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傳播虛假信息是什麼違法行為
法律分析:傳播虛假信息入罪量刑標準是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管制等。之前對傳播虛假信息的處罰最多是行政處罰,也就是拘留。傳播虛假信息的行為分為兩種情況:1.情節輕微的,違法但不構成犯罪,按治安管理進行處罰;2.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構成犯罪的,按照編造、故意傳播虛假恐怖信息罪處刑。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二十五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一)散布謠言,謊報險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擾亂公共秩序的;(二)投放虛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蝕性物質或者傳染病病原體等危險物質擾亂公共秩序的;(三)揚言實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擾亂公共秩序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條 聚眾擾亂車站、碼頭、民用航空站、商場、公園、影劇院、展覽會、運動場或者其他公共場所秩序,聚眾堵塞交通或者破壞交通秩序,抗拒、阻礙國家治安管理工作人員依法執行職務,情節嚴重的,對首要分子,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第二百九十一條之一投放虛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傳染病病原體等物質,或者編造爆炸威脅、生化威脅、放射威脅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編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傳播,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編造虛假的險情、疫情、災情、警情,在信息網絡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虛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網路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二百九十一條之二從建築物或者其他高空拋擲物品,情節嚴重的,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有前款行為,同時構成其他犯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
② 故意傳播虛假信息罪立案標准
故意傳播虛假信息的立案標准為故意傳播爆炸威脅、生化威脅、放射威脅等虛假恐怖信息,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就構成本罪,應當立案追訴。或者明知是編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傳播,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一般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故意傳播虛假信息罪的量刑標準是什麼:
1、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2、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3、明知是虛假的險情、疫情、災情、警情,故意在信息網路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是故意傳播虛假信息罪。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條之一
【投放虛假危險物質罪】【編造、故意傳播虛假恐怖信息罪】投放虛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傳染病病原體等物質,或者編造爆炸威脅、生化威脅、放射威脅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編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傳播,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編造、故意傳播虛假信息罪】編造虛假的險情、疫情、災情、警情,在信息網路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虛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網路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③ 傳播虛假信息屬於什麼違法行為
法律分析:
1、在網路上發布虛假信息時,要怎樣處罰依據情節而定;
2、如果不構成犯罪的可進行行政處罰,構成犯罪的按刑法規定處罰。
二、編造四種特定類別虛假信息或入刑
1、隨著互聯網的不斷發展,藉助信息網路平台,謠言散播的速度、廣度及危害性都進一步加大。為此,我國在2015年的刑法修正案(九)中特別新增編造故意傳播虛假信息罪作為第二百九十一條之一的第二款。該條款規定:編造虛假的險情、疫情、災情、警情,在信息網路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虛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網路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後果的,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2、該罪主要的構成要件有三:其一,編造的虛假信息為險情、疫情、災情、警情四種中的一種,原因在於這些虛假信息危害性較大,更易引起社會公共秩序的混亂;其二,主觀上需為故意或明知,不知道為虛假信息而傳播的不構成此罪;其三,達到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程度。
3、編造、故意傳播警情等特定類別的虛假信息,即使尚未達到嚴重擾亂社會秩序之程度,也會受到治安管理處罰。我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二條規定,擾亂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具有社會危害性,尚不夠刑事處罰的,由公安機關依照本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同時,該法第二十五條明確規定,散布謠言,謊報險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擾亂公共秩序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500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罰款。可見,只要故意散布了以上所述的四種特定類別的虛假信息擾亂公共秩序,將至少需要承擔行政拘留或罰款等治安管理處罰後果,達到嚴重後果的則很可能需承擔刑事法律責任。需要注意的是,無論行為人是否處在酒後狀態下或動機如何,均不會影響相關違法犯罪事實的認定。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九十一條 聚眾擾亂車站、碼頭、民用航空站、商場、公園、影劇院、展覽會、運動場或者其他公共場所秩序,聚眾堵塞交通或者破壞交通秩序,抗拒、阻礙國家治安管理工作人員依法執行職務,情節嚴重的,對首要分子,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第二百九十一條 之一投放虛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傳染病病原體等物質,或者編造爆炸威脅、生化威脅、放射威脅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編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傳播,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編造虛假的險情、疫情、災情、警情,在信息網路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虛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網路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二百九十一條 之二從建築物或者其他高空拋擲物品,情節嚴重的,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有前款行為,同時構成其他犯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
衍生問題:
虛假信息詐騙罪有哪些特點
虛假信息詐騙罪的特點:(一)在主觀方面表現為故意;(二)主體是一般主體;(三)侵犯的客體是公私財物所有權;(四)在客觀上表現為使用欺詐方法(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④ 傳播虛假信息刑法多少條
傳播虛假信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291條。傳播虛假信息轉發次數達到五百次以上的會被判刑。
犯罪嫌疑人有傳播虛假信息,情節嚴重的,是可以構成犯罪的,具體的處罰規定為:編造虛假的險情、疫情、災情、警情,在信息網路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虛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網路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編造傳播虛假信息罪的影響:故意傳播虛假信息罪時,之所以將虛假的信息限於虛假的險情、疫情、災情和警情,這是因為涉及社會公共利益,很容易引起社會恐慌或者公共安全危機,任何國家機關和公民都必須嚴肅和認真對待。不管是編造虛假信息罪,還是傳播虛假信息罪,主觀上都必須是出於故意,行為人如果不是故意編造或者根本就不明知是虛假信息而在信息網路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則不構成犯罪。同時,故意編造或者故意傳播上述四類虛假信息還必須達到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程度,才能認定為犯罪。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條之一
編造虛假的疫情,在信息網路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虛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網路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涉嫌構成編造、故意傳播虛假信息罪,將面臨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二十五條
規定,將處以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按《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條構成編造、故意傳播虛假信息罪定罪處罰。
⑤ 刑法造謠第幾條
刑法造謠第二百九十一條。我國刑法規定,編造虛假的險情、疫情、災情、警情,在信息網路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虛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網路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構成誹謗罪。具體為故意捏造並散布虛構的事實,足以貶損他人人格,破壞他人名譽,情節嚴重的行為。誹謗屬於告訴才處理的自訴案件,但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一年內多次實施利誹謗他人行為未經處理,誹謗信息實際被點擊、瀏覽、轉發次數累計計算構成犯罪的,應當依法定罪處罰。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條之一
【投放虛假危險物質罪;編造、故意傳播虛假恐怖信息罪】投放虛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傳染病病原體等物質,或者編造爆炸威脅、生化威脅、放射威脅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編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傳播,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編造、故意傳播虛假信息罪】編造虛假的險情、疫情、災情、警情,在信息網路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虛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網路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⑥ 刑法散播謠言多少條
如果散布謠言,謊報險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擾亂公共秩序的,或者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尚不構成犯罪的,要依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等規定給予拘留、罰款等行政處罰。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條之一編造虛假的險情、疫情、災情、警情,在信息網路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虛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網路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製成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二十五條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一)散布謠言,謊報險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擾亂公共秩序的;(二)投放虛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蝕性物質或者傳染病病原體等危險物質擾亂公共秩序的;(三)揚言實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擾亂公共秩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