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12315實名舉報的風險和後果
您好,1、消費者到12315投訴後,消費者協會(12315是消費者協會電話)會來組織商家去協商解決。若商家與消費者協商不好,消協會將此事報給工商行政管理。
2、工商行政管理會對商家的行為進行調查,並依據調查結果對商家(企業、商戶)進行行政處罰。包括吊銷營業執照、罰款、沒收違法所得、責令停業。3、消費者可能會到法院向商家(企業、商戶)提起民事訴訟,要求商家各項賠償。1、有明確的被訴方;(投訴前一定要了解清楚具體的商家信息,如店名、地址、電話等)2、有具體的申訴請求、事實和理由;3、屬於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管轄范圍;(管轄范圍可以分為:負責市場監督管理和行政執法的有關工作。管轄范圍涉及:職能和屬地兩個方面)4、消費者因生活消費需要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
三、消費者協會否決申訴的情形有哪些?1、超過保修期或者購買後超過保質期的商品,被訴方已不再負有違約責任的;2、達成調解協議並已執行,且沒有新情況、新理由的;3、法院、仲裁機構或者其他行政機關已經受理或者處理的;4、消費者知道或者應該知道自己的權益受到侵害超過一年的;5、消費者無法證實自己權益受到侵害的;6、不符合國家法律、行政法規及規章的。
12315投訴有什麼後果這方面的知識,商家如果被消費者投訴後,消費者協會首先致電商家,組織雙方解決問題,如果商家不積極配合的話,消協會將此事上報給當地工商管理部門,這樣就性質就比較嚴重了,經過調查,商家的確存在違規經營的,會被工商部門給於行政處罰。
【法律依據】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十五條
消費者享有對商品和服務以及保護消費者權益工作進行監督的權利。消費者有權檢舉、控告侵害消費者權益的行為和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保護消費者權益工作中的違法失職行為,有權對保護消費者權益工作提出批評、建議。
Ⅱ 投訴屬地原因
投訴屬地原因,關於這個問題有以下解釋:是指投訴人進行投訴,受理部門所在地址。
在信訪過程中,很多人都遇到過這樣的情況:一件信訪案件,在縣級信訪部門受理了,在規定期限內給出了答復意見;信訪人不服,向上級提出復查申請,在規定期限內給出復查意見;信訪人不服,需要繼續向上級做出復核審請,復核意見出來後,就三級終結了。
從此以後信訪人仍以同一事實和理由提出投訴請求的,各級人民政府信訪工作機構和其他行政機關不再受理。而這三級的意見你會發現,絕大多數的答復沒有經過實際的調查,只是扣各種政策的只言片語,想方設法來推翻信訪人的訴求。而你申請復查和復核的時候,上級基本也就是看看下級的答復是否符合流程,有沒有答復上的明顯錯誤,然後就支持了最初答復意見。而這一切,都是紙上談兵,沒有實際深入的調查。實際上這個答復意見並不是信訪部門答復出來的,當他們接到信訪訴求,和哪個部門相關,就把你的信訪訴求書給了哪個部門和這個部門的主管領導。他們寫好意見後,信訪部門按照答復格式照搬過來,蓋上章,就交給了信訪人。
Ⅲ 實名舉報會不會泄露舉報人的信息
實名制投訴在未經舉報人的同意下,不會泄露舉報人的個人信息。舉報人使用本人真實姓名或者本單位名稱,有身份證號碼和電話等具體聯系方式且能核實聯系的,屬於實名舉報。但冒用他人姓名(單位名稱)或無法驗證的,不屬實名舉報,所以實名制投訴在未經舉報人的同意下,不會泄露舉報人的個人信息,對於這個保密機制還是要相信的。
《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保護公民舉報權利的規定》第三條 檢察機關受理公民舉報和查處舉報案件,必須嚴格保密。1、受理舉報應在固定場所進行,專人接談,無關人員不得接待、旁聽和詢問。2、舉報信件的收發、拆閱、登記、轉辦、保管和當面或電話舉報的接待、接聽、記錄、錄音等工作,應建立健全責任制,嚴防泄露或遺失舉報材料。3、對舉報人的姓名、工作單位、家庭住址等有關情況及舉報的內容必須嚴格保密,舉報材料不準私自摘抄和復制。4、嚴禁將舉報材料和舉報人的有關情況透露或轉給被舉報單位、被舉報人。向被舉報單位或被舉報人調查情況時,不得出示舉報材料原件或復印件。5、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追查舉報人,對匿名舉報除偵查工作需要外,不準鑒定筆跡。6、向舉報人核查情況時,應在做好保密工作、不暴露舉報人身份的情況下進行。7、在宣傳報道和對舉報有功人員的獎勵工作中,除徵得舉報人的同意外,不得公開舉報人的姓名、單位。
什麼是實名舉報
實名舉報是指舉報人使用自己的真實姓名,通過來信、來訪、電話、傳真、電子郵件等形式,向紀檢監察機關檢舉、控告黨員、黨組織及行政監察對象違紀違法問題的行為。
Ⅳ 被舉報人屬地指的是工作地點嗎
1:涉嫌刑事犯罪的是指案發地。
2:非刑事犯罪的一般指被舉報人的戶籍地址(特殊情況除外,如外國人就指常駐地址)。
Ⅳ 如何向中央紀委監察部舉報
登錄中央紀委監察部官方網站www.ccdi.gov.cn點擊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首頁的「我要舉報」欄目,即跳轉入專門的舉報網站,網址為www.12388.gov.cn。根據「屬地管理、分級負責」的原則,請按照被舉報人的屬地和級別選擇相應的舉報網站反映問題。
舉報人可選擇兩種舉報方式,署名舉報和匿名舉報。
點擊「署名舉報」一欄,便轉入詳細的舉報頁面。
在這個頁面上,共分為舉報人信息、被舉報人信息、舉報正文、上傳附件四大塊填寫內容。其中,舉報人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證號、聯系方式、政治面貌、現居住地址。被舉報人信息包括姓名、單位、職務、所在地區、級別。在舉報正文這塊內容中,舉報人需填寫最多50字的標題,同時選擇相應的問題類型,以及6000字以內的主要問題。
Ⅵ 紀委網站匿名舉報,查處結果不屬實,舉報人會怎麼處理
如有誣陷、製造假證行為,必須承擔紀律和法律責任。
舉報需知:
一、紀檢監察機關舉報網站受理范圍:
1.對黨組織、黨員違反政治紀律、組織紀律、廉潔紀律、群眾紀律、工作紀律、生活紀律等黨的紀律行為的檢舉控告。
2.對監察對象(監察法規定的六類公職人員,下同)不依法履職,違反秉公用權、廉潔從政從業以及道德操守等規定,涉嫌貪污賄賂、濫用職權、玩忽職守、權力尋租、利益輸送、徇私舞弊以及浪費國家資財等職務違法犯罪行為的檢舉控告。
3.黨員對黨紀處分或者紀律檢查機關所作的其他處理不服,提出的申訴。
4.監察對象對監察機關涉及本人的處理決定不服,提出的申訴;被調查人及其近親屬對監察機關及其工作人員違反法律法規、侵害被調查人合法權益的行為,提出的申訴。
5.對原行政監察機關作出的政紀處分和其他處理決定不服未超過申請期限,提出的申訴。
6.對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批評建議。
二、根據《中國共產黨紀律檢查機關控告申訴工作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監察法》有關規定,檢舉、控告、申訴人在檢舉、控告、申訴活動中必須對所檢舉、控告、申訴的事實的真實性負責。接受調查、詢問時,應如實提供情況和證據。如有誣陷、製造假證行為,必須承擔紀律和法律責任。
三、根據「分級負責、歸口辦理」原則,請您按照被舉報人屬地和級別,選擇相應的舉報網站進行舉報。
四、紀檢監察機關提倡實名舉報(請填寫真實姓名、身份證號和准確聯系方式等內容)。
五、請您參照舉報材料參考樣式反映問題。
(6)被舉報人屬地縣級信息指的是什麼擴展閱讀
信訪舉報渠道
來信,就是通過信件將信訪舉報材料郵寄到紀檢監察機關。
來訪,就是到紀檢監察機關設立或指定的接待場所當面反映問題。
電話,就是撥打紀檢監察系統的12388統一舉報電話反映問題。
網路,就是登錄紀檢監察機關的舉報網站、手機客戶端、微信公眾號等進行舉報。
工作流程
前期准備:來信的消毒、分揀、拆封、裝訂、分送;網路舉報的下載、導入處理系統等。
受理登記:閱讀來信和網路舉報;來訪接談和記錄;來電接聽和記錄。信訪舉報件的登記等。
辦理處理:根據信訪舉報反映的具體問題,按照規定作出相應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