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在交流中獲得有用信息
有才謀者,不必多言,多言取厭,虛言取薄,輕言取辱。與人交流,不是說的越多,影響力越大,雄辯是銀,沉默是金,有這樣一句話,不是在沉默中死亡,就是在沉默中爆發。
進行交流需要有很好的方式,首先要有好的提問與設問方式,好的提問方式,會給別人以想像餘地並且樂於參與其中。引導對方多說,盡量讓對方多說,而自己要善於聆聽,尤其是對於管理決策人,如果你提前把你的方案讓別人知道,就不會引發別人的不同想法,而讓別人圍繞你的想法轉,其實反而別人的方案比你的好而不原意說出來了。你說的越多,你了解的越少,自信是每個人都需要有的,對於太自信的決策人,只能是一言堂,最後還是以失敗告終。
自信是一種心理狀態,它來自於年齡經驗與教養,而不是好高騖遠的誇誇其談,就像正直一樣,正直不可以偽裝,而自信有時是個人的假裝。自信被人取笑是很正常的事,提問太多的人是沒有自信的一種表現,我們可以通過交流去掌握一些技巧,而獲取自信。
設問,就是明知故問,它能引人注意,誘人思考,能夠有效的獲得互動,從而獲得有效的交流與溝通。而自己善於聆聽,在別人的交流中獲取有用的信息,善於提問,是一門藝術,只有恰當的提問才能獲得滿意的回答,不然其它人會拒絕。
在交流中要明白互惠原理,如果別人給你了滿意的答復,一個人一般會有一種負債感,負債感是一個人的負擔,互惠的原理就是一種行為用一種類似行為來回報,滴水之恩,湧泉相報,從古至今,不乏例子,當別人給了你有用的信息,而不遵守互惠原理,會產生一種讓人厭惡的心理。
不要輕許諾言,不可輕信諾言,始終如一是優良的品性,保持一致是我們生活的一條捷徑。你選擇了,就是表示你有了承諾,承諾了就要保持一致,這是千年留下的潛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