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信息系統 > 信息泄露事件哪裡投訴

信息泄露事件哪裡投訴

發布時間:2023-01-17 05:51:27

1. 信息泄露怎麼處理怎麼舉報

法律分析:根據規定,信息泄露個人可向公安部門、互聯網管理部門、工商部門、消協、行業管理部門和相關機構進行投訴舉報。

法律依據:《民法典》第一百一十一條 自然人的個人信息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需要獲取他人個人信息的,應當依法取得並確保信息安全,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傳輸他人個人信息,不得非法買賣、提供或者公開他人個人信息。

2. 泄露信息怎麼投訴

法律分析:泄露信息可以通過電話舉報、信函舉報、當面舉報等方式進行投訴。根據相關規定,侵害他人人身權益造成財產損失的,按照被侵權人因此受到的損失賠償。被侵權人的損失難以確定,侵權人因此獲得利益的,按照其獲得的利益賠償。侵權人因此獲得的利益難以確定,被侵權人和侵權人就賠償數額協商不一致,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根據實際情況確定賠償數額。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二十條 侵害他人人身權益造成財產損失的,按照被侵權人因此受到的損失賠償;被侵權人的損失難以確定,侵權人因此獲得利益的,按照其獲得的利益賠償。侵權人因此獲得的利益難以確定,被侵權人和侵權人就賠償數額協商不一致,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根據實際情況確定賠償數額。

3. 公民信息泄露罪去哪舉報

遭遇信息泄漏的個人有權立即要求網路服務提供者刪除有關信息或者採取其他必要措施予以制止。個人信息被他人泄露的,可以去本人住所地的公安機關報警,公安機關對於報案都應當接受。對於不屬於自己管轄的,應當移送主管機關處理,並且通知報案人;對於不屬於自己管轄而又必須採取緊急措施的,應當先採取緊急措施,然後移送主管機關。還可向公安部門、互聯網管理部門、工商部門、消協、行業管理部門和相關機構進行投訴舉報。「國家網信辦所屬的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將專職接受和處置社會公眾對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的舉報。」
「公民個人信息」,是指以電子或者其他方式記錄的能夠單獨或者與其他信息結合識別特定自然人身份或者反映特定自然人活動情況的各種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證件號碼、通信通訊聯系方式、住址、賬號密碼、財產狀況、行蹤軌跡等
個人信息泄露的解決辦法
(一)更換賬號。
個人信息泄漏後,要第一時間換賬號。由於現在網路十分發達,信息泄露之後如果不換賬號,那麼在這個賬號下登陸的各種信息就會源源不斷地流出。因此,一旦發現了泄露的源頭,就要立刻終止使用這個賬號,從源頭切斷泄漏源。
(二)更改重要的密碼。
現在的人離不開網路,一旦個人信息泄露,涉及面非常廣。尤其對於喜歡網購的人來說,個人信息往往和銀行賬號、密碼等重要的信息聯系在一起。因此一旦個人信息泄露,應該馬上更改重要的密碼,避免造成經濟損失。
(三)報案。
個人信息一旦泄露,應該報警。報案的目的一來是保護自己的權益,二來也是可以備案。一旦有更多的人遇到和你類似的情況,就可以一起處理。這樣不僅可以維護自己的隱私權,還可以避免更多的經濟損失。
(四)律師起訴。
如果個人重要的信息丟失,而且知道怎麼丟失的或者是有很多線索,那麼就可以向專業的律師咨詢相關的法律法規。如果律師給予肯定的答復,就可以利用法律的武器維護自己的權益。
(五)收集證據。
在信息泄露之後,很容易收到各種各種的郵件,接到天南海北的電話。這時候要留心,記下對方的電話或者是郵箱地址等有用的信息。可能這些信息很瑣碎,但是一旦收集好這些信息不僅能幫助自己維權,而且還可能幫助更多的人。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五十三條之一規定,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個人信息,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4. 泄露個人信息怎麼投訴

個人信息泄露可以通過電話舉報、信函舉報、當面舉報等方式進行投訴。保護自己隱私的方法如下:
1、管理好含有隱私的物品;
2、不隨意向別人泄露自己的秘密;
3、機警面對別人監聽、窺探自己的隱私;
4、盡量不參加涉及含有個人隱私的活動,必要時要約定好保密;
5、掌握網上安全運行知識,避免個人隱私泄露;
6、敢於同侵犯個人隱私權的人作斗爭;
7、增強自我保護,加強防範意識。
侵犯隱私權的行為有哪些
1、未經公民許可,公開其姓名、肖像、住址、身份證號碼和電話號碼;
2、非法侵入、搜查他人住宅,或以其他方式破壞他人居住安寧;
3、非法跟蹤他人,監視他人住所,安裝竊聽設備,私拍他人私生活鏡頭,窺探他人室內情況;
4、非法刺探他人財產狀況或未經本人允許公布其財產狀況;
5、私拆他人信件,偷看他人日記,刺探他人私人文件內容,以及將他們公開;
6、調查、刺探他人社會關系並非法公諸於眾。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條
自然人享有隱私權。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刺探、侵擾、泄露、公開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隱私權。
隱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寧和不願為他人知曉的私密空間、私密活動、私密信息。

5. 個人信息被泄露如何舉報

個人信息被泄露的舉報方式如下:
1、電話舉報。舉報人按照所掌握的案件線索的性質,用電話向負責受理此類案件的舉報機構或者有關部門進行舉報;
2、信函舉報。舉報人將所掌握的案件線索,寫信寄給負責受理此類案件的舉報機構或者有關部門進行舉報;
3、當面舉報。舉報人親自到有關舉報機構或者有關負責部門,當面向舉報機構的工作人員進行舉報。
侵權行為有哪些
1、侵害人身的侵權行為;
2、侵害人格利益的侵權行為;
3、侵害身份權的侵權行為;
4、侵害財產權的侵權行為;
5、侵害知識產權的侵權行為,還有法律規定的其他侵權行為。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七條
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情況緊迫且不能及時獲得國家機關保護,不立即採取措施將使其合法權益受到難以彌補的損害的,受害人可以在保護自己合法權益的必要范圍內採取扣留侵權人的財物等合理措施;但是,應當立即請求有關國家機關處理。
受害人採取的措施不當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6. 信息泄露去哪裡舉報

個人信息被泄露可以找公安機關、人民法院、互聯網管理部門、工商部門等機關舉報。
舉報方式有:
1.電話舉報,就是舉報人按照所掌握的案件線索的性質,用電話向負責受理此類案件的舉報機構或者有關部門進行舉報。為方便舉報人進行電話舉報,凡設立舉報機構的部門,或負責受理舉報的部門,都公開設置了專門的舉報電話,派人晝夜值班。
2.信函舉報,就是舉報人將所掌握的案件線索,寫信寄給負責受理此類案件的舉報機構或者有關部門進行舉報。
3.當面舉報,就是舉報人親自到有關舉報機構或者有關負責部門,當面向舉報機構的工作人員進行舉報。
4.國家網信辦所屬的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將專職接受和處置社會公眾對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的舉報。
個人信息遭泄漏後,公民可通過以下三種方式維權:
1、按照 《關於加強網路信息保護的決定》,遭遇信息泄漏的個人有權立即要求網路服務提供者刪除有關信息或者採取其他必要措施予以制止。
2、個人還可向公安部門、互聯網管理部門、工商部門、消協、行業管理部門和相關機構進行投訴舉報。
3、消費者還可依據 《民法典》《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通過法律手段進一步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如要求侵權人賠禮道歉、消除影響、恢復名譽、賠償損失等。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四十一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對於任何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有提出批評和建議的權利;對於任何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的違法失職行為,有向有關國家機關提出申訴、控告或者檢舉的權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實進行誣告陷害。
對於公民的申訴、控告或者檢舉,有關國家機關必須查清事實,負責處理。任何人不得壓制和打擊報復。由於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侵犯公民權利而受到損失的人,有依照法律規定取得賠償的權利。

7. 信息被泄漏怎麼投訴

法律分析:個人信息泄露可以通過電話舉報、信函舉報、當面舉報等方式進行投訴。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八十六條因當事人一方的違約行為,損害對方人身權益、財產權益的,受損害方有權選擇請求其承擔違約責任或者侵權責任。

第一百八十七條民事主體因同一行為應當承擔民事責任、行政責任和刑事責任的,承擔行政責任或者刑事責任不影響承擔民事責任;民事主體的財產不足以支付的,優先用於承擔民事責任。

8. 個人信息泄露找什麼部門投訴

個人信息遭泄漏後,公民可通過以下三種方式維權:

一、按照全國人大常委會 《關於加強網路信息保護的決定》,遭遇信息泄漏的個人有權立即要求網路服務提供者刪除有關信息或者採取其他必要措施予以制止。

二、向公安部門、互聯網管理部門、工商部門、消協、行業管理部門和相關機構進行投訴舉報。

三、依據 《民法典》、《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通過法律手段進一步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如要求侵權人賠禮道歉、消除影響、恢復名譽、賠償損失等。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八條信息處理者不得泄露或者篡改其收集、存儲的個人信息;未經自然人同意,不得向他人非法提供其個人信息,但是經過加工無法識別特定個人且不能復原的除外。

信息處理者應當採取技術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確保其收集、存儲的個人信息安全,防止信息泄露、篡改、丟失;發生或者可能發生個人信息泄露、篡改、丟失的,應當及時採取補救措施,按照規定告知自然人並向有關主管部門報告。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二十九條 經營者收集、使用消費者個人信息,應當遵循合法、正當、必要的原則,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圍,並經消費者同意。經營者收集、使用消費者個人信息,應當公開其收集、使用規則,不得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和雙方的約定收集、使用信息。

經營者及其工作人員對收集的消費者個人信息必須嚴格保密,不得泄露、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經營者應當採取技術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確保信息安全,防止消費者個人信息泄露、丟失。在發生或者可能發生信息泄露、丟失的情況時,應當立即採取補救措施。

經營者未經消費者同意或者請求,或者消費者明確表示拒絕的,不得向其發送商業性信息。


溫馨提示
以上回答,僅為當前信息結合本人對法律的理解做出,請您謹慎進行參考!
如果您對該問題仍有疑問,建議您整理相關信息,同專業人士進行詳細溝通。

9. 怎麼舉報信息泄露

法律分析:個人信息泄露可以通過電話舉報、信函舉報、當面舉報等方式進行投訴。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零三十四條 自然人的個人信息受法律保護。個人信息是以電子或者其他方式記錄的能夠單獨或者與其他信息結合識別特定自然人的各種信息,包括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證件號碼、生物識別信息、住址、電話號碼、電子郵箱、健康信息、行蹤信息等。個人信息中的私密信息,適用有關隱私權的規定;沒有規定的,適用有關個人信息保護的規定。

10. 個人信息泄露找什麼部門投訴

個人信息泄露可以向公安部門、互聯網管理部門、工商部門、消協、行業管理部門和相關機構進行投訴舉報。防止泄露措施:
1、手機、電腦安裝安全軟體,每周進行一次病毒查殺並及時更新軟體;
2、來路不明的軟體不要隨便安裝;
3、設置高保密強度密碼;
4、在網路上留電話號碼,數字之間可以用「-」隔開,避免被搜索引擎搜到;
5、有個人信息的證件一定要保存好。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五十三條之一
【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個人信息,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將在履行職責或者提供服務過程中獲得的公民個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給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規定從重處罰。
竊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規定處罰。
單位犯前三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各該款的規定處罰。

閱讀全文

與信息泄露事件哪裡投訴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春雪食品有什麼產品 瀏覽:229
車險怎麼代理保險 瀏覽:623
怎麼看狗幣交易了多少 瀏覽:246
微信上小程序怎麼綁定手機號 瀏覽:193
為什麼數據網路延遲一直100 瀏覽:989
喜雲怎麼添加自己的產品 瀏覽:368
車易升obd怎麼看數據 瀏覽:483
WEB應用程序設計專業學什麼 瀏覽:177
旅遊卡代理費用多少 瀏覽:191
網上怎麼代理五穀磨房 瀏覽:534
杭州職業技術學院附近哪裡住宿好 瀏覽:648
地平線3怎麼終結連續技術 瀏覽:705
如何免費試用電子產品 瀏覽:996
為什麼程序下載總是失敗 瀏覽:241
刷票小程序哪個好用 瀏覽:383
蘋果手機如何刪除定位信息 瀏覽:953
什麼樣的是面板數據 瀏覽:768
京深海鮮大市場在哪個區 瀏覽:15
流量產品券怎麼用 瀏覽:996
寧波凍品市場在哪裡 瀏覽: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