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狐狸的種類有哪些
狐狸的種類有孟加拉狐、阿富汗狐、南非狐、藏狐和北極狐。
1、孟加拉狐
孟加拉狐(學名:Vulpes bengalensis):又名印度狐,是印度次大陸特有的一種狐狸,頭尾長70-100厘米。吻較長,耳朵尖長,尾巴長。背部灰色,腹部較淡色,腳呈褐色或紅褐色。尾巴多毛,尖端黑色。
2、阿富汗狐
阿富汗狐(學名:Vulpes cana):頭體長43厘米,尾巴長30厘米,肩高30厘米,重約1.5-3千克。雄性和雌性的外形相似,雄性的前肢和身體比雌性長3-6%。鼻子纖細。耳朵很大,可以用來散熱。它們沒有墊來保護腳掌。有長而濃密的尾巴,尾巴差不多相等於體長。
3、南非狐
南非狐(學名:Vulpes chama):頭體長45-61厘米,肩高28-33厘米;體重3.6-5千克;有一條長約30-40厘米的濃密尾巴,幾乎是頭部和身體長度的一半。體態輕盈,行動敏捷。體毛為黃褐色,耳、腿和臉的一部分為黑色。牙齒較小。體側和下體淺黃色,腹部發白。尾巴的尖端黑色。雌性比雄性小約5%。
4、藏狐
藏狐(學名:Vulpes ferrilata)大小接近赤狐或略小,但耳短小,耳長不及後足長之半,耳背之毛色與頭部及體背部近似。尾形粗短,長度不及體長之半。冬毛毛被厚而茸密,毛短而略捲曲。背中央毛色棕黃,體側毛色銀灰。尾末端近乎白色。
頭骨之吻部十分狹長,吻部中央部位之側緣稍向內凹入,第二前臼齒處之吻寬約為齶長之1/4。犬齒甚長,上犬齒之高約等於第四前臼齒加第一臼齒長度之總和。
5、北極狐
北極狐(學名:Vulpes lagopus):體長50-60厘米,尾長20-25厘米,體重2.5-4千克。顏面窄,嘴尖,耳圓,尾毛蓬鬆,尖端白色。冬季全身體毛為白色,僅鼻尖為黑色;夏季體毛為灰黑色,腹面顏色較淺。具有很密的絨毛和較少的針毛,可在零下50℃的冰原上生活。足底毛特別厚。
一、狐狸的形態特徵
狐屬物種的體長為45-90厘米,尾長25-60厘米,體重2-10千克,最大的超過15千克,雌獸體形比雄獸略小。是一些耳朵尖,頭部三角形,身材苗條,皮膚柔軟的動物。細長的身體,尖尖的嘴巴,大大的耳朵,短小的四肢,身後還拖著一條長長的大尾巴。
它們的身體背部的毛色多種多樣,赤色毛較多的,俗稱為火狐,灰黃色毛較多的,俗稱為草狐。頭部一般為灰棕色,耳朵的背面為黑色或黑棕色,唇部、下頦至前胸部為暗白色,體側略帶黃色,腹部為白色或黃色,四肢的顏色比背部略深,外側具有寬窄不等的黑褐色紋,尾毛蓬鬆,尾尖為白色。
此外,還有不少體色的變異類型,如全身毛色為黑色的叫黑狐或黝狐;全身底毛為黑色,但毛尖帶有白色,在光照下呈現出銀色光輝的,叫銀狐或玄狐;全身為赤褐色,肩部有黑色十字形毛的叫十字狐,此外還有倭刀狐等。
『貳』 關於狐狸的信息
狐狸是北極草原上真正的主人,它們不僅世世代代居住在這里,而且除了人類之外,幾乎沒有什麼天敵。因此,在外界的毛皮商人到達北極之前,狐狸們真是生活得自主自在,無憂無慮。它們雖然無力向馴鹿那樣的大型食草動物進攻,但捕捉小鳥,撿食鳥蛋,追捕兔子,或者在海邊上撈取軟體動物充飢都能乾的得心應手。到了秋天,它們也能換換口味,到草叢中尋找一點漿果吃,以補充身體所必須的維生素。但是,狐狸最主要的食物供應還是來自旅鼠。當遇到旅鼠時,北極狐會極其准確地跳起來,猛撲過去,將旅鼠按在地下,吞食下去。有意思的是,當北極狐聞到在窩里的旅鼠氣味和聽到旅鼠的尖叫聲時,它會迅速地挖掘位於雪下面的旅鼠窩,等到扒得差不多時,北極狐會突然高高跳起,借著躍起的力量,用腿將雪做的窩壓塌,然後將一窩旅鼠一網打盡,逐個吃掉它們。前面已提到,北極狐的數量可隨旅鼠數量的波動而波動,不過,通常情況下,旅鼠大量死亡的低峰年,正是北極狐數量高峰年,為了生計,北極狐開始遠走它鄉;而這時候,狐群會莫名其妙地流行一種疾病――'瘋舞病'。這種病系主病毒侵入神經系統所致,得此病的北極狐會變得異常激動和興奮,往往控制不住自己,到處亂闖亂撞,甚至膽敢進攻過路的狗和狼。得病者大多在第一年冬季就死掉了,屍體多達每平方公里2隻,當地獵民往往從狐屍上取其毛皮。
北極狐屬犬科,顏面窄,嘴尖,耳圓,尾毛蓬鬆,尖端白色。
在北極,直到北緯85o都可以發現流浪的北極狐,向南分布的界限是和森林植物分布的界限相吻合。按其毛色可將北極狐分成兩類:一類是變色狐,在夏天,具有比較稀少的銀灰色脊背毛,面部、脊背的兩側和過渡到腹部的毛則為灰白色;在肩部有黑色和灰色的花紋向下延伸至腳部,形成不明顯的十字圖形。而一到冬天,全身的毛均呈白色,和周圍的環境渾然一體。另一類則是天藍北極狐,一年四季全身均呈藍灰色,這是與其生活環境相適應的結果,因為,天藍北極狐的主要活動場所在北冰洋的沿岸,藍灰色的皮毛正好和藍色的海水相應,起到了保護色的作用。不過,變色北極狐和天藍北極狐並無嚴格種族上的界限,有時它們會在一起混居,若二者交配,生出的後代可能全是白色或是藍灰色或兼而有之。
冬天的北極狐
秋天的北極狐
根據以往的說法,狐狸被認為是不合群的動物,近來的觀察結果表明,狐狸有其一定的社群性。3月份是北極狐的發情期。當發情開始時,雌北極狐頭向上揚起,坐著鳴叫,這是在呼喚雄北極狐。雄性在發情時,也是鳴叫,比雌性叫得更頻繁、更性急些,最後用獨特的聲調結尾,有些類似貓打架的叫聲,也有些像松雞的聲音。一旦兩情相悅,再經過短暫的懷孕期(51~52天),一窩小狐狸便誕生了,每窩一般8~10個,最高紀錄是16個,開始的幼狐尚未睜開眼睛,這時母狐會專心致志給它們餵奶。16~18天,小狐便開始睜眼看世界了。經兩個月的哺乳期後,母狐便開始從野外捕來旅鼠、田鼠等喂養小狐狸,每當母狐叼著獵物回來,輕柔地一聲呼喚,小狐狸們便爭先恐後地沖出洞穴,歡迎母狐,同時分享獵物。約10個月的時間,小狐狸們便開始達到性成熟,隨後開始成家立業,過著一種新的生活。
在一群狐狸中,雌狐狸之間是有嚴格的等級的,它們當中的一個能支配控制其它的雌狐。此外,同一群中的成員分享同一塊領地,如果這些領地非要和臨近的群體相接,也很少重疊,說明狐狸是有一定的領域性。
『叄』 北極狐有哪些有趣的生活習性
北極狐是一種非常有趣的動物,它們有很多有趣的生活習性比如其中有一個是北極狐在追捕獵物的時候,如果抓到了的話北極狐喜歡高高的跳起來,我覺得北極狐的這個生活習性非常有趣。
『肆』 世界上最漂亮的狐狸
世界上最漂亮的狐狸
世界上最漂亮的狐狸,狐狸的外貌都是長的很漂亮的,狐狸的種類有各種各樣的,那種是世界上最漂亮的呢,我已經為大家整理好了關於世界上最漂亮的狐狸的相關信息,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一、北極狐的主要分布范圍
顧名思義,北極狐一定是生長在北極地區的一種狐狸,至目前的科學研究發現,北極狐有隻有北極地區才有出現,在南極地區根本就沒有北極狐的出現。北極狐的顏值很高,還稱之為世上最美的十種白色動物之一,這種說法也是可以理解的。而北極狐和北極熊一樣都是北極地區長久性的居民,在北極地區生根發芽,進行相關的捕獵活動,北極狐還有一個最大的優點,就是能夠長時間的遷徙,每次到夏天的時候都會進行長時間的遷徙,等到冬天再次來臨的時候,再回到自己的老家。
二、北極狐最大的特點是什麼
北極狐最大的特點就是長得特別的美麗,很多人都說北極狐比小兔子還要可愛,北極狐的小爪子就和野兔一樣,特別的`小巧玲瓏,北極狐長得就像家養的小狗一樣特別討人喜歡,如果北極狐不是世界級的保護動物,那麼估計有很多的人都願意領養一個北極狐當做自己的寵物,北極狐同樣也是一種比較聰明的生物,當北極狐找不到自己獵物的時候,它就喜歡跟著北極熊後面,北極熊在捕完獵物之後的食物殘渣通常被北極狐吃掉。
三、人們對北極狐的誤解
很多人都認為狐狸是一種非常險惡的生物,在很多的童話故事裡,狐狸也是一種非常狡猾的生物,但是在事實生活中,狐狸是一種非常機智的生物,狐狸並沒有任何想陷害它人的意願,並且狐狸也是非常專情的動物,公狐狸這一輩子只會娶一個母狐狸,所以狐狸還是一種非常積極向上的動物,只不過人們用狐狸精一詞抹黑了狐狸。
10、食蟹狐
食蟹狐的毛短而且厚,毛色由灰褐色、黃色至深灰色。它們的後腳及背部有黑色斑紋。其吻、耳朵及腳掌呈較為紅色。尾巴、腳及耳尖都是黑色的。身體較窄,腳短而強壯。
尾巴的毛很密,在興奮時會豎立。耳朵闊而且圓。它們共有42顆牙齒,是雜食性的,吃肉和菜蔬。
9、十字狐
十字狐體型近似赤狐,四肢和腹部呈黑色,頭、肩、背部呈褐色,十字狐的前肩、背部,也有黑十字花紋,就像忍者一樣獨特。
十字狐有許多突變種,因為它們是混血兒,十字狐是赤白狐和赤狐、銀狐或影狐的混血兒,時得到十字狐的幾率為50%。
8、紅狐
赤狐是體型最大、最常見的狐狸,成獸體長約70厘米,後足長13、5-17、2厘米,頭骨之顱基長13、4-16、9厘米。體形纖長。吻尖而長,鼻骨細長,額骨前部平緩,中間有一狹溝,耳較大,高而尖,直立。四肢較短,尾較長,略超過體長之半。
尾形粗大,覆毛長而蓬鬆,軀體覆有長的針毛,冬毛具豐盛的底絨。耳背之上半部黑色,與頭部毛色明顯不同,尾梢白色。
7、南非狐
南非狐體態輕盈,行動敏捷,一身赭黃色的皮毛,綿綿茸茸,在獸類中,是無可爭議的漂亮一族。經過馴養的南非狐,善解人意,常蜷曲成團,和人同榻而眠,形影不離。
南非狐極度機敏。在捕捉野兔時它壓低身子匍匐在地,將腦袋藏在前爪之間,耳輪在空中緩緩地劃著圓圈,眼睛一眨不眨,像聚焦燈一樣,隨野兔快速運動。
6、銀狐
銀狐一些部位的外毛,尤其是喉嚨以下、肩膀以後、兩側及尾巴,都比下層絨毛長多2吋。下層絨毛的底部呈褐色,接著是灰色,而尖端呈黑色。毛很軟及有光澤,曾一度被認為比松貂的毛更幼細。下層絨毛覆蓋著銀狐的整個身體,甚至於尾巴,但那裡的下層絨毛較為粗糙。
前額及四肢的毛最短,而腹部的則最為幼細。微細觀察下發現在腹部的絨毛是呈波狀的。耳朵上很少有長毛,但有厚厚的毛皮包裹。腳底也有厚厚的毛皮包裹,完全看不見腳上的繭。根據西伯利亞東部的獵人描述,銀狐的足印比赤狐的大。
5、大理石狐
大理石狐有著一身的白毛,但是在耳朵邊緣、額頭、眼睛、背脊和尾巴處有著如大理石花色一般的毛發,有黑色、棕色或珍珠色等。
這種大理石狐,遠遠看去就像是一塊純凈的大理石放在那裡, 大理石狐狸是在紅狐的基因上演變來的,1945年,在挪威的一家養殖場人們首次發現擁有這么漂亮顏色的狐狸。大理石狐狸不但皮毛漂亮,它的長相又不像一般動物那樣用「可愛」來形容,倒是有一種優柔的感覺。
4、灰狐
灰狐看起來像長著毛茸茸的尾巴的小型犬。體長76-112、5厘米,肩高約38厘米,尾長27、5至44、3厘米;雄性體重3600-7000克,雌性體重3400-5400克。最重可達9000克。從眼睛至頸部具有黑色條紋,吻鼻部較短,四肢短,足部趾墊大,爪呈弧形,體毛粗糙。身體上半部淺灰色,下半部暗黃褐色,下體兩側和胸部紅褐色,背上有明顯黑脊紋,喉和腹部白色;尾毛豐厚,背面具黑紋,尖端黑色。
灰狐具有非常強大的短腿和利爪,這些腿和強大的鉤爪使它們具有巨大的平衡和攀爬能力,讓它們能抓緊樹乾和樹枝。皮毛的顏色也便於隱藏自身,以躲避天敵。
3、大耳狐
大耳狐體毛為黃褐色,耳、腿和臉的一部分為黑色。體長為46-66厘米,耳長達到13厘米,重量3-5、3公斤。
大耳狐獨居或一小群生活在一起,喜歡生活在比較乾旱的開闊地區。大耳狐的牙齒要比其他犬科動物小許多,這是由於它們適應了主要以昆蟲為食,夜間覓食,其食物的80%為昆蟲,這些昆蟲包括白蟻、蝗蟲等等。此外,它們也吃嚙齒類、鳥類和卵,有時也吃水果。
2、耳廓狐
這種可愛的狐狸品種因其又大又長的耳朵而廣受歡迎。耳廓狐來自北非和撒哈拉沙漠。它們美麗的長耳朵不僅是可愛的身體特徵,也是它們釋放身體熱量的工具。
耳廓狐也能通過這些大耳朵聽到獵物在沙下的移動。它們奶油色的皮毛也幫助它們抵禦夜間的寒冷,並幫助它們在白天轉移熱量。
耳廓狐的一對大耳朵可能是最易辨識的特徵。小吻突,眼睛大而黑,淡黃色的軟長皮毛,有利於沙漠中偽裝。面部毛色較淡,內眼下方的深色條紋由吻突向兩側延伸。泛紅的尾毛厚而濃密,尾尖黑色,尾根部有一黑色斑塊。北非耳廓狐的四肢細長,淺黃偏紅,更南方的幾乎四肢全白。
1、北極狐
北極狐額面狹,吻部很尖,耳短而圓,頰後部生長毛,腳底部也密生長毛,所以適於在冰雪地上行走,尾毛蓬鬆,尖端白色,身體略小於赤狐。這種狐狸生活在整個北極圈。它們的皮毛又白又厚,即使在零下70攝氏度的北極,它們也能生存下來,並保持身體溫暖。
北極狐的皮毛也被用作偽裝,因為它像雪一樣白。它有相對較短的腿和鼻子,以幫助他們保持表面積下降和保持熱量。北極狐幾乎沒有什麼天敵,但由於其漂亮的皮毛,遭到很多人的捕殺。
『伍』 北極有哪些珍稀動物
北極珍稀動物主要有北極熊、北極狐、北極狼、麝牛、馴鹿、北極黃金鴴、北極鯨、北極鱈魚等。
1、北極熊:是北極最有代表性和象徵行的動物是,世界上第二大的熊科動物,雄性北極熊身長大約2.4~2.6米,體重一般為400~600千克,甚至可達800千克。
2、北極狐:北極狐體長50~60厘米,尾長20~25厘米,體重2.5~4千克。體型較小而肥胖。嘴短,耳短小,略呈圓形。
3、北極狼:又稱白狼,是犬科的哺乳動物,是灰狼亞種中體型中等的狼,腳趾到頭大約高1米;身長89~189厘米(鼻子到尾巴),體重平均35~45千克。
4、麝牛:動物學家研究表明,麝牛同山羊和綿羊更接近。麝牛的近親可以在熱帶地區找到,是四不像的扭角羚。麝牛不會分泌任何麝香。北極只有為數不多的幾個麝牛群,其總數約7000頭。
5、馴鹿:北極馴鹿,鹿科馴鹿屬的唯一種,又名角鹿。分9個亞種,體型中等,體長1~1.25米,肩高1~1.2米,分布於歐亞大陸、北美、西伯利亞南部。中國亞種分布在大興安嶺西北坡,僅在內蒙古自治區額爾古納左旗尚有少量飼養。
6、北極黃金鴴:分布在阿拉斯加大部和加拿大北極地區的黃金鴴,秋天一到,先是飛到加拿大東南部的拉布拉多海岸,縱越大西洋,直飛南美洲的蘇利南,最後來到阿根廷的潘帕斯草原過冬。
7、北極鯨:北極最大的鯨是格陵蘭鯨,其身長20~22米,體重可達150噸。剛出生的小鯨一般有三四米長,重兩噸左右。
8、北極鱈魚:北冰洋的重要經濟魚類是鱈魚,鱈魚有兩種:大西洋鱈和太平洋鱈,生活於淺水中,以蛤和其他底棲動物為食。巴倫支海和挪威海,是世界上最大的漁場之一,捕獲量較大的鱈魚、黑線鱈、蝶魚和毛鱗魚。
『陸』 北極狐屬以及部分變種狐有哪些
北極狐:
北極狐也名藍狐。原產於北美洲北部近北冰洋地區和北美洲南部的沼澤和森林沼澤地區。在野生的狀態下有兩種毛色,一種是有季節性的二型性,冬季為白色,夏季為灰褐色;另一種終年呈淺藍色,其底絨為藍色,被銀色毛沖淡,十分美觀。北極狐體型小於銀黑狐,吻短,耳寬闊,四肢也較短,體態臃腫,被毛豐厚,針毛短,絨毛厚。成年本地產北極狐公狐體長為65~75厘米,體重5、5~7、5千克;母狐體長為55~75厘米,體重4、5~6、0千克。
變種狐:
芬蘭原種狐的體型大,體長100厘米以上,體重10千克以上,最大者可達20千克。用芬蘭北極狐改良本地藍狐,其雜交後代生產性能明顯高於本地藍狐,成年狐體長平均95厘米以上,體重可達9、7千克。除此之外,還有阿拉斯加銀黑狐,各種毛色變種狐,以及由銀狐、赤狐與毛色變種狐交配而產生的新的彩色變種狐,其中有白金狐、珍珠狐、琥珀狐、藍寶石狐、影狐等品種。彩色北極狐是在長期的狐狸飼養選育過程中,人為培育的突變種,體形與普通北極狐無明顯差別,只是顏色變化多樣。
『柒』 生活在北極的狐狸有哪些特點
生活在北極的狐狸有種類多,運動時間長,耐寒能力強的特點。 北極狐屬犬科。也叫藍狐、白狐等,被人們譽為雪地精靈,科研人員深入北極地區,對這種充滿靈性的動物展開深入研究,發現北極狐能進行長距離遷徙。 據有關報告稱,北極狐平均一天能行進90公里,可連續行進數天。能夠在數月時間內從太平洋沿岸遷徙到大西洋沿岸,行程同加拿大的東西距離接近。 同時發現,北極狐能夠導航行進數百公里。它們會在冬季離開巢穴,遷徙到600公里外的地方,在第二年夏天再返回家園。在岸邊向陽的山坡下掘穴居住。 北極狐生活在冰天雪地的北極,保持體溫對它們來說很重要。又圓又小的耳朵、短小的四肢都能減少體表面積,有助於防止體內熱量的過分散失。北極狐能在零下50℃的冰原上生活。北極狐的腳底上長著長毛,所以可在冰地上行走,不打滑。 北極狐的食物包括旅鼠、魚、鳥類與鳥蛋、漿果和北極兔,有時也會漫遊海岸捕捉貝類,但北極狐主食還是旅鼠。 來源:文理導航·科普童話
『捌』 狐狸的品種有哪些
1.目前人工飼養狐主要有哪些品種?
人工飼養狐,主要有兩個不同的屬,一是狐屬,如赤狐,銀黑狐等。一是北極狐屬,如北極狐(藍狐)
。另外,這兩個屬的狐均有色毛變種,統稱為彩狐,並按具體毛色分別命名。狐的品種見彩圖。
2.赤狐有哪些基本特徵?
赤狐體細長,四肢較短,嘴尖,尾長40 ~ 60厘米,體長60 ~ 90厘米,平均70厘米,體高40 ~ 45厘米
體重5 ~ 8千克。尾特別蓬鬆,毛色差異很大,標准者頭、軀、尾為赤褐色,深者赤色,淺者黃褐色、
灰褐色。四肢呈黑色或黑褐色。腹部顏色為淺灰褐色,耳部面為黑色或黑褐色,尾尖白色。
3.銀黑狐有那些基本特徵?
銀黑狐體形外貌與狗相似。嘴尖,耳長,四肢細長,體長60 ~70厘米,體高5 ~ 6千克,公狐較母狐大
些,全身基本毛色是黑色的,底絨青灰色,襯托著銀白色,故以得名。銀黑狐的針毛:毛尖為黑色,靠
近毛尖的一小段為白色,基部一大段為黑灰色。絨毛青灰色。尾端毛白色,形成4 ~ 6厘米的白尾尖。
尾形以粗圓柱狀為最佳,圓錐形次之。
4.北極狐有哪些基本特徵
北極狐(藍狐)叫銀黑狐短,嘴短粗,耳小而圓,體較胖。成年北極狐體長64 ~ 68厘米,公比母大5% ~
7%左右。尾長25 ~ 30厘米,體重5 ~ 6千克,有非常稠密的短絨和不太發達的柔軟針毛。北極狐有兩種
顏色,一是白色,一是淺藍色。白色隨季節不同,毛色深淺也有變化,冬天是白色,夏天色變深。淺藍
色北極狐,終年都有較深的毛色,是最有經濟價值的北極狐。
5.芬蘭北極狐、美國北極狐和國內北極狐相比有哪些優良特徵
芬蘭北極狐和美國北極狐是1996年引入的。這兩種狐有如下優良特徵
(1)體型較大 成年狐平均體長75厘米,體重13千克以上,公母狐差別不顯著
(2)皮膚鬆弛 屬疏鬆型體質,全身皮膚鬆弛,頸下部和腹部皮膚鬆弛而明顯下垂。由於皮膚鬆弛,
取皮後皮張延伸率高達70%以上,因而尺碼亦高。
(3)性情溫馴 狐的野性已不明顯,溫馴而遲鈍,活動量減少,飼料報酬高。
(4)毛皮品質好 絨毛及其豐富而針毛短而平齊、光亮。以上特點芬蘭北極狐更優於美國北極狐。
芬蘭北極狐本交能力很低,基本上採用人工受精技術繁殖美國北極狐本交能力較強。芬蘭北極狐初引
種的第一年繁殖力較低,風土馴化適應期較長;美國北極狐風土馴化時間較芬蘭北極狐短。
6.彩狐有哪些主要色型及特徵
彩狐,實際上是銀黑狐、赤狐和北極狐在人工飼養過程中或野生狀態下的毛色變種。這些變種狐有的色
型經過選育提高擴繁,形成了新的色型;有些色型目前數量還很少;有的色型則由於毛色差或毛絨品質
低劣而逐步被淘汰。
目前銀黑狐、赤狐的毛色變種以及不同色型交配所產生的新色型共有20多個。北極狐的變種色型近10個
銀黑狐、赤狐類毛色變種的彩狐其形態外貌與銀黑狐、赤狐相似,區別主要在毛色上。北極狐的毛色變
種狐除毛色與野生型的有差異外,其餘的特徵也同樣近似於野生型。
彩狐主要色型及特徵如下
(1)珍珠狐 是銀黑狐的突變種,最早出現於美國。體形近於銀黑狐,針毛呈青灰色,即銀黑狐黑色
的部分在珍珠狐呈青灰色,絨毛灰色,白尾尖。常見的珍珠狐有兩種基因型,而同種基因型的估表型又
有暗色和淡色之分。
(2)大理石狐
大理石狐是一種有花斑紋的狐。花紋只要分布在脊部、前額、耳郭、眼睛周圍。可又根據花斑紋顏色的
不同分為黑色大理石、咖啡色大理石、珍珠大理石等。
(3)白金狐 是培育較早的一種彩狐,曾一度主宰彩狐皮市場,皮張最高售價達到銀黑狐皮張的8倍。
白金狐攜帶致死基因,純合時在胚胎期死亡,所以白金狐都是雜合子。白金狐純種繁育時產仔數下降。
(4)湖泊狐 首次獲得湖泊狐的是在美國。被毛呈棕色,針毛頂端為淡棕色,中部白色,基部為淡棕
色,絨毛為淡棕色,白尾尖,體形近於銀黑狐。
(5)巧克力狐 此狐色毛近似巧克力色,目前的飼養數量在彩狐中僅次於以上幾種
(6)藍寶石狐 是近幾年培育的新色型,它以毛色美觀、毛絨品質優良而深受歡迎。藍寶石狐被毛除
腹部、尾尖外均呈淡藍色。
(7)雪光狐 全身背體側毛呈白色,耳背、四肢毛褐色,尾毛微黃灰色,白尾尖。
(8)希望狐 全身毛色呈淡粉色,白鬍須,白尾尖,性情兇猛。
(9)白色北極狐 全身毛披呈均勻一致的潔白色。吻端呈淡粉色,或者帶有黑色斑點,眼淺褐色或淡
藍色,有的呈一褐一藍的鴛鴦眼。體形較大而針毛略長。
(10)銀藍狐 是銀黑狐和北極狐的雜交所獲得,毛色屬銀黑狐特點,體型和毛質趨於北極狐。此狐後
代不育,毛皮價格高於北極狐。
『玖』 北極狐的特徵有哪些
北極狐體長50~60厘米,尾長20~25厘米,體重2500~4000克。體型較小而肥胖。嘴短,耳短小,略呈圓形。腿短。冬季全身體毛為白色,僅鼻尖為黑色。夏季體毛為灰黑色,腹面顏色較淺。有很密的絨毛和較少的針毛,尾長,尾毛特別蓬鬆,尾端白色。北極狐能在零下50℃的冰原上生活。北極狐的腳底上長著長毛,所以可在冰地上行走,不打滑。
『拾』 狐狸的種類
1、藍狐又稱北極狐,主要分布於歐亞大陸和北美洲北部的高緯度地區。藍狐吻部短,四肢短小,體圓而粗,被毛豐厚,耳寬而圓。藍狐體長60-70厘米。
2、銀黑狐又稱銀狐。原產於北美和西伯利亞,是野生狀態狐狸的一種毛色突變種。銀狐體型稍大於藍狐,吻部、雙耳背部和四肢毛色為黑褐色。銀狐針毛顏色有全白、全黑和白色千黑色3種體長60-75厘米,體重5-8千克。
3、赤狐又名火狐,是狐屬動物中分布最廣、數量最多的一種.體重5-8千克,體長60- 90厘米,體高40-50厘米,尾長40-60厘米。
赤狐體形纖長,臉頰長,四肢短小、嘴尖耳直立、尾較長。赤狐的毛色變異幅度很大,標准者頭、軀、尾呈紅棕色、腹部毛色較淡呈黃白色,四肢毛呈淡褐色或棕色,尾尖呈白色。
(10)北極狐有哪些信息擴展閱讀
狐狸身體纖瘦,毛長且厚。體長加尾長2到3英尺(60到90厘米)。狐狸毛茸茸的尾巴是頭部和身體的一半或2/3,尖嘴。
狐狸生活在森林、草原、半沙漠、丘陵地帶,居住於樹洞或土穴中,傍晚出外覓食,到天亮才回家。所以能捕食各種老鼠、野兔、小鳥、魚、蛙、蜥蜴、昆蟲等,也食用一些野果。
因為它主要吃鼠,偶爾才襲擊家禽,所以是一種益多害少的動物;當它們猛撲向獵物時,毛發濃密的長尾巴能幫助它們保持平衡,尾尖的白毛可以迷惑敵人,擾亂敵人的視線。
各個種類的狐狸遍布於北美、歐洲、亞洲、包括極地地區。同時也分布於非洲各部。在狐狸被引進澳大利亞用於控制兔子數量之前,澳大利亞沒有狐狸。
我國主要有赤狐,分布全國大陸。沙狐分布新疆、內蒙、青海、甘肅、西藏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