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文獻檢索的定義
文獻概念的發展經歷了三個階段:
最早見於《論語八佾》,宋代朱熹解釋為:文指典籍,獻指熟知史實的賢人。
近代一般理解為具有歷史價值的文章和圖書或與某一學科有關的重要圖書資料。
現代學者認為,文獻是記錄有人類知識和信息的一切載體。它由四個要素構成:文獻內容、載體材料、信息符號、記錄方式。 零次文獻
指未經正式發表或未形成正規載體的一種文獻形式。如:書信,手稿,會議記錄,筆記等。
特點:客觀性,零散性,不成熟性。一般是通過口頭交談、參觀展覽、參加報告會等途徑獲取,不僅在內容上有一定的價值,而且能彌補一般公開文獻從信息的客觀形成到公開傳播之間費時甚多的弊病。
它是指未經過任何加工的原始文獻,如實驗記錄、手稿、原始錄音、原始錄像、談話記錄等。零次文獻在原始文獻的保存、原始數據的核對、原始構思的核定(權利人)等方面有著重要的作用。
一次文獻
(primary document):是指作者以本人的研究成果為基本素材而創作或撰寫的文獻,不管創作時是否參考或引用了他人的著作,也不管該文獻以何種物質形式出現,均屬一次文獻。大部分期刊上發表的文章和在科技會議上發表的論文均屬一次文獻。
二次文獻
(secondary document):是指文獻工作者對一次文獻進行加工、提煉和壓縮之後所得到的產物,是為了便於管理和利用一次文獻而編輯、出版和累積起來的工具性文獻。檢索工具書和網上檢索引擎是典型的二次文獻。
三次文獻
(tertiary document):是指對有關的一次文獻和二次文獻進行廣泛深入的分析研究綜合概括而成的產物。如大網路全書、辭典、電子網路等。 狹義的檢索(Retrieval)是指依據一定的方法,從已經組織好的大量有關文獻集合中,查找並獲取特定的相關文獻的過程。這里的文獻集合,不是通常所指的文獻本身,而是關於文獻的信息或文獻的線索。
廣義的檢索包括信息的存儲和檢索兩個過程(Storage and Retrieval)。信息存儲是將大量無序的信息集中起來,根據信息源的外表特徵和內容特徵,經過整理、分類、濃縮、標引等處理,使其系統化、有序化,並按一定的技術要求建成一個具有檢索功能的資料庫或檢索系統,供人們檢索和利用。而檢索是指運用編制好的檢索工具或檢索系統,查找出滿足用戶要求的特定信息。 以計算機技術為手段,通過光碟和聯機等現代檢索方式進行文獻檢索的方法。與手工檢索一樣,計算機信息檢索應作為未來科技人員的一項基本功,這一能力的訓練和培養對科技人員適應未來社會和跨世紀科研都極其重要,一個善於從電子信息系統中獲取文獻的科研人員,必定比不具備這一能力的人有更多的成功機會,美國報道生活新方式的期刊POV也將交互網路檢索專家作為未來十大熱門職業之一,這些情況都說明了計算機文獻檢索越來越重要,故值得大家對這一技術予以重視。
B. 什麼是信息檢索的外表特徵,在檢索過程中應怎樣利用
信息檢索的一種類型.按照一定方式將文獻組織存儲在某種載體上,並利用相應的方法或手段從中找出符合用戶需要的文獻的過程或技術.文獻檢索是科學技術信息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科學研究的前期工作.文獻檢索包括文獻加工整序和文獻查尋兩個部分.按不同的加工深度,它可以分為題錄檢索、文摘檢索和全文檢索;按檢索設備可分為手工文獻檢索和計算機文獻檢索.在圖書館文獻檢索服務工作中,對復雜課題所需文獻的檢索,一般要經歷以下過程:①分析檢索課題,包括分析檢索課題的性質、讀者已掌握文獻的情況和要求、檢索文獻的類型、文種和時限以及檢索的難易程度.②制定檢索方案,主要是確定檢索策略,安排適當人員,提出質量要求,規定完成的期限.③選擇檢索工具.④確定檢索途徑.⑤提供檢索結果,包括原始文獻的出處、收藏單位及索取號碼,以便讀者直接獲取原始文獻或文獻復製品.
[文件檢索工具]:
一、檢索工具的涵義
檢索工具是指用以報導、存貯和查找文獻線索的工具.它是附有檢索標識的某一范圍文獻條目的集合,是二次文獻.
一般說來,檢索工具應具備以下五個條件:
① 明確的收錄范圍;
② 有完整明了的文獻特徵標識;
③ 每條文獻條目中必須包含有多個有檢索意義的文獻特徵標識,並標明供檢索用的標識;
④全部條目科學地、按照一定規則組織成為一個有機整體;
⑤ 有索引部分,提供多種必要的檢索途徑.
二、檢索工具的類型
目前可供人們使用的檢索工具有很多,不同的檢索工具各有特點,可以滿足不同的信息檢索的需求.
檢索工具有不同的分類方法,按加工文獻和處理信息的手段不同可分為:手工檢索工具和機械檢索工具;按照出版形式不同可分為:期刊式檢索工具,單卷式檢索工具,卡片式檢索工具,膠卷式檢索工具;按照載體形式不同可分為:書本式檢索工具,磁帶式檢索工具,卡片式、縮微式、膠卷式檢索工具.按照著錄格式的不同可將檢索工具分為以下四種類型.
1.目錄型檢索工具
目錄型檢索工具是記錄具體出版單位、收藏單位及其他外表特徵的工具.它以一個完整的出版或收藏單位為著錄單元,一般著錄文獻的名稱、著者、文獻出處等.目錄的種類很多,對於文獻檢索來說,國家書目、聯合目錄、館藏目錄等尤為重要.
2.題錄型檢索工具
題錄型檢索工具是以單篇文獻為基本著錄單位來描述文獻外表特徵(如文獻題名、著者姓名、文獻出處等),無內容摘要,快速報道文獻信息的一類檢索工具.它與目錄的主要區別是著錄的對象不同.目錄著錄的對象是單位出版物,題錄的著錄對象是單篇文獻.
3.文摘型檢索工具
文摘型檢索工具是將大量分散的文獻,選擇重要的部分,以簡煉的形式做成摘要,並按一定的方法組織排列起來的檢索工具.按照文摘的編寫人,可分為著者文摘和非著者文摘.著者文摘是指原文著者編寫的文摘;而非著者文摘是指由專門的熟悉本專業的文摘人員編寫而成.就其摘要的詳簡程度,可分為指示性文摘和報導性文摘兩種.指示性文摘以最簡短的語言寫明文獻題目、內容範圍、研究目的和出處,實際上是題目的補充說明,一般在100字左右;報導性文摘以揭示原文論述的主題實質為宗旨,要做到基本上反映原文內容,討論的范圍和目的,採取的研究手段和方法與所得的結果與結論,同時也包括有關數據、公式,一般500字左右,重要文章可多達千字.
4.索引型檢索工具
索引型檢索工具是根據一定的需要,把特定范圍內的某些重要文獻中的有關款目或知識單元,如書名、刊名、人名、地名、語詞等,按照一定的方法編排,並指明出處,為用戶提供文獻線索的一種檢索工具.
C. 文獻信息檢索是什麼
文獻信息檢索具有廣義和狹義兩種含義。廣義的文獻信息檢索包括文獻信息的存貯和查找兩個眨遞過程。文獻信息存貯是對文獻信息進行收集、標引及著錄,並加以有序化編排,編製成文獻信息檢索系統的過程。文獻信息查找是從大量的文獻信息中查找出用戶所需的特定信息的過程,也就是把表達用戶信息需求的提問特徵,與檢索系統中的標識進行對比,以便從中查出一致的信息。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文獻信息檢索從手工檢索進入計算機化階段,並正向信息處理自動化和檢索全文化、智能化、網路化方向發展,其檢索內容、應用領域和普及范圍也在迅速擴展。由於用戶的信息需求多種多樣,信息檢索技術也在不斷發展變化,進而產生了多種類型的信息檢索。按檢索對象可區分為數據檢索、事實檢索及文獻檢索;按檢索方式區分為手工信息檢索和計算機信息檢索; 按檢索要求區分為強相關檢索和弱相關檢索;按檢索性質區分為定題檢索和回溯檢索;按檢索的信息形式區分為文本檢索和多媒體檢索。
D. 文獻外部特徵有哪些
文獻外部特徵是一種文獻檢索語言。文獻外部特徵的檢索語言主要是指對文獻的篇名(即文獻題名)、作者姓名、出版者、 報告 號、專利號等內容的檢索。將不同的文獻按照篇名、作者名稱的字序或者按照報告號、專利號的數序進行排列,所形成的用來滿足用戶需求的檢索語言。下面由我帶領大家簡單了解一下。
文獻外部特
文獻名稱途徑
如書名、刊名、篇名、特種文獻名等;
著者姓名途徑
作者、編者、譯者等。
文獻代碼途徑
如專利號、報告號、合同號、標准號、 國際 標准書號和刊號等。
分類途徑
按照 學科 分類體系查找文獻的方法。
主題途徑
即所需文獻的主題內容。如主題索引、關鍵詞索引等。
分子式途徑
這是以 化學 物質的分子式作為檢索標識等查找文獻的途徑。
引文途徑
文獻所附參考文獻或引用文獻,是文獻的外表特徵之一。利用這種引文而編制的索引系統,稱為引文索引系統,它提供從被引 論文 去檢索引用論文的一種途徑。
其它途徑
① 篇名途徑:包括書名、刊名和篇名等途徑。這是根據由書刊名稱或文章的篇名編成的索引或目錄來查找文獻的途徑。
② 序號途徑:包括報告號、標准號、專利號、登記號等途徑。這是根據特定號碼等來查找文獻的途徑。
檢索語言編輯
世界上的信息檢索語言有幾千種,依其劃分方法的不同,其類型也不一樣。下面敘述兩種常用的檢索語言劃分方法及其類型。
按標識性質劃分
1、分類語言
分類語言是指以數字、字母或字母與數字結合作為基本字元,採用字元直接連接並以圓點(或其他符號)作為分隔符的書寫法,以基本類目作為基本詞彙,以類目的從屬關系來表達復雜概念的一類檢索語言。
以知識屬性來描述和表達信息內容的信息處理方法稱為分類法。著名的分類法有《國際十進分類法》、《美國國會圖書館圖書分類法》、《國際專利分類表》、《中國圖書館圖書分類法》等。
2、主題語言
主題語言是指以 自然 語言的字元為字元,以名詞術語為基本詞彙,用一組名詞術語作為檢索標識的一類檢索語言。以主題語言來描述和表達信息內容的信息處理方法稱為主題法。主題語言又可分為標題詞、元詞、敘詞、關鍵詞。
(1)標題詞
標題詞是指從自然語言中選取並經過規范化處理,表示事物概念的詞、片語或 短語 。標題詞是主題語言系統中最早的一種類型,它通過主標題詞和副標題詞固定組配來構成檢索標識,只能選用“定型”標題詞進行標引和檢索,反映文獻主題概念必然受到限制,不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已較少使用。
(2)元詞
元詞又稱單元詞,是指能夠用以描述信息所論及主題的最小、最基本的詞彙單位。經過規范化的能表達信息主題的元詞集合構成元詞語言。元詞法是通過若干單元詞的組配來表達復雜的主題概念的方法。元詞語言多用於機械檢索,適於用簡單的標識和檢索手段(如穿孔卡片等)來標識信息。
(3)敘詞
敘詞是指以概念為基礎、經過規范化和優選處理的、具有組配功能並能顯示詞間語義關系的動態性的詞或片語。一般來講,選做的敘詞具有概念性、描述性、組配性。經過規范化處理後,還具有語義的關聯性、動態性、直觀性。敘詞法綜合了多種信息檢索語言的原理和方法,具有多種優越性,適用於 計算機 和 手工 檢索系統是應用較廣的一種語言。CA、EI等著名檢索工具都採用了敘詞法進行編排。
(4)關鍵詞
關鍵詞是指出現在文獻標題、文摘、正文中,對表徵文獻主題內容具有實質意義的語詞,對揭示和描述文獻主題內容是重要的、關鍵性的語詞。關鍵詞法主要用於計算機信息加工抽詞編制索引,因而稱這種索引為關鍵詞索引。在檢索中文 醫學 文獻中使用頻率較高的《CMCC》資料庫就是採用關鍵詞索引方法建立的。
3、代碼語言
代碼語言是指對事物的某方面特徵,用某種代碼系統來表示和排列事物概念,從而提供檢索的檢索語言。例如,根據化合物的分子式這種代碼語言,可以構成分子式索引系統,允許用戶從分子式出發,檢索相應的化合物及其相關的文獻信息。
按文獻的特徵分
1、外部特徵
表達文獻外部特徵的檢索語言主要是指文獻的篇名(題目)、作者姓名、出版者、報告號、專利號等。將不同的文獻按照篇名、作者名稱的字序進行排列,或者按照報告號、專利號的數序進行排列,所形成的以篇名、作者及號碼的檢索途徑來滿足用戶需求的檢索語言。
描述文獻外表特徵的檢索語言可簡要概述為:
2、內容特徵
表達文獻內容特徵的檢索語言主要是指所論述的主題、觀點、見解和結論等。
描述文獻內容特徵的檢索語言可簡要概述為:
E. 根據外表特徵來檢索文獻的途徑有哪些
外部特徵途徑
題名途徑
是根據文獻題名來檢索文獻的途徑。一般較多用於查找圖書、期刊、單篇文獻。
著者途徑
是根據已知文獻著者姓名查找文獻的一種途徑。通過著者途徑可以檢索到某一著者對某一專題研究的主要文獻信息。
號碼途徑
是按已知號碼來查找文獻的途徑。如專利號索引,標准文獻的標准號索引等。
其他途徑
是輔助性檢索途徑,通過特殊途徑找到所需文獻的索引。如葯物名稱索引、分子式索引等。
文獻檢索步驟
文獻檢索就是根據課題要求,使用檢索工具,按照一定的步驟查找文獻的過程。檢索步驟的科學安排稱為檢索策略。檢索策略是針對檢索提問、運用檢索訪求和技術而設計的信息檢索方案,其目的是要達到一定的查准率和查全率。文獻檢索一般經過以下步驟:
分析課題、制定檢索策略
首先要了解課題的目的、意義,明確課題的主題和研究要點以及主要特徵,然後根據課題研究的特點和檢索要求制定檢索策略。檢索策略制定包括檢索提問、檢索方法選擇、檢索工具選擇以及檢索范圍(專業、時間、語種、文獻類型)的限定等,其中最關鍵的是確定檢索標識,如關鍵詞、主題詞、分類號、作者、作者單位等。由檢索標識按布爾邏輯關系組成檢索提問表達式。
利用檢索工具查找文獻線索
根據課題檢索的需要,選擇相關的檢索工具,然後用已構成的檢索提問,按照相應的檢索途徑查找有關的索引,再根據索引指示的地址在文獻部分或題錄部分查得相應的文獻線索,如題目、內容摘要、作者及作者單位、文獻出處等。
根據文獻出處索取原始文獻
首先對文獻出處要進行文獻類型辨識、縮寫要還原原名稱,然後再按文獻出處的全稱查找相應的館藏目錄並收藏單位,再索借或復制原文。
F. 信息檢索途徑有哪些哪些是以內容特徵為基礎的,哪些是以外表特徵為基礎的以《紅
信息檢索檢索途徑有:按主題、分類、著者、題名進行檢索
按內容特徵的是:按主題、分類檢索。
按外表特徵的是:按著者、題名檢索。
以《紅樓夢》一書為例,
按外表特徵,題名:紅樓夢;著者:曹雪芹。
按內容特徵,分類:四大名著。
信息檢索途徑及分類有:
1.按存儲與檢索對象劃分,信息檢索可以分為:
01文獻檢索
02數據檢索
03事實檢索
以上三種信息檢索類型的主要區別在於:數據檢索和事實檢索是要檢索出包含在文獻中的信息本身,而文獻檢索則檢索出包含所需要信息的文獻即可。
2.按存儲的載體和實現查找的技術手段為標准劃分:
01手工檢索
02機械檢索
03計算機檢索
其中發展比較迅速的計算機檢索是「網路信息檢索」,也即網路信息搜索,是指互聯網用戶在網路終端,通過特定的網路搜索工具或是通過瀏覽的方式,查找並獲取信息的行為。
3.按檢索途徑劃分:
01直接檢索
02間接檢索
G. 什麼是信息檢索的外表特徵,在檢索過程中應怎樣利用
信息檢索中的外部特徵是指檢索目標的外部特徵,如果你是檢索一本書,那麼其外部特徵就是書名、出版社、責任者、ISBD、書的尺寸等。如果你是找關於某內容的網站,那麼該網站的後綴名、如.e,等。
在檢索過程,我們在利用關鍵詞進行信息檢索的同時,可以對其進行外部特徵限制,這樣可以提高檢索結果的准確性。
H. 信息檢索的實質是什麼
是查找信息的方法和手段,是用戶進行信息查詢和獲取的主要方式,信息檢索也是一個匹配的過程。
信息存儲是實現信息檢索基礎。存儲信息包括原始文檔數據、圖片、視頻和音頻等,將原始信息進行計算機語言轉換,並存儲在資料庫。待用戶根據意圖輸入查詢請求後,檢索系統根據請求搜索與查詢相關信息,通過一定匹配機制計算出信息相似度大小,並按從大到小的順序將信息轉換輸出。
(8)信息檢索什麼是文獻的外表特徵擴展閱讀:
按存儲與檢索對象劃分,信息檢索可以分為:
1、文獻檢索
根據學習和工作的需要獲取文獻。隨著現代網路技術的發展,文獻檢索更多是通過計算機技術來完成。以計算機技術為手段,通過光碟和聯機等現代檢索方式進行文獻檢索。
2、數據檢索
把資料庫中存儲的數據根據用戶的需求提取出來。數據檢索的結果會生成一個數據表,既可以返回資料庫,也可以作為進一步處理的對象。
3、事實檢索
既包括數值數據的檢索、算術運算、比較和數學推導,也包括非數值數據 (如事實、概念、思想、知識等) 的檢索、比較、演繹和邏輯推理。要求檢索系統不僅能夠從數據 (事實) 集合中查出原來存入的數據或事實,還能夠從已有的基本數據或事實中推導、演繹出新的數據或事實。
I. 屬於文獻外表特徵的
文獻外部特徵的檢索語言主要是指對文獻的篇名(題目)、作者姓名、出版者、報告號、專利號等內容的檢索。將不同的文獻按照篇名、作者名稱的字序進行排列,或者按照報告號、專利號的數序進行排列,所形成的以篇名、作者及號碼的檢索途徑來滿足用戶需求的檢索語言。
項目
描述文獻外表特徵的檢索語言可簡要概述為: 1,題名——題名索引; 2,著者——著者索引、團著者索引; 3,文獻編號——報告號索引、合同號索引、存取號索引; 4,其他——人命索引、引用文獻目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