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將信息技術與教學有效的整合教學隨筆
新課改將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改革有機結合,是要把信息技術作為課堂教學中的學習工具和學習的方式,建構在網路環境下學生自主學習的方式。將信息技術與課堂整合,將變「傳授型」學習方式為「探究性」學習方式,變「單一式」教學為「綜合性」學習方式,變「教師主導」為「互動式」學習方式,變「封閉式」課堂為「開放式」課堂。與傳統課堂相比較,更能發揮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探究、合作交流等方面的優勢,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培養了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信息化高速發展的社會,教育必須與時俱進,要求教師徹底轉變教育教學觀念,變教師主動「教」和學生被動接受為學生主動「學」,要對學生「授之以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喚起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呢?教師要充分利用現有的現代化教學條件去創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情境。多媒體輔助教學是教師創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情境的首選設備。多媒體教學軟體集聲、光、動畫為一體,為學生提供生動逼真的學習情境,促使學生眼、耳、手、腦等多種器官同時接受刺激,有利於學生思維的發展,更有利於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
一、利用多媒體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
恰當的教學情境能喚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慾望,促使他們能保持持久的學習熱情,從而獲得最佳的教學效果。創設一種使學生主體參與,興趣濃厚的課堂教學學習氛圍是喚起學生主體參與的前提和保證。學生在愉快而輕松的學習氛圍中容易積極參與教學活動,並且能激發內在的學習要求。學生學習興趣的提高往往離不開生動形象的教育素材。多媒體正是具有形聲、動畫兼備的優點,在創設情境,營造氛圍方面比其他媒體來得更直接、更有效。
二、利用多媒體的直觀演示,容易突破教學的重點難點。
在教學中,有些重點難點往往不易突破,主要原因是學生的生活經驗不豐富,觀察事物不容易全面具體。因此教師要採用比較容易使學生接受的教學過程,達到知識的遷移。在「浮力」一節的教學中,利用多媒體演示:先出現一個浸入水中的物體,繼而出現兩個力:「重力」和「浮力」,並閃爍兩次。在老師的分析和講解之後,當這兩個力的大小關系發生變化的情況下,物體在水中的運動情況也隨之發生變化,出現上浮、下沉、懸浮三種情況。
多媒體的演示讓學生很自然地理解了物體的沉浮條件,感受到物體是浮還是沉,取決於重力和浮力的大小關系。這樣的對比演示,不僅使學生更進一步地理解浮力的概念,還很形象的看到了力和運動的關系。經過多媒體的直觀演示,學生在頭腦里建立起自己的認知結構,更好地掌握所學的知識的特徵,強化了對新知識的印象。同時,教師也突破了教學的重點、難點,完成了教學目標。
三、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容易拓寬學生的解題思路,適應學生的個性差異,注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學生學習能力的形成與學習的方法有著密切的關系。能力的培養主要通過思維和操作形成。多媒體輔助教學,能為學生創設了一個多向思維的情境。因為它有聲形並茂,生動有趣的特點,提出與新知有關的問題後往往在新知與學生的求知心理之間製造矛盾沖突,進而激發學生的強烈的求知慾望。學生在這種情境之中會積極思考,在活動中會主動參與操作。例如:關於「正方形和長方形周長」的計算,有多種方法。教師事先設計好題目,啟發學生利用所學的知識進行計算呢?讓學生先思考,然後自己的理解動手做.由於學生的個性差異,所以有的學生會想出一種做法,有的會想出幾種做法。這時,利用電腦把不同的做法一一演示出來。每一位學生看過以後都會想到有的是自己想到的,有的是自己沒有想到的。而沒有想到的解法,學生會注重去看,產生求知慾望。這種多媒體直觀演示與學生動手操作相結合的教學方法,不但使學生的多種感官都參與了學習,而且照顧了學生的個性差異,充分調動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大大培養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思維能力。
四、利用多媒體提供多層次的練習,能有效利用有限的教學空間,並能加大練習密度。
課堂練習是學生鞏固所學新知的重要環節。學生對所學新知的掌握情況也從課堂練習中體現出來。教師對課堂練習要精心設計,不但能減輕學生的作業負擔,而且能提高教學質量。教師在設計課堂練習時,要充分發揮多媒體圖文並茂的優勢,設計多層次的習題,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在輕松愉快的情境中練習。在設計習題時,要照顧全體學生,就要把習題分成多層。一般來說,第一層是與所講例題相仿的練習,目的照顧比較差一點的學生;第二層是基本知識的變式練習,目的解決重、難點知識問題,照顧中等學生;第三層是要稍微動腦筋的思考性練習,目的照顧優秀學生。這種多層次的練習,讓差生「吃得了」,中等生「吃得好」,優等生「吃得飽吃得好」。學生在做題時不但不感到乏味反而會產生濃厚的
⑵ 如何在信息技術中規劃和整合教學資源
在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整合過程中,教師對信息技術的運用還存在很多誤區,只有走出誤區,精當運用信息技術,才能有機整合。
一、存在的誤區
1、缺乏對學習
者特徵的分析,盲目搬用課件
分析學習者特徵是指了解學習者的學習准備情況及其特點的活動,它為後續教學設計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據。所謂學習准備是教育心理學的一個概念,指學習者開展新的學習時,原有的知識水平或原有的心理發展水平對新的學習的適合性。如果缺乏對學習者特徵的分析,盲目搬用課件,恐怕會造成學生學習的不適合性。因為我們運用的課件大多是面向城市孩子,認知水平比較高的學生設計的,課堂容量大,教學密度大,往往令學生眼花繚亂,最終成為過眼雲煙,失去運用價值,要想使多媒體課件真正發揮實效,首先應該認真分析自己學生的特徵,想一想自己所佔有的教學資源有多少應該用,應該怎樣用,如何去設計,如何去組織,如何去發揮其應有的價值。對學生特徵的分析,是多媒體教學設計的前提。
2、教學過程以課件為中心,偏離教學主體。
計算機輔助教學的核心特徵應是輔助,即輔助教師教、輔助學生學。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處於主導地位,學生是課堂的主體,課堂中所有的活動應該以學生為中心。可我們部分教師自己還不能夠獨立製作課件,所以教學過程中,教師就無法根據學生實際去調控課堂,只能以課件為中心去授課,偏離教學主體。這樣的教學容易導致學生學而不實,教而不深的結局,反而影響實際教學。
3、信息量過大,滯留時間短,不利於記憶。
多媒體課件的使用,大大節省了教師大量板書、畫圖的時間,這是大家公認的。但對於我們大部分經驗不足的教師來說,都使用「流水型」模式課件,教師只要輕擊滑鼠,就可以順利完成操作。我們都知道,對於學生接受信息來說,需要一定的時間,過快的更換屏幕內容,學生來不及理解和記憶,這樣不利於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所以我們在進行設計時,對現成教學資源要合理取捨,解決好信息量過大的問題,同時屏幕切換不能太快,應以學生確實能夠理解、記憶為准,需要強調的可反復展示。
4、課件代替試驗,削弱學生的試驗能力和觀察能力。
多媒體課件能夠指導學生進行實驗操作,但學生的試驗能力的形成,只能通過實際訓練才能獲得。另外,多媒體也可以在較短時間內呈現多種動植物形態、結構、生長、生態等方面知識,擴大學生知識面。但只有讓學生親自接觸大自然,做一做,摸一摸,量一量,聞一聞,嘗一嘗,才能得到更完整的知識。所以說不是所有試驗都用課件代替完成。
二、精當運用
1、教學情境的創設需要運用信息技術。
教學情境的創設有助於反映新舊知識的聯系,有助於促進學生進行思維聯想,使學生對知識進行重組與改造,易幫助學生知識的同化和順應。所以在課堂教學中可以藉助多媒體播放有助於理解教學內容的視頻資料、動畫、圖文等。比如在執教《直角三角形的邊角關系——船有觸礁危險嗎》時,截取了《泰坦尼克號》中輪船和冰山相撞後場景的視頻資料,創設這一情景,意在讓學生意識到船有觸礁的危險性,從而進入學習狀態。
2、遠離學生實際而又必須讓學生掌握的知識,需要運用信息技術。
如學習《全球變暖與環保》一課,學生對環保知識只具初步認識,對於全球為什麼變暖,它給人類帶來多大的災難,人類如何控制,這一切都遠離學生實際。教學中,教師將學生分成四個小組,通過網路提供的大量感性材料去獲取知識。學生從乾旱到瘟疫,從農作物到動植物方面列舉了全球變暖給人類帶來的災難,從溫室效應到廢氣排放,從亂砍亂伐到資源利用,說明了全球變暖的原因。如此之大的信息傳遞量只有運用信息技術才能實現。
3、邏輯思維性強、較為抽象的知識,學生難以想像、難以建立起概念的要運用信息技術。
如在進行《海底世界》教學時,針對學生無法親身經歷、親自感知,難以想像海底世界景色如何奇異、物產如何豐富的現狀,教師可將在互聯網上搜集的圖文並茂、集數字、影響於一身的大量海底相關資料,製成網頁發布在校園網上,使文中「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教學內容立體的、多維的呈現在學生面前。這種虛擬的「模擬」技術縮短了知識與問題之間的差距,幫助學生建立了海底「景色之奇異、物產之豐富」的概念。
4、拓展教材內容、開拓學生視野,需要運用信息技術。
如在進行《美麗的西雙版納》一課教學時,教師可從互聯網上搜集有關西雙版納的豐富的教學資源進行拓展延伸,使學生對西雙版納、對少數民族有進一步了解,從而增強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我們一定要明確,在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中,信息技術只是一種輔助手段,要在輔助上下功夫。只有根據所實現的教學目標精當運用信息技術,才能實現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有機整合,才能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⑶ 如何實現信息技術與其他學科的整合
隨著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信息技術課程的重要性越來越明顯,實現信息技術與其他學科的整合教學是新課改實施下積極探尋的一種教學模式。
一、加強對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認識
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curriculum integration)是指在課程教學過程中把信息技術、信息資源、信息方法、人力資源和課程內容有機結合,共同完成課程教學任務的一種新型的教學方法。因此,要用信息技術系統地處理課程的各個方面,以建立能滿足學生需要的有機整合的系統,並且根據學生的反饋進一步改進這個系統。整合強調信息技術要服務於課程;強調信息技術應用於教育其出發點首先應當是課程,而不是單純的信息技術;強調應當設法找出信息技術在哪些地方能增強學習的效果,能使學生完成用其他方法做不到的事。
課程整合具有以下幾個優點:首先,整合強調信息技術應用於教育要立足於課程而不是計算機。其次,沒有必要給學校增設與計算機有關的新的目標,相反,通過信息技術應用,可加強已有的目標。第三,計算機成為學生學習的工具,而不是一個對手。整合是以一種自然的方式來對待信息技術的,把它當作一種學習和生活的基本工具。此外,整合會使人感到, 信息技術雖在教育中發揮重要作用, 但卻和鉛筆或計算器技術一樣變得了無痕跡。教育工作者不把信息技術技術與日常課程分開,能有助於信息技術了無痕跡地融合在課程之中。這意味著,我們不會特別意識到信息技術的存在,就像不會特別意識到鉛筆的存在一樣,我們關心的不是信息技術或鉛筆,而是課本身。
信息技術與其它學科整合可有效地改進對課程的教學,即能實現下述目標:①增強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合作技能和解決問題的能力;②使信息技術的運用成為學習過程的有機組成部分,從而便於學生掌握信息的收集、檢索、分析、評價、轉發和利用等技能;③不僅促進了班級內學生的合作交流,而且還促進了本校學生與全球性學習社區的合作交流,從而大大開闊了學生的視野。
二、實現信息技術與其他學科整合的策略
1、加強信息技術與教師和學生的整合,提高信息素養。
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的過程中,師生是共同的學習夥伴。針對部分教師及學生計算機知識相對貧乏的問題,首先,教師自身要加強對信息技術知識的學習,比如必須學會用信息資料庫來處理各種教育信息、能運用e環境下的各種傳播或交流工具、會使用必要的軟體製作工具、能用先進的工具軟體設計或集成各種教學信息資源,等等。此外,處於信息時代的教師還必須具備現代教育教學思想觀念,掌握先進的教學設計思想和方法。惟有現代教育教學思想、教學設計思想和方法與現代教育技術相融合,才能實現教學的優化。其次,要求學生重視信息技術課程,努力學習信息技術,了解信息技術的發展變化,學會使用與學習和生活直接相關的工具和軟體,並能熟練操作計算機進行信息收集、整理,提高自身的信息素養。
2、圍繞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的目標製作教學課件,優化教學設計。
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應該實現這樣的目標:在學科的教學時間里整合,既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優化學科教學提高教學效益,又藉助學科載體學習並運用信息技術解決學科學習問題。因而,教師在備課時,要圍繞學習主題展開,篩選信息,巧妙安排,運用信息技術提供給學生有利於完成學習目標的方法和資源,優化教學設計。
3、正確認識信息技術在學科整合中的作用,切忌喧賓奪主。
信息技術集"文字、聲音、圖像、圖形、視野、動畫"等多種傳播媒介於一體,多方位,多角度,多途徑地向學生傳遞信息,為教師和學生提供了生動活潑,靈活多樣,豐富多彩的人機交談的信息環境。但是信息技術無論多麼優越,都應是為了教學服務,即一堂課中學生應永遠是主體,教師是主導者,信息技術只能是起了輔助教學的作用。信息技術與學科的整合,他們之間是互相協作的關系,而不能相互替代。
信息技術與學科的整合的課堂教學,應該在教師的主導下,各種教學方法互相協調,相互促進,信息技術輔助教學的優勢才能真正得以發揮,因而信息技術的運用應遵循適時、適用、適度的原則,即應在某些需用信息技術輔助教學的課題中,在恰當的時候,適當地運用信息技術,而不能濫用,絕不能喧賓奪主,取代學科教學。
4、利用網路,創設開放的學習環境
網路環境下的教育,可以成為課堂教學的得力助手,校園網路的推廣,使得基於網路環境的課堂教學模式有了發展的前景,而且基於網路的課堂教學模式也有它很大的優勢。基於網路環境的教學設計,應了解基於網路環境下,教學資源具有信息資源開放性、跨越時空限制、傳遞系統是多媒體的、傳播媒介可多向交流等特點,就決定了網路環境下的學習過程的開放性、交流性,學習者對學習內容選擇的自主性和個性化,內容形式的多媒體化等,這些都要在教學中進行選擇和運用。比如:我們在校園網或教師的個人主頁上,延續課堂教學的內容要求學生「在生活中尋找答案」。許多學生興致勃勃地參加,圍繞選題,或個人或結合成學習小組,通過網路資源,查找有關資料。然後在老師的指導下,整理自己的成果,寫成小論文在網上發布。這樣學生的學變得更為主動。他們在交流研討中,不僅學習他人的研究成果,而且對自己所研究的成果有喜悅感,成就感,同時感受到與他人討論、探究的樂趣。所以,網路環境下開放的教學設計,學生學習環境的設計較靈活,能夠支持和幫助學習者達到他們的學習目標。
⑷ 如何推進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
隨著計算機技術在我國的迅速發展,以計算機為核心的當代信息技術,正在以驚人的速度改變著人們的生存方式和學習方式。學校教育面臨著深刻的變革,信息技術逐步深入到學校教育教學的方方面面,研究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成為當前教學改革的熱點問題。 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就是把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教與學融為一體,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提高教與學的效率。計算機與各學科課程整合就是把各種技術手段完美、恰當的融合到教學活動中去——就象在教學中使用黑板和粉筆一樣自然、流暢。要達到「整合」的目標,教師不僅要熟悉掌握技術手段,更重要的是要深刻了解教育的本質,了解本學科教育的根本目的,了解教學中的難點所在,了解傳統教學的優點和局限性,結合技術更好地進行教學活動。 一、「整合」是教育信息化的一個重要目標 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領域全面深入地運用現代化信息技術來促進教育改革和教育發展的過程,其結果必然是形成一種全新的教育形態,即信息化教育。 教育信息化的特徵是什麼?我們可以分別從技術層面和教育層面加以考察。從技術上看,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特點是數字化、網路化、智能化和多媒體化。從教育上看,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特徵是開放性、共享性、交互性與協作性。我們把教育信息化看作是一個追求信息化教育的過程。信息化教育具有教材多媒化、資源全球化、教學個性化、學習自主化、活動合作化、管理自動化、環境虛擬化等顯著特點。 信息化教育為我們展示了未來教育的美好前景,但是,教育信息化是一個適應性社會過程,它意味著存在一種與傳統的教育環境發生作用的活躍傾向,它的性質決定它是否能很好地適應環境,及如何適應環境。因此,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信息技術的應用不會自然而然地創造教育奇跡,它可能促進教育革新,也可能強化傳統教育,因為任何技術的社會作用都取決於它的使用者。有人說得好:「如果說信息技術是威力巨大的魔杖,那麼教師就是操縱這個魔杖的魔術師。」因此,對於我們廣大教師來說,面臨正在到來的教育信息化浪潮,認清教育改革的大方向,更新教育觀念,並且懂得如何利用信息技術來支持教育改革和促進教育發展,是十分必要的。 教育部《關於在中小學普及信息技術教育的通知》中明確提出了「推進信息技術與其他學科教學整合」的要求,以此推動基於現代信息技術環境下學與教的方式的變革。如何切實加強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整合,這個話題現在已越來越引起教育行政部門和廣大中小學的普遍關注,已成為教育信息化的一個重要目標。 實現教育信息化、大力推進信息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運用,是提高教育綜合實力的新的生長點,是推進教學改革的新突破口,是實現教育現代化的推動力。從一定意義上講,信息技術已成為當代教育通向未來的必由之路,成為當今世界各國和國內各地區開展綜合實力競爭中追求教育優勢的必爭之地。正因為這樣,信息技術成為當代教育的制高點,誰搶佔了這個山頭,誰就在新世紀中處於有利位置。 二、「整合」是改革傳統教學方式的一個重要手段 所謂「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整合」,是指在學科教學過程中把信息技術、信息資源、信息方法與學科教學內容有機結合,以完成學科教學任務的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意味著將信息技術看作是教學活動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但整合不等於混合,它強調在利用信息技術之前,教師要清楚信息技術的優勢和不足,以及學科教學的需求,設法找出信息技術在哪些地方能提高學習效果,找出哪些教學內容用傳統手段不能達到或不能很好地達到教學目標,使學生完成那些用其它方法做不到或效果不好的學習任務。 在計算機技術的幫助下,教學材料已不局限於印刷在書本上的文字和圖形,出現了融文字、聲音、圖形、動畫、影像為一體的電子教科書,多媒體軟體、網上教學節目等多種形式的教學材料。隨著信息資源的不斷增長,用於教育和學習的課程資源不再局限於課堂內使用的教科書和教學輔導書,課外課程資源豐富多彩,如書店和圖書館里的各種圖書、博物館和科技館中的展品、科研機構的科研報告、各種媒體的新聞與社會信息等。 從學習方式上看,信息技術打破了班級授課制的組織形式,學生可以通過資料檢索、調查、實驗、討論等多樣化的方式獲得知識。從教學組織上看,信息技術強調靈活運用多種教學組織形式,改變單一的班級授課制,輔之以分組教學、小組合作學習、個別輔導、開放式教學等多樣化的教學組織形式。 現代信息技術環境,為教師的指導性活動和學生的自主參與性活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在信息技術環境下,教學活動方式可以有以下結構:以教師引導為主的課堂教學結構、以學生個別化學習為主的課堂教學結構、以小組協作學習為主的課堂教學結構。在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中,學生學習的許多目標都要學生主動、有目的地獲取材料來實現,教師是教學過程的組織者、指導者、促進者和咨詢者。 傳統的教學活動由教師、學生、教學內容三個要素構成,三者相互聯系、相互作用形成一個有機整體,從而構成穩定的教學結構形式。它的特點是:通過教師講授和教學媒體的輔助,把教學內容傳遞給學生。在這種結構中,信息技術僅僅作為一種承載和傳輸工具而存在,沒有真正成為結構中的一個要素。因此,如果不將信息技術整合到課堂教學中去,構建新型教學結構,即便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先進,也仍然免不了穿新鞋走老路。 三、「整合」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一個重要途徑 應用現代信息技術,對於幫助學生更好地自主學習和探究、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深遠的現實意義。信息技術與其他學科的課程整合,是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學習能力人才的一個重要途徑。 在我們傳統的教學模式中,長期以來都是以教師的「教」為中心,教師通過課堂講授、板書,用「一張嘴、一支粉筆、一塊黑板、一個教案」,將教學內容傳遞給學生。在這樣的教學活動中,雖然便於教師對課堂教學活動的組織,有利於教師主導作用的發揮,但它過於注重教師教的一面,忽視了學生學的一面。作為認知主體的學生,其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的發揮受到很大的限制,學生始終處於被動的地位,他們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當然也就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怎樣才能充分發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使學生主動、積極地學習,成為獲取信息、分析信息、加工和處理信息,進而構建新知識的學習主體,切實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呢?關鍵在於要從根本上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使教師的角色由傳統教學模式的中心轉變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指導者和促進者。在現代信息技術中,尤其以信息豐富為特點的網路技術為探究式學習提供了非常廣闊的空間。在這種網上探究式學習中,能培養學生對資源信息的識別、採集、存儲、加工和創新能力,促使學生在觀察中、在整理中、在協作中、在建構中探索研究新事物,激發學生發現新現象,探索新規律的創新精神。信息技術提供了極豐富的信息資源和時時更新的各類知識,任學生自由地遨遊在知識的海洋中,使他們的想像力插上翅膀,有足夠的信息支持他們的探索和設想,學生創新能力在探索的過程中悠然而生。 如何更好地開展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下面談談自己的一點看法: 1、提高認識,轉變觀念 充分認識到信息技術的應用對推進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對改變傳統教育觀念,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現代教育觀念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對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提高學生的信息能力有很大的促進作用;要充分認識到信息技術應用於教學不僅僅是一種技術手段,而是一種學習方式的根本變革。作為學校領導,要把信息化作為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一個重要載體,要把信息技術與學校的日常教學工作結合起來。深化《信息技術與其它學科整合》課題的研究,繼續探索網路環境下課堂教學模式,加大軟體投入的力度,豐富教學資源。 2、突出重點,加大整合力度 我們要把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工作作為推進教育信息化的一項重點工作來抓。各個學校要在新課程標准改革的基礎上加大整合力度,充分發揮信息技術在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探究、合作交流等方面的優勢。學校領導要對教師提出一個適度的要求,要把教師運用信息技術進行教育教學作為一個前提因素,要求教師利用網路收集教育教學資源,要鼓勵教師製作個人網頁,開發學科教學網站,選擇較強的學科組首先展開此項工作並及時總結經驗,進行推廣和宣傳。 3、以課題研究為抓手,深入探討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的方式和方法 課題研究對推進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工作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各個學校一定要抓好這項工作。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是在教育信息化進程中擺在我們廣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項新的而又艱巨的課題。為此,要加大研究力度,要求學校都要進行這方面的專題研究,要著重探討整合的方式、方法。 4、最大限度地挖掘現有設備的作用,保證研究工作的正常進行。 硬體建設是基礎,軟體開發是保障。正如我校只有一個網路教室,學生機60台,不能充分滿足師生的需求。我們本著邊建設、邊應用、邊研究的原則,走出一條以"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課題為龍頭,通過課題研究發展教師,通過發展教師發展學生,通過發展學生來發展學校這樣一條特色之路。 5、整合的關鍵在教師。 對教師的培訓應該是全方位的,動態的,開放的,應隨社會的發展、技術的逐步升級而展開。今後,我們學校對教師的培訓,將重點放在案例培訓上,在培訓中發現問題,在研究中解決問題。另外,進行網路環境下的課堂教學,學生需具備一定的計算機操作技術,我們在現有基礎上,進一步完善學校信息技術教育課程,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為搞好整合奠定基礎。 總之,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是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我們必須要抓早、抓緊、抓好,以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為突破口,全面提升我區教育教學質量,切實推動我區教育信息化進程。
⑸ 如何推進信息技術與學科的有效整合
何謂信息技術和學科整合呢?難道就是我們在平常運用多媒體製作一些課件進行教學嗎?我們現在所說的真正意義上的信息技術和學科整合,其實就是把教育觀念的轉變和更新與信息技術的應用相結合,藉助於信息技術的應用帶動課程體系、教育內容、教育方法和手段的全面改革。在我們現在日常的教學中,很多教師可以說是已經開始充分利用現代信息傳播技術,進行教育教學的創新,推動教育信息化進程。變革傳統教學以教師為主的教學方式,變革教學圍著教材轉的教學模式和手段,把以「教」為主轉變為以「學」為中心。實現優秀教學資源的「共享」和「互補」。把教學學習資源整合轉變為了有效的「資源」,從而助「教」和助「學」,引導和幫助教師藉助與信息技術設計和實現優秀的教學過程。那麼我們的課程與信息技術究竟如何來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整合呢?我們可以立足於積極探索應用信息技術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方法與途徑,最大程度地滿足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的需要。 而最直接的幫助是藉助於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對教法和學法方面的借鑒和探究,使「資源」的助教和助學落實到應用現代教育技術設計教學過程中,推進信息技術教育與各學科教學有機整合,同時也是基於信息技術環境下教學思想和教學方法的交流平台。
就拿我們英語教學來講,在平時的英語教學中我們就充分利用了互聯網上的資源,諸如英語歌曲、故事、單詞和游戲等。雖說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們經常做一些課件來輔助教學,但是這些課件常常是圍繞著每節課的教學內容,以圖片和單詞、句子為主,在剛開始以課件代替傳統圖片教學時,學生或許還比較新奇,所以還能較好地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可時間一長原先所達到的教學效果就會大打折扣,現在隨著網路的不斷發展,有好多網站上都有較多與我們的教學內容相一致的flash,而它們的生動、色彩鮮艷正好符合學生的興趣,有了它們的幫忙就使我們教師在設計操練方法時有了更多的選擇,同時給我們組織教學帶來了便捷,在課堂中的運用也使學生有了更大的興趣去說、去練。學生在教師的組織下利用信息技術進行學習,信息技術完全為學科教學服務。在這種整合模式下,教師和學生在信息技術的幫助下,分別進行教學和學習。首先,教師根據教學目標對教材進行分析和處理,決定用什麼形式來呈現什麼教學內容,並以課件或網頁的形式呈現給學生。學生接受了學習任務以後,在教師的指導下,利用教師提供的資料(或自己查找信息)進行個別化和協作式相結合的自主學習,並利用信息技術完成任務,譬如在家裡他們可以在家長的從旁協助下,根據教師提供給他們的網站進行預復習,預聽課文內容、聽讀網上故事等。這樣的教學氛圍十分有利於學生創新精神和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同樣,教師通過整合的任務,發揮了自己的主導作用,以各種形式、多種手段幫助學生學習,進一步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在所有形式的教育中,創設一個在實際生活學習中使用信息技術解決問題的學習環境,是培養學生"信息素養"的關鍵。根據"課程整合"的理念,將信息技術與其他學科,或者與實際的社會生活問題進行整合,拓寬學生解決問題的思路,培養學生使用信息技術的意識和興趣,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和實踐能力,真正發揮信息技術對教育的變革性推動作用。
再以我們的校本課程—國際理解教育課來講,信息技術可以創設一個以學生為中心、教師為主導並與廣博的科學知識為友的學習環境。國際理解教育課就是以讓學生了解更多書本以外知識為目的而開設的課程,在該課程的教學過程中,以教師的講解為主,學生的主要任務是聽,但我們教師在講解的同時還會把一些展示的機會留給那些有準備的學生,我們往往會在課上給學生布置一些預習的作業,讓他們上網查閱下一節課所要講授的有關內容,這樣就可以在下一次講課時教師可適當放手,讓他們來談談他們所獲得的一些資料,通過這樣一種教學方式,培養了學生獲取、選擇、傳送、加工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同時也開闊了學生的視野,不至於使他們被教師的觀點框住,從而限制了他們的自主發展。
網路環境下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中,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學生要通過使用探索法、發現法去探索、發現相關的信息與知識;主動搜集並分析有關信息,提出假設、驗證假設;把當前的學習內容盡量與自己知道的事物相聯系,並對其中的聯系認真思考;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們不僅是在學知識,更重要的是學會了學習與研究的方法、過程與手段,形成了自己的成果,在成果的展示中獲得了成就感。在網路環境下的"整合型"課堂教學中,教師是組織者、引導者。教師首先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形成學習動機。然後,通過對主題的分析或者分解,幫助學生分析知識之間聯系的線索,建立起自已的知識框架。在學生的自我學習過程中,教師組織學生之間的協作學習,以幫助學生高效、高質地完成自已確認的主題,形成自主學習的學習成果。
⑹ 如何將信息技術與學科有效的整合
21世紀,人類面臨從工業時代向信息時代的急遽轉變,知識傳播的速度和容量都在以幾何數字遞增。以多媒體和網路為核心的現代信息技術使得知識不再以單一的文本形式來傳遞,而是融入了聲音、圖片、影像等多種媒體,知識內容的豐富與傳遞形式的多樣不僅改變著人類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而且改變著人類的思維方式和學習方式,引發了一場世界范圍的跨世紀教育改革和學習革命。
1.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的涵義
信息技術是指人類對數據、語言、文字、聲音、圖畫和影像等各種信息進行採集、處理、存儲、傳輸和檢索的經驗、知識、及其手段、工具的總和。它的核心技術是3C(computer、communication、contents)。(轉載請標出:全文來自「論文快車」網 http://www.lun-wen.com)當今的時代是信息時代,以個人電腦、網路技術和多媒體傳播技術為主要內容的現代信息技術給許多領域都帶來了革命性變革。教育的本質是通過有價值的文化信息的傳遞為學生個體發展和社會進步服務。從文化傳遞的角度講,信息技術具有高效率和高效能,使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有機地結合起來,成為學科課程和教學中不可或缺的「要素」。
「整合」是個新概念,要有新思路。「整合」中「整」這個語素。它包含了「調整」、「重整」、「整治」、「整改」等豐富內涵。「整合」一詞,鮮明地體現了改革的召喚,強調了改革的力度。「整合」昭示著這樣的精神:在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這兩方面都要下一番大氣力,經過一番整治,使它們在新的水平上結合成一個整體---全新的課程體系。「整合」的目的和意義不僅是為了發揮信息技術的工具功能,而是賦予了新的教育意義。是要通過「整合」促進教學模式的變革,實現教育思想、教學內容、教學方式全方位的現代化,要突破傳統教育的模式。「整合」 是為了更好地實現信息技術教育的目標---培養學生的獲取、加工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什麼是學科的整合呢?是指整合學科分割所造成的知識支離破碎的狀態,把不同學科的內容通過信息技術進行有機的組合,把知識與思維、理論與實際、感性與理性辯證統一起來。學科整合既有教育技術的整合,又有學科知識的整合。
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要發揮「不可替代」功能,不擺花架子,要從實效出發,實事求是地解決問題。要多發揮信息的獨特不可替代的功能,如果有些教學內容用別的方法、甚至是比較原始的方法上效果更好,那就不必用機器擺花架子。教學內容、學校條件千差萬別,在信息技術的使用上也會各有不同。用不用,用什麼樣的教育技術,取決於是否有利於學生學習和教學質量的提高。
2.目前教學改革存在的問題
經過多年來的努力,我國教學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普遍反映整個教改並沒有大的突破,主要問題在於,現有教改對教學理念、內容、手段、方法和模式等的「改革」不徹底,是在不觸動原有體系的基礎上的「改良」,未能對其實施「大手術」。主要表現在:1.教學理念:依然停留在精英教育的定位上;重視知識的傳授,重視智力的培養而輕視能力、情感的培養,至今未能從應試教育的桎梏中走出,跨入素質教育;創新意識培養匱乏。2.教學內容:改革開放以來,各類教材大同小異,沒能超出既定模式,創新成為了奢談。3.教學手段:各個學校添置了不少設備,但設備的利用率不高,甚至有的被閑置未能發揮應有的作用。4.教學方法:在教改中我們推出了不少的新教學方法,但遺憾的是最終因為種種主、客觀原因都未能推而廣之。(轉載請標出:全文來自「論文快車」網 http://www.lun-wen.com)5.教學模式:深受前蘇聯學者教學模式(激發動機--復習舊課--講授新課——運用鞏固--檢查效果)的影響,典型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仍然運用。在21世紀信息時代,我們有必要運用信息技術參與教學改革,進行學科整合,促進教學改革。
3.信息技術與各學科整合的實施
3.1 注意結合各門學科的特點,建構易於實現學科課程整合的新型教學模式。每位教師都應結合各自的學科特點去建構既能實現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又能較好地體現新型教學結構要求的新型教學模式。所以模式的類型是多種多樣的,不應將其簡單化。但是若從最有利於創新人才培養的角度考慮,則有兩種基於信息技術的教學模式(也就是能夠實現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教學模式),即「研究性」學習模式(也叫「探究性」學習模式)和「協作式」學習模式(也叫「合作式」學習模式)。
⑺ 如何將信息技術融合到日常教學中
信息化是當今世界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大趨勢,以網路技術和多媒體技術為核心的信息技術已成為拓展人類能力的創造性工具。為了適應這個發展趨勢,我國已經確定在中小學中普及信息技術教育,同時要加強信息技術與其他課程的整合。「課程整合」對於一名信息技術教師來說是經常要面對的最實際的問題,在教學工作中經常要和同行一起討論把信息技術運用到其他的課程中,信息技術給其他課程帶來什麼?回答是肯定的,思路的拓寬,知識面的拓寬,教學方法的改變等等。那麼,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的教學目標和主要任務是什麼?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的教學重點是什麼?在信息技術與其他學科的整合中,尤其在課堂教學中的整合,信息技術扮演怎樣的角色?怎樣才能使信息技術的學習更有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弄清這些問題對於我們教師的實際工作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的教學目標和主要任務
信息技術拓寬了人們獲取信息的渠道和范圍,極大地豐富了信息資源,為個性化、自主及互動式的學習提供了實施的舞台,使生動、活潑、主動地學習得以進行,使終生教育、學習化社會的構想得以實現。信息技術不只是幫助教師傳授知識的手段,而是服務於他們學科教學的得心應手的教學媒體,是提高教育教學活動的效率、更好地進行素質教育的工具;對於學生來說,信息技術則是學習知識和提高技能的認知工具。 在中小學普及信息技術教育的措施,是將信息技術課程列入必修課程。信息技術課程的目標是「通過信息技術課程使學生具有獲取信息、傳輸信息、處理信息和應用信息的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信息素養,把信息技術作為支持終身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手段,為適應信息社會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礎。」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的主要任務是:「培養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興趣和意識,讓學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術基本知識和技能,了解信息技術的發展及其應用對人類日常生活和科學技術的深刻影響。」
二、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的教學重點
我是這樣認為的信息技術這門課的前身是計算機教學,從計算機到信息技術的改變我覺得是一個突破和飛躍。從單機到聯機到網路的貫通必然對改變了信息技術課程目標的變化和發展,即從「計算機文化論」到「計算機工具論」,再到現在提出的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正是人類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認識的不斷提高。對於我們21世紀的學生來說,基本的「信息素養」應包括:
1.信息獲取的能力。能夠根據自己的學習要求,主動地、有目的地去發現信息,並能通過各種媒體,如互聯網、書籍、報紙、電視等,或者自己親自調查、參觀等,收集到所需要的信息。
2.信息分析的能力。能夠將豐富的獲取到的信息進行篩選鑒別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判斷它的可信度,然後對認為真實有用的信息進行分類。
3.信息加工的能力。將不同渠道獲取的同一類信息進行綜合,結合自己原有的知識,重新整理組織、存儲,並能夠簡潔明了地傳遞給他人。
4.信息創新的能力。在信息加工的時候,通過歸納、綜合、抽象、聯想的思維活動,找出相關性、規律性的線索,或者能從表面現象分析出事物的根源,得出創新的信息。
5.信息利用的能力。利用所掌握的信息,使用信息技術或其他手段,分析、解決生活和學習中的各種實際問題。
6.協作意識和信息的交流能力。能夠通過互聯網等平台拓展自己的交流范圍,面向世界,開闊視野,並能利用信息技術加強與他人的聯系、協作。
三、課程整合的方式方法
課程整合應該分幾步走。
第一步,信息技術課程,信息技術作為學習的對象。信息技術課程作為一門專門的學科開設,主要學習信息技術的基本技能和基本工具的使用。
然而,信息技術課程並不僅僅是簡單地為了學習信息技術本身而學習,還要培養學生利用信息技術解決問題的習慣和能力。因此,同樣要按照課程整合的理念,把信息技術作為一種工具,整合到實際任務中進行學習。比如:Microsoft Word文字處理的學習就可以以完成一份班級小報的形式進行教學。Microsoft access資料庫管理系統的學習就可以以完成通訊錄的形式進行教學等等,因為大家都知道生活中的知識要比課本中的知識豐富和精彩的多,學生們喜歡貼近生活,其效果可以說事半功倍。
第二步,與其他學科的整合,信息技術作為教學工具。學生在教師的組織下利用信息技術進行學習,信息技術完全為其他學科的教學服務。
目前,在中小學信息課的教學中普遍存在著這樣一種現象,好學生以為上信息課是在耽擱他們的學習時間,差點的學生以為信息課是休息課,是玩的課。所以就很難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別談自主性學習。針對這一現象我在高中信息課的教學中是這樣做的,首先,根據教學目標對教材進行分析和處理,決定用什麼形式來呈現什麼教學內容,並以課件或網頁的形式呈現給學生。比如現在的學生要求更寬更廣的知識面,但從課本上不能滿足他們的要求。語文方面從作者的生平,寫作歷史的背景,文章的意境等多能用多媒體的形式去表現其效果不言而喻。數學方面通過直觀的線、面、圖形的運動會加深學生對幾何的理解,拓寬他們對解題的思路,枯燥的數學就活了起來。其他的課程就不用再說了……
我就以我上的一節信息課為例,淺淡一下我在整合方面的一些體會。
我講的這節課是利用搜索引擎在網上查找信息。本節課是在學生掌握了網路的基本知識,對Internet有了感性的認識,能對相關信息快速搜索,並能製作簡單網頁的基礎上學習的。考慮到大部分同學都會使用搜索引擎查找信息,我將這節課的重點放到了如何將找到的信息運用到日常的學習中,目的是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的習慣,將網路信息技術作為輔助學習的工具,從這一方面整合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信息技術課教學大綱中明確指出:知識及技能的傳授應以完成典型「任務」為主,確立了「任務驅動」的教學原則。這個原則突出了「在做中學」的思想,將學生的自主性學習與完成任務相結合。
針對學生平時的各科進度,有目的的選擇一些趣味性強、與各學科知識相關的內容,設置幾個任務,由學生自主學習,最終目的是利用信息技術,完成任務,擴充自己的資源庫。具體做法是如下。
1.設置任務:利用所學知識,搜索相關信息,擴充到自己的資源庫中。語文:關於錢鍾書先生和楊絳先生;物理:關於聲納的定位;化學:金屬對身體健康的作用;歷史:對陳獨秀的評價;地理:對黃河污染的研究。
2.完成方法:把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每個小組有一兩名水平較高的同學,每個成員選擇一科,合理的運用所學知識,在網路上檢索信息,下載下來,最後由小組成員們一起將信息匯總,擴充到資源庫中,每小組在解決問題時,可以相互討論,相互研究,使學生積極協作,運用集體的力量來完成任務。
3.各組互相交換成果,互相點評。
4.老師總結點評:同學們都做得很好,找到的內容很新穎、豐富,極大的擴充了大家的
知識容量,豐富了學習網站的內容,由於時間的關系,很多同學還有大量的內容沒有添加到自己的網站,同學們也可以利用課余時間再找一些更多的相關內容,擴充到自己的資源庫中。
在組織的這節信息技術課程學習過程中,一方面,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加以指導,另一方面,要把更多精力放在引導學生開展專題研究性學習上,交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將信息技術與學科學習整合起來。在活動中鍛煉和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培養學生創造性的自主發現和自主探索能力。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的主體性和個別化得到較大的體現,這樣的教學氛圍十分有利於學生創新精神和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同樣,教師通過整合的任務,發揮了自己的主導作用,以各種形式、多種手段幫助學生學習,進一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驅使他們自主的去學習。象這樣讓學生從解決實際問題出發,在處理信息、開展交流、相互合作的過程中掌握應用信息技術解決問題的思想和方法,同時鼓勵學生將所學的信息技術知識積極應用到實踐中。
第三步,研究型課程,信息技術作為學習工具。學生作為積極主動的學習者,以類似科學研究的方式,在信息技術的幫助下,獲取信息、交流信息,並最終以電腦作品的形式完成研究任務。
研究型課程中的整合任務,一般不是教材中的內容,而是課後延伸,甚至是社會現實性課題,如環境保護、旅遊類問題等。課題的設置要考慮學生的認知能力和年齡特點,採用循序漸進的原則。一般小學低年級以生活實踐性的活動為主,小學高年級以社會綜合課題學習為主,初中以學科性綜合實踐活動為主,高中以綜合性學科的學習為主。
研究型課程超越了傳統的單一學科學習的框架,它按照學生認知水平的不同,將社會生活中學生感興趣的問題,以主題活動的形式來完成課程目標。學生通過主體性、探索性、創造性的解決問題過程,將多個學科的知識、學問性知識和體驗性知識、課內與課外、學校與社會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最大限度地促進學生身心和諧統一地發展。
從研究型課程的特點看,更加突出了學生的主體性和參與的過程性。在整個研究的過程,從研究方案的形成、方案的實施,到最後任務的完成都由學生自主完成,而教師僅對學生選題、收集和分析資料的方法等進行一般性指導。
這一步的教學就更加的開放與靈活更會激發學生求知表現的慾望,我覺得現在的學生缺的就是這一點,可以說能改變整個傳統的教育方法,是學生和教師夢寐以求的境界。
總之,信息技術作為認知工具的課程整合無疑將是信息時代中佔主導地位的課程學習方式,必將成為21世紀學校教育教學的主要方法。因此在當前我國積極推進教育現代化、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倡導和探索信息技術和課程整合的教學,對於發展學生的「信息素養」,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⑻ 如何提高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的整合能力
1、要運用先進的教育理論為指導;
2、要緊緊圍繞「新型教學結構」的創建來進行整合;
3、根據學科特點構建整合的教學模式:每個學科都有其固有的知識結構和學科特點,它們對學生的要求也是不同的。要重視各學科的教學資源建設和信息化學習工具的搜集與開發,這是實現整合的必要前提;
4、根據教學內容選擇整合策略: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的整合應該根據不同的教學對象,實施多樣性、多元化和多層次的整合策略;
5、「學教並重」的教學設計理論整合教學設計:目前的教學設計理論主要有「以教為主」的教學設計和「以學為主」的教學設計兩大類。理想的方法是將二者結合起來,取長補短,形成優勢互補「學教並重」的教學設計理論。
⑼ 如何將信息技術在課堂教學中有效整合利用起來
學模式的好處及注意點
提要:在新課程的前提下,信息技術的教學過程中,可以採用多種教學模式來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本文簡單論述了情景--陶冶式教學、問題--探究式教學、小組協作學習式教學3種教學模式在實際教學中的運用,以及在此過程中的經驗和教訓。
關鍵詞: 信息技術 教學模式
「信息技術」,課程的名字就意味著這是一種交流的技術,不管是教還是學都應以學習和利用這種技術為主。新課程標準的信息技術課要求培養學生的創新創造能力,培養學生的信息道德,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最終,可以利用信息技術手段為以後的生活學習服務。在這樣的教學目的下,如果一味地強調技術手段,強調操作步驟,學生會單純地把他作為一門課程去學習,而缺少把他靈活運用到其他學科或生活中去的意識。相反,如果只強調信息素養、信息道德卻忽略技術那就更不可取了,只有想法,沒有實現想法的手段那是空想,不是信息技術。因此,我認為在教學過程中的不同環節,我們必須靈活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把我們的學生培養成既有想法,同時又掌握實現自己想法手段的合格信息技術人才。
筆者作為一名高中信息技術教師已經有五個年頭,以下我將簡單談談我在實際教學活動中所應用到的一些主要教學模式,以及在此過程中的一些成功的心得體會和失敗感悟,敬請各位同行不吝指教。
一、情景--陶冶式教學
又稱暗示—領悟模式。教師通過語言描繪、多媒體演示、當時的社會事件和教學環境中的有利因素,為學生創設一個生動形象的場景,激起學生的學習情緒。主要適用於一些基礎章節,比如:《信息技術基礎》(必修)第一章《信息與信息技術》,第六章第一節《信息集成》等,這些章節有個共同點:對操作技術的要求比較低,主要是一些理論知識,重點在於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
教學實例:在講授第一章第二節「日新月異的信息技術」前,准備好課件,內容主要包括三部分,①在人類五次信息技術革命中具有代表意義的發明物的圖片②計算機從出現到現在在外觀和操作系統方面「進化」的典型圖片,也可以用幾張機器人的圖片代表計算機的未來③一些在媒體出現的關於知識產權案或網路危害的資料。配上一些簡單的音樂效果就可以了。隨著講課的進行逐步展示圖片,要求同學們結合歷史課的知識討論不同圖片中物體出現的大概時間,以及對人類文明發展產生的影響。最後結合一些新聞報導,講述關於知識產權和網路危害的內容,教導學生合理使用信息技術。
由於本節課基本屬於純理論知識,其中的內容學生多少有些了解,通過這種展示、討論的方式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避免那種照本宣科的填鴨式教育。最後結合媒體的報導,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可以減小學生對教條的反感。
二、問題--探究式教學
以完成一個任務為線索,通常教師可以把一個任務巧妙分解成幾個支任務,把教學內容融於任務中去,讓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發現自己的不足,經過自主探索和老師的提示,自行解決問題。在完成任務的同時,學會如何思考問題並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創造能力以及自主學習的習慣。這種教學模式在信息技術的教學過程中的應用應該是最廣泛的,主要適合一些目標明確,步驟清晰,操作性較強的章節,比如:信息的獲取,word中的排版,網頁製作等。問題-探究式教學模式如果運用成功,可以取得最佳的效果,但同時也是在教學過程中問題出現最多的一種方式,正是:收益與風險同樣巨大。
教學實例1:在信息的查找一節中,布置任務查找關於黃山旅遊特色的介紹和圖片。結果許多學生積極性不高,只有有一部分同學完成任務,但基本採用的都是同一種方式:利用搜索引擎的關鍵字檢索。其餘同學在我打開網路時就在網路中到處亂竄,在我關閉網路時學生發出了一陣嘆息聲。
這樣的課堂現狀不是我所想要的,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了這種現象呢?經過對連續幾個班的課堂進行研究、反思,我發現,現在的學生比較願意使用自己已知的知識來解決問題,基本不會考慮去尋找另外一種方式(比如分類檢索)來解決同一個任務,缺少開拓擴展的精神。更重要的是他們對黃山這種旅遊名勝基本不感興趣,用他們的話說,去黃山太遠,不現實,還不如去蘇州樂園比較好玩。他們感興趣的是是運動,是明星。因此,在以後的教學中我把任務改成了查找關於姚明,關於NBA的相關信息,效果有了明顯的好轉。
這件事情告訴了我要在問題--探究式教學模式中取得成功,第一步就是要提出適合探究的主題。要了解學生的興趣,探究的主題應該是學生關注的感興趣的問題。只有感興趣,學生才願意去探究,並在探究的過程中掌握知識。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還要注意給出足夠的提示,同時注意課堂的紀律,這樣才能在有限的時間內達到預期的效果。
教學實例2:在word小報製作一節中,我認為在初中階段的教材中已經有詳細的介紹,因此分發了一張樣品,布置任務,仿照完成小報。結果,部分同學,不到15分鍾(文字、圖片內容教師提供)順利完成。可也有些同學直到下課,只完成了1/3不到。
雅斯貝爾斯曾經提出,教師不能無視學生的實際處境。教師了解到的情況並不一定是學生的實際情況。的確,word的內容在初中是學習過,但是學生來自不同的層次,城市與農村還是存在很大的差別的,不管是學校對信息技術的重視程度還是家庭電腦的擁有率。新課程的理念是「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在探究式教學模式中也必須體現這一點,教師必須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給每個學生提供探究平台。在設置任務的時候,要注意掌握難度梯度,一些難點可以作為附加題出現,或者在點評後讓會的同學演示後,再讓其他學生操作,比如,word中圖片的絕對定位等。在學生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教師的任務則是指導學生如何去應用信息技術手段去完成任務,指導是有側重點的,對基礎薄弱的學生要重點關注。只有這樣才能讓每一位同學都成為課堂的主體,在學習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悅。
問題--探究式教學的課堂模式有三大步驟:利用情景提出主題任務並分解—逐個完成支任務最終完成主任務--總結與成果展示交流。第一步是開始,第二步是重點,第三步才是成果,在總結與成果展示交流的過程中,既可以大大提高學生的成就感和滿足度,又可以在與同學的對比中體會自己的不足,在老師的點評中系統地掌握知識與技能。我們必須要認真做好其中的每一步,才可能在此中教學模式中取得成功。
三、小組協作學習式教學
小組協作學習式教學,是通過把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每組完成各自的任務,最後通過交流總結來完成課堂總任務。在此種模式中,小組劃分方式的不同,將直接影響到協作和學習的效果。理論上,小組協作學習式教學可以在任何章節中採用,但是由於此種方式的課堂形式十分開放,所以對學生的自覺度和教師的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人認為在一些知識技能相互類似的章節的教學過程中採用此種教學模式,可以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比如信息技術必修第二章中的「體驗網路資料庫」等。
教學實例:在體驗網路資料庫的一節中,讓學生按照座位的就近原則每5位同學一組,自主學習資料庫的使用方法並體驗多種資料庫(數字城市、網上商城、在線圖書管等),最後每組由一位同學演示某種資料庫的使用。結果基本每組都能出色的完成任務。
雖然整體的教學效果良好,但是也存在著某些問題,比如,通常每組中起主導作用的就是一、兩位同學,其餘同學有「乘船」之嫌。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是同班同學之間也有親疏之別。如果採用自願分組的方式可以減少這種問題,但是,課堂的秩序就更難維持。
在小組協作學習式教學模式中,最後的演示和點評比在探究式教學中更為重要,因為小組協作學習式教學中,通常每組的實踐內容都是不同的,通過最後的演示講解可以讓所有的同學對所有的內容都有都有所涉及,了解知識的相通性與遷徙性。通過合理的分組,有效的監督和詳細的講解點評,小組協作學習式教學可以在提高教學的有效性的同時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培養他們的團隊精神。
無論是情景--陶冶式教學法、問題--探究式教學法、小組協作學習式教學法,還是傳統的講授法、演示--練習法,它們在教學實踐中並不是孤立的。在課堂的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與具體情況,將它們有機地結合起來,往往可以起到更好的效果。新課程下的信息技術,我們必須利用一切有效的方式,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體會到樂趣,在學習中始終處於主體地位,從而完成培養學生創新創造能力,增強學生信息道德,提高學生信息素養的總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