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關於征地拆遷信息公開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法律分析:鄉人民政府應當依照規定,在其職責范圍內確定主動公開的政府信息的具體內容,並重點公開下列政府信息:
(一)貫徹落實國家關於農村工作政策的情況;
(二)財政收支、各類專項資金的管理和使用情況;
(三)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宅基地使用的審核情況;
(四)徵收或者徵用土地、房屋拆遷及其補償、補助費用的發放、使用情況;
(五)鄉(鎮)的債權債務、籌資籌勞情況;
(六)搶險救災、優撫、救濟、社會捐助等款物的發放情況;
(七)鄉鎮集體企業及其他鄉鎮經濟實體承包、租賃、拍賣等情況;
(八)執行計劃生育政策的情況。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第十一條 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縣級人民政府及其部門重點公開的政府信息還應當包括下列內容:
(一)城鄉建設和管理的重大事項;
(二)社會公益事業建設情況;
(三)徵收或者徵用土地、房屋拆遷及其補償、補助費用的發放、使用情況;
(四)搶險救災、優撫、救濟、社會捐助等款物的管理、使用和分配情況。
2. 楊浦區2022年動遷哪11個地塊房屋拆遷都有哪些注意事項
楊浦區屬於上海市,它的位置在上海中心城區的東北部,為了城市的規劃,2022年有11個地塊要動遷,其實面對動遷的問題,人們都還是想要提前知道的,畢竟想要知道自己房子在不在動遷的范圍,楊浦區2022年動遷哪11個地塊?房屋拆遷都有哪些注意事項?
楊浦區屬於上海市,它的位置在 上海中心 城區的東北部,為了城市的規劃,2022年有11個 地塊 要動遷,其實面對動遷的問題,人們都還是想要提前知道的,畢竟想要知道自己的房子在不在動遷的范圍,這樣我們才有更好的打算。那麼我就來介紹一下楊浦區2022年動遷哪11個地塊?房屋拆遷都有哪些注意事項?
楊浦區2022年動遷哪11個地塊
2022年楊浦區即將動遷平涼53街坊,延吉201街坊,平涼71和75街坊,大橋94街坊,定海146街坊,大橋103街坊,大橋116街坊,大橋124街坊,大橋125街坊,44街坊和政通路拓寬這11個地塊。其中動遷戶數的街坊應該是定海146街坊,據說動遷的戶數已經達到了1615戶,其次應該是平涼53街坊,動遷的戶數大約在1100戶左右。這幾年來上海的楊浦區不斷的在進行舊區改造,估計應該在2022年能夠全部完成舊改。
房屋拆遷都有哪些注意事項
(一)房屋 拆遷安置 補償協議的訂立
拆遷協議應當由拆遷人和被拆遷人協商達成,意見不統一的,拆遷人可以拒簽。並經當事人申請,由房屋拆遷管理部門裁決。房屋拆遷管理部門是被拆遷人的,由同級人民政府裁決。裁決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30日內作出。
(二)不同情況下補償標准不同
補償標准根據要根據具體拆遷項目實施意見和各地不同的經濟發展狀況而定,同時也要結合房子、 土地 的不同情況。 房屋拆遷補償 可分為房屋補償和土地補償。 商業 性質用房補償要高於 宅基地 用房,拆遷律師提醒大家,在評估商業性質用房時一定不要忘記要求停產停業損失補償。因此,補償標準是否過低,被拆遷人應結合當地實際情況來看。
(三)申請信息公開
當補償過低,我們首先應當申請政府信息公開,查看政府設定的各項補償是否公平合理。如發現拆遷方沒有按照補償約定履行義務,可以依法提起 行政復議 或行政訴訟。
(四)補償過低拒簽協議,遭遇強拆怎麼辦
未經相關部門裁決擅自強拆的行為是違法的,我們作為房屋的合法所有權人對自己遭受的損失,可以要求追究拆遷方得行政違法責任和侵權人的侵權責任,並賠償相應損失。構成犯罪的,還應當追究其刑事責任。
(五)其他
除拆遷補償標准過低之外,拆遷方也可能存在程序違法等其他違法現象。各種拆遷伎倆花樣百出,我們要練就一雙大師兄的火眼金睛,迅速識破並及時維權,才能佔取先機,大幅提高勝訴的可能。
以上是我介紹的楊浦區2022年動遷哪11個地塊?房屋拆遷都有哪些注意事項?對於房子拆遷的問題我們已經了解,我們要知道房屋拆遷的補償標準是不一樣的,是看我們家裡的房子以及房子的 裝修 ,根據很多的因素來判定房子拆遷賠償的金額。
3. 房屋拆遷都有什麼注意事項
房屋拆遷應當注意下列事項:(一)房屋拆遷安置補償協議的訂立拆遷協議應當由拆遷人和被拆遷人協商達成,意見不統一的,拆遷人可以拒簽。並經當事人申請,由房屋拆遷管理部門裁決。房屋拆遷管理部門是被拆遷人的,由同級人民政府裁決。裁決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30日內作出。(二)不同情況下補償標准不同補償標准根據要根據具體拆遷項目實施意見和各地不同的經濟發展狀況而定,同時也要結合房子、土地的不同情況。房屋拆遷補償可分為房屋補償和土地補償。商業性質用房補償要高於宅基地用房,拆遷律師提醒大家,在評估商業性質用房時一定不要忘記要求停產停業損失補償。因此,補償標準是否過低,被拆遷人應結合當地實際情況來看。(三)申請信息公開當補償過低,我們首先應當申請政府信息公開,查看政府設定的各項補償是否公平合理。如發現拆遷方沒有按照補償約定履行義務,可以依法提起行政復議或行政訴訟。(四)補償過低拒簽協議,遭遇強拆怎麼辦未經相關部門裁決擅自強拆的行為是違法的,我們作為房屋的合法所有權人對自己遭受的損失,可以要求追究拆遷方得行政違法責任和侵權人的侵權責任,並賠償相應損失。構成犯罪的,還應當追究其刑事責任。(五)其他除拆遷補償標准過低之外,拆遷方也可能存在程序違法等其他違法現象。各種拆遷伎倆花樣百出,我們要練就一雙大師兄的火眼金睛,迅速識破並及時維權,才能佔取先機,大幅提高勝訴的可能。《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第二十四條的規定:「市、縣級人民政府作出房屋徵收決定前,應當組織有關部門依法對徵收范圍內未經登記的建築進行調查、認定和處理。對認定為合法建築和未超過批准期限的臨時建築的,應當給予補償;對認定為違法建築和超過批准期限的臨時建築的,不予補償。」
4. 市區房屋拆遷要公開哪些信息
拆遷時政府需要公開的信息有徵地批文、征地告知書、建設用地項目呈報說明書、農用地轉用方案、補充耕地方案、徵收土地方案、供地方案、征地公告等內容。如果在拆遷時政府沒有公開其中的任何信息,相對人都有權請求政府公開。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第十條
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及其部門應當依照本條例第九條的規定,在各自職責范圍內確定主動公開的政府信息的具體內容,並重點公開下列政府信息:
(一)行政法規、規章和規范性文件;
(二)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專項規劃、區域規劃及相關政策;
(三)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信息;
(四)財政預算、決算報告;
(五)行政事業性收費的項目、依據、標准;
(六)政府集中采購項目的目錄、標准及實施情況;
(七)行政許可的事項、依據、條件、數量、程序、期限以及申請行政許可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目錄及辦理情況;
(八)重大建設項目的批准和實施情況;
(九)扶貧、教育、醫療、社會保障、促進就業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及其實施情況;
(十)突發公共事件的應急預案、預警信息及應對情況;
(十一)環境保護、公共衛生、安全生產、食品葯品、產品質量的監督檢查情況。
5. 拆遷如何申請政府信息公開
申請拆遷許可信息公開需要公民向國務院部門、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縣級以上政府部門提交寫申請書,採用書面形式確有困難的申請人可以口頭提出,由被申請的部門進行答復。根據規定,可以向國務院部門、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縣級以上政府部門申請信息公開。注意:僅限政府部門。當申請信息公開時,需要知道申請的信息屬於什麼性質,由哪個部門負責公開。如果向某部門提出了公開申請,但該部門認為申請的內容依法不應由其公開,可以要求告知具體應向哪個部門提出申請。申請信息公開,一般需要提交書面的信息公開申請書,可以選擇郵寄的方式。申請書應當寫明申請人的姓名、通信地址、聯系方式等信息;對申請的具體信息進行說明等。不同的政府部門對於材料的要求可能不同,因而需要事先查閱相關的公示公告,確定是否有其他材料補充。
法律依據:
《政府信息公開條例》
第二十七條 除行政機關主動公開的政府信息外,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向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對外以自己名義履行行政管理職能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部門申請獲取相關政府信息。
第二十九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申請獲取政府信息的,應當向行政機關的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機構提出,並採用包括信件、數據電文在內的書面形式;採用書面形式確有困難的,申請人可以口頭提出,由受理該申請的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機構代為填寫政府信息公開申請。
6. 拆遷如何申請政府信息公開
法律分析:政府信息公開的形式有兩種,對於符合下列基本要求之一的政府信息,政府應當主動公開:
(1)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切身利益的;
(2)需要社會公眾廣泛知曉或者參與的;
(3)反映本行政機關機構設置、職能、辦事程序等情況的;
(4)其他依照法律、法規和國家有關規定應當主動公開的。
此外,除行政機關應主動公開的政府信息外,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還可以根據自身生產、生活、科研等特殊需要,向國務院部門、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及縣級上地方人民政府部門申請獲取相關政府信息,也即政府信息公開的第二種方式——申請公開。
簡而言之,政府在徵收或者徵用土地、房屋拆遷及其補償、補助費用的發放、使用情況應該依法進行信息公開。政府沒有主動進行公開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有權依法申請信息公開。
被拆遷人應依法向行政機關申請獲取政府信息的,應當採用書面形式(包括數據電文形式)。但是,如果被拆遷人採用書面形式確有困難的,也可以口頭提出,由理該申請的行政機關代為填寫政府信息公開申請。
針對申請公開的政府信息,行政機關應根據下列情況分別作出答復。
(1)屬於公開范圍的,應當告知申請人獲取該政府信息的方式和途徑;
(2)屬於不予公開范圍的,應當告知申請人並說明理由;
(3)依法不屬於本行政機關公開或者該政府信息不存在的,應當告知申請人,對能夠確定該政府信息的公開機關的,應當告知申請人該行政機關的名稱、聯系方式;
(4)申請內容不明確的,應當告知申請人作出更改、補充。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 第二十四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依託政府門戶網站公開政府信息的工作,利用統一的政府信息公開平台集中發布主動公開的政府信息。政府信息公開平台應當具備信息檢索、查閱、下載等功能。
第三十三條 行政機關收到政府信息公開申請,能夠當場答復的,應當當場予以答復。
行政機關不能當場答復的,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予以答復;需要延長答復期限的,應當經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機構負責人同意並告知申請人,延長的期限最長不得超過20個工作日。
行政機關徵求第三方和其他機關意見所需時間不計算在前款規定的期限內。
7. 征地拆遷信息公開法律是怎麼規定的
法律分析: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縣級人民政府及其部門重點公開的政府信息還應當包括下列內容:城鄉建設和管理的重大事項;社會公益事業建設情況;徵收或者徵用土地、房屋拆遷及其補償、補助費用的發放、使用情況。
法律依據:《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 第八條 為了保障國家安全、促進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等公共利益的需要,有下列情形之一,確需要徵收房屋的,由市、縣級人民政府作出房屋徵收決定:
(一)國防和外交的需要;
(二)由政府組織實施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的需要;
(三)由政府組織實施的科技、教育、文化、衛生、體育、環境和資源保護、防災減災、文物保護、社會福利、市政公用等公共事業的需要;
(四)由政府組織實施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的需要;
(五)由政府依照城鄉規劃法有關規定組織實施的對危房集中、基礎設施落後等地段進行舊城區改建的需要;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公共利益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