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會計信息化的發展階段包括什麼
會計信息化發展階段
諾蘭模型是美國管理信息系統專家諾蘭(NOLAN)1973-1980年,通過對200多個公司、部門發展信息系統的實踐和經驗的總結的MIS管理信息系統。該模型分起步、擴展、控制、集中、數據管理以及成熟的六階段模型。後人在此模型基礎上進一步完善,認為在此過程中IT技術在MIS的應用包括應用的深度和廣度,主要表現為從局部應用、內部集成應用、經營網路重組到經營范圍重組的應用過程;同時IT的應用對組織變革的影響使得組織變革從自動化、合理化、流程重組向立足點變革發展;同理信息在MIS中的作用越來重要,信息的利用主要從以計算機應用於數據加工處理為主向信息提供、信息利用以及信息戰略為主發展,同時帶來的回報和風險也越來越大。
謝詩芬教授指出會計信息化就是建立技術與會計高度融合的、開放的現代會計信息系統(AIS),以提高會計信息在優化資源配置中的有用性,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過程。AIS作為MIS的子系統,其發展亦存在從低級到高級、IT在AIS中應用深度和廣度的發展過程、組織變革以及信息利用的規律。基於諾蘭模型,筆者在前人劃分的基礎上把會計信息化的發展過程分成以下幾個階段:萌芽階段(1981-1983年)、緩慢發展階段(1983-1989年)、有計劃有組織發展階段(1989-1999年)、業務會計一體化階段(1999-?)、內外一體化階段、成熟階段等六階段,其中前三個階段屬於會計核算的信息化階段,簡稱會計電算化階段。
② 信息化戰爭發展由低到高的三個階段是什麼
信息化戰爭經歷了3個階段的發展:首先是孕育階段,20世紀60年代開始,集成電路、電子計算機、基因工程、激光等大批高新技術的發展是目標偵察、監視技術與先進的制導彈葯緊密結合,為機械化戰爭向信息化戰爭演變起到推動作用。典型戰例有越南戰爭、第四次中東戰爭、以色列襲擊貝卡谷導彈陣地、美國襲擊利比亞和格瑞那達等。
接著是萌芽階段,軍事理論創新、科學技術推動,為高技術局部戰爭的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1991年的海灣戰爭,雖然戰爭基本形態仍然以機械化戰爭為主,但精確制導武器和電子信息裝備等信息化武器裝備的廣泛使用,形成了信息化戰爭的端倪。一般認為,海灣戰爭是機械化戰爭向信息化戰爭過渡的轉折點。
最後是發展階段,1999年科索沃戰爭、2001年阿富汗戰爭,標志著戰場信息戰初具規模。在2003年的伊拉克戰爭中,奪取信息優勢、實施全頻譜控制、聯合對地攻擊、網路中心戰、精確閃擊作戰和快速決定性作戰等新的作戰理論,為信息化戰爭發展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和實踐基礎。
③ 社會信息化的最高階段是什麼
所謂社會信息化,是以計算機信息處理技術和傳輸手段的廣泛應用為基礎和標志的新技術革命,影響和改造社會生活方式與管理方式的過程。社會信息化指在經濟生活全面信息化的進程中,人類社會生活的其他領域也逐步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建立起各種信息網絡;同時,大力開發有關人們日常生活內容,不斷豐富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生活質量的過程。
④ 信息技術發展的5個階段是什麼
.實驗探索階段(1981—1986)
1981年在瑞士洛桑召開了第三世界計算機教育大會,會上前蘇聯學者伊爾肖夫做了關於「計算機程序設計是第二文化」的報告,引起與會者的極大的反響。我國派代表團參加了此次會議,回來後把全世界計算機教育情況向教育部作了匯報和研究。在華夏基金會的支持下,我國5所大學附中(北大、北師大、清華、華東師大、復旦)以高中選修課的形式開展計算機課程試驗。由於條件的限制,並受伊爾肖夫報告的影響,當時的教學內容以程序設計語言為主。
1983年,教育部召開了「全國中學計算機試驗工作會議」,在試驗的基礎上,制訂了高中計算機選修課大綱《中學電子計算機選修課教學綱要(試行)》,於1984年公布。其中規定計算機選修課的教學目的和內容是:
初步了解計算機的基本工作原理和對人類的影響;
掌握基本的BASIC語言並初步具備讀、寫程序和上機調試的能力;
初步培養邏輯思維和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課時規定為40~60小時,並要求有三分之一的課時保證上機操作。
這次會議後,計算機普及教育,在一些大中城市普遍開展起來。例如在北京,在幾十所中學配置了計算機房,編寫了教材,在重點學校開展了計算機課的教學試驗。
2.穩步發展階段(1986~1991)
1986年國家教委在福州召開了「第三次全國中學計算機教育工作會議」。這次大會受1985年在美國召開的第四次世界計算機教育大會「工具論」的影響,修改了1983年的大綱,於1987年10月28日頒發,名為《普遍中學電子計算機選修課教學大綱(試用)》。大綱增加了三個應用軟體(字處理、資料庫、電子表格)的教學內容,課程目的也相應地包括了計算機的應用。
這一階段各省和大中城市擴大了試驗的規模。如北京在城區所有中學開設了計算機課,郊區的重點也開展了計算機教育,並進行了統一考試的試點。
3.積極發展階段(1991~1997)
1991年10月國家教委在濟南召開了「第四次全國中小學計算機教育工作會議」,會議上教委副主任柳斌作了總結報告。這次會議是我國中小學計算機教育工作者發展中的一個重要的里程碑。國家教委非常重視中小學計算機教育,成立了「中小學計算機教育領導小組」,頒發了「關於加強中小學計算機教育的幾點意見」的綱領性文件。整個社會也開始重視計算機普及教育。
根據這次會議精神,全國中小學計算機教育研究中心1991年開始起草了《中小學計算機課程綱要》,經多次修改,1994年10月正式下發。該綱要對中小學計算機課程的地位、性質、目的和內容有了比較詳細的要求,首次提出了計算機課程將逐步成為中小學的一門獨立的知識和技能相結合的基礎性科學的觀點。
新綱要規定中小學計算機課程共包括5個模塊:
計算機的基礎知識;
計算機基本操作與使用;
計算機幾個常用軟體介紹;
程序設計語言;
計算機在現代社會中的應用以及對人類社會社會的影響。
同時還頒發了《中小教育工作者「計算機培訓」指導綱要》,從行政和法規上把教師中的計算機普及工作提到日程上來。
1996年9月國家教委又頒發了《中小學計算機教育軟體規劃(1998~2000)》,進一步推動了我國計算機教育事業的發展。
4.全面推進階段(1997~2000)
從1991年到1997年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和應用有了很大的變化,一是硬體CPU由16位發展到32位;二是多媒體技術的發展已到廣泛應用的階段;三是圖形界面的操作系統及其相應的應用軟體的發展,形勢要求在保留原綱要的一些穩定的、基本的內容基礎上,對指導要做必要的調整和修改。「全國中小學計算機教育研究中心」起草了《中小學計算機課程指導綱要(修訂稿)》,主要是增加圖形操作界面、網路通信、多媒體、常用工具軟體等。經過全國中小學教材審定委員會的審議,於1997年10月由國家教委正式頒發。
新的修改稿進一步明確了中小學計算機課程的地位、目的、教學內容和教學要求。並對小學、初中和高中的教學目的和內容做了規定。小學包括5個模塊,中學有10個模塊,分為基本模塊、基本選學三類。
基本模塊為:
計算機基礎知識與基本操作;
微機操作系統的操作與使用;
漢字輸入及西文文字處理;
基本選學模塊:
數據處理與資料庫管理系統;
電子表格;
LOOG繪圖;
多媒體基礎知識及多媒體軟體應用;
Internet基礎知識與基本操作;
選學模塊:
常用工具軟體的使用;
程序設計初步。
5.大力普及階段(2000~)
2000年10月在北京召開了第五次全國中小學計算機教育工作會議,會上教育部陳至立部長親自做了主題報告。面對世界的形勢,提出了我國教育信息化的宏偉規劃。會議上散發了三個文件,主要涉及三個方面: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教學管理信息化和以「校校通」為名的遠程教育網,這又是我國中小學信息教育發展的一個新的里程碑。
對於信息技術課程,一是把計算機教育提高為信息技術教育;二是把課程定為初、高中的必修課。即提出2001年起高中開始設為必修課;2003年起大部分初中開始設為必修課;2005年起大中城市的小學普及信息技術教育。
2000年11月教育部頒發了《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指導綱要(試行)》。新的指導綱要把課程更名為「信息技術」,對小學、初中、高中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進行了修改和補充,特別是增加了「網路及其應用」的模塊。
⑤ 當前出去信息化的什麼階段
你說的不明白不明了。
⑥ 信息系統建設共分為幾個階段 每個階段的任務
分為五個階段。
1、系統規劃階段
對組織的環境、目標、現行系統的狀況進行初步調查,根據組織目標和發展戰略,確定信息系統的發展戰略,對建設新系統的需求做出分析和預測,同時考慮建設新系統所受的各種約束,研究建設新系統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對備選方案進行可行性分析,通過後將新系統建設方案及實施計劃編寫成系統規劃報告。
2、系統分析階段
根據系統規劃報告所確定范圍,對現行系統進行詳細調查,描述現行系統的業務流程,指出現行系統局限性和不足之處,確定新系統的基本目標和邏輯功能要求,即提出新系統的邏輯模型。系統分析階段的工作成果體現在系統分析說明書中
3、系統設計階段
系統設計階段的任務是根據系統說明書中規定的功能要求,考慮實際條件,具體設計實現邏輯模型的技術方案,也即設計新系統的物理模型。這個階段的技術文檔是系統設計說明書
4、實施階段
系統實施階段的任務包括計算機等硬體設備的購置、安裝和調試,應用程序的編制和調試,人員培訓,數據文件轉換,系統調試與轉換等。系統實施是按實施計劃分階段完成的,每個階段應寫出「實施進度報告」。系統測試之後寫出「系統測試報告」。
5、維護與評價
系統投入運行後,需要經常進行維護,記錄系統運行情況,根據一定的程序對系統進行必要的修改,評價系統的工作質量和經濟效益。
(6)信息化專業是哪個階段擴展閱讀:
管理信息系統的作用:
1、 管理信息是重要的資源
因為信息資源決定了如何更有效地利用物資資源。信息資源是人類與自然的斗爭中得出的知識結晶,掌握了信息資源,就可以更好地利用有形資源,使有形資源發揮更好的效益。
2、管理信息是決策的基礎
決策是通過對客觀情況、對客觀外部情況、對企業外部情況、對企業內部情況的了解才能做出正確的判斷和決策。所以,決策和信息有著非常密切的聯系。過去一些憑經驗或者拍腦袋的那種決策經常會造成決策的失誤,越來越明確信息是決策性基礎。
3、管理信息是實施管理控制的依據
在管理控制中,以信息來控制整個的生產過程、服務過程的運作,也靠信息的反饋來不斷地修正已有的計劃,依靠信息來實施管理控制。有很多事情不能很好地控制,其根源是沒有很好地掌握全面的信息。
4、管理信息是聯系組織內外的紐帶
企業跟外界的聯系,企業內部各職能部門之間的聯系也是通過信息互相溝通的。因此要溝通各部門的聯系,使整個企業能夠協調地工作就要依靠信息。所以,它是組織內外溝通的一個紐帶,沒有信息就不可能很好地溝通內外的聯系和步調一致地協同工作。
⑦ 企業信息化的發展階段有幾個它們分別是
中國企業信息化工程最重要的含義就是透過全面開放的應用服務體系對傳統體系進行應用模式和管理模式的改造,這是中國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在進行信息化過程當中可能最需要的,也是我們國家在整個企業建立信息化過程當中最有效的一種實施模式。
信息化和企業的關系
很多企業不明白什麼是信息化,信息化和企業的盈利目標有什麼關系。我們認為在信息時代,現代化的企業應該是一個智慧型的企業,就好像討論辦公樓的時候,不是智慧型的辦公樓就不是現代化的辦公樓。企業也一樣,只有信息化企業才能有資格被稱為智慧型企業,也只有智慧型企業才能成為現代化企業。利用信息技術將一系列構思、考慮、計劃有效串聯起來,互相配合,達到最理想效果的營運過程、這是企業信息化的一種定義。這種信息技術包含了傳統的計算機技術,讓企業在很短時間內把數據整理好;讓企業主管和工作人員明白企業每一分鍾的表現,使企業的決定有科學依據。
信息化代表了企業管理深遠的思維方法和態度的改變過程,配合了信息和資金投入的管理體系;達到最有效的管理和盈利的一個過程。現代化企業不允許在沒有信息化的情況下做出建議,特別在效率與時間的要求上應該有很大的改進。
企業的信息化還包含了企業家對企業目標期望值的改變。企業家應該認識到他面對的市場是什麼樣的,他的產品需要如何改善才能去應和市場帶來的信息,如果它的商業模式已經不符合這個時代的需要,他可能需要把這個模式改變。戴爾電腦就是一個很成功的例子,他門認為計算機應該適應市場和顧客的需要,就非常快速地把計算機組合起來讓他們得到,也因為這個原因他們能不出十年就成為計算機行業的老大。
企業信息化的四化上階段
如果說你買了一台計算機,在公司里有一個網,這只是整個企業信息化一個非常初步的要求而已。我們認為從業務服務角度來講,企業信息化有四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只是非常簡單地拿到他獨有的域名,利用電子信箱作為他通訊的開始,這是非常非常初步的第一階段。
第二個階段就是過去一兩年我們說B2B的時候,經常談到的企業需要在網站上進行的電子交易。電子交易是大部分企業接觸信息化的一個功能的第一步,但是這一部分也只是企業信息化的初級階段,採用信息化的管理才是我們真正進入應用服務把企業推向一個全面信息化、現代化的階段,這裡麵包括了對管理程序和營運架構的改造。
到最後,當我們達到智慧型企業的時候,就會發展管理與商務的程序已經全面信息化,這一點包括很多系統的全面改造,企業工作人員在利用市場信息化,這一點包括很多系統的全面改造,企業工作人員在利用市場信息和公司內部的信息組合在一起作出決定,利用信息技術向市場推廣他的產品,這是最終的一個目標。
作為一個智慧型企業他要在這個領域上不斷發展才會達到他企業盈利的目標。
實施企業信息化的三個步驟
企業參與和實施信息化的工作用有三個步驟,第一個步驟,建立獨有網站作為內部和對外的聯系和溝通,並作為應用平台的界面。網站不但介紹自己企業的產品,不單單是為讓人家好看,更重要的是作為介面讓企業工作人員和客戶透過這個介面進入到你這個站,跟你做業務上的交往,另外建立以電子信箱為基礎的通訊系統,作為內部通訊和對外溝通的主要工具,讓整個企業裡面所有工作人員都通過郵箱進行溝通和文檔的傳輸。
第二個步驟是參與應用服務,建立簡單銷售和行政管理平台,包括文件管理系統。第三個步驟是全面建立信息化管理制度。
企業信息化的途徑
我們用什麼辦法變成智慧型企業,這裡面有三種方法,第一是獨立投資進行全面信息化改造,這跟傳統的系統集成SI方法類似,基本上是請一家公司,利用一些手段把企業各個部門電子化起來,或者把所有部門工作流程都在電腦上進行。這在IBM推廣大機器年代就已經開始了。
第二個方法是使用單獨電子商務平台進行局部的電子化改造,這只是整個信息化的一個部分。現在有一個應用服務的概念,我們認為應用服務和開放式平台是一個有效的途徑,這有利於使初期進入電子化的企業減少在系統開發時的投資和時間,跟著應用提供高提供的服務逐步把自己的企業電子化和信息化。
中國企業信息化工程最重要的含義就是透過全面開放的應用服務體系對傳統體系進行應用模式和管理模式的改造,這是中國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在進行信息化過程當中可能最需要的,也是我們國家在整個企業建立信息化過程當中最有效的一種實施模式。
政府的推動作用
在推行信息化工程時,有一些中央部門,包括信息產業部、中國人民銀行、國家經貿委,一直在推動這項工作,但是如果我們能有一個更寬他的營運環境,更大的空間,可能會更有利於這個行業的發展。同時在應用環境建設上面,包括認證系統的推廣,銀行的網路化,網路成本的下降,就更有利於加速企業信息化的過程。也就是說需要政府創造一個更合理的環境,讓企業明白信息化的門檻並不是高不可及的。中國的企業在很多方面還是需要知道政府在這方面的配合是什麼,如果我們登記都通過信息化技術進行,可能我們會在這方面推動得更好,交稅交費如果都用信息化,包括對出口的產品,這會有利於推動企業信息化的工作。
⑧ 信息技術專業學什麼
計算機信息管理專業介紹 :
本專業為專科和獨立本科段兩個學歷層次
專科基本要求:熟悉本專業所必需的經濟管理基礎知識:熟悉計算機的基本原理;能在微型計算機上熟練進行文字處理、表處理、庫操作,能在計算機網路上進行信息通信:具有一定的程序設計技能,能參與小型管理信息系統的開發、維護和管理;具有閱讀專業外文資料的初步能力。
獨立本科段基本要求:掌握本專業所必需的經濟管理基礎知識;熟悉計算機操作系統和資料庫原理:具有計算機網路技術應用的基本技能;能運用管理理論、系統科學的方法和信息技術解決信息系統建設、維護和信息管理的實際問題:具有閱讀本專業外文資料的能力。
專業背景與市場預測:隨著全球以信息技術為主導的科技革命進程的加快,人類社會逐步由工業社會進入信息社會。信息技術是當代最具潛力的新的生產力,信息資源是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戰略資源。信息化成為各國經濟和科技競爭的制高點,信息化程度已成為衡量一個國家和地區現代化水平和綜合實力的重要標志。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迅速發展和加入WTO,企業信息化程度的要求越來越高,而現階段計算機信息管理普及率並不高,企業中計算機資源得不到及時充分的利用,信息處理效率跟不上形勢的發展,近幾年很多單位對計算機信息管理專業人才需求越來越大。被調查單位普遍反映且迫切需要善經營、會管理,同時能熟練把計算機運用到信息採集、處理與維護的高級管理人才,計算機信息管理專業正是在這種背景正應運而生的,目的是為企事業單位提供更多更好的從事計算機信息管理工作的合格人才。
培養目標:計算機信息管理專業是計算機與經濟管理學科交叉的專業,本專業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掌握現代管理學和計算機的理論基礎,運用先進的管理手段進行信息管理,成為具有綜合能力和全面素質的高等技術應用性信息管理人才。
本專業要求學生能熟練使用企事業單位常用的辦公軟體,具有熟練的計算機系統操作能力和常用工具軟體的使用技能;能參與企業經濟管理並對經濟活動進行分析,做出預測和決策,具有獨立進行社會經濟調查、市場預測決策、經濟活動分析、撰寫專業報告的能力;具有計算機信息系統的規劃與開發的初步能力,了解本專業相關領域的發展動態;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收集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實際工作能力;能組建內部網路系統,並能管理和進行多媒體製作的能力
主要課程:企業管理概論、高級語言程序設計、資料庫及其應用、面向對象程序設計、基礎會計學、計算機原理、
電子商務與電子政務、計算機網路技術、管理信息系統; 管理經濟學、運籌學基礎、操作系統概論、數據結構導論、資料庫系統原理、信息系統開發與管理、C++程序設計、軟體開發工具、計算機網路原理、信息資源管理、網路經濟與企業管理等
就業去向:本專業畢業生主要面向各類企事業單位從事計算機信息管理工作,其主要業務范圍是:信息管理、信息系統分析、實施管理和評價,行政部門,計算機信息處理和計算機應用程序開發設計等工作
⑨ 信息化項目管理分為幾個階段
一
項目啟動階段
(1)項目識別。開發部門接到業務部門提出的客戶需求後,對客戶需求內容進行確認,對客戶需求做可行性研究分析,通過與客戶進行交流溝通、分析評估後,對需求的可實現內容和不能實現的內容達成一致意見,開發部門對於確認的需求內容納人公司整體項目管理體系中管理。並配合與業務部門撰寫出詳細的項目需求說明書。
(2)項目立項。軟體項目通過評審後就可以進行立項,編制需求開發任務書。軟體公司接到項目任務後,首先由公司項目管理辦公室按照公司IT項日管理流程,為新項目建立信息檔案,編制項目代碼,啟動項目開發工作。
二
項目規劃階段
(1)項目范圍規劃。包括給出項目背景描述、項目目標描述,對項目工作結構進行分解(WBS)。制訂里程碑計劃和工作責任分配矩陣。
(2)編制項目工作計劃。項目工作計劃編制要依據合同對工期的約定和要求、里程碑計劃、WBS,參照公司類似項目的歷史信息和項目內外部條件,各種資源狀況等內容,編制項目工作計劃,常用的技術方法是PERT網路技術、甘特圖法。具體包括項目進度計劃、項目人力資源計劃、項目費用預算、風險控制計劃、質m控制計劃、項目采購計劃、培訓計劃和方案評估計劃。
(3)設計項目實現方案。包括項目技術實現方案、項目開發方案和項月測試方案。
(4)確定信息溝通與披露渠道。確認項目溝通的渠道和方式,建立項目信息披露機制。
(5)項目信息管理。通過專用的項目管理軟體為項目編號建立信息檔案,詳細記載項目生命周期中每一個階段產生的項目信息資料,要求項目組隨時提交項目信息,逐步建成一個項目信息管理知識庫。
三
項目執行階段
(1)建立項目開發團隊,明確團隊組成形式。依據業務需求開發任務書中對項目完成時間、費用的要求,確認項目開發團隊人員數量,明確項目經理,建立以項目經理為項目負責人的開發團隊。團隊組建完成後,項目經理組織團隊人員進行交流學習和互相熟悉,說明項目任務、目標、規模、人員組成、規章制度和行為准則,個人崗位和責任,建立團隊與外界的初步聯系及相互關系,確立團隊的許可權,建立團隊的績效管理機制,爭取公司各方面支持,根據團員特點分配職責,收集有關項目信息。
(2)實施項目開發測試。依據軟體項目設計開發制度要求和軟體項目管理規范,按照需求實現方案為項目具體開發做好准備。
(3)實施項目采購。項目經理及項目成員按照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