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信息系統 > 信息泄露消減措施有哪些

信息泄露消減措施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12-31 22:52:54

Ⅰ 個人信息泄露怎樣處理

個人信息泄露了可以採取下列措施:

1、更換賬號

個人信息泄漏後,要第一時間換賬號。由於現在網路十分發達,信息泄露之後如果不換賬號,那麼在這個賬號下登陸的各種信息就會源源不斷地流出。因此,一旦發現了泄露的源頭,就要立刻終止使用這個賬號,從源頭切斷泄漏源。

2、更改重要的密碼

現在的人離不開網路,一旦個人信息泄露,涉及面非常廣。尤其對於喜歡網購的人來說,個人信息往往和銀行賬號、密碼等重要的信息聯系在一起。因此一旦個人信息泄露,應該馬上更改重要的密碼,避免造成經濟損失。

3、報案

個人信息一旦泄露,應該報警。報案的目的一來是保護自己的權益,二來也是可以備案。一旦有更多的人遇到和你類似的情況,就可以一起處理。這樣不僅可以維護自己的隱私權,還可以避免更多的經濟損失。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一中: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個人信息,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將在履行職責或者提供服務過程中獲得的公民個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給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規定從重處罰。

竊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規定處罰。

單位犯前三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各該款的規定處罰。

Ⅱ 信息泄露怎麼處理方法

當個人信息發生泄漏後,受害人應到懂得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具體可以通過以下三種方式:
1、當公民發現自己的個人信息遭到泄漏,可以要求網路服務提供者或者侵權人刪除自己被泄露的私人隱私信息;
2、可以向有關的執法部門、當地的公安機關、消費者協會或管理互聯網的部門進行舉報,提交舉報信息,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3、可以通過法律途徑維護自己的相關權益,根據我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和《侵權責任法》的相關規定,受害人可以利用法律武器保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必要時要求侵害人賠償損失或賠禮道歉等。
個人應當提高警惕性,不隨意在網路平台留下自己的個人信息,應當增強自己的權利保護意識,防止個人信息遭到竊取。
《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三十六條
網路用戶、網路服務提供者利用網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網路用戶利用網路服務實施侵權行為的,被侵權人有權通知網路服務提供者採取刪除、屏蔽、斷開鏈接等必要措施。網路服務提供者接到通知後未及時採取必要措施的,對損害的擴大部分與該網路用戶承擔連帶責任。
網路服務提供者知道網路用戶利用其網路服務侵害他人民事權益,未採取必要措施的,與該網路用戶承擔連帶責任。
【溫馨提示】
以上回答,僅為當前信息結合本人對法律的理解做出,請您謹慎進行參考!
如果您對該問題仍有疑問,建議您整理相關信息,同專業人士進行詳細溝通。

Ⅲ 如何預防個人信息泄露

1、不要隨便填寫各種各樣的調查問卷。現在在街上、校園、網上都會遇到各種問卷調查,那麼此時一定要注意防範,不要輕易填寫個人信息。

2、不要貪小便宜。對於一些留下聯系方式或者注冊某個APP就能得到一些精美的小禮品的活動,千萬要注意,因為你的個人信息大部分就是這樣泄露的。

3、不要隨便扔快遞單據。快遞單那裡會寫上你的收貨地址、姓名和聯系方式,如果隨便丟棄,就相當於自己主動泄露個人信息。

4、不要隨意丟棄車票和機票。現在的飛機票和火車票都實行了實名制,上面有自己的身份證等信息,隨意丟棄會導致信息泄露。

5、及時刪除在列印店列印的資料。在列印店列印,很多人喜歡將U盤的文件拷到電腦上,列印之後又忘記刪除,特別是一些簡歷等含有個人信息的資料。

6、網路上的個人信息也需要進行保護。

個人信息泄露八大途徑及防範措施:

1、淘汰的舊手機

要謹慎處理自己更換下來的手機。現在手機升級換代速度快,有的人喜歡趕時尚,頻繁更換手機,而對載有大量個人信息的舊手機大都採用一刪了之的辦法處理後,即拿到二手市場變賣,也有的隨意送人。公開資料顯示,我國每年都有上億部手機被淘汰,二手手機成了個人信息泄露的「重災區」。

有些收購二手手機的商販,利用這一漏洞「倒賣」個人信息,他們只要利用簡單的工具,就能輕而易舉地恢復手機里的數據,然後再以幾毛錢一條的價格打包出售機主的手機號、通訊錄、支付寶賬號等信息。這些信息一旦流向市場,個人的財產和人身安全難以得到保障。

警方提醒

在處理舊手機時,首先要將手機存儲卡的數據拷貝備份後直接物理銷毀。然後是處理手機本機存儲的信息,這個可通過反復裝滿並刪除內存、用第三方刷機工具進行一鍵刷機等方法徹底清除個人信息,從根源上避免個人隱私泄露。總之,舊手機不能隨意扔棄,也不能未經處理個人信息就出售或者送人。

2、社交媒體軟體

許多人在使用社交媒體軟體時不注意保護隱私,隨意添加不熟悉的好友,有的在聊天時不自覺地說出自己的姓名、職務、工作單位等信息。也有的將上述內容在QQ、微信中進行標注。

還有一些人經常在朋友圈曬自己的火車票、登機牌、出遊地、美食,無意中泄露了個人信息。

另外,有的家長在網上發布孩子的圖片或文字記錄,泄露了孩子的相貌和姓名,而不法分子會利用這些信息進行詐騙、綁架等。

警方提醒

首先要將加好友的方式設置成驗證模式,在QQ、微信等社交軟體中採用昵稱加自己為好友的,一定要詢問對方的真實姓名,拒絕添加不明身份的好友。

其次是盡量不在QQ、微信朋友圈等社交軟體中,通過視頻、照片、文字等形式暴露自己的家庭住址、單位地址、子女情況等信息。

第三,不拉自己的好友進入陌生群,朋友拉自己進入陌生群時也不要參加。在與陌生人聊天時,要特別注意不要輕易說出個人的信息。

3、快遞單和包裹皮

網購的繁榮催生了快遞業的飛速發展,但很多人在發快遞時,忽視對單據妥善保管,而這張小小的快遞單上,至少包含了收件人的姓名、地址、聯系電話三項重要的個人信息。在網上購物時,小件物品商家大都採用塑料袋包裝後,由快遞公司列印粘貼收件人信息的膠貼,當購買人收到快遞拆開包裹後,將包裹封皮也隨意扔掉,而封皮的粘貼上就存有大量的個人信息,比如姓名、家庭地址、電話,有的快遞包裹還標注了購買物品的種類、購買時間,以及購買於哪個網物網站等內容。

Ⅳ 個人信息在網上泄露,不想被害怎樣及時止損

一、個人信息泄露應該怎麼維護自身權利
個人信息事關個人隱私權的保護,一旦發現有泄漏個人信息並造成嚴重不良後果,當事人應立即報警,並盡可能的收集各種可能與個人信息泄漏相關聯的線索或證據,避免更多人受害。作為個人信息被泄露的苦主,是可以依法申請訴訟的。

《刑法》第286條之一【拒不履行信息網絡安全管理義務罪】網路服務提供者不履行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信息網路安全管理義務,經監管部門責令採取改正措施而拒不改正,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1)致使違法信息大量傳播的;

(2)致使用戶信息泄露,造成嚴重後果的;

(3)致使刑事案件證據滅失,情節嚴重的;

(4)有其他嚴重情節的。

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有前兩款行為,同時構成其他犯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侵犯公民個人信息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9條:網路服務提供者拒不履行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信息網路安全管理義務,經監管部門責令採取改正措施而拒不改正,致使用戶的公民個人信息泄露,造成嚴重後果的,應依照刑法第286條之一的規定,以拒不履行信息網路安全管理義務罪定罪處罰。

二、個人信息泄露怎麼做
個人隱私被泄露後,正確做法應該是:

①按照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加強網路信息保護的決定》,遭遇信息泄漏的個人有權立即要求網路服務提供者刪除有關信息或者採取其他必要措施予以制止。

②收集證據線索,留心收到的郵件和的電話,並記錄下對方的電話或者是郵箱地址等有用的信息,幫助自己維權。

③向公安部門、互聯網管理部門、工商部門、消協、行業管理部門和相關機構進行投訴舉報。

④信息泄露,或者聯系工具賬號丟失,第一時間通知提醒身邊的親朋好友防止被騙。且對於無關緊要的、不涉及自身利益的信息,應選擇不予理睬。

⑤如果個人重要信息丟失,且知道怎麼丟失或有很多線索,咨詢專業律師相關法律法規,律師給予肯定答復後,可向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要求。

Ⅳ 防止個人信息泄露的措施有哪些

如果你是個人,需謹慎填寫各類含有個人信息的資料,不要在一些不知名網站或商家處為了一些免費贈品或刷二維碼 登記信息。
如果你是具有保管個人信息的單位,則加強內部員工的管理制度,提升員工許可權,將個人信息確保在沒有授權情況下外泄。在個人信息的伺服器上禁止使用外部存儲設備,斷開外部網路,個人信息的原始資料應專人保管,不經授權不得查閱。

Ⅵ 信息泄露怎麼處理方法

一、信息泄露怎麼處理
1、信息泄露當事人可以向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報案或者舉報。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對於報案、控告、舉報,都應當接受。任何單位和個人發現有犯罪事實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權利也有義務向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報案或者舉報。
2、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發現有犯罪事實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權利也有義務向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報案或者舉報。
被害人對侵犯其人身、財產權利的犯罪事實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權向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報案或者控告。
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對於報案、控告、舉報,都應當接受。對於不屬於自己管轄的,應當移送主管機關處理,並且通知報案人、控告人、舉報人;對於不屬於自己管轄而又必須採取緊急措施的,應當先採取緊急措施,然後移送主管機關。
犯罪人向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自首的,適用第三款規定。
二、個人信息泄露處理流程是什麼
1、報案。個人信息一旦泄露,應該報警。報案的目的一來是保護自己的權益,二來也是可以備案。一旦有更多的人遇到和你類似的情況,就可以一起處理。這樣不僅可以維護自己的隱私權,還可以避免更多的經濟損失;
2、起訴。如果個人重要的信息丟失,而且知道怎麼丟失的或者是有很多線索,那麼就可以向專業的律師咨詢相關的法律法規。如果律師給予肯定的答復,就可以利用法律的武器維護自己的權益;
3、收集證據。在信息泄露之後,很容易收到各種各種的郵件,接到天南海北的電話。這時候要留心,記下對方的電話或者是郵箱地址等有用的信息。可能這些信息很瑣碎,但是一旦收集好這些信息不僅能幫助自己維權,而且還可能幫助更多的人。

Ⅶ 如果發現自己個人信息被盜,可以採取哪些措施來降低自己的損失

如果發現了自己的個人信息被泄露,那麼最保險的措施就是報警,通過警方通過正規渠道來為你找回所造成的損失。但是這畢竟是一種極端的現象,你可以先跟泄露你信息的人進行協商,如果實在行不通,那麼我們就進行法律手段。

發現自己個人信息被盜後最好報警,信息被盜一定不要慌,拿起電話,聯系當地警察進行報案,並向警方索取檔案編號。盡快向信用卡公司備案,由於盜用者經常會以此冒名頂替你去犯罪,或去銀行開戶,進行各式消費。聯系信用評級機構,向信用評級機構索取信用報告,並考慮開通fraud alert,以避免進一步的損失。


竊取而帶來的後果將是非常可怕的。人們必須積極地保護個人信息以防被潛在的黑客攻擊。以下內容將講述如何保護自己的個人信息而不讓互聯網罪犯得手,以及在信息已經泄露之後盡可能的減小損失。

Ⅷ 防止個人信息泄露的措施有哪些

來路不明的軟體不要隨便裝,下載免費軟體時應該去官方網站。這樣以免一些攜帶木馬程序以及設有後門的盜版軟體截獲個人電腦中的信息。其次,使用智能手機時,不要修改手機中的系統文件,因為用戶修改了這些信息,別人也可以通過此路徑對你手機上的信息進行修改,從而截獲個人信息。

最後對於身份證號、手機號這些敏感信息,平時上網時要格外注意,不要在網上隨便參加活動,比如注冊信息取得贈品等。如果想要網購,要選擇比較正規的大型購物網站。

(8)信息泄露消減措施有哪些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電腦定期殺毒,定期修改並使用安全強度高的密碼。

妥善保管個人隱私信息、賬號及密碼,謹慎發布個人信息。

到知名正規的網站購物,不輕易向對方付款或提供銀行卡密碼。

文明、綠色、健康上網,瀏覽正規的網站和欄目。

遠離網路上的暴力渲染、色情誘惑、錢財賭博、灰色游戲等內容。

閱讀全文

與信息泄露消減措施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國盛期貨要下載哪個app交易 瀏覽:426
金數據如何在填完後顯示信息 瀏覽:143
司法技術室是什麼意思 瀏覽:719
創業板上市找什麼公司代理 瀏覽:895
肉類調理品有什麼產品 瀏覽:656
柘城對比淅川辣椒市場哪個大 瀏覽:79
餐飲小程序怎麼找紅利 瀏覽:438
微信發了多少條信息怎麼看 瀏覽:107
目前市場上的仿製葯有哪些 瀏覽:703
西部數據2400mb是什麼意思 瀏覽:516
什麼產品可以消痘 瀏覽:395
c語言如何查找源程序 瀏覽:374
吉客優品代理怎麼做 瀏覽:967
plc程序sftl什麼意思 瀏覽:763
標普技術進展如何 瀏覽:356
代理服務行業的賬怎麼做 瀏覽:53
歐盟農產品標准怎麼查看 瀏覽:854
什麼情況下可以不使用實質性程序 瀏覽:123
短期交易用英語怎麼說 瀏覽:464
客房入住信息多久消失 瀏覽: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