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寫好一篇很好的報道新聞
一、尋找軟文的新聞由頭所謂新聞由頭,指客觀事實作為新聞傳播的依據或契機,是一個事實所以成為新聞的根據。說得直白一些,就是指新聞被編輯採用和發布的原因。如果想將軟文寫得像新聞,首先就要為你寫的內容找到新聞由頭。比如,你所宣傳的產品、服務、公司有特別重大的事件或突破性進展,這就構成了媒體報道你的原因,你也就有了新聞由頭。二、寫具有時效性的軟文新聞的一個重要標志就是時效性,要想將軟文寫得像新聞,就要賦予軟文時效性。一個軟文具有時效性,不僅會像新聞,而且還會對編輯產生一種不用或晚用就過時了的壓力,增加編輯採用的概率。然而一般的產品宣傳都是關於產品功能和利益的平淡介紹,怎樣才能將其具有時效性?一個重要的方法就是將軟文事件化,設置一個剛剛發生的事件或故事,通過人物描寫、事件描述或事件的評述賦予軟文時效性。在其中,將你所要宣傳的內容結合進去,就可以到達想要的傳播效果。三、為軟文添加新聞要素你可以通過編寫事件或編寫故事,讓軟文更像新聞。比如你可以編寫一則浪漫的愛情故事或一個美容事件,讓裡面的主人公和化妝品發生聯系。編寫事件或故事,要運用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的新聞六大要素,使軟文更加像新聞。你還要讓故事或事件吸引人,可以從兩個方面下功夫,一個是事件的新奇性和曲折性,平鋪直敘的故事是沒有人願意看的;二是故事要感染人,要有適當的情感描述。在這里要注意,盡管你的故事是編的,但一定要合理而善意,不要胡說八道,更不能說一些昧良心的話。四、注重軟文的文章架構運用新聞的結構來寫軟文是又一種方法。在格式上可以按照新聞一般的結構來寫,即按照標題、導語、主體、背景、結語五個部分來寫。這樣的寫法不僅新聞編輯願意接受,而且也容易被讀者接受。如果你的寫作技巧不是很高,一般要採取倒金字塔的形式來寫,即把最重要最吸引人的部分放在標題和導語上寫,其他部分放在主體和背景、結語中,這樣寫的好處是,不少人都有隻看標題和導語再決定是否往下讀的習慣,你可以首先保證將最重要的信息傳遞給讀者。五、商業內容植入要巧妙除了為獲取鏈接而寫的軟文,大部分軟文都要做商業宣傳,那麼如何將商業內容有機地融合在軟文中,不露聲色地進行宣傳呢?這里應該注意以下幾點。一是在新聞的標題和導語中,只出現品牌或最重要的宣傳語,切忌大肆將產品功能、特性羅列其中。而在標題或導語中應該設置一定的懸念,吸引讀者往下讀。二是要將最重要的關鍵詞放置標題或導語中,因為你所寫的軟文還希望被搜索引擎收錄並被讀者搜索到的,而搜索引擎收錄就是文章標題和導語這一部分文字,把關鍵詞放在這里,讀者一旦搜索就會找到它。三是將產品帶個客戶的利益簡明扼要地寫在主題和結語中,這一部分也很重要。四是將產品功效性能等次要的宣傳內容放在背景材料裡面,所謂新聞的背景資料就是和正文相關、輔助閱讀的,但即使是在這里你也不要用廣告的口吻寫,編輯和讀者一看就會煩的。你要用寫科普文章的口吻客觀而適當地介紹產品特別之處,為了方便讀者閱讀和理解,編輯會將這一段給你保留下來的。
如何寫好一篇新聞報道新聞是傳播信息的一種方式,要求簡潔。新聞是有一定的結構:標題(題目)——導語(一般是要講之事的最簡)——主體(即新聞的詳細內容)——總結(即結尾)。寫新聞與學校語文課的作文是很不相同的。作文只要文字通順、敘述清楚、筆調優美,就是好作文,不一定要求真實,也不是為了發表。新聞是新近發生的事實的報道,要面對廣大讀者,考慮他們的興趣,同時還負有宣傳黨的政策的任務;新聞的體裁也相對分明,寫作各有要求。下面談談主要的三種新聞體裁。 一、 先搭架子再寫文章 構思是一切寫作的基礎。提筆前一定要想好自己准備寫什麼,確定中心思想,通常中心思想體現在標題上。然而在來稿中,標題與內容不搭界或題大事小的情況經常可見。接著要考慮我怎樣寫,為文章搭好架子,先說什麼,後說什麼,結尾最後使用哪項素材等等。然而在來稿中,許多文章顯然缺乏對結構的思考,走題、詳略不當、套話連篇的現象十分嚴重。這兩點對新聞寫作來說應該是不言而喻的,但就是在這個方面,問題實在太多,包括一些專職通訊員,也常忽視這些最基本的寫作要求。文字倒是通順,卻不知所雲。所以,在談具體寫作時,先要求每個人自己想好:我要寫什麼、我准備怎樣寫(包括採用各種體材)二、 消息寫作 消息是新聞體裁中,最常見的一種,它的目的是簡潔、客觀的文字,向讀者報告新近發生的事實宣傳什麼,消息的客觀性原則不允許記者在其中發議論或作出判斷。即使想報道宣傳什麼,也必須「用事實說話」,通過選擇所報道事實來表達傾向,不能由記者在消息中發表議論。 一般的事實性新聞,採用「倒金字塔結構」的教多,即整條消息根據一件事實的方方面面內容,按重要性程度來安排敘述的層次和段落,於是就形成以下「頭重腳輕」或「虎頭蛇尾」的報道結構: 1. 導語。事實中最重要或最精彩的部分,或事實的關鍵點,安排在導語中向讀者報告。導語中,又要把最重要、最精彩的話,作為第一語。2. 進一步說明或解釋導語中談到的事實的材料。這些材料仍然按照問題的輕重緩急安排,可分為若干段落。 3. 必要的背景材料,也按照重要程度編排。 4. 次要的補充材料。 如果將這樣的消息從後面刪節,刪到只剩下導語,甚至只剩下一句話,它仍然可以獨立存在,並清楚地告訴讀者發生了一件什麼事情。顯然,導語在消息中的位置舉足輕重,一定要寫好。導語主要有四種類型:事實性導語;概括性導語;描寫性導語;延緩性導語。要根據具體情況決定採用那一種。關鍵把握兩點:理解所報道事實的關鍵之點;及時找到最能夠打動讀者,引導他們繼續看下去的動詞或短語。導語一般要涉及以下四方面內容:1,簡要告之讀者具體、明確的事實;2,事實發生的時間;3,新聞來源;4,發生的地點。其他常見的消息結構,還有積累興趣結構、時間順序結構、提要結構等等。三、通訊寫作 不拘一格地具體而詳盡地報道事實,便形成另一主要的新聞體裁——通訊。通訊的共同特徵,是用敘述、描寫、抒情、議論的方式綜合報道新近發生的事實。不論報道的是事件還是人物,它一般要始終圍繞「人」做文章,通過人的活動和思想展事實,因而一般地帶有情感色彩,這正是通訊的魅力所在。通訊協作比消息靈活,允許記者表達傾向(當然,某些通訊也可採用客觀報道的方式),但寫好了不容易,因為需要更扎實的文字表達功底。通訊要求非常明確主題,提煉好通訊的主題,通常通訊成功的關鍵。這需要深入分析事實的特點,了解發生的背景和時代精神。這方面可窺見作者的分析能力和思想水平的高低。通訊的結構類型靈活多樣,常見的有以下三種: 1,「一條龍」式,即時間上的縱向結構。 2,「破西瓜」式,即空間上的橫向結構。 3,「剝竹筍」,即從簡單、表達化向縱深發展,最後達到高潮,點破主題。詳略得當、前後呼應,是通訊寫作中需要經常考慮的問題。
1、內容要新。2、報道要快。3、內容要簡。一、具體內容步驟如下:1、內容要新新聞貴在新,而且有認識意義、啟迪和指導意義。消息只有新,才能引起讀者的注意,先睹為快。新,不僅要把新人物、新事件、新經驗報道給讀者,而且要選擇有意義、有價值,給人以啟迪,有指導性的事物。2、報道要快快是消息的價值,消息報道速度遲緩便會降低消息的價值,「新聞」變成了「舊聞」。新聞講時效性,就是速度要快,內容要新,對新人、新事、新情況、新問題,要敏銳地發現,盡快地了解,迅速及時地反映。3、內容要簡簡短是消息區別於其他文體的主要標志。所謂簡短,就是「三言兩語,記清事實,寥寥數筆,顯出精神,概括而不流於抽象,簡短而不陷於疏漏」,用筆要簡潔利落,內容集中精煉。一篇新聞報道一般由標題、導語、主體、背景四部分組成。二、在寫作時我們應當注意:1、標題要亮。標題是新聞的眼睛。俗話說「讀書讀個皮,看報看個題」,意思是說:一本書從其目錄就能知道大致內容,一則新聞從標題就能看出主要意思。因此標題應當非常准確地反映新聞內容,言簡意明,平易親切,准確新穎,富有吸引力。2、導語要精。導語是新聞的靈魂。導語,就是新聞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話。它是由消息中最新鮮、最主要的事實或精闢的議論組成,以吸引讀者。3、主體要詳。主體是新聞的身軀。它承接導語,對事實作具體的敘述與展開。主體部分要緊扣讀者最想知道的典型問題,做到詳細而不羅嗦,讓讀者印象深刻。4、背景要顯。背景是新聞的補充與襯托。它為進一步烘托活動的意義及價值服務。寫新聞報道時要謀篇布局,做到結構嚴謹,條理清晰,層次分明。由於新聞是「緣事而發,淡中有味」。它講求一定的文采,又要以從群眾語言中汲取營養。這就要求我們做到:敘事突出動感、描繪富有美感、修辭強調實感。
如何寫好一篇"報道"?一、如何發現新聞。沒有的寫是我們及一些通訊員,甚至記者常遇到的頭疼問題。所以善於用新聞的眼光去發現新聞,是寫出通訊報道的關鍵。 (一)"變廢為寶"選角度。聯保貸款推行多年了,再寫就無新意了,成為新聞寫作的廢物。但如何變 (二)"吹糠見米"。舉齊魯晚報例子。 (三)"大海撈針"挖新聞 二、消息的寫作技巧。在這里,主要介紹一下消息的寫作,這是目前適用最廣泛的一種新聞寫作方式。對我們農村信用社的新聞報道來說,也是最常用的文體。因為通訊較消息篇幅長、覆蓋面大,象我們這樣的單位,一般很難被新聞單位採用。 (一)消息的構成:標題、導語、主題。(通常還可分為背景、結尾,這里所說的,已經包含在主題內)。 1、標題。也就是新聞的題目,象人的臉面一樣重要。標題製作貴在醒目、得體、生動形象,能夠吸引讀者,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一篇報道,讀者拿起來之後要先看標題,然後再決定看還是不看。新聞標題的結構方式、寫法很多。但有一點是共同的,在標題撰寫上必須下功夫。新聞界有"三分之一時間寫標題、三分之一時間寫導語、三分之一時間寫主題"這一說法。 2、導語。 一、概括性導語。 導語往往是新聞事件的高度概括,使讀者看過導語後,不用看下文,就能了解消息的主要內容,這種結構形式的特點避免了消息寫作中把最重要、最新鮮的事實淹沒在大量一般性事件各,突出了"新"字。 陳述性導語。按事實發生的時間順序來寫,又叫"編年史式",這種形式使消息情節步步推進,事件的高潮在後面出現,有引人入勝的效果。 三、描寫型導語。 四、就是對消息中某一有意義的特殊場面作簡潔而有特點的描寫。 五、評論型導語。就是在敘述事實的同時,立即對事情作出評價,提示其事物的現實意義。如寫我們支持貧困學子上大學時,可以這樣寫:浮來農信社在做好當前支農工作的同時,籌措資金設立"專項貸款"重點扶持"金榜題名"的貧困農家學生順利入學。(這是事實,然後再加以評論)此舉,讓浮來山鎮考取大中專院校的考生及其家長們吃了"定心丸"。 六、設問式導語。設問式導語就是在消息開頭即提出一個尖銳的問題,然後加經解答,引起人們的關注和思想。如我們在推得聯保貸款,解決了農民貸款難的問題。導語可以這樣寫:貸款像存款一樣方便?對莒縣農民來說,原來似乎不可能,如今已夢想成真。 七、引語型導語。就是將消息中主要人物有新意、有特色、個性化的語言放在導語中,給人以強烈印象。如"凡是農民的正當需求,我們必須滿足供應。"莒縣農信社主任馬德勤說的這句話,代表了農信社對全縣百萬農民的庄嚴承諾。
00:37
② 如何寫好一篇新聞報道
1、內容要新。
2、報道要快。
3、內容要簡。
③ 如何才能寫好信息報道
如何寫好信息報道
一是精。信息寫作要求有話則長,無話則短,很講究精練,力求把多餘的字、句去掉,做到篇幅短小但內容中心突出。
二是深。信息寫作必須認真思考,要透過現象看本質,見人之所未見。只有深入挖掘,找出規律性的東西來,才能給人以啟迪。
三是新。一則信息如何吸引人,抓住人的目光?離不開一個新字。寫作時,要注意新苗頭,發現新問題,富有敏感性。寫信息一定要有新意,切不可拾人牙慧。要另闢蹊徑,體現出新意。
四是特。所謂特,就是有特點、有個性,別具一格。這一點,常常被忽視,但這也許就是信息成功的基礎。
五是快。信息的生命力在於時效性,有了信息源就要盯住它,事情發生了就要動筆寫,並且及時報送。
六是實。信息的生命在於真實。信息一定要真實,是什麼就寫什麼,不能無中生有,也不能任意拔高。內容要「實」,標題也要「實」,一般只有實題,一句話即可,寫作過程中要善於從不同角度去琢磨,選取最佳的報道角度,但這也必須以事實為基礎。
七是具。所謂「具」是指具體,一篇報道沒有具體的事例、數字會顯的很空泛,在寫報道時要用具體事例,數字說話,這樣才能具有較強的說服力。
八是敏。作為一名信息報道工作者要有敏銳的新聞觸角,要善於捕捉敏感新聞,抓住新聞點,同樣一件很普通的事情要能看到它所具有的新聞線索。
九是生。「生」,就是栩栩如生。信息給人的印象往往是內容枯燥、題材類同,那麼,如何改變這種現象呢?我們可以嘗試寫得生動些。在表達上,力求富有變化,能根據不同的內容運用語言,使之產生更佳的表達效果。
正如魯迅先生所說的:「靜觀、凝察、熟練、凝想,一揮而就」。如何提高信息報道寫作能力概括起來就是「勤觀察、勤思考、勤積累、多寫、多改,持之以恆」。只有掌握這些寫作的基礎知識和一些小竅門就能寫出一篇好的信息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