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驚蟄的由來
驚蟄
驚蟄(insects awaken)
驚蟄——春雷乍動,驚醒了蟄伏在土壤中冬眠的動物。這時氣溫回升較快,漸有春雷萌動。每年公歷的3月5日左右為驚蟄。二十四節氣之一。蟄是藏的意思。
我國古代將驚蟄分為三候:「一候桃始華;二候倉庚(黃鸝)鳴;三候鷹化為鳩。」描述已是桃花紅、李花白,黃鶯嗚叫、燕飛來的時節,大部分地區都已進入了春耕。驚醒了蟄伏在泥土中冬眠的各種昆蟲的時候,此時過冬的蟲卵也要開始卵化,由此可見驚蟄是反映自然物候現象的一個節氣。
每年3月5日或6日,太陽到達黃經345 度時為「驚蟄」。驚蟄的意思是天氣回暖,春雷始鳴,驚醒蟄伏於地下冬眠的昆蟲。《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二月節,萬物出乎震,震為雷,故曰驚蟄。是蟄蟲驚而出走矣。」晉代詩人陶淵明有詩曰:「促春遘時雨,始雷發東隅,眾蟄各潛駭,草木縱橫舒。」實際上,昆蟲是聽不到雷聲的,大地回春,天氣變暖才是使它們結束冬眠,「驚而出走」的原因。我國各地春雷始鳴的時間早遲各不相同,就多年平均而言,雲南南部在1月底前後即可聞雷,而北京的初雷日卻在4月下旬。 「驚蟄始雷」的說法則與沿江江南地區的氣候規律相吻合。
「春雷響,萬物長」,驚蟄時節正是大好的「九九」艷陽天,氣溫回升,雨水增多。除東北、西北地區仍是銀妝素裹的冬日景象外,我國大部分地區平均氣溫已升到0℃以上,華北地區日平均氣溫為3—6℃,沿江江南為8℃以上,而西南和華南已達10—15℃,早已是一派融融春光了。所以我國勞動人民自古很重視驚蟄節氣,把它視為春耕開始的日子。唐詩有雲:「微雨眾卉新,一雷驚蟄始。田家幾日閑,耕種從此起。」農諺也說:「過了驚蟄節,春耕不能歇」、「九盡楊花開,農活一齊來。」華北冬小麥開始返青生長,土壤仍凍融交替,及時耙地是減少水分蒸發的重要措施。「驚蟄不耙地,好比蒸饃走了氣」,這是當地人民防旱保墒的寶貴經驗。沿江江南小麥已經拔節,油菜也開始見花,對水、肥的要求均很高,應適時追肥,乾旱少雨的地方應適當澆水灌溉。南方雨水一般可滿足菜、麥及綠肥作物春季生長的需要,防止濕害則是最重要的。俗話說:「麥溝理三交,賽如大糞澆」、「要得菜籽收,就要勤理溝」。必須繼續搞好清溝瀝水工作。華南地區早稻播種應抓緊進行,同時要做好秧田防寒工作。隨著氣溫回升,茶樹也漸漸開始萌動,應進行修剪,並及時追施「催芽肥」,促其多分枝,多發葉,提高茶葉產量。桃、梨、蘋果等果樹要施好花前肥。
「春雷驚百蟲」,溫暖的氣候條件利於多種病蟲害的發生和蔓延,田間雜草也相繼萌發,應及時搞好病蟲害防治和中耕除草。「桃花開,豬瘟來」,家禽家畜的防疫也要引起重視了。
農諺「到了驚蟄節,鋤頭不停歇。」到了驚蟄,我國大部地區進入春耕大忙季節。真是:季節不等人,一刻值千金。大部分地區驚蟄節氣平均氣溫一般為12℃至14℃,較雨水節氣升高3℃以上,是全年氣溫回升最快的節氣。日照時數也有比較明顯的增加。但是因為冷暖空氣交替,天氣不穩定,氣溫波動甚大。華南東南部長江河谷地區,多數年份驚勢期間氣溫穩定在12℃以上,有利於水稻和玉米播種,其餘地區則常有連續3 天以上日平均氣溫在12℃ 以下的低溫天氣出現,不可盲目早播。驚蟄雖然氣溫升高迅速,但是雨量增多卻有限。華南中部和西北部驚蟄期間降雨總量僅10毫米左右,繼常年冬干之後,春旱常常開始露頭。這時小麥孕穗、油菜開花都處於需水較多的時期,對水分要求敏感,春旱往往成為影響小春產量的重要因素。植樹造林也應該考慮這個氣候特點,栽後要勤於澆灌,努力提高樹苗成活率。
反映自然物候現象的驚蟄,含義是:春雷乍動,驚醒了蟄伏在土中冬眠的動物。這時,氣溫回升較快,長江流域大部地區已漸有春雷。我國南方大部分地區,常年雨水、驚蟄亦可聞春雷初鳴;而華南西北部除了個別年份以外,一般要到清明才有雷聲,為我國南方大部分地區雷暴開始最晚的地區。
驚蟄時節,春光明媚,萬象更新。通過細致觀察,積累物候知識,對於因地制宜地安排農事活動是會有幫助的。
2. 2016.03.05是什麼日子
3月5日為「學雷鋒紀念日」簡稱為雷鋒日。雷鋒同志因公犧牲後,他的日記與事跡陸續被一些新聞媒體報導出來。《中國青年》雜志社覺得雷鋒是和平時期青年的一個楷模,打算在1963年3月2日出一本合刊介紹雷鋒事跡。2月17日他們給毛主席寫信希望他能為雷鋒題詞,毛主席看信後為了全面概括雷鋒同志一切從人民利益出發,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寫下了「向雷鋒同志學習」這一著名題詞。3月2日,毛主席的題詞在《中國青年》上刊出了。4日,新華社發通稿。5日,全國各大報紙紛紛刊載毛主席的「向雷鋒同志學習」的題詞。後來,中央決定,把3月5日定為學習雷鋒紀念日。
2016.03.05是農歷:猴年 正月 廿七日 。是雷鋒紀念日,也是驚蟄節氣。
"公歷2016-3-5"查詢信息如下:
公歷:2016年3月5日星期六雙魚座
農歷:猴年 正月 廿七日
四柱:丙申 庚寅 丙戌
節氣:驚蟄 九九第3天
生誕:天地水三官誕 二十八宿:婁 甲子納音:屋上土 距離今日:已過去5天
3. 每年三月五日是學雷鋒紀念日這時候和哪個節氣時間最近
驚蟄。
根據日歷顯示,三月五日既是雷鋒紀念日,也是十二節氣中的驚蟄,學雷鋒紀念日是每年的3月5日。1963年3月5日,毛澤東主席為沈陽部隊某部因公犧牲的英雄戰士雷鋒的題詞「向雷鋒同志學習」在《人民日報》發表。此後,全國廣泛開展學習雷鋒的活動。
雷鋒,原名雷正興。在中國人民解放軍某部運輸連任戰士、班長。1962年8月15日在遼寧撫順市望花區不幸因公殉職,年僅22歲。
4. 3月5號是什麼節日
3月5號是驚蟄。
驚蟄,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斗指丁,太陽到達黃經345°,於公歷3月5-6日交節。驚蟄,為干支歷卯月的開始;卯,卦在震位,萬物出乎震,乃生發之象。
在二十四節氣中,驚蟄反映的是自然生物受節律變化影響而出現萌發生長的現象,它是古代農耕文化對於自然節令的反映。
農耕生產與大自然的節律息息相關,驚蟄節氣在農耕上有著相當重要的意義,我國古人很重視驚蟄節氣,把它視為春耕開始的節令。時至驚蟄,陽氣上升、氣溫回暖、春雷乍動、雨水增多,萬物生機盎然。
5. 2021年驚蟄是春天了嗎 聞雷預示著什麼
在 雨水 節氣過後人們就要迎來 驚蟄 這個節氣,而有很多人對於驚蟄這個節氣也有點陌生,那麼2021年驚蟄是春天了嗎?驚蟄聞累預示著什麼呢?接下去就讓我們一起去了解看看吧!
驚蟄聞雷預示著什麼
古代的《淮南子·天文訓》雲:「雨水加十五日指甲則雷驚蟄,音比林鍾」,滾滾春雷喚醒了蟄伏的萬事萬物,告訴我們春天已經到來。民間畫匠描繪的 二十四節氣 神像中,驚蟄這一節氣通常畫的是手拿鑿與錘的雷神。驚蟄和雷神關系密切。因為人們一般認為是春天滾滾的雷聲喚醒了蟄伏大地之中的生命。正因如此,驚蟄是否打雷,被看成關乎一年氣象的象徵性標志。如果驚蟄有春雷滾過,農民們會認為是豐收的好兆頭。
俗諺說:「雷打驚蟄穀米賤」、「驚蟄聞雷米如泥」。如果沒到驚蟄就打雷,那就違反了節氣的規律,預示著年成不好。用農民的諺語講,是「未蟄先雷,人吃狗食」。還有一種說法叫「未過驚蟄先打雷,四十九天雲不開」。蟄字下面帶有「蟲」字,所以湖北、貴州等地認為驚蟄日如果打雷,夏季會毒蟲眾多,當地諺語「驚蟄有雷鳴,蟲蛇多成群」。
6. 3月5日是什麼節
3月5日 雷鋒紀念日
3月5日 中國青年志願者服務日
每年的3月5日,是中國青年志願者服務日
3月5日 中國(中華民國)童子軍節
3月5日 驚蟄
3月5日為"學雷鋒紀念日"簡稱為雷鋒日。雷鋒同志因公犧牲後,他的日記與事跡陸續被一些新聞媒體報導出來。《中國青年》雜志社覺得雷鋒是和平時期青年的一個楷模,打算在1963年3月2日出一本合刊介紹雷鋒事跡。2月17日他們給毛主席寫信希望他能為雷鋒題詞,毛主席看信後為了全面概括雷鋒同志一切從人民利益出發,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寫下了"向雷鋒同志學習"這一著名題詞。3月2日,毛主席的題詞在《中國青年》上刊出了。
4日,新華社發通稿。5日,全國各大報紙紛紛刊載毛主席的"向雷鋒同志學習"的題詞。後來,中央決定,把3月5日定為學習雷鋒紀念日。
我們從各個方面來講應該宣傳雷鋒,大力弘揚雷鋒精神,重塑人們正確的道德觀和行為准則,通過雷鋒精神的弘揚,徹底改變時下一些不良社會風尚,這樣我們也就更不應該去忘記淡化3月5日的各種輿論宣傳和各種學雷鋒活動,盡管這些可能都是階段性的,暫時性的,但是可以藉此不斷強化人們的意識,哪怕就是形式、跟風、作秀都無所謂,這些都是好事,無可厚非。
驚蟄,古稱「啟蟄」,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標志著仲春時節的開始;太陽到達黃經345°時。《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節……萬物出乎震,震為雷,故曰驚蟄,是蟄蟲驚而出走矣。」
中國青年志願者服務日是每年的3月5日,2000年,共青團中央確定3月5日為中國青年志願者服務日,團中央、中國青年志願者協會下發通知,從2000年開始,把每年3月5日作為「中國青年志願者服務日」,組織青年集中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志願服務活動。
7. 3月5日是什麼日子
你好,3月5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驚蟄,在二十四節氣中排第三。在二十四節氣中,驚蟄反映的是自然生物受節律變化影響而出現萌發生長的現象,它是古代農耕文化對於自然節令的反映。農耕生產與大自然的節律息息相關,驚蟄節氣在農耕上有著相當重要的意義,我國古人很重視驚蟄這個節氣,把它視為春耕開始的節令。
驚蟄就是春天的第一聲驚雷,所謂「春雷驚百蟲」,驚蟄的意思是天氣回暖、春雷始鳴,驚醒蟄伏於地下冬眠的昆蟲。驚蟄節氣的標志性特徵是春雷乍動、萬物生機盎然。從我國各地自然物候、氣候進程看,「驚蟄始雷」僅與我國南方部分地區的自然節律相吻合。
雷鋒紀念日
雷鋒服務日,也是為了紀念雷鋒的,在1962年的3月5日雷鋒因公逝世。1963年3月5日,全國各大報紙紛紛刊載毛主席的"向雷鋒同志學習"的題詞。後來,中央決定,把每年3月5日定為學習雷鋒紀念日。
中國青年志願者服務日:
2000年,共青團中央確定3月5日為中國青年志願者服務日,團中央、中國青年志願者協會下發通知,從2000年開始,把每年3月5日作為「中國青年志願者服務日」,組織青年集中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志願服務活動。
中國(中華民國)童子軍節:
童子軍是近代資產階級對兒童進行社會軍事教育的組織。中華民國童子軍節為3月5日。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助到你。謝謝!
8. 三月五號是什麼節日
3月5日 雷鋒紀念日,3月5日 中國青年志願者服務日。
驚蟄、學雷鋒紀念日、中國青年志願者服務日、周恩來誕辰紀念日
中國農歷24節氣中的驚蟄,驚蟄表示萬物開始復甦,冬眠的動物開始睡醒,這天我國大部分地區進入春耕插秧季節。
驚蟄,古稱"啟蟄",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3個節氣,更是干支歷卯月的起始;時間點在公歷3月5-6日之間,太陽到達黃經345°時。《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節……萬物出乎震,震為雷,故曰驚蟄,是蟄蟲驚而出走矣。
這個節氣在農忙上有著相當重要的意義。我國勞動人民自古很重視驚蟄節氣,把它視為春耕開始的日子。唐詩有雲:"微雨眾卉新,一雷驚蟄始。田家幾日閑,耕種從此起。"農諺也說:"過了驚蟄節,春耕不能歇"、"九盡楊花開,農活一齊來。"華北冬小麥開始返青生長,土壤仍凍融交替,及時耙地是減少水分蒸發的重要措施。"驚蟄不耙地,好比蒸饃走了氣",這是當地人民防旱保墒的寶貴經驗。
過年的時候,戰友們愉快地在一起搞些各種文娛活動。雷鋒和大家在俱樂部打了一陣乒乓球,就想到每逢年節,服務和運輸部門是最忙的時候,這些地方是多麼需要人幫忙啊。他放下球拍,叫上同班的幾個同志,一起請假後直奔附近的瓢兒屯車站,這個幫著打掃候車室,那個給旅客倒水,雷鋒把全班都帶動起來了。
9. 驚蟄祭雷神,雷公和驚蟄節氣有什麼關系
過去,許多村莊當驚蟄到來時,自發組織起來的農民敲鑼打鼓,擊鼓如雷,震耳欲聾的鼓聲有點像雷鳴。因此,這些農村娛樂活動也被農民視為雷公崇拜。
3.祭拜雷公
一年的計劃是在春天。農民面朝黃土,為了祈求好天氣和好收成,崇拜與收成質量密切相關的「雷神」,就像節氣之神喚醒蟄人一樣。過去,在驚蟄,農民要麼把雷公的畫像貼在他們的主房裡,燒香,祈禱,要麼帶著香表和供品到寺廟燒香和做禮拜。過去,許多村莊當驚蟄到來時,自發組織起來的農民敲鑼打鼓,擊鼓如雷,震耳欲聾的鼓聲有點像雷鳴。因此,這些農村娛樂活動也被農民視為雷公崇拜。
許多村莊當驚蟄到來時,自發組織起來的農民敲鑼打鼓,擊鼓如雷,震耳欲聾的鼓聲有點像雷鳴,「驚蟄」祭拜雷公也因此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