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申請教師資格證的時候信息填錯了還能修改嗎為什麼我的顯示「申請材料欠缺」然後就改不了內容呢
在網上報名沒有結束前是可以改的,要是沒來得及就現場確定的時候申請改。下面是對一些填錯信息的處理辦法,看你是哪種情況:
二、信息修改(選錯認定機構除外)
1、網上報名日期截止之前,若發現所填信息有誤,可直接登錄網上申報系統,進行修改,修改後重新列印教師資格申請表。
2、網上報名日期結束後,若發現所填信息有誤,可在現場確認環節請確認點的工作人員協助進行修改,修改後重新提交並重新列印教師資格申請表。
3、現場確認完成後又發現信息有誤的,須持本人有效身份證件及現場確認函件等證明材料到網上申報時選擇的認定機構申請辦理信息修改。
三、認定機構選擇錯誤
1、兩個認定機構的網上報名日期截止之前,若發現選擇有誤,可直接登錄,進行修改。
2、兩個認定機構中任何一個認定機構的網上報名日期已經結束時,若發現選擇有誤、無法修改的,屬於申請人個人錯報責任的,原則上不予受理。情況特殊者,本人可向相應的認定機構提出重報要求。可否重報,將由所涉及的兩個認定機構協調決定。
四、現場確認點選擇錯誤
1、網上報名日期截止之前,若發現確認點選擇有誤,可直接登錄網上申報系統,進行修改。
2、網上報名日期結束後,若發現確認點選擇有誤,須持本人有效身份證件到已選擇的現場確認點處,由確認點的工作人員協助修改為正確的確認點。
3、現場確認點信息修改後,須持現場確認材料到正確的確認點處進行現場確認。
六、錯過網上報名、錯過現場確認
若因各種原因錯過網上報名或者錯過現場確認,原則上不予補報或者受理申請。
七、申請人姓名中含有生僻字的處理方法
網上申報填寫信息時,申請人姓名中有生僻字的,可使用輸入法中的「全拼」輸入。如果還沒有要找的字,請輸入兩個下劃線「__」代替一個字,後面用同音字註明,並加上括弧(見下面舉例說明)。在列印出的《教師資格認定申請表》上,生僻字的位置處手工填上漢字。同時提交身份證復印件給相關機構,作為證明材料。
舉例說明:
1、姓名中含有一個生僻字申請人姓名:王_,填寫:王__(生)
2、姓名中含有兩個生僻字申請人姓名:王__,填寫:王____(迪生)
登錄中國教師資格網進行在網上申報時,在「注冊」這個按鈕旁邊還有一個「網報常見問題解答」,你點了進去裡面有好多信息,建議你看一下。
Ⅱ 將以下材料改為新聞稿,急!!在線等!!!
你還是自己慢慢寫吧!!!!
新聞,是指報紙、電台、電視台經常使用的記錄社會、傳播信息、反映時代的一種文體。它的種類很多,這里只介紹使用頻率最高的消息和通訊。
消息,也叫新聞。新聞這一概念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的單指消息;廣義的指消息、通訊、報告文學、特寫、評論等等。消息是用概括的敘述方式,比較簡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時地報道國內外新近發生的、有價值的、群眾最關心的事實。
一、消息特點:
內容真實,事實准確。真實是消息的生命,是力量的所在。事實是它的本源,也是它令人信服的基礎。真實,就是事實真實,所寫的人物、時間、地點、事情發生發展的經過不能虛構。准確,就是每個事實,包括細節在內都准確無誤。如果一條消息失真或有差誤,不僅會減低其新聞價值,失信於民,而且還會損害黨和人民的事業。
內容新鮮,有價值。新聞貴在新,而且有認識意義、啟迪和指導意義。消息只有新,才能引起讀者的注意,先睹為快。新,不僅要把新人物、新事件、新經驗報道給讀者。而且要選擇有意義、有價值,給人以啟迪,有指導性的事物。那種一味追求獵奇的「狗咬人不是新聞,人咬狗才是新聞」的觀點,是我們所不取的。
要迅速及時,有時效性。迅速是消息的價值,消息報道速度遲緩便會降低消息的價值,「新聞」變成了「舊聞」。時效,就是速度要快,內容要新。對新人、新事、新情況、新問題,要敏銳地發現,盡快地了解,迅速及時地反映。
簡明扼要,篇幅短小。簡短是消息區別於其他文體的主要標志。所謂簡短,就是「三言兩語,記清事實,寥寥數筆,顯出精神,概括而不流於抽象,簡短而不陷於疏漏」,用筆要簡潔利落,內容集中精煉。
二、消息的種類(一般把消息概括為四類):
1.動態消息
動態消息是迅速而准確地報道新近發生的國際、國內重大事件、重要的活動和各項建設中最新出現的新情況、新動態、新成就、新問題的一種文體。它是報紙上使用最多的一類。
重大新聞的簡訊都屬於動態消息。重大新聞,指事件重大,一意義深遠,報道時在報紙上占顯著位置的消息。如《我國多種應用衛星齊頭發》(光明日報) 1993年5月13日)。簡訊內容第一,篇幅簡短。如「國際要聞簡報」、「學術動態」、「市場漫步」等。
2.典型消息
典型消息也叫經驗消息,它是對一些具體部門、單位、行業的典型經驗、成功做法集中報道的一種文體。這種消息是在介紹經驗、做法之後,總結經驗,揭示規律,以達到以點帶面,推動工作的目的。如《一切依靠群眾自己的創造——首鋼十年改革的一條基本經驗》(《人民日報》)1988年12月26日)。
3.綜合消息
綜合消息是把發生在不同地點、不同單位、各具特色、性質相同的事實綜合在一起,並體現一個主題的報道。它的特點是在綜合、概括事實的基礎上,進行分析,提出見解,揭示規律。如《濫砍樹木南亞三國水災仍頻,亡羊補牢印北方幫助員植樹》(《光明日報》1993年7月25日)。
4.述評消息
又稱「記者述評」、「新聞述評」。是一種兼有消息與評論作用的新聞。它是在陳述事實的基礎上,穿插評論或抒發感慨,從而分析說明所報道事實的本質和意義。它的特點是邊敘邊評,要求以國家的方針政策為依據,針對事實進行評說,要觀點正確,評論得當。如《分清主流與支流,莫把「開頭」當「過頭」》(《遼寧日報》 1979年5月)。
三、消息的寫法:
1.標題
消息的標題,分眉題(又稱引題、肩題)、正題(又稱主題、母題)和副題(又稱輔題、子題)。出現在報刊上有如下幾種情況:
(1)多行標題。多行標題,一般有三行,即中間一行是正題,是標題的核心,用來揭示主題或提示重要事實;正題上面一行是眉題,用來引出正題,說明事實,交代背景,烘托氣氛,揭示含義;正題的下面一行是副標題,用來補充說明情況或說明正題或依據。如:
經貿部負責人發表談話(眉題)
希望海峽兩岸實現直接貿易(正題)
願與台經貿主管部門接觸協商解決雙方貿易中問題幅題)
雙行標題。其一,出現正題和眉題。如:
真正幸福要靠自己勞動去創造(眉題)
杜芸芸將十萬元遺產獻國家(正題)。
其二,出現正題和副題。如:
成都電訊局花錢「買」批評(正題)
在報上登「公告」歡迎群眾對通訊服務工作進行監督(副題)
(2)單行標題。單行標題只有正題。如:
***接受《朝日新聞》社長采訪
消息的標題,力求言簡意明,平易親切,准確新穎,富有吸引力。採用哪種標題,要酌情而定。
2.導語
消息的導語,就是消息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話。它是由消息中最新鮮、最主要的事實或精闢的議論組成,以吸引讀者。平常所說的消息的結構是「倒金字塔」式,原因就在於此。
導語常採用以下幾種寫法:
敘述式。簡明扼要地寫出主要事實、經驗,或對全篇事實材料進行綜合概括,揭示主要內容。如:「全國第一家由個體戶與港商合資經營的企業——大連光彩實業(合資)有限公司,經國務院批准,1985年4月13日正式開業。」這是《經濟日報》1985年4月18日發的消息導語。
提問式。把消息中要解決的問題或要介紹的經驗、做法以設問的形式提出,然後再用事實作答。如「親愛的讀者,你知道燈心絨可以做夏天穿的裙子嗎?上海絨布廠新生產的許多燈芯絨中,就有這樣新奇的品種」。(新華社1980年7月16日新聞稿)
描寫式。對富有特色的事實或有意義的一個側面,用簡練的筆墨進行形象描繪,給讀者以鮮明的印象。如「一盆盆翠綠欲滴的麥冬、松柏、萬年青和盛開的鮮花裝點在人民大會堂的大廳里,全國婦聯今天下午在這里舉行聯歡會。中外婦女1500多人歡聚一堂。相互握手問好,親切交談,共同慶祝『三八』婦女勞動節」。(新華社北京1988年3月8日電)
評論式。是對所報道的事實先作出評論性結論,然後再用具體事實來闡明。如「今天,新中國頒布的第一部專利法正式生效了。從此,腦力勞動成果被無償佔用的歷史在我國宣告結束」。(新華社北京1985年4月1日電)
引用式。引用消息中人物深刻而富有意義的語言作為導語。如「女青年杜芸芸到上海司法機關,要求將繼承的十餘萬元遺產捐獻給國家,她說:『我還年輕,應該靠自己的勞動來生活,我願意將這筆錢來支援國家的四化建設』」。(《文匯報》1981年9月29日)
3.主體
主體是消息的主要部分。它承接導語,闡述導語所揭示的主題,或回答導語中提出的問題,對消息事實作具體的敘述與展開。寫主體要注意如下幾點:
主幹突出。消息的主體是主幹,典型材料要用在主幹上。要去頭緒,減枝蔓,與主題無關的要舍棄,次要材料要簡略。
內容充實。回答導語中提出的問題,其內容必須具體、充實,這樣才有說服力。導語提出什麼問題,主體就要回答什麼問題,這樣才能緊扣中心,突出重點。
結構嚴謹,層次分明。要恰當地劃分段落,有條不紊地展開敘述,安排層次有以下幾種順序:一是時間順序,按事情的發生、發展、結束的先後順序安排層次;二是邏輯順序,就是根據事物的內在聯系來安排層次;三是時間順序和邏輯順序相結合,這樣寫嚴密而有條理,活潑而不紊亂。
4.背景
背景是指事件發生的歷史環境和原因,它說明事件發生的具體條件、性質和意義,是為充實內容,烘托和突出主題服務的背景既可在主體部分出現,也可在導語或結尾部分出現,位置不固定。
背景材料一般有三類:一是對比材料,即對事物進行前後、正反的比較對照,以突出事件的重要性;二是說明性材料,即介紹政治背景、地理位置、歷史演變、生產面貌、物質條件等;三是詮釋性材料,即人物生平的說明,專業術語的介紹,歷史典故的解釋等,以幫助讀者理解消息的內容。
5.結語
結語是消息的最後一段或一句話。闡明消息所述事實的意義,使讀者對消息的理解、感受加深,從中得到更多的啟示。
消息的結尾方式有小結式、評論式、希望式等。有的消息,事實寫完,文章就止住了,結尾就在事實之中。
Ⅲ solidworks怎麼把材料換為碳板
1、首先我們創鍵一個零件,查看摘要信息中,我們發現這個零件的材料還沒有被指定。
2、其次到設計樹中會看到右一個項,是材質,而旁邊有未指定的字樣將滑鼠箭頭放在材質這個位置,單擊右鍵選擇編輯材料,會彈出一個材料編輯對話框。
3、然後這里可以看到窗口左側含有材料的屬性和標准這里我們選取第二項SolidWorks材質,並在里邊選擇我們需要的材料,而這里我需要的是碳板。
4、我們選中普通碳鋼,窗口右側會彈出普通碳鋼的相關參數,看看是否符合自己的要求,然後選擇點擊應用即可。
Ⅳ solidworks如何將bom材料表轉成Excel表格,為了方面統計
1、首先在SolidWorks中打開一個裝配體。
Ⅳ 物資管理9 怎麼把其他材料改成主要材料
原材料[1] 即原料和材料。原料(raw material)一般指來自礦業和農業、林業、牧業、漁業的產品;材料(processed material)一般指經過一些加工的原料。舉例來講,林業生產的原木屬於原料,將原木加工為木板,就變成了材料。但實際生活和生產中對原料和材料的劃分不一定清晰,所以一般用原材料一詞來統稱。
原材料可分為:原材料及主要材料、輔助材料、外購半成品、修理用備件、包裝材料、燃料。
原材料按其存放地點可分三類:在途物資,庫存材料,委託加工物資。
Ⅵ 根據提供的材料,修改成一篇消息,
公務員熱逐年「退燒」 2014年國考近4成人棄考
在剛過去的這個周末,2014年度中央機關及其直屬機構錄用公務員筆試正式結束,共有40餘萬人棄考。根據今年及往年數據,國考筆試棄考現象屢見不鮮。專家稱,除近年來公務員熱導致盲目報考人數增多、考生復習到最後感覺沒希望、國考職位不對口等原因外,「千軍萬馬走獨木橋」的激烈程度,亦是考生「望而卻步」的主要原因。
官方數據顯示,今年152萬人通過資格審查後,其中11.95萬考生走進了考場,最熱門職位報考錄取比例達到了7192:1。每年國考招錄中,工商管理類、計算機類、經濟學類等5大類成為適合職位數最多專業,相反,天文學類、口腔醫學類等5類專業則是連續6年「報考無門」。
而即使是參加考試的考生,當中也不乏「裸考」族。比如,在本次國考行政能力考試中,因缺乏准備而對考試不報信心的部分考生,就出現了「135道考題,劃滿了全部140格答卷卡」的烏龍事件。多數考生稱,時間緊、考題多,只能以「蒙」的方式矇混過關。
專家指出,在昨日的行政能力測試和申論中,有微信、霧霾等新生事物有關的考題,都很接地氣,而申論主題則聚焦大眾幸福感,讓人有話可說。另據了解,明年1月上旬,考生可查詢到筆試成績,面試則為2月至5月。
Ⅶ 如何將材料改成消息
如何將材料改成消息?這就要看手中佔有的材料是否滿足消息的需要。我們都知道, 材料是人類用於製造物品、器件、構件、機器或其他產品的那些物質;它的引申意思是資料;即可供參考或作為素材的事物。消息這個詞應用比較廣泛,新鮮事就叫消息,還指報道事情的概貌而不講述詳細的經過和細節,以簡明的文字迅速及時地報道最新事實的短篇新聞宣傳文書,也是最常見、最經常採用的新聞體裁。
材料要改成消息,所佔有的材料具備報道的最新的事實;能夠滿足消息文字簡明扼要,篇幅短小需要;表現方法靈活,活潑生動。消息只需報道事實,沒有必要把事件的根源及相關問題挖得很深很透。
消息的標題完整而全面,消息可以有引題,主題和副題;消息都有訊頭,新聞消息的訊頭用來標明消息的來源;新聞消息都有導語,且導語的形式大多採用"倒金字塔式"結構,即在文章開頭的那一段,把最重要,最新鮮的事實放在最前面,其它內容依 重要與新鮮程度順序排列。一般新聞消息的導語或主體部分可以有新聞背景,甚至有一些細節。
Ⅷ solidworks如何將bom材料表轉成Excel表格,為了方面統計
1、首先打開solidworks2012應用程序,點擊打開左上角文件中的打開,選擇想要編輯的文件。
Ⅸ 求怪物獵人P3 怎麼修改材料 怎麼把沒有的材料修改成有
怪物獵人P3
的任何材料材料都可以通過使用金手指修改其他材料獲得
例如我需要銀火龍的材料
可以通過修改狗龍的材料拿到
方法如下,先修改狗龍材料的個數,進入修改的代碼表後,在個數的代碼面前像左邊移動
3個數
任意變動
返回遊戲後
你會發現狗龍的材料變了 變成了其他的高級材料
Ⅹ 僅自己可見的綜合素質評價材料怎樣改成全校可見
在自己的設置裡面就可以把材料改成全校可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