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心動過速可以怎麼治療
臨床醫生遇到這些情況時,在對患者進行一般體格檢查的同時,更重要的是對心臟進行仔細地聽診,包括心率、心跳節律是否規則、心跳率和脈搏率是否一致、心音的強弱及有否心臟雜音等。最主要的檢查是做心電圖,通過心電圖可明確心動過速的性質,再進一步決定治療。有時心律失常是間斷出現,此時醫生可能建議做24小時動態心電圖,對心律失常的患者進行定性及定量的監測。也有些心律失常是在運動後才出現,此時醫生會建議做運動試驗,採取跑、跳、蹲、立辦法,或用踏車或平板運動方法來幫助診斷。
不同原因及不同性質的心動過速,要採取不同的措施。如單純竇性心動過速可能在進行病因治療後即可痊癒,一般不需進行抗心律失常治療。但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室性心動過速及心房、心室撲動,都是嚴重型心動過速,應該住院治療,一方面以便在尋找病因的同時進行抗心律失常治療,還可進行心臟監測。
❷ 心動過速要怎樣治療
心率每分鍾超過100次即統稱為心動過速。一般常見的心動過速,有竇性心動過速、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室上性心動過速、房性心動過速和室性心動過速。竇性心動過速,多由發熱、情緒激動、甲狀腺功能亢進等原因造成。如能針對病因治療,竇性心動過速便能基本治癒,或者應用些鎮靜、安定葯就可以了。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多以突然發作、反復多次為特點。
如果不及時治療,也可能會引起心力衰竭,因此,發作頻繁而持續時間較長者常要急診處理,一般先給予氧氣吸入,刺激咽喉部,使病人產生惡心、嘔吐,也可令患者深吸一口氣,然後盡量憋住氣,在不能忍受時,用力做呼氣動作,這樣,大部分病人即可中止發作。當上述方法無效時,應該注意觀察病人的血壓,防止血壓偏低,並及時找醫生診治,可考慮選用異搏定、西地蘭、心得安等葯物治療,也可考慮應用乙胺碘呋酮治療。當葯物治療無效時,如果條件許可,也可用同步直流電轉復治療。
❸ 心動過速怎麼辦
在正常情況下,成人的心跳每分鍾60~100次,如果超過100次,就是心跳過快,醫學上稱作心動過速。
竇性心動過速頗為常見。發作時,成人頻率每分鍾在100~150次之間,幼兒每分鍾可達200次。其特點是逐漸發生、逐漸消失。誘發因素有情緒激動、過度疲勞、惡夢、飲酒、喝濃茶、飲咖啡以及大量吸煙等。一般無需特殊治療,只要消除誘發因素就會自行恢復。如果由某些疾病引起,如發熱、貧血、妊娠、甲狀腺功能亢進、心力衰竭、休克以及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等,此時就要針對病因治療,在醫生指導下選服葯物
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可見於正常人,也可見於各種心臟病、甲狀腺功能亢進、洋地黃中毒等病人。其特點為突然發作、突然終止,多持續數分鍾乃至數小時,並伴有心慌、氣短、頭昏、恐懼、乏力、心前區壓迫感或窒息感,甚至發生心力衰竭、暈厥等。心率每分鍾160~250次,節律規則。發作時要立即休息,消除顧慮。採用刺激迷走神經的方法常能迅速使發作停止:①突然用力咳嗽。②大口進食或飲水。③盡量使頭後仰或身體前彎。④深吸氣後屏氣,然後用力作深呼氣動作。⑤用壓舌板或筷子刺激咽部,引起惡心、嘔吐。經上述處理無效時,應請醫生治療。
陣發性室性心動過速多見於嚴重的心臟病及葯物中毒。發作時心率為150~200次/分鍾,常有心慌、氣急、心前區疼痛、頭昏、面色蒼白、出汗等症狀,血壓多下降,甚至出現心力衰竭、休克或暈厥。一旦演變成致命性心律失常——心室顫動,可發生猝死。因此,發作時應立即讓患者休息,吸氧,並速將病人送往醫院治療。
0 74
更多回答(25)
❹ 心動過速的治療方法
很多人在緊張激動的時候會出現臉紅心跳、心動過速的表現,別擔心,這是正常的生理性心動過速,但「硬幣也有正反面」,有生理性心動過速就有病理性心動過速,比如由高熱、貧血、甲亢、出血、疼痛、缺氧、心衰和心肌病等疾病引起。
病理性心動過速患者發病時會突然感到心慌、心率增快,感覺胸悶心臟不適,有的人頭頸部還會伴有發脹感、跳動感,有時又會突然恢復正常心跳,這種心動過速是非常危險的,輕者會出現頭暈、乏力、惡心、嘔吐,重者甚至突然出現昏厥、休克或半昏迷狀態,那麼遇到這種情況該如何治療呢?
中醫上有專門治療心動過速的方法,那就是——按摩郗門穴。
郗門穴出自《針灸甲乙經》,是手厥陰心包經的穴位(郄【qie】穴),郗,空隙也,門,出入的門戶,心包經的經氣經此穴由體表迴流至體內,故名郗門穴。郗門穴為臟腑經脈之氣深聚之處,善於調治各種急性病,具有寧心理氣、活血的功效,因此心臟的各種急症都可以通過郗門穴來緩解。
郗門穴位置:
郗門穴位於前臂掌側,取穴時先要找到大陵穴,大陵穴位於人體的腕掌橫紋中點處,在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
當仰掌微曲肘會發現在肘窩部有條粗筋——肱二頭肌腱,
粗筋內側緣的凹陷處為曲澤穴,
郗門穴就位於大陵穴與曲澤穴連線上,腕橫紋上7橫指5寸處。
點按法:
用拇指按在郗門穴,此時會有酸痛的感覺,逐漸用力深按保持5到6秒,然後松開,
休息三秒後再進行點按,用力點按的同時轉動手腕,一壓一松為一個循環,
點按郗門穴3到5分鍾,每天堅持會起到一定的治療效果。
按揉法:
用拇指按在郗門穴,這時會感到穴位處酸痛比較明顯
然後以穴位為中心,保持一定的力度,進行旋轉按揉,每次按揉郗門穴3—5分鍾,每天堅持會起到一定的治療效果。
溫和灸法:
將艾條點燃後對准郗門穴,距離穴位處皮膚約2—3厘米進行熏灸,
以穴位處皮膚感覺溫和但無灼痛感為宜,並在艾灸的同時轉動手腕,以更好的刺激郗門穴,
每次艾灸10—15分鍾,每天堅持會起到一定的治療效果。
溫馨提示:
由於在晚上7點到9點是心包經經氣最旺盛的時候,刺激郗門穴達到的治療效果會更佳,所以有心血管疾病的人一定要把握住這個機會。
❺ 心動過速該怎麼治療
1.西醫葯治療
〈1〉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發作持續或伴有器質性心臟病者,應盡早控制其發作。
發作時治療:常用興奮迷走神經的方法,如壓迫眼球、按壓頸動脈竇、用壓舌板刺激懸雍垂以誘發惡心嘔吐、深吸氣後屏氣再用力呼出等。如以上手段無效者可選用新福林、阿拉明、新斯的明、異搏定、洋地黃、β-受體阻滯劑、奎尼丁等。
預防復發:發作頻繁者,宜選用能夠控制發作的口服葯物,長期使用,如異搏定、乙胺碘呋酮、心得安等,並避免發作的誘因。
〈2〉陣發性室性心動過速:此為嚴重的心律失常,可引起重度血液動力學障礙,甚至發展為心室顫動,可選用利多長因、慢心律、心律平、乙胺碘呋酮、雙異丙吡胺等葯靜脈注射。同時應作好直流電同步復律的准備。發作中止後,宜選擇能夠控制發作的葯物口服,避免復發。
2.中醫葯治療
〈1〉心血虛:心悸不寧,頭暈乏力,面色不華,心煩意躁,舌淡苔白,脈細數。
治法:補養心血,清心安神。
方葯:丹參30克、川芎、赤芍、當歸、熟地、茯神、酸棗仁、遠志各10克、龍齒25克、蓮子芯3克。
〈2〉氣陰兩虛:心悸氣促,動則尤甚,體倦懶言,自汗口渴,舌紅少津,脈沉細數。
治法:益氣滋陰,養心安神。
方葯:西洋參12克,天冬、麥冬、五味子、山萸肉、酸棗仁、遠志各10克,炙甘草6克。
〈3〉痰火擾心:心煩不安,怔忡煩悶,頭暈失眠,口苦痰多,舌紅苔黃膩,脈滑數。
治法:清熱化痰,寧心安神。
方葯:茯苓、龍齒各30克,半夏、陳皮、竹茹、枳實、遠志、酸棗仁各10克,黃連、甘草各5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