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查看報警信息
報警信息只有公安機關那裡會有啊,如果你報警了,公安機關肯定會聯系你的,希望你沒有報假警,不然很麻煩。
Ⅱ 什麼情況公安局會查報警人信息
如果報案不符實情或者謊報時會調查報案人。
報案的時候登記身份證信息,政治面貌一般不會過多了解。
報案人的個人信息,公安會保密的。參照《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第一百五十八條規定,公安機關應當保障扭送人、報案人、控告人、舉報人及其近親屬的安全。
Ⅲ 報警需要提供什麼信息
法律分析:提供有關案件的線索或者信息即可。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一條規定:報案、控告、舉報可以用書面或者口頭提出。接受口頭報案、控告、舉報的工作人員,應當寫成筆錄,經宣讀無誤後,由報案人、控告人、舉報人簽名或者蓋章。接受控告、舉報的工作人員,應當向控告人、舉報人說明誣告應負的法律責任。但是,只要不是捏造事實,偽造證據,即使控告、舉報的事實有出入,甚至是錯告的,也要和誣告嚴格加以區別。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應當保障報案人、控告人、舉報人及其近親屬的安全。報案人、控告人、舉報人如果不願公開自己的姓名和報案、控告、舉報的行為,應當為他保守秘密。
Ⅳ 在國外丟了護照復印件,回國卻有報警信息!我沒報過,報警信息是什麼意思
可能是有人拿著你丟失的東西干什麼不好的事情,被發現了沒干成,所以有報警信息。
Ⅳ 立案信息是什麼意思
法律分析:立案是指進入司法程序,由偵查機關將案件進入正式的程序。立案信息證明案件已經在法院進行立案。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十九條 刑事案件的偵查由公安機關進行,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人民檢察院在對訴訟活動實行法律監督中發現的司法工作人員利用職權實施的非法拘禁、刑訊逼供、非法搜查等侵犯公民權利、損害司法公正的犯罪,可以由人民檢察院立案偵查。對於公安機關管轄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利用職權實施的重大犯罪案件,需要由人民檢察院直接受理的時候,經省級以上人民檢察院決定,可以由人民檢察院立案偵查。自訴案件,由人民法院直接受理。
Ⅵ 我報案的信息誰會知道
法律分析:報案的信息一般只有司法機關工作人員才會知道,如公檢法辦理該案的工作人員。目前公民報警立案的信息是不可以隨便查詢的,只有司法機關工作需要時才可以互通信息,報案者可以向報警的公安機關查詢相關立案調查情況。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發現有犯罪事實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權利也有義務向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報案或者舉報。被害人對侵犯其人身、財產權利的犯罪事實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權向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報案或者控告。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對於報案、控告、舉報,都應當接受。對於不屬於自己管轄的,應當移送主管機關處理,並且通知報案人、控告人、舉報人;對於不屬於自己管轄而又必須採取緊急措施的,應當先採取緊急措施,然後移送主管機關。犯罪人向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自首的,適用第三款規定。
Ⅶ 報警需要提供個人信息嗎
法律分析:需要,因為你報案是要做筆錄的,需要知道你的消息,但是如果你不願意公開你的信息的話,公安會為你保密的。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一百一十一條 報案、控告、舉報的形式及要求報案、控告、舉報可以用書面或者口頭提出。接受口頭報案、控告、舉報的工作人員,應當寫成筆錄,經宣讀無誤後,由報案人、控告人、舉報人簽名或者蓋章。接受控告、舉報的工作人員,應當向控告人、舉報人說明誣告應負的法律責任。但是,只要不是捏造事實,偽造證據,即使控告、舉報的事實有出入,甚至是錯告的,也要和誣告嚴格加以區別。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應當保障報案人、控告人、舉報人及其近親屬的安全。報案人、控告人、舉報人如果不願公開自己的姓名和報案、控告、舉報的行為,應當為他保守秘密。
Ⅷ 如何在公安網查詢報案信息
1、首先,群眾是無法進入公安內網的,因為公安內網與公眾網是物理隔絕的。
2、報案信息是不上網的。除非對是涉案進行網上通緝,可以查詢到被通緝人的信息。
3、如果是報案人想了解案件偵查過程,可以當面咨詢警方,警方在不違反規定的前提下可以告訴報案人。
Ⅸ 報案信息可以查詢嗎
法律分析:報案人可通過報案回執單中的聯系電話和值班民警姓名了解對案件的辦理情況。報案回執是公安機關發給前來報警的群眾,表示已受理該人報案的一種憑據。報案回執上有報案人的姓名、公安機關對報案人反映情況將依法處理的承諾、報案聯系電話、警務監督電話和值班民警姓名等內容。
法律依據:《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 第一百七十一條 公安機關接受案件時,應當製作受案登記表和受案回執,並將受案回執交扭送人、報案人、控告人、舉報人。扭送人、報案人、控告人、舉報人無法取得聯系或者拒絕接受回執的,應當在回執中註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