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信息系統 > 高考的信息考試全名是什麼

高考的信息考試全名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3-01-23 04:25:51

① 高考的全稱是什麼

高考的全稱是: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

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簡稱「高考」,是合格的高中畢業生或具有同等學歷的考生參加的全國統一選拔性考試。

普通高中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是為普通高等學校招生設置的全國性統一考試,一般是每年6月7日-8日考試。

參加考試的對象一般是全日制普通高中畢業生和具有同等學歷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招生分理工農醫(含體育)、文史(含外語和藝術)兩大類。普通高等學校根據考生成績,按照招生章程計劃和擴招,德智體美勞全面衡量,擇優錄取。

報名條件

(一)、符合下列條件的人員,可以申請報名:

(1)、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法律。

(2)、高級中等教育學校畢業或具有同等學力。

(3)、身體狀況符合相關要求。

(二)、下列人員不得報名:

(1)、具有高等學歷教育資格的高校的在校生,或已被高校錄取並保留入學資格的學生。

(2)、高級中等教育學校非應屆畢業的在校生。

(3)、在高級中等教育階段非應屆畢業年份以弄虛作假手段報名並違規參加普通高校招生考試(包括全國統考、省級統考和高校單獨組織的招生考試,以下簡稱高校招生考試)的應屆畢業生。

(4)、因違反國家教育考試規定,被給予暫停參加高校招生考試處理且在停考期內的人員。

(5)、因觸犯刑法已被有關部門採取強制措施或正在服刑者。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高考



② 高考的全稱是什麼呢

重點學校。

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National Unified Examination for Admissions to General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簡稱「高考」,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合格的高中畢業生或具有同等學力的考生參加的選拔性考試。(不含港、澳、台地區)

普通高等學校根據考生成績,按已確定的招生計劃,德、智、體全面衡量,擇優錄取。高考由教育部統一調度,教育部考試中心或實行自主命題的省級教育考試院命制試題。考試日期為每年6月7日-10日,各省市考試科目名稱與全國統考科目名稱相同的必須與全國統考時間安排一致。

高考並非中國公民獲得文憑學歷的惟一途徑,還有成人高考、自學考試等途徑,所取得學歷都是國家認可的學歷。

2015年起,高考逐步取消體育特長生、奧賽等6項加分項目。2019年,教育部嚴禁宣傳「高考狀元」、「高考升學率」,加強對中學高考標語的管理,堅決杜絕任何關於高考的炒作。

普通高考的閱卷是實施網上閱卷的方法,當考試結束的時候,省教育考試院將試卷答題卡全部收集起來,先召開閱卷大會,然後將在指定的一所普通高校內的計算機辦公大樓組織人員展開閱卷。

答題卡是先拆封後進行掃描錄入計算機系統,這一部分將由公安機關單位負責(確保答題卡內容能順利掃描進計算機系統不被泄露出去),試卷進行切割,選擇題部分由工作人員將標准答案錄進系統,由計算機自動判別,解答題和作文部分實行的是人工評分的方式只要是考生回答有理都能獲分。

閱卷結束的時候,省教育考試院將試卷答題卡重新裝訂密封進行保管,任何人不得查看,3年後進行銷毀處理。

高考試卷的所有客觀題批改都是由電腦完成,所有的主觀題都實行雙評制度,如果兩位老師給出的分數差距超出了閾值,那就會自動啟動三評程序,如果三評老師給出的分值也超出了閾值,則將啟動仲裁程序。

③ 高考的全稱是什麼

高考的全稱是什麼 高考的全稱是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是中國(不包括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和台灣省)合格的高中畢業生或具有同等學力的考生參加的大學入學選拔性考試,屬於國家考試。
高考歷史沿革
高考是高等學校選拔新生的制度,中國有1300多年科舉考試的歷史,這一制度曾顯示出選拔人才的優越性,深深地影響了東亞各國。1905年,清廷出於發展新教育、培養實用人才的需要,廢除了科舉制度,轉而引進西方的學校考試制度。中國現代高考制度的建立,就有這樣兩個重要來源:一是科舉考試制度所形成的傳統考試思維和價值,二是西方現代考試制度的模式和手段。

1904年,清政府在張之洞等人的主持下頒行了《奏定學堂章程》。

1905年,科舉考試制度壽終正寢,從此我國現代高考制度登上了歷史舞台。

1936年,全國已經有100多所大學。當時的高考制度是各所學校自主組織命題,學生可以選擇報考多所大學,也可能同時被多所大學錄取。

1952年,中國建立起來全國統一高等學校招生制度。統一高考招生能更好的顯示出公平,也適應了當時國家快速選拔人才的需要。

1977年,鄧小平出任國家副總理,分管文教,主持恢復高考。恢復高考改變了千百萬人的命運,挽救了中國教育,也挽救了整個中國。

1981年,理科中增加了生物學科 。

1983年,教育部正式提出「定向招生,定向分配」的方法。規定在中央部門或國防科工委系統所屬的某些高等院校,要按一定比例面向農村或農場、牧場、礦區、油田等艱苦行業的定向招生。

1983年,外語(英語、俄語、日語、德語、法語、西班牙語,高考填報時可以自由選擇。)被正式列入高考科目,以原始分計入總分。

1985年,教育部規定:可以從參加統一高考的考生中招收少數國家計劃外的自費生。一向由國家「統包」的招生制度,變成了不收費的國家計劃招生和收費的國家調節招生同時並存的「雙軌制」。同年,從美國引進標准化考試,並於當年首先在廣東省進行了英語、數學兩科的試點。

1985年,上海在全國最先獲得自主命題權,實行3+1方案(除語數外,再任選一門)。同年,國家教委決定在 北京大學 等43所高等學校進行招收保送生的試點。

1989年8月,國家教委決定將標准化考試逐步在全國推行。

1994年,高考生物和地理科目被取消,除語數外,文科加考政治和歷史,理科加考物理和化學,初衷是為學生減負,但導致學生地理和生物知識的貧乏。同年,政治被排除在統考科目之外,理科考試中不再考政治。

1996年,中國高等教育試行並軌招生,高校學費開始增加。

1997年,普通高校招生並軌改革。

2000年,一直由國家「全包」的師范專業也實行收費,招生並軌改革完成。

2000年之前我國高考一直實行全國一張卷,從2000年到2004年,全國開始實施「統一高考,分省命題」的組織方式,越來越多的省份加入自主命題的行列。

2001年,教育部對報名參加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的考生條件進一步放寬。取消了普通高考報名年齡不超過25歲、未婚的限制,中等職業學校畢業生也不再限報高等職業學校,也可報考普通高校。報名並參加普通高考將不受年齡及婚否的限制與影響,是終身教育體系的重要舉措,至此全國各地每年都有25歲以上的大齡考生步入高考考場。

2003年,經國務院同意,教育部決定從2003年起將高考時間提前一個月,高考時間固定安排在每年6月7、8、9日。

2003年教育部批准首批22所高校開展自主招生試點。作為一種新的選才方式,具備自主招生資格的高校已有90所;類型逐漸增多,有「自主組織測試」、「校長實名推薦制」、「自主招生聯考」等形式。

2008年,中國開始啟動《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與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

2010年,高等教育入學率將達到適齡青年的15%。在短短的五六年中,大學招生擴大了將近3倍,「大眾化教育」逐漸取代「精英教育」。高校畢業生缺乏技能、就業困難等問題,引起了人們對擴招的反思。

2010年2月,公布公開徵求意見稿,7月發布經中央政治局審議通過的全文。文件明確提出要逐步形成分類考試、多元錄取、綜合評價的考試招生制度,為高考改革指明了新的方向。

2014年9月,頒布的《國務院關於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指出,要「創造條件逐步取消高校招生錄取批次。2015年起在有條件的省份開展錄取批次改革試點」。

2014年12月16、17日,教育部陸續出台了《關於加強和改進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意見》《關於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的實施意見》《關於進一步完善和規范高效自主招生試點工作的意見》《關於進一步減少和規范高考加分項目和分值的意見》等四大高考改革配套方案。

2014年全國有16省市實行分省命題,統一命題的有15個;2015年,又新增江西、遼寧、山東3省實行高考統一命題,使用全國統一命題試卷的省份增至18個。

2016年全國有26個省份選擇統一命題,也就是採用「普通高考全國卷試題」,北京、上海、天津、江蘇、浙江5省份仍為分省命題。

2017年10月19日,十九大代表、教育部部長陳寶生表示,到2020年,我國將全面建立起新的高考制度。

2018年3月21日,教育部發布《關於做好2018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對2018年的高校招生做出部署。《通知》指出,要進一步提高中西部地區及人口大省高考錄取率,中央部門所屬高校要向重點高校錄取比例相對較低的省份傾斜;全面取消體育特長生、中學生學科奧林匹克競賽、科技類競賽、省級優秀學生、思想政治品德有突出事跡等全國性高考加分項目。

5月6日,全國普通高校招生考試安全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召開。教育部黨組書記、部長陳寶生在會上透露,高考報名者達到上千萬。 ;

④ 高考全名是什麼

高考(National Matriculation TEST),一般指新中國的高等教育入學考試,全稱為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到目前為止,有普通高校招生考試和成人高考兩種形式,一般的「高考」指前一種。考試由國家統一組織調度,國家或省的專門組織命題,統一時間(部分省市考試科目較多,結束時間較晚些)考試。

⑤ 高考的全稱是什麼

高考的全稱是: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高考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含港、澳、台)合格的高中畢業生或具有同等學力的考生參加的選拔性考試。

參加考試的對象一般是全日制普通高中畢業生和具有同等學歷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招生分理工農醫(含體育)、文史(含外語和藝術)兩大類。普通高等學校根據考生成績,按照招生章程計劃和擴招,德智體美勞全面衡量,擇優錄取。

高考考試方式:

「3+X」大部分省市區:「3」指「語文、數學、外語」,「X」指由學生根據自己的意願,自主從文科綜合(簡稱文綜,分為思想政治、歷史、地理)和理科綜合(簡稱理綜,分為物理、化學、生物)2個綜合科目中選擇一個作為考試科目。

該方案是到2019年全國應用最廣,最成熟的高考方案。總分750分(語文150分,數學150分,外語150分,文科綜合/理科綜合300分)。

閱讀全文

與高考的信息考試全名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華為八叉怎麼更換信息鈴聲 瀏覽:583
離我最近的批發羊交易市場在哪裡 瀏覽:484
海產品選什麼牌子 瀏覽:26
小米拿數據線怎麼連不到電腦 瀏覽:788
蜜雪冰城小程序如何注冊 瀏覽:52
鄭東花卉市場在什麼位置 瀏覽:426
網貸和同盾數據哪個好 瀏覽:489
超市賣水產品怎麼處理 瀏覽:598
公司關聯交易怎麼轉移利潤 瀏覽:521
法拉克如何接收電腦程序 瀏覽:778
咖啡技術培訓學院學費多少 瀏覽:332
酵素水稻種植技術怎麼代理 瀏覽:200
副卡主產品是什麼意思 瀏覽:79
交易佛系是什麼意思 瀏覽:384
小程序代碼如何上傳 瀏覽:24
瑞典有哪些特有的技術 瀏覽:299
做微信小程序代理需要多少錢 瀏覽:819
如何做交易趨勢賺錢 瀏覽:719
產品的條紋碼怎麼辦理 瀏覽:937
滑水游戲小程序叫什麼 瀏覽: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