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怎樣寫記述事件
一、 要交代清楚事情發生的地點、時間;要把事情的經過、因果寫明白。一件事,總離不開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原因、結果等六個方面的內容,因此,只有把這些方面寫清楚了,才能使別人明白你寫了一件什麼事。
二、要把事情經過寫具體,並做到重點突出。在記敘文六個方面的內容中,起因、經過和結果,是構成事情最主要的環節。為了把事情寫得清楚、明白,在記敘中一定要寫好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特別要把事情的經過寫具體,給人留下完整而深刻的印象。
三、 記敘的條理要清晰。一件事都有發生、發展和結果的過程,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記敘,文章的條理就會清楚明白。
確定記敘的順序以後,還要安排好段落層次。適當地分段,可以使文章眉目清楚。要做到記敘的條理分明,必須在動筆之前,仔細地想一想,文章應該先寫什麼,再寫什麼,然後寫什麼,把記敘的輪廓整理出來。寫記敘文,必須考慮哪些先寫,哪些後寫,安排好記敘的順序,否則就會頭緒雜亂,條理不清。使文章條理清楚要安排好記敘順序。
一、運用順敘。
順敘,是按照事物發生、發展的先後次序進行敘述。 這樣寫,可以將事物的發展過程,有頭有尾地敘述出來,來龍去脈,十分清楚。運用順敘寫成的文章,它的層次、段落和事物發生、發展的過程是基本一致的。
順敘有以時間為順序的,有以事物發展規律為順序的,也有以空間變換為順序的。在敘事性的文章中,大多是以時間為順序和以事物發展規律為順序的。
按時間順序進行敘述時,必須嚴格地安排好順序,寫清楚敘述的時間。現實生活中任何事情都不會突然發生,它總有一個發生、發展的過程。因此,作者常常要根據事情發生、發展、高潮、結局這一事情發展的規律來進行敘述,文章的層次也是清楚、明了的。
當然,有的文章事情比較簡單,因而不一定非要寫出事情過程的四個層次(發生、發展、高潮、結局)。
二、運用倒敘。
倒敘,就是把事件的結局或某個最突出的片斷提在前面敘述,然後再從事件的開頭進行敘述。
需要指出的是,運用倒敘的寫法,必須注意交代清楚倒敘的起訖點,順敘和倒敘的轉換處要有明顯的界限、必要的文字過渡。這些地方處理不好,會使文章脈絡不清,頭緒不明,影響內容的表達。
三、運用插敘。
插敘是指在敘述中心事件的過程中,由於某種需要暫時中斷敘述的線索而插入的關於另一件事情的敘述。
需要指出的是,在運用插敘時不能打亂原來的敘述線索,要注意與上下文的銜接。這樣,文章的結構不僅富有變化,而且敘述事情的條理非常清楚。
這些都是理論,關鍵是要多練,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B. 新聞消息怎麼寫
新聞消息的寫法結構為:標題、導語、主體、結尾,並在文中穿插背景。
一、標題必須簡明、准確地概括消息內容,幫助讀者理解報道的事實。消息標題有主題(正題)、引題(眉題)、副題(次題)三種。
1、主題:概括與說明主要事實和思想內容。
2、引題:揭示消息的思想意義或交待背景,說明原因,烘托氣氛。
3、副題:提示報道的事實結果,或作內容提要。
二、導語
導語是指一篇消息的第一自然段或第一句話,用簡明生動的文字,寫出消息中最主要、最新鮮的事實,鮮明地提示消息的主題思想。
導語的要求,一是要抓住事情的核心,二是要能吸引讀者看下去。要做到第一條,必須具備訓練有素的分析能力;要做到第二條,則要有寫作技巧。
導語的形式主要有:
1、敘述式。用摘錄或綜合的方法,把消息中最新鮮、最主要的事實簡明扼要地寫出來。
2、描寫式。對消息的主要事實或某一有意義的側面作簡潔樸素而又有特色的描寫,以釀成氣氛。
3、提問式。先揭露矛盾,鮮明地、尖銳地提出問題,再作簡要的回答,引起讀者的關注和思考。
4、結論式。把結論寫在開頭,提示報道某一事物的意義或目的或總結。
5、號召式。提出號召,給讀者指出方向和奮斗目標。
三、主體
1、新聞消息的主幹部分。它緊接導語之後,對導語作具體全面的闡述,具體展開事實或進一步 突出中心,從而寫出導語所概括的內容,表現全篇消息的主題思想。應按"時間順序"或"邏輯順序"寫作,但仍然要先寫主要的,再寫次要的。
2、背景
新聞背景,指事件的歷史背景、周圍環境及與其它方面的聯系等。寫新聞有時要交代背景,目的在於幫助讀者深刻理解新聞的內容和價值,起到襯托、深化主題的作用。
3、背景的類型有三種:對比性的,說明性的,注釋性的。有的新聞學將背景分為四種:人物背景、地理背景、歷史背景和事物背景。
四、結尾
新聞的結尾有小結式、啟發式、號召式、分析式、展望式……等等。這些結尾寫作與一般記敘文結尾的寫作相同。
一、新聞消息種類:
1、動態消息:也稱動態新聞,這種消息迅速、及時地報道國內國際的重大事件,報道社會主義建設中的新人新事、新氣象、新成就、新經驗。
動態消息中有不少是簡訊(短訊、簡明 新聞),內容更加單一,文字更加精簡,常常一事一訊,幾行文字。
2、綜合消息:也稱綜合新聞,指的是綜合反映帶有全局性情況、動向、成就和問題的消息報道。
3、典型消息:也稱典型新聞,這是對某一部門或某一單位的典型經驗或成功做法的集中報道,用以帶動全局,指導一般。
4、述評消息:也稱新聞述評,它除具有動態消息的一般特徵外,還往往在敘述新聞事實的同時,由作者直接發出一些必要的議論,簡明地表示作者的觀點。
二、新聞消息特點
1、反應迅速,簡短明快,應該在事件發生後最短的時問里見諸報刊等傳播媒體。
2、准確無誤,完全真實。真實是消息寫作的生命。真實性的具體要求是:人物,地點,時間,事件原由、因果、經過等細節必須有案可查;消息中引用的資料、數據、引語、史實等現實的和背景的材料一定要確鑿無疑。
3、寓理於事,敘述為主。消息是事實的綜合。事實勝於雄辯,用事實說話,是消息寫作的一大特點。
C. 事件經過怎麼寫
任何事件都由三個階段構成:開端——經過——結果。不會敘事,最主要的原因,是不會記敘事件的經過。如何寫好事件的經過呢?
一件事開始後,在不同的階段,發展形式是不同的,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種形式:
(一)單線行為推進式
描繪對象只有一個。有時候是一個人,有時候是一個物,有時候是一個團體(我和媽媽,我們等,在敘事中總以整體形式出現)
記敘內容:按照時間先後,記敘這個對象先做了什麼,然後做了什麼,接著做了什麼.......
例如:聽到下班的鈴聲,她抓起背包,急匆匆下樓,穿過廠區的大門,沿著牆根的紅磚路,徑直來到十三路公交車站。
又如:他穿過廣場,越過西安路,在寫意書報亭買了一份報紙,然後沿著同泰街,向金輝商城走去。
(二)單線直達終點式
描繪的對象只有一個(同上),不記敘人物行為過程,只記敘到達終點的時間,人物到達了什麼地點。
例如:下午三點半,他風塵僕僕地來到王廠長的辦公室。
再如:天剛蒙蒙亮,小白兔就來到松鼠的門前。
這種寫法是單線行為推進式的略寫形式。如果筆下人物的行為既不能表現主題,又沒有鋪墊作用,就沒有必要詳細敘述,最好的方式,就是直達終點式。
(三)雙方行為交替推進式
描繪對象:有矛盾沖突的雙方。
特點:只有行為沒有語言,雙發的行為在沉默中交替推進。
記述內容:甲做了什麼,乙接著做了什麼,甲又做了什麼,乙........
例如:雪雁走進辦公室,慢慢走到老師的辦公桌前。老師意味深長地望了她幾秒鍾,拿出一個作業本放在她的面前。她接過作業本,向老師深深鞠了一躬。老師笑了,她含著眼淚也笑了。
又如:小李一個不小心,一隻大腳不偏不倚正好踩在小王的趾尖兒上,小王抽出腳來,在地上亂蹦,小李沒想到會把他踩得這樣重,慌忙上前道勤,小王哭著一張臉,沖過來,照著小李的腳面就是一腳,小李一個閃身,躲出好遠,小王踹空了,一腳跺在地上,騰起一團煙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