網更新一般需要一個月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