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百度地圖是如何獲取實時路況擁堵數據的
網路地圖獲取實時路況擁堵數據的途徑如下:
1、官方收集。
地圖公司擁有自己的官方數據源,例如數據收集工具,這些工具具有內置激光器,全景相機,GPS等。藉助這些工具,官方可以迅速到達需要查勘的指定地點。
2、眾包數據。
眾包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是指每個人都參與的任務數據。通常,它分為主動參與和被動參與。
地圖軟體的實時交通數據源中有80%依賴於此。不僅是地圖軟體,大多數獲得位置許可權的軟體都會在後台上傳位置信息。根據您的位置和移動速度,地圖軟體可以輕松計算出您當前的路段實時交通信息。
3、從運輸部門獲取信息。
除了用戶數據外,運輸部門的數據應該說是最重要的部分。他們不僅擁有最多的道路攝像機測速儀和電子警察,而且像計程車大客車這類的運營車輛是必須安裝定位設備的。
4、從其他專業公司購買。
盡管上述來源的數量非常大,但仍不能保證100%的可靠性,並且質量數據仍然必須參考其他專業公司。現在,提供交通數據服務的國內公司有世紀高通、掌成科技、九州聯宇等,他們提供的數據質量更高,專業性更強。
(1)每天路況信息都是什麼擴展閱讀:
作為用戶出行時最為關心的信息之一,實時路況是地圖產品中非常重要的一項功能。對於實時路況功能來說,覆蓋的廣度和數據的精準度兩者同樣重要,網路地圖此次對實時路況功能進行升級,不但將其覆蓋廣度從49座城市擴展至全國,同時由於有著絕對的用戶數量優勢。
『貳』 地圖上的信息有哪些
那你們知道地圖導航的路況信息是怎麼來的?
或許這個問題還可以這樣講:你知道如何酷炫地逃離堵車嗎?
像超人一樣在擁擠的都市裡暢通無阻,隨時獲取沿途的道路狀況、規劃最快捷的路線,甚至一鍵獲取沿途最近的加油站餐廳等位置……這些看起來像天方夜譚般的出行場面,該如何實現呢?
先說說堵車
有人計算過這樣一筆賬,每天上下班由於堵車,各花費1小時,每個月就有48個小時、每年576個小時在路上。如果按照正常人一輩子工作40年來計算,人一輩子要有23,040個小時、960天、32個月的時間是堵在路上的。
舉個例子:T先生是一位有著20餘年的駕駛經驗的計程車司機,對於北京的道路情況十分熟悉。他曾經測試過,平時送孩子上學路上用地圖導航,一般單程40分鍾;有一天他刻意沒有開導航,按照自己的經驗走,結果在路上足足多花費了15分鍾。
此外,經驗會告訴司機有哪些路可以到達目的地,卻不能告訴司機那條路能夠不堵車;有時候覺得這個時間點某條路不應該堵,但事實卻不是這樣;而地圖導航,能夠實時為司機規劃路徑,躲避擁堵,開起來更暢快。那麼,問題來了——路況信息是哪裡來的?
首先,什麼叫路況信息?
通俗一點來講,它就是道路當前通行速度的一個直接反應。地圖的工作人員會根據道路整體通信速度的高低,將路況狀況劃分為紅色、黃色和綠色三個等級,即嚴重擁堵、出現擁堵和道理暢通3種情況。
而這些路況信息的來源,據地圖服務商內部的工作人員介紹,是將GPS打點的軌跡,與時間點相結合計算得到的。
那麼,GPS打點的軌跡又是哪裡來的呢?
簡單來講,GPS打點的軌跡,主要來源於物流公司和計程車公司用的車載GPS導航回傳的數據,以及部分地圖用戶提交的反饋信息。
大量的軌跡數據被融合在一起後,會由地圖大數據團隊的同學們,對樣本數據進行計算,從而推算出當前道路的平均通行速度和路面突發事件。與此同時,他們會對道路的等級情況進行劃分,結合劃分結果和平均通行速度,即可計算出當前道路的通行速度。
而最終呈現在用戶眼前的,就是地圖界面上一段段紅色、黃色和綠色的路況信息。
由此可見,一款地圖的市場佔比越高,用戶量級越大,它在數據全面性和准確度方面的優勢也就越加明顯。同理,相較於普通路段,由於繁華的路段能夠採集到的數據信息更全面,計算出來的路況信息也就更加精準。
如何躲避道路擁堵?
出發前查確定的導航路線,在出發後變得擁堵,同樣無法保證快速到達目的地。
那麼,這個問題該如何解決呢?
能夠根據路況信息的實時變化,靈活機動地調整路線規劃情況,才能最大程度地保證行駛路線的暢通。早期的手機地圖並不具備這個功能,系統通常會按照用戶在結束路線規劃、開始導航時所選擇的路徑,持續導航,直至目的地。
『叄』 聯通沃行訊通的「路況信息」功能,知道的朋友介紹一下
親,「路況信息」它提供了廣州市整體的交通狀況、主要道路實時擁堵狀況查詢,准確率在同類服務中是最高的。主要包含的子功能有:路況查詢、路況簡圖、路況排行、路況信息和微博分享等。你點擊下圖所示的「路況信息」,即可進入沃行訊通「路況信息」功能,你可以了解到「路況信息」它包含4個子功能,分別為:路況查詢、路況簡圖、路況排行、路況微博,如下圖所示:
『肆』 導航路況信息顯示是什麼意思
導航路況信息顯示是實時顯示路況擁堵、順暢程度便於駕駛者更好地選擇行駛路線避免擁堵、事故等可以更快的到達目的地的意思。以下是有關導航路況信息顯示的簡介:1、導航功能:導航顯示得很重要能准確定位對於車主來說導航成為能車上的基本裝備。能查看城市主要交通要道及省高速公路的擁堵、緩行、暢通狀況以及是否有發生突發事故、施工等信息。2、導航使用方法:導航上線路顯示綠色表示暢通;黃色表示緩行;淡紅表示擁堵;暗紅表示嚴重擁緒事件型路況中的的圖標分為緩行、擁堵、施工、封閉、事故、臨檢、警示七種分別表示不同原因引發的交通路況情形。事件圖標在不同地圖比例尺內能將當前位置事件數量以數字進行表示總體概括當前區域的實時交通情況。
『伍』 高德導航的實時路況信息是如何獲取的
目前,提供路況服務的公司主要三家,世紀高通,北大千方(收購了原來的掌城),九州聯宇。他們給網路地圖和google地圖這些路況數據的應用商提供數據。路況的採集主要的模型就是浮動車模型,也就是用GPS記錄浮動車的速度和方向,然後根據道路匹配計算出路況。目前主要的浮動車都是計程車公司提供。 還有一些成本較高的路況採集方法就是地感線圈、測速攝像頭,這些數據一般都在國家部門。 一種相對比較成本高的方式,就是定點上報,也就是在固定的地方有專門的上報人員或者設備來實時上報路況。傳統的路況信息檢測方法,就是在城市的主幹道上安裝地感線圈、測速雷達和視頻監測工具,這些裝置主要是來檢測道路的佔用率、車流量、車速等傳統的路況信息。基於GPS的路況信息監測,這種方式主要就是依賴於計程車上的GPS。像廣州的計程車上的GPS終端,每隔一定時間(10s~30s)就會向監測中心發送一次信息,這些信息包括車輛的位置信息,然後購買這些信息的使用權即可。上面說的很好,補充一點,基本每部車上都有導航吧,就算沒有開車人手機上也裝有地圖軟體吧,軟體後台自動會把當前定位數據顯示到總機,總機會根據你定位數據的移動速度判斷出路段暢通或者擁堵,都知道阿里的大數據很牛逼,這也是。別問我怎麼知道的,我就是高德更新地圖的。手機其實也有內置感測器,其中的加速感測器,經常被過載的話,就會反饋為車輛經常,剎車或啟動,證明了,此時路況較為擁堵。
『陸』 實時路況裡面紅黃綠顏色分別代表什麼意思
紅色代表「擁堵」、黃色代表「車行緩慢」、綠色代表「暢通」。通過直觀地顯示前方道路的通行情況,引導市民合理選擇出行路線,提高交通路網資源使用率。
導航路線與路況信息容易混淆,一般情況下,在導航地圖上,綠色代表暢通,橙色(或黃色)代表擁擠,紅色代表堵塞,紫色代表導航路線。
各種顏色與導航路線重疊在一切,用戶在使用的時候容易造成視覺錯誤,把TMC實時路況顯示的信息當成是導航路線。而且當放大地圖比例的時候,地圖變小,這種情況更容易發生。
事件型路況中的的圖標分為緩行、擁堵、施工、封閉、事故、臨檢、警示七種,分別表示不同原因引發的交通路況情形。
事件圖標在不同地圖比例尺內,能將當前位置事件數量以數字進行表示,總體概括當前區域的實時交通情況。事件圖標以延伸的箭頭長度表示當前位置交通路況影響的路段長度。以黃色和紅色兩種顏色區分緩行和擁堵兩種程度的交通擁堵情況。
(6)每天路況信息都是什麼擴展閱讀:
實時路況優點:
實時可以掌控路段信息,幫助司機朋友們繞路防堵,掌握了實時路況,則可以給予車主選擇其他道路的主動權。
部分車主也會通過交通電台等方式獲取交通路況,其實這也是獲取實時路況的一種方式。但是缺乏一種宏觀的資訊,很容易剛逃過了一條擁堵的道路,又陷入了另外一條擁堵的道路。
實時路況缺點:
消息存在延時情況在實際應用上,信息的傳遞導航系統上顯示為橙色,表示行車緩慢。從後視鏡上可以看到後面還有長長的車龍。實時路況上顯示的路況與實際略有出入。
『柒』 車載gps導航的實時路況信息都是哪來的你現在知道了嗎
實時路況信息是通過CMMB廣播信道進行傳輸,通過CMMB天線進行接收。(與電視的接收方式相同。)
路況信息來源於多方面,如交管局、浮動車、觀察哨等等,以最大程度的確保信息的及時性和真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