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信息系統 > 信息傳輸類型有哪些

信息傳輸類型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12-14 10:57:15

A. 當代信息傳遞方式有哪些

現代信息傳遞方式:

有線通訊傳輸,如電話,傳真,電報,電視等。無線通訊傳輸,如對講機,BP機(已淘汰),行動電話,收音機。數字通訊傳輸,最熟悉的,連網的電腦,數字電視。紙張通訊傳輸,如書信,報紙等。

信息傳遞是現代化管理的基本要求。嚴格地說,所有信息處理都是信息在組織內部的傳遞,也就是信息在物理位置上的移動。信息傳遞是通過文字、語言、電碼、圖像、色彩、光、氣味等傳播渠道進行的。信息傳送方式有單向傳送、雙向傳送、半雙向傳送、多道傳送等。

(1)信息傳輸類型有哪些擴展閱讀:

信息在人們的社會生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例如:科學研究,既要及時獲得別人研究的成果,還要及時把自己研究的成果發表、告訴別人,只有通過這樣相互交流信息,才能不斷發展;打仗,必須及時獲得有關敵人兵力布置的信息,還必須把各種作戰命令及進傳達給官兵;

經商,必須及時了解各地市場的信息,才能確定進什麼貨,從哪裡進貨,到哪裡去賣,賣什麼;日常生活,必須及時獲得有關天氣、商品、文體活動、親朋好友工作生活情況的信息,並經常把自己的工作、生活情況告訴親朋好友。總之,人們之間只有不斷交流信息,才能使生產、生活等活動正常進行,人們一時一刻也離不開信息。

B. 信息傳遞的方式有哪三種

信息傳遞的方式有:翻譯、譯進、反饋。
1、翻譯
傳達人必須把信息進行翻譯,成為接受人所能懂得的語言或圖像等。
2、譯進
接受人要把信息轉化為自己所能理解的解釋,稱為「譯進」。
3、反饋
接受人對信息的反應,要再傳遞給傳達人,稱為反饋。
信息傳遞是現代化管理的基本要求。嚴格地說,所有信息處理都是信息在組織內部的傳遞,也就是信息在物理位置上的移動。信息傳遞是通過文字、語言、電碼、圖像、色彩、光、氣味等傳播渠道進行的。

C. 信息傳輸的網路類型有幾種

傳輸類型有TCP/IP和PDR兩個

網路類型知多少
我們經常聽到internet網、星形網等名詞,它們表示什麼?是怎樣分類的?下面列舉了常見的網路類型及分類方法並簡單介紹其特徵。

一、按網路的地理位置分類

1.區域網(lan):一般限定在較小的區域內,小於10km的范圍,通常採用有線的方式連接起來。

2.城域網(man):規模局限在一座城市的范圍內,10~100km的區域。

3.廣域網(wan):網路跨越國界、洲界,甚至全球范圍。

目前區域網和廣域網是網路的熱點。區域網是組成其他兩種類型網路的基礎,城域網一般都加入了廣域網。廣域網的典型代表是internet網。

二、按傳輸介質分類

1.有線網:採用同軸電纜和雙絞線來連接的計算機網路。

同軸電纜網是常見的一種連網方式。它比較經濟,安裝較為便利,傳輸率和抗干擾能力一般,傳輸距離較短。

雙絞線網是目前最常見的連網方式。它價格便宜,安裝方便,但易受干擾,傳輸率較低,傳輸距離比同軸電纜要短。

2.光纖網:光纖網也是有線網的一種,但由於其特殊性而單獨列出,光纖網採用光導纖維作傳輸介質。光纖傳輸距離長,傳輸率高,可達數千兆bps,抗干擾性強,不會受到電子監聽設備的監聽,是高安全性網路的理想選擇。不過由於其價格較高,且需要高水平的安裝技術,所以現在尚未普及。

3.無線網:採用空氣作傳輸介質,用電磁波作為載體來傳輸數據,目前無線網聯網費用較高,還不太普及。但由於聯網方式靈活方便,是一種很有前途的連網方式。

區域網常採用單一的傳輸介質,而城域網和廣域網採用多種傳輸介質。

三、按網路的拓撲結構分類

網路的拓撲結構是指網路中通信線路和站點(計算機或設備)的幾何排列形式。

1.星型網路:各站點通過點到點的鏈路與中心站相連。特點是很容易在網路中增加新的站點,數據的安全性和優先順序容易控制,易實現網路監控,但中心節點的故障會引起整個網路癱瘓。

2.環形網路:各站點通過通信介質連成一個封閉的環形。環形網容易安裝和監控,但容量有限,網路建成後,難以增加新的站點。

3.匯流排型網路:網路中所有的站點共享一條數據通道。匯流排型網路安裝簡單方便,需要鋪設的電纜最短,成本低,某個站點的故障一般不會影響整個網路。但介質的故障會導致網路癱瘓,匯流排網安全性低,監控比較困難,增加新站點也不如星型網容易。

樹型網、簇星型網、網狀網等其他類型拓撲結構的網路都是以上述三種拓撲結構為基礎的。

四、按通信方式分類

1.點對點傳輸網路:數據以點到點的方式在計算機或通信設備中傳輸。星型網、環形網採用這種傳輸方式。

2.廣播式傳輸網路:數據在共用介質中傳輸。無線網和匯流排型網路屬於這種類型。

五、按網路使用的目的分類

1.共享資源網:使用者可共享網路中的各種資源,如文件、掃描儀、繪圖儀、列印機以及各種服務。internet網是典型的共享資源網。

2.數據處理網:用於處理數據的網路,例如科學計算網路、企業經營管理用網路。

3.數據傳輸網:用來收集、交換、傳輸數據的網路,如情報檢索網路等。

目前網路使用目的都不是唯一的。

六、按服務方式分類

1.客戶機/伺服器網路:伺服器是指專門提供服務的高性能計算機或專用設備,客戶機是用戶計算機。這是客戶機向伺服器發出請求並獲得服務的一種網路形式,多台客戶機可以共享伺服器提供的各種資源。這是最常用、最重要的一種網路類型。不僅適合於同類計算機聯網,也適合於不同類型的計算機聯網,如pc機、mac機的混合聯網。這種網路安全性容易得到保證,計算機的許可權、優先順序易於控制,監控容易實現,網路管理能夠規范化。網路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伺服器的性能和客戶機的數量。目前針對這類網路有很多優化性能的伺服器稱為專用伺服器。銀行、證券公司都採用這種類型的網路。

2.對等網:對等網不要求文件伺服器,每台客戶機都可以與其他每台客戶機對話,共享彼此的信息資源和硬體資源,組網的計算機一般類型相同。這種網路方式靈活方便,但是較難實現集中管理與監控,安全性也低,較適合於部門內部協同工作的小型網路。

七、其他分類方法

如按信息傳輸模式的特點來分類的atm網,網內數據採用非同步傳輸模式,數據以53位元組單元進行傳輸,提供高達1.2gbps的傳輸率,有預測網路延時的能力。可以傳輸語音、視頻等實時信息,是最有發展前途的網路類型之一。

另外還有一些非正規的分類方法:如企業網、校園網,根據名稱便可理解。

從不同的角度對網路有不同的分類方法,每種網路名稱都有特殊的含意。幾種名稱的組合或名稱加參數更可以看出網路的特徵。千兆乙太網表示傳輸率高達千兆的匯流排型網路。了解網路的分類方法和類型特徵,是熟悉網路技術的重要基礎之一。

D. 現代網路信息傳遞的方式有哪些

現代信息傳遞的方式:
1.有線通訊傳輸,如電話,傳真,電報,電視等
2.無線通訊傳輸,如對講機,BP機(以淘汰),行動電話,收音機
3.數字通訊傳輸,最熟悉的,連網的電腦,數字電視
4.紙張通訊傳輸,如書信,報紙等!

E. 人類傳遞信息的方式有哪些

書信的傳遞,是人類交往的重要手段,古代書信的傳送大體有以下方式: 飛鴿傳書,烽火通信,羽檄,羽書,雞毛信,傳竹筒,急腳遞。
現代傳遞信息有:電報、電話 ,郵政,計算機網路。
飛鴿傳書:是古人之間聯系的一種方法,將信件系在鴿子的腳上,然後傳遞給要傳遞的人。
烽火通信:烽火作為一種原始的聲光通信手段,服務於古代軍事戰爭。從邊境到國都以及邊防線上,每隔一定距離就築起一座烽火台。內儲柴草,當敵人入侵時,便一個接一個地點燃起烽火報警,各路諸侯見到烽火,馬上派兵相助,抵抗敵人。
羽檄:就是插有羽毛的書信。顏師古註解:「檄者,以木簡為書,長尺二寸,用徵召也。其有急事,則加以鳥羽插之;示速急也。」意思是古代戰事緊急時,把羽毛插在書信上,稱之為「羽檄」。
羽書:古代征調軍隊的文書。
雞毛信:古代羽書的一種,就是在書信上粘插雞毛,因此又叫「雞毛信」。這種傳遞書信的方式一直到抗日戰爭時期仍在沿用。中國西南地區的佤族、拉祜族、景頗族等少數民族直到民主改革前夕,仍然使用這種方式傳信。
傳竹筒:古代用竹筒傳遞書信的方式,從唐代一直到明、清時期,相沿成俗,竹筒起著保護和傳遞書信的作用,類似今天的信封。
急腳遞:古代傳遞緊急軍事情報的一種方式,俗稱「傳金牌」。始於宋代,元代稱為「急腳鋪」。相傳岳飛一日接連收到宋高宗的十二道金牌令他退兵,這就是金宇牌急腳遞。
依靠交通工具的郵政系統 :信息傳遞速度相對快一些、距離遠相對就慢、且費用高。
電報、電話 :速度快、信息單一文字。
計算機網路 :傳遞的信息量大、信息多樣化,傳遞速度極快、不受地域阻隔

F. 信息傳遞方式有哪些

古代信息傳遞

在我國古代,紙還沒有發明以前,常見的「信」是用漆書寫在薄木板上的,叫做木牘。由於木牘一般一尺長,故又稱為「尺牘」。後來,有人把信寫在綢子上,叫做「尺素」。

唐代張九齡詩雲:「委曲風波事,難為尺素傳。」尺素指的就是「信」。「鯉魚」也可指代書信,典故出於漢樂府詩:「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

信箋 信箋指信紙。「花箋」是一種小篇的用華貴紙張製成,並飾有花紋的信紙。古時著名的花箋很多,有五色箋,錦色箋,百韻箋,鳳尾箋等。或出之於吳,或出之於巴蜀。最著名的是蜀箋中的薛濤箋。

信封 我國最早的信封是用木板製成的。秦漢時,公私書信大多是寫在竹簡或木箋上,然後用兩塊刻成鯉魚形的木板,作為一底一蓋,將箋牘夾在中間。這種木板可算是歷史上最早的信封。到了唐代,自貞觀年開始,就用朝鮮厚繭紙制信封,形若鯉魚,兩面俱畫鱗甲,腹中可以藏書,名曰「鯉魚函」。

信使 古代稱使者為「信」或「使」,合之為信使。如司馬相如《喻巴蜀檄》:「故遣信使,曉諭百姓以發卒之事。」相傳三國吳人葛玄與河伯書信往還,令鯉魚充信使。相傳大雁也傳書,因此,也稱信使為「鴻雁」。唐代著名詩人王昌齡有詩曰:「手攜雙鯉魚,目送千里雁。」

在外國的,有漂流瓶等。

比較特殊的方法:

1、用候鳥,特別是鴿,雁等作傳輸工具。

2、作內餡的方式,如藏在魚肚,餅類,包子等。

3、以特殊聲音,如鍾聲,鼓聲,鞭炮聲等。

4、以燈光,火光,如孔明燈、烽火台、狼煙等。

5、還有其他記號,擺設等,如誘敵的記號。

現代信息傳遞

電話,電報,網路通訊等。

從人類的傳播歷史來說,人類傳播信息方式的演變呈現這樣一個脈絡:視覺文化、聽覺文化(直觀的感受、「看的精神」)——概念性文化(「讀的精神」)——新的視與聽的文化(「新的看的精神」)。

因此,我們絕對有理由相信,在將來的某一天,圖像信息會占據主流,文學也會退到一種極其邊緣的位置,取而代之的是一種能聽能看甚至能觸能聞的多媒體藝術。

但是,文字是不會像有些人預測的那樣,被圖像完全取代的,因為文字是積累知識的主要手段,是人類獲得抽象思維不可或缺的環節,是人類傳播不能缺少的傳播媒介。

1、有線通訊傳輸,如電話,傳真,電報,電視等。

2、無線通訊傳輸,如對講機,BP機(已淘汰),行動電話,收音機。

3、數字通訊傳輸,最熟悉的,連網的電腦,數字電視。

4、紙張通訊傳輸,如書信,報紙等。

動物的信息傳遞

某個動物個體的姿勢、聲音等,在被看作主要是對同種其他個體起通信作用時,這就叫做動物的信息傳遞。熒蟲的發光起著告訴異性自己存在的作用。這就是一種信息傳遞。信息傳遞的種類與各個動物種的感覺機能有密切關系,許多種哺乳類,常利用體表的分泌物,尿糞等的臭味作為圈定自己的地盤的信號。

聲音是鳥類、哺乳類等高等動物的信息傳遞的主要手段,鳴禽類用鳴叫來宣告佔有地盤,據說吼猴可發出15—20種不同的鳴聲,黑猩猩(Chimpanzee)則能發出30種以上的不同鳴聲。

把臉部表情、尾部動作或全身姿態的變化等作為信息傳遞的手段,可以在許多哺乳類動物中見到,這些大致可以解釋為感情的自然流露應用於傳遞信息。但是靈長類有記號化的行為,研究日本猴的騎背(gmountin)現象就是一個例子。

騎背本是交尾的姿態,這里表示騎者高於被騎者的地位的確認以及被騎者對騎者的順從的手段。至於從獸類的聲音和記號化的行為等如何演變到人類的有音節的語言的進化進程,是眾說紛雲的。總的來說,生態系統中的信息傳播有三種:生態物理信息、化學信息和行為信息。

信息傳遞把生態系統中的各組分聯系成一個統一的整體,是生態系統調控的基礎。信息傳遞是生態系統基本功能之一。

以上內容參考: 網路-信息傳遞

G. 信息傳遞的方式

古代信息傳遞:

在我國古代,紙還沒有發明以前,常見的「信」是用漆書寫在薄木板上的,叫做木牘。由於木牘一般一尺長,故又稱為「尺牘」。

信封 我國最早的信封是用木板製成的。秦漢時,公私書信大多是寫在竹簡或木箋上,然後用兩塊刻成鯉魚形的木板,作為一底一蓋,將箋牘夾在中間。這種木板可算是歷史上最早的信封。到了唐代,自貞觀年開始,就用朝鮮厚繭紙制信封,形若鯉魚,兩面俱畫鱗甲,腹中可以藏書,名曰「鯉魚函」。

在外國的,有漂流瓶等。

比較特殊的方法:

1.用候鳥,特別是鴿,雁等作傳輸工具

2.作內餡的方式,如藏在魚肚,餅類,包子等

3.以特殊聲音,如鍾聲,鼓聲,鞭炮聲等

4.以燈光,火光,如孔明燈,.烽火台,狼煙等

現代信息傳遞:

電話,電報,網路通訊等。

從人類的傳播歷史來說,人類傳播信息方式的演變呈現這樣一個脈絡:視覺文化、聽覺文化(直觀的感受、「看的精神」)——概念性文化——新的視與聽的文化。

因此,我們絕對有理由相信,在將來的某一天,圖像信息會占據主流,文學也會退到一種極其邊緣的位置,取而代之的是一種能聽能看甚至能觸能聞的多媒體藝術。但是,文字是不會被圖像完全取代的,因為文字是積累知識的主要手段,是人類獲得抽象思維不可或缺的環節,是人類傳播不能缺少的傳播媒介。

1.有線通訊傳輸,如電話,傳真,電報,電視等。

2.無線通訊傳輸,行動電話,收音機。

3.數字通訊傳輸,最熟悉的,連網的電腦,數字電視。

4.紙張通訊傳輸,如書信,報紙等。

(7)信息傳輸類型有哪些擴展閱讀:

信息在人們的社會生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例如:科學研究,既要及時獲得別人研究的成果,還要及時把自己研究的成果發表、告訴別人,只有通過這樣相互交流信息,才能不斷發展。

信息系統是一種面廣量大的計算機應用系統,管理信息系統、地理信息系統、指揮信息系統、決策支持系統、辦公信息系統、科學信息系統、情報檢索系統、醫學信息系統、銀行信息系統、民航訂票系統……都屬於這個范疇。

就用途來說,信息系統其基本結構又是共同的。它一般可分為4個層次:

1,硬體、操作系統和網路層,是開發信息系統的支撐環境;

2,數據管理層,是信息系統的基礎,包括數據的採集、傳輸、存取和管理,一般以資料庫管理系統作為其核心軟體;

3,應用層,是與應用直接有關的一層,它包括各種應用程序,例如分析、統計、報表、規劃、決策等;

4,用戶介面層,這是信息系統提供給用戶的界面。信息系統是一個向單位或部門提供全面信息服務的人機交互系統。它的用戶包括各級人員,其影響也遍及整個單位或部門。

信息系統是一種對各種輸入的數據進行加工、處理,產生針對解決某些方面問題的數據和信息。其主要內容是為產生決策信息而按照一定要求設計的一套有組織的應用程序系統。

參考資料:

信息傳遞--網路

H. 數據傳輸方式分為哪幾種

按照不同分類可以分為7種。

1、並行傳輸

並行傳輸指的是數據以成組的方式,在多條並行信道上同時進行傳輸,是在傳輸中有多個數據位同時在設備之間進行的傳輸。常用的是將構成一個字元的幾位二進制碼同時分別在幾個並行的信道上傳輸。

並行傳輸時,一次可以傳一個字元,收發雙方不存在同步的問題。而且速度快、控制方式簡單。但是,並行傳輸需要多個物理通道。所以並行傳輸只適合於短距離、要求傳輸速度快的場合使用。

2、串列傳輸

串列通信作為計算機通信方式之一,主要起到主機與外設以及主機之間的數據傳輸作用,串列通信具有傳輸線少、成本低的特點,主要適用於近距離的人-機交換、實時監控等系統通信工作當中,藉助於現有的電話網也能實現遠距離傳輸,因此串列通信介面是計算機系統當中的常用介面。

3、非同步傳輸

非同步傳輸每次傳送一個字元代碼(5~8bit),在發送每一個字元代碼的前面均加上一個「起」信號,其長度規定為1個碼元,極性為「0」,後面均加一個止信號,在採用國際電報二號碼時,止信號長度為1.5個碼元,在採用國際五號碼(見數據通信代碼)或其它代碼時,止信號長度為1或2個碼元,極性為「1」。

4、同步傳輸

同步傳輸是以固定時鍾節拍來發送數據信號的。在串列數據流中,各信號碼元之間的相對位置都是固定的,接收端要從收到的數據流中正確區分發送的字元,必須建立位定時同步和幀同步。

5、單工數據傳輸

單工數據傳輸是兩數據站之間只能沿一個指定的方向進行數據傳輸。即一端的DTE固定為數據源,另一端的DTE固定為數據宿。

6、半雙工數據傳輸

半雙工數據傳輸是兩數據站之間可以在兩個方向上進行數據傳輸,但不能同時進行。即每一端的DTE既可作數據源,也可作數據宿,但不能同時作為數據源與數據宿。

7、全雙工數據傳輸

全雙工數據傳輸是在兩數據站之間,可以在兩個方向上同時進行傳輸。即每一端的DTE均可同時作為數據源與數據宿。通常四線線路實現全雙工數據傳輸。二線線路實現單工或半雙工數據傳輸。

I. 信息傳遞的種類(遠古、古代、近代、現代和當代)

時代
信息傳遞的方式
評 價

遠古
口耳相傳或藉助器物
信息傳遞速度慢、不精確。

古代
靠驛差長途跋涉
信息傳遞速度慢、信息形式單一。

近代
依靠交通工具的郵政系統
信息傳遞速度相對快一些、距離遠相對就慢、且費用高。

現代
電報、電話
速度快、信息單一文字。

當代
計算機網路
傳遞的信息量大、信息多樣化,傳遞速度極快、不受地域阻隔

參考資料:我是陳舜銓,你是大崗鎮中心小學 五4班 的嗎?如果是請加我,如果不是也可以加我,或QQ642496930.
回答者: as1236987450 - 助理 二級 4-27 20:57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建立有組織的傳遞信息系統的國家之一。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商代,信息傳遞就已見諸記載。乘馬傳遞曰驛,驛傳是早期有組織的通信方式。位於嘉峪關火車站廣場的「驛使」雕塑,它取材於嘉峪關魏晉壁畫墓,驛使手舉簡牘文書,驛馬四足騰空,速度飛快。此磚壁畫圖於一九八二年被中華全國集郵聯合會第一次代表大會作為小型章郵票主題圖案使用,由此看出嘉峪關是中國信息文化的發源地之一。
秦漢時期,形成了一整套驛傳制度。特別是漢代,將所傳遞文書分出等級,不同等級的文書要由專人、專馬按規定次序、時間傳遞。收發這些文書都要登記,註明時間,以明責任。
隋唐時期,驛傳事業得到空前發展。唐代的官郵交通線以京城長安為中心,向四方輻射,直達邊境地區,大致30里設一驛站。據《大唐六典》記載,最盛時全國有1639個驛站,專門從事驛務的人員共二萬多人,其中驛兵一萬七千人。郵驛分為陸驛、水驛、水路兼並三種,各驛站設有驛舍,配有驛馬、驛驢、驛船和驛田。
唐代對郵驛的行程也有明文規定,陸驛快馬一天走6驛即180里,再快要日行300里,最快要求日馳500里;步行人員日行50里;逆水行船時,河行40里,江行50里,其它60里;順水時一律規定100到150里。詩人岑參在《初過隴山途中呈字文判官》一詩中寫到「一驛過一驛,驛騎如星流;平明發咸陽,幕及隴山頭」。在這里他把驛騎比做流星。天寶十四載十一月九日,安祿山在范陽起兵叛亂。當時唐玄宗正在華清宮,兩地相隔三千里,6日之內唐玄宗就知道了這一消息,傳遞速度達到每天500里。由此可見,唐朝郵驛通信的組織和速度已經達到很高的水平。
宋代將所有的公文和書信的機構總稱為「遞」,並出現了「急遞鋪」。急遞的驛騎馬領上系有銅鈴,在道上賓士時,白天鳴鈴,夜間舉火,撞死人不負責。鋪鋪換馬,數鋪換人,風雨無阻,晝夜兼程。南宋初年抗金將領岳飛被宋高宗以十二道金牌從前線強迫召回臨安,這類金牌就是急遞鋪傳遞的金字牌,含有十萬火急之意。
還有比較常用的就是飛鴿傳書!打仗時 軍隊用狼煙來告訴友軍敵人進攻了!
回答者: 914987305 - 試用期 一級 4-28 07:17
烽火台
回答者: yueyonggebei - 試用期 一級 4-28 20:49
現代有電腦、電話、傳真、郵件
古代有烽火、寫信、口頭傳遞
回答者: 黑磅音China - 試用期 一級 4-28 21:25
作內謝的方式如藏在魚肚裡,還有以燈光,火光,孔明燈等物品來傳遞信息
回答者:117.15.28.* 4-29 20:41
44

參考資料:zz
回答者:220.169.84.* 5-5 19:18
古代信息傳遞的方式很少且慢,古代傳遞信息的方式如烽火、書信(一般是找人捎帶)、也有信鴿傳書,只有官府的文書有專人快馬傳遞。
現代社會由於科技的飛速發展,信息傳遞的方式多種多樣,如電話、電報傳真、手機簡訊、電視、網路等等。

古代信息傳遞的方式:
1.用候鳥,特別是鴿,雁等作傳輸工具
2.作內餡的方式,如藏在魚肚,餅類,包子等
3.以特殊聲音,如鍾聲,鼓聲,鞭炮聲等
4.以燈光,火光,如孔明燈.烽火台等
5.還有其他記號,擺設等,如誘敵的記號

現代信息傳遞的方式:
1.有線通訊傳輸,如電話,傳真,電報,電視等
2.無線通訊傳輸,如對講機,BP機(以淘汰),行動電話,收音機
3.數字通訊傳輸,最熟悉的,連網的電腦,數字電視
4.紙張通訊傳輸,如書信,報紙等

遠古 口耳相傳或藉助器物 信息傳遞速度慢、不精確。 古代 靠驛差長途跋涉 信息傳遞速度慢、信息形式單一。 近代 依靠交通工具的郵政系統 信息傳遞速度相對快一些、距離遠相對就慢、且費用高。 現代 電報、電話 速度快、信息單一文字。 當代 計算機網路 傳遞的信息量大、信息多樣化,傳遞速度極快、不受地域阻隔

參考資料:http://blog.luohue.net/blog/View.aspx?essayID=156462&BlogID=8969
回答者: 紫藍v飛雪 - 試用期 一級 5-7 20:54
遠古:打結,
古代:飛鴿傳書,天燈(孔明燈),羽檄,雞毛信,羽信,快馬傳書,傳竹筒,急腳遞,
近代:電報,傳真,無線電廣播,電話,
當代:電子郵件,利用計算機網路,QQ
回答者: 10614656130 - 試用期 一級 5-11 18:17
古的:狼煙 風火 煙花 驛站 親差 傳令兵 信使
遠古:烽火台、驛站
近代近代人,現代人傳遞信息的方法 :
電報
傳真
無線電廣播
打電話
用手機發簡訊或打電話
當代:數碼傳真機
電子郵件
利用計算機網路
QQ

J. 數據通信按傳輸方式分,可分為哪些

1、計算機網路中傳輸的信息都是數字數據,計算機之間的通信就是數據通信方式,數據通信是計算機和通信線路結合的通信方式。
2、按照數據在線路上的傳輸方向,通信方式可分為:單工通信、半雙工通信與全雙工通信。
3、單工通信只支持數據在一個方向上傳輸,又稱為單向通信。如無線電廣播和電視廣播都是單工通信。
4、半雙工通信允許數據在兩個方向上傳輸,但在同一時刻,只允許數據在一個方向上傳輸,它實際上是一種可切換方向的單工通信。即通信雙方都可以發送信息,但不能雙方同時發送,(當然也不能同時接受)。這種方式一般用於計算機網路的非主幹線路中。
5、全雙工通信允許數據同時在兩個方向上傳輸,又稱為雙向同時通信,即通信的雙方可以同時發送和接收數據。如現代電話通信提供了全雙工傳送。這種通信方式主要用於計算機與計算機之間的通信。

閱讀全文

與信息傳輸類型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山海經這游戲怎麼代理 瀏覽:929
眼部祛斑產品有哪些 瀏覽:832
合肥紅酒代理商有哪些 瀏覽:847
湖人交易動向如何 瀏覽:16
程序員熬夜加班到多少點 瀏覽:419
新上一個功能需採集哪些數據 瀏覽:702
招聘基礎信息怎麼填 瀏覽:981
劉總現在在哪個市場 瀏覽:429
公交車驅動程序怎麼取名 瀏覽:268
被抽樣調查的原始數據叫什麼 瀏覽:868
人保代駕如何使用代理 瀏覽:667
怎麼引用表格中變動的數據 瀏覽:153
如何評選貧困戶程序 瀏覽:234
房子按揭期間怎麼變更信息 瀏覽:807
如何寫社保方面的信息 瀏覽:108
普通工是什麼技術等級 瀏覽:464
大梅子祛斑膏如何代理 瀏覽:245
代售和代理有什麼不同 瀏覽:434
原生之罪四個程序員為什麼被殺 瀏覽:148
如何隱藏篩選的數據 瀏覽:202