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信息系統 > 分區信息包括哪些

分區信息包括哪些

發布時間:2022-12-24 16:03:29

㈠ 什麼是分區表,分區表的作用是什麼

分區表是將大表的數據分成稱為分區的許多小的子集。FFAT16,FAT32, NTFS,exFAT,Ext2/3/4, HFS+,VMFS。另外分區表的種類劃分主要有:range(范圍)、list(列表)和 hash(散列)分區。劃分依據主要是根據其表內部屬性。同時,分區表可以創建其獨特的分區索引。倘若硬碟丟失了分區表,數據就無法按順序讀取和寫入,導致無法操作。

傳統的分區方案(稱為MBR分區方案)是將分區信息保存到磁碟的第一個扇區(MBR扇區)中的64個位元組中,每個分區項佔用16個位元組,這16個位元組中存有活動狀態標志、文件系統標識、起止柱面號、磁頭號、扇區號、隱含扇區數目(4個位元組)、分區總扇區數目(4個位元組)等內容。由於MBR扇區只有64個位元組用於分區表,所以只能記錄4個分區的信息。這就是硬碟主分區數目不能超過4個的原因。後來為了支持更多的分區,引入了擴展分區及邏輯分區的概念。但每個分區項仍用16個位元組存儲。

㈡ 分區是什麼意思

一、什麼是分區?

分區從實質上說就是對硬碟的一種格式化。當我們創建分區時,就已經設置好了硬碟的各項物理參數,指定了硬碟主引導記錄(即Master Boot Record,一般簡稱為MBR)和引導記錄備份的存放位置。而對於文件系統以及其他操作系統管理硬碟所需要的信息則是通過之後的高級格式化,即Format命令來實現。

安裝操作系統和軟體之前,首先需要對硬碟進行分區和格式化,然後才能使用硬碟保存各種信息。許多人都會認為既然是分區就一定要把硬碟劃分成好幾個部分,其實我們完全可以只創建一個分區使用全部或部分的硬碟空間。不過,不論我們劃分了多少個分區,也不論使用的是SCSI硬碟還是IDE硬碟,都必須把硬碟的主分區設定為活動分區,這樣才能夠通過硬碟啟動系統。

二、擴展分區和邏輯分區:

DOS和FAT文件系統最初都被設計成可以支持在一塊硬碟上最多建立24個分區,分別使用從C到Z 24個驅動器盤符。但是主引導記錄中的分區表最多隻能包含4個分區記錄,為了有效地解決這個問題,DOS的分區命令FDISK允許用戶創建一個擴展分區,並且在擴展分區內在建立最多23個邏輯分區,其中的每個分區都單獨分配一個盤符,可以被計算機作為獨立的物理設備使用。關於邏輯分區的信息都被保存在擴展分區內,而主分區和擴展分區的信息被保存在硬碟的MBR內。這也就是說無論硬碟有多少個分區,其主啟動記錄中只包含主分區(也就是啟動分區)和擴展分區兩個分區的信息。
三、分區格式:

1、fat16

對電腦老"鳥"而言,對這種硬碟分區格式是最熟悉不過了,我們大都是通過這種分區格式認識和踏入電腦門檻的。它採用16位的文件分配表,能支持的最大分區為2gb,是目前應用最為廣泛和獲得操作系統支持最多的一種磁碟分區格式,幾乎所有的操作系統都支持這一種格式,從dos、win 3.x、win 95、win 97到win 98、windows nt、win 2000/XP,甚至火爆一時的linux都支持這種分區格式。

但是fat16分區格式有一個最大的缺點,那就是硬碟的實際利用效率低。因為在dos和windows系統中,磁碟文件的分配是以簇為單位的,一個簇只分配給一個文件使用,不管這個文件佔用整個簇容量的多少。而且每簇的大小由硬碟分區的大小來決定,分區越大,簇就越大。例如1gb的硬碟若只分一個區,那麼簇的大小是32kb,也就是說,即使一個文件只有1位元組長,存儲時也要佔32kb的硬碟空間,剩餘的空間便全部閑置在那裡,這樣就導致了磁碟空間的極大浪費。fat16支持的分區越大,磁碟上每個簇的容量也越大,造成的浪費也越大。所以隨著當前主流硬碟的容量越來越大,這種缺點變得越來越突出。為了克服fat16的這個弱點,微軟公司在win 97操作系統中推出了一種全新的磁碟分區格式fat32。

2、fat32

這種格式採用32位的文件分配表,使其對磁碟的管理能力大大增強,突破了fat16對每一個分區的容量只有2gb的限制,運用fat32的分區格式後,用戶可以將一個大硬碟定義成一個分區,而不必分為幾個分區使用,大大方便了對硬碟的管理工作。而且,fat32還具有一個最大的優點是:在一個不超過8gb的分區中,fat32分區格式的每個簇容量都固定為4kb,與fat16相比,可以大大地減少硬碟空間的浪費,提高了硬碟利用效率。

目前,支持這一磁碟分區格式的操作系統有win 97、win 98和win 2000/XP。但是,這種分區格式也有它的缺點,首先是採用fat32格式分區的磁碟,由於文件分配表的擴大,運行速度比採用fat16格式分區的硬碟要慢;另外,由於dos系統和某些早期的應用軟體不支持這種分區格式,所以採用這種分區格式後,就無法再使用老的dos操作系統和某些舊的應用軟體了。

3、ntfs

ntfs分區格式是一般電腦用戶感到陌生的,它是網路操作系統windows nt的硬碟分區格式,使用windows nt的用戶必須同這種分區格式打交道。其顯著的優點是安全性和穩定性極其出色,在使用中不易產生文件碎片,對硬碟的空間利用及軟體的運行速度都有好處。它能對用戶的操作進行記錄,通過對用戶許可權進行非常嚴格的限制,使每個用戶只能按照系統賦予的許可權進行操作,充分保護了網路系統與數據的安全。但是,目前支持這種分區格式的操作系統不多,除了windows nt外,剛剛上市的win 2000也支持這種硬碟分區格式。

㈢ 主分區、擴展分區和邏輯分區是什麼

主分區、擴展分區和邏輯分區分別是:

1、主分區

主分區,也稱為主磁碟分區,是一種分區類型。主分區中不能再劃分其他類型的分區,因此每個主分區都相當於一個邏輯磁碟(在這一點上主分區和邏輯分區很相似,但主分區是直接在硬碟上劃分的,邏輯分區則必須建立於擴展分區中)。

2、擴展分區

擴展分區是硬碟磁碟分區的一種。嚴格地講它不是一個實際意義的分區,它僅僅是一個指向下一個分區的指針,這種指針結構將形成一個單向鏈表。這樣在主引導扇區中除了主分區外,僅需要存儲一個被稱為擴展分區的分區數據,通過這個擴展分區的數據可以找到下一個分區。

3、邏輯分區

邏輯分區是硬碟上一塊連續的區域,不同之處在於,每個主分區只能分成一個驅動器,每個主分區都有各自獨立的引導塊,可以用fdisk設定為啟動區。一個硬碟上最多可以有4個主分區,而擴展分區上可以劃分出多個邏輯驅動器。這些邏輯驅動器沒有獨立的引導塊,不能用fdisk設定為啟動區。主分區和擴展分區都是dos分區。

(3)分區信息包括哪些擴展閱讀:

磁碟分區是使用分區編輯器(partition editor)在磁碟上劃分幾個邏輯部分,碟片一旦劃分成數個分區(Partition),不同類的目錄與文件可以存儲進不同的分區。越多分區,也就有更多不同的地方,可以將文件的性質區分得更細,按照更為細分的性質,存儲在不同的地方以管理文件;但太多分區就成了麻煩。空間管理、訪問許可與目錄搜索的方式,依屬於安裝在分區上的文件系統。當改變大小的能力依屬於安裝在分區上的文件系統時,需要謹慎地考慮分區的大小。

磁碟分區可做看作是邏輯卷管理前身的一項簡單技術。

傳統的磁碟管理中,將一個硬碟分為兩大類分區:主分區和擴展分區。主分區是能夠安裝操作系統,能夠進行計算機啟動的分區,這樣的分區可以直接格式化,然後安裝系統,直接存放文件。

㈣ 什麼是硬碟分區信息

淺談硬碟分區格式

自從PC推廣應用以來,為了實現對磁碟文件的管理,已先後出現過FAT、NTFS、FAT32等硬碟分區格式,它們各自具有不同的優缺點與兼容性,使用者應根據電腦的配置,硬碟容量的大小以及操作系統的種類來選用合適的文件系統。

分區格式
一、什麼是分區?
分區從實質上說就是對硬碟的一種格式化。當我們創建分區時,就已經設置好了硬碟的各項物理參數,指定了硬碟主引導記錄(即Master Boot Record,一般簡稱為MBR)和引導記錄備份的存放位置。而對於文件系統以及其他操作系統管理硬碟所需要的信息則是通過之後的高級格式化,即Format命令來實現。
安裝操作系統和軟體之前,首先需要對硬碟進行分區和格式化,然後才能使用硬碟保存各種信息。許多人都會認為既然是分區就一定要把硬碟劃分成好幾個部分,其實我們完全可以只創建一個分區使用全部或部分的硬碟空間。不過,不論我們劃分了多少個分區,也不論使用的是SCSI硬碟還是IDE硬碟,都必須把硬碟的主分區設定為活動分區,這樣才能夠通過硬碟啟動系統。
二、擴展分區和邏輯分區:
DOS和FAT文件系統最初都被設計成可以支持在一塊硬碟上最多建立24個分區,分別使用從C到Z 24個驅動器盤符。但是主引導記錄中的分區表最多隻能包含4個分區記錄,為了有效地解決這個問題,DOS的分區命令FDISK允許用戶創建一個擴展分區,並且在擴展分區內在建立最多23個邏輯分區,其中的每個分區都單獨分配一個盤符,可以被計算機作為獨立的物理設備使用。關於邏輯分區的信息都被保存在擴展分區內,而主分區和擴展分區的信息被保存在硬碟的MBR內。這也就是說無論硬碟有多少個分區,其主啟動記錄中只包含主分區(也就是啟動分區)和擴展分區兩個分區的信息

分區格式:
1、fat16
對電腦老「鳥」而言,對這種硬碟分區格式是最熟悉不過了,我們大都是通過這種分區格式認識和踏入電腦門檻的。它採用16位的文件分配表,能支持的最大分區為2gb,是目前應用最為廣泛和獲得操作系統支持最多的一種磁碟分區格式,幾乎所有的操作系統都支持這一種格式,從dos、win 3.x、win 95、win 97到win 98、windows nt、win 2000/XP,甚至火爆一時的linux都支持這種分區格式。
但是fat16分區格式有一個最大的缺點,那就是硬碟的實際利用效率低。因為在dos和windows系統中,磁碟文件的分配是以簇為單位的,一個簇只分配給一個文件使用,不管這個文件佔用整個簇容量的多少。而且每簇的大小由硬碟分區的大小來決定,分區越大,簇就越大。例如1gb的硬碟若只分一個區,那麼簇的大小是32kb,也就是說,即使一個文件只有1位元組長,存儲時也要佔32kb的硬碟空間,剩餘的空間便全部閑置在那裡,這樣就導致了磁碟空間的極大浪費。fat16支持的分區越大,磁碟上每個簇的容量也越大,造成的浪費也越大。所以隨著當前主流硬碟的容量越來越大,這種缺點變得越來越突出。為了克服fat16的這個弱點,微軟公司在win 97操作系統中推出了一種全新的磁碟分區格式fat32。

FAT即文件分配表,也即人們常說的FAT16。它是自DOS、Windows 3.x以來廣泛使用的硬碟分區格式,是傳統的16位文件系統。它有極好的兼容性,DOS、Windows 、Windows NT的各種版本,以及其他各類操作系統都支持FAT16。它相對速度快, CPU資源耗用少,所以至今仍是各類機器硬碟常用的分區格式。但是傳統FAT16的不支持長文件名,受到8+3,即8個字元的文件名加3個字元擴展名的限制。單個分區的最大尺寸為2GB,單個硬碟的最大容量一般不能超過8GB,所以如果硬碟容量超過8GB,8GB以上空間則因無法利用而浪費。當分區尺寸為2GB時,單「簇」(磁碟容量最小單位)尺寸為16KB,當文件數量巨大時會白白遺留許多無法利用的空間。在Windows NT中採用FAT格式,不能恢復已被刪除的文件。此外,這種文件系統因其兼容性好,來者不拒,就導致安全性差,易受病毒攻擊。

自Windows 95起微軟推出擴展文件分配表VFAT,它突破了8+3的限制,支持長文件名,最長可達255個字元,包括後綴,並且文件名中可包含多個空格或多個後綴,其它優缺點基本同FAT16。

2、fat32

FAT32是Windows 95 OSR2版開始推出兼容16位的32位文件系統。最大特點為使用較小的簇(每簇僅為4KB)分配文件單元,大大提高硬碟空間利用率,減少了浪費。單個硬碟的最大容量達到2TB(1TB=1024GB),為海量硬碟的使用者提供了方便。它支持長文件名,能很好運行 DOS、Windows 95-2000的各種版本,但系統開銷要大於FAT16。這種文件系統的安全性仍然較差;FAT32可以兼容FAT16,但無法訪問NTFS分區。對於像Word一類的編輯軟體產生的文本文件而言,在FAT32的機器上建立的文件只有以「純文本」格式存檔,才能在FAT16的電腦中打開,在Windows 95 OSR2、Windows 98中提供了FAT16向FAT32之間的單向轉換功能。
這種格式採用32位的文件分配表,使其對磁碟的管理能力大大增強,突破了fat16對每一個分區的容量只有2gb的限制,運用fat32的分區格式後,用戶可以將一個大硬碟定義成一個分區,而不必分為幾個分區使用,大大方便了對硬碟的管理工作。而且,fat32還具有一個最大的優點是:在一個不超過8gb的分區中,fat32分區格式的每個簇容量都固定為4kb,與fat16相比,可以大大地減少硬碟空間的浪費,提高了硬碟利用效率。
目前,支持這一磁碟分區格式的操作系統有win 97、win 98和win 2000/XP。但是,這種分區格式也有它的缺點,首先是採用fat32格式分區的磁碟,由於文件分配表的擴大,運行速度比採用fat16格式分區的硬碟要慢;另外,由於dos系統和某些早期的應用軟體不支持這種分區格式,所以採用這種分區格式後,就無法再使用老的dos操作系統和某些舊的應用軟體了。
3、ntfs

NTFS即是Windows NT的文件系統,它的最大優點是安全性和穩定性好,全32位內核的NTFS為磁碟目錄與文件提供安全設置,指定訪問許可權,難以受到病毒侵襲。NTFS自動記錄與文件的變動操作,具有文件修復能力,不需要運行磁碟碎片整理等磁碟工具。系統不易崩潰,出現錯誤能迅速修復。每簇僅為512個位元組,硬碟利用率最高。它主要缺點正由於其高築壁壘,閉關自守,從而導致兼容性差。Windows NT的NTFS可以訪問FAT文件系統,但是逆向造訪就會吃閉門羹,如在DOS下系統會顯示「Invalid drive specification」(無效驅動器指派)。在Windows NT 4.0中提供了FAT向NTFS的單向轉換功能;在最新的,具有NT內核的Windows 2000中,提供了FAT轉換為NTFS或FAFAT32的功能。這些轉換在進行之前應慎重考慮。
ntfs分區格式是一般電腦用戶感到陌生的,它是網路操作系統windows nt的硬碟分區格式,使用windows nt的用戶必須同這種分區格式打交道。其顯著的優點是安全性和穩定性極其出色,在使用中不易產生文件碎片,對硬碟的空間利用及軟體的運行速度都有好處。它能對用戶的操作進行記錄,通過對用戶許可權進行非常嚴格的限制,使每個用戶只能按照系統賦予的許可權進行操作,充分保護了網路系統與數據的安全。但是,目前支持這種分區格式的操作系統不多,除了windows nt外,win 2000 winxp win2003也支持這種硬碟分區格式。
不過與windows nt不同的是,win 2000使用的是ntfs 5.0分區格式。ntfs 5.0 的新特性有「磁碟限額」——管理員可以限制磁碟使用者能使用的硬碟空間;「加密」——在從磁碟讀取和寫入文件時,可以自動加密和解密文件數據等。隨著 win 2000的普及,廣大電腦用戶會逐漸熟悉這種分區格式的。
4、linux
linux操作系統是去年it媒體炒得最為火爆的操作系統。由於該系統為自由軟體,幾乎不用花錢就能裝入電腦,所以贏得了許多用戶。它的磁碟分區格式與其他操作系統完全不同,共有兩種格式:一種是linux native主分區,一種是linux swap交換分區。這兩種分區格式的安全性與穩定性極佳,結合linux操作系統後,死機的機會大大減少,能讓我們擺脫windows常常崩潰的噩夢。但是,目前支持這一分區格式的操作系統只有linux,對linux系統不感興趣的用戶也只能望洋興嘆了。

綜合上述分析,建議在硬碟容量允許的條件下安裝雙引導操作系統,在邏輯C區採用FAT16或FAT32文件系統,安裝Windows 95/98,將那些需要與各種PC環境都有廣泛適應性,而又不太重要的軟體、文檔(如游戲)放於其中,這樣即使發生意外,也不致造成重大損失,重裝系統也較容易;在邏輯D區或其他分區採用NTFS文件系統,安裝Windows NT,將網路、文字處理,以及那些適合在NT下運行的軟體,如3D Studio Max、Softimage/3D等放於其中,也將那些需要嚴加保護的重要數據、文檔放於其中,使之固若金湯,避免損毀。

硬碟為什麼要進行 分區和格式化處理

工廠生產的硬碟必須經過低級格式化、分區和高級格式化(以下均簡稱為格式化)三個處理步驟後,電腦才能利用它們存儲數據。其中磁碟的低級格式化通常由生產廠家完成,目的是劃定磁碟可供使用的扇區和磁軌並標記有問題的扇區;而用戶則需要使用操作系統所提供的磁碟工具如「fdisk.exe、format.com」等程序進行硬碟「分區」和「格式化」。
我們常常將每塊硬碟(即硬碟實物)稱為物理盤,而將在硬碟分區之後所建立的具有「C:」或「D:」等各類「Drive/驅動器」稱為邏輯盤。邏輯盤是系統為控制和管理物理硬碟而建立的操作對象,一塊物理盤可以設置成一塊邏輯盤也可以設置成多塊邏輯盤使用。
在對硬碟的分區和格式化處理步驟中,建立分區和邏輯盤是對硬碟進行格式化處理的必然條件,用戶可以根據物理硬碟容量和自己的需要建立主分區、擴展分區和邏輯盤符後,再通過格式化處理來為硬碟分別建立引導區(BOOT)、文件分配表(FAT)和數據存儲區(DATA),只有經過以上處理之後,硬碟才能在電腦中正常使用。文件分配表(FAT)位數對硬碟分區容量的限制
我們知道電腦對硬碟上所存儲的所有信息都是以「文件」方式進行管理的,因此電腦為硬碟建立相應的文件分配表(英語縮寫為FAT)以管理存儲在硬碟上的大量「文件」。根據操作系統不同,目前DOS6.x和Windows9x所使用的FAT分為FAT16和FAT32兩種。其中FAT16是指文件分配表使用16位數字,此時電腦運行時系統可以為需要存儲在硬碟上的每個文件的實際長度分配存儲單元——「硬碟簇」,由於16位分配表最多能管理65536(即2的16次方)個硬碟簇,也就是所規定的一個硬碟分區。由於每個硬碟簇的存儲空間最大隻有32KB,所以在使用FAT16管理硬碟時,每個分區的最大存儲容量只有(65536×32KB)即2048MB,也就是我們常說的2G。
由於FAT16對硬碟分區的容量限制,所以當硬碟容量超過2G之後,用戶只能將硬碟劃分成多個2G的分區後才能正常使用,為此微軟公司從Windows95 OSR2版本開始使用FAT32標准,即使用32位的文件分配表來管理硬碟文件,這樣系統就能為文件分配多達4294967296(即2的32次方)個硬碟簇,所以在硬碟簇同樣為32KB時每個分區容量最大可達65G以上。此外使用FAT32管理硬碟時,每個邏輯盤中的簇長度也比使用FAT16標准管理的同等容量邏輯盤小很多。由於文件存儲在硬碟上佔用的磁碟空間以簇為最小單位,所以某一文件即使只有幾十個位元組也必須佔用整個簇,因此邏輯盤的硬碟簇單位容量越小越能合理利用存儲空間。所以FAT32更適於大硬碟。硬碟主分區、擴展分區和 邏輯硬碟的關系
在使用DOS 6.x或Win9x時,系統為磁碟等存儲設備命名盤符時有一定的規律,如A:和B:為軟碟機專用,而C:~Z:則作為硬碟、光碟機以及其它存儲設備共用,但系統為所有的存儲設備命名時將根據一定的規律。例如我們為一塊硬碟建立分區時如果只建一個主分區,那麼這塊硬碟就只有一個盤符「C:」;如果不但建有主分區而且還建有擴展分區,那麼除了「C:」盤外,還可能根據在擴展分區上所建立的邏輯盤數量另外具有「D:」、「E:」等(增加的盤符依次向字母「Z」延伸)。
硬碟分區和格式化 處理的步驟
以下所介紹的硬碟分區均使用Windows 98系統所提供的fdisk.exe程序,格式化也利用其中的format.com程序進行。由於各人電腦中所配置的硬碟數量、規格不等,進行分區和建立邏輯盤的數量也不盡相同,因此以下介紹硬碟分區、建立邏輯盤和格式化操作幾種可能的情況。
●單硬碟並只建一個主分區
這種硬碟分區和格式化操作最簡單,實際操作時只需:
第一步,運行FDISK程序→確定FAT標准→建主分區(自動激活分區並生成盤符);
第二步,退出FDISK程序後格式化邏輯盤(C:)→全部過程結束。
●單硬碟分別建主分區和擴展分區
這種情況下的操作過程:
第一步,確定FAT標准→建主分區(程序自動生成盤符C:);
第二步,建擴展分區→根據擴展分區大小和實際需要設置一個或多個邏輯盤(程序自動分配盤符D:、E:等);
第三步,激活主分區;
第四步,退出FDISK後逐個格式化主分區的C:邏輯盤和擴展分區上D:、E:等邏輯盤→全部過程結束。

●操作實例
現在我們對一台新組裝電腦的硬碟進行分區和格式化處理,具體操作如下:
第一步,設置引導順序。在電腦BIOS中將引導順序設為「A:,C:,SCSI」,目的是能用Win98啟動軟盤引導系統。在此之前應該先准備一張Win98的引導盤。
第二步,選擇啟動方式。當由軟盤引導系統,在屏幕顯示的啟動菜單時,選擇「2」或「3」,由於處理硬碟時用不著光碟機,所以在此建議選擇「3」引導進入系統,屏幕顯示DOS提示盤符「A:\>」,鍵入「Fdisk」命令。
第三步,選擇FAT標准。執行FDISK命令後,屏幕顯示進入FDISK主菜單前的FAT標准使用選擇,一般情況下我們應該使用FAT32標准,此時直接回車選擇「Y」進入FDISK主菜單。如果我們不使用FAT32而使用FAT16文件標准(在執行FDISK命令後的選擇「N」),那麼我們建立的每個分區容量不能超過2G。
第四步,選擇准備分區的硬碟。如果這台電腦中安裝了兩塊硬碟,只能分別進行處理,先選擇欲處理硬碟(FDISK程序中稱為「當前盤」),可通過FDISK主菜單(見圖4)上的第5項進行。在輸入選擇中鍵入「5」之後,屏幕會顯示電腦中所安裝的全部硬碟信息,內容有容量、分區情況(如果已經分區)等。一般主盤編號為「1」,從盤編號為「2」。我們可以根據自己需要選擇。
電腦中如果沒有安裝第二塊硬碟,FDISK主菜單將不會有第5項(Change current fixed disk drive)。
第五步,建立主分區。在確定主盤為「當前盤」後,我們選擇其中的「1」 (Create DOS Partition or Logical DOS Drive)來建立主分區。在選擇「1」後屏幕顯示「建立分區或邏輯盤菜單」,見圖5 。選擇「1」(Create Primary DOS Partition),此時程序提示用戶是否將全部硬碟空間都建為主分區,在選擇「Y」後(如果 此硬碟小於64G),硬碟上就只能建有一個主分區了。如果選擇「N」,屏幕將顯示出硬碟上所有可用空間(見圖6)。由於我們需要建立主分區和擴展分區,所以在圖中的方括弧中將8691改為4000,將主分區建為4G,同時程序自動為主分區分配邏輯盤符「C:」,然後屏幕將提示主分區已建立並顯示主分區容量和所佔硬碟全部容量的比例,此後按「Esc」返回FDISK主菜單。
第六步,建擴展分區。在FDISK主菜單中繼續選擇「1」進入 「建立分區菜單 」後再選擇「2」(仍見圖5)建立擴展分區,屏幕將提示當前硬碟可建為擴展分區的全部容量。此時我們如果不需要為其它操作系統(如Novell、Unix等)預留分區,那麼建議使用系統給出的全部硬碟空間,此時可以直接回車建立擴展分區,然後屏幕將顯示已經建立的擴展分區容量。
第七步,設置邏輯盤數量和容量。擴展分區建立後,系統提示用戶還沒有建立邏輯驅動器,此時按「Esc」鍵開始設置邏輯盤,屏幕顯示如圖7,提示用戶可以建為邏輯盤的全部硬碟空間,用戶可以根據硬碟容量和自己的需要來設定邏輯盤數量和各邏輯盤容量。如果我們將擴展分區設成2塊邏輯盤,我們需要先確定D:盤的容量如2691MB,建立D:盤後,再將其餘空間(2000MB)全部建成E:盤,此時屏幕將會顯示用戶所建立的邏輯盤數量和容量,然後返回FDISK主菜單。
第八步,激活硬碟主分區。在硬碟上同時建有主分區和擴展分區時,必須進行主分區激活,否則以後硬碟無法引導系統。在FDISK主菜單上選擇「2」(Set active partition),此時屏幕將顯示主硬碟上所有分區供用戶進行選擇,我們的主盤上只有主分區「1」和擴展分區「2」,當然我們選擇主分區「1」進行激活,然後退回FDISK主菜單。
第九步,退出FDISK程序。繼續按「Esc」鍵退出至屏幕提示用戶必須重新啟動系統,然後才能繼續對所建立的所有邏輯盤進行格式化。
第十步,格式化所有邏輯盤。格式化邏輯盤的方法有兩種:一是重新用Win98引導盤啟動系統,然後在引導菜單中選擇第1項或第2項,即從光碟機開始安裝Win98或載入光碟機後進入DOS提示符下再轉入光碟機安裝Win98,然後在安裝Win98時由安裝程序自動依次對系統中所有邏輯盤進行格式化處理。第二種格式化硬碟的方法就是使用Win98引導盤重新啟動系統,使用第2項載入光碟機引導系統,然後在A:盤下直接使用「format」程序分別對電腦系統中的所有邏輯盤如C:
、D:、E:等進行格式化處理,其中對C:盤應該使用「format c:/s」格式命令進行。以上方法中建議在對硬碟分區處理後直接通過安裝Win98來對硬碟進行格式化處理。
以上是對新硬碟進行分區和格式化的操作步驟,可供初學者在裝機時參考。

用CONVERT命令可將FAT、FAT32的磁碟轉換為NTFS
格式如下:CONVERT D: /FS:NTFS
希望對你有幫助

㈤ 對硬碟進行分區時,GPT和MBR有什麼區別

在Windows 8或8.1中設置新磁碟時,系統會詢問你是想要使用MBR還是GPT分區。GPT是一種新的標准,並在逐漸取代MBR。
GPT帶來了很多新特性,但MBR仍然擁有最好的兼容性。GPT並不是Windows專用的新標准—— Mac OS X,Linux,及其他操作系統同樣使用GPT。
在使用新磁碟之前,你必須對其進行分區。MBR(Master Boot Record)和GPT(GUID Partition Table)是在磁碟上存儲分區信息的兩種不同方式。這些分區信息包含了分區從哪裡開始的信息,這樣操作系統才知道哪個扇區是屬於哪個分區的,以及哪個分區是可以啟動的。在磁碟上創建分區時,你必須在MBR和GPT之間做出選擇。
MBR的局限性
MBR的意思是「主引導記錄」,最早在1983年在IBM PC DOS 2.0中提出。
之所以叫「主引導記錄」,是因為它是存在於驅動器開始部分的一個特殊的啟動扇區。這個扇區包含了已安裝的操作系統的啟動載入器和驅動器的邏輯分區信息。所謂啟動載入器,是一小段代碼,用於載入驅動器上其他分區上更大的載入器。如果你安裝了Windows,Windows啟動載入器的初始信息就放在這個區域里——如果MBR的信息被覆蓋導致Windows不能啟動,你就需要使用Windows的MBR修復功能來使其恢復正常。如果你安裝了Linux,則位於MBR里的通常會是GRUB載入器。
MBR支持最大2TB磁碟,它無法處理大於2TB容量的磁碟。MBR還只支持最多4個主分區——如果你想要更多分區,你需要創建所謂「擴展分區」,並在其中創建邏輯分區。
MBR已經成為磁碟分區和啟動的工業標准。
GPT的優勢
GPT意為GUID分區表。(GUID意為全局唯一標識符)。這是一個正逐漸取代MBR的新標准。它和UEFI相輔相成——UEFI用於取代老舊的BIOS,而GPT則取代老舊的MBR。之所以叫作「GUID分區表」,是因為你的驅動器上的每個分區都有一個全局唯一的標識符(globally unique identifier,GUID)——這是一個隨機生成的字元串,可以保證為地球上的每一個GPT分區都分配完全唯一的標識符。
這個標准沒有MBR的那些限制。磁碟驅動器容量可以大得多,大到操作系統和文件系統都沒法支持。它同時還支持幾乎無限個分區數量,限制只在於操作系統——Windows支持最多128個GPT分區,而且你還不需要創建擴展分區。
在MBR磁碟上,分區和啟動信息是保存在一起的。如果這部分數據被覆蓋或破壞,事情就麻煩了。相對的,GPT在整個磁碟上保存多個這部分信息的副本,因此它更為健壯,並可以恢復被破壞的這部分信息。GPT還為這些信息保存了循環冗餘校驗碼(CRC)以保證其完整和正確——如果數據被破壞,GPT會發覺這些破壞,並從磁碟上的其他地方進行恢復。而MBR則對這些問題無能為力——只有在問題出現後,你才會發現計算機無法啟動,或者磁碟分區都不翼而飛了。
兼容性
使用GPT的驅動器會包含一個「保護性MBR」。這種MBR會認為GPT驅動器有一個占據了整個磁碟的分區。如果你使用老實的MBR磁碟工具對GPT磁碟進行管理,你只會看見一個占據整個磁碟的分區。這種保護性MBR保證老式磁碟工具不會把GPT磁碟當作沒有分區的空磁碟處理而用MBR覆蓋掉本來存在的GPT信息。
在基於UEFI的計算機系統上,所有64位版本的Windows 8.1、8、7和Vista,以及其對應的伺服器版本,都只能從GPT分區啟動。所有版本的Windows 8.1、8、7和Vista都可以讀取和使用GPT分區。
其他現代操作系統也同樣支持GPT。Linux內建了GPT支持。蘋果公司基於Intel晶元的MAC電腦也不再使用自家的APT(Apple Partition Table),轉而使用GPT。
我們推薦你使用GPT對磁碟進行分區。它更先進,更健壯,所有計算機系統都在向其轉移。如果你需要保持對舊系統的兼容性——比如在使用傳統BIOS的計算機上啟動Windows,你需要使用MBR。

㈥ 什麼是分區分區有什麼規則需要注意什麼和有什麼方法不勝感謝

硬碟分區是操作系統安裝過程中經常談到的話題。對於一些簡單的應用,硬碟分區並不成為一種障礙,但對於一些復雜的應用,就不能不深入理解硬碟分區機制的某些細節。本文將深層次地探討硬碟分區的基本原理及應用。

一,分區的一般概念

所謂分區,就是硬碟上建立來用作單獨存儲區域的部分,它分為主分區和擴充分區。主分區用來存放操作系統的引導記錄(在該主分區的第一扇區)和操作系統文件;擴充分區一般用來存放數據和應用程序

一個硬碟可以被分為1—4個分區,最多能有4個主分區。如果有擴充分區,則最多可以有3個主分區。一般只有一個擴充分區,它可以被劃分成多個邏輯驅動器。我們必須顯式地建立主分區,但不必顯式地建立擴充分區。我們在建立第一個非主分區邏輯驅動器時,就隱式地建立了一個擴充分區,當我們增加邏輯驅動器時,也就是向該擴充分區中添加邏輯驅動器。

二,問題的提出

某台PC機上已經裝上了DOS和Windows操作系統,它們共用一個主分區,另有一個邏輯驅動器D,現在准備在該機上裝上UNIX操作系統。由於UNIX操作系統的文件系統與DOS/Windows不兼容,因此不能在現存的DOS分區上再裝UNIX,而必須在硬碟上另建UNIX主分區。這樣一個硬碟上就有多個(這里是兩個)主分區,我們必須提供一種方法來實現操作系統的選擇引導。

三,分區的深入理解

1.主分區和邏輯驅動器

主分區的特性是在任何時刻只能有一個是活動的,當一個主分區被激活以後,同一硬碟上的其他主分區就不能再被訪問。所以一個主分區中的操作系統不能再訪問同一物理硬碟上其他主分區上的文件。而邏輯驅動器並不屬於某個操作系統,只要它的文件系統與啟動的操作系統兼容,則該操作系統就能訪問它。

主分區和邏輯驅動器的一個重要區別是:每個邏輯驅動器分配唯一的驅動器名(盤符),而在同一硬碟上的所有主分區共享同一個驅動器名,因為某一時刻只能有一個主分區是活動的。這就意味著某一時刻只能用共享驅動器名訪問活動的那個主分區。

2.驅動器名的分配

啟動系統時,活動分區上的操作系統將執行一個稱為驅動器映像的過程,它給主分區和邏輯驅動器分配驅動器名。所有的主分區首先被映像,而邏輯驅動器用後續的字母指定。

例如,假定硬碟活動分區的操作系統的文件系統與所有的邏輯驅動器文件系統兼容,但如果邏輯驅動器文件系統與啟動的操作系統的文件系統不兼容,該邏輯驅動器將被忽略。

如果你的PC有兩個硬碟,則每個硬碟可以被分為1—4個分區,它們可以有各自的主分區和擴充分區。

如果文件系統兼容,操作系統將如上例那樣分配驅動器名。

四,理解硬碟自舉

1.硬碟結構概述

硬碟的0頭0柱面1扇區叫主引導扇區,它不屬於任何分區。主引導扇區上放有主引導記錄,它主要由引導程序和分區表組成,它是由低級格式化程序建立的(一般由廠家完成)。分區表中含有各個分區的有關信息,如分區的起始及結束磁頭號、磁軌號、扇區號,分區是否是活動分區。當沒有建立分區時,分區表是空的。主引導程序主要完成硬碟自舉。

分區是由各操作系統的分區程序完成的,分區程序向分區表中填寫分區信息。任何分區必須使用相應操作系統的格式化命令格式化後才能使用。每個分區的第一扇區是相應操作系統的引導扇區,上有引導記錄。

2.硬碟啟動的過程

系統自檢後,固化在ROM中的19號中斷復位硬碟,讀取主引導記錄到內存,檢查分區表,尋找唯一的活動分區,並根據分區表信息到活動分區的第一扇區讀取引導記錄,把控制權交給引導記錄的引導程序,由引導程序完成操作系統的載入。

3.控制操作系統的啟動

方法1:

由於分區表格式對各個操作系統的分區程序都是透明的,因此可以用任一操作系統的分區程序來指定活動分區,重啟計算機就可以切換到另一個主分區上的操作系統。

方法2:

由硬碟啟動過程我們可以看到,19號中斷將活動分區的第一扇區讀入內存後,將控制權交給它。利用這樣的一種特性,我們可以建立一個特殊的主分區,並將它設置為活動的,它的第一個扇區存放的不是引導記錄,而是一個提供操作系統選擇的程序,再由它來把你所選擇的操作系統的引導記錄讀入內存並執行引導程序。這樣的程序叫做引導管理程序,它可由操作系統或第三方軟體開發商提供。

需要指出的是,我們在啟動Windows 95/98時,按F8進入的選擇界面並不是引導管理程序提供的,而是Windows在安裝時寫入本主分區第一扇區引導程序用來控制本操作系統啟動方式的程序提供的。

五,問題的解決

通過上面的討論,我們就可以輕易地解決文章開始提出的問題了。

1.備份數據

由於硬碟上要增加主分區,必須減小擴充分區,因此首先必須備份D盤數據(注意前面我們的假設:只有一個主分區和一個邏輯分區)。

2.建立UNIX分區

用UNIX系統盤啟動系統,運行分區程序,建立UNIX主分區,格式化後安裝操作系統。同時為UNIX建立一個邏輯驅動器用來存儲數據和應用程序。

3.為DOS/Windows建立邏輯驅動器

用DOS系統盤啟動系統,運行DOS分區程序,增加一個邏輯驅動器用來存儲DOS/Windows數據和應用程序。

這樣我們就可以使DOS/Windows和UNIX共享硬碟了。我們可以使用在「控制系統的啟動」里講的任意一種方法來選擇啟動DOS/Windows和UNIX。如果要使用第二種方法,必須安裝引導管理程序。

閱讀全文

與分區信息包括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如何解除移動數據限流的方法 瀏覽:174
郴州市活禽交易市場什麼時候休市 瀏覽:456
四川空間信息產業發展怎麼樣 瀏覽:284
宏基筆記本怎麼樣關閉程序 瀏覽:522
邯鄲有哪些鐵板市場 瀏覽:850
問道如何查詢賬號信息 瀏覽:323
工商銀行交易4204是什麼意思 瀏覽:454
食品產品標准號怎麼解讀 瀏覽:536
我愛我家鏈家為什麼退出北京市場 瀏覽:648
男生如何縮小臉部毛孔產品 瀏覽:199
數據線方頭卡扣怎麼卸 瀏覽:668
宮頸代理怎麼做 瀏覽:815
想做食品代理商怎麼樣 瀏覽:366
農資加盟店需多少錢代理商 瀏覽:492
信息驗證碼如何設置 瀏覽:296
設計時必要准備的數據有哪些 瀏覽:886
採取的程序是有什麼優勢 瀏覽:115
偽中幣交易網站有哪些 瀏覽:870
代理記賬專家多少錢 瀏覽:529
怎麼在淘寶上產品鏈接 瀏覽: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