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信息系統 > 小學校園信息化應包含哪些內容

小學校園信息化應包含哪些內容

發布時間:2023-01-18 22:57:35

❶ 學校教育信息化工作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領域的信息化的簡稱。教育信息化的主要特點是在教學過程中,比較全面地運用以計算機和網路通訊為基礎的現代化信息技術,促進教學過程的全面革新,使學校能夠適應信息化對教育的新要求。教育信息化應包括如下九個方面的內容: (1)教育思想的「信息化」。要從工業化社會的班級批量化、「一刀切」教育思想轉向信息化社會的個性化、人本化教育思想。 (2)教育資源的「信息化」。要創建分布式的、超鏈接的、非線性的、多媒體化的、開放的、智能生成式的多種教育信息資源庫,使學校教室、辦公室、實驗室、圖書室、閱覽室電子化、網路化;要建立教育資源信息系統,使人、財、物、時間、空間等各種資源要素的調控與管理最優化。 (3)課程教材的「信息化」。要適應信息社會發展的需要,不斷深化課程教材改革;開設信息技術課程,加強信息技術教育;努力提高各科教材的技術含量,注意培養學習者的信息能力。 (4)教學模式的「信息化」。要注重建構主義、人本主義、行為主義、認知主義理論的綜合運用,構建適應信息時代要求的新型教學模式,要將信息的獲取、處理、應用、創新等環節的組配作為教學模式構建的基礎。 (5)教學技術的「信息化」。以現代信息技術為教育技術的核心,提高各種軟體、硬體、潛件中的技術含量與信息質量。 (6)教育環境的「信息化」。創設豐富、多樣、美好的教育信息環境,使師生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能獲得充滿生機和活力的校園環境的熏陶。 (7)教學評估的「信息化」。注重計算機與網路在評估信息的採集、傳輸、處理和結果分析中的應用,使評估經常化、自動化、智能化。特別要注重信息導航與實時評估,使教學過程能自動朝教學目標演進。 (8)教育管理的「信息化」。以績效為價值取向改革教育管理模式;注重現代信息技術在教學常規管理、人事管理、工資管理、檔案管理、設備管理中的應用。 (9)教師素質的「信息化」。要注重培養教師的信息素質,提高其運用信息技術進行教育教學的能力。

❷ 小學學校信息化工作計劃

光陰迅速,一眨眼就過去了,我們又將接觸新的知識,學習新的技能,積累新的經驗,是時候認真思考計劃該如何寫了。相信大家又在為寫計劃犯愁了?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小學學校信息化工作計劃,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學學校信息化工作計劃1

一、指導思想

以教育信息化建設為主線,加強學習,積極探索在新課程理念下的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整合的課堂教學。在具體教學中,著力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打造學生終身學習的平台,使學生成為信息時代的合格公民。

在教學中,結合上學期工作中的得與失,全面落實學校的教學工作計劃,在培養學生做信息時代合格公民的同時,滲透德育工作。認真學習新課程標准,制定好各年級教學進度表,加強學習,進一步提高自身素養,用全新的教育理念指導自己的教學工作,讓教育新理念真正滲透在每一堂課中。

二、主要工作

1、加強學校電腦及所負責機器的管理。學期初集中整理好所有機房、備課室及教室的電腦、列印機、復印機等,隨時發現問題盡自己的能力隨時解決。

2、加強自身建設,在確實完成好常規的教學任務的前提下,不斷加強學習,努力提高業務水平與工作效率,增強合作意識、奉獻意識、創新意識,積極聽課,學他人之長,補自己之短,並做好聽課記錄。

3、積極參與20xx年陽泉市中小學電腦製作活動。輔導學生電腦繪畫,爭取獲得省市獎項。

4、保質保量完成教學任務。本學期要對學生的實際操作技能做進一步的提高,努力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提高學生獲取信息的能力。另外,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精心安排學習內容。

5、合理利用博客,做好教學反思,在反思中求進步。另外,引導學生利用博客進行討論。

6、對於學校的大型活動積極參與,尤其是本學期的慶六一活動,積極完成學校分配的任務,對多媒體的操作積極參與。

三、工作中應注意的問題

1、學生自身素質的提高。通過網路,倡導學生做信息時代的合格公民,文明上網,團結合作,創新求異,使學生加強自身道德修養。

2、加強機房管理,保證設備不被損壞,培養學生愛護公物的意識。在上、下課紀律中反復強調,使每個學生都能自覺遵守,有秩序的上、下課。

3、盡可能幫助其他老師掌握操作多媒體的能力,在完成日常教學任務的同時,幫助年齡大的教師完成課件製作。

4、合理利用時間,把教學工作和復印列印工作安排好順利完成各方面的任務。

小學學校信息化工作計劃2

一、教材分析

因現代信息技術已在社會各個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改變了人們的工作、學習和生活方式。並且信息技術進入學校,正在對教育觀念、教學思想、教學模式、學習方式、評價體系的變革產生極大的影響。教材的編寫力求體現先進的教學理論和學習理論,要求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做到:

1、掌握信息技術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包括:信息技術基礎、信息的獲取、信息的處理、信息的組織與發布、信息技術的應用等。

2、在應用的過程中,讓學生去體驗與人合作、表達交流、尊重他人成果、平等共享等新的理念;樹立信息安全與法律意識;培養判斷、發展和創造性思維能力;提高發現、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3、以任務驅動,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學會有目的的選擇和應用信息技術這一有效的工具,進行各門學科的學習,探索信息技術與其他學科課程整合的方法和途徑,培養應用信息技術進行學習和工作的能力。

4、改變學習方式。在學習的過程中要利用網路有效地獲取信息,學會識別信息的真實性,形成自主探索的研究性學習方式。

二、基本目標

計算機是一門集信息科學常識和常用信息技術一體的必修課程。它依據學生的認知規律、心理特徵及社會實際需要,以信息素養的培訓為目標,以信息技術的學習與應用為主要內容。通過學習與應用,增強學生的信息意識,樹立正確的科學態度,了解信息技術對社會的影響,樹立正確的使用信息技術的安全意識和責任感,培養學生應用信息技術進行學習和工作的能力與可持續發展的能力,為終身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三、教學要求

(一)中年級教學要求

1、在信息技術與其他學科整合的學習過程中,讓學生受到熱愛祖國,熱愛中國,熱愛社會主義的教育;從了解革命戰爭的艱苦,到今天信息化社會,讓他們懂得幸福生活來之不易;學習革命前輩的遠大志向和獻身精神,從小樹立為祖國刻苦學習的思想;繼承和發揚艱苦奮斗的優良傳統,受到尊敬師長、關愛他人、助人為樂的社會主義思想;品德教育,培養熱愛科學,勇於實踐和創新的精神,培養環境保護意識和社會責任感。陶冶愛美的情趣以及能適應現代科技化的社會,做一代中華民族的接班人。

2、培養學生以上所說的基本素養以外,也要求學生能掌握本冊的基本知識點,主要從以下幾點談起:

(1)正確使用計算機的基本常識與機房守則。

需要學生掌握機房裡的一些基本守則和如何正確使用計算機注意的問題。如:學生不能隨便自己動手插、拔電源,使用計算機時保持正確的操作姿勢;機房裡不能吃東西、喝水,不打鬧,使用鍵盤和滑鼠時不要過分用力,不隨意走動,不隨意帶入軟盤和光碟等等守則。應該讓學生從小學會講究衛生,學會愛護公共財產的良好行為習慣。

(2)了解了這些基本的常識,應讓學生掌握基本的知識點。

3、三年級學生應該學會使用計算機的正確方法,能初步的使用鍵盤到記住鍵盤上的各個鍵位;學會使用幫助信息,主要養成小學生發現信息技術的優越性,培養好奇心,使他們熱愛這門課程的興趣。

4、四年級學生應該熟練用漢字寫字,可以使用計算機寫日記、文章等等。四年級學生打字的速度有一定的要求,要求他們提高打字速度。

(二)高年級教學要求

信息技術與其他學科整合的學習過程中,讓學生受到熱愛祖國,熱愛中國,熱愛社會主義的教育;從了解革命戰爭的艱苦,到今天信息化社會,懂得幸福生活來之不易;學習革命前輩的遠大志向和獻身精神,從小樹立為祖國刻苦學習的思想;繼承和發揚艱苦奮斗的優良傳統,受到尊敬師長關愛他人,助人為樂的社會主義思想,品德教育,培養熱愛科學,勇於實踐和創新的'精神培養環境保護意識和社會責任感。陶冶愛美的情趣以及能適應現代科技化的社會,做一代中華民族的接班人。

高年級已經具備了計算機的基本使用守則及方法,也有了一定的寫字速度,所以在這個基礎上,要求學生掌握一些技能知識。

(1)五年級學生會給自己一個收藏自己文件的文件夾,通過收藏或查找他們自己認為有意義的、有價值的或喜歡的材料與圖畫,以便提高語文知識與美術能力。製作出生動有趣的動畫作品。

(2)六年級要求掌握啟動LOGO軟體,使用它可以很方便地畫出各種美麗的圖形。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不僅要求學生掌握這些基本的知識點,而且更重要的是學會學習、學會知識的應用。

四、創新能力的開發與培養

信息技術的可利用性是以任務驅動,在完成信息技術最基本的任務過程中,引導學生有目的的選擇和應用信息技術這一有效的工具,進行各門學科的學習,探索信息技術與其他學科課程整合的方法和途徑,並在學習生活實踐中提高他們的理解能力。結合信息技術這一工具,指導學生學習與語文作文有關的資料,提高他們語文知識,陶冶情操,培養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的良好行為;利用畫圖這一工具培養學生的愛美情操,培養他們的審美能力及強烈的藝術感。在學生質疑的基礎上,讓他們提高有價值的、富有啟發性的問題。更應該養成學生互幫互助的合作學習,通過討論問題、發現問題讓學生體驗到合作學習的愉快感。培養利用信息技術進行學習和工作的能力。

學會能用信息技術解決實際問題,形成自主探索的研究性學習。培養學生信息技術的意識和應用技能,具備21世紀信息時代的生存和挑戰能力,用信息技術這把新鑰匙打開科學和智慧的大門。

小學學校信息化工作計劃3

一,指導思想

繼續堅持以"XX"的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為教育教學服務為中心,圍繞學校主動發展的中心工作,加強科學管理,加強隊伍建設,加強網路應用,力求特色,注重實效,為創建信息化實驗學校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主要措施

1、建立校園網繼續優化硬體資源的配置

各辦公室配備多媒體電腦,接入網際網路。

建立校園網、配備伺服器,建立學校網站,各教研組建立獨立網頁,鼓勵教師通過學校網站建立教學日誌,有條件的建立個人網站。

通過學校網站bbs加強師生交流、教師與家長的溝通,建立起師生家長三方互動平台。

逐步推動班班通工程,每個班級都要有寬頻接入介面,教師可以利用筆記本電腦在教室上課。

2、繼續加強師生信息素養的培養

結合學校拓展性課程的開發和建設工作,加強學生電子報刊的培訓,以此為平台,大力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和拓展學生的應用信息技術的能力。

繼續開展教師信息技術培訓。分類型,分階段對教師開展信息技術培訓,採取"大集中,小分散,勤輔導,促滾動"策略進行信息技術的指導,特別是青年教師的培養放在首位。

充分挖掘各科室有信息技術特長教師的潛力,發揚同伴互助的精神,營造一種互幫互學的良好氛圍,潛移默化,讓信息技術深入人心。

3、加大計算機及其校園網路的應用

加大宣傳力度,轉變教師頭腦中固有的觀念,強化信息技術應用意識。

搭建平台,與校本教研活動,教研組特色建設,網路備課等活動密切聯系起來,分年齡段,明確提出使用校園網路的要求,為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做好技術服務工作。

建立校園辦公系統,逐步推行無紙化辦公,搭建網路辦公平台,實現通知發布,公文流轉,教務管理,人事管理,校產管理等方面的電子化。

4、加強教育信息化管理隊伍梯隊建設

管理隊伍建設是本學期以及下學期的工作重點之一,首先要加強現有網路管理員和計算機房管理員的管理與培養,明確管理職責,切實發揮管理職能,樹立強烈的服務意識,要管的合理,管的有效,讓老師和學生滿意。

創造學習和嘗試的機會,讓熱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老師能夠參與到管理工作中來,充分發動年級組,備課組年青教師的積極性,發現和培養一批有技術開發潛力,有一定管理能力的老師,建設一支教育信息化管理梯隊。

小學學校信息化工作計劃4

一、學情分析

本屆五年級29人,他們正處於思想形成的重要時期,求知慾強,雖然在家沒接觸過電腦,但學習興趣很高,都渴望學到很多信息技術知識。為此,這學期,教師要加強電腦知識的教學,大力提高教學質量。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共12課,其中一單元7課,二單元5課。教材編排上注重了一下特點:

1、滲透了新課程改革的理念。

2、注重創設高度真實的學習情景。

3、注重對相關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教育,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教材設置主要包括:閱讀與思考:學習目標:學習與探究,實踐與創新,我的收獲。

教學重點:

1、多媒體演示文稿的製作方法和技巧。

2、掌握幻燈片背景的設置方法。

3、了解信息技術對生活和學習的影響和信息安全知識。

教學難點:

1、通過玩電腦,使學生感受高科技的魅力和樂趣,使學生樂於學習。

2、養成良好的信息安全知識和信息安全防範習慣。

三、教學目標

1、了解多媒體演示文稿的基本構成元素,並掌握製作方法。

2、通過游戲活動,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習慣和能力。

3、了解信息技術對生活和學習的影響和信息安全知識。

4、能熟練打字,會一些常用命令。

5、通過玩電腦,使學生感受高科技的魅力和樂趣,使學生樂於學習。

6、養成良好的信息安全知識和信息安全防範習慣。

四、教學措施

1、利用空閑時間,及時檢修電腦,提高課堂效率。

2、組織信息技術課外興趣小組,培養特長生。

3、認真備課,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方法。

4、積極和其他學科溝通,積極研究學科整合。響應新課標要求。

5、公平對待每一個學生,多鼓勵,少批評。

6、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小組合作交流學習。

小學學校信息化工作計劃5

一、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落實上級文件精神,緊緊圍繞上級關於學校教育信息化建設指導意見和學校發展規劃,堅持以為課堂教學服務、為學校管理服務、為廣大師生服務為指導思想。以創建教育現代化為契機,強化職能和職責意識,不斷整合、優化、開發教育資源,完善校園網路等系列工作,加強信息化工作的協調力度,提高常規管理的工作水平。

二、工作思路:

根據學校現狀,並結合當前教育現代化的契機,本學期的工作堅持「以建為主、以用為本」的思路,以信息技術與學科的整合為抓手,充分發揮網路的服務和教育功能。讓現代教育技術在學校教學實踐中的運用走上一個新的台階;逐漸建立並執行各項有效的管理制度;在維護好現有資源的前提下,加強管理建設,以便高效的利用有效資源為學校教育服務;主動做好學校教學服務工作,以更好高效服務教學。

三、工作重點及實施措施:

(一)校園信息化建設方面。

1、實施校園網基礎設施擴容。在學校現有網路、數字化設備的基礎上,構建三條主幹網路,建設中、小學安全可靠的區域網。採用有線網和無線網相結合,覆蓋校園每個角落。

2、啟動數據資源平台基礎建設。協助中小學各部門,開展校園學校資源庫系統建設,為師生教學、學習和專業發展提供服務。

3、做好「兩平台」工作,研究制定了有效的管理機制,廣泛徵集教育信息資源庫素材,發動全校教師共建共享教育資源,建設本校有特色的教育資源庫。

4、加強信息化的培訓工作。隨著我校辦學規模的不斷擴大和教育教學的需要,電教設備的數量還會增加,電教設備的正確使用成為重中之重。我們將通過培訓、講座等形式對廣大教師進行培訓提高,促進信息化與學科教學的深度融合。

5、認真做好學校大型活動的攝、采、編工作及光碟的刻錄,並做好資料的保存工作。

(二)日常管理和設備維護方面。

1、加強信息化管理隊伍建設,組織積極參加各種培訓和技能提升活動,不斷提高工作責任心和服務水平,建立一支技術素質硬、服務意識強的技術隊伍,全面扎實完成信息化管理各項工作。

2、積極健全和完善信息安全、監控、安全保護等規章制度,使信息中心的內部管理進一步制度化、規范化,杜絕網路信息安全隱患,確保網路暢通,更好地服務於我校的教育教學工作。

3、加大對信息技術設備和網站建設的管理力度,進一步做好網路中心常規管理工作,分工合作,責任到人,提高管理效率。對信息技術設備堅持定期檢查,做好計算機機房的維護和管理,對信息技術設備的故障,做到隨報隨修,保證學校信息化設備正常運行。

4、完成教室多媒體的安裝和教師多媒體技術的培訓。積極配合各部門的工作,做好公開課課件製作,對科室部門及教師在網路操作和多媒體教學中碰到的問題做好耐心指導。

5、加強一體機、電腦、電子白板的日常管理工作。

四、工作時間安排:

9月份:

1、討論制定學期教育信息化工作計劃,制定各類相關計劃、方案。

2、各專用教室對本室帳目、電教資源登記,各類管理制度進行更新修訂,製作學校各項統計記錄、表冊。

3、檢查各室儀器使用配備情況,保證新學期各室正常使用。

4、組織教師參加每月的兩平台技術培訓。

10月份:

1、組織教師參加每月的兩平台技術培訓。

2、積極配合教務處,要求教師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進行優質公開課。

4、組織參加省、市多媒體教育軟體比賽。

5、電教設備的維護、保養等檢查工作。

11月份:

1、組織教師進行電子白板應用培訓活動,提升教師多媒體應用水平,充分利用網上資源,提高教師業務能力。

2、積極配合上級部門,認真做好信息化檔案的再整理工作。

3、組織教師參加每月的兩平台技術培訓。

12月份:

1、組織教師參加每月的兩平台技術培訓。

2、教師電教設備使用情況調查,學校電教管理情況調查。

3、整理學校電教檔案,資料及其它電教相關教育教學資料,整理資源庫。

1月份:

1、電教設備的維護、保養等檢查工作。

2、撰寫本學期信息化工作總結。

❸ 什麼是學校信息化

近年來,現代信息技術在學校教育各個領域愈來愈被廣泛應用,教育信息化正進入快速發展時期。由於政府的重視,部分學校的硬體建設速度超過軟體建設速度,每個教師擁有了夢寐以求的手提電腦,每間課室安裝了多媒體教學平台。從個別的電教室到完整校園網的建立以及城域教育網的迅速興起,這種趨勢使得教育信息化的課題擺在學校發展的重要日程上。

華東師范大學祝智庭教授認為,教育信息化應被看作為一個過程,其主要特點是在教育過程中廣泛應用以電腦多媒體和網路通訊為基礎的現代化信息技術。本文試圖從實踐的角度,圍繞觀念、素養、方法三方面,闡述教育信息化過程中各階段的特徵及相應措施,為制定確實可行的信息化實施方案提供較為有力的論證。

一、信息化的准備

現代教育信息化准備階段,以硬體建設為基礎,以現代教育觀念的形成、信息化教學的逐步呈現為其主要特徵。這一過程中,各學校不斷改進教學手段,提倡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整合,多媒體技術在課堂上開始展現出強大的功能與魅力。雖然教學過程中還不能普遍使用電腦多媒體技術,但是局部的信息化教學以全新的手段和狀態,從以下幾個方面為教育信息化打下了基礎:

●開設信息技術課程。包括:電腦室的建設與管理;電腦科組的成立;學會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創新的課程目標與理念;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方式、方法的研究與實踐;學科評價的初步探索等。受社會經濟發展的限制,這一階段的信息技術教學,尚未充分考慮教學信息化的實際需要,信息技術還不能迅速成為一門求知的工具,學生們在為將來而學。

●局部信息化教學。關於信息化教學的概念,專家們尚未有統一的定論。更多的一線教師傾向於把信息化教學(局部的)作為一種通過對多媒體技術的「利用」,增強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效率的「手段」。這一時期,電教室的建設與管理是重點,教師們在這里主要進行研討課活動,並且積累、推廣了大量信息化教學的經驗。同時,隨著整個社會信息化進程的加快,學校在網站建設、電子備課方面也取得進展,綜控室的建設得到加強。通過與城域教育網的互聯,學校獲取外界信息、加強信息交流的能力大大提高。

●教師隊伍培訓。學校電腦科組成立後,專業電腦教師逐步取代業余電腦老師。以電腦科組為骨乾的電教小組在校本培訓方面花了很大的功夫。他們在研討課中讓其他教師「眼見為實」,大力倡導以電腦為基礎的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帶頭將學校融入信息社會之中,形成教育信息化的觀念。學校以「培訓班」的形式,使得多數教師逐步達到國家現行的「中級」水平,即能掌握一般教學應用軟體並具備獲取、分析和加工信息的能力。但是,由於硬體建設的滯後,多數教師非常無賴地將「中級」證書作為評定職稱的依據,而且因為不能迅速地學以致用,導致了重復培訓。

●分步建設,循序漸進。由於國家的倡導,學校盡管財力有限,仍然竭盡全力加強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在網路硬體建設未完成之前,我們的工作還不能稱為完整意義上的信息化實施,靠移動盤實現信息與知識的慢速共享,還只能叫機械化。這種艱難的探索,客觀上強迫學校形成了一種超前意識,為了不搞重復建設,充分利用、開發有限資源,必須尋找理論與技術的支撐。這樣,為迎接教育信息化的春天,讓校園網從一開始就發揮最大的效益,信息化的領導意識、網路管理人才以及信息化實施能力已經初步具備。

二、信息化的實施

校園網的建成,是信息化工程進入發展時期的標志。除了校園網,學校內的廣播系統、通訊系統、電子閱覽系統等也必須具備,以便形成信息化基礎設施的系統工程。對學校而言,這項系統工程將逐步改變傳統校園的含義,它可以實現教師去集體備課室的零距離,可以第一時間讓學生了解印度洋海嘯或者伊拉克戰爭,大大增強校園的開放性。如何應用校園網的強大功能,成為信息化進程中要縝密規劃的第一個方案。我們要以培養創新人才為目標,堅持教育本位;要從實際需要出發,堅持應用與開發(二次)相結合,不能想要什麼,就買什麼,擴大教育成本;要樹立全局觀念,將信息化作為改革的目標,把改革作為信息化的動力。

●教學信息化

教育信息化首先是教學信息化,校園網的第一功能是在教學中的應用。發展階段的重、難點都是教學信息化應用策略的研究與實踐。首先,學校可以借鑒推普工作的做法,要有相關制度要求教師在實踐中「必須用」。其次,加強研究,解決「怎樣用」。這方面已有經驗積累,但遠遠不夠。我們還要結合課程改革,進一步探討信息化教學的各種方法,特別是研究學的方法,始終把學生擺在主體位置,避免把多媒體平台變成教師的替身,努力為學生創設自由探索的學習環境,只有這樣才能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實現教育創新。再次,構建管理平台,依靠校園網,優化備課、檢查、評價等常規管理,其目的是通過網路化減輕以往工作的繁瑣,讓教師們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開展教學研究。

●資源庫的建設。信息化的核心在於資源共享。針對實際工作的分工或者應用的需要,資源庫應該既容易儲存又便於檢索、下載。比如,根據課堂教學需要,我們可以組織教師,以備課組為單位,有計劃、分階段地將所有課程的教學教案或電子教案、試題設計、教學方法等,分章分節地開發出來(當然也可以部分購買),進行系統儲存。然後,通過專業管理員的培訓指引,教師要能夠在數秒鍾的時間內檢索、下載到所需信息資源。這個過程中,要作重解決三個問題。第一,繁重的錄入工作不可避免,必須發揮集體的力量合作完成,不能好高騖遠,也不能一蹴而就。第二,討論撰寫教案重要還是研究教法重要。筆者認為,教師的主要任務是不斷地改進教學方法,所需要的教案可以從資源庫中下載並加以更正,把時間用來撰寫教學後記更有價值。當然,三年以下教齡的教師除外。第三,利用互動中產生的信息資源完善資源庫。比如「更正的教案」是否應該取代原有教案?或者同類教案並存,以供選擇?我們可以採用「管理+專業+研究」的策略,以科組為單位決定取捨。這樣,「建設」的「過程性」就體現出來,說明資源庫是在利用中不斷充實完善的。

另外,在建設資源庫的同時,我們要將網站、資料室以及文學社等部門重點加以整合,避免重復建設和資源浪費。還要完善學校管理、德育、科研、後勤等相關信息資源的建設,樹立全新的資源觀,做好長遠規劃,為信息化實施提供能源寶藏。

●管理信息化

信息化的關鍵還是管理。一是對系統和設備的管理,二是管理信息化。前者的目標是確保信息渠道的暢通,包括關鍵功能室、安全、故障、效率、網線、以及IP地址、郵箱等的管理。如果渠道不暢通,整個系統就會變成聾子的耳朵。學校需要改變以往「場室管理」的做法,靠專業人員組成得力的機構,按特殊崗位重新分工。後者的目標是高效與創新。如何保證學校管理層的信息第一時間傳遞給每個部門或者每個師生,或者又怎樣第一時間收集到下邊的信息,這就需要依靠校園網構建一個管理平台。網路下的管理,僅僅具備服務意識是不夠的,還需要技術支撐。學校領導只有參加培訓,才能進一步了解校園網的功能與作用,才能建好並用好這個平台,才能制定、落實相關可行的制度。信息化過程中,整個管理機制終將發生變化,諸如通知的發布、文明班評比以及教師績效考核等。我們要堅持管理與應用結合,應用與評價掛鉤。只有這樣,才能加快信息化步伐。

三、信息化展望

展望未來,可以減少信息化的彎路。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校園網將成為教育的中心,校園將更加開放,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將通過網路實現統一,為人類的終身教育提供美好前景。那時,信息技術將與「衣、食、住、行」並列,信息技術教育將「從娃娃抓起」,成為必修課;社會普及程度極高,包括家長學校的課程都將以信息化為主;教師培訓的難度、規模會更大,教師職業的地位、整體競爭力將大大提高;甚至可以預見,全社會教育體制也會隨之改變。

所有這些告知我們,學校信息化進程必須走在社會的前邊,信息化過程中的學校教育改革是全面性、革命性的。站在信息化的門口,讓我們繼續以人的發展為目標,精心規劃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實施方案,做信息社會的排頭兵吧。

❹ 校園信息化軟體產品主要有哪些

KANKAN AI 智慧校園解決方案
主要場景為:到校、離校、食堂、陌生人、辦公區門禁等

系統比如說,校園人臉識別「無感」考勤、智慧控電、幼兒園晨檢機等等

展開說還是很多的,拿無感考勤舉例,學校使用人臉識別攝像頭,上學的時候,學生經過攝像頭時會自動抓取學生信息,老師手機端就可以實時查看學生考勤信息,家長也會收到消息,老師可以一鍵生成考勤報表

❺ 智慧校園的信息化建設包括哪些方面

智慧校園信息化就建設包括很多方面,比如學校方面的教務管理系統、考勤系統、走課排版、校園繳費、課堂答題學籍管理等等;家校互動,學生成長記錄、、
支付寶做的還挺不錯的,可以參考下

❻ 中小學智慧校園包含哪些項目

中小學智慧校園由學校自媒體平台、三網合一PC端網站、校園網路空間、家校互通平台、在線課堂、教務管理、招生報名系統,選修課管理系統、社團管理系統、校園0A系統,校園生活服務工具、校本資源庫、在線組卷等內容模塊構成,可以提升學校信息化的統一管理服務,協助學校創建和諧智慧校園。藉助智慧校園平台可以幫助學校解決PC端時間、地點、設備、網路的限制,協助學校更方便地進行管理、溝通、品牌宣傳等。

❼ 中小學學生學籍信息化管理基本信息規范的內容

前 言. 1
中小學學生學籍信息化管理基本信息規范. 2
1. 范圍. 2
2. 規范性引用文件. 2
3. 數據結構概述. 2
3.1. 基本數據結構. 2
3.2. 數據表格說明. 3
3.3. 數據類型定義. 4
4. 主管單位信息模型. 10
5. 學校信息模型. 11
6. 班級信息模型. 12
7. 學生信息模型. 12
參考文獻. 18 本規范定義了中小學學生學籍管理中涉及入學、轉學、借讀、休學、復學、升級、畢業、綜合素質評價、學業考試、獎勵、處分等管理工作所需的基本信息,包括:主管單位信息、學校信息、班級信息和學生信息等。以促進全國范圍內學籍管理信息的共享。
本規范建立了主管單位信息模型、學校信息模型、班級信息模型和學生信息模型,並且規定了這些信息模型中數據的多值性、約束性和數據類型等屬性。本規范沒有對學籍管理信息系統的資料庫設計進行定義。
本規范遵照《教育管理信息化標准》和《教育管理信息系統互操作規范》CELTS-40 WD1.0,結合中小學學生學籍管理的實際需要制定。 中小學學生學籍信息化管理基本信息規范
1.范圍
本規范適用於我國中小學學生學籍管理。
2.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本規范的引用而成為本規范的條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隨後所有的修改單(不包括勘誤的內容)或修訂版均不適用於本規范,然而,鼓勵根據本規范達成協議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適用於本規范。
l GB/T2260《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代碼》
l GB/T2261《人的性別代碼》
l GB/T2659《世界各國和地區名稱代碼》
l GB/T3304《中國各民族名稱羅馬字母拼寫法和代碼》
l GB/T4761《家庭關系代碼》
l GB/T4762《政治面貌代碼》
l GB/T4766《婚姻狀況代碼》
l GB/T4767《健康狀況代碼》
l GB/T4881《中國語種代碼》
3.數據結構概述
3.1.基本數據結構
本標准中結構化數據使用層次模型。數據元素中可以含有數據元素。在頂級,數據元素通常叫做一個類。為了清楚表明每種數據元素在這個層次框架中的位置,在頂級之下的每級名稱前都用一個豎線,兩個破折號表示。
下表為這種層次表示法的示例。 層次級 表格描述 類別-層次中的頂級 數據元素 層次中的第一級 |--數據元素 第一級的下一級 |--|--數據元素 第四級的上一級 |--|--|--數據元素 層次的第四級 |--|--|--|--數據元素 3.2.數據表格說明
下面介紹表格中每列標題的含義:
名稱
數據元素名。
含義
數據元素的語義。
多值性
該列標明數據元素或數據類是只有一個值(S),還是可以有多個值。如果它可以取多值,還要進一步標明這些值是有序的(+),還是無序的(*)。
約束性
對於學籍管理系統中的各種數據來說,是否提供對這些數據元素的支持,支持到什麼程度,稱為對該數據元素的約束性。約束性有三個層次:
a) 必須的
必須的意味著學籍管理系統必須要支持這個數據元素,本規范用「M」表示。
b) 可選的
可選的意味著某個學籍管理系統的實現可以不支持這個數據元素,本規范用「O」表示。
c) 擴展的
本規范不描述擴展的數據元素,某個學籍管理系統可以根據系統應用需要擴展一些數據元素。
數據類型
數據元素的值必須採用本列定義的格式,或者為一個字元串,該字元串可以被
轉換為所定義的格式。
3.3.數據類型定義
標准整型變數 Integer
-2147483648 到 +2147483647的整數。
標准實型變數 Decimal
一個帶符號的允許小數點的實型數,在前面沒有「-」號時為正。示例:「2」、「-2」和「2.2」。
標准標識 Identifier
不包括空格、逗號和非可視字元的數字-字元串,最大長度255。
標准短字元串 String255
由ASCII 碼組成的長度小於255 的字元序列。
標准長字元串 String4096
由ASCII 碼組成的長度小於4096 的字元序列。
標准日期變數 Date
格式為「YYYY-MM-DD」,例如:2006年11月12日為「2006-11-12」。
標准時間變數 Time
格式為「YYYY-MM-DD HH:MM:SS」例如:2006年11月12日23時32分15秒為「2006-11-12 23:32:15」 。
標准二進制變數 Binary
為二進制數據類型,例如:照片。
標准關鍵字 Vocabulary
DM—SZDLB 《學校所在地區類別代碼》 代碼 名稱 1 城市 2 縣鎮 3 農村 DM—SZDJJSX《學校所在地區經濟屬性代碼》 代碼 名稱 0 非貧困縣 1 國家級貧困縣 2 省級貧困縣 DM—XXBB《學校辦別代碼》 代碼 名稱 1 教育部門和集體辦 2 社會力量辦 3 其他部門辦 9 其他 DM—XSLB《學生類別代碼》 代碼 名稱 00 普通學生 10 隨班就讀學生 11 視力殘疾學生 12 聽力殘疾學生 13 智力殘疾學生 19 其他隨班就讀學生 DM—BJLX《班級類型代碼》 代碼 名稱 10 普通小學班 11 民族小學班 12 小學復式班 13 小學教學點班 14 小學特長班(文體藝智等班) 15 小學視力殘疾班 16 小學聽力殘疾班 17 小學智力殘疾班 20 普通初中班 21 民族初中班 22 初中復式班 23 初中教學點班 24 初中特長班(文體藝智等班) 25 初中視力殘疾班 26 初中聽力殘疾班 27 智力殘疾班 40 普通高中班 41 民族高中班 42 高中特長班(文體藝智等班) DM—XX《血型代碼》 代碼 名稱 0 未知血型 1 A 型 2 B 型 3 AB 型 4 0 型 5 其他血型 9 未定血型 DM—GATQ 《港澳台僑外代碼》 代碼 名稱 0 無 1 歸僑 2 華僑 3 僑眷 4 港澳 5 台胞 6 外籍華人 7 華籍外人 8 非華裔外人 9 其他 DM—KSFS《考試方式代碼》 代碼 名稱 1 筆試 2 口試 3 考查 4 操作 5 網上考試 9 其他 DM—KSLB《考試類別代碼》 代碼 名稱 1 正常考試 2 國家統考 3 選拔考試 4 競賽考試 5 會考 9 其他 DM—JLJB《獎勵級別代碼》 代碼 名稱 10 國家 20 省級 21 教育部 22 中央其他部委 23 省(自治區、直轄市)級 30 省級部門、地(市、州、盟)級 31 省級教育行政部門 32 省級其他部門 33 地(市、州、盟)級 40 地( 市、州、盟)級部門、縣級 41 地級教育行政部門 42 地級其他部門 43 縣級 50 縣級部門、鄉(鎮)級 51 縣級教育行政部門 52 縣級其他部門 53 鄉(鎮)級 60 學校級 70 國外 DM—XSHJLB《學生獲獎類別代碼》 代碼 名稱 1 學科獲獎 2 科技獲獎 3 文藝獲獎 4 體育獲獎 5 綜合獲獎 6 社會工作 7 公益事業 9 其他 DM—CFMC《處分名稱代碼》 代碼 名稱 1 警告 2 記過 3 嚴重警告 4 留校察看 5 勒令退學 6 開除學籍 9 其他 DM—RXFS《入學方式代碼》 代碼 名稱 1 普通入學 2 民族班 3 體育特招 4 外校轉入 5 恢復入學資格 9 其他 DM—XSLY《學生來源代碼》 代碼 名稱 1 正常入學 2 借讀 9 其他 DM—JDFS《就讀方式代碼》 代碼 名稱 1 走讀 2 住校 3 借宿 9 其他 DM—JYJG《教育結果代碼》 代碼 名稱 1 畢業 2 結業 3 未結業 4 肄業 DM—YDLB《學籍異動類別代碼》 代碼 名稱 01 留級 02 降級 03 跳級 04 試讀 11 休學 12 復學 13 停學 14 保留入學資格 15 恢復入學資格 16 恢復學籍 17 取消學籍 21 轉學(轉出) 22 轉學(轉入) 31 退學 33 開除學籍 32 勒令退學 51 正常死亡 52 非正常死亡 99 其他 DM—DJFS《等級分數代碼》 代碼 名稱 A A級 B B級 C C級 D D級 E E級 DM—LDRKZK《流動人口狀況代碼》 代碼 名稱 1 流動人口 0 非流動人口 DM—DSZN《獨生子女狀況代碼》 代碼 名稱 1 獨生子女 0 非獨生子女 DM—MZZZX《民族自治縣狀況代碼》 代碼 名稱 1 民族自治縣 0 非民族自治縣 DM—XSZCZK《學生注冊狀況代碼》 代碼 名稱 2 未按時注冊 1 注冊 0 未注冊 DM-XJBDCLZT《學籍變動處理狀態代碼》 代碼 名稱 2 正在處理 1 處理完畢 0 未處理 4.主管單位信息模型
主管單位信息模型是學校上級主管部門的數據模型。一般為各級教育行政部門或者其他單位。 名稱 含義 多值性 約束性 數據類型 |--主管單位代碼BureauCode 學校主管部門(教育廳、教委、教育局等中小學的上級主管部門)的唯一標識 S M Identifier |--主管單位名稱BureauName 指學校主管單位標准名稱,與公章一致 S M String255 |--所在地行政區劃碼LocationCode 參見GB/T2260《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代碼》 S M Identifier |--主管單位地址BureauAddress 指包括省(自治區、直轄市)/地(市、區)/縣(市、旗)/鄉(鎮)/街(村)的詳細地址 S M String255 |--所在地區類別碼LocationCode 參見DM—SZDLB《所在地區類別代碼》 S O Vocabulary |--所在地經濟屬性碼LocationEconCode 參見DM—SZDJJSX《所在地經濟屬性代碼》 S O Vocabulary |--所在地民族屬性LocationFolkCode DM—MZZZX《民族自治縣狀況代碼》 S O Vocabulary |--郵政編碼PostalCode 指學校主管單位所在地的郵政編碼 S O String255 |--聯系人 DutyPerson 學校主管單位的聯系人 S M String255 |--聯系電話 Telephone 學校主管單位的聯系電話 S M String255 |--傳真電話 Fax 學校主管單位的傳真 S O String255 |--電子信箱 Email 學校主管單位的電子郵件信箱地址 S O String255 |--主頁地址HomePageUrl 學校主管單位主頁地址 S O String255 5.學校信息模型 名稱 含義 多值性 約束性 數據類型 |--學校代碼SchoolCode 學校的唯一標識 S M Identifier |--所屬主管單位代碼BureauCode 學校主管部門(教育廳、教委、教育局等中小學的上級主管部門)的唯一標識 S R Identifier |--學校名稱SchoolName 指學校的標准名稱,與公章一致 S M String255 |--學校地址SchoolAddress 指包括省(自治區、直轄市)/地(市、區)/縣(市、旗)/鄉(鎮)/街(村)的詳細地址 S M String255 |--所在地行政區劃碼LocationCode 參見GB/T2260《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代碼》 S M Identifier |--學校校長SchoolMaster 校長的姓名 S O String255 |--建校年月EstablishmentDate 指最初建校年月 S O Date |--學校辦別碼SchoolHostCode 參見DM—XXBB《學校辦別代碼》 S M Vocabulary |--學校類別碼SchoolTypeCode 參見DM—XXLB《學校類別代碼》 S O Vocabulary |--所在地區類別碼LocationTypeCode 參見DM—SZDLB《所在地區類別代碼》 S O Vocabulary |--所在地經濟屬性碼LocationEconCode 參見DM—SZDJJSX《所在地經濟屬性代碼》 S O Vocabulary |--所在地民族屬性LocationFolkCode DM—MZZZX《民族自治縣狀況代碼》 S O Vocabulary |--主教學語言碼FirstTeachLanguage 參見GB/T4881《中國語種代碼》 S M Identifier |--輔教學語言碼SecondTeachLanguage 參見GB/T4881《中國語種代碼》 S O Identifier |--郵政編碼PostalCode 指學校所在地的郵政編碼 S O String255 |--聯系電話 Telephone 學校聯系電話 S M String255 |--傳真電話 Fax 學校傳真 S O String255 |--電子信箱 Email 學校聯系人的電子郵件信箱地址 S O String255 |--主頁地址HomePageUrl 在互聯網上的主頁地址 S O String255 6.班級信息模型 名稱 含義 多值性 約束性 數據類型 |--學校代碼 SchoolCode 班級所屬學校的唯一標識 S M Identifier |--班級代碼 ClassCode 班級的唯一標識 S M Identifier |--班級名稱 ClassName 班級的名稱,例如:99屆1班 S M String255 |--建班年月 EstablishmentDate 班級創建時間 S O Date |--學制 SchoolingLength 接受學歷教育在校學習完成學業規定的年限,單位:年 S M Integer |--班級類型碼 ClassTypeCode 參見DM—BJLX《班級類型代碼》 S M Vocabulary |--班主任名稱 ClassMasterName 班主任的姓名 S O String255 7.學生信息模型 名稱 含義 多值性 約束性 數據類型 |--班級代碼 ClassCode 學生所屬班級的唯一標識 S M Identifier |--學籍號 StudentCode 學生的唯一學籍標識 S M Identifier |--學號 StudentNo 學校自編 S O Identifier |--姓名 Name 在公安戶籍管理部門正式登記注冊、人事檔案中正式記載的本人姓氏名稱 S M String255 |--姓名拼音 SpellName 姓名全稱的漢語拼音,用空格間隔每個漢字的拼音 S O String255 |--曾用名 UsedName 指曾經正式使用過的姓名 S O String255 |--入學年月 EnrollmentDate 入學年月 S M Date |--學生類別碼 StudentTypeCode 參見DM—XSLB《學生類別代碼》 S M Vocabulary |--身份證號 IDNo 學生的身份證號或預留的身份證號 S M Identifier |--性別碼 GenderCode 參見GB/T2261《人的性別代碼》 S M Identifier |--血型碼 BloodType 參見DM—XX《血型代碼》 S O Vocabulary |--出生日期 Birthday 出生日期 S M Date |--出生地碼 Bornplace 參見GB/T2260《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代碼》 S M Identifier |--獨生子女 IsSingleton DM—DSZN《獨生子女狀況代碼》 S O Vocabulary |--籍貫碼 NativePlaceCode 參見GB/T2260《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代碼》 S M Identifier |--民族碼 FolkCode 參見GB/T3304《中國各民族名稱羅馬字母拼寫法和代碼》 S M Identifier |--港澳台僑碼 EmigrantCode 參見DM—GATQ《港澳台僑外代碼》 S O Vocabulary |--健康狀況碼 HealthCode 參見GB/T4767《健康狀況代碼》 S O Identifier |--政治面貌碼 PoliticsCode 參見GB/T4762《政治面貌代碼》 S O Identifier |--現住址 ResidenceAddress 指本人的常住地址 S M String255 |--戶口所在地 HukouLocation 指戶口所在地址,包括省(自治區、直轄市)/地(市、區)/縣(市、旗)/鄉(鎮)/街(村)詳細地址 S M String255 |--流動人口狀況 IsFloating 參見DM—LDRKZK《流動人口狀況代碼》 S M Vocabulary |--國別碼 Nationality 參見GB/T2659《世界各國和地區名稱代碼》 S M Identifier |--聯系電話 Telephone 本人的聯系電話號碼 S M String255 |--通信地址 PostalAddress 指戶口所在地址,包括省(自治區、直轄市)/地(市、區)/縣(市、旗)/鄉(鎮)/街(村)詳細地址 S M String255 |--郵政編碼 PostalCode 通信地址的郵政編碼 S M String255 |--電子信箱 Email 學生的電子郵件信箱地址 S O String255 |--主頁地址 HomePageUrl 學生個人主頁地址 S O String255 |--照片 Photo 學生的照片。 S O Binary |--學生簡歷 Experience 記錄學生到目前為止的學習經歷 + O |--|--起始時間 StartingTime 這段簡歷的起始時間 S M Date |--|--結束時間 FinishingTime 這段簡歷的結束時間 S M Date |--|--所在學校名稱 SchoolName 這段簡歷所在學校名稱 S M String255 |--|--擔任職務 Duty 這段簡歷期間所擔任的職務 S O String255 |--|--證明人 Attestor 這段經歷的證明人 S O String255 |--|--備注 Remark 備注 S O String4096 |--監護人 Keeper * M |--|--姓名 Name 監護人姓名 S M String255 |--|--關系 Relation 參考GB/T4761《家庭關系代碼》 S M Identifier |--|--聯系地址 PostalAddress 監護人的聯系地址 S M String255 |--|--聯系電話 Telephone 監護人的聯系電話 S M String255 |--|--郵政編碼 PostalCode 監護人聯系地址的郵政編碼 S M String255 |--|--電子信箱 Email 監護人的電子郵件信箱地址 S O String255 |--家庭成員 FamilyMember * O |--|--關系碼 RelationCode 參見GB/T4761《家庭關系代碼》 S M Identifier |--|--姓名 Name 家庭成員姓名 S M String255 |--|--單位名稱 Company 家庭成員所在單位名稱 S O String255 |--|--聯系電話 Telephon 家庭成員聯系電話 S O String255 |--|--民族碼 FolkCode 參見GB/T3304《中國各民族名稱羅馬字母拼寫法和代碼》 S O Identifier |--|--婚姻狀況碼 MarriageCode 參見GB/T4766《婚姻狀況代碼》 S O Identifier |--|--僑居地碼 EmigrantCode 參見GB/T2659《世界各國和地區名稱代碼》 S O Identifier |--注冊信息 RegisterInfo + O |--|--注冊班級代碼 ClassCode 班級的唯一標識 S M Identifier |--|--注冊狀況 RegisterStatus 參見DM—XSZCZK《學生注冊狀況代碼》 S M Vocabulary |--|--要求最晚注冊時間 Deadline 要求最晚注冊時間 S M Date |--|--實際注冊時間 RegisterDate 如果一直都沒有注冊則為空。 S M Date |--|--未按時注冊原因NotRegCausation 「注冊狀況」值為0時填 S O String4096 |--在校考試信息 ExaminationInfo + O |--|--考試日期 ExamDate 考試日期 S M Date |--|--課程名稱 CourseName 考試課程名稱 S M String255 |--|--考試方式碼 ExamModeCode 參見DM—KSFS《考試方式代碼》 S M Vocabulary |--|--考試類別碼 ExamTypeCode 參見DM—KSLB《考試類別代碼》 S M Vocabulary |--|--分數類考試成績ExamScore (得分/總分)*100 S O Decimal |--|--等級類考試成績ExamResultLevel 參見DM—DJFS《等級分數代碼》 S M Vocabulary |--|--學期評語 Comment 學期評語 S O String4096 |--獎懲信息 RewardsAndPunishment + 0 |--|-- 獎勵名稱 RewardsName 獎勵的名稱 S M String255 |--|--獎勵級別碼 RewardsClassCode 參見DM—JLJB《獎勵級別代碼》 S M Vocabulary |--|--獲獎類別碼 RewardsTypeCode 參見DM—XSHJLB《學生獲獎類別代碼》 S M Vocabulary |--|--獎勵原因 RewardsCausation 獎勵的原因 S O String4096 |--|--獎勵金額 RewardsMoney 單位:元 S O Decimal |--|--獎勵文號 RewardsFileNo 獎勵文號,無正式文號不填 S O Identifier |--|--獎勵年月 RewardsDate 獎勵年月 S M Date |--|--頒獎單位 RewardsBureau 頒獎單位 S M String255 |--|--處分名稱碼 PunishmentName 參見DM—CFMC《處分名稱代碼》 S M Vocabulary |--|--處分原因 PunishmentCausation 處分原因 S M String4096 |--|--處分日期 PunishmentDate 處分日期 S M Date |--|--處分撤銷日期PunishmentRepealDa-
te 處分撤銷日期 S M Date |--入學信息 EnrollmentInfo + M |--|--原學校代碼 OriginalSchoolCode 原學校的唯一標識,第一次入學為空 S M Identifier |--|--入學年月 EnrollmentDate 入學年月 S M Date |--|--入學方式碼 EnrollmentTypeCode 參見DM—RXFS《入學方式代碼》 S M Vocabulary |--|--來源地區碼 OriginalAreaCode 參見GB/T2260《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代碼》 S M Vocabulary |--|--學生來源碼 OriginalStudentCode 參見DM—XSLY《學生來源碼》 S M Vocabulary |--|--就讀方式碼 EnrollmentTypeCode 參見DM—JDFS《就讀方式代碼》 S M Vocabulary |--結業信息 Graate_Info + M |--|--畢業學校代碼 GraateSchoolCode 畢業學校的唯一標識 S M Identifier |--|--結束學業年月 GraateDate 結束學業年月 S M Date |--|--結束學業碼 GraateResultCode 參見DM—JYJG《教育結果代碼》 S M Vocabulary |--|--結束學業原因說明 GraateCaus-
ation 結束學業原因說明 S M String4096 |--|--畢業評語GraateComment 登記入檔的評語 S O String4096 |--學籍異動信息 TransferInfo + M |--|--變動類別碼TransferTypeCode 參見DM—YDLB《學籍異動類別代碼》 S M Vocabulary |--|--變動日期TransferDate 變動日期 S M Date |--|--變動原因TransferCausation 變動原因 S M String4096 |--|--審批日期 AuditingDate 審批日期 S M Date |--|--審批文號 AuditingFileNo 審批的正式文號,無正式文號不填 S M String255 |--|--原就讀班級代碼OriginalClassCo-
de 原來就讀學校代碼,全國統一編碼 S M Identifier |--|--現就讀班級代碼TargetClassCode 現在就讀學校代碼,全國統一編碼 S M Identifier |--|--原學籍號OriginalStudentCode 原來所在地學籍號 S M Identifier |--|--現學籍號 TargetStudentCode 變動後學籍號 S M Identifier |--|--處理狀態 TransferStatus 處理狀態代碼,參見DM-XJBDCLZT《學籍變動處理狀態代碼》 S M Vocabulary |--|--處理結果TransferResult 「成功」或者失敗原因 S M Identifier 參考文獻
[1] 《教育管理信息化標准》
[2] 《教育管理信息系統互操作規范》CELTS-40 WD1.0 全國信息技術標准化技術委員會教育技術分技術委員會

❽ 校園信息化建設具體指那些有沒有什麼標准

這個要看學校的計劃了。一般學校信息化是逐步循序漸進的做的。沒有什麼詳細的統一的指標。一般包含學校網站,OA,郵子郵件平台,在線課程平台,以信息安全實驗室為代表的各專業實驗內容,實驗實訓信息化,國資處的資產管理系統,多媒體教育,圖書館發布系統等等。范圍非常廣泛!

❾ 智慧校園包括哪些方面的內容

一、智慧管理
以前進出學校都要登記,繁瑣的工作增加了學校保安的負擔。在智慧校園中,保安的工作輕鬆了很多,智能訪客系統代替了學校保安登記出入等一系列繁瑣的程序,前來學校的人員只要拿著身份證,在電子識別器上一按,訪客信息就能自動獲得,並可以出具訪客單,為學校的治安管理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二、智慧環境
在智慧校園無處不在的網路和物聯網技術的支持下,教室、圖書館、實驗室等學習場所的溫度和濕度能自動感知、自動調整,讓學生們一年四季都能在溫度適宜、濕度適宜的環境下學習,這既有利於學生的學習又能避免不必要的資源浪費。另外,教室燈光亮度能夠自動調節,還能夠自動通風,自動進行噪音檢測,自動降低噪音。
三、智慧學習
在智慧校園中,學生的學習方式更加多樣化,未來教育將徹底顛覆學生、家長對傳統教室的想像。由於有線和無線網路的全面覆蓋,學生可以選擇利用手機連接WLAN在線學習,也可以選擇使用計算機進行學習。教室里沒有黑板,也沒有粉筆,只有一個超大屏的電子白板,教師不用板書,學生也不用背著沉重的書包,只需拎一個電子書包,電子書包里有生動有趣的互動教材,極大地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只要有網路,學生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和教師互動、交流,可以提交作業,教師也可以現場批閱,現場評講。學習情景辨別技術能夠按照得到的情景信息辨別學習情景種類,判斷學生的問題,推測學生的需要,從而使學生可以得到更加個性化的學習材料,找到可以合作的學習對象,同時也能接收科學的學習活動建議。
四、智慧生活
在智慧校園中,每人都配備一張獨一無二的校園卡,除了具備普通的一卡通集餐廳消費、超市購物、熱開水功能外,還能在學生日常上課簽到、請假銷假時用,根據該功能教師可以對上課的學生進行全方位的管理。此外,校園卡還可以與智能手機綁定,如果出去忘帶鑰匙,用手機在門禁讀卡器前一晃,就可以打開宿舍門;可以用手機去借書,藉助物聯網,智慧校園系統全面對接圖書管理系統,將用戶借閱信息讀入手機卡中,輕松實現圖書的借閱、歸還,可以通過簡訊完成查詢、預約、到期提醒、續借等增值服務;還可以利用手機記錄上課考勤。另外,把課程表導入手機中,每天都可以簡訊提醒學生明天有幾節課,哪個教室沒有課,極大地方便了學生。

❿ 學校信息化建設,可以從哪幾方面著手

1、一個學校的信息化水平受制於學生掌握信息技術的程度。應確保每位學生都能掌握基本的計算機操作技能,並逐步轉變觀念,樹立培養學生信息素養的觀念。使信息技術為學生學習服務,為學生發展服務。重點做好以下幾項具體工作:
① 度重視信息技術教育、教學,確保學生信息技術考試及格率、優秀率在達到規定要求的同時能有較大幅度的提高;
② 加強信息技術競賽的輔導工作,不斷積累輔導經驗,及早發現苗子,爭取在近年內能在省級競賽中取得一定的成績;
③ 開展學生電腦小製作活動,每學年開展班級網頁製作比賽、電腦設計比賽,爭取在各級比賽中取得較突出的成績。
④ 組織成立「電腦愛好者協會」,做到有輔導老師,有活動安排,有協會主頁,並以此為輻射點,提高全校學生參與信息技術學習的熱情。
2、努力建設一支信息化的教職工隊伍。一支掌握現代教育技術的師資隊伍是一個學校信息化水平的重要標志,努力建設一支掌握現代教育技術的師資隊伍是學校信息化建設的重心。應深入調查與研究,探索更為有效的培訓方式,重點應立足「以用促學」的方針,分層次、有步驟地開展信息技術培訓工作。為此應努力開展以下幾項工作:
①以NIT考試為切入點,長期堅持對教職工進行信息技術全員培訓。但應逐步改變培訓的方式,提高校園網在培訓方面的作用,為教師提供更多的自主學習機會;同時逐步更新培訓內容,在掌握基本技能的基礎上,面向全體教師開展網路安全和病毒防護、學校管理系統應用的培訓。目標:三年內,規定年齡內的教師全部通過NIT考試。
②組織部分基礎好的教師開展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培訓與學習。強調以用促學、自主學習,加強過程的監督,加強交流與研討;除了過程的監督還應重點考核學習的效果,要求參與學習的成員每學年都應開一次有關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研討課,每人每學年應撰寫一篇有關的教學設計或論文。
3、加大力度建設學校的資源庫及其平台。建設「數字化校園」的基礎工程是教育資源的數字化。為此,建設一個資源充足、種類齊全、使用方便的校本資源庫是重中之重。經過多年的努力,學校的資源庫建設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規模,但仍然存在一些問題,主要是資源種類與學校教學實際不相適應,資源內容沒有校本化、管理無序,可利用性較小,使用效率較低,不能真正實現資源庫本應發揮的效用。為此,應著重做好以下工作:①加強管理,注重調查研究,徵求廣大一線教師的意見,特別是應著重研究校本資源的目錄結構,構建具有校本特色的資源庫系統。目前應加大工作力度,爭取在半年內完成原有的資源庫的結構調整。
②應逐步開展案例、課例庫建設,應著重理清現有的各類文本資源、課件資源、音像資源的管理目錄,在此基礎上新增案例、課例庫。目前,我校的校本視頻資源非常缺乏,應著力開展此項工作,為建設「國光網校」做好前期的准備。
③著重資源庫與教師的介面、平台建設,以實用、易用為原則,做到每一類資源都有相應的用戶界面。著重加強校內資源「點對點傳輸」研究與建設,爭取在兩年內完成此項工作。
④應進一步加強資源庫使用的培訓,做到人人會用資源庫,天天使用資源庫,真正發揮資源庫的效用。
⑤ 入開展調查、研究,精心設計,逐步建設學生學習資源庫、學生自主學習網上討論區、學生網上社區。
4、加強學校網路系統的管理和建設工作。校園網不僅包括硬體設施,還包括所有的用戶界面。在加強硬體管理和資源庫建設的同時應著力建設用戶平台。最終應以學校主頁為軸心逐步建成對外宣傳界面、校內資源庫系統、在線教學系統(網校)、德育系統(包括在線心理咨詢)、行政辦公系統等子系統群。近期內重點做好以下准備工作。
①硬體層面:應加強管理,及時監控,確保學校網路系統的安全、順暢運行,為廣大師生工作、學習服務。
②軟體層面:加強學校主頁建設,確保學校主頁擁有兩個基本功能:一是對外宣傳,一是為擴充各個子系統作相應的准備。
③逐步開展各教研組、部門的網頁建設;給有興趣的教師以適當的培訓,大力提倡教師建設個人主頁。爭取在兩年內,完成教研組、部門主頁建設,兩年內有三到五個的教師主頁。
5、逐步建設學校行政辦公管理系統。行政辦公管理系統的核心是實現無紙化辦公,力爭用一到兩年的時間使全校的信息化應用水平上個新台階。目前上級文件基本上是通過網路發布的,我校教師也有一大部分人每天收發電子郵件,使用QQ、MSN等網路通訊工具,有了一定的無紙化辦公條件。力爭在開展適當培訓之後,從2004年秋季開始,實現基本的行政辦公工作,如通知、工作安排、相關文件、公告等常規性的管理工作實現無紙化。同時,應加大力度進行無紙化辦公的研究、試驗工作,力爭早日實現無紙化辦公的最大化。

閱讀全文

與小學校園信息化應包含哪些內容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監理員如何學習施工技術 瀏覽:731
稅收信息採集多久通知 瀏覽:928
產後豐胸什麼產品好 瀏覽:84
為什麼會收到etc收費信息 瀏覽:750
為什麼直播間看不到信息 瀏覽:964
提前進入左轉待轉區多久收到信息 瀏覽:20
渤海交易所怎麼樣 瀏覽:132
皮膚發癢用什麼化工產品 瀏覽:83
沒技術的人如何養家糊口 瀏覽:880
什麼叫退市交易整理期 瀏覽:7
身份信息發到多少人的群里算侵權 瀏覽:598
modbustcp如何讀取數據的 瀏覽:210
有什麼好項目可以做代理商理財 瀏覽:635
上徵信要什麼程序 瀏覽:949
小學教資信息技術是什麼 瀏覽:764
五菱汽車代理多少錢 瀏覽:300
市場上什麼勞保用品賣的最快 瀏覽:653
三聯是做什麼產品的 瀏覽:232
咸魚虛擬物品交易多久到賬 瀏覽:60
煤礦程序員年薪多少 瀏覽: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