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信息系統 > 如何保護好我們自己的身份信息

如何保護好我們自己的身份信息

發布時間:2022-12-23 05:31:08

1. 如何維護自己的個人信息安全,如何保障個人信息安全

在當前的網路信息時代,個人的信息保護領域有時候會得不到保障,會在一定程度上對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和財產造成一定的危害,所以對個人信息的安全保護成為了一個比較重要的話題,那麼,如何維護自己的個人信息安全,如何保障個人信息安全?下面就讓我們帶著問題一起去看看吧。

首先維護自己的個人信息安全最重要的是規范個人信息處理活動,其次,最好對個人信息進行有效的匿名化,其次,人們可以多方面的去了解個人信息保護法,當遇到自己的個人信息安全問題受到侵犯的時候,可以採用法律的手段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還有就是不要輕易的去掃描安全性不確定的二維碼,因為通過二維碼傳播病毒的事項是比較多的。不要去點擊不可信的網址和鏈接,很多簡訊詐騙會通過誘惑等手段觸發人們點擊鏈接,從而導致了手機中毒。

最後,希望人們可以真切的感受到維護自己的個人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在日常的生活中,應該不斷的去增強自身的防範意識,平時也可以多查找一些網路安全知識去進行學習。

2. 在我們平時的生活中,我們究竟該如何保護自己的個人信息

我們現在正處於網路時代,對於個人信息的保護,已經成為了一個值得大家高度關注基本要求。但是說實話,在網路時代,雖然我們享受著網路所帶來的信息化產品,但是對於其原理其實是一知半解,甚至是摸不著頭腦的,也正是因為這樣,才導致有很多半桶水的信息技術人才,可以通過各種各樣的方法獲取我們的個人信息,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如何保護個人信息。

第三,對於個人信息,我們一定要簡化運用。

我們都知道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我們經常需要注冊一些app,或者登錄一些小程序兒,他們都是需要我們一定授權才能夠進行使用的,現在我們的工信部已經對這些app進行了新的要求,不能夠允許他們可以自由的或許我們的許可權,從而對我們的手機內部信息進行處理。通過這樣的政策來保證我們的跟信息不被這些不法商販給調取。

3. 如何保護個人信息

《民法典》第一百一十一條:自然人的個人信息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需要獲取他人個人信息的,應當依法取得並確保信息安全,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傳輸他人個人信息,不得非法買賣、提供或者公開他人個人信息。

《網路安全法》

第40條:網路運營者應當對其收集的用戶信息嚴格保密,並建立健全用戶信息保護制度。

第41條:網路運營者收集、使用個人信息,應當遵循合法、正當、必要的原則,公開收集、使用規則,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圍,並經被收集者同意。

網路運營者不得收集與其提供的服務無關的個人信息,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和雙方的約定收集、使用個人信息,並應當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和與用戶的約定,處理其保存的個人信息。

第42條:網路運營者不得泄露、篡改、毀損其收集的個人信息;未經被收集者同意,不得向他人提供個人信息。但是,經過處理無法識別特定個人且不能復原的除外。

網路運營者應當採取技術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確保其收集的個人信息安全,防止信息泄露、毀損、丟失。在發生或者可能發生個人信息泄露、毀損、丟失的情況時,應當立即採取補救措施,按照規定及時告知用戶並向有關主管部門報告。

第44條:任何個人和組織不得竊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獲取個人信息,不得非法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個人信息。

我們國家近幾年不僅頒布了對於個人信息泄露的相關舉措,同時對於網路方面的保障也有一定的規定,文章中也強調了民法總則之個人信息是怎麼保護的,其實我作為讀者,我們就應該知道通過什麼樣的方式來維護個人的信息。

4. 我們如何保障個人信息安全,個人信息應該如何保護

一、賬號密碼安全

1、注冊賬戶時,「節約」使用個人信息,如必須填寫個人信息,盡可能少提供個人信息。

2、按一定的標准或模式分級分類設置密碼並保證重要賬戶的獨立性。密碼設置可依照密碼模型。

3、第三方平台的支付密碼不要與銀行卡的密碼相同。

4、在手機上被要求輸入銀行卡密碼時要格外小心,盡量不要在非官方的APP上輸入密碼。

二、互聯網外信息安全

1、不泄露。為了便民及辦證、辦卡而需要登記個人信息的商家、培訓班、銀行、電信等單位,必須要保護好市民的個人信息,切勿將個人信息非法轉讓出售。

2、手機、身份證、銀行卡盡量不要放在一起,避免同時丟失造成損失。

3、不相信。不要相信街頭各種不規范的市場調查,如確實需要協助調查,切勿填寫自己真實的個人身份信息,以防被陌生人利用。

(4)如何保護好我們自己的身份信息擴展閱讀:

個人信息安全法律法規:

2017年6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以下簡稱《網路安全法》)正式施行。

《網路安全法》規定,未經被收集者同意,不得向他人提供個人信息。針對個人信息保護的痛點,《網路安全法》在信息收集使用、網路運營者應盡的保護義務等方面提出了明確要求。

比如,網路運營者不得泄露、篡改、毀損其收集的個人信息,未經被收集者同意,不得向他人提供個人信息,但是經過處理無法識別特定個人且不能復原的除外。針對取證難、追責難的困局,《網路安全法》還明確了網路信息安全的責任主體,確立了「誰收集,誰負責」的基本原則。

2017年10月1日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111條規定,「自然人的個人信息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和個人需要獲取他人個人信息的,應當依法取得並確保信息安全。

大眾網-個人信息安全保護基本知識

網路-個人信息安全

5. 如何保護自己的隱私信息

保護方法見下面:
機警面對別人監聽、窺探自己的隱私;盡量不參加涉及含有個人隱私的活動,必要時要約定好保密;掌握網上安全運行知識,避免個人隱私泄露;敢於同侵犯個人隱私權的人作斗爭;不隨意向別人泄露自己的秘密。

6. 我們應如何保護自已的個人信息

保護自己信息的措施:
將個人信息與互聯網隔離。當某計算機中有重要資料時,最安全的辦法就是將該計算機與其他上網的計算機切斷連接。這樣,可以有效避免被入侵的個人數據隱私權侵害和資料庫的刪除、修改等帶來的經濟損失。換句話說,網民用來上網的計算機里最好不要存放重要個人信息。這也是目前很多單位通行的做法。
傳輸涉及個人信息的文件時,使用加密技術。在計算機通訊中,採用密碼技術將信息隱蔽起來,再將隱蔽後的信息傳輸出去,使信息在傳輸過程中即使被竊取或截獲,竊取者也不能了解信息的內容,發送方使用加密密鑰,通過加密設備或演算法,將信息加密後發送出去。接收方在收到密文後,使用解密密鑰將密文解密,恢復為明文。
如果傳輸中有人竊取,他也只能得到無法理解的密文,從而保證信息傳輸的安全。三是不要輕易在網路上留下個人信息。網民應該非常小心保護自己的資料,不要隨便在網路上泄露包括電子郵箱等個人資料。
隨著網際網路的不斷發展,網路已成為人們獲取和傳遞信息的主要方式。但是,盡管網際網路技術不斷發展,仍然存在著各種漏洞影響著我們的網路安全,比如瀏覽一些不明網站或釣魚網站,一不小心就會導致信息泄漏,有些網站更容易泄露隱私。
實際上,國內每年都在開展網路凈網行動,營造良好的網路環境。但是即使取得了不小的成績,還是無法阻擋互聯網的大潮流,而不良網站查一批出一批,就像草一樣「野火燒不盡」,有些甚至在不停地更換網路域名,每天跟人「躲貓貓」。在中國22484個不良網站中,有200多個網站在其網站中植入了跟蹤程序。

閱讀全文

與如何保護好我們自己的身份信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為什麼大飛機技術不好 瀏覽:435
交易員考什麼課程 瀏覽:866
aac上架多少交易所 瀏覽:473
哪裡有馬崗鵝批發市場 瀏覽:722
撤案需要什麼程序 瀏覽:499
會澤縣小學信息技術多少分進面 瀏覽:631
實現數據壓縮與什麼層密切相關 瀏覽:504
怎麼成為網點代理人 瀏覽:441
掃碼查答案的程序有什麼 瀏覽:792
個人信息泄露被判刑的有哪些 瀏覽:179
義烏狗市場狗多少一隻 瀏覽:650
如何解除移動數據限流的方法 瀏覽:174
郴州市活禽交易市場什麼時候休市 瀏覽:456
四川空間信息產業發展怎麼樣 瀏覽:284
宏基筆記本怎麼樣關閉程序 瀏覽:523
邯鄲有哪些鐵板市場 瀏覽:850
問道如何查詢賬號信息 瀏覽:323
工商銀行交易4204是什麼意思 瀏覽:454
食品產品標准號怎麼解讀 瀏覽:536
我愛我家鏈家為什麼退出北京市場 瀏覽: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